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笔记
新闻联播笔记
新闻联播笔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看新闻联播的习惯。
每天晚上七点,雷打不动,我准会坐在电视机前,等着那熟悉的片头曲响起。
要说这新闻联播啊,那可真是个宝藏节目。
里面的新闻涵盖了天南地北,大事小情。
每次看,都感觉自己像是拥有了一个纵观世界的望远镜。
就拿前几天的一则关于农业丰收的新闻来说吧。
画面里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风吹麦浪,那景色简直美极了。
记者站在田边,对着镜头兴奋地介绍着今年的丰收情况。
我看到农民伯伯们戴着草帽,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手里拿着刚刚收割下来的饱满麦穗,眼睛里都闪着光。
他们粗糙的双手,因为长期劳作布满了老茧,可就是这一双双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的手,种出了养活我们大家的粮食啊!采访中有个大爷,笑得脸上的皱纹都更深了。
他说:“今年风调雨顺,加上新技术帮忙,这麦子的产量比去年高了不少哩!”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伸手比划着,那股子自豪劲儿,就好像这麦田是他家的宝贝疙瘩。
旁边的大婶也凑过来,接着话茬说:“可不是嘛,以前种地靠老天赏饭吃,现在有专家指导,科学种植,咱心里有底啦!”然后她还展示了一下新的收割机,说这大家伙干活又快又好,以前人工收割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现在轻松多了。
还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是农业合作社的成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麦田里忙碌着。
其中一个小伙子对着镜头说:“我们要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尝尝我们的优质粮食!”看着他们充满朝气和信心的样子,我真心觉得未来的农村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除了农业方面的新闻,还有关于科技创新的。
记得有一次,报道了一家企业研发出了一种超级厉害的新型材料。
画面切换到实验室里,一群科研人员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专注地盯着仪器上的数据。
其中一个年轻的女研究员,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脸上虽然有些疲惫,但眼神里全是兴奋。
她对着镜头介绍说,为了这个项目,他们团队已经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月,几乎都没怎么回过家。
每天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分析数据、改进方案。
“有时候做梦都在想实验的事儿。
电视新闻电子笔记 (自动保存的)
电视新闻第一章电视新闻概述第一节电视新闻的界定与分类一、电视新闻的界定“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兼顾了电视新闻作为新闻的共性与电视传播的个性:“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界定了电视新闻较之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的个性特征,其中,“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将电视新闻与作为印刷媒介的报纸区分开来;“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又将电视新闻与以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广播新闻区分开来。
视听双通道传播信息,是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也是其传播的优势所在。
“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界定了电视新闻作为新闻的共性。
“正在”,对这一关键词的强调,是建立在新的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的。
“发现”,是对电视新闻报道题材和报道深度的拓展。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有许多报道内容从时效上看,并非刚发生的新鲜事,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新闻”的属性,因为这些报道具有新的“发现”。
传递了新的观点、见解,在思想深度上有新的开掘。
目前新闻的摄录方式包括:1、ENG,“电子新闻采集”ENG设备实现摄录一体,使用便捷,可以使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随着事态的发生、发展进行同步现场。
是一种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的新闻素材采集、加工方式。
2、EFP,“电子现场制作”,是以一整套设备连接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与现场编辑的工作方式。
在拍摄同时进行编辑,追求前期拍摄与编辑制作一次完成,与播出系统连接,现场采集、现场编辑,可实现现场直播3、SNG,“卫星新闻采集”是将ENG或EFP与卫星相连,实现电视拍摄、编辑与播出同步合一的工作方式。
4、DNG,“数字化新闻采集”是数字技术在电视领域中的应用。
指在前期拍摄中以数字技术录制声音和图像,在后期进行数字化、非线性编辑的工作方式。
数字摄录设备改进了模拟式摄录设备的信号记录、处理、储存等方式,可以避免多代扶着、远距离传送造成的信号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一)具有直接感受性(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四、广播的传播特点(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五、电视的传播特点(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之七、广播电视体制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
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
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
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
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的目标。
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四)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比例较小。
十二、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一)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二)信息来源单一(三)有些节目说教味浓(四)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五)节目更新慢十三、广播电视体制之公共机构经营型也称公共事业型。
电视新闻导论笔记
电视新闻导论(赵淑萍)第一讲媒介特征与电视新闻的拓展电视新闻的基本含义: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流动画面、声音、文字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的发展历史既是一个在短时期内迅猛发展,变化的惊人历程,又是一个多钟因素相互促动、相互催化的复杂过程划时代的突破30年代电视新闻采拍由单一的转播发展到流动的采拍40年代电视采拍由使用35mm胶片过渡到16mm50年代电视采拍开始尝试使用达到实用水平的磁迹摄像机60年代通讯卫星将电视报道推向最高水准——同步化,同时,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在60年代末问世70年代 ENG普遍推广,电视采拍确立优势——声画同步80年代 ENG更新换代,一体化摄像机又使电视采访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CNN 24小时全天候新闻报道,带动全球电视新闻采访活动90年代数字化金属磁带使画面质量达到更高的标准,卫星直播、大型电缆电视、电视节目频道化21世纪高清电视普及,无磁带硬盘录像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大中小型SNG灵活运转,新闻直播节目朝着常态化发展国际互联网使用,带动电视节目与观众互动;电视与网络结合,打造新传播平台;台网互动、充分利用电视的信息资源,网络视频直播,进一步彰显电视图像的优势第一讲重点*1、电视新闻基本含义【变化】2、在即时通讯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可以使电视记者用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手段、速度进行采访报道。
