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合理归因交朋友知识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合理归因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合理归因教学理念: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
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2.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难点:维纳归因理论的理解及应用教学形式:情景剧表演问卷调查讨论教学准备:绕口令学生分组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游戏导入:绕口令比赛1.说明游戏规则:每组选派3名学生代表本组参赛,3人排好队,随机抽取绕口令任务,逐个进行绕口令,速度要快,音要准。
如果有人出错,则从第一人重新开始,再同上,直到3人无误念完才算通过。
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无误念完的组胜出。
组员累计出错3次即为过关失败。
比赛开始前,每组都有30秒的时间熟悉绕口令句子。
2.寻找游戏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谈谈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3.解释归因(用提问方式):归因简单地讲,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即你对学习、工作成败的原因作出判断。
二、学生表演情境:1.小A的故事小A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还担任班长,同学们对她/他也是“前呼后拥”的样子。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高中,小A再也找不到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了:宿舍里的人觉得她/他什么事都不干,不喜欢她/他,身边的同学觉得她/他太孤傲也都不爱搭理她。
小A孤单极了:我还是以前的我呀!为什么他们都不理我呢?肯定是他们针对我、排挤我,还联合起来欺负我!分组讨论:他们是如何归因的?他们以后会怎么做?2. 各抒己见旁白:考试后,高一某班的两位同学在教室里坐在一起,闲聊起来:甲:唉!这书真读得苦啊!乙:喂,这次考试考得怎样?甲:唉,别提了,真是惨不忍睹啊!连哭的勇气都没了。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班会课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合理归因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解释时所采用的原因归属方式。
合理归因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班会课中进行合理归因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1.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合理归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方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合理归因的概念和原理。
2.合理归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常见的合理归因方式及其特点。
4.培养正确的归因方式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原理和方法,解释案例中的行为结果。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归因方式和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体验不同的归因方式,并讨论其结果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合理归因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合理归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归因方式和经验。
4.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他们运用合理归因的原理和方法,解释案例中的行为结果。
5.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体验不同的归因方式,并讨论其结果和影响。
6.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讨论和角色扮演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正确的归因方式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结果,运用合理归因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解释。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合理归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会归因活动方案
学会归因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在教育领域,归因是一种关键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就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会归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开展一系列的归因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2. 活动目标通过归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归因能力,提高学习动机和专注力,增强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3. 活动内容3.1 归因讲解在活动开始前,首先要给学生讲解归因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并与个人行为和努力联系起来。
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归因是指将学习成就归因于个人能力、努力和行为等方面的认知过程。
3.2 归因实践步骤一:自我归因反思鼓励学生回想最近一次的学习经历,分析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并将其归因于个人的努力、策略使用、时间管理等方面。
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归因过程。
步骤二:相互分享学生们依次与同桌或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归因过程和结果。
通过分享,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归因方式和思维模式,从而拓宽归因的视野。
步骤三:群体归因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和讨论某个具体的学习场景,例如一次考试的成绩,学生们可以就成绩的好坏,讨论可能的归因因素,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归因。
通过群体讨论,学生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归因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3.3 归因总结和反思在归因实践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归因对学习动机和效果有何影响? - 在学习中,你们通常如何进行归因? - 通过本次活动,你们对归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启发?4. 活动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归因活动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学生反馈调查:请学生针对这次活动进行匿名调查,收集学生对活动内容和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 学习成绩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后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升来评估活动的效果。
- 教师观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性和积极性是否有所增强,以及学生对归因的运用是否更加灵活和智慧。
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 教案高中心理健康
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高中心理健康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失败的本质,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
1.2 教学内容失败的本质: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与成功相互转化。
正确的价值观:积极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失败的本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失败的看法和经历。
