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2024_2025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

2024_2025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

单元素养检测(一)(第一单元)(90分钟100分)【合格性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

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

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

完成1、2题。

1.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河流B.气候C.地形D.植被2.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缘由是当地( )A.山清水秀,环境美丽B.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C.平原广袤,土壤肥沃D.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解析】1选C,2选B。

第1题,川东与川西地形差异大,川东多盆地、丘陵,川西多山地高原,地形的巨大差异导致川西人口少,川东人口多,人口分布差异悬殊。

第2题,成都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远距离流淌人口少,从而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

位于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达16万平方千米。

至2014年年底,黑龙江省人口总数为3 835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09万,占人口总数的15.9%。

有关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的人口诞生率、自然增长率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总人口已经变为零增长。

黑龙江省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来移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省份,但在近二十年里,人口呈加速流出状态。

除辽宁和山东外,北京和天津成为黑龙江省跨省流出人口的主要流向地。

据此回答3、4题。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黑龙江人口大量流入的主要缘由是( )A.自然资源丰富B.经济快速发展C.交通运输便利D.生态环境美丽4.对近二十年里黑龙江人口状况的分析推断,正确的是 ( )①自然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外迁→人口老龄化加剧②人口大量外迁→育龄妇女削减→人口自然增长率减缓③经济发展滞缓→收入提高缓慢→人口外出务工经商④人均耕地削减→就业机会削减→农村人口大量外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3选A,4选B。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1单元测试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C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民工D.农村生存环境已优于城市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完成3~4题。

3.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B )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4.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B )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根据图表资料,完成5~6题。

省区或地区人均GDP(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辽宁11 017 50.21 39.01 0.19 京津唐10 087 46.96 42.31 0.35 山东9 409 49.69 35.46 0.10 沪苏14 413 50.25 41.27 0.46 浙江12 906 52.74 36.26 0.60 福建11 293 43.65 40.01 0.40 广东11 180 50.39 39.26 1.32A.辽宁B.山东C.福建D.广东6.引起我国部分省区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B )A.人口的分布差异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自然环境的差异D.消费水平的差异☆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7~8题。

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word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word同步测试

.15%。

(90分钟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 6%。

以下,死亡率在 8%。

以下。

下图是 1999〜2008年来上 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4题。

5. 1950A . 33%B. 43% C . 25% D6•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 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一)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第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1.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 . “高高低”模式B •“三低”模式C .高增长模式 2. 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高 B.死亡率低 3. 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4. 人口合理容量A .是持续供养的最佳人口数量C.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读下图“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C.人口迁移 C.生态环境因素D. D. 增长下降模式 经济发达经济因素D ,回答 .与环境承载力相同.大于环境承载力5〜6题。

(万人人 口 自然增 长率总 数A .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 .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

