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课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46张PPT)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46张PPT)

利 ·义
杨乐源 全球经济不景气,生活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 的人们也许会更想要走捷径,寻找获利的方法, 而讲“义”,讲诚信,往往被认为是天真可爱。
王尔德说:“世界上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 不到自己想要的物质,另一种是自己想要的物质 得到了。”可见,物质所能带来的满足感总是比 不上一步步登上巴别塔来得充实,行“义”会带 来最本真的快乐。人生太世俗了,就没有什么意
台 湾 国 文 教 材
体悟探究:孔子将道义置于权利之上,对后世影 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冉有问:“老师帮助卫君吗?” 子贡说:“嗯,我将去问问他。”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子贡)进入孔子的住处,说:“伯夷、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叔”齐,是什么样的人?”
?评析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语文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1.5
5.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一.“义”与“利”
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
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
者之所为。
“义” 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他 也为君子带来好的社会影响。就像这位 公叔文子,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 这就是“义”对于君子的好处。生活中 有没有这样的这样的例子呢?
2016年,马云年入36亿美元
结合注释疏通课文第三章
【小结】
3.
“义”
“利”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
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 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 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 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这些富贵,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5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5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精品课件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2020/9/19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1【原文】子曰:“富(1)而(2)可求(3)也;
虽执鞭之士⑷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 吾所好。”
【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通假字:而,通“如”,如果。 (3)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⑷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 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
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2020/9/19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是我的钱, 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 去捡。不是我的,一千 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 都不会要。我赚的钱每 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 是说,不是不明白赚来 的钱。 ---李嘉诚
2020/9/19
第二,什么是“吾所好”呢?孔子宣扬“贫而乐( 道),富而好礼”(《论语·学而》),宣扬“朝闻道 ,夕死可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 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等等。很明显,他的所 好,简单的说就是道义。
2020/9/19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评析】
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 。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 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 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 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 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
2020/9/19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
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
许霆,1983年出生,山西翼城县人,高中毕业。2006年在广州利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1.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1.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人教版
斯(就)滥(越轨、放肆)矣。
孔子义利观: 合乎道义,求之; 不合道义,固穷。
义与君子 根据2、5、6、7、9则,归纳孔子对君子 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2:义然后取 5:见利思义 6:见得思义 7:义与之比 9:闻义能徙
《君论子喻语(·明里白、仁通晓》)于义,小人喻于
利。
君子与小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 是否将“义”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王维《与魏居士书》: “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 解印绶(shòu)弃官去。后贫,《乞食》 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 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 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 中,忘大守小,不知其后之累也。”
《子论张语学干·为(追政求)》禄(禄位、仕途)。
子曰:“多闻阙(空缺,留下)疑,慎 言其余,则寡(少)尤(过错);多见 阙殆(危险),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义与富贵 细读第1、3、4则选文,说说孔子对待富贵 和贫贱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
子曰:“邦(国家)有道(政治清明),贫且 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 也。” ——《论语·泰伯》 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在论陈绝语粮,·从卫者灵病,公莫能》兴(起身)。
子路愠(怨恨)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坚持、安守)穷,小人穷
什么是“义”?
林觉民《与妻书》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
下人谋永福也。
谢谢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什么是“义”?
谭嗣同的绝命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什么是“义”?
苏 武 牧 羊
什么是“义”?
荆轲刺秦王
什么是“义”?

2018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1.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pptx精编课件

2018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1.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pptx精编课件