3、追根溯源,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已有500多年历史,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就出现了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手抄新闻,活页小报,专门从事采集消息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记者开始了较随意的采访活动。
4、17世纪初至末,定期印刷报纸产生。
*5、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突破了以往的范围,不仅成为新闻节目内容,而且应用于其他类型节目中,新闻报道方式成为节目突出表现形态;电视采访画面不但展现记者提问技巧,而且树立记者形象;电视新闻发挥画面优势,而且利用多种表现元素,在技术推动下,实现采访、报道、播出同步化。
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做片如做人”参考书目:《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孙玉胜三联书店背景材料:一、电视节目和电视新闻的诞生:1936年11月2日,BBC于伦敦区亚历山大宫播出电视节目。
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于纽约世博会展示电视技术,实况播放罗斯福总统世博会讲话,是世界公认最早有声音和图像的电视新闻。
二、当今电视新闻呈现出的几个突出特点:1、个性化;2、深度化;3、现场化:例,记者出镜率上升;4、立体化。
小技巧:1、对角线构图:上方景物对下放的景物有压迫作用。
例:《快饿死的小女孩》2、仰拍人物:塑造崇高、庄严的形象;以简洁的天空作为背景,突出主体,同时更好地烘托崇高的形象。
3、电视解说词:字要响——多用平声字;词要双——多用双音节词,这样观众容易听得明白(例:仍=仍然)。
上篇:电视报道意识☆专题一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一、时空意识1、追踪热点空间(1)上层热点:会议、政府信息等;下层热点:社会新闻(2)创意来源于生活的热情和积累。
(3)“加热”新闻(吃透两头)的能力:找关联性;注重趣味性(细节,eg:《常委挥手见个性》)2、第一线的空间意识(勇于任事)例:“自我反射”的拍摄方法。
3、开拓新空间(前卫意识)(1)卓越的新闻敏感①快而准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大背景)。
②快而准地判断新闻事实能否引起观众的广泛兴趣。
挖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抓住观众的情感共鸣点。
③快而准地判断新闻事实是否新鲜,是否能对全局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
④快而准地判断同一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些重要,哪些次要。
(2)出众的超前性从纷繁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的发展趋势。
4、记者的个人空间二、三种精神、四种知识、五种意识1、勤业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2、新闻知识、专业知识、科技知识、理论知识;3、质量意识、廉政意识、忧患意识、更新意识、超前意识。
三、记者与现场1、现场报道:概念: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和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做出图像报道。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特殊的社会价值媒介在政治这一主要新闻领域中占据优势;从民主政治的角度看;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中的新闻至关重要;已成为多元政治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电视新闻对大众生存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不只在政治领域;但过分相信电视新闻也会产生问题当今时代;广播仍然是一个有着广泛大众基础的媒介;当代国际广播的特点之一是环球广播成为国际广播的重要形式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与特性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广播新闻体裁可具体分为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系列报道、广播连续报道、广播新闻评论、广播对话等..电视新闻: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电视媒介的特性:即时形声传播性..电视的优势:传播形象化、传播及时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综述:电视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种;除具备一般意义上新闻的本质属性外;自身还有多符号性;运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符号报道新闻事实;具有即时形声传播性、接近性、广泛性等传播特性与优势广播的特性:即时同声传播性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消息广播电视新闻消息:运用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有手段;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题材;是广播电视新闻最普遍、最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的特点1广播消息强调反映事实发生、发展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语言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声音、音响的表现功能;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具体形象地表现新闻事实..2广播消息按是否运用实况声音与音响分两大类..运用实况声音与音响的消息是广播报道新闻事实的独特形式;能够给予听众较强的现场感;有利于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感染力..3由于广播媒介手段的应用以及设备体系相对简单得多;因此在争抢时效性方面仍能和电视竞争..电视新闻消息:以图像、声音、音响等综合符号体系;运用电波媒介手段;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电视新闻题材..也可称为电视简明新闻或电视短新闻片;是电视新闻中的“轻骑兵”..它是对新闻事实作概要性报道..电视新闻消息特点1篇幅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在对新闻事实做概要性报道时很讲究简洁而明了;新闻要素表现得一清二楚..2尽可能争取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播新闻信息;通过提高新闻信息变换的频率;让屏幕上的图像、声音更加变幻多彩;以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电视新闻消息的采摄要领1仔细观察;精心捕捉典型画面 2点面结合;力求虽短犹长效果3注意拍摄章法;攀登“无剪辑”境界 4快采快播;力争时效电视口播新闻:播音员通过电视屏幕;主要运用声音;辅以文字字幕和图片、图像资料;口头传播新闻信息..它是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电视新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电视汇天下之精华;使电视新闻能适应传播各种重要新闻信息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特点:在某些情况下;口播新闻有用武之地;从一个方面确保电视在时效性上的优势和新闻媒体功能..缺点:缺乏新闻事物、新闻事件的图像;从而欠缺形象生动性和感染力..