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2-4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内在因素:遗传特性、色素种类和含量 环境因素:光照、CCOO22浓度 、温度等
整合拓展 1.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几种结果分析 (1)提取液颜色浅的原因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充分提取出来。 ②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小。 ③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答案】 C
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知识链接
1.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功能 (1)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①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 无水乙醇(丙酮) 等有机溶剂,因此可用作提取液。
②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 层析液 中的溶解度不 同,溶解度高 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③种类:叶绿体中的色素共有 4 种,在滤纸条上自上 而下依次是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目标了然于胸,让讲台见证您的高瞻远瞩
关注新考纲
把握新考情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有关实验
原理、方法、过程和结论及其应 (Ⅱ)
用。
பைடு நூலகம்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
环境因素(Ⅱ)
2.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与
实验探究、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在
(3)细胞呼吸(Ⅱ)
生产中的应用。
关注新考纲
把握新考情
同上
3.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4.细胞呼吸中的物质变化与实验探究。 5.细胞呼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知识链接
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0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教学案
专题0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1.从考查内容上看,集中在对叶绿体色素、光合作用的原理应用、细胞呼吸原理等知识的考查。
2.从考查角度上看,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及实验分析能力,将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联系在一起考查物质、能量转化过程。
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考查原理应用。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6年高考命题,仍然是以图表曲线为信息载体、以实验探究或生产实践为背景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场所,二者联系及原理应用等问题。
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 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图:(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关系: ①物质变化:C :CO 2――――→暗反应有机物――→呼吸Ⅰ丙酮酸―――→呼吸ⅡCO 2H :H 2O ―――→光反应[H] ――――→暗反应 (CH 2O)――――――→呼吸Ⅰ、Ⅱ[H]―――→呼吸ⅢH 2O O :H 2O ―――→光反应O 2―――→呼吸ⅢH 2O ②能量变化:光能―――→光反应ATP ――――→暗反应 (CH 2O)――――→呼吸作用⎩⎪⎨⎪⎧ATP 热能―→各项生命活动2.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中[H]和ATP 的来源、去向分析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H]来源H 2O 光解产生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去向还原C3用于第三阶段还原O2来源光反应阶段产生三个阶段都产生ATP去向用于C3还原供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植物C3的还原除外)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测定利用典型装置测定光合、呼吸速率(如下图)(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①NaHCO3溶液的作用:玻璃瓶中的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②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
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净光合速率。
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呼吸速率的测定(如上图):①上图同样可以用于呼吸速率的测定,但要把NaHCO3溶液换成NaOH溶液,吸收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课件】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应用课件
辨析:
叶绿体产生的[H]可供线粒体使用
×
白天细胞产生的还原H,全部来自线粒体 ×
【对位练习】
9.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
错误的是
( D)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 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
(1) 自然环境下一昼夜内光合速率曲线的变化
• 只进行呼吸作用的区间? ab段 hi段 • 光合作用开始和消失的点? b 、 h
•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c、g • 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的区间?cg段 • cd段上升的原因?光照增强
• de段下降的原因?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 fg段下降的原因?光照减弱
现在线粒体中
5.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的来源及去路分析
光合作用光反应
ATP
暗反应还原C3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
ATP
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除光合作用外)
提醒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ATP,有 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5.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的来源及去路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产生ATP的场所: 细胞质基质 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
CO2
吸
C
光
收
合
量
速
率
mg/dm2·h
0
CO2
释
放A
量
B
光照强度
净光合速率
0
A
光照强度
真正光合速率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3-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考点四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1.装置法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1)测定装置(2)测定方法及解读①测定呼吸速率(装置甲)a.装置甲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
b.玻璃钟罩遮光处理,以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
c.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
d.红色液滴向左移动(装置甲单位时间内向左移动距离代表呼吸速率)。
②测定净光合速率(装置乙)a.装置乙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CO2缓冲液,用于保证容器内CO2浓度恒定,满足光合作用需求。
b.必须给予较强光照处理,且温度适宜。
c.红色液滴向右移动(装置乙单位时间内向右移动距离代表净光合速率)。
③根据“总(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可计算得到总(真正)光合速率。
物理误差的校正: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即用死亡的绿色植物分别进行上述实验,根据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对原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2.“叶片上浮法”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真空渗入法”排出叶肉细胞间隙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于O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积累,结果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目的多少(或者叶片全部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3.“黑白瓶法”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将装有水和水生植物的黑、白瓶置于不同水层中,测定单位时间内瓶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借此测定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
