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

合集下载

公共商品概述

公共商品概述

具有 竞争性
是否具有 排他性?
具有 排他性
属于私人物品 即有竞争性又有
排他性
具有 非竞争性
是否具有 排他性?
具有 非竞排他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具有 非竞争性
具有 排他性
属于公共资源 有竞争性又有
非排他性
属于准公共物品 有非竞争性又有
排他性
属于纯公共物品 有非竞争性又有
非排他性
公共品的提供途径
•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或)非排 他性,市场机制在配置公共物品时将出现 失灵。主要表现在:
• 第一,非排他性导致市场失灵。(出现搭 便车)
• 第二、非竞争性导致市场失灵。(MC=0)
公共物品的提供途径:
• 1、部分地私人提供(如公益捐助) • 2、利用市场机制部分提供 • (如企业提供过街天桥)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免费的午餐吃不久。
• 无法解决搭便车的问题!要求政府接入到公共品 的提供中来。(A、政府组织生产提供;B、政府 购买后交由私人企业提供)
二、公共物品(Public good)
私人物品(Private good)既有竞争性,
又有排他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或)非排他性.
• 1、 非竞争性 :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排斥
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 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不拥挤的公路;有线电视信号。
• 即消费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为零。 MC=0
• 2、 非排它性: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 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免费乘车者/ 搭便车者)排除在某种公共物品的收益 范围之外。或者技术上虽然可行,但是 排他成本很高,以至于经济上不可行。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解释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解释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解释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特征公共物品是一种具有特定特征的物品或者服务,其主要特点包括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意味着一旦公共物品被提供,任何人都无法被排除在使用之外;而非竞争性则表示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机会。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

例如,国家防御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物品。

当国家提供安全保障时,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这一服务,而不管他们是否为此付费。

这种特性使得公共物品在市场中难以通过常规手段进行管理和分配。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体现了公共物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以公共公园为例,某个人享受公园的设施,如绿地、步道等,并不会影响其他人享受这些设施的能力。

这就导致了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理论上是无限的,而它的供给却可能是有限的。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由于公共物品的这些特点,市场机制往往无法有效地提供这些物品或服务,这种现象被称为市场失灵。

当私人企业试图生产公共物品时,它们面临着“搭便车”问题。

搭便车现象指的是人们可以在不支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利用公共物品,导致私人企业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去投资提供这些服务。

搭便车问题搭便车行为对公共物品供给产生了显著影响。

假设一个城市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公园。

如果这个项目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开发商可能会考虑到有些人会不愿意付款,但依然会享用公园带来的福利。

因此,私人企业往往会推迟投资建设,因为他们担心无法收回成本。

自愿提供 vs 强制提供为了克服搭便车现象,政府常常通过强制性的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

例如,通过征税等方式,政府可以确保每个居民为共同消费的资源(如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等)支付一定的费用,从而确保这些资源能够公平、高效地得到提供。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外部性是经济学中描述一个人的行为对未参与者产生影响的一种现象。

对应于公共物品的话题,外部性的存在对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外部性公共物品通常伴随着正外部性的存在。

例如,一个干净、维护良好的城市公园不仅能够为直接使用者带来快乐和健康,而且提升了周边区域的美观度,有助于提高房地产价格。

公共物品的特征和供给原理

公共物品的特征和供给原理

公共物品的特征和供给原理公共物品是指可以被所有人共同使用且使用一个人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权利的物品。

它们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供给原理,这使得它们在经济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公共物品的特征和供给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经济中的作用。

一、公共物品的特征1. 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特点之一是非竞争性。

这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能力。

例如,公园、公共广场等都是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任何人都可以在不互相干扰的情况下使用。

2. 不排除性公共物品的另一个特征是不排除性。

这意味着无法阻止任何人使用公共物品。

例如,空气、阳光等都是不排除性的公共物品,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享受它们。

3. 外部性公共物品还具有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外部性表现为其他人可以从一个人的使用中获益。

例如,当一个人为公共图书馆增加了一本书,其他人也可以借阅这本书。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原理1. 政府供给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必要的供给。