态度:坚持图像新闻为主;口播新闻为辅;口播新闻要注意扬电视独家之优势;要尽量避免单纯口播..电视字幕新闻:在正在播出的其它节目画面下方;以滚动字幕;插播最新新闻消息的报道形式..至于时效;在于尽可能快地传播有关新闻信息..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对较重大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实践或问题进行充分的解释分析;揭示其原因意义的报道样式..注重“何因”和“怎样”这两个要素的发挥..我国深度报道初始于20世纪80年代整合报道:将有关某一类新闻事件或某一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报道以编辑方法整合在一起;也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方位报道的一种深度报道方式..常见做法是将新闻事实链接;最终目的都是增强整体气势..这些有着不同视角和不同观点的报道;可以客观、方便和全面地表现出新闻事件的面貌及意义;可以让读者全方位掌握新闻信息..深度报道从内容层面着眼可分为调查性深度报道、评论性深度报道、访谈性深度报道..从外部表现形式着眼可分为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运用广播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深度报道;具体说;广播深度报道是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声情并茂的全面深入记录、反应、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电视深度报道是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形声并茂地全面深入记录、反应、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透视解析立体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传播语境真实化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全新的发展趋势1选题方面;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地将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2报道手法上;纪实手法运用更纯熟;播出方式上;从形式上更为优化、美观;传播效果上;更加注重互动性;采制渠道和方式上得到更大的自由和灵活性;进一步掌握主动3在应对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中;电视现场直播逐渐显示其独门武器的威力;也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技术手段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4栏目化是电视节目渐趋成熟的标志;通过栏目的连续性建立长期整体的效果;同时培养固定的受众群体问题:受习惯思维束缚;忽视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在新闻报道中形成一种惰性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用电视形象化的手段;展示活生生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并用这种事实挖掘事物的深度;从而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要求:1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展示 2对新闻背景进行有效整合3对新闻信息进行理性解读 4要对新闻事实进行精当点评调查性深度报道从内容和样态特征来看可分为:主题性调查、舆情性调查、历史揭秘、事件性调查、纪录式调查、内幕调查注重揭开那些被有意硬币;不欲为人所知的内幕;主动性更强;把自己看成是公众的形象代言人;并以此立场监督权力机关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舆论监督调查性报道的最大特点是侧重于事;展现事实;就事论事;因而能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知情权运用调查性深度报道开展调查事实时应注意的问题:要让记者的观点和意见或当事人的态度在事实的展现过程中流露出来;注意话语权平等的问题;要严防一方话语的缺失..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评论形式..它虚实结合;有说有评;既有对事件的介绍又有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它以典型事件为基础;就事论理;从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评论性深度报道透过现象说本质;侧重于用观点说话;就事论理;揭示意义..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具备的要素1新颖的观点 2广阔的背景 3宏观的观照 4微观事实的佐证 5不同意见的反馈访谈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以访谈对话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和展开;阐述对某个问题、某一新闻事实的立场和看法..特点: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提问-问答”方式;对某一新闻事件、新闻话题进行深度开掘与阐释;并洋溢着深刻性、思辨性、庄重性的色彩..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要领:用“人”来解读新闻;通过新闻来展示人;两者相得益彰;是此类栏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记者主持人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2关注紧扣时代脉搏、包含社会矛盾、内涵足够的新闻事件和话题3选取的题材还必须包含丰富的人性层面内容;通过新闻事件展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其人格魅力和人格风采4不断挖掘节目的深度和感染力;注重从精神层面给受众以引导和慰藉连续报道:在一定时期内;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分段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连续报道的新闻数量不少于三篇..连续报道中的一些组成部分虽然单独看往往不能成为一篇深度报道;但通过连续报道的整合;连缀起来的各篇报道会共同形成报道的厚度与深度;从而完成一般消息体裁的简明报道向深度报道的旨趣转变..连续报道的特点:报道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和动态性;“进行时”的时效感与悬念感广播连续报道:运用广播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要点在于善于充分调动广播媒介特有的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新闻报道..电视连续报道: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要点在于善于充分调动电视媒介特有的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新闻报道..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若干具有并列意义的不同新闻事实;多次、连续地展开报道;以达到深入全面反应新闻事实的旨趣与效果;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广播系列报道:运用广播手段实施的系列报道..要点在于善于充分调动广播媒介特有的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系列报道..电视系列报道: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系列报道..要点在于善于充分调动广播电视媒介特有的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都是以较大的篇幅;专门就某个新闻题材;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入全面的报道..但特别报道更强调事件独一无二性、特别重大性或转瞬即逝性;从动态角度出发有紧迫感;一般题材不重复..专题报道则从相对静态中;对某一阶段时期大家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及事物、或值得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及事物;以富有启发性的视角与思考;予以专题报道;题材可重复..