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碳纤维材料》PPT课件

《碳纤维材料》PPT课件
• (2)现场施工方便:没有湿作业和明火施工,占用场地 小,也不需要大型施工机具,因此施工方便、工效高、施 工质量容易得到保障。
• (3)使用范围广:可用于梁、板、柱及桥梁、隧道、烟 囱等多种结构的加固补强。特别是在曲面壳体和复杂节点 的加固中,具有其他加固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与混凝土 的有效接触面积可达100%。
• • (2)加强结构粘结破坏面特性研究。 由于碳纤
维加固混凝土后, 粘结区域由多种材料的混合体组 成,各区域材料性能差异性较大, 结构的传力方式 和受力状态相当复杂、产生多种破坏模式, 而其中 的结构断裂碳纤维剥离破坏更加复杂, 因此必须加 强该方面的研究。
对碳纤维加固提出的建议
• (3)加强粘结胶的研究。 在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主要 是利用碳纤维优良物理力学性能对结构进行加固, 结构的 加固质量主要取决于碳纤维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粘结情况, 在混凝土一纤维粘结面如果能保证粘结质量就可以充分发 挥碳纤维作用, 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碳纤维性能, 降低了 结构的加固效果。 碳纤维在600℃高温下性能保持不变, 在-180 ℃低温下仍具有很好的韧性, 适用性较广, 但对 于粘结胶, 当温度超过60 ℃ 时就开始软化, 温度超过 80℃ 时强度明显降低, 目前我国对粘结胶的研究较少, 还不成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因此需要加强对粘结胶的 研究、开发及应用, 如抗高温胶和抗低温胶等, 从而扩大 实际工程的应用范围。
• (2)施工便捷,施工工效高,没有湿作业,不需大型 施工工具,无需现场固定设施,施工占用场地少,成 品幅宽可以为20 cm, 30 cm, 50 cm, 100 cm,每卷长 度50~100 m,现场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剪刀或 刀片裁剪。粘贴碳纤维材料法是粘贴钢板施工工 效的4~8倍。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PPT课件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PPT课件
2000年以来,在以师昌绪院士为首的一批材料界前辈的大力 推动下,我国碳纤维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内科研院所和以 中国航天四院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的参与下,完成了高强中模碳纤 维和基本型高模高强纤维制备技术的攻关,今后的研发重点将围绕 超高强中模和更高性能的高模高强碳纤维制备技术展开。
截止2011年底,中国大陆具备500t产能以上规模、具有原丝 和碳纤维制备的企业共有7家,其中有4家企业建起千吨以上产能 规模。
土耳其Aksa公司
印度Kemrock公司
产能合计
产量系数0.7
2009 17600 13500 7400 6150 4750 2000
750 0
52150 36505
2010 17600 13500 7400 7450 4750 3000 1500
0 57650 40335
2011 17600 13500 7400 8750 5500 3000 3500
卓尔泰克集团
13000 13000 13000 13000 13000
大丝束 24K/48K/50K /60K/80K/320
K及以上
德国SGL集团 三菱人造丝公司 东丽集团
6000 6000 700 700 300 300
6000 7500 2700 2700 300 300
9000 2700 300
3.能源和工业:风力发电机叶 片,太阳能基板、高档汽车、 建筑板材、装备制造
长征6号运载火箭
航空航天
美国航天飞机
欧洲空客A380
高尔夫球杆 钓鱼竿
体育休闲
网球拍 捷安特XTC-ADV-SL
海洋风力发电
能源和工业
太阳能电池板
F1方程式赛车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情况PPT课件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情况PPT课件

线
1000

500

501万元

0 2×LGJ钢芯铝绞线
碳纤维复合加强芯导线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用案例
27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情况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各电网使用比例
10%
4%
3%
13% 14%
南方电网 华东电网 华中电网 华北电网 西北电网 56% 东北电网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各电压等级线路应用比例 1% 2% 6%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3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体育休闲用品
24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情况
每年碳纤维用量:碳纤维布(含板等)约400-500万平方米,
总重量1000吨左右
产品形式:碳纤维布:200、300g/m2(约4/5左右)

碳纤维板:少量(约1/5左右)