第二章:失败的本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失败并非绝对的负面结果,而是成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都孕育着成功的可能性。
2.2 教学内容失败的本质:失败是成长的过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失败与成功的关系: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成功的起点。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失败的本质和与成功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名人的失败经历,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章: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失败的价值。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勇于尝试和挑战。
3.2 教学内容正确的价值观:失败是一种财富,是成长的机会。
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保持乐观和坚持,迎接挑战。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心态。
心理测试法: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态,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章: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4.2 教学内容提高抗挫能力:培养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吸取经验教训的方法和提高抗挫能力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五章:积极面对失败的实际操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方法,积极面对失败。
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实际操作方法:如何积极面对失败,克服心理障碍。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实际操作方法和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1.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1.3 教学内容介绍合理归因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不合理归因的例子和影响讲解合理归因的步骤和方法第二章:不合理归因的例子和影响2.1 不合理归因的例子学生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学生犯错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学生失败归因于他人的错误2.2 不合理归因的影响降低自信心和自尊心阻碍个人成长和发展影响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第三章:合理归因的步骤和方法3.1 确定归因对象和事件明确所要归因的具体对象和事件避免将问题归因于模糊不清的因素3.2 收集相关信息寻找可靠的证据和数据支持考虑不同角度和观点3.3 分析可能的归因因素区分内外部因素区分稳定和不稳定因素区分可控和不可控因素3.4 选择合理的归因根据相关信息和分析结果,选择最合理的归因避免过度简化和片面化第四章:练习和应用4.1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不合理的归因4.2 实际应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引导学生反思合理归因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回顾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强调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5.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改进和调整5.3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合理归因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第六章:合理归因与自我成长6.1 合理归因与自我认知讲解合理归因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分析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6.2 合理归因与目标设定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合理归因设定个人目标讲解目标设定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6.3 合理归因与时间管理介绍如何利用合理归因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分析时间管理对学习效率的影响第七章:合理归因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7.1 合理归因与沟通讲解合理归因在沟通中的作用分析不合理归因对沟通的影响7.2 合理归因与冲突解决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合理归因解决人际冲突分析合理归因对冲突解决的帮助7.3 合理归因与团队合作讲解合理归因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不合理归因对团队合作的负面影响第八章:合理归因与心理健康8.1 合理归因与情绪管理讲解合理归因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情绪分析情绪管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8.2 合理归因与压力应对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合理归因应对压力分析合理归因对压力应对的帮助8.3 合理归因与心理韧性讲解合理归因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分析心理韧性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第九章:合理归因的实践与应用案例9.1 成功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如何运用合理归因取得成就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和启示9.2 失败案例分析分析失败人士如何通过不合理归因陷入困境引导学生引以为戒,避免重复错误9.3 个人应用案例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应用合理归因的案例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共同成长回顾整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强调合理归因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10.2 学生反馈与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改进和调整10.3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合理归因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合理归因与自我成长合理归因与自我认知: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通过归因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互动讨论来加深理解。
教案:与合理归因交朋友
高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合理归因交朋友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姜欢珍一、学情分析归因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或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
当一个人将成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运气、任务难度、能力)时,成功之后难以体会到成就感,失败之后还容易怨天尤人、推卸责任、放弃努力;如果一个人将成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不仅能提高成功时的满意度,失败时也不容易放弃。
高中生经常要对自己学习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比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化学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
他们在归纳成败的原因时,有时正确合理,有时也会出现偏差。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及辩证思维有了较高发展,他们开始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引导高中生进行合理归因,有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激发追求成功的动机,调动内在的潜力,提高学习成绩。
为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设计本课《与合理归因交朋友》。