Y 预习导引
U XI DAO YIN
H 核心归纳
E XIN GUI 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士志于道,而耻恶 衣恶 食者 . . è 恶 首恶 必惩 . 无恶 不作 .
丑,劣 做坏事的人 罪恶,坏事 厌恶 疑问代词,哪里 ,什么 疑问代词,哪,何
也 wù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 学恶 乎始 ?恶 乎终 . . wū 君子去仁,恶 乎成名 .
Y 预习导引 H 核心归纳
U XI DAO YIN E XIN GUI 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如果富贵合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 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顺 从我喜欢的(道义)。 点评:后世的人们一直对孔子有些误解,因为孔子曾经说过“君子 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据此认为孔子鄙视富贵、从不言利。其实,孔 子只是“罕言利”,并非完全不言利,也并不鄙视富贵,更没有将 “义”“利”完全对立。他懂得一个人要生存、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 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也知道追求富贵、富足的生活是人无法回避的 欲望,因此只要合乎“义”,而能够得到“富”,即便是做卑微的差役也 是可以的,他反对的是为了富贵与利而不惜损害大义的行为。这些 话语不仅无损孔子的伟大,反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 深刻、人格的宝贵。
Y 预习导引 H 核心归纳
U XI DAO YIN E XIN GUI 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在孔子的眼中,贫贱和富贵都不是问题,问题只在于贫贱而不能 践行道义,谋求富贵而不择手段。在富贵财利面前,孔子执着于道 义,主张“见利思义”;在贫贱、富贵和道义之间,孔子首选道义。道 义是君子一切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 能背离这一原则,都必须按照义的原则去做。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PPT第5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PPT第5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共35张PPT)

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
也一切,按义照义之去与做。比比。,并”列、紧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 下的人和事,没有一定应该做的, 也没有一定不能做的,要看它与义 靠近 的程度(要按照道义却
3.崇仁立德。他坚持“以德立人,崇实务本”。子贡和范蠡 都因货殖发财而名扬于世,他们交往富者,同时也抚恤贫者。
4.义利兼顾。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 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
【评析】
• 能够追求和谐、诚信为本、 崇仁立德、义利兼顾,就是仁义。 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与 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 “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 “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 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 “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 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 他还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 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 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 的经商最高境界。所谓“君子爱 财,取之有道。”
后世称子贡为“儒商第一人”。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
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 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 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
儒商楷模
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 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
选文1
形作名,财 通“如”,如 指手拿鞭子的下等差役
子富曰:“富而果 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指求而不违背道义 即使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担任
顺从我喜欢的(道义)
【译文】孔子说:“财富如果能正当地求得,即 使是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担任。如果富贵 不正当地求得,那我就顺从自己喜欢的(道 义)。”

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展+评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 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 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 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 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和蔼,容貌要思考是否 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 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 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 否合乎义的准则。”
展+评
展+评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 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 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 “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 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 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
8、10:“义”与“勇” 以义为先、见义勇为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 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 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 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展+评
展+评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 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 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 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 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 华。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 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 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卑贱 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 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 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急的时刻也必须 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 去办事的。”

《不义而富且贵_于我如浮云》ppt课件

《不义而富且贵_于我如浮云》ppt课件
明确: 1·义与富贵(利),义与君子,义与勇敢等问题。 2·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义与富贵---1 3 4则; 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 5 6 7 9则; 三是义与勇敢---8 10则
一、仁义和富贵
“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 “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 “义”有时可以互通。在《论语》中, “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 “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 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 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虽然那五个日本兵有枪,也有刀,但是那 两千人并没有被捆着,完全可以动手反抗 。可是他们没有,据某个幸存者口述,他 曾经怂恿其他人一起冲上去,可惜回应他 的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因为大家都是聪 明人,他们明白虽然两千人肯拼命肯定能 赢,但是第一个冲上去的肯定会死,所以 他们聪明地独善其身,把希望寄托在有其 他人第一个冲上去。
云南昆明的暴行发生后,网上到处都是逃 生技巧,自救举措。有文章教你第一诀窍 是“不能激怒歹徒”!有人在教维语的“ 朋友,住手,自己人”
现在已经击毙的,加上抓了的,一共不过8 个人,还有两个女的,没有枪,只有长刀 ,居然砍死29个,砍伤130个?
普京关于对待恐怖分子的言论—— ”原 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我们的事情,是 送他去见上帝。
终包含一个“义”字。
不义而取往往带来灾祸。周朝时,有个人叫陶答子,他在陶城做 官三年,名声并不怎么好,但他的家产财富却翻了三倍。他的妻 子劝他说:“没有能力而做大官,这是祸害;没有功劳而家昌盛, 这是积灾。现在你只贪求富贵越来越多。我听说南山有玄豹,在 雾雨中隐藏七天而不下来觅食,为什么呢?它是想润泽皮毛长成 斑纹,为的是能够隐藏自己躲避祸害。猪不择食长得肥壮了,就 会被杀掉。现在你不修德而家越来越富有,灾祸就要到了。”陶 答子没有听妻子的话,反而将其赶出家门。结果仅过了一年,陶 答子就因事发被处以死刑了。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55张)57页PPT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55张)57页PPT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源自联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选读》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课件(55张)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高中语文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教学课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共70张)