黑瓶不透光,瓶中生物仅能进行呼吸作用;白瓶透光,瓶中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因此,真正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总量)=白瓶中氧气增加量+黑瓶中氧气减少量。
4.“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生量“半叶法”的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分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
瑞昌二中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 生物与环境)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 生物与环境编制:军长【专题要点】此本题的重点在于种群的特征与数量的变化曲线;另外生态系统中物质的流动和能量的循环也是重点,有时还会涉及到计算。
一、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特点:年增长率不变事例:新引进的生物的早期增长接近“J ”增长(我国环颈雉刚引入美国时)tt N N λ0=二、生态系统的成分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特点:①增长率不断变化②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 ③种群数量为K 时,增长率为0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凡是影响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包括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和人为因素。
①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②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依据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营养级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一般不超过 五级)由食物链构成的网状结构 由食物(营养)关系连接起来的生物组成层次 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渠道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学法导航】此专题概念比较多,要注意加强理解,注重比较。
同时注重从个体到生物圈水平连成线,形成一个线型体系,再各个扩展开来,串成网络结构。
一、注重结论性语句的归纳 1.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2.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产生的条件:无限制的环境、理想的环境(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和疾病。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产生的条件:在有限制的环境条件下。
特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是仍然存在着知识的遗漏和比较严重的遗忘现象,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如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总体认识,还只是停留与单个知识的拼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
审题能力较弱,答题不够规范,答题速度偏慢等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说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形成物质能量观;分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2、理性思维理解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3、科学探究探究自然环境及密闭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关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4、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四、教学过程必备知识·自测诊断考点1.完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图解(1)物质转变过程:物质名称:a:叶绿素,b:O2,c:ATP,d:ADP,e:NADPH([H]),f:C5,g:CO2,h:C3。
(2)相应元素转移过程:(3)能量转换过程:2.外界条件变化时,C5、C3、[H]、ATP等物质的量的变化模式图(1)光照强度变化:(2)CO2浓度变化:1.判断有关细胞呼吸叙述的正误(1)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过程不能生成ATP(2019·全国卷Ⅱ,T2C)(×)(2)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2018·全国卷Ⅱ,T5A)(√)(3)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ATP水解提供能量(2019·天津高考,T2D改编)(×)(4)高等植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C改编)(×)(5)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2017·海南高考,T7B)(×)2.判断有关光合作用叙述的正误(6)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A改编)(√)(7)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都会升高(√)(8)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9)若用含有18O的水浇灌番茄,则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H182O、18O2、C18O2(√)(10)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1.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呼吸产生的[H]和光反应产生的[H]是同一物质吗?其成分是蛋白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1 mol葡萄糖有氧呼吸能释放2 870 kJ的能量,而1 mol 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只释放196.65 kJ的能量,其中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6 遗传的分子基础)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6 遗传的分子基础编制:军长【专题要点】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①1928年,格里菲斯实验注射R型细菌→对动物无害→动物体内出现R型细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性注射S型细菌→使动物死亡→动物体内出现S型细菌——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有毒性注射杀死的S型细菌→对动物无害→动物体内不出现S型细菌——说明加热后S型肺炎双球菌毒性消失注射R型细菌加杀死的S型细菌→使动物死亡→动物体内出现S型细菌后代S 型细菌使动物死亡——说明无毒性的R型细菌在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细菌。
且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格里菲斯的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一定含某种促进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②1944年,艾弗里等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③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步骤:第一步,标记:噬菌体分别被35S或32P标记。
把宿主细菌分别培养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宿主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就分别被35S和32P所标记。
然后,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被35S和32P标记的细菌。
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增殖,裂解后释放出很多子代噬菌体,在这些子代噬菌体中,前者被35S所标记,后者被32P所标记。
第二步,侵染:用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第三步,搅拌:在搅拌器中搅拌,使在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第四步,离心:第五步,检测:检测上清液与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①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三个特点:从总体上看,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成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碱基在内侧。