二、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客观地认识自己考试成败的原因。
2、认识不合理归因产生的不良后果,增进合理归因的信心和决心。
3、掌握合理的归因方法,做一个内控的人,努力把握成功机会。
三、活动准备1、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归因特点分析表2、整理箱、漂流瓶、彩纸3、《袋鼠与笼子》视频4、powerpoint幻灯片四、活动主要形式与方法:游戏体验法、案例分析法五、活动过程第一环节暖身活动:抓与逃1、教师多媒体呈现活动规则。
活动规则:⑴全体同学起立。
每位同学右手掌心向下,左手食指垂直向上。
相邻两位同学,一个把手指顶在另一个同学的掌心,一排同学连成一条直线。
⑵老师随机报数,当报到5时,迅速用你的右手抓住相邻同学的食指,同时将自己顶在相邻同学掌心的左手食指逃脱。
抓得住又逃得快的,即是活动胜出者。
2、活动结束后,教师统计抓与逃成功学生的人数,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抓与逃成功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进行提炼。
合理归因 知耻后勇(知耻明理)主题班会教案
合理归因知耻后勇(知耻明理)本节班会适合在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召开,旨在引导学生合理分析不足和失败的原因,明白维护自尊需要知耻后勇的胸怀和奋勇前进的行动。
本次班会课大约需要1小时。
班会背景刚入校两个多月,学生们仍处于初中学习的适应期,第一次考试后的总结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不同的考试成绩反映出各自的不足,通过分析考试的情况,学会合理分析和归纳原因,有利于学生正确全面看待自己,知耻后勇,完善自我,用奋进的行动来维护自尊。
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自尊的内涵。
本次班会,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进行剖析,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待成败得失;其次通过交流分享、互相鼓励,学会合理归因,找到完善自己的方法,进而在知耻明理的基础上,用奋进的行动来维护自尊,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设计思路本次班会的第一环节是“穿针引线”,通过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入“合理归因”主题。
第二环节是“归因自评”,学生完成“我的归因特点”自测,反思自己归因方式存在的问题。
第三环节是“各抒己见”,通过班主任呈现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第四环节是“心分享”,班主任分享归因理论,深入阐明主题。
班会重难点班主任要掌握自尊的内涵,把握班会主题,掌握合理归因的理论;要善于抓住班会重点环节,深入细致地引导,并结合学生的考试小结,帮助学生们找出问题所在,通过积极改进建立学习上的自尊,进而迁移到建立人生的自尊。
班会准备(1)班主任要理解自尊、合理归因、知耻后勇的概念与关系,做好课件。
(2)请学生们写出各门学科的考试小结,总结自己的不足或失败的原因。
(3)物品:若干白线和针。
(4)采取小组围坐的方式。
实施过程一、暖场1.热身活动:穿针引线班主任:今天,我们用一个活动开始本次班会。
请听清规则:两位同学配合开展活动,一位同学拿针,一位同学拿线,在5秒内将线穿过针孔。
请准备……5—4—3—2—1—停。
成功的请举手……我们再比试一次……2.分享感受班主任:请同学们分享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
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心理韧性1.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原则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1.3 教学内容合理归因的定义和意义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合理归因的技巧和策略第二章:不合理归因的危害2.1 课程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归因的危害分析不合理归因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合理归因的危害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不合理归因的负面影响2.3 教学内容不合理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合理归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合理归因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第三章:合理归因的技巧与策略3.1 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的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能力3.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理归因的技巧和策略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技巧分析案例3.3 教学内容积极归因的技巧消极归因的调整策略自我归因的培养方法第四章:提升心理韧性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提高心理韧性的意识和能力4.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韧性的概念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心理韧性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3 教学内容心理韧性的定义和作用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心理韧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五章:实践与演练5.1 课程目标让学生将所学合理归因技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正确心态5.2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应用经验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技巧解决问题5.3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合理归因技巧的应用演练总结与反馈第六章:识别和改变不合理信念6.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不合理信念掌握改变不合理信念的策略和方法6.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合理信念的定义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不合理信念技能训练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改变不合理信念的技巧6.3 教学内容不合理信念的常见类型和特征识别不合理信念的技巧改变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和策略第七章:自我反思与成长7.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动力7.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7.3 教学内容自我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自我反思的技巧和方法自我成长的策略和行动计划第八章:情绪管理8.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和方法8.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技能训练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8.3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和分类情绪管理的意义和价值调节情绪的技巧和方法第九章:人际沟通与合作9.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掌握有效沟通和合作的技巧9.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练习沟通和合作技巧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沟通和合作的经验9.3 教学内容人际沟通的定义和原则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技巧有效沟通和合作的策略和方法第十章:总结与反馈10.1 课程目标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布置课后作业,促进学生持续学习10.2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课程重点内容问答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调查问卷法: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10.3 教学内容课程重点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学生反馈的收集和分析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指导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合理归因教案公开课”展开,共包含十个章节。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目标:学习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方法,了解其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时间:2小时