补 碳纤维品种:12k,复合材料发展情况
22%
500kV
其他
110kV
220kV
330kV
69%
2006年至今,已有100多条线路挂线运行, 总长超过5000km,占全球总里程一半以上。
一般工业应用——电力输送
28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情况
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
29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情况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PPT课件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PPT课件
含碳量95%左右的称为碳纤维; 含碳量99%左右的称为石墨纤维。 优点:碳纤维比重小、比强度、比模量大,耐热性 和耐腐蚀性好,成本低,批量生产量大,是一 类极为重要的高性能增强剂。
第2页/共65页
用碳纤维制成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比模量比钢和铝合金高5倍,比强度高3倍以 上; 同时耐腐蚀、耐热冲击、耐烧蚀性能均优越
石墨层片的缺陷 及边缘碳原子
基本结构单元
石墨微晶
原纤维构成碳纤维单丝
二级结构单元
碳纤维的三级结构单元
第38页/共65页
石墨微晶在整个纤维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碳纤维由表皮层和 芯子两部分组成,中间是连续的过渡区。 皮层的微晶较大,排列较整齐有序,占直径的14%,芯子占39 %,由皮层到芯子,微晶减小,排列逐渐紊乱,结构不均匀性愈 来愈显著。
美国的碳纤维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欧洲在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和工业方 面的需求比较均衡,而日本则以体育器材为主。
第6页/共65页
6.2 碳纤维的制备
很多纤维能用溶液纺丝或熔融纺丝来制作!!! 面条?? 粉丝?? 一些高分子丝??
碳纤维能不能用这两种方式呢??
在空气中在350℃以上的高温中就会氧化;在隔绝空气 的惰性气氛中,元素碳在高温下不会熔融,但在3800K以 上的高温时不经液相,直接升华,所以不能熔纺!!
碳在各种溶剂中不溶解,所以不能溶液纺丝。
第7页/共65页
6.2 碳纤维的制备
在惰性气氛中将小分子有机物(如 烃或芳烃等)在高温下沉积成纤维。 此法用于制造晶须或短纤维,不能用 于制造长纤维。
将有机纤维经过稳定化处理变成耐焰纤维, 然后再在惰性气氛中于高温下进行焙烧碳化,使 有机纤维失去部分碳和其他非碳原子,形成以碳 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状物。此法用于制造连续长纤 维。

碳纤维复合材料PPT课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PPT课件
表6-7 C/C在航天飞机上的应用 表6-8 C/C在战略导弹上的应用。
图6-1 C/C在航天飞机上的应用部位
航天飞机表面温度
C/C在航天飞机上应用部位
图6-2 导弹鼻嘴
6.5.2 刹车材料方面的应用
法国欧洲动力公司大量生产C/C刹车片,用 作飞机(如幻影式战斗机)、汽车(如赛 车)和高速火车的刹车材料。
T-50-221-44
X-y向
Z向
1.9
ATJ-5 结晶向 ⊥结晶向
1.83
拉伸强度 24
140
126
39.6
30.5
/MPa
2500
280
231
54.3
43.4
抗拉模量 24
59.4
52.4
11.7
7.8
/GPa
2500 40.9
30.5
11.2
7.4
断裂延伸率 24
0.18
0.2
0.45
0.54
三、CVD法的优缺点
优点:基体性能好,且与其他致密化工艺 一起使用,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可以将 CVD法和液态浸渍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 材料的致密度。
缺点:沉积碳的阻塞作用形成很多封闭的 小空隙,得到的C/C复合材料密度低。
表6-6 树脂/沥青浸渍与CVD制C/C复合材料 性能比较
6.5 C/C复合材料的应用
波音747上使用C/C刹车装置,大约使机身 质量减轻了816.5kg。
日本C/C用作飞机刹车材料已有10年的历史。 日本协和式超音速客机共8个轮,刹车片约 用300kgC/C复合材料,可使飞机减轻 450kg。用作F-1赛车刹车片,可使其减轻 11kg。
6.5.3 其他方面的应用