此外;专题报道的吸引力往往在于内容的创新;特别报道在于内容的独特;由于时间的独一无二性和特别中大型;容易凝聚受众目光..专题报道:在一个独立的节目单元中;专门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具有某些新闻价值的题材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比广播电视消息相对宽松..电视专题片在电视领域运用最多;选题一般具有新鲜性、重要性和专题性..特别报道的两种类型:1对可预见性的未来某一既定时刻将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在做好前期策划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深度报道;这类报道大多正面、积极的2对某一突然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广播电视媒体采取的紧急报道;这类报道大多负面、消极第三章广播电视新闻体裁下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解说与评论电视解说节目:以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为中心进行分析;向群众讲明其发生或形成的背景、原因乃至发展趋势;以及将给社会、民众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对待等等..解说节目也时时含有评论的成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过程1改革开放之前电视台自己的新闻评论尚未出现 21980年中央台开播评论专栏观察与思考 3配合一个时期中心工作和当日新闻的小议论丰富起来;逐渐成为体现电视编排思想的重要手段 480年代中后期出现充分体现电视媒介特点的电视述评 5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不少省市电视台相继推出新闻评论性栏目 6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新闻评论的共性特征:明显的新闻性、强烈的思辨性、鲜明的立场性、广泛的群众性广播新闻评论:运用广播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具体可分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谈话、短评、编后话、听众论坛等..要求和特点:论题具体实际;论点集中;形式短小精悍;说理深入浅出;用语口语化;并充分调动广播媒介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增强现场真实感染力..电视新闻评论: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视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和态度..注重运用有关新闻事实的图像资料增强实证性和可视性..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口播评论;由播音员或主持人播报;如本台评论、短评、编后语等;一类是声画结合、“述”、“评”结合;在新闻事实图像展示中进行分析评论;夹叙夹议..如新闻述评、观众论坛等..焦点访谈的选题角度:应以事实为基础;以政策为依据;以独到为目标第二节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电视谈话节目:以电视媒介为载体;以谈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室或某个特定场合;围绕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面对面地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对话交流..广播谈话节目:以广播媒介为载体;以谈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室或某个特定场合;围绕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面对面地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对话交流..脱口秀和谈话节目的区别图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视新闻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电视新闻学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电视新闻的基本概念电视新闻是指利用电视方式,通过图像、声音和文字等手段,将新闻信息进行传递和报道的一种新闻形式。
它是一种新闻传媒,与报纸、广播、互联网新闻等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二、电视新闻的发展历史和特点电视新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自20世纪初的黑白简单播出,到现在色彩鲜艳、画面清晰,报道内容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电视新闻的特点主要包括图像化、声音化、直观性、及时性、娱乐性和互动性等。
三、电视新闻的基本要素电视新闻的基本要素包括新闻信息的来源、新闻报道的方式、新闻编辑的技巧、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新闻受众的群体等。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有直播、录播和混合形式等。
不同的播出形式适用于不同的新闻场合和报道方式,有利于电视新闻的快速传播和深入报道。
五、电视新闻的报道手法电视新闻的报道手法主要包括采访、记录、环境拍摄、镜头转换、画面剪辑等。
这些手法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形象和有效。
六、电视新闻的道德要求电视新闻的道德要求主要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和道德责任等。
只有严格遵守道德要求,才能确保电视新闻的报道质量和观众信任度。
七、电视新闻的观众心理分析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会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情感因素、认知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了解观众的心理特点,有利于电视新闻报道的设计和制作。
八、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电视新闻报道对社会和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它既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可能存在误导和负面影响。
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需要严格把握其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九、电视新闻报道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电视新闻报道的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电视新闻报道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这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评价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价值。
总之,电视新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电视新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电视新闻媒体,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电视(财经)新闻知识点总结大全
电视(财经)新闻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篇:电视(财经)新闻知识点总结大全电视财经新闻一、电视新闻节目概况1.新闻——电视节目的主体(1)电视新闻界说·杨伟光的定义: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立足于概括共性和个性)·个性:视听双通道传播信息;·共性中的外延:①正在:电视新闻改善了新闻时效性②发现:由纯客观事实报道扩展到有新意的思想、观点的传播,由传播事件的简要信息到详尽解读信息。