左右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A.原始型和现代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8.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F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C •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10.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A .尼日利亚B .韩国 C.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D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中国读下右图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1.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C.③②①④D.12.按照联合国标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④③②①④①②③如一地区》60岁10%则可视为人口年龄绪构农图.美国11〜12题。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2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2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农民工流动方向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1.(2)农民工流动状况的变化给本地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A. 交通费用不断增加B. 城镇住房价格上涨C. 外出就业收入减少D. 地方经济发展加快【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2.(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2.(2)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A. 温带沿海B. 热带平原C. 高山高原D. 寒带内陆【答案】A【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人口50%以上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由此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中适合人类居住故选A【答案】D【解析】(2)撒哈拉沙漠属于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亚马孙平原属于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南极半岛属于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区因此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湄公河三角洲位于温暖湿润的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稠密故选D3.(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3.(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撂荒D.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待发【答案】D【解析】(2)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经济带来影响因此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是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中国城市化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城市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快速发展效益大大提高亟需大量劳动力故A项错误城市生活成本相对农村较高环境污染严重是促使其归家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返乡创业多是拥有资金、技术的人员由于政策优势回到家乡带动乡村全方位发展因此“城归”方向发展方向并不局限于农业且农田荒废现象是大量农民工进城导致的故C项错误故选D【答案】B【解析】(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是经济、环境效益不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经济效益故选B4.(1)剧中山东人迁到东北的现象属于()4.(2)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 国际人口迁移B. 国内人口迁移C. 省内人口迁移D. 国际人口流动【答案】B【解析】(1)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的故事剧中山东人迁到东北的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故选B【答案】A【解析】(2)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是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而不是迁入地故选A5.(1)下列有关该市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5.(2)关于大量人口迁入给当地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男性迁入人口多于女性迁入人口B. 老年迁入人口多于少年儿童迁入人口C. 女性迁入人口多于男性迁入人口D. 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该市迁入的人口以15—29岁为主且女性迁入人口多于男性迁入人口可能是因为当地产业结构以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故选C【答案】D【解析】(2)大量年轻女性劳动力迁入可扩大联姻的地域范围故选D6.(1)棉兰老岛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6.(2)为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生态移民将部分人口迁入棉兰老岛②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促进海洋资源开发③加大对平原地区地下水开采力度保障城市、农业用水④提高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6.(3)该国人口主要呈北迁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 气候湿热B. 地形崎岖C. 生态恶化D. 水资源短缺【答案】A【解析】(1)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棉兰老岛纬度低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稀少故选A【答案】D【解析】(2)生态移民将部分人口迁入棉兰老岛并不能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①错误与周边国家合作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②正确加大对平原地区地下水开采力度会造成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不能提高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③错误提高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可以菲律宾人口合理容量④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3)棉兰老岛人口相对稀少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促使该国人口北迁的主要原因故选C7.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 中高纬度B. 南半球C. 欧洲D. 平原【答案】D【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选D8.(1)春运早期影响该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8.(2)据表可知该城市最可能是()8.(3)2020年春节接近尾声时上海、重庆等地前往该城市的人员较少其主要原因是()A. 家庭B. 经济C. 政策D. 交通【答案】A【解析】(1)春运早期该城市人口流出应该是受家庭因素影响在外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因此春运早期影响该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故选A【答案】C【解析】(2)结合图表可见上海、重庆、湖南方向出行方式以火车、飞机为主廊坊市、保定市方向出行方式以汽车、火车为主综上分析判断该城市应该是北京市故选C【答案】D【解析】(3)2020年春节尾声时期因为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各地实施严格的监管人口流动大为减少故选D9.(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9.(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 气候因素B. 婚姻家庭C. 政治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该地人口迁移以20~40岁之间的劳动人口为主故影响该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故选D【答案】A【解析】(2)图中乙年龄段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时常常会将自己年幼的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甲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数量也较大即这两者之间的迁移具有相关性故选A10.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容量明显小于四川盆地首要因素是()A. 水资源条件B. 开发历史时间C. 经济发展程度D. 