教学内容:
1. 引入(10分钟)
- 使用真实案例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思
考这些问题可能是如何产生的。
2. 知识讲解(30分钟)
- 介绍合理归因的概念和定义。
- 解释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心理
健康问题。
- 解释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区别,并展示示例。
3. 案例分析(40分钟)
- 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可能的归因方式,讨论
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思考为什么我们倾
向于使用某种归因方式。
4. 归纳总结(20分钟)
-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答案,总结归因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 提醒学生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如何运用合理归因来改善心
理健康。
5. 小结和展望(10分钟)
- 复习本堂课的重点和要点。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合理归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学方式: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探讨。
评估方式:小组讨论成果评估、个人思考总结。
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案例分析材料。
注:教案不含标题,仅为教学内容的描述,以避免标题相同的文字。
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 教案--高中心理健康
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高中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理论,认识到不合理归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和挫折。
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抗挫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2. 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3.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4. 积极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心态调整5. 实践演练:如何进行合理归因和应对失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归因理论、不合理归因的危害及合理归因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不合理归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实践演练法:设计情景剧,让学生亲身体验合理归因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归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归因理论,引导学生认识不合理归因的危害。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识别不合理归因。
4. 讲解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5.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
6. 实践演练:设计情景剧,让学生亲身体验合理归因的过程。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存在不合理归因的现象,举例说明。
2. 尝试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失败和挫折。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对合理归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积极面对失败的心态。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对合理归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积极面对失败的心态。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合理归因技巧的熟练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分析他们对于学会合理归因、积极面对失败的感悟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包括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不合理归因的案例分析、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2. 视频资料:用于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合理归因 初中 教案
积极合理归因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合理的归因习惯,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合理的方式归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 归因的概念及其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演练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归因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归因的理解和经历。
二、讲解归因理论(10分钟)1. 教师讲解归因理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归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三、学习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如强调努力、可控因素、积极心态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四、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练,练习积极合理归因。
2. 学生分享演练心得,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总结与感悟(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积极合理归因的感悟文章。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归因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归因习惯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感悟,让学生学会积极合理归因,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积极合理归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初中合理归因教案
初中合理归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合理归因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3.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4. 实践演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合理归因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合理归因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合理归因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归因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4. 方法指导:教授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合理归因的方法解决。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合理归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合理归因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演练,评估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悟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合理归因的认识和应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演练道具:准备一些道具,方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合理归因方法。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合理归因的作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念。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归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实践合理归因,并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合理归因教案