因此,政府通常扮演着公共物品供给的角色。

政府通过税收和其他收入来源融资来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民众的需求。

2. 自愿捐赠除政府供给外,自愿捐赠也是公共物品供给的一种形式。

许多公共事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依靠个人和企业的捐赠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例如,慈善机构收到的捐款用于为社区建设公共设施。

3. 合作共享在一些场景中,人们通过合作共享的方式来提供和维护公共物品。

这种合作共享可以是个人之间的协作,也可以是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

例如,社区居民共同出资修建并维护公共花园。

三、公共物品对经济的作用1. 提供基本需求公共物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例如,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是公共物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它们的供给和维护对于经济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2. 促进社会公平公共物品的供给有助于减少财富和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每个人都有权利使用公共物品,无论其经济地位如何。

公共物品的内涵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的内涵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的内涵名词解释公共物品是指供公众共享、使用的物品或资源,不受个体所有权限制,无排他性和竞争性。

这一概念最早源自经济学领域,通过对公共物品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特点和重要性。

一、排他性与非排他性排他性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一个明显区别。

私人物品的特点是,一旦一个人拥有了私人物品,其他人就不能使用或享受该物品的好处。

例如,我买了一辆汽车,别人就不能使用它,除非我允许。

而公共物品则与之相反,即一个人的使用并不排除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其使用或享受权利无法私人化,个体的使用并不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权。

经济学家称之为非竞争性的消费。

例如,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物品,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并享受其中的环境和设施,不需要获得独占使用权。

二、公共物品的特征除了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特征。

首先,公共物品通常具有不可分割性。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使用行为不会削减其他人的使用权,物品的供应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使用而减少。

例如,一部电影在剧院上映,不管有多少人去看,其他人仍可以继续享受这部电影。

其次,公共物品在供给方面存在困难。

准确预测和满足公共物品的需求是极具挑战性的。

公共物品往往需要公共机构或政府来提供和维护,因为只有集中的、公共的决策和资源配置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另外,公共物品的使用往往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个人使用时不需要支付费用,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也是公共物品在资源配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于私人物品,需要通过政府干预和公共机制来确保公正和效益均衡。

三、公共物品的重要性公共物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公共物品能够满足公众的共同需求,并提供了社交和交流的空间和机会。

公园、图书馆、公共交通等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它们在促进社会交流和减少社会不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公共物品也是社会公正和福利的关键组成部分。

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是什么

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是什么

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和服务。

有些是我们个人通过购买就能独自享用的,比如衣服、食品;而有些则是大家可以共同使用,并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简单来说,就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

非排他性意味着很难或者不可能阻止其他人享受这种物品或服务带来的好处;非竞争性则是指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或服务的使用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公共物品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比如说,国防就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

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护着境内的所有居民,无法将某个人排除在国防的保护范围之外,这就是国防的非排他性。

同时,当一个人享受国防带来的安全保障时,并不会减少其他人所能获得的安全程度,这体现了国防的非竞争性。

再比如,路灯也是公共物品。

无论谁走在有路灯的道路上,都可以享受到照明带来的便利,很难将某些人排除在外不让其使用路灯的照明,这是非排他性的体现。

而且,一个人利用路灯照明并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路灯照明的使用,这就是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为社会提供了基本的服务和保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就像国防保障了国家的安全,使得人们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公共卫生服务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民众的健康。

其次,公共物品有助于促进公平。

因为公共物品可以被所有人平等地使用,无论个人的收入、地位如何,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服务和利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的不平等,为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

然而,公共物品的提供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往往会出现失灵的情况。

因为个人或企业很难从提供公共物品中获得足够的经济回报,所以他们通常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公共物品。

比如说,假设一个企业投资建设了一个路灯系统,但是由于无法向每个使用路灯的人收取费用,或者收取费用的成本过高,那么这个企业可能会面临亏损,从而不愿意进行这样的投资。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提供方式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提供方式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提供方式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通常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称为(纯)公共物品。

所谓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

所以,确定是否是公共物品,关键就是看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分类有几种: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club goods);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或公共池塘资源物品。

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物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而不是像纯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

准公共物品到达“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

公共物品的分类以及准公共物品“拥挤性”的特点为我们探讨公共服务产品的多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公共物品也可以这样分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

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

怎么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可编辑修改word版)