碳纤维PPT演示课件

碳纤维PPT演示课件
15
航天飞机
16
(2)航空工业 用作主承力结构材料,如主翼、尾翼和机 体;次承力构件,如方向舵、起落架、副 翼、扰流板、发动机舱、整流罩及座板等,
此外还有C/C刹车片。
17
(3)交通运输
用作汽车传动轴、板簧、构架和刹车片等
制件;船舶和海洋工程用作制造渔船、鱼 雷快艇、快艇和巡逻艇,以及赛艇的桅杆、 航杆、壳体及划水浆;海底电缆、潜水艇、 雷达罩、深海油田的升降器和管道。
碳纤维构件 试验
22
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 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 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以达到对 结构及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
23
碳纤维瓦
24
2007年5月10日,荷兰建成世界上最长的碳 纤维复合材料桥。该桥长24.5米,宽5米。
25
(6)其它工业 化工用的防腐泵、阀、槽、 罐;催化剂,吸附剂和密封制品等。生体 和医疗器材如人造骨骼、牙齿、韧带、X光 机的床板和胶卷盒。编织机用的剑竿头和 剑竿防静电刷。其它还有电磁屏蔽、电极 度、音响、减磨、储能及防静电等材料也 已获得广泛应用。
6
目前主要生产黏胶纤维的原料主要有木浆 型和棉浆型两种浆粕,俄罗斯和白俄罗斯 主要采用木浆型,我国主要采用棉浆型。 以黏胶丝为原料制碳纤维碳化得率只有 20~30%﹐这种碳纤维碱金属含量低﹐特 别适宜作烧蚀材料。
7
2.沥青基碳纤维
沥青基碳纤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用级, 由各向同性沥青制造纤维;另一类是高性能 级,由各向异性中间沥青制造纤维。以沥青 纤维为原料时﹐碳化得率高达 80~90%﹐ 成本最低﹐是正在发展的品种。
2
碳纤维概念
碳纤维是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呈黑色,坚 硬,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 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 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 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

碳纤维材料ppt课件

碳纤维材料ppt课件
3
碳纤维材料
化学性质
4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的碳素材料。我们知
道碳素材料是化学性能稳定性极好的物质之一。

碳纤维的化学性质与碳相似,它除能被强氧化

剂氧化外,对一般碱性是惰性的。在空气中温
性 质
度高于400℃时则出现明显的氧化,生成CO与 CO2。碳纤维对一般的有机溶剂、酸、碱都具 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溶不胀,耐蚀性出类拔
3、真空袋热压法。在模具山叠层,并覆上耐热薄膜,利用柔软的口袋 向叠层施加压力,并在热压灌中固化。
4、缠绕成型法。将碳纤维单丝缠绕在碳纤维轴上,特别适用于制作圆 柱体和空心器皿。
5、挤拉成型法。先将碳纤维完全浸润,通过挤拉除去树脂和空气,然 后在炉子里固化成型。这种方法简单,适用于制备棒状、管状零件。
第二、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200到300℃)、不融化(沥青200到400℃)或热处理 (粘胶纤维240℃),以得到耐热和不熔的纤维,酚醛基碳纤维无此工序。
23
第三、碳化,其温度为:聚丙烯腈纤维1000到1500℃,沥青1500到1700℃,粘胶 纤维400到2000℃。 第四、石墨化,聚丙烯腈纤维为2500到3000℃,沥青2500到2800℃,粘胶纤维 3000到3200℃。 第五、表面处理,进行气相或液相氧化等,赋予纤维化学活性,以增大对树脂的亲 和性。 第六、上浆处理,防止纤维损伤,提高与树脂母体的亲和性。所得纤维具有各种不 同的断面结构。
五、耐磨性好
碳纤维与金属对磨时,很少磨损,用碳纤维来取代石 棉制成高级的摩檫材料,已作为飞机和汽车的刹车片材料。
9
六、耐高温性能好
碳纤维在400℃以下性能非常稳定,甚至在1000℃时 仍无太大变化。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主要取决于基体的耐 热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长期耐热性只达300℃左右,陶 瓷基、碳基和金属基的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可与碳纤维本 身匹配。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耐高温材料广泛用于航 空航天工业。