合理归因教案为什么?怎么办?——合理归因,有效决策教学理念:一个人把他(她)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他(她)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归因理论是XXX的观点,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
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
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根据XXX的观点,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
即: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失败归因:能力弱——损失自信心、听之任之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成功归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失败归因:努力不够——相信只需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研究失败归因:任务难——埋怨客观,依靠于减轻任务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运气好——侥幸失败归因:运气不好——自认倒霉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2、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主动的归因。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应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教学形式:游戏活动问卷调查分析讨论讲述小结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准备:针线学生分组心理问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游戏导入:穿针引线(5分钟)——幻灯一1、说明游戏规则:①每组派两位同学参加。
②一位同学拿针,一位同学拿线,在5秒钟内将线穿过针孔。
③要求:开始前两个人都必须将手放下,时间到时拿针的同学必须放手。
④其他同学监督,用数“5、4、3、2、1停”来帮助计时。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学会合理归因,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掌握面对挫折时的应对策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挫折,进行合理归因。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面对挫折的经验和心得。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学会合理归因和应对挫折。
4.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是人长的必经之路。
2. 合理归因:介绍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如外部归因、内部归因和可控归因。
3. 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培养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调整目标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挫折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合理归因和应对。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面对挫折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典型的挫折案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长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3. 讲解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和可控归因,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4. 讲解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教授学生应对挫折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调整目标等。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挫折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合理归因和应对。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二、教学重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实践三、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归因方式2. 如何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技巧解决问题四、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合理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解释和解释方式。
良好的归因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维护心理健康。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归因方式。
2. 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积极归因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2. 角色扮演法3. 小组讨论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挑战和困难的案例,让学生对合理归因产生兴趣和共鸣。
2. 理论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介绍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积极的归因方式。
4. 角色扮演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练,通过讨论分享不同的归因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的归因方法。
5. 总结:总结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2. 学生案例分析报告3. 教学实践观察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处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案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4. 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归因理论:让学生了解归因的基本概念,掌握归因的三维度(稳定性、控制性、可控性)和六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
2. 正确归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归因。
3. 积极归因训练:培养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4. 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归因的概念。
2. 讲解归因理论:介绍归因的三维度和六因素,让学生掌握归因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学会正确归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归因经验,互相学习,改进归因方式。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践题,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归因理论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变化: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归因方式和心理变化,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心理健康、心理调适的教材或相关书籍。
2. 故事素材:用于导入的短篇故事。
3.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讨论的实例。
4. 课后作业: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归因理论和正确归因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学会正确归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改进归因方式。