怎么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可编辑修改word版)

怎么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以国防为例,尽管人口数量往往处于不断增长的状况,但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减少其所享受的国防安全保障。

非竞争性又译为“非对抗性”、“非争夺性”或“非相克性”等,它包含四层含义:(1)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被许多人消费,它对某一个人的供给并不减少对其他人的供给;(2)某人享用该公共产品得到收益并不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产品所得到的收益,也就是说根本不会带来"拥挤成本";(3)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者的增多并不导致该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也就是说,生产方面无需追加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供给。

(4)不可或没有能力竞争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与排他性相对应的。

排他性是指排斥他人消费的可能性,即如你在使用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使用,或当你能完全拥有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拥有。

一般来说,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能完整地购买其消费权的产品,都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

这种产品是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

如你走在一条公路上,你无法排除其他人也走这条公路,如你不愿意受到公路上的路灯的光照,但只要你走上这条有路灯的公路,就必须受到照射。

非排他性还有一层含义,是指虽然有些产品在技术上也可以排斥其他人消费,但这样做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因而是不允许的。

比如,你可以在公路上设置路障来限制其他人的通行,但如此会付出两方面的成本:一是需要建设路障并派人进行日常管理,即增加了管理成本;二是使本来可以走这条马路的人不再能通行,带来了效率的损失,这也是一种成本。

因而即使在马路上设立路障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却是不经济的。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2、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3、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

4、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5、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6、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7、BOT投资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是指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来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与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这个私人企业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的投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的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届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8、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公共物品无处不在,从公园、路灯到国防、治安,它们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并非总是能够完美匹配,这其中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和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意味着一旦公共物品被提供出来,很难将某个个体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

比如,城市中的路灯照亮了道路,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守法公民还是违法者,都能享受到路灯带来的光明。

非竞争性则是指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

例如,国防保护了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一个人的受保护并不会减少其他人所获得的保护程度。

那么,公共物品的需求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公共物品的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

比如,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公共交通、公共卫生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另一方面,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受到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越多,对公共教育、医疗资源的需求就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

然而,公共物品的供给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一,公共物品的提供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政府的财政资源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预算下,如何合理分配资金,优先满足哪些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一个需要权衡和抉择的问题。

其二,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公共部门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激励机制,可能会出现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情况。

此外,公共物品的供给还可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团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干预公共物品的供给决策。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共物品的需求,提高供给效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增加对公共物品的投入,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学名词定义

财政学名词定义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与排他性相对应的。

排他性是指排斥他人消费的可能性,即如你在使用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使用,或当你能完全拥有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拥有。

混合物品:混合物品(mixed goods)即同时具有使用或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与收益上的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搭便车: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所谓”搭便车现象”现象是指某种事情产生了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瓦格纳法则:19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一著名的瓦格纳法则。

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原理是指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剧变”(如战争、经济大危机或严重灾害)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当“剧变”期结束之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

财政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点

财政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点

财政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点财政公共物品是指由政府提供或监管的、以满足公众需求为目的的物品或服务。

它通常具有一些特定的概念和特点,包括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益性、政府供给等。

首先,财政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

这意味着一个个人或组织的使用并不会排除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物品的使用是无差别的,不受个体使用数量的影响。

比如,一座公园或一个街道灯光服务是非竞争性的,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

其次,财政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的特点。

这意味着没有使用权或产权来限制人们的使用。

公共物品是向所有人提供的,没有排他性的使用限制。

每个人都有权访问和使用该物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特征是财政公共物品提供的一个重要特点,确保了人们的平等享受。

第三,财政公共物品具有公益性的特点。

公益性意味着它满足了广大公众的需求,并促进了公众福利的提升。

财政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而不是个别利益的考虑。

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第四,财政公共物品通常由政府提供或监管。

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导向,通过财政收入或税收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政府在决定提供哪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通常要考虑整体经济效益、社会公共需求等因素。

政府的供给也可以监管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确保其公共性和整体利益。

此外,财政公共物品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

例如,公共物品的使用对任何个体而言是不可排除的,即使一个人不为其付费,也可以享受其使用。

另外,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具有长期性,不容易中止或撤销。

公共物品的供给对经济和社会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总之,财政公共物品是以满足公众需求为目的,由政府提供或监管的物品或服务。

