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反映社会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要反映社会生活
教学目的:
如何在生活中获取行文的素材?
教学设计:
1、理论知识与习作实践相结合
2、让学生阐述自己构思文章时的准备情况
3、课时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两者的关系也并不是固定僵化的,社会意识反过来也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文学艺术既来源于社会生活,也相应地影响社会生活。
二、生活是作文材料的宝库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就学生而言,好的作文应该是准确、生动、灵活反映生活的载体,是自己用形象化的语言能动记载生活的记录。
好的习作给人以美感、以愉悦、以情的陶冶、以灵魂的升华,是因为社会生活本身就充满诗情画意,就流溢博爱情怀。把这种诗情画意写出来,就是习作的“美”。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律向前运行,作者能把这种规律揭示出来,就是“真”。《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里描绘的杭州西湖六月的夏季景色优美迷人,就是因为西湖本身的风情万种所使然,《平凡的世界》启发人们如何克服困难,走向成熟,跳起生活的重担,就和作者路遥经历的坎坷分不开的。(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生活中的具有特色的美与真)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结合艺术创造手法创造作品,一方面是为了表白自己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也是通过阅读,让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和启发。好的作品创作的目的只有一个,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可以归结为“善”
无论是作者写作作品,还是读者鉴赏作品,不仅要调动自己的五官去感触、去体会,也要充分蕴蓄自己的情感。作者有强烈的创作欲望,是因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触动了他,让他打开了感情的旋钮,思绪之水一发而不可收,故刘勰曾告诫过,要“为情而造文”,而不能“为文而造情”。只有情感力量的驱动,作者的创造力和才情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如《妈妈,在爱我一次吧》,那撕心裂肺的呼喊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只不过,这里的“触动”,一定是生活中的现象和理想中的境界有相通之处,“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否则,旋钮依旧无法打开。同样,读者赏鉴作品,也需要感情,并且这种感情要随着作品内容的逐步推进而愈加浓烈。一句话,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便是爱。
三、如何从生活中汲取原料和养分
1、用心观察(所见)
2、细心体会(所感)
3、捕捉灵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