内部:连接两条链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A一定与T配对,C一定与G配对。
瑞昌二中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5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编制:军长本专题在理综试题中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少,最主要涉及分裂的各个时期与DNA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关系,其次就是识别各个时期的图像。
另外,近年来大家对生命的持续关注,细胞的分化、癌变、衰亡、凋亡也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
随着课改的深入,知识的运用也考查越来越多。
目前细胞的癌变、衰老、凋亡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的考查,但可以确信,随着人们的认识加深,特别是前年诺贝尔生理奖授予给了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者,这一部分的考查可能性将进一步提升,2012年江西高考中尤其要注意选择题。
【专题要点】本专题的重点知识主要是涉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另外就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癌细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具体解读如下:一、细胞分裂DNA 、染色体数的变化规律: (1) 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变化的两个关键时期:①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加倍;②末期平分给两个子细胞时染色体数恢复。
(其他时期染色体数不变。
切记:染色体复制时染色体的数目不改变。
)(2)有丝分裂的DNA :①间期染色体复制时DNA 数目加倍;②末期平分给两个子细胞时DNA 数目恢复。
(其他时期不变。
)(3)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就是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的末期,这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了染色体的减半。
);②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暂时增加(这时的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 ③分裂之后染色体数减半。
(4)减数分裂的DNA 变化:复制后加倍,然后二次减半,最后DNA 是原来的一半。
DNA 数染色体数 DNA 数染色体数 有 丝 分 裂 减 数 分 裂二、细胞分裂图形的辨别三、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本专题相似的概念较多,要多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
同时在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理解DNA 、染色体与分裂时期的变化关系。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6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6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自主梳理·再夯基础1. (2022·江苏高考仿真模拟调研)人体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下图表示发生在人体骨骼肌细胞中的部分化学反应。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安静时,人体主要通过①②过程供能B. 过程①发生在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基质中C. 过程②发生在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D.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所需能量来源于①②③过程2. (2022·南京、盐城一模)种子库在适当的低温下保存植物的种子。
入库保存前需对种子进行清洗、干燥等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 ℃的冷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入库前干燥处理主要是除去大量的结合水B. 冷库中-18 ℃的低温会造成种子细胞中呼吸酶变性失活C. 密封包装袋中需要充入充足的氧气,以维持种子的活性D. 建立种子库可以保存濒危生物的种子,保护生物多样性3. (2022·盐城时杨中学学情检测)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
(2) 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 (2022·常州期末)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高等植物,某实验小组利用黑藻进行如下实验。
二轮复习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学案1
第二讲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p16】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________,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中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澄清石灰水也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根据前者混浊程度或后者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检测酒精的产生使用________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浓硫酸)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_______。
3.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
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4.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主要场所是________,线粒体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5.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________,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概括地分为________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化学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6.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无氧呼吸。
一般地说,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底物也是葡萄糖,全过程概括地分为______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都是在______________中进行。
7.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8.绿叶中捕获光能的色素有4种,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________;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4种色素都能溶解在________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9.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_______,4种色素吸收的光波长有差别,但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 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
( × )(2)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 ) (3)无氧呼吸不需要O 2参与,最终有[H]的积累。
( × )(4)放置时间过长的牛奶发生胀袋,是乳酸菌污染导致的。
( ×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 × )(6)暗反应中14C 的转移途径是14CO 2→14C 3→14C 5→(14CH 2O)。
( × )(7)夏季晴天,植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 2浓度过低。
( × )[解析] (1)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中的能量,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不是能量。
(2)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3)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无[H]的积累。
(4)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产生气体,所以胀袋不是乳酸菌污染导致的。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层析液起分离色素的作用。