高中语文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教学课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共70张)

事而得来的富贵,对
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
【基础知识】
空的云彩。”
(1)饭,名词作动词,吃。疏食:粗糙的饭。 (2)曲,形容词作动词,使弯曲。
肱,音gōng,上臂,泛指胳膊。 曲肱,即弯着胳膊。
(3)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曲肱而枕之”意思是说弯着胳膊枕着它。吃 粗粝的食物,喝冷水,弯着胳膊肘作枕头,其中也 充满了欢乐。为什么会这样呢?生活如此贫寒如此 简单有什么可乐的呢?这里有一个意思孔子并没有 明确地点出来。对他来说,可乐的并不是贫寒、简 单的生活,而是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践履道 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句,意思是 说,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 飘浮在天空的云彩。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 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总之,按照孔子的观点,贫寒并不是一个问题,贫 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也不是一 个问题,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 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 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 钱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 白赚来的钱。 --------李嘉诚
《圣经》:“用诡 诈之舌求财的,就 是自己取死;所得 之财,乃是吹来吹 去的浮云。”
孔子第9认章 为扩声财系统富调音“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 什么?
是否合乎道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第原9文章】扩子声曰系统:调“音饭(1)疏食饮 【译文】
水,曲(2)肱而(3)枕之,乐亦 孔子说:“吃粗粝的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饭食喝冷水,弯着胳
我如浮云。”
膊枕着它,其中也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PPT课件PPT(共4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PPT课件PPT(共42页)
(4)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11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
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 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 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 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知识分子,也为一般 老百姓所接受。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任何人都不 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任何人都希 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 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 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 们仔细推敲。
15
这三则的《论语》的学习告诉我们什么?
1、在富贵、财利面前执著于道义; 2、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3、在贫贱富贵和道义之间,孔子首先选择的是道义。
33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 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 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 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 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 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子以义 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君子应始终把义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如果只是有勇而 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只有把义与勇相融相合,统为一 体才能真正做到见义而为。
【(2译)通文假】字:而,通“如”,如果。 持(⑷人3鞭执。)求孔鞭意子:之思子的指士指说合下:地:于古位等道“代低差,如为下可役果天的以子职,求去、事富我求诸。。而也侯不和去官违做员背。出道入如时义果手,求执即皮富鞭使而开手违路的 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喜欢的(道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ppt课件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ppt课件

结论与启示
不义而富且贵对于个人来说只是一时的虚名,真正的成功来自于道德行为和 对社会的贡献。
问题与讨论
探讨如何在现实社会中推动道德行为的普及与提高。
道德尺度
财富和地位是否应该是衡量 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道德尺度。
成就与满足感
不义而富且贵的人可能会获 得表面上的成功,但真正的 成就和内心的满足感来自道 德行为。
社会影响
不义行为对社会造成的负面 影响比财富和地位带来的好 处更大。
示例和案例分析
贿赂与腐败
举实际案例分析不义行为如何导 致社会不公平和不稳定。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人生中,不义而富贵的人有时会让人心生嫉妒。然而,这种追求财富和地位 的行为对我来说如同浮云般虚无缥缈。
背景介绍
此课件旨在探讨追求财富和地位的不义行为。在社会中,经常有些人通过不 道德的手段获取财富与地位。但我们也需要明白,财富和地位不是衡量个人 价值的唯一标准。
主题阐述
只有在追求共同发展的道 德价值观下,才能实现社 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现实意义分析
1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有助于减少不义行为的发生。
2
公正法律体系
建立公正有效的法律体系,对不义行为予以制裁和惩罚。
3
道德引导与激励
通过道德引导和正面激励,鼓励人们追求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不道德的商业实践
探讨商业领域中的不义行为对企 业和社会的长期影响。
表面繁华的生活
揭示一些富人背后的真实生活, 探讨那些不义行为应该建立在诚实 和公平的基础上,而不是 通过不义之手获取财富和 地位。
2 社会责任
3 共同发展

