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法律思想评析

合集下载

儒家法律思想总结辩论稿

儒家法律思想总结辩论稿

儒家法律思想总结辩论稿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专家、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儒家法律思想总结辩论稿》。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儒家一直在中国法律体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儒家法律思想注重于人的道德修养,倡导人们心存仁爱、谦恭礼让,使得社会秩序更加和谐。

下面我将从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理念、法律教育以及社会治理三个方面,对儒家法律思想进行总结辩论。

首先,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理念是人心与道义的统一。

儒家认为,人心是伦理道德的根源,也是法律的基础。

他们主张人心要与道义相合,尊重社会公义,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善良。

儒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倡导行为必须符合公众利益,追求心中的仁爱、诚实和忠诚。

这种理念对于法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法律的遵守需要内心的坚守和自律。

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理念与现代法治理念的追求是相通的,都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平等和公正。

其次,儒家法律思想注重法律教育。

他们认为,法律教育是培养人们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儒家主张,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律意识,进而悟出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

这种法律教育的理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我们现在正面临着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健全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法律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才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最后,儒家法律思想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通过道德修养来塑造个人品质,进而影响社会风气和民众行为。

在儒家法律思想中,政府负有教化、引导和治理民众的责任。

政府的权力要以德行控制,通过以身作则、修身养性,影响和感化民众。

这对于现代社会的治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政府除了要依法行政外,还应该注重道德层面的引导和教育,做到以身作则、以德化民,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

总结起来,儒家法律思想以人心与道义的统一为核心,倡导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的和谐;注重法律教育,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并提供了对于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认为政府要以德行引导和影响民众。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儒家法律思想评述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儒家法律思想评述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儒家法律思想评述儒家法律思想评述儒家法律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发展和司法实践。

本文将从儒家法律思想的概念、核心理念以及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儒家法律思想的价值。

一、儒家法律思想的概念儒家法律思想,是指儒家学派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总结。

儒家法律思想源于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著作中对于礼、义、仁等观念的阐述,强调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主张通过德育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理念即“仁者爱人”,强调人伦关系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遵循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来行使和遵守法律。

二、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理念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仁者爱人”和“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两个方面。

首先,“仁者爱人”是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尊重。

儒家认为,人伦关系是社会稳定和法律实施的基础,法律应该通过仁爱之心的教化,推动人们遵守法律的意愿和责任感。

其次,儒家强调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德治侧重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自律能力,而法治则是通过制度和法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儒家认为,只有在德治和法治的共同作用下,社会才能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三、儒家法律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影响儒家法律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儒家法律思想强调人伦关系的重要性,推崇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影响了封建社会的法律倾向。

在古代中国,法律制定时通常会考虑到人伦关系和社会伦理,注重调和和解决争端。

其次,儒家法律思想中的“仁者爱人”观念,强调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利益,这影响了古代司法实践中的刑法原则和司法理念。

古代中国刑法注重以德治罪,强调教化和改造罪犯的作用,反映了儒家法律思想的影响。

此外,儒家法律思想还对古代中国的家族法律、秩序法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独特特点。

探析法律儒家化对现今法律的影响

探析法律儒家化对现今法律的影响

探析法律儒家化对现今法律的影响儒家思想从西汉开始走进了法律领域,替代了法家思想,成为正统的法律思想。

儒家思想通过长期的渗入,在立法、司法解释等法律领域逐渐展开。

本文首先对儒家思想进行概述和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并总结出法律儒家化的特点,从而分析法律儒家化对现今法律的影响。

法律儒家化;现今法律;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不仅对封建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引领着法律思维的主流,同时对现代法律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儒家思想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培养不断地渗透进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中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现今的法律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学习并借鉴儒家思想中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优良思想,积极推动法治社会进程。

一、儒家法律思想概述及主要内容儒家思想强调宗法等级秩序。

儒家法律思想经过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许多法律观念,包括“礼治”、“德治”和“人治”等等。