科学技术水平【答案】A【解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水资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分析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11.(2)分析贵州省实施易地搬迁脱贫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答案】(1)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土地资源贫乏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区域开放程度低【解析】(1)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应从资源丰富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2)交通不便搬迁过程较困难部分居民注重乡土情感不愿搬迁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差异大搬迁居民对就业问题的顾虑等【解析】(2)贵州省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居民乡土情感较重少数民族较多等都是阻碍搬迁的因素12.(1)分析古代我国北民南迁的主要原因(列出三项)12.(2)据图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动的特点(列出三项)12.(3)简述农民工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列出三项)【答案】(1)土地开垦、逃避灾荒、战乱、政策等【解析】(1)读材料可知古代我国北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开垦、逃避灾荒、战乱、政策等【答案】(2)农民工从农村流入城市从内地流入沿海地区从贫困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从高原山区流入平原地区【解析】(2)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动的特点从农村流入城市从内地流入沿海地区从贫困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从高原山区流入平原地区【答案】(3)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劳动力的布局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文化技术水平促进乡镇经济发展【解析】(3)农民工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劳动力的布局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文化技术水平促进乡镇经济发展13.(1)据图指出人口的分布特点13.(2)说明自然因素对塔里木盆地人口分布的影响【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人口稀疏存在大面积无人居住区北部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区南部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解析】(1)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大多分布在交通线及山麓、湖泊地带据此分析即可【答案】(2)该地区的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水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疏水源充足的地方人口较为集中【解析】(2)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水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疏因此人口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方14.(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14.(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4.(3)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14.(4)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答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人口素质仍然较低解决措施:适当放宽生育政策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积极提倡优生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解析】【答案】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会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北京近两年人口减少的原因是()1.(2)深圳持续保持人口吸纳力对其产生的显著影响有()①促进工商业发展②劳动力过剩③缓解老龄化④提高城市化水平A. 经济发展停滞B. 交通拥堵严重C. 就业压力过大D. 政府主动抽疏人口【答案】D【解析】(1)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经济发展较快交通拥挤不是人口减少的原因当地企业多就业岗位多就业压力并不是很大北京政府主动抽疏人口导致近两年人口减少故选D【答案】C【解析】(2)人口迁移到深圳能够促进深圳工商业发展缓解老龄化现象和提高城市化水平①③④对深圳本地人口较少经济发达迁移的外来人口并不会导致劳动力过剩②错故选C2.(1)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2)下列举措最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是()A. 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水资源B. 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升水环境承载力C. 着力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对于土地承载力提升明显D. 从总量上讲西藏的水资源可以支撑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1)西藏地区土地承载力最弱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土地资源A错误发展旅游对于提升水环境承载力不明显 B错误发展支柱产业淘汰辅助性产业土地承载力从0.05提升到0.17 提升不明显 C错误西藏水资源相对充足可以支撑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D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2)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鼓励生育和大力提高消费水平都会上地带来很大压力 A、B、D错误推进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土地生态提升承载力 C正确故选C3.(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①旧城的危房改造②经济的快速发展③严格的户籍管理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3.(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 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3.(3)“七人普”中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在下列技术中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的主要技术是()A. ②③B. ①②C. ②④D. ①③【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B【解析】4.语言是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的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其宁化大致分成四片(如图所示)不同片区之间的方言基本不能交流各片区内部基本可以交流同一片区、不同乡镇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7\sim 9 题造成宁化方言复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气候湿热B. 水系众多C. 地形破碎D. 森林密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宁化大致分成四片不同片区之间的方言基本不能交流各片区内部基本可以交流所以造成宁化方言复杂的主要自然原因应该是地形故C正确5.(1)石家庄市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的主要目的是()5.(2)人才落户优惠政策的实施对石家庄的主要影响是()5.(3)为吸引落户人员定居石家庄市需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A. 吸纳高端科技人才B. 扩大城区建筑面积C. 减轻农村就业压力D. 增加迁入人口数量【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B【解析】6.(1)海南省吸引“候鸟老人”的首要因素是()6.(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A. 经济因素B. 养老设施C. 婚姻家庭D. 气候条件【答案】D【解析】(1)由材料可知“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经济因素、养老设施婚姻家庭不会成为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的首要因素而气候条件是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夏天海南省炎热时他们坐飞机去气温较为适宜的地区去避暑冬天时他们回到海南省避寒故选D【答案】B【解析】(2)B项老年人口的迁入势必带动该区域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如医疗保健行业等故B项正确A项、C项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在环境承载力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影响二者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的丰歉程度、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因此这两个数据在一定时期内是具备稳定性的不会受到人口迁移的影响故A项、C项错误D项与正常情况下相比海南省大量的老年人口迁入势必增加当地的资源消耗如水资源等故D项错误故选B7.