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

合集下载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文不仅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

而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真正地写出自己的东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表达个性化观点、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在作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作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形成独立的见解。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且给予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写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让他们在写作中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才能在作文中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展示出自己的主体性。

二、引导学生表达个性化观点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表达观点时都是泛泛而谈,缺乏独特性,这就导致他们的作文缺乏主体性。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观点。

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发散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授写作技巧,如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个性化观点。

只有当学生的观点独特、个性化时,作文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学生的独特魅力。

三、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作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都是注重作文的结果,而忽略了作文的过程。

而作文的过程恰恰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关键环节。

教师要注重对作文的过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从选材到构思,再到表达,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在学生思想的引导,在写作时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思路和逻辑,注重学生在写作中的个性表达。

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写作计划和提纲等辅助材料,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主体性。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就是我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主体性的一些设想。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想要写作的内容。

学生应当被鼓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无论是对某个问题的立场还是对某个现象的评价,都应该被尊重和支持。

通过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独立表达的能力。

提供适当的写作素材和启发思路。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写作素材和思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名人演讲或者社会热点新闻,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并借此展开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提供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和风格的训练。

作文是包罗万象的,可以是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叙述文等等。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和风格,培养他们多样化的表达能力。

通过组织辩论赛、写作比赛、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写作实践,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艺术性。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仅是指他们自主选择和表达的能力,还包括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老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并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不断地反馈和指导,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反思和改进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作文主体性需要老师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同时提供适当的写作素材和启发思路,以及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和风格的训练。

只有通过持续的反馈和指导,才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独立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情感体验的表达。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呢?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第一步。

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就不会真正投入更谈不上体验到写作中的快乐和成就感。

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营造轻松活跃、富有趣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写作的乐趣。

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写作话题、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开展有奖励的写作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愿意用心去写,从而培养他们的主体性。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给予他们足够的表达自我的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强求他们像模像样,而是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大胆创新。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写下内心的感受、表达对生活的理解等方式,培养学生写作时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和风格。

三、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写作写作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才能在写作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培养出主体性。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写作,让他们不断地积累写作的经验和体验。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活动,比如写信、写日记、写读后感、写作业等,让学生在实际的写作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他们的写作主体性。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写作尝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写作尝试,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和题材,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创作激情。

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比如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等,也可以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写作题材,比如家乡、自然、人物、情感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写作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和题材,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写作主体性。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初探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

综观近年的中考、高考作文试题或试题范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摈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

可见,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的,符合潮流,而且是及时的。

要想切实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在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上进行培养。

一、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写作兴趣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指出:人的青春期是第二次诞生,而这第二次的诞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我发现。

即把探索的视线对着自己的内部,发现作为脱离其它一切事物的一个世界——主观意识。

“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

笔者曾多年致力于写作实践“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探索,在实验班级中,改变以前一学期写几篇作文的任务,代之以一本自己命名的“随笔本”。

随笔本上内容不限,题材不限,自己命题,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为内容,持之以恒的练习最终都让他们达成共识。

学生闫春霞认为:用真心去写,很畅快,是倾诉后的一种快感,生活中还不能少了它。

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既满足了文章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

他们觉得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延伸。

“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班会”、“一次拆迁”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素材的来源。

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

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将他们汪洋恣意写就的“放胆文”与实验前的习作相比,他们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他们不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悲欢,也在忧患国家的命运前途。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作文教学在中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就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进行探讨。

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味着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主思考和表达,而不是简单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地进行写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将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教师的角度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写作习惯、兴趣爱好和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引导。

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待每个学生都应该是个性化的。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主动获取写作素材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发掘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将其转化为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3. 提供自由写作机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写作机会,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写作,不受限制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主体性,从而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质量。

二、学生的角度1. 自主学习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要主动获取写作素材,通过各种途径积累充足的写作经验,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还应该注重阅读,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2. 勇于表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勇于表现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特征。

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要主动思考和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的质量。