1.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共30张PPT)

1.5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共30张PPT)

1.【原文】子曰:“富(1)而(2)可求(3) 也;虽执鞭之士⑷ ,吾亦为之。如 不可求, 从吾所好。”
【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译)而文:】如果。 (3)求孔:子指说合:于“道如,果可求以富去而求不。违背道义,即使手 持⑷鞭执子鞭之的士下:等古差代役为,天我子、也诸去侯做和。官如员果出求入时富手而执违皮 背鞭了开道路的义人,。我意就思顺指从地我位低喜下欢的的职(事道。义)。”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章中1,3,4则相关语句含义,识 记重点字词的意思。
2. 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 的义利观。
3. 深入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 解读文本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本课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 义”有关的问题?试对10章节进行分类并加以概述。 明确: 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义与富贵(利)---1 3 4则;(本节课重点学习内容) 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 5 6 7 9则; 三是义与勇敢---8 10则
“正其义不谋其利” ,影片中徐峥 扮演的程勇,因为后来在药品销售 中“不谋其利”深受患者认可。
机缘巧合下成为印度仿制药的独家 代理,因此收获了高额的利润,被 大家给予了“药神”的称号。但在 接触到白血病人这个群体之后,程 勇的善心被激发,不为牟利为病友 带药,上演了一场人性和现实的博 弈。片中呈现的病人生存困境、药 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 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等矛盾出现在 影片之中,让人深思。
义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 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 做的。
什么是“富贵”
在《论语》中, “仁义”是中心思想, “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 为。“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而“富贵” 常被简称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
3·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
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 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 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 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 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 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 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 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 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 们仔细推敲。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
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 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 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 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 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子以义 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君子应始终把义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如果只是有勇而 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只有把义与勇相融相合,统为一 体总才结能:真正做到见义而为。
三、“义”和“勇”
8【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
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 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 【盗【译。评文”析】】
子这路二章说里:孔“子君提子出崇对尚君子勇要敢求吗的?基” 孔 的本有厚子品点高此之尚薄德答一人彼,道:格 。:君的 谈“子“君 论义有君子 的之子勇处仍与无以世是比严个”义义肃人“作就灵的义会为活道以作最,德为高乱不修上,尚会养” 小问人题。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检 测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 ),( 在家无怨。 )
4·举直措诸枉,( 能使枉者直 )。
5·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6·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
8·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
三、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处理好重点字词。
本由章此谈,论的我是们关可于“以义看”出的思,考义,与“义勇之的与关比”系“其义实以为像 马 掌上仁“、勇车 握””礼与 方有要作高马 向求为尚的实车就人,行夫会格就“的,迷是仁君义”马路子。的车 ,处“条世可 义勇件严”之以 是肃,一跑 勇灵就,活得 的是“,果勇方飞不敢”向快会,,厚。,勇必此敢须但薄。符没彼孔合。有子“符把仁车合、夫于
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 “仁”
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
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富贵”常被简
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
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
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阅读下面3个章节,注意画线词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的含义:
即:与义比之。跟义靠近,并
9·子曰:“列德。与之,不介词修,,跟,学同之;之不,讲,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助靠是词近,。吾提宾忧标也志。。比”,并列,
【评析】
2、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 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 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 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 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 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第五课
诸 子
不义而富且贵
散 于我如浮云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两种东西,我对 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 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 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 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定律。
——康德
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
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 着自己的高贵品质,超脱 时代和社会,走自己的正 确道路。现在,许多人都 为冰箱、汽车、房子而奔 波、追逐、竞争。但是, 也有不少人不追求这些物 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 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 由和安宁。
此推外子,贡他。还他跨的国财经富营地。取《得史,记是》靠记聪载明,才子智贡的很,善于 贱买贵是卖符(合“贡道好义废的举。,与时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 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 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 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 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
小结:
这三则主要是谈义与富贵的问题, 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发财做官,但前提 必须符合道义;他提倡“安贫乐道”,认 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总是为自己的 吃穿住而奔波,他乐于在贫困中享受道义; 他指出,人们都不会甘愿过贫困流离的生 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必须通过正 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
趁热打铁
一是义与富贵---1、3、4则; 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5、6、7、9则; 三是义与勇敢---8、10则
五·研讨分析,明确重点章节
一、义和富贵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
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次孔子说“仁者爱
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
解成为:
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
1·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 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评析】
6·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 “止求真人良义孔要括温仁是部思、的 自 道 、 子君、认个、孔分各 己 德 恭 关考 礼子义真人良子。这个和修、于有和、、思道、关应自智方学养俭道九礼考德恭于该面生的、德思我等、和修、道是都们各让修反 等”智自 养 俭 德要省 ,考 一 种 、 养,等我 的 、 修求虑 言 规 忠 学, 所把等反 各 让 养。到 一 范 、 说这 有人,省 种 、 学一里 这了 行 , 孝 的的所, 规 忠 说言, 都 如 、 组包 些言有这 范 、 的一他 要 温 仁 成括 ,行这里 , 孝 组行个 是要 认 、 、 部举些、包 如 成都, 分。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 是对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
5·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
不欲,通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 以为“成贫约人困”,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亲i,近专?,注见厚,待或利思 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
矣。”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疏远,冷淡
【评析】
7·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 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 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 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 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 的道德修养问题。
【评析】
9·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 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 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 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 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 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 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 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 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 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 富。
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商界巨子。
二、义与君子
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很多,他的 学生也经常问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 孔子做了很多回答,但是始终包含一
个“义”字。
阅读下面4个章节,注意画线词与句子的含义: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
笑后人言,不介词,不厌,人取 其向 不乎 取厌? 。原 真其” ”来 是言公 子这 这;明曰完样样乐贾:美的,吗然对“无人缺难?后曰其道”笑:然,?“人以岂不其告厌然者以 即 以其乎过: “ :后以介笑?也动饰面之词词,;”。省告,,装略者把夫义修饰“过,子然之也拿时””。后,,然取,
二、本节内容与重点
1·明确本课10则的含义,掌握重点的实虚词。
2·明确“义”的内涵,理解“义”与“富 贵”“君子”“勇敢”的关系,并对我们有 什么启发。
中心是关于 “义”的问题
的探讨?