(1)下列属于图中人口迁移拉力的有()①生活成本低②发展空间小③广阔的发展空间④优质的公共服务7.(2)“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1)中小城市的生活成本低、物质回报实惠、安稳的生活属于人口迁入一线城市的阻力发展空间小属于人口迁移的推力一线城市发达的经济条件、优质的公共服务、广阔的发展空间均属于人口迁移的拉力而超高的房价属于阻力综上可知属于人口迁移拉力的有③④ B项正确故选B【答案】D【解析】(2)“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大多属于技术人才的迁移人才的迁入有利于迁入地科技实力的增强进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D项正确故选D8.人口容量的特点是()①不确定性②确定性③相对确定性④相对不确定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人口容量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9.(1)由图可以判断我国()9.(2)16~20岁的农民工比重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9.(3)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的比重变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A. 农民工总量不断减少B. 31~40岁农民工数量基本不变C. 农民工平均年龄上升D. 农村输出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答案】C【解析】(1)该图能反映农民工年龄结构变化无法反映农民工总量变化 A错误31~40岁农民工是比例稳定而非数量稳定 B错误无法从图中判断农村输出农民工数量是否增加不断增加也不符合现实 D错误由图可知农民工占优势的40岁以上人群年龄在不断攀升由此可以确定平均年龄在不断上升 C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2)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水平不断进步农村中的新生代受教育的年限延长整体学历也有大幅提升造成16~20岁的青少年外出务工比重有所减少故选B【答案】C【解析】(3)农民工平均迁移距离不断扩大的可能性较低因为在我国农民工的迁移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且随着老年农民工的增加这部分人的技术水平往往总体较低因而迁移愿望减弱往往会缩短迁移距离在家乡就业 A错误 C正确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数量会增加但从目前来看很难改变东部是农民工主要输入地的状况B错误中西部地区会随着农民工年龄增加农民工回流但这部分人不一定会选择农村就业且农村年轻人也在流失无法判断农业劳动力数量增加 D错误故选C10.如图为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图中五地数据相比正确的判断是()A. 上海市的人口死亡率最低B. 宁夏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 江苏年净增加人口数量最多D. 西藏的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答案】C【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1.(1)广东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有哪些?11.(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迁出区、人口迁入区分别是什么?11.(3)湖南成为广东最热门回家省份的原因是什么?11.(4)广东大量人口迁入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答案】(1)位于沿海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前景好公共服务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收入高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等【解析】(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广东经济迅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多生活水平高工资待遇高所以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答案】(2)迁出区中部地区迁入区北、上、广、深等沿海发达地区【解析】(2)主要是根据材料二分析据图可知我国人口迁出区主要是中部地区而人口迁入区主要是北、上、广、深等沿海发达地区【答案】(3)湖南距离广东较近交通便利缩小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距离湖南劳动力较多经济较落后外出打工有利于提高收入【解析】(3)主要从两个省份之间的距离及经济差距等方面回答湖南距离广东较近交通便利缩小了外出务工人员的距离湖南劳动力较多经济较落后外出打工有利于提高收入【答案】(4)为广东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广东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文化间的交流【解析】(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有有利于迁入地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的迁入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经验、加快了生产方式的交流和发展、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等12.(1)深圳市常住人口(2010年)深圳市10年间人口增长率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是()12.(2)深圳市常住人口(2010年)深圳市非户籍人口比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12.(3)深圳市常住人口(2010年)深圳市提高未来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A. 出生率较高B. 自然增长率较高C. 死亡率很低D. 人口大量迁入【答案】D【解析】深圳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深圳市10年间人口增长率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是人口大量迁入机械增长率较高【解析】深圳市非户籍人口比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答案】D【解析】深圳市提高未来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13.(1)图中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13.(2)D处形成孤岛的原因是()A. 欧洲B. 亚洲C. 非洲D. 北美东部【答案】A, B【解析】根据大洲轮廓判断 A为欧洲 B代表南亚 C代表东亚和东南亚 D代表亚欧大陆内部故AB正确【答案】A, C【解析】结合图中人类密集区的大陆形状 D处深居亚欧大陆的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D处不临海寒流强大 D处位于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所以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所以A、C正确14.(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有()14.(2)根据图Ⅱ判断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A. 海拔1000m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地区人口集中B. 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人口占50%左右C. 距海岸200km范围内人口分布较多D. 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亚洲【答案】A, C【解析】A、读图Ⅰ可知海拔200米以下的人口比重为56.5% 500米以下的人口占比24% 1000米以下的人口占比11.6% 故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地区故正确B、读图Ⅰ可知海拔200米以下的人口比重为56.5% 故不符合题意C、读图Ⅲ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沿海地区故正确D、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欧洲故不符合题意【解析】读图Ⅱ可知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南北纬高纬度地带和南半球的40°﹣60°主要是由于纬度高气候酷寒自然条件恶劣且南半球的40°﹣60°地带主要为海洋人类无法生存 BC正确15.(1)结合材料一概述农民工定居意愿的主要特点15.(2)结合材料二简述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规模偏好与省内偏好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15.(3)评价农民工跨省流动对迁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1)愿意定居的农民工比例最高不愿意定居的农民工比例最低愿意在省会定居的比例最高愿意在省内定居的比例高于在省外定居的比例【解析】(1)依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表述即可【答案】(2)大城市和省会的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水平更高发展前景更好大城市和省会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农民工对省内城市归属感更强、认同度更高便于跟家人联系【解析】(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交通和通信、婚烟和家庭、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答案】(3)有利影响提供劳动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到积极作用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解析】(3)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1]