只有勇于表达,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

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缺乏主体性,难以真正达到写作的目的。

在作文教学中,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感到安心和自由。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教师要注重鼓励和激励,给予肯定和建议,不只是一味地批评。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见解,才能写出有个性、有思想的作文。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思维训练活动,如阅读、思考和讨论,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样的创造性写作活动,如写日记、写小说、写诗歌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写作灵感和想象力。

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和方法。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模仿和借鉴。

教师还应该注意及时批改学生的作文,给予具体的修改意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读书、多思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写作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写作进展和困惑,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发布时间:2023-07-20T08:14:35.776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7月下作者:周海[导读] 创新写作教学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是指教师对作文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安排时,要尽量满足写作主体发现的欲望,用探索与寻求真理的活力激发写作主体的学习动机。

(仪陇县土门初级中学校 637609)【摘要】兴趣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最佳动力。

处于青少年时代的中学生,往往是凭兴趣学习的。

但是,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培养的。

写作主体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非与生俱来的,它依赖于我们教者的激发与培养。

教者首先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了解人生,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汲取丰富的创作素材,这样,学生的悟性、灵性才会不断提高,才能发挥其主体性所需要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主体性训练多样化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3)7-020-01创新写作教学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是指教师对作文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安排时,要尽量满足写作主体发现的欲望,用探索与寻求真理的活力激发写作主体的学习动机。

作文的兴趣从哪里入手培养呢?按心理学的观点,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

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愿自觉的要求。

一、给学生以写作空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创造的原型,一个缺乏丰富生活的人是根本写不出充满生活情趣、富有创新体验的文章来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应努力呵护每一位儿童的心灵感知方式和生存方式,要改变固有的指导习惯,关注学生的生活并且拓展其生活,引导学生自主作文。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创造力不致于过早枯萎,生命活力才不致于过早消失。

二、激发写作兴趣,挖掘主体潜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最佳动力,它是可以培养的。

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将学生对作文的反感、惧怕转化为兴趣、爱好,使学生由怕写变为爱写。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初探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初探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初探引言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在初中阶段,作文的教学尤为重要。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近年来,主体性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1. 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目前,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1 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倾向,初中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往往被无视或仅仅是作为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1.2 学生写作能力较差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和自信心,往往只能机械地背诵范文,缺乏创作力和表达能力。

1.3 缺乏主体性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机。

2. 主体性教学的概念和意义2.1 主体性教学的概念主体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通过思考和实践来构建知识的教学模式。

2.2 主体性教学的意义主体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主体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的方法为了实现初中作文的主体性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话题,或者与学生共同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动力。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写作素材的积累。

3.2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启发式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写作范例和模板,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新,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中学生作文教学的老师,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特点。

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心。

学生往往在写作时缺乏信心,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担心自己的作文不够好。

这时候,老师就需要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写好作文。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成绩好的优秀作文,让学生看到别人的优秀之处,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老师还可以在评语中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从小细节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主体性。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参与作文写作的重要动力。

当学生对一个话题感兴趣时,他们会更积极地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写作题目,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作为中学生,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都还处于培养阶段。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写议论文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让他们能够分析不同的观点,并表达出自己的主张。

在写叙事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情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写作机会。

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自主创作能力。

老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写作时间和机会,鼓励他们多写多练。

可以设置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在时间和题材上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同时也要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

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或者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他们的写作经验和自信心。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笔者发现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作文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往往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完成作文,而没有真正理解作文的重要性和其实质。

这需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以下是本文对于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一些思考。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阅读能力作文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总结和提炼,因此,优秀的作文必须建立在对于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之上。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库,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型,才能更好地构思和表达自己的作文。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

首先,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我们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选择一些真实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小说,以供学生阅读。

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

同时,要注重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和深层次的启示,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表达的能力在教育学界有这样一句话:“知识是人类的财富,思维是人类的本质。

”自主思考是指指导学生不再被教师一遍遍的口供认为自己的知识,而是自己通过思考实践积累知识,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作为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表达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评价作文材料,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在教学中注重教育学生看问题的全局和深度,引导他们形成系统、立体的思考方式。