儒家法律思想在封建社会时就已扎根,为当时的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了作用,从而得以持续继承和流传。

主要内容为:1.礼治论儒家认为,礼治应当宣扬“犯罪可耻”的理念,从根本上减少犯罪动机,真正用法治来约束行为,以最终实现“无讼”的目标。

2.德治论(1)德主刑辅,宽猛相济。

德主刑辅强调对犯罪分子处以刑罚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规劝民众为善,从源头上根治犯罪。

而宽猛相济是说刑罚与行为的严重程度要相衡,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否则容易失去法律本身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2)重视道德教化。

儒家思想重视道德教化,这一观念也在法律思想中渗透,也就是说,儒家倡导用礼、德进行教化,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也成为了法的一部分。

3.人治论人治论强调的是贤人政治。

统治者的道德对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若要真正贯彻落实法律的实施,必须提高统治者的道德素质,使其引领社会风俗的善恶。

二、儒家法律思想对现今法律的影响1.“礼治”与现今法的价值“礼治”倡导以民为本,宽惠与民。

儒家法律思想总结简短高中

儒家法律思想总结简短高中

儒家法律思想总结简短高中儒家法律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儒家法律思想强调仁德礼义,注重道德教化,倡导君臣父子的和谐关系,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个人自律的目的。

以下是对儒家法律思想的简短总结。

首先,儒家法律思想强调仁德的重要性。

仁德作为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亲和力。

儒家认为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注重道德教育和榜样的力量。

以仁德为核心的法律制度可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建立和谐关系。

其次,儒家法律思想倡导礼教的重要性。

礼教是儒家文化中的一大特点,它阐述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合理关系。

在儒家看来,法律制度应该基于礼教的原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尊严。

通过教化行为举止,弘扬正直大义,人们可以在遵守法律的同时,具备自我约束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儒家法律思想注重君臣父子关系的和谐。

儒家认为君子和民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应该互相尊重,并以礼制为框架加以约束。

君臣父子关系的和谐是法律制度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的关键。

君子应该以德治国,以身作则,并对民众负有更多的责任。

民众则应该尊敬君父,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

最后,儒家法律思想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

儒家认为恶行必受惩罚,善行必得赞赏,通过制定公正的法律来维护社会正义。

儒家倡导法律公正,反对任由恶势力滥用权力。

儒家法律思想认为,只有法律正义才能保障社会和个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总体而言,儒家法律思想以道德为基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道德教化和榜样力量去约束人的行为,强调个人责任感和社会正义的实现。

儒家法律思想对中国法律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现代社会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浅谈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关系

浅谈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关系

浅谈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关系
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关系体现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主张以德治国。

在制定法律时,儒家思想强调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群体
间的和谐相处,这与法律的本质一致。

儒家思想从“仁者爱人”的角度出发,主张法律要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权益,尊重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以促进社会稳定和个体幸福。

在古代法律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于法律的目的、内容、执行方式等方面起到
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关系还体现在法律的执行和司法实践中。

儒家思想注重道
德教化和人伦关系的培养,通过教化和人伦的规范来实现社会秩序和和谐。

这与法律的执
行过程相契合,法律的执行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制和惩罚,更要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教化,
以达到社会秩序的恢复和个体的改造。

在古代中国,官员们通常都受过儒家教育,他们在
执行法律时常常以明德、法信为准则,注重尊重个体的尊严和权益,考虑社会效果和个体
境遇,并以此来决定对案件的判决与处理。

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法律执行和司法实践的
指导和影响。

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关系还表现在法律的修订和发展中。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的
修养,主张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与法律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相契合,法律的修订和
发展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在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学者通常被邀请参与政
府的法律修订和制定工作,并为法律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支持。

这使得法律的
修订和发展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和道德规范,更好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

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法律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法律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法律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人的自觉,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这对于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审判实践三个方面来探讨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法律思想的影响。