碳纤维复合材料简介.ppt

碳纤维复合材料简介.ppt

纤维分类
• 碳纤维 • 玻璃纤维 • 有机纤维
(Kevlar,Technora,Twaron,PBO,Vectran) • 金属纤维 • 合成塑料纤维
纤维分类
• PAN系碳纤维 • 沥青(Pitch)系碳纤维 • 螺萦(Rayon)系碳纤维
纤维分类
• 低模数碳纤维 • 一般模数碳纤维 • 一般强度,高强度 • 中模数碳纤维 • 高模数碳纤维 • 超高模数碳纤维
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
Vacuum Molding (Autoclave)
SMC
Filament Winding
Resin Transfer Molding
BMC
Pultrusion
• TP—Thermoplastic:热塑性,具直链状化学 结构,可重复利用加热或冷却使材料软化或 固化
名词解释
• Tensile Strength(kg/mm2)—拉伸强度 • Tensile Modulus(ton/mm2)—拉伸模数 • Elongation(%)—伸长率 • Yield(g/m)—基重
复合材料简介
何谓复合材料
• 广义:包含一种以上之材料型态
• 狭义:即纤维补强塑料 (FRP Fiber Reinforcement Plastic)
复合材料组成
• 纤维(Fiber) • 基材(Matrix)—树脂 • 界面(Interface)
名词解释
• TS—Thermoset:热固性,受热硬化后成三度 空间网状交连的化学结构,不可溶或不能熔 融
复合材料制程
• Filament Winding • Resin Transfer Molding • Bulk Mold Compounding • Pultrusion • Others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 ppt课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  ppt课件

PPT课件
4
汇报交流
3 复合材料分类
按基体分
树脂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按增强体分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夹层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PPT课件
5
汇报交流
常见复合材料
PPT课件
6
汇报交流
碳纤维复合材料分类
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CFRTS)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CFRTP) 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C/C)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CFRM)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FRC) 碳纤维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CFRR) 碳纤维增强木材复合材料(CFRW)
PPT课件
13
汇报交流
四、笔记本外壳现状
1 聚碳酸酯-工程塑料 (PC-ABS)
PC:优良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 ABS: 优良的加工流动性、耐磨性、染色性、成型加工性。万元以下 笔记本电脑中,70%采用的都是以ABS为主的工程塑料 优点:成本较低 、易于加工 、尺寸稳定性好,性价比高 缺点:质量较重 、散热性不佳
PPT课件
9
汇报交流
3、工业领域的应用
① 风力发电 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市场将需求超过2.5万台大 容量风机,合计需要CFCM 30000吨。
②碳纤维汽车 汽车传动轴、发动机罩、上下悬架臂等 ③石油开采 抽油杆、张力腿平台、管材等
PPT课件
10
汇报交流
4、体育休闲 羽毛球拍、网球拍、钓鱼竿、高尔夫球杆 5、建筑补强
增强体( reinforcement)——分散相
组成
基体( matrix)——连续相
PPT课件
3
汇报交流
2 复合材料特点

《碳纤维复合材料》课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课件

切割与加工
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消除材料中的 内应力,提高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根据需要,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切 割和加工,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表面涂装与防护
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涂装和防 护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耐磨等性 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
03
性能与测试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01
02
03
高强度与高刚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极高 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使其成为承受重负载和抵 抗变形的理想选择。
疲劳性能优异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循环载 荷下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 ,适用于需要承受周期性 载荷的场合。
损伤容限高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独特结 构使其能够承受部分损伤 而不影响整体性能,提高 了结构的安全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将碳纤维与树脂等基体材料混合,制备成预浸料。预浸料的制备质 量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
铺层与成型
将预浸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层,然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成 型处理,使材料固化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
后处理与加工
对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后处理和加工,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后处理工艺
热处理与消除内应力
将聚合物单体进行聚合,然后纺成纤维。这一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 、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纤维的质量。
预氧化与碳化
在高温下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处理,使纤维中的氢、氧等元素得以去除 ,同时形成碳纤维的结构。
表面处理与涂层
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和涂层,以提高其与其他材料的粘附性和功能 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预浸料制备
良好的热稳定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 适用于高温环境。