(2)电视新闻节目分类·狭义的电视新闻通常指《新闻联播》等消息类电视新闻。
·广义的电视新闻概念,则是指电视屏幕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的各种新闻节目的总称。
A.三大类①消息类新闻节目:迅速、广泛、简要的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态。
②专题类新闻节目:对新闻事实作详尽的、有深度的报道。
③评论类新闻节目: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表达意见、态度,是电视新闻的旗帜、灵魂。
B.横跨类别的报道与节目形态①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对同一新闻题材作多次连续的报道。
②新闻杂志节目:借鉴杂志多栏目的编排方式,用不同栏目、版块构成整体节目,这是一种节目的传播形式,可以承载多方面内容。
③新闻评论性节目:集深度报道与评论于一体。
④电视新闻纪录片:对新闻题材用纪录片的手法做报道,可分为报道与政论两大类。
⑤特别节目:电视媒体对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而做的详尽、深入、全面的立体报道的统称。
2.科技——电视新闻发展的支撑(1)科技对电视新闻的推动 A.口播新闻阶段·1936.11.2,BBC正式播送电视节目,被公认为电视诞生之日,电视新闻也随之诞生;·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实况播出罗斯福讲话,为最早的有现场图像的电视新闻; B.影片新闻阶段·1947年,美NBC和哥伦比亚CBS用摄影机拍摄电视新闻,以形象画面传播;·1958年,我国电视起步之初就同时采用了影片新闻和口播新闻; C.电子新闻摄录阶段·70年代,电子新闻采摄手段(ENG)在美国电视界率先开始运用,摄录同步;·80年代初,央视开始采用ENG,90年代后普遍运用; D.卫星传播阶段·1958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开始了通信卫星传送节目的实验;·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专门用于传送电视节目的“电星一号”卫星,开创了卫星传播电视的时代。
电视新闻编辑教程笔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1.索绪尔的四大贡献:a: 能指与所指b: 语言和言语c: 共时与历时d: 聚合与组合结构2.能指(音响-形象)--表达层面:A.声音实体:音响音质;B.声音形式:声音/字符构成形式所指(概念)--内容层面:A.内容实体:情感观念B.内容形式:语义标记的组合形式.上述内容归纳如下:a.我们关注的是意义在文本中是如何被创造和传递的。
b.我们关注的是我们在文本中发现的符号,理解这些能指和所指混合的符号。
c.因为任何事物自身都毫无意义,所以存在于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至关重要的,它类似于文字和语法;正是语言被组合的方式决定了它们的意义。
语言就是一种告诉我们言词如何被使用的社会制度,言语则是基于语言的一种个人行为。
d.文本即可以被看作隐含着能使这些文本有意义的语法的言语,还可以被看作是语言。
在叙述文本中,符码与符号同时影响着人们的行动。
3.罗兰巴特的五种符码:符码是单个符号或一系列符号的集合,能够反映人们的思想和心理趋向以及意识形态的符号集合。
阐释符码意素符码象征符码行动符码文化符码意义在于相互关系间,相互差异间,电影摄影要把二维空间拍成三维空间。
阐释符码在于辨别文本中不同的形态和项目的相关致密,其过程主要表现为相关之谜被指向、提出、阐明、延宕、解开。
其声音为事实真相的声音。
意素符码是通过语素体现意义的符码。
该符码以指明意义的外观掩盖着个人的趋向和内涵。
意素不附着人物或对象,也并非刻意作出某种布局以便形成主题区。
它只是离散而不稳定地作为明灭不定的微粒存在。
其声音为个人的声音。
象征符码属于多元复合性和可逆性的专有领域,人们可从任何一处进入该区。
它强调的是事物在文本中处在对照和对比之中,这些对照和对比构成一个更大更广阔的象征结构。
如“我深深的沉浸在白日梦中”。
其声音为隐喻的声音。
行动符码是确定故事中行为行动序列的原因、过程和结构的符码,它起着保证故事叙述和情节的作用,所以它还可被称为叙述符码或情节符码。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简体版).doc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简体版)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1)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共性(1)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2)广播电视应该反映和引导舆论(3)广播电视是具有宣传性的大众传媒第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个性(1)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视听符号信息(2)兼具新闻和视听艺术的综合性(3)兼具信息传播、环境监测、文化传承和娱乐等功能三、广播电视的共同特点(1)具有直接敏感性(2)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3)无深远影响,受众覆盖面广(4)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5)时间媒体,按时间顺序线性接收(6)非竞争性接收模式,可分组接收四、广播传播的特点(一)不能集中于接收(二)灵活性(三)绿色媒体五、电视传输的特点(1)声音和图像交互传输方式(2)符号系统兼容性强六、广播电视的概念(性质和功能)(1)新闻信息媒体(2)文化教育机构(3)市场竞争主体(4)或二者兼而有之七、广播电视系统广播电视系统是指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建立在一定的广播电视概念基础上。
十、国营广播电视系统又称国营广播电视系统。
这是一家国营广播电视企业,其领导机构是州政府部门。
收音机和电视机是全民所有的。
政府制定任务并任命领导人。
全部或部分资金由国家分配,或者广告同时用于筹集资金。
国营广播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
他们是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喉舌。
它们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愿望的工具。
除了执政党和政府,任何人或任何组织都无权干预广播电视行业。
广播电视台以协调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使命,强调广播电视台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唯一或主要目标。
十首先,国营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征是:(1)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占据主要地位,(2)它们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性质,(3)娱乐节目强调节目的品味,并以健康为前提,(4)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的比例相对较小。
十第二,国营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a)严肃而严肃,但不够生动(b)信息来源单一(c)有些节目说教(d)节目信息量不够,娱乐性不够(e)节目更新速度慢10分钟3.广播电视系统的公共组织运行类型也称为公用事业类型。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笔记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广播电视的诞生一.广播的诞生1.信息传播方式的三次革命①语言的形式与使用②文字的创制与应用③无线电技术2.广播的早期发明与发展①理论先驱:电磁理论②无线电报发明:理论的实际应用(1895年)③1906年美国费森登做出了第一次广播播出的实验④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世界传播史上第一座正式电台二.电视的诞生1.理论关键:解决光电转换问题,前提是硒元素的发现(1817年发现)2.1926年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实现了最早的电视直播3.1936年11月2日,英语广播公司BBC在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第二节中国传播电视的诞生一.早期发展的简史1922年12月,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由奥斯邦在上海建立1927年5月1日中国政府在天津办了第一座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立了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才是中国广播事业的真正开始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简称,中国广播纪念日。