4.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归因的概念。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首先,教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
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技巧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具体而言,课程应包括自我探索、情绪表达与调节、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和冲突解决等核心内容。
确立这些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确保教育活动与教学目的保持一致。
接下来是教学内容的组织。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案中应包含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内容。
例如,通过讲授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及其影响;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还能鼓励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教案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采用互动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比如,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视频或动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个人经验,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心理健康的个人联系。
评价与反馈机制也是教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定期进行的学生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成长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课后的反思和反馈环节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样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识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作出相应的改进。
最后,教案还应该考虑包容性和多样性。
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因此教案设计时应考虑到这些差异,并提供适应不同学生的资源和活动。
例如,为非母语学生提供额外的语言支持,或是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归因》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合理归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理解维纳三维归因理论,认识到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对人的心态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2.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积极进行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合理的归因方式,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表现。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合理归因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情感,认识到合理归因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作用,从而能够积极进行合理归因,坦然面对成败事件。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人的心态及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学会合理归因的具体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对学习生活中的成败事件进行合理归因,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表现,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三、教学方法:游戏法、心理测验法、心理小品、微视频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反口令”①游戏规则:教师给出口令,学生做相反动作。
例如,教师说“向左转”,那么学生就要“向右转”,教师说“向上看”,那么学生就要“向下看”。
②寻找游戏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谈谈游戏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③教师总结,并引出主题——《合理归因》师:刚才大家积极寻找了游戏成败的原因,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这些事有可能会成功也有可能会失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对我们的行为结果寻找原因,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归因”。
对于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来说,学习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我们平时也会经历大大小小许多考试,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我们的考试成败进行归因。
那么以往我们对考试成败所做的原因分析是否合理呢?怎样的归因方式有利于我们的不断进步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进行合理归因。
2.讲授新课课堂活动一:心理测验——我的归因风格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归因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合理归因交朋友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姜欢珍一、学情分析归因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或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
当一个人将成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运气、任务难度、能力)时,成功之后难以体会到成就感,失败之后还容易怨天尤人、推卸责任、放弃努力;如果一个人将成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不仅能提高成功时的满意度,失败时也不容易放弃。
高中生经常要对自己学习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比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化学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
他们在归纳成败的原因时,有时正确合理,有时也会出现偏差。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及辩证思维有了较高发展,他们开始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引导高中生进行合理归因,有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激发追求成功的动机,调动内在的潜力,提高学习成绩。
为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设计本课《与合理归因交朋友》。
二、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客观地认识自己考试成败的原因。
2、认识不合理归因产生的不良后果,增进合理归因的信心和决心。
3、掌握合理的归因方法,做一个内控的人,努力把握成功机会。
三、活动准备1、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归因特点分析表2、整理箱、漂流瓶、彩纸3、《袋鼠与笼子》视频4、powerpoint幻灯片四、活动主要形式与方法:游戏体验法、案例分析法五、活动过程第一环节暖身活动:抓与逃1、教师多媒体呈现活动规则。
活动规则:⑴全体同学起立。
每位同学右手掌心向下,左手食指垂直向上。
相邻两位同学,一个把手指顶在另一个同学的掌心,一排同学连成一条直线。
⑵老师随机报数,当报到5时,迅速用你的右手抓住相邻同学的食指,同时将自己顶在相邻同学掌心的左手食指逃脱。
抓得住又逃得快的,即是活动胜出者。
2、活动结束后,教师统计抓与逃成功学生的人数,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抓与逃成功?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进行提炼。
教师组织学生,借鉴第一轮活动的经验,进行第二轮活动。