它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益性和政府供给等特点。

财政公共物品的存在和供给有助于提高整体福利水平,满足公众的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解释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解释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解释公共物品是指供大众使用且无法排除他人使用的物品或服务。

在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的特点和供给方式对于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公共物品的概念、特征、供给方式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公共物品的定义和特征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首先,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量。

例如,公园、街道照明等都是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如果一个人在公园里散步,不会影响其他人也在同一时间在公园里散步。

其次,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他人使用该物品或服务。

例如,国防、环境保护等都是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无法阻止其他人享受国家提供的国防安全或环境保护措施。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其供给方式与私人物品有所不同。

根据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主要有两种:政府提供和合作机制。

首先,政府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在于能够确保公共物品的普遍供给,无论个体是否愿意为其付费。

例如,国家提供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就是通过政府提供的方式实现的。

其次,合作机制是指个体通过自愿合作的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

这种方式通常涉及到集体行动和协调机制。

例如,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清洁环境、维护公共设施等活动就是一种合作机制。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问题公共物品的经济学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由骑车者问题和囚徒困境。

首先,自由骑车者问题指的是当一个人可以免费使用公共物品时,他们可能会过度使用该物品,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例如,如果一个城市的公园免费对外开放,人们可能会过度使用公园,导致公园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

其次,囚徒困境是指当个体面临合作和竞争的选择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最终可能导致合作失败。

例如,如果一个社区的居民都希望共同维护公共设施的清洁和良好状态,但每个人都有动机不去付出努力,最终可能导致公共设施的破损和环境恶化。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解释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解释

公共物品的经济学解释公共物品是指供公众使用、无法排他和非竞争的物品或服务,其供给和需求具有特殊的经济特征。

在经济学中,公共物品常常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它们涉及到资源配置、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干预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公共物品的特征、供给方式以及为什么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意味着任何一个人的使用都不会妨碍其他人的使用。

比如,一个公园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开放的,其他人也可以随意进入并享受其中的设施,而不会对个体产生额外的成本或限制。

非排他性使得公共物品能够同时为多个个体提供利益,具有广泛的可使用性。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降低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效用。

与私人物品不同,公共物品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

一个人享受公共物品并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所能获得的效益。

例如,一个人欣赏到了城市花坛中美丽的花朵,并不会减少其他市民欣赏花朵带来的快乐。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供给公共物品存在多种方式,包括政府提供、多边协调和慈善捐赠等。

政府提供政府是提供公共物品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政府通过税收或财政预算从社会中收集资源,并将其用于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提供。

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土地建造公园、修建基础设施(如道路和桥梁)以及提供教育和医疗等服务来满足公众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

多边协调多边协调是指由各个相关方共同提供和维护公共物品。

各方之间通过合作、协商或协定达成一致来实现对公共物品的供给。

例如,在国际组织中,各个成员国可以通过共同出资来提供全球公共物品,例如环境保护、人道主义援助等。

慈善捐赠慈善捐赠是通过私人或组织进行无偿捐赠来提供公共物品。

慈善机构通常依靠个人或企业的捐款来支持其运作,从而提供社会服务和满足公众需求。

例如,私立医院可以通过接受慈善捐助来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医疗服务。

三、为何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尽管市场在许多商品和服务领域表现出高效率和优质服务,但市场机制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下对公共物品的供给。

怎么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怎么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怎么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怎么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以国防为例,尽管人口数量往往处于不断增长的状况,但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减少其所享受的国防安全保障。

非竞争性又译为“非对抗性”、“非争夺性”或“非相克性”等,它包含四层含义:(1)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被许多人消费,它对某一个人的供给并不减少对其他人的供给;(2)某人享用该公共产品得到收益并不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产品所得到的收益,也就是说根本不会带来"拥挤成本";(3)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者的增多并不导致该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也就是说,生产方面无需追加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供给。

(4)不可或没有能力竞争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与排他性相对应的。

排他性是指排斥他人消费的可能性,即如你在使用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使用,或当你能完全拥有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拥有。

一般来说,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能完整地购买其消费权的产品,都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