三.电视的产生1958年5月1日中国大陆建立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黑白电视,同年9月2日正式开播,直播到1965年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为中央电视台第三节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况一.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与其他相比:①物质技术基础:印刷-----无线电技术、光电转换②信息载体:纸张---无线电波二.广播电视的特征:1.对象广泛2.时效性强3.丰富直观4.接收随意5.顺序接收(不足)6.转瞬即逝(不足)第四节广播电视组织结构与体制一.国家拥有和经营型二.公共结构经营型三.私有经营型第五节广播电视的作用与社会功能第二章广电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第一节广电传播的信息观与时效性一.广电传播中的信息与时效1.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新闻的魅力主要是信息本身的力量。
《广播电视新闻》笔记重点整理
绪论1、名词解释: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的显著优势与劣势显著优点:先声夺人,时效性强;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声情并茂,生动感人;群众性强,随身收听效果好。
弱点:广播按顺序播出,选择性差;广播声音不留痕迹,稍纵即逝。
由此决定广播新闻要扬长避短:更快捷,更简练,更新鲜。
3、电视的显著优势与劣势显著优点:直接传播,现场感强;视听兼备,声画并茂;面对面传播,近距离观赏;便于受众参与并介入。
弱点:图像有表面性、浅显型弱点;有些声像事过境迁,无法再现。
因此电视新闻一定要发挥现场报道特别是直播的优势,注意发挥多种传播符号组合的功能。
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1、新闻规律: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2、双重价值律:新闻报道既要讲新闻价值,又要讲宣传价值,这种“双重价值”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闻报道不仅要反映实际,客观报道,还有改造社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任务,因而在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时,必须讲究“双重价值”律。
3、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包括直线律、顺序律、近距离亲切律、完整律、分立对位律等五种。
广播新闻的特殊规律: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三种。
这三种是广播电视新闻共有的特殊规律。
(1)直线律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形态与报纸新闻不同,报纸新闻平面展开在报纸上,按空间顺序编排文字信息,自上至下,自左至右。
(2)顺序律从报道结构与技法看,报纸新闻为了突出重大信息,让人先睹为快,往往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按新闻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编排整条新闻的段落;广播电视新闻在表述事物发展过程时,一定要顺着时间程序,不可打乱顺序段落结构。
(3)完整律人的听觉对于声音语言有一种完整性的要求,这种要求称为完整律。
新闻联播笔记摘抄
新闻联播笔记摘抄摘要:一、新闻联播概述二、重要新闻内容摘要三、新闻点评与分析四、明日预告正文:新闻联播是每晚必看的电视节目,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国内外重要新闻的信息。
以下是今晚新闻联播的简要概括和重点内容摘要,以及点评与分析。
一、新闻联播概述今晚的新闻联播时长约为30分钟,涵盖了国内外多个领域的新闻。
在播报顺序上,首先是国内新闻,接着是国际新闻,最后是天气预报和明日预告。
二、重要新闻内容摘要1.国内新闻:(1)我国某地区举行重大活动,领导人出席并发表讲话,强调某领域的发展重要性。
(2)我国某省份发生自然灾害,政府部门迅速展开救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我国某城市开展创新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国推广提供经验。
2.国际新闻:(1)某国领导人进行国事访问,与我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双方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
(2)某地区局势紧张,我国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推动和平解决问题。
(3)国际组织发布报告,我国在某领域全球排名上升,彰显国家实力。
三、新闻点评与分析1.针对国内新闻,可以看出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积极推动改革创新。
同时,面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政府部门反应迅速,全力保障人民生活。
2.针对国际新闻,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交往,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在此过程中,我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倡导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四、明日预告明天新闻联播将继续为您带来国内外重要新闻,内容包括:某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发布、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国际局势动态等。
敬请关注!。
电视新闻采写(何志武 石永军编著)笔记
第一章电视新闻的媒介特性一、电视新闻的媒介特性(一)现场证实性(二)及时即时性求新、求异、求快、求多(三)符号易受性综合运用了图像、音响、文字、解说等声画符号(四)媒介兼容性1.电视兼容报纸:图文电视、字母新闻2.电视兼容广播:口播新闻3.电视兼容网络:网友互动等二、电视新闻的分类(一)消息类电视新闻特点:短、频、快、活表现形式有:口播新闻、影像新闻、图片新闻、字幕新闻。
例如:新闻联播、新闻30分(二)专题类电视新闻对新闻事实作详尽而有深度的报道,以较为详细、系统的解释、分析,比较深入完整地反映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
形式有:专题新闻、专题报道、新闻调查报道、新闻性访谈节目等。
例如:焦点访谈(三)言论类电视新闻也称电视新闻评论,是指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
形式有:评论员评论、电视述评、电视辩论等。
第二章电视新闻采访的共性与个性一、共性特征真实性、时效性、公开传播性二、个性特征电视以视觉听觉多种符号同时进行传播,不仅可以传声、传形,还可以传神,是视听合一的传播手段。
(一)报道对象具有原生态特征没有过多的后期包装,关注原始形态的社会,反映真实的生活,挖掘时间的本质,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从生活中直接采集对象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反映生活、传播信息,通过摄像机有选择地记录生活。
(二)采访过程具有亲历性特征电视新闻记者必须面对现实,立足于现场,在具体的时间内,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对具体时间进行采访拍摄。