3、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二次活动成功的人数增多?并引导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并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人们有什么影响?怎样归因,才是合理的?多媒体呈现本课活动主题:与合理归因交朋友。
【设计意图】学生在趣味游戏活动中,初步体会成功与失败,并在对成败的原因分析中,初步了解归因。
第二环节心理微故事1、教师播放视频《袋鼠与笼子》,学生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⑴故事中的人是如何进行归因的?⑵这样归因会有什么样的后果?⑶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2、学生进行分享与交流。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寓有哲理的小故事,启发学生明白,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激发学生进行合理归因的动机。
第三环节实验大揭密1、教师多媒体呈现一例心理学实验,由学生进行朗读。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实验,研究飓风给美国南部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
一般认为,飓风造成的破坏情况是由多种外在的、人们不可控制的因素决定的,如风力的强度、飓风发生的次数、建筑物的结构、天气预报情况等等。
但有一个非常重要、却经常为人所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因素。
心理学家用测验测量了中北部的伊利诺斯州和南部的阿拉巴马州,伊利诺斯州的居民不太相信个人的命运掌握在上帝手里,认为运气不太重要,个人的努力对于改变命运是最重要的。
而阿拉巴马州的居民大多虔信上帝,认为上帝是个人命运的主宰者,运气对于成功是最重要的。
两州居民对于命运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他们对飓风采取了不同防范措施,造成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2、教师多媒体呈现思考题:在飓风中,相信命运的阿拉巴马州和相信个人努力的伊利诺斯州,哪一个州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思考并交流。
3、教师呈现实验结果,并带领学生们一起分析。
由于伊利诺斯州的居民相信自己主宰命运,因此,他们在飓风面前积极进取,主动迎击,及时决策,减少损失;而阿拉巴马州的居民消极无为,坐以待毙,乞求上天,悲观绝望,结果他们的损失明显大于伊利诺斯州。
4、教师小结:真实客观的数据告诉我们,飓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自身的惰性。
面对惧风,只要积极进取,主动出击,及时决策,就能将损失减至最少。
大自然不仅有明媚的阳光,也会有狂风暴雨;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时会沐浴成功的阳光,有时也会遭受失败的风雨。
对于生活和学习中的成功或失败,我们如何进行归因的呢?你知道你的归因特点是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明白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进行合理归因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环节心理透视镜1、教师分发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学生进行自测,并分析自己的归因特点。
2、教师多媒体呈现韦纳的归因理论,并带领学生们进行分析。
韦纳的归因分析表消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运气→不在乎→很少增加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挑战性任务的愿望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挑战性任务的愿望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付出了努力→成就感→增加了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失败→努力尚不够→内疚感→讲究方法,付出努力→愿意从事富有挑战性的任务3、教师小结:依据人们对命运的不同看法,可以把人分为两类:内控型和外控型。
内控型的人就像高尔基笔下与风雨搏击的海燕,高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外控型的人则像沙漠中的鸵鸟,当危险来临时,把头藏在沙子里,等待命运之神的怜悯。
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学生回答)采用积极的努力归因,我们的生活就会豁然开朗。
月考过后,许多同学对自己的成绩进行了归因,并制成了漂流瓶,扔进了大海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归因的吧!【设计意图】对于自己的归因特点是什么样的,学生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运用科学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进行心理自测,有助于学生看清庐山真面目。
对韦纳归因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明白各归因维度不同的内涵,并学会积极归因。
第五环节漂流瓶的故事1、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漂流瓶。
漂流瓶是在中世纪时人们穿越辽阔大海进行交流的有限手段之一,密封在漂流瓶中的纸条往往包含着重要的信息或者衷心的祝福。
在古代水手的眼中,它带着几分神秘,几分惊喜,几分希望......后来,人们在QQ邮箱中也玩起了漂流瓶。
今天,漂流瓶漂到了我们的课堂之上。
2、学生分组挑选漂流瓶,并进行小组讨论。
3、各组同学轮流交流各组的回复,教师同步呈现相应漂流瓶的内容,并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合理归因是一项实用技能,对技能的熟练运用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化疑解难、勇往直前。
本环节采用回复漂流瓶的活动方式,新颖有趣,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助人自助中提高自己的合理归因能力。
第六环节活动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本课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多媒体呈现教师寄语,学生进行集体诵读。
(背景音乐《怒放的生命》。
)无论成功或失败,原因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清。
找到最关键的那颗星,就能找到追求的方向!与合理归因交朋友,让她帮助你学习,陪伴你成长,指引你成功!六、活动反思归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如何淡化理论的色彩,让学生在本课中真正有所收获,成为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暖身活动环节,运用游戏活动,集中学生注意力;借助对游戏的思考,导入本课活动主题。
原来在授课时,采用一个小组围成一个圈的方式,学生需要侧着身进行活动,很不方便。
本次授课,采用一排同学连成一条直线的方式,学生活动起来更加方便,活动秩序也更加井然。
“心理微故事”环节中,运用生动形象,甚至有点夸张的视频,方便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归因,以及不当归因的不良后果。
“实验大揭密”环节,通过科学的心理实验,引导学生明白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飓风代表自然界中,人类无法抗拒的外界力量,也代表在学生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教师借助心理实验告诉学生们,无论遇到什么难题,只要积极应对,就能成功!“心理透视镜”环节,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量表进行自测,能够促进学生对自我归因特点的了解,学会进行合理归因。
原来设计的开放式问卷,学生填写有困难,而标准化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更方便学生作答。
“漂流瓶的故事”环节,从归因的六个维度,设计六个典型归因案例,再分别做成能力瓶、努力瓶、难度瓶、运气瓶、环境瓶和身心瓶共六个漂流瓶,由学生分组、分案例进行讨论并回复。
活动形式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欢。
在本环节,学生进行学以致用,并在助人中实现自助。
学生的回复是否会令案例当事人满意呢?在本课中,我随机应变,设计了“如果你是**,你对他们小组的回复满意吗?”这一问题,启发学生间思想的争鸣。
本课活动环节较多,既要做到全员参与,又要保证各有收获,所以时间有点紧张。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锤炼语言,精心挑选素材,让课堂紧凑而有效。
附件:1、《袋鼠与笼子》视频剧本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袋鼠与笼子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
”袋鼠们异口同声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2、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归因特点分析表该量表采用的5级记分,请把各题的得分,填写在下面相对应的得分表内。
小计统计前三项或后三项的总分,合计统计前后六项的总分。
每组项目中,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归因各占一半,前三题代表高绩效水平归因,后三题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