(6)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7)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夏季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2.细读教材,查缺补漏(1)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教材必修1 P94)(2)一般来说,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
但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教材必修1 P93)(3)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显然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教材必修1 P93)(4)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氧化型辅酶Ⅰ(NAD+)转化成的还原型辅酶Ⅰ(NADH)。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0 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0 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编制:军长从统计的近几年高考题情况可以看出,本单元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既有教材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又有现实生活中与人类身体健康、免疫相关的事例分析。
展望即将到来的2012年的江西高考,对能力的考查,对探究性问题的考查,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会放在首位。
从考查能力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①能使用恰当的生物学术语,准确阐述生物学概念,如“内环境及其稳态”、“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等。
②理解图表含义、会用义字、图形等多种形式描述生物学现象,如“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体液免疫的过程”等。
③通过分析、综合,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密切关系,如“免疫系统与免疫反应的关系”、“体温调节与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的关系”等。
④关爱生命,关爱人类健康等高考的主题,也是本单元最突出的特点,如“稳态”、“免疫”、“艾滋病”、“糖尿病”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的关怀和忧虑。
【专题要点】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细胞内环境的局部模式图、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是常用的命题素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些和内环境与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是指人体内(高等的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生活环境的差异 (1)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人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pH 值、渗透压、温度、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但内环境通过机体的调节活动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
(1)血浆pH 稳态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专题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巩固练习专题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编制:军长1.【2012·苏北四市一模】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2012·宁波市八校期初测试】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A.氧浓度为b时,经需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B.氧浓度为c时,消耗葡萄糖有50%通过酒精发酵C.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需氧呼吸D.氧浓度为a时, 不进行需氧呼吸3.【2012·苏北四市一模】关于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 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的底物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有氧呼吸的场所只在线粒体中进行4.【2012·安庆一质检】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的过程需要氧气参与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D.②-①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葡萄糖5.【2012·唐山市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分析有错误的是()A.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细胞有氧呼吸受阻B.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C.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从而获取能量D.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在细胞中积累导致6.【2012()7.【2012·宁波市八校期初测试】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 .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 、NADPH 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8.【2012·衡水期末】右图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就能全部完成,它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细胞内B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图中①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图中②上进行的,③上没有光合作用的酶C .图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相邻细胞中去,并参与有氧呼吸要穿过6层生物膜D .图中ATP 可以用于C02的固定和还原9.【2012·金华十校期末】叶片衰老时,叶肉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物质变化,其中蛋白质和RNA 含量 ( )A .显著下降B .显著上升C .变化不大D .蛋白质含量下降,RNA 含量上升10.【2012·九江一模】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0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0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 3和C 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右图。
高中生物二轮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专题复习学案
高中生物二轮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专题复习学案2、2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新课标)【考纲点击】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3、细胞呼吸。
4、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核心要点突破】一、光合作用过程的分析1、外界条件改变对、、[H]和ATP含量的影响改变条件[H]和ATP不变停止光照增加下降减少增大适宜光照减少增加增加光照不变停止供应减少增加增加增大供应增加减少减少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内部因素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与植物叶片的叶龄、叶面积指数也有关。
(2)外部因素因素原理图像应用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及[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欲使植物生长,必须是光照强度大于光补偿点延长光合作用时间,通过轮作。
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生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低时(OA段)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1)大田中增加空气流动,以增大二氧化碳浓度;(2)温室中可增施有机肥,以增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主要制约暗反应)(1)大田中适时播种;(2)温室中,增加昼夜温差,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必需矿质元素可通过所参与的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化合物对光合作用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如钾离子可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和积累合理施肥促进叶面积增大,提高酶合成速率,增加光合作用速率。