(三)采访手段具有综合性特征现代化电子化的采集手段:电子录像设备ENG(电子新闻采集)、EFP(电子现场制作)、SNG(卫星新闻采集),数字录像设备DNG(数字化新闻采集)电视新闻融合了文字、声音、静态和动态画面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进行传播,画面包含现场环境、背景画面、人物活动以及图表、静止图像等;声音包含同期声、解说、音乐、现场自然声以及记者的画外提问,屏幕前的采访等;文字包含文字广播新闻、节目片头标志字幕、新闻内容提示标题,记者、主持人、采访对象身份交待,字幕、时间、数字的说明以及重点强调的引语、评述、翻译等。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知识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笔记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电视传播符号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电视影像特征:1.再现性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3.声象一体的信息形式4.限定性显示空间5感性的符号形式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电视影像要素:1.镜头与蒙太奇2画面构图3光线4拍摄角度5运动镜头6景别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 1.易于接收接收2可听性3准确性4完整性5通俗性广播优势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广播劣势1.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电视优势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3时效性强电视劣势1不易保存2选择性差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叫明确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时间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涵其中的典型意义。
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性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
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拨出方式。
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传播媒介: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设备传递信息,传播手段隐藏于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中。
传播时效:本质性含义(时间性),延伸性含义(时新性、时空性)事实本源: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新闻本源和灵魂;强调新闻的意义,即新闻价值。
传播意义:扬长避短,真正起到“中介”和“纽带”作用。
广播时效性最强(制作周期短)二、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1)传递通道的单一性(2)音响的现场感(3)传播过程的排他性(4)制作过程简单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1)现场的证实价值(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3)现场的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4)内容的易受性四、“电传输”条件下的声音特点(1)有声语言失去了非语言(表情、体语)的辅助手段(2)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收听的状态(3)失去了直接反馈,因声音固有的劣势出现的听知障碍就不能通过改善表达,得到及时克服和消除五、非语言符号的特点1、解释的多样性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3、范围狭小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六、广播语言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一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七、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1、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2、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3、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八、解说的作用1、叙述事实,说明音响(1)交代新闻要素(2)解释说明音响2、补充音响3、概括音响4、连缀音响组成报道九、解说的写作要求(操作)1、写作解说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应该是在音响采录后写作2、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1)与音响内容一致,不要脱离音响(2)与音响同步(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4)不要简单地重复音箱内容十、伞形导语(软导语)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十一、音响报道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报道,,如《两会的报道》。和消息交叉类,连续,系列报道。
(3)评论类新闻节目。
二,发展历程。
社会进步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条件。
(一)世界。
口播新闻,胶片新闻,电子摄录(ENG,DNG设备),卫星传播(SNG,SDNG).
后两者有机结合使电视新闻成为最重要的新闻来源和受众最多,最有影响的新闻媒介,电视被成为当代社会的“第一媒介”。
专题访谈:
如《面对面》、《实话实说》
¨专题调查报道:如《新闻调查》
¨专题报道:两会的报道
¨和消息类交叉:连续、系列报道
评论类新闻节目:
是评论员、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表示意见和态度,是电视新闻的灵魂和旗帜。
和专题类节目有交叉:新闻评论节目,如:《焦点访谈》;新闻杂志型节目,如《中国周刊》、《世界周刊》等
(5)电视新闻的社会化
内容的社会化:三贴近
制作的社会化
报道方式的社会化
如何吸引人们更容易打开电视,如何让人们在方便的时候看到有价值的新闻节目,应该是未来电视新闻发展的总趋势。
新闻学的基本知识
一、新闻(媒体)的功能
1、提供信息是新闻的首要功能
新闻首要要向社会公众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满足受众的需求(尤其是你的目标受众)。
一,课程的重要性
1,新闻部门在电视机构中的地位:国内,立台之本;国外,第四势力(美国)。
2,常见新闻节目种类。三大媒体:电视,报纸,广播。
二,课程内容
1,概论,定义,分类,特点,新闻基本理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
2,采访及拍摄,剪辑。3,写作4,策划,编排。
5,节目:消息类。专题类。评论类。
6,美国新闻类节目简介:历史,现状,叙述,模式,主要类型。
“后院篱笆墙原则”
电视新闻节目成功的标准:
信息、情感、个性
情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挖掘事实中的情感
记者的情感
个性:人是新闻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报道的主体是人
人物形象的个性化
人格化传播。
电视新闻采制特点
一、立体信息传播
电视传播信息:声音系统(语言符号)和图像系统(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同期声、解说、音乐和音响效果
¨¨参考书:1、《理解电视》大卫麦克奎恩华夏出版社
2、《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3、来自十年从改变中国电视现状开始》孙玉胜
4、《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王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电视采访》赵淑萍北师大出版社
¨6、《电视采访学》朱羽君人大出版社
栏目:
1、消息类:《新闻30分》、《第一时间》、《第七日》、《直播山西》、《晚间新闻》、《东方夜新闻》等
1,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
2,新闻的基本理论。(重点)
3,电视新闻的采编特点。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含义,分类,及发展。