在培养学生自主表达的能力方面,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准确性,注重语言的文学性、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其在表达中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写作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写作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到快乐和愉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话题,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2、采用多种形式的作文形式,例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3、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材料来源,例如阅读、实地考察、采访等,使学生的写作更加实际、可靠、生动。

4、注重细节,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展现个性特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策略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建立在技能和策略的基础上的。

注重学生写作技能和策略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策略:1、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写作指导,包括通用技能的快速创意法、写作思维的启发思维、文字表达的秘诀等,让学生有所收获。

2、通过把握不同的段落关系、逻辑思维的训练、适当的长度、尽量增强可读性等方式,培养学生写作策略。

3、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每天都能写一点,逐步增加写作量,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

三、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反思评价和反思是学生主体性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我认识和发展的重要路径。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反思,具体措施包括:1、鼓励学生对自己写作的局限性和优势进行自我反思,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2、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对比,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其他同学的作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促进语言交流与表达。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主体性作文教学的三点定位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主体性作文教学的三点定位

主体性作文教学的三点定位一、构建“导写与自写相结合”模式,优化作文教学过程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过程是事物在写作前头脑里加工的过程,它经历“双重转化”——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转化,主体观念向语言表达转化。

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过程也必须尽可能与文章产生过程一致,因为只有经过这样的实际训练,学生才能形成真正的写作能力。

同时,还要顾及“导学”与“自学”的两个方面,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补学习写作学习。

作文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创造性实现目标的优化过程。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个“导学—自学”作文训练模式,步骤大体是:1.老师定标—学生定题;2.老师导写—学生自写;3.老师点拨—学生自改;4.老师评讲—学生总结。

这一教学流程重在体现老师是“导”,而学生是“主”的主体性发展式的教学。

二、采用“给题与给意相结合”方法,拓展作文命题思路怎样才能让学生“我能写”、“我想写”呢?笔者认为原则依然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设置作文训练任务。

加强作文命题的实用性,积极探求开发智力培养创造能力的新途径,为学生提供情感表达的方便。

学生表达目的一般分为五种:1.传达意志和要紧的事;2.为了记忆(备忘);3.为了使多数人知道;4.为了把情感传达出来;5.为了说服他人。

在教学中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作文训练,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另外,作文教学还应重视创新导向,命题切忌陈旧,要力求新颖。

例如《我的梦乡》、《假如我是你……》、《1234……引起的联想》等这些题目适合中学生幻想心理,能激发创作的内驱力,有利于迅速提取储存大脑中的物象知识。

下达作文训练任务时,应采用“给题与给意”相结合的方法,不要“一刀切”全是命题方式。

可以统一命题,也可以按程度给题,还可因人给题,甚至可以只给一个“意思”、“意象”、“情境”让学生作文。

“给题”一般多给几题让学生有选择地去做,“给意”一般给“材料”让学生自己命题。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1. 引言1.1 引言概述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表达个性观点,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和套路。

培养学生主体性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

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引导他们在思考问题、写作时展现独特的思维和观点,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通过这样的努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可以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作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采。

【200字】1.2 问题意识学生缺乏主体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被要求背诵和模仿,缺乏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机会。

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缺乏自信,害怕被评判和批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选择了保守和平庸的立场。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发展,也影响了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性的形成。

我们需要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并解决学生缺乏主体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 正文2.1 重视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见解和表达能力。

重视学生主体性是作文教学中的基本理念,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主体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有效途径。

只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考方式,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自由表达个性化的观点,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重视学生主体性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被尊重和重视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这种积极性也会带动他们在写作方面的表现。

重视学生主体性还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加平等和尊重的互动关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评判学生的文笔。

中学语文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摘要作文的内涵本质是写作者对个人生命以及思想的诠释,在主体性作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做到以下三个变化: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害怕写”为“乐意学”,变“他主写”为“自主写”。