这种产品是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

如你走在一条公路上,你无法排除其他人也走这条公路,如你不愿意受到公路上的路灯的光照,但只要你走上这条有路灯的公路,就必须受到照射。

非排他性还有一层含义,是指虽然有些产品在技术上也可以排斥其他人消费,但这样做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因而是不允许的。

比如,你可以在公路上设置路障来限制其他人的通行,但如此会付出两方面的成本:一是需要建设路障并派人进行日常管理,即增加了管理成本;二是使本来可以走这条马路的人不再能通行,带来了效率的损失,这也是一种成本。

公共物品的两个标准

公共物品的两个标准

公共物品的两个标准
一、非排他性
非排他性是指一种物品被提供出来后,不可能排除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的同时,排除其他人消费该种物品。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一个人无论是否付费都可以消费该物品,因此会出现“搭便车”现象。

搭便车的人没有为该物品付出代价,但却能从中获得收益,这就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往往会低于最优水平。

二、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是指一种物品被提供出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换句话说,对于公共物品的消费,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非竞争性的特点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消费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公共物品的生产者或提供者无需担心边际成本上升的问题。

然而,这也意味着当消费者数量增加时,公共物品的供应量可能需要增加以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总之,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其重要的特性。

由于这些特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面临搭便车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和制度安排来促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简述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简述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简述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公共物品是指那些供公众使用、享受的物品或服务。

它们具有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公共物品的几个基本特征的简要描述:1. 非排他性(non-e某cludability):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排除其他人的使用。

即使一个人使用了公共物品,其他人仍然有机会使用它,而且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的机会。

比如,公园、街头表演和空气等都是公共物品,因为一个人的使用并不妨碍其他人的使用。

2. 共同性消费(joint consumption):公共物品具有共同性消费,即一个人的使用并不妨碍其他人的使用。

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导致公共物品的消耗,因此其他人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这与私人物品不同,私人物品的使用是排他性的,一个人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机会,比如一辆私人汽车的使用是排他性的。

3. 非竞争性(non-rivalry):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即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

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受使用数量的限制,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机会。

这与私人物品不同,私人物品存在有限的供应,一个人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机会。

4. 政府性供应(government provision):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很难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供应。

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问题,私人企业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

因此,公共物品往往需要政府来提供和管理,保证公正和普惠。

尽管公共物品具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公共物品的免费骑车问题。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人们往往会倾向于免费使用公共物品。

这可能导致过度使用和资源耗竭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税收、收费和控制规模等方式来调节公共物品的使用。

此外,公共物品的提供也需要政府进行规划和管理,确保公共物品的提供满足公众需求,合理利用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理解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以国防为例,尽管人口数量往往处于不断增长的状况,但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减少其所享受的国防安全保障。

非竞争性又译为“非对抗性”、“非争夺性”或“非相克性”等,它包含四层含义:
(1)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被许多人消费,它对某一个人的供给并不减少对其他人的供给;
(2)某人享用该公共产品得到收益并不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产品所得到的收益,也就是说根本不会带来"拥挤成本";
(3)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者的增多并不导致该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也就是说,生产方面无需追加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供给。

(4)不可或没有能力竞争
非排他性
非排他性是与排他性相对应的。

排他性是指排斥他人消费的可能性,即如你在使用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使用,或当你能完全拥有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拥有。

一般来说,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能完整地购买其消费权的产品,都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

这种产品是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

如你走在一条公路上,你无法排除其他人也走这条公路,如你不愿意受到公路上的路灯的光照,但只要你走上这条有路灯的公路,就必须受到照射。

非排他性还有一层含义,是指虽然有些产品在技术上也可以排斥其他人消费,但这样做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因而是不允许的。

比如,你可以在公路上设置路障来限制其他人的通行,但如此会付出两方面的成本:一是需要建设路障并派人进行日常管理,即增加了管理成本;二是使本来可以走这条马路的人不再能通行,带来了效率的损失,这也是一种成本。

因而即使在马路上设立路障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却是不经济的。

同样以马路为例,虽然私人可以出资建设,但由此可能带来高额收费而影响公众的利益,因而或者由政府投资建设或者必须将此作为公共产品进行必要的政府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