一,定义:以现代电子技术纹传播手段,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进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比较:共同点:1,事实,新闻的本质。
2.报道,可以查证事实的客观叙述,多报道,少判断。
直播类节目不足,原因,观念:看的太重,要求“题材大,影响大,投入大”。人员设备:记者网的建设和职业化,设备不足。
(2)电视新闻的娱乐化。
娱乐化的表现:内容上:选奇猎趣,大量报道“软新闻”,追求感官刺激,犯罪,花边新闻作为重点报道。
(3)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4)电视新闻的个性化。
主持人的个性化;栏目风格的个性化;具体新闻报道上的个性化;满足个性化需求;按需制作,交互化。
记者采访而出现的地方
电视最能体现新闻现场感的优势
指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摄录,把现场的场景、氛围、细节传达给观众。
(1)、记者在现场的聚焦点应该是人,展现人的行为、语言和情感,
信息在新闻学上是指消除受众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偶然性),在现实生活中所出现影响人们生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信息必须致力于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回答人们所关心,所渴望了解的情况,每一条新闻至少不应该使受众产生新的疑惑。
对电视业务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1)扩大信息源
(2)增加信息量
(3)畅通信息渠道
(4)加强深度报道
( 3)、验证
即核实,记者运用一切手段,通过与最初得到信息的渠道不同的另外的信息渠道,尤其是在有争议的报道当中。
3、客观性
“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要求:
(1)不预设立场
(2)完整(全面)
(3)平衡(对等)
(4)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
(5)直接引语的使用
二、宣传是新闻的重要功能
新闻机构是宣传阵地,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1)新闻不等于宣传
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政策、方针、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出发点不同。归宿点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的要求不同。
(2)淡化宣传味
变单向传播为多向传播
变硬性教育为观众参与
变简单片面为辩证分析
要求:电视新闻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要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新闻事件情节,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细节,从而拓展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增强新闻的可视性。
(4)电视新闻的个性化
新闻报道的个性化色彩:
主持人的个性化,栏目风格的个性化,具体新闻报道上的个性化
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按需制作,交互化
(2)本质的真实。
挖掘事实的本质现象,排除假象和偶然性、片面性的现象。
(3)表现手法的真实
画面形象、声画结合、画面组接等方面都要求真实。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 1)、思想上严格要求
不故意弄虚作假,坚持公正、公平
(2)、业务上严格要求:
深入现场采访,亲力亲为,在报道新闻时采用真实的画面、文字、声音等
(5)电视新闻的社会化。
三贴近,制作的社会化,报道方式的社会化。
、我国电视新闻发展趋势
2011-08-29 9:07
(1)电视新闻的直播化
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电视特色的报道新闻方式
直播类节目不足,原因:
观念:看得太重,要求“题材大,影响大,投入大”
除了新闻事件的直播外,它是日常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连线报道
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
注重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的解析工作;
明确的是非观念;
贴近群众,维护公众切身利益。
新闻(新闻媒介)的功能除了体现在提供信息、宣传、舆论的引导方面以外,在公共服务、教育、娱乐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新闻的共性规律:
1、时效性
新闻的“新”,体现在:
(1)时新性。时间上最新最快的报道。
名人、胜地和着名团体、单位的动态
(5)接近性
地理、心理、利益上相接近
其它如:冲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自然界的矛盾冲突:自然灾害、战争、趣味性
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上其中任何其它的一项,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事实所具备的要素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西方更重视接近性,我国更侧重于重要性
人员设备:人员:记者网的建设和职业化;设备不足
¨(2)电视新闻娱乐化
电视主要作用:娱乐消遣,但作为最大众化的媒体,新闻的理性传播是其不得不承担的责任
娱乐化的表现:内容上:选奇猎趣,大量报道“软新闻”,追求感官刺激,犯罪、花边新闻作为报道重点,
美国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标志。
娱乐化处理上:“说”“聊”“侃”,声画:悲哀的泪水、愤怒的拳头,欢乐的尖叫等,语言的嘻笑,镜头的夸张,音乐的跳跃,时空的错位
3、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物价、疾病、天气、升学、就业等新闻
软新闻: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或作谈资。如:娱乐新闻、特殊的比赛、自
然界的现象等。
总体上看,新闻媒体是以传播硬新闻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当然不同的媒介定位不同。
(3)展现人物个性
缺点:节奏慢,信息量少;单调、沉闷。
合理使用
2、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
潜信息:伴随着同期声的手势、神态、表情、语气、语态等
采访现场镜头的使用
如:环境是现场的构成要素,使人物和事件摆脱了孤立性,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
二、现场纪实再现
1、现场的视角
现场:新闻事实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空间
新闻事实发生的地方
(6)暗访
(7)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
“纯客观报道”不可能,但客观性原则一定要坚持。
新闻价值
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要素:1、时新性
2、新鲜性,如:
首创的事物总是具有新意;
有特点的事物都具有新意;
奇、异事物都具有新意。
3、重要性
政治上重要
事实和群众的关系密切
事物的变动程度(广度与深度)
(4)显着性
3,新近。
区别:正在:发现。
发现:(1)资讯社会,信息泛滥。
(2)大量体裁是对群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现象的探索。
如,《乙肝歧视》,《校规二十条》,《心灵的成长》等。
新闻节目的分类
1,狭义,《新闻联播》等消息类节目。
广义,电视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节目的总称,
(1)消息类新闻。特点:短而快。
(2)专题类新闻。定义: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
3、新闻与舆论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态度,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
现代社会中,新闻与舆论之间建立着一种天然的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