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1]

2010~2011学年度地理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西江中学一、选择题1.2000年11月,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预测人口数量未来动态变化时,主要的信息来自()①男女性别比例②出生率③死亡率④迁移率⑤人口密度⑥现有人口数量A.①⑤⑥B.②③④C.②④⑥D.②⑤⑥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地球表面83%适宜使用的陆地已经为人类使用,地球陆地上几乎没有什么人迹罕至的原始地域。

据此回答2—4题。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开发时间的长短B.自然条件C.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D.政治、军事因素3.全球人口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机械增长率4.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①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②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③人口增长过慢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④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据此回答5—6题。

5.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决定于空间环境的大小B.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6.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①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②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可耕地的总数和人均耕地有继续减少的趋势③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④目前我国人口与环境处在良性循环阶段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8.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9.人中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0—13题。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单元试题2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单元试题2

“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图6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回答13~15题。

13.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A.1964年至1968年B.2008年至2012年C.2024年至2028年 D.2040年以后1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快 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计划生育政策的施 D.城市化速度快15.“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 B.人口总量减少 C.就业困难 D.经济衰退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据此回答10~11题:10.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A.韩国B.印度C.新西兰D.俄罗斯11.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 .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D .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

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B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C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D .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28. 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D. 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2010·武汉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 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 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高 B 、人口死亡率低 C 、原有人口基数小 D 、大量人口迁入12.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 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 、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B 、劳动就业压力增大-2.5 2008年 该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万人1270128012901300131013201330134013501998 2001 2004-3.5-3 -2 -1.5 -1 -0.5 0C 、社会劳动力不足D 、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21~22题。

最新地理高一-第一单元测试人口与环境 精品

最新地理高一-第一单元测试人口与环境 精品

第一单元测试人口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 )A.不同年代出生的所有个体组成B.不同年代出生、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C.不同年代出生、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D.不同年代出生、不同性别,有生命的个体所组成2.关于人口再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B.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总是高于发达国家C.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于世界水平D.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一般是从自然增长率下降开始的3.伦敦烟雾事件主要反映的是:( )A.自然灾害造成死亡率明显上升B.气候、水、土壤对死亡率影响不明显C.环境污染也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D.人口死亡率不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4.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有具体的估计值,是因为环境人口容量具有:( ) A.不可确定性B.可确定性C.定量估计性D.相对确定性5.介于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 )A.90亿左右B.100亿左右C.110亿左右D.120左右6.下列疾病中由于环境中硒缺乏所引起的是:( )A.克山病B.甲状腺肿大C,脱发、脱甲D.畸形胎儿7.关于人口迁移的论述,错误的是:( )A.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生存环境存在较大差异B.气候、水、土壤和矿产资源,是影响人口迁移重要的环境因素C.对人口迁移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D.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8.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C.人口文化素质D.生活消费水平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变化较大的一点是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 )A.北京市B.重庆市C.上海市D.山东省10.据我国地理学家胡换庸教授估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的历史事件A.七国之乱B.安史之乱C.八王之乱D.候景之乱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改变了人口再生产类型,其表现为:( )A.出生率很高,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C.死亡率水平仍较高,但波动不大D.死亡率已经降得很低12.影响人口生育率的环境因家有:( )A.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B.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C.婚姻制度,生育政策D.气候、水、土壤等环境因素13.下列关于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是:( )A.原始人过着“流浪”的生活,原因在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环境的制约B.农业历史时期,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农业人口的相对稳定性,所以该时期基本无人口迁移C.工业社会以后,劳动力不断进行迁移,为与生产条件优化配制。

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人口与环境》测试题一、选择题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1-2题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① 3.8 3.2 0.6② 3.5 2.4 1.1③ 2.9 1.2 1.7④ 1.3 1.0 0.31、该国人口增长具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A、①B、②C、③D、④2、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正确的是()A、①——现代型B、②——传统型C、③——原始型D、④——过渡型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4、X时期社会刚处在()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大于甲国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6、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问题有()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B、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C、甲国劳动力丰富D、乙国的城市大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7、能够提高某一地区合理容量的是()A、地域的开放程度高B、土地资源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生活消费水平提高8、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人口为131448万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9-10题9、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合理容量大约是16亿人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10、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的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B、P′为环境承载力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人口容量D、P为环境承载力12、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关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据此回答13-15题13、这一时期,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的“民工潮”现象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地转化不足造成的②农业高度现代化带来的人口城市化③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④因大城市高科技人才短缺造成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①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②由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地区③由城市迁往乡村④由乡村迁往城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是()①有利于迁出地引进优秀人才②造成迁出地社会不稳定③有利于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社会经济联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和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和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口与环境》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

下图甲、乙为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和“人口增长率曲线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如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则该城市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2.根据图乙判断该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②B.③C.④D.⑤下表是我国“某城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C.以老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4.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状况B.制约了该市经济的发展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内迁人口增量,即净增人口数量,是指一个地区当年迁入人口的数量与迁出人口的数量之差。

常住人口增量是指一个地区当年常住人口增加的数量。

下图为1994—2010年东京市内迁人口增量和常住人口增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2005—2010年东京常住人口增量、内迁人口增量相差不大,说明东京A.老年人口比重在降低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C.劳动力需求数量减少D.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6.1994—2010年东京内迁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政策B.环境C.经济D.交通读“韩国历年生育率和抚养比变化预测图如下”,完成下面小题。