施用有机肥,微生物分解后既可补充二氧化碳又可提供各种矿质元素【典例1】(xx四川高考T3)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光强(mmol光子/m2s)00、10、20、30、40、50、60、70、80、9龙眼光能利用率(%)--2、302、202、001、801、601、501、401、301、20净光合速率(μmol CO2 / m2s)-0、602、505、106、557、457、908、208、508、508、50芒果光能利用率(%)--1、201、050、900、850、800、750、700、650、60净光合速率(μmol CO2 / m2s)-2、101、103、705、406、507、257、607、607、607、60A、光强大于0、1mmol光子 / ,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B、光强小于0、5mmol光子/,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C、光强大于0、7mmol光子/,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浓度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3 物质跨膜、酶与ATP)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3 物质跨膜、酶与ATP)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3 物质跨膜、酶与ATP 编制:军长一、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一)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二)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1、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底物A参加反应。
2、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底物A参加反应。
(三)影响酶活性的曲线: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催化作用将减弱。
2、在最适pH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pH,酶的催化作用都将减弱。
3、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4、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四)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二、生物体内ATP 的来源与去向ATP 的去向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肌肉收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分裂 植动ATP ——→ADP +酶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 质是选择透过性)3.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4.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5.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散失产生蒸腾拉力 作用散失 ①根持续吸水的动力 ②物质运输的载体【学法导航】一、注意结论性语句的总结与归纳高考的答案一般情况不会超出教材,而且很多试题给出的材料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教材中的结论,因此记住一些结论性的知识相当重要。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1 分子与细胞生物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瑞昌二中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考纲要求】【专题要点】 一.光合作用的色素二.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2.环境条件骤变时各物质量的变化CO 2固定减弱 C 3含量下降 [ H]CH 2O )合成CO 2 C 3还原正常进行 C 5含量上升 ATP 相对增加 相对减少光照不变 暗反应 C 3含量上升 (CH 2O )合成CO 2供应增加 增强 C 5含量下降 相对增加CO 2不变 光反应 [H]减少 暗反应 C 3还原减弱 C 3含量上升 (CH 2O )合成光照由强变弱 减弱 ATP 减少 CO 2固定仍在进行 C 5含量下降 减少CO 2不变 光反应 [H]增加 暗反应 C 3还原增强 C 3含量下降光照由弱变强 增强 ATP 增加 C 5含量上升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分析(重点) (1)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分光法同位素标记法密封法半叶法(遮盖法)光质对合作用的影响验证(探索)光合作用中物质的转变 验证(探索)光合作用需要 CO 2并放O 2、光强的影响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小叶圆片法打孔法(抽气法) 割主叶脉法(2)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物质转化关系: ①CO 2的转化:③[H]和ATP 的来源、去向分析:1、植物产生ATP 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动物产生产生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 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用于除三碳还原之外的各项生命活动。
3、光能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而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3)能量转化关系:5.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H] 来源 水的光解 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去向 还原 C 3 用于第三阶段还原 O 2 ATP 来源 光反应阶段产生 三个阶段都产生去向 用于 C 3还原供能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植物的C 3还原除外)6.疑难问题(易混点)(1)暗反应过程并非不需要光:暗反应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因此在无光条件下不可以长期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编制:军长从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来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所有省份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所占分数也多。
在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大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实验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不管是有关酶的相关知识,还是有关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都是高考时实验考查的重头戏,也是学生失分的地方。
在讲解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变量、以及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同时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解答实验题的方法。
第二、加强图表的解读和分析图表特别是曲线图,属于生物模型的一种,这是新课标的一大特色。
可以预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有关此类题型会越来越多,而且往往学生分析不到位。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相应教材知识掌握不到位;2.没有掌握图表题分析的一般方法。
特别是后一点需要我们在最后两个月复习时,慢慢渗透、逐渐加强。
第三、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运用【专题要点】本专题涉及的重点知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2.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影响因素;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知识综合等。
下面将重要知识点解读如下: 一、光合作用的色素(橙黄色) 胡萝卜素 (黄色) 叶黄素 (蓝绿色) 叶绿素a (黄绿色)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大部分叶绿素a 叶绿素b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a 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膜上二、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学法导航】此部分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因此部分内容学生应该高度重视,除了紧跟老师的步骤有计划的复习以及精做习题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复习体系。
一、注意结论性语句的总结与归纳高考的答案一般情况不会超出教材,而且很多试题给出的材料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教材中的结论,因此记住一些结论性的知识相当重要。