[正式版]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ppt资料

[正式版]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ppt资料
纤维缠绕成型的主要特点是, 纤维能保持连续完整,制件线形可 按制品受力情况设计即可按性能要 求配置增强材料,结构效率高,制 品强度高;可连续化、机械化生产, 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小;产品不 需机械加工,但设备复杂。
拉挤成型
拉挤成型是一种连续生产固定截面 型材的成型方法。主要过程是将浸有树 脂的纤维连续通过一定型面的加热口模, 挤出多余树脂,在牵引条件下进行固化。
性能对比
碳纤维力学性能
加工成型方法
• 喷射成型 • 注射成型 • 纤维缠绕成型 • 拉挤成型
喷射成型
喷射成型是通过喷枪将短切纤维和雾化树 、 、法国的固体发动机壳体主要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RIM的基本原理是将两种反应物(高活性的液状单体或齐聚物)精确计量,经高压碰撞混合后充入模内,混合物在模具型腔内迅速发生聚
出色的耐热性(可以耐受电2000力℃以是上的高国温) 家能源的重中之重,作为典型的 清洁能源,核电具有很多优势,实现核电清 高强度(是钢铁的5倍)
当前,汽车工业正面临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推进汽车轻量化以降低油耗,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 另一方面.CFRP具有高的阻尼特性,可使击球时间延长,球被击得更远
拉挤成型的最大特点是连续成型, 制品长度不受限制,力学性能尤其是纵 向力学性能突出,结构效率高,制造成 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制品性能稳定, 生产效率高, 原材料利用率高,不需要 辅助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 在体育方面的应用 • 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 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 在核电站中的应用 • 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
料不同的是,其外
形有显著的各向