一、思想观念的影响1. 仁爱伦理观的引入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的仁爱之心,认为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这种思想观念对古代法律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法律作为社会规范和约束的重要手段,不仅仅关注惩罚行为的公正,更加注重引导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从根本上预防犯罪的发生。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身,家庭和睦,国家治理以及天下安宁。

这种思想观念推动了古代法律制度的完善。

古代法律制度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护个人权益和社会秩序,更加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促进家庭和谐,实现国家治理的稳定和天下安宁。

二、法律制度的影响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儒家思想强调了个人修身,家庭和谐,国家治理以及天下安宁。

这种思想观念对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法律制度规定了人们在道德规范下的行为规则,强调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实现国家的治理和天下安宁。

例如,《礼记》中记载了一系列的家庭仪式和政治仪式,强调了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

2. 法律的公正和公正审判的要求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公正,倡导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对于古代法律制度带来了公正和公正审判的需求。

儒家思想认为公正是治理社会的基础,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该基于公正原则。

这种思想观念推动了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强调司法公正和法官的公正审判。

三、审判实践的影响1. 强调道德教育和改造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教育和改造,对于古代的审判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

司法实践中,儒家思想影响了法官对于犯罪人的教育和改造观念,提倡在惩罚的同时,重视犯罪人的道德改造,通过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儒家法律思想分析

儒家法律思想分析

儒家法律思想分析儒家法律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中的一种法律理论,强调了德治和仁义的重要性。

在儒家的理念中,法律不仅仅被视为一种制约和惩罚犯罪行为的工具,而更是一种教化和教育人民的手段。

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观点包括,德治优于刑罚、仁义规范人民行为以及家族伦理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首先,儒家法律思想提出了“德治优于刑罚”的观点。

儒家认为,在社会治理中,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培养比法律的制约和刑罚更为重要。

《大学》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个人修身齐家治国,才能和谐天下。

因此,儒家主张通过道德教育和德行的培养来规范人民的行为,而非过度依赖刑罚来惩罚犯罪行为。

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对人性的积极看法,认为人性本善,并且人们通过道德修养可以将这种善性发挥到最大程度。

其次,儒家强调了仁义对法律的规范作用。

在儒家的理念中,人们应该以仁义为准则来判断行为的是非和价值。

《中庸》中提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补有余。

”这句话强调了平衡是人道的核心。

在实践中,儒家认为通过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仁义关系,可以使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在儒家法律思想中,法律并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人们根据仁义原则自愿遵守的规章制度。

儒家法律思想还强调了家族伦理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家族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儒家强调了家族伦理对于社会稳定和治理的作用。

《论语》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身和家族管理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只有家族伦理观念得到充分弘扬和继承,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因此,儒家法律思想中家族伦理被视为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能通过家族教育扩展个人品德培养的范围。

试析孔子“德主刑辅”法律思想

试析孔子“德主刑辅”法律思想

试析孔子“德主刑辅”法律思想汇报人:2024-01-06•孔子“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背景与起源•“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内涵目录•“德主刑辅”法律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影响与评价•孔子“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局限性目录•总结与展望01孔子“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背景与起源随着周朝的衰落,传统的礼制逐渐瓦解,社会秩序混乱。

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士人崛起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如何重建社会秩序,孔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030201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0102儒家学派的兴起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刑罚为辅,通过道德引导和教化来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儒家学派主张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以德为先。

继承与发展孔子“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继承了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发展。

孔子认为,道德教化是预防犯罪的根本方法,而刑罚只是辅助手段。

他主张在治理国家时,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刑罚为辅。

02“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内涵孔子提出的法律思想,主张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同时承认刑罚的必要性。

德主刑辅强调道德教化的主导作用,通过道德引导和感化,促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

德主承认刑罚的辅助作用,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惩罚,维护社会秩序。

刑辅德主刑辅:概念与原则德主刑辅:理论基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孔子认为仁是最高道德标准,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通过道德教化实现社会和谐。