注:总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0~19岁、65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20~64岁)人口之比,包括儿童抚养比(0~19岁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

7.韩国社会总抚养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时期是A.1950-1970年B.1970-1990年C.1990-2010年D.2020~2050年8.有关韩国社会总抚养比的说法合理的是A.和出生人口成正相关B.和儿童抚养比成正相关C.和劳动人口成负相关D.和老年抚养比成负相关9.2020年后,韩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出现失业潮B.出现婴儿潮C.养老设施不足D.幼教师资不足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人口再生产类型由A、人口总数量决定B、人口年龄结构决定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D、人口性别结构决定2、就全球而言,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的迁移B、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3、关于环境人口合理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准确的说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B、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C、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D、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4、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已经很好地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不需要估计环境人口容量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只根据多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6、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某城市2002年末统计共有人口500万,2003年内共计死亡6万人,出生5万人,迁出20万人,迁入40万人。

据此回答7—8题:7、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1.2% B.1% C.-0.2% D.3.8%8、有关该市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市人口总数在减少B.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C.从人口数量变化方面看,该市不可能位于中国D.该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呈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9、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图1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0-11题.10、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型的时期是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11、Ⅳ期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1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A.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D.人口再生产处于“现代型”阶段13、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A.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D.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14、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最根本原因是A、大量农村劳动力过剩B、开发矿产资源与支援国家建设C、城乡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D、80年代初国家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15题。

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

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一、选择题(2015·宁模拟辽)读下边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 (单位:‰),回答1~2题。

1.黑龙江免得人口自然增添率与全国同期对比差别最小得年份就是 ( )A .2012年B .2010年C .2000年D .1995年 【分析】 读图,左边分别就是全国与黑龙江得人口死亡率, 右边分别就是黑龙江与全 国得人口出生率。

能够计算出人口自然增添率黑龙江与全国同期得差别大小。

1995年相差 2、 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 年相差最小。

B 项对。

【答案】 B 2.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添得特色就是 ( )A .人口增添模式为“高—低—高”B .总量呈降落态势C .总量呈零增添态势D .总量呈增添态势“低—低—低”模式,A 【分析】 依据图中数据能够判断,黑龙江省人口增添模式为项错。

但就是人口自然增添率大于0,故总量仍呈增添趋向,B 、C 两项错,D 项对。

【答案】 D (2015广·州检测)某地域2012年人口总量 2443万,城镇人口 1452万(外来人口有520万),乡村人口991万。

以下图为该地域部分人口资料图。

读图回答 3~4题。

3.目前,该地域人口自然增添特色为().超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添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添率C.超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添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添率【分析】该地域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添率均低于1%,所以应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添率。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答案】D4.影响该地域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差别得直接要素就是()A.人口政策B.医疗条件C.人口迁徙D.经济水平【分析】城镇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率小于乡村,就是因为乡村劳动力人口,即15~59岁得人口向城市迁徙,而致使城镇得老龄化小于乡村。

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

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2015·辽宁模拟)读下面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1~2题。

1.黑龙江省得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得年份就是()A.2012年B.2010年C.2000年D.1995年【解析】读图,左侧分别就是全国与黑龙江得人口死亡率,右侧分别就是黑龙江与全国得人口出生率。

可以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黑龙江与全国同期得差异大小。

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年相差最小。

B项对。

【答案】 B2.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得特点就是()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呈增长态势【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A 项错。

但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量仍呈增长趋势,B、C两项错,D项对。

【答案】 D(2015·广州检测)某地区2012年人口总量2 443万,城镇人口1 452万(外来人口有520万),农村人口991万。

下图为该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

读图回答3~4题。

3.目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解析】该地区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于1%,所以应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答案】 D4.影响该地区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差异得直接因素就是()A.人口政策B.医疗条件C.人口迁移D.经济水平【解析】城镇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小于农村,就是因为农村劳动力人口,即15~59岁得人口向城市迁移,而导致城镇得老龄化小于农村。

【答案】 C(2015·南昌调研)下图示意江西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卷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卷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读都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2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刻为 ( ) A.1 B.2 C.3 D.42.下列各国中,人口进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3.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决定于(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生育率4.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 A.科技水平——猎取资源数量——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C.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猎取资源数量D.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读右图,四都市某年人口资料,回答5—7题。