这些变化标志着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内部动机,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将更有利于实现中学语文主体性作文教学。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主体性教育个性化作文教学针对语文教材中刻板的作文要求,应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可自由“横向”组合或“纵向”组合教材中所规定的作文教学任务,甚至可以带着学生探索,从身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写作。

一、主体性教育与主体性作文教学主体性教育旨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去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体性作文教学正是在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过去学生被动作文的缓冲,要努力创设适宜本班学生学习的环境、环节,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学生作为作文教学活动的对象,首先要具备明确的主体意识,在学会自主思考后,不断积累日常生活和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再通过一系列训练,使之成为自身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厚的文学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探索专业领域,注重提升自我,研究、开发新课题。

主体性作文教学活动的最高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自我提升与进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中学语文去主体性作文教学弊病与成因(一)缺少观察体验作文,从本质上说,是生命与生命的表达与沟通。

缺少生命个体情感抒发、思想表达、个性风采展示的文字只是流水账,作文是一种高层次的生命活动,是生命自身的需求。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表达对生活的感情,使写作成为学生愉快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需要。

写作是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活动,对生活的缺少观察、没有体验而写的文章无法使读者产生共鸣。

如何培养初中生写作主体性论文

如何培养初中生写作主体性论文

如何培养初中生写作主体性论文概要:培养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就是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重视他们的主动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生活,去观察实践丰富见闻,认识事物获得感受。

使学生用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语言,自由又自如地描绘生活、抒发真情、展现真我。

一、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写作的主体性(一)引导自主写作,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现如今的初中作文教学仍以命题作文为主,因为命题作文定了框框,提了要求,有统一的思路,教师好教。

但学生好写吗?其实不然。

他们如同被规定了跑道,大家只能在狭窄的“道”上“行走”,学生的需要、思考,要么被忽略,要么被摒弃,他们怎能写出富有个性、流露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试想,如果我们把命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一定会大大提高。

作为教师,不要怕没有一个具体的题目,学生会天马行空、偏离主题,胡说八道。

我们应相信,让学生参与命题,使题目成为他们思想、感悟交流、碰撞后的精髓,这种精髓是独特的、唯一的,没有重复,没有抄袭,写出的作文定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学生需要更多的心灵独白,需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所以,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写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写作的主体性。

除了必要的命题作文外,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模式,如日记、周记、随想、心得等。

(二)培养写作积极性,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写作也是一样,若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得从培养兴趣入手,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积极观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是将自己对客观事物感受的理解、认识,用书面语言外化出来的过程。

这个过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别人是不能替代的。

而这个“主动性”往往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生活单调,就缺乏表现欲。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来源。

鲁迅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

实施主体性写作 提高初中作文教学实效

实施主体性写作  提高初中作文教学实效

实施主体性写作提高初中作文教学实效初中作文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活动。

本文结合新课程作文教学实践,从重视学生写作素材积累是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自主性是基础;加强日常口头作文训练是辅助;教师适时适度引导是关键等方面阐述了主体性作文教学的问题。

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

作文训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深化阅读、规范口语表达,并能在培养审美情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写作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因此,中学作文教学的定位必须由传统的应试作文训练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自主的主体性作文训练。

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来,实现个性化写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重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前提学生胸中有积累,才能言之有物。

而学生积累的主要来源应该是生活和阅读。

1.加强生活积累。

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鲁迅在《一件小事》中发现车夫的崇高的品德,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

教师要从身边庸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从花的香、草的绿中感受自然,从阳光的明媚中感受到生活的快活,从绚丽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的眼睛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

这里有母亲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

要想让学生发现美,就要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习惯。

例如《那一次,我……》,那一次,一定是实实在在的一次人生经历,一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在,或是尝到了酸楚,或是尝到了甜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
———————————————————————————————— 作者:
———————————————————————————————— 日期:

浅谈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
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综观近年的中考作文试题或试题范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试题的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灵活,它要求写作主体摒弃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露自己的人格世界。可见,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的,符合潮流,而且是及时的。要想切实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在写作主体的自我意识上进行培养。ﻭ一. 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写作兴趣;ﻭ曾作过初一到初三3个年级的作文心理调查,让人吃惊的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只有15%,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惧怕心理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着活泼的个性 。 缘于”情”而作,为自己的真情,为自己的个性,基于这一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拢”。学生崇尚真实,敞开心扉的袒露正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历程。
(一)专题讨论方面ﻭﻪ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值青少年心理的迅速发展时期,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上的断乳”,教师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将作文的文法指导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作文指导专题。这些专题材料来源于教师的指导规范,学生的示范作文,媒体中传播的最新出现的资料,它们来自生活,来自学生,也来自书本,有其取材的新颖独特性,思维的严密性,如”圣诞节前火鸡的遐想——评想象力”。教师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引导,对症下药,为其步入写作道路奠定了基础。写作指导贴近他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写作再深入的激情,成功地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ﻭ(二)个别交流方面ﻭﻪ教师和学生对习作常产生评判差异,差异在于第一:二者的评判标准不一;第二:二者之间缺乏平等交流。作为教师要消除这种差异,不必拘泥于自己品评文章的条例,索性放下架子,写下水文,体验学生的情感、兴趣。”与学生侃写作”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交流分面谈和笔谈。面谈的形式常常是三、五人为一小组,选择一话题作谈话中心,指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教师作总体指导。话题选自同学们感兴趣或共同存在的问题。同学各执己见,不同观点汇聚到谈话中,每人都多少领悟到一些,效果很好。笔谈形式多样,可以是师生对一阶段作文的审视定位,可以是教师写的”写作心语”。更重要的是,此种不拘一格的交流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对自己文章和其他文章的判断能力。”我能写好作文”,他们写作的自信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ﻭﻪ三. 挖掘”主体”潜能,开拓作文视野;ﻭ作文教学也分为两个水平。当学生从”我想写”的发展水平进入”我会写”的第二个发展水平时,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就进入”还能写什么?”ﻭﻪ(一)总体发展目标区ﻭ每一年级,实验班除了应完成的作文训练计划以外,还制订”总体发展目标区”。ﻭ初一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让学生学会”一事一议”,剪报的素材来自四面八方,学生饶有兴趣。通过”诗词我来读写”5分钟训练,让学生领悟诗歌美的意境。ﻭﻪ初二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品评作品,在结构、语言等诸多环节欣赏其长处,设置“名人名言我来读写”5分钟,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也训练其思维的敏捷、缜密。ﻭﻪ初三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觅得优秀作品进行鉴赏,诗歌、杂文,甚至是摄影,漫画都可入选。初三年级”我说热点”,让学生与时代同步,以敏锐的观察力参与世界的新浪潮。ﻭ(二)个人发展目标区ﻭ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他们制定了”个人发展目标区”。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开拓、创造的自主精神也是有益的尝试。学生主动向课外拓展,自己的个性得以自由、和谐地发展。ﻭ
笔者曾多年致力于写作实践”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探索,在实验班级中,改变以前一学期写几篇作文的任务,代之以一本自己命名的”随笔本”。随笔本上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为内容,持之以恒的练习最终都让他们达成共识。学生蒋勇认为:用真心去写,很畅快,是倾诉后的一种快感,生活中还不能少了它。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即满足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他们觉得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生活延伸。”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他们学会突出自己的位置和情绪,把握写作的机遇,表现浓厚的写作兴趣。喜欢写作的人数从实验前的15%上升到58%,对写作兴趣一般的人数从45%降至29%,对写作持冷淡态度的人数从40%降至13%。
二. 规范”主体”行为,提高写作技巧;ﻭ宋朝谢枋在《文章规范》里提到的”小心文”正是作文改革中第二步要求。它对字词篇章有更精当的要求,须再三斟酌,以求更好的效果。主体意识的觉醒,更新了写作主体的观念,开拓了写作新视野。但”放开写,让学生自由抒写。”并非只纵不收,教师在学生的”放笔”中,仍要悉心指导,担当好主导角色,引导学生在自由抒写之后,有进一步提高。ﻭﻪ如何指导学生作”小心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