礼乐制度孔子提倡礼乐制度,认为礼乐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天命观孔子认为天命是道德和法律的终极来源,人们应顺应天命,遵守道德和法律。

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通过道德教化和刑罚的双重手段,德主刑辅思想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对后世的影响德主刑辅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德主刑辅思想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

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

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是指在古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法律制度逐渐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塑造,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法律体系。

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儒家思想强调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性,注重社会道德规范和人伦关系的维护。

通过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体系,可以引导人们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并维护社会正义。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如仁、义、礼和智,对于塑造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道德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和谐发展。

其次,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有助于确保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儒家思想强调君臣、父子、兄弟等人伦关系的规范和恪守,提出“君权神授”和“人君圣明”的观念,主张君主统治的合法性需要有道德修养和责任感的支撑。

这种观念在法律制度的塑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君主制提供了道德合法性的基础,也为国家法律体系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第三,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有助于法律的人性化。

儒家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主张“养育天下”,即对人民的保护和关爱。

通过将这种关怀融入法律体系中,可以使法律更加注重人民利益、人道主义精神和公平正义的追求。

例如,古代中国的法律注重求情制度,允许被告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情况,并且考虑到情节轻重来进行量刑,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文关怀。

第四,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一方面,儒家思想对于强调社会秩序和稳定,可能过于重视权威和传统,忽视对个体权益的保护。

另一方面,部分儒家思想强调等级制度和等级差异,可能容易导致法律制度中的不平等。

此外,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责任,但法律的实施需要具体操作,如何在法律适用和个体判断之间找到平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

虽然儒家思想的传统价值观对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塑造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既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又要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法律体系,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性、有效性和适应性,推动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

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

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是指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及渗透。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应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

首先,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可以从儒家思想对法律的价值观和制度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来进行。

儒家强调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认为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的道德修养以及实现社会和谐。

儒家思想具有“仁者爱人”的观念,对于法律的执行更加关注人的本质和尊严,注重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从而减少对法律的过度依赖。

另外,儒家强调顺应自然、和谐稳定的思想也对法律制度的建设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君主专制,倡导礼法制度,使得法律制度能够更好地体现君主的权威和统治,确保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因此,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从这一角度来看,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法律制度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现代性,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其次,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也可以从法律实施中的一些限制和不足来进行。

儒家思想重视社会等级和尊卑的观念,强调个人服从集体,注重等级关系和分工配合。

在法律儒家化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可能对法律执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强调尊卑秩序,法律对于下层社会人民的保护不足,权势阶级对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更具有优势。

另外,儒家思想充分肯定了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和统治理念,削弱了法律与道德的独立性,使得法律更依赖于儒家思想的指导。

这使得法律的存在和力量主要依赖于统治者的意志,而不够体现社会的多元和公平。

因此,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也应考虑到其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和不足。

此外,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评价也需要考量到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需求。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较为封建,国家强调集权和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法律需要与社会的特点和文化相适应,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思想对法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法律更能适应当时的需要。

历史 比较先秦儒家法家法律思想的优劣及其当代价值

历史  比较先秦儒家法家法律思想的优劣及其当代价值

试比较先秦儒家法家法律思想的优劣及其当代价值一、先秦儒家法家法律思想概述(一)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先秦儒家是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当中最为庞大的一家,也是体现儒家思想最为原始与纯正的一派。

先秦时代儒家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理论之中。

其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先秦儒家认为治国应当采用“礼治”。

“礼治”思想是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为国以礼”1,强调“礼其政之本”2,以维护其构建起的宗法等级制度。

同时,孔子在礼法关系上强调“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

这表明了先秦儒家认为“礼治”优于“法治”。

即使荀子在其法律思想中融入了“法”的部分,但“礼”仍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4,“礼治”仍然处在治国方略中的首要地位。

其次,先秦儒家十分重视“德政”,“仁政”的作用。

先秦儒