5.若四都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递增排序为(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6.四都市中,经济进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7.四都市中,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有 (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回答8~9题。

年龄段(岁)0~14 15~29 30~44 45~59 ≥60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8.该市迁入人口的特点有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以青壮年人口为主C. 人口迁移要紧受政治因素阻碍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9.迁入人口对该市的阻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进展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促进了该市的经济进展读人口、资源、环境污染随时刻变化曲线图,回答10—12题10.若此图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则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非洲 B.西欧 C.北美 D.大洋洲11.右下图反映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到20世纪末全球性三大问题仍旧是人口过快增长,资源递减短缺,环境污染加剧B.图中反映的问题在进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峻C.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没有显现过D.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大部分可能阻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12.有关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是( )A.人口过快增长的缘故要紧是都市化的结果B.资源递减是由于资源均为非可再生资源C.环境污染加剧的缘故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关D.人口增长过快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唯独缘故13.进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其带来的后果是 ( )A.阻碍经济进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劳动力充足,促进生产进展C.对资源需求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D.消费者增多,扩大了市场,有利于经济进展14.有关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正确的说法是 ( )A.我国建国往常没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逐水草而居是历史上人口迁移最要紧的直截了当缘故C.历史上大的农民起义、改朝换代,都可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D.清朝乾隆年间,锡伯族的部分人员西迁新疆是一种自发的行为15.现代环境人口容量比原始社会大的多,其要紧缘故是 ( )A.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B.资源总量不断增加C.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D.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16.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的森林的废墟上戳洞下种,说明 ( )A.次生环境因素对人体有危害B.人口数量是阻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C.人口科学文化素养高,就可不能破坏环境D.人口科学文化素养低,会白费资源.破坏环境17.环境难民产生的缘故是 ( )A.战争或地区冲突 B.经济建设造成的移民C.地点性传染病威逼 D.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而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都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差不多上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交通和通信的进展是庞大的拉力因素C.地区自然条件差异专门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D.差不多上追求自身职业更好地进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19.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目前人口的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都市B.社会进展的总方向使人们由第三产业向第一和第二产业迁移C.国家的政治变革引起的人口迁移属社会经济方面的阻碍因素D.自然缘故引发的人口迁移差不多上可推测的20.人口素养低,生产活动可能显现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如: ( ) A.黄土高原修水平梯田B.江汉平原大面积围湖造田C.东北平原进展塑料大棚 D.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21.人口流淌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进展产生专门大阻碍。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据此回答1-2题。

1.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人口潜力指数是某地区相对合理人口密度与该地区实际人口密度之比。

人口潜力指数大于1,说明该地区可以容纳更多人口;人口潜力指数小于1,说明该地区的现有人口数已经超过其相对合理人口容量。

图10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单位:%)。

据此完成3-4题。

3. 影响人口潜力指数的首要因素是()A. 教育程度B. 经济发展水平C. 消费水平D. 自然资源4. 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指数较高的原因是()A. 开发历史悠久B. 环境优美,适宜居住C. 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D. 消费水平低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均匀程度。

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图中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

结合安徽省人口与GDP分布洛伦兹曲线图完成5-6小题。

5.安徽省人口、CDP分布的状况是()A.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高度一致B.人口集中度与CDP集中度完全背离C.人口集中度大于GDP集中度D.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6. 图示安徽省人口与C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安徽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②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③安徽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④安徽省地形差异大⑤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南北气候差异大⑥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高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⑤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导学案(4)时间:3.23 选编:汪立成审编:彭玉玲第Ⅰ卷(共25题,总分50分)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

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

据此完成1-4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

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7%D.60%2.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从原始型走向传统型B.传统型走向过渡型C.过渡型走向现代型D.各省区全部进入现代型3.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联合实施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人认为对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国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理由是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人口众多,民族众多D.基因研究处世界顶尖水平下图反映了目前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字母分别表示欧洲、北美(不包括墨西哥)、亚洲和非洲。