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
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比重小,因此有很高的比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C/C:拉伸强度>270GPa、弹性模量>69GPa
先进C/C:强度>349MPa,其中单向高强度C/C可 达700MPa。(通用钢材强度500~600MPa) 高温力学性能:室温强度可以保持到2500℃,在 1000℃以上时,强度最低的C/C的比强度也较耐热 合金和陶瓷材料的高,是当今在太空环境下使用 的高温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 对热应力不敏感:一旦产生裂纹,不会像石墨和 陶瓷那样严重的力学性能. 损失。
.
6.2 C/C复合材料的特性
C/C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纤维的类型、增强方 向、制造条件以及基体碳的微观结构等密 切相关。
力学性能 热物理性能 烧蚀性能 化学稳定性
.
6.2.1 力学性能
➢ C/C复合材料强度与组分材料性质、增强材料的 方向、含量以及纤维与基体界面结合程度有关;
室温强度和模量
.
表6-2 C/C与宇航级石墨ATJ-S性能比较
•T-50-221-44为三向正交细编C/C复合材料
.
6.3 C/C用组分材料选择
C/C用碳纤维选择 C/C的基体前驱体
.
6.3.1 C/C用碳纤维选择
1)碳纤维碱金属等杂质含量越低越好 C/C的一个重要用途是耐烧蚀材料,钠等碱金属是
碳的氧化催化剂; 当C/C用来制造飞行器烧蚀部件时,飞行器飞行过
.
6.3.2 C/C的基体前驱体
C/C的基体材料有热解碳和浸渍碳两种。 ➢ 热解碳的前驱体: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丙烯和乙
烯以及低分子芳烃等; ➢ 浸渍碳的前驱体:主要有沥青和树脂, 沥青:主要采用天然沥青和煤沥青; 树脂:采用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常用热固性树
脂—酚醛、呋喃、糠醛、糠醇和聚酰亚胺等,热塑性树 脂—聚醚醚酮、聚芳基乙炔、聚苯并咪唑等。其中用量 最大的是酚醛和呋喃类树脂。 比较:沥青浸渍碳—产碳率较低,但易于石墨化,生成 的碳电阻率低、热导率高、模量高,最终生成各向同性 的石墨;树脂浸渍碳—产碳率高,但难以石墨化,且电 阻率高、热导率低,最终生成各向异性的石墨。
氧化性能:C/C在常温下不与氧作用,开始 氧化温度为400℃,高于600℃会严重氧化。 提高其耐氧化性方法—成型时加入抗氧化 物质或表面加碳化硅涂层。
.
6.2.5 其他性能
生物相容性好:是人体骨骼、关节、颅盖 骨补块和牙床的优良替代材料;
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若用于飞机,其可靠 性为传统材料的数十倍。飞机用铝合金构 件从产生裂纹至破断的时间是1mim,而 C/C是51mim。
石墨:具有耐高温、抗热震、导热好、弹 性模量高、耐磨、化学惰性以及强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加等性能,是优异的适合于惰 性气体环境和烧蚀环境的高温材料。但韧 性差,对裂纹敏感。
C/C复合材料:以碳纤维增强碳基体的C/C 复合材料。它除能保持碳(石墨)原来的 优良性能外,又能克服它的缺点,大大提 高了韧性和强度,降低了热膨胀系数,尤 其是因为相对密度小,具有很高的比强度 和比模量。
.
材料的发展与需求相联系
耐烧蚀材料需求:飞船返回舱和航天飞机 的鼻嘴最高温度分别为1800 ℃和1650℃。 C/C 具有高烧蚀热、低的烧蚀率、抗热冲击 和超热环境下具有高强度等优点。可耐受 10000℃的驻点温度,在非氧化环境下可保 持在2000℃以上。是再入环境中高性能的 理想烧蚀材料。
高温耐磨材料需求:C/C是唯一能在极高温 度下使用的摩阻材料,且密度仅为1.7~1.9。
C/C的升华温度高达3600℃,在这样的高温 度下,通过表面升华、辐射除去大量热量, 使传递到材料内部的热量相应地减少。
表6-1 不同材料的有效烧蚀热的比较
.
6.2.4 化学稳定性
C/C除含有少量的氢、氮和微量金属元素外, 几乎99%以上都是元素C,因此它具有和C 一样的化学稳定性。
耐腐蚀性:C/C像石墨一样具有耐酸、碱和 盐的化学稳定性;
第六章 C/C复合材料
定义:C/C复合材料是以碳(或石墨)纤维 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以碳(或石墨)为 基体,通过加工处理和碳化处理制成的全 碳质复合材料。
C/C复合材料发展; C/C复合材料的特性; C/C复合材料的原材料; C/C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方法; C/C复合材料应用。
.
6.1 C/C复合材料的发展
例如:选用HM(高模量型)MP(中间相) 或MJ系列纤维由于发达的石墨层平面和较 好的择优取向,抗氧化性能不仅优于通用 的乱层石墨结构碳纤维,而且热膨胀系数 小,可减小浸渍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以 及减少因收缩而产生的裂纹,使整体的综 合性能得到提高。
.
3)对碳纤维表面处理及界面特性的要求
➢ 碳纤维表面处理对C/C有显著的影响
6.2.2 物理性能
热膨胀性能低:常温下为-0.4~1.8×10-6/K,仅为 金属材料的1/5~1/10;
导热系数高:室温时约为0.38~0.45 cal/cm·s·℃ (铁:0.13),当温度为1650℃时,降为0.103 cal/cm·s·℃。
比热高:其值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而能储存大 量的热能,室温比能约为0.3 kcal/kg·℃(铁: 0.11),1930℃时为0.5 kcal/kg·℃。
程中由于热烧蚀而在尾部形成含钠离子流,易被 探测和跟踪,突防和生存能力受到威胁。 制造C/C的碳纤维碱金属含量要求<100mg/kg,目 前黏胶基碳纤维和PAV基碳纤维(特别是石墨纤 维)碱金属含量均满足要求。碱金属含量 <50mg/kg的超纯碳纤维的研制也正在进行中。
.
2)对性能要求
采用高模量中强或高强中模量碳纤维制造 C/C不仅强度和模量的利用率高,而且具有 优异的热性能。
密度:<1.7~1.9; 熔点:4100℃。 耐磨性:摩擦系数小,具有优异的耐磨擦磨损性
能,是各种耐磨和摩擦部件的最佳候选性能:在高温高压气流冲刷下,通过材 料发生的热解、气化、融化、升华、辐射等 物理和化学过程,将材料表面的质量迁移带 走大量的热量,达到耐高温的目的。
未经表面处理的碳纤维,两相界面粘接薄 弱,基体的收缩使两相界面脱粘,纤维不 会损伤;当基体的裂纹传播到两相界面时, 薄弱界面层可缓冲裂纹传播速度或改变传 播方向,或界面剥离吸收掉集中的应力, 从而使碳纤维免受损伤而充分发挥其增强 作用,使C/C强度提高。
未经表面处理的碳纤维和石墨纤维更适宜 制造C/C复合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