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应知应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育员应知应会
一、应急处理
1.体温测量:将消毒好的体温计放在幼儿腋下,要幼儿夹紧膀子。测量5分钟,量后不要从孩子腋下用力抽出,而是请孩子抬高胳膊后,轻轻拿出来。
2.意外损伤紧急处理:
(1)皮肤擦伤:首先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污物后,涂红汞或龙胆紫,如伤口较深且出血多,立即止血,可用消毒纱布将局部包扎压迫止血,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途中要把受伤部位太高。
(2)挫伤:一般情况下,血肿不大的小挫伤,可自行吸收而愈。稍大的血肿,开始1-2天做冷敷以减少出血,以后可热敷促进血肿吸收,并配合医生做出的其它治疗。(3)刺伤:锐器刺伤切忌立即拔出,以免引起大出血,应将其固定好,一并送医院。窄而深敞开的小清创,可以用双氧水冲洗后涂以碘酊消毒。窄而深密闭的小伤口,如,铁钉、木刺、铅笔尖等伤,要注意厌阳菌的生长,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4)烧烫伤:立即冷却,用冷水冲洗10-30分钟,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被热源浸透的衣服;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妥善保护创面,不要挑破水泡,不可在伤处乱涂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软布盖住伤处,送往医院治疗。
3.骨折的症状及处理办法。症状:局部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瘀斑和擦伤;局部功能障碍。处理办法:患儿受伤后未经急救包扎不要轻易搬动肢体,特别是受伤的肢体,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损伤血管和神经,发生大出血,甚至闭合性骨折转为开
放性骨折。骨折处用木板固定,木板长度应超过近端及远端两关节距离,送往医院进一步处理。对开放性骨折在伤口处覆盖消毒纱布,包扎止血后送往医院。送医院时间不得超过三个小时。处置顺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4.气管异物症状以及处理办法。症状: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处理办法:(1)拍背法,让幼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让幼儿咯出异物。(2)迫挤胃部法:抱住幼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排出。与此同时把幼儿送往医院。
5.鼻道塞异物应的处置。小异物可嘱儿童用手按紧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使异物排出。如年龄小的儿童不合作,可用纸捻刺激鼻粘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取出。如不能自行取出,应去医院取出异物。
6.鼻出血的处理。应立即将幼儿抱起取半卧位,大龄儿童可直立或坐位,但不要低头或后仰,用手捏紧两侧鼻翼,让儿童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也可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内包冰块放在前额头。用上述方法仍不止血,应去医院作进一步诊治。
7.幼儿脱臼的症状以及处理方法。可用三角巾或布,将脱臼部位稍做固定,必要时患部施以冰敷,尽速到医院治疗即可,注意别随意移动幼儿患肢,避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幼儿患部的进一步伤害。
8.脑震荡的症状及处理办法。症状:头部受损伤如摔伤、碰伤、撞伤等都可能发生脑震荡。轻度脑震荡可出现暂时意识障碍,轻度休克,面色苍白,脉缓、躁动不安或喊叫、恶心呕吐,然后数小时嗜睡,逐渐清醒,不会留下后遗症。重度脑震荡出
现意识丧失、昏迷、休克,恢复后伴有躁动不安、头痛、恶心、呕吐或眩晕等,还可并发脑出血或脑水肿。处理办法:头部摔伤,意识障碍,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脑震荡,都不能摇晃幼儿,应及时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9.高热惊厥的症状与处理办法。症状:表现于发烧38℃以上,多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出现,在体温骤升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有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多不超过10分钟,发作过后,神志清楚。处理办法:(1)侧卧或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儿童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用手指捏、按压儿童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3)降低体温在儿童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将热水袋中盛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同时就近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二、保健知识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要点:(1)讲究卫生,去除发病诱因;(2)注意营养,保证膳食营养平衡,以免机体免疫力下降而诱发呼吸道感染;(3)有哮喘史的孩子,可去医院做抗原检测,以便采取措施避免与致敏原接触。有过敏史的孩子饮食要格外注意;(4)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5)在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禁止带儿童至公共场所,以避免与患者接触和受到有害刺激,一旦外出要戴口罩;(6)平时做好计划免疫,按规定给儿童注射疫苗,以增强其抗病力。
(二)传染性疾病
1.流行性感冒隔离、检疫期:隔离患儿至退烧后24小时;检疫期:最后一个患儿发病后3天。
2.水痘的特征与防治。特征:一般全身症状轻微,分批次出现皮肤粘膜斑疹、丘疹,而后迅速转化为疱疹并结痂。预防措施:启动传染病管理预案,注意通风,加强班级消毒,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变干为止;密切接触者检疫21天;必要时对易感儿采取被动免疫或接种水痘疫苗。
3.手足口的特征与防治。特征:多突然发病,口痛,厌食,低热,口腔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手、足掌背可见几个~几十个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比水痘疹小。2~3天吸收,不留痂,病程为7—10天。预防措施:启动传染病管理预案,注意通风,加强班级消毒。2.隔离患儿2周,密切接触者检疫14天。
4.腮腺炎的特征与防治。特征:腮腺肿大为最早表现,也可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先一侧肿大,1-4日后两侧肿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及压痛,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疼痛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红,无化脓。病程10-14天。预防措施:(1)启动传染病管理预案(2)隔离患儿直至腮腺肿完全消失。对密切接触者检疫21天。
5.麻疹的特征与防治。特征:大多表现为从发热到出疹。皮疹自耳后发际,逐渐波及额面和颈部,自上而下顺序蔓延至躯干四肢达手掌和足底。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界限分明,以后逐渐密集或融合成片。疹退后留下棕褐色色素沉着,1-2周后消失。病程10-14天。预防措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