据图回答4-5题。

4.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B.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C.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D.非洲、北美洲、亚洲、欧洲5.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D.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6.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对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都很大B.环境污染完全是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过多、过快造成的C.科技越发达,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越多D.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资源状况所决定的10.关于目前对全球人口环境容量的几种估计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悲观,乐观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各种不同的观点B.乐观派认为只要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人口数量就可解决问题C.认为现今世界人口已大大超出地球环境承载量是悲观派的观点D.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所公布的报告认为,地球能够容纳110亿或略多一点的人口并能使其合理健康生活11.以下现象呈负相关的是( )A.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B.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与人口迁移规模、范围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迁出量;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生育子女数D. 人口身体素质与自然环境条件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 )A现代型和过渡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过渡型13.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影响下图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示意图(1955-1960年)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15.下列城市中,是因为矿产资源开发而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城市是①开罗②伯明翰③巴西利亚④悉尼⑤攀枝花⑥新德里⑦大庆A.①③⑥B.②⑤⑦C.②③④D.①④⑦16.早期人口迁移的基本形式是逐水草而居,决定其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太阳辐射B.矿产资源C.淡水分布D.地形1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人口的文化水平C.资源状况D.人口生活消费水平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2-14题。

18.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B.②C.③D.④19.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新加坡20.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ⅠB.Ⅰ和ⅡC.ⅡD.Ⅲ2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哪两个变化原因( )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②人口的出生率③人口的死亡率④人口迁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人口的增长与迁移对人类社会影响较大,据此回答19-21题。

22.东晋建立初,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东晋采取抵抗政策,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军队南下B.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C.世族与庶族之间的矛盾缓和D.统治者注意缓和胡汉之间的矛盾和对立23.1910年到1939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出国从事工商业的人数达396人,占总注册数的83.7%,导致此时乡民出国谋生数量大增的原因有( )①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或军阀混战) ②一战期间大量华工出国③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④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平等交往加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4.下列国家中,因政治中心的改变引发人口迁移的是A.美国、加拿大B.中国、俄罗斯C.埃及、意大利D.巴西、巴基斯坦2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第Ⅱ卷(共5题,总分50分)26.下图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为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型,判断的依据是人口的数量大,人口增长速度。

(4分)(2) 右图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型,判断的依据是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速度,甚至出现增长。

(4分)(3) 从人口的年龄结构分析:左图岁以下人口比重大,说明人口数字大。

(2分)(4) 右图人口的年龄结构呈型,理由是。

(2分)27.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0.6%)相似的是国。

(3分)(2) 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 (1分)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3) 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二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1分)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年龄15岁以下15岁到64岁65岁及以上国家A国50 45 5B国17 65 18(4)分析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和等。

(2分)(5)图三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3分)28.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B、C代表的是。

(1分)⑵图中发生迁移现象的箭头是和;虽然有人口流动,但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有,原因是。

(4分)⑶按地理范围划分,人口迁移可以划分为人口迁移和人口迁移。

(2分)⑷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2分)29.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

读下图并分析回答:⑴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将一个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2分)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乡村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⑵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6分)(3)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2分)A.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B.东南部劳动力不足C.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D.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参考答案第Ⅰ卷(共25题,总分50分)1---3 解析:次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和我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相关内容。

三角坐标的判读:第一步找坐标0一侧的纵轴,第二步平行与纵坐标读横坐标。

中国人口多、民族多是人类基因研究的一大优势。

答案:1.B 2.C 3.C4---5 解析:传统型的表现是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和较低增长率,此类型仅见于少数发展中国家;过度型的表现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代型的表现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

答案:4 D 5 C6:解析:生育率的变化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死亡率既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污染是由于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均消费水平等决定的;人口的增长、人口数量要同社会环境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答案:D10.解析: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有不同的认识。

悲观者认为现在世界人口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的环境容量;乐观者认为未来的世界人口不会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观点是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的报告认为,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答案:B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间的辩证关系。

一般情况下,人口出生率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高;另外,交通、通讯越发达,人口迁移规模、范围也越大,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迁出和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生育子女数成负相关。

答案:C12 (解析) 本题以当今热点人口问题为背景,具体考查了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

图示三个区域特征明显,判断难度不大。

本题考查了图表判断能力与知识再认再现能力。

分析图可知:a区域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符合传统型的特点;而b区域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符合过渡型的特点。

答案 D13.解析:c区域人口增长类型是现代型,其特点表现为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全、水平高,再加上教育水平高,受教育时间长,养育子女成本较高,因此生育意愿较低。

答案 B14.答案:D15.答案:B16.解析:早期人们逐水草而居说明了人们对天然淡水分布状况的依赖较强。

答案:C17.解析: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

答案:C18-20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和城市的基础知识以及读图、析图的能力。

第18题要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的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数量增加;等于零时,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极值;小于零时,人口开始下降。

第19题则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人口出现负增长,最典型的为四个国家之一的德国。

第20题由城市人口比重知其城市化处于第三阶段。

答案:18.D 19.C 20.D21.解析: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二是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人口迁移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