此部分的结论性语句如下: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2.叶绿体中的色素有: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②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溶解度最高、扩散最快、在色素带的最上方的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叶绿素含N、Mg,类胡萝卜素不含N、Mg。
3.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两类:①一类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包括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以及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②另一类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它不仅能够吸收光能,还能使光能转换成电能。
4.NADPH 的作用:①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作为强的还原剂还原C 3(三碳化合物)。
二、反应式盘点 此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计算的前提是在熟练掌握反应式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有必须将重点反应盘点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
1.ATP ADP +Pi +能量 2.光合作用总反应方程式:6 CO 2+12H 2O C 6H 12O 6+6O 2+6H 2O 光反应:2H 2O −→− 4 H ++O 2+4eADP +Pi +能量−→−酶ATPNADP ++2e +H +−→−酶NADPH 3.有氧呼吸:C 6H 12O 6+6H 2O +6O 2 −→−酶 6CO 2+12H 2O +能量 无氧呼吸: ①C 6H 12O 6−→−酶 2 C 2H 5OH +2CO 2+能量 ②C 6H 12O 6 −→−酶2C 3H 6O 3+能量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也随着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
另外光的波长(光质)也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通常在红光下光合作用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慢(当然,复色光---白光最佳)。
在生产上的应用:①延长光合作用时间:通过轮种,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合理利用光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②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
光能叶绿体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光补偿点:当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与该温度条件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量达到平衡时的光照强度,这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受光反应产物的限制。
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强度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时的光照强度,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受暗反应系统中酶的活性和CO2浓度的限制。
一般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阴生植物高。
总光合作用:指植物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吸收的CO2总量)。
净光合作用:指在光照下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或吸收的CO2总量)中扣除掉在这一段时间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或释放的CO2)后,净增的有机物的量。
(2)CO2:w.w.w.k.s.5.u.c.o.m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当环境中的CO2达到一定浓度时,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如果浓度提高到0.1%,产量可提高一倍左右。
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产量不再提高。
如果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0.005%,光合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CO2浓度称为CO2的补偿点,即在此CO2浓度条件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这时的CO2浓度称为CO2的饱和点。
在生产上的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施用有机肥,可适当提高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3)温度:温度可以通过影响暗反应的酶促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加强;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在生产上的应用:适时播种;温室栽培植物时,可以适当提高室内温度。
(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如夏季的“午休”现象)。
在生产上的应用:预防干旱;适时适量灌溉。
(5)矿质元素: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N是光合酶的组成成分,P是ATP分子的组成成分等等。
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施肥,适时适量地施肥光照、CO2浓度、温度与光合速率基本关系见图:【例题1】如图是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叶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的吸收量表示)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l)曲线B所表示的是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3)叶面积为25cm2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___mg。
(4)将该阳性植物叶片先在光强度为X的条件下放置若干时间,然后放于暗处(光强度为Q时)12h,要使此时叶的干物质量与照射前一样,则需光照h。
(5)在同等条件下,阳性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阴性植物。
【例题2】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
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甲图乙图(1)甲图曲线中C点和正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点。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以致光反应产生的和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使化合物数量减少,影响了CO2固定。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
【例题3】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例题4】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
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
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
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 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①;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③测出;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熵小于1时,说明。
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大、等、小)于小麦种子。
(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
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小烧杯内加入,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
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例题5】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如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若将温度调节到25℃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B.a点下移,b点左移,m值不变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例题6】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例题7】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
开始时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发酵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移液管,从移液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