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内容摘要: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的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师生双方的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共同进步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的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师生双方的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师生关系存在的不良现状

目前中学阶段师生关系,随着学生年级或年龄的升高,青春发育,自我意识的发展,对教师的依赖性大大减少,距离拉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他们这种内心的不稳定会反映到对教师的关系上;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的影响也逐渐减弱;师生关系的理性成分增多,感情色彩相对减少。

另外,在建立过程中,由讨厌某学科学习而导致讨厌某学科教师;因教师不尊重后进生而导致师生关系僵化或反立等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并且对“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本质有所违背。出现了一些互相冷漠、忽视的师生关系,相互敌视或歧视的师生关系,甚至带有一定功利色彩的师生关系。

二、不良师生关系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一)对学生主要不良影响。

不良师生关系会导致师生关系好,学生喜欢、热爱这个教师,进而喜欢、热爱这个教师教的科目;师生关系差,学生讨厌、不喜欢这个教师的教学科目,这是对教学的最不利影响。另外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人在心情压抑时思维是混乱的、无序的,而不好的师生关系更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时的心境以及情绪等心理活动,并且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例如那些永远得不到教师关注的学生往往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和人格。

(二)对教师主要不良影响。

不良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授课时甚至生活中的心理健康。人都需要被他人尊重、理解、支持或赞许,而作为主要从事教学活动的老师,主要接触群体便是自己的学生,因而教师的这些需要的满足主要来自学生,而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师这些需要满足的程度。还有不良的师生关系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成败感和情绪影响很大。不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不能感

受或直接看到自己辛苦努力所应得的效果,体验不到自己价值的存在,享受不到教学工作带给自己的快乐,更得不到学生的尊重或认可,心理上会受到挫折。不良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容易情绪紧张,或者对一些教学活动难于应付和失去控制。当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自己被孤立、无助、伤心时候,可能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学活动。

(三)因为师生关系是学校乃至社会上的一种特殊但非常重要的一层关系,所以不良的师生关系还会对学校、家庭乃至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三、导致不良师生关系出现的原因

导致不良师生关系出现的原因我认为应从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方面原因。

教师职业素质不够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人民教师,注定要付出,是无怨无悔的付出,要有公仆之心。教师如果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或职业素质,就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就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做不好“一对多”的工作,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抵触心理,使得关系不融洽。

教师对学生过分苛求。教师对学生又过分要求,希望其能够严格按照自己的说法或者想法学习、行事,而不少学生会因为不够成熟或其他原因出现违背教师意愿的行为,教师出于职业上的考虑,对用功学习、能按要求做的学生比较喜欢,他们更容易受到教师的偏爱。学生的自尊心一般是很强的,对别人是否尊重自己十分敏感,不少学生会因为教师以淡漠、嘲讽、鄙视的态度对待他们,从而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二)学生方面原因。

由于某些不成熟或不理解行为导致不良关系。学生身心的不成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鞭策或教导产生误解,把教师的严格要求、善意批评视为故意叼难、存心和他们过不去。并且会忘记了自己曾经下过的决心,进而多次犯错,明知故犯,甚至对教师有失礼行为,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三)家庭方面原因。

家长素质非常重要。托尔斯泰说过:“家庭教育是社会肌体的一个细胞,孩子降生以后,第一个学校便是家庭,作为这个学校的第一任教师,便是他的父母。”家长素质主要指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成长。父母道德修养低,容易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处事方式耳濡目染的传给孩子,孩子由于理解能力偏差,喜欢学习和模仿,导致父母随心所欲,受伤害的往往是孩子。

家庭教养环境和家庭人员关系也很重要。有些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把教育孩子的大事交给老人,而研究表明隔代教育存在不利于建立母子

(女)、父子(女)的感情;容易产生溺爱;容易形成“成人化”的教育模式等诸多弊端。但等发现问题时候,孩子已经形成习惯,难以纠正。很多家庭中父母及其他亲属忽略对孩子的教养,孩子每天在摔盆子、打碗的吵闹环境里生活,培养出来的是孤僻、冷漠、敌视等不良性格。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孩子从小就要接触社会,并且要受到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社会提倡什么孩子都能很容易地感知并且学习、模仿。网吧、酒吧、洗头房等都无为地增加一些不良因素。现在社会某些对教育、教师不重视的现象,孩子们会看着、记着、学着,最终形成一种不健康的人格和行为模式。

四、结合实际情况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一)教师要有优良的心里素养。

教师角色在教学及社会活动中的多重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素养。首先要有甘心为学生服务的公仆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及时正确引导等。要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积极培育和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行为等,保障良好是师生关系。还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犯错时,或遇到突发事件,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力求妥善处理各类问题。

(二)教师要有高超的职业素质。

经常会有学生在私下讨论哪个老师了解他或哪个老师不了解他,这也是在考验一个教师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职业能力素质。现在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要仔细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努力强化自身的教育力量和水平,及时给自己充电,广泛接受现代信息,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接受和融合与教书育人有关的各种社会信息和新的学科知识。

(三)家长要做好积极引导工作。

家长要教会孩子尊重老师,而不是把老师当作吓唬孩子的话题。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老师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例如提出“如果你是老师会怎么做呢?”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当然老师的缺点也要指出来,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可以和老师当面沟通,也可以通过电话交流,让孩子学会沟通、交流。

父母还应该加强自身素质培养与学习。主动了解孩子的各方面,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理解孩子。培养孩子从小学会感恩、自知、自爱、自尊、自强。把孩子教育成既懂得接受,又懂得回报的健康向上的孩子。

(四)社会要重视培养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投之桃李,报以琼瑶。全社会首先要重视“尊师重教”风气的培养,让广大教师们看到希望。希望教育主管部门等能共同为建立平等、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