1·(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天下归仁焉 )

2· 。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10【原文】
子曰:“非其鬼(1)而 祭之;谄(2)也。见义(3) 不为,无勇也。”
【译文】
【注释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 鬼神(1),鬼你:却有两去种祭解它释,:这一就是是指鬼谄神媚,。
二见是到指死应去该的挺祖身先而。出这的里泛事指情鬼,神却。袖 (2手)谄旁:观音,c就hǎ是n怯,懦谄。媚”、阿谀。
趁热打铁
不义而取往往带来灾祸
周朝时,有个人叫陶答子,他在陶城做官三 年,名声并不怎么好,但他的家产财富却翻了三 倍。他的妻子劝他说:“没有能力而做大官,这 是祸害;没有功劳而家昌盛,这是积灾。现在你 只贪求富贵越来越多。我听说南山有玄豹,在雾 雨中隐藏七天而不下来觅食,为什么呢?它是想 润泽皮毛长成斑纹,为的是能够隐藏自己躲避祸 害。猪不择食长得肥壮了,就会被杀掉。现在你 不修德而家越来越富有,灾祸就要到了。”陶答 子没有听妻子的话,反而将其赶出家门。结果仅 过了一年,陶答子就因事发被处以死刑了。
例子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
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 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 价贩卖,被后抢世购称一子空贡。为“儒商第一人”。儒商亦
还儒有亦记商载,,即他信是守依儒靠家智思商想生的财商。人子。贡孔预子测开市创场凭的 是木一头智 尊雕商雕了(刻,像《儒孔使 。史学子其 子记,像经 贡·其仲,商 从门尼诸获中下弟侯得看“子将了准七列相空商十传前前机子》来成,徒)祭功就,。拜。招赐可时为募最见,追 专为在都忆 业饶中想先 工益国用师 匠”重, 批金他 量请用 生 产,回历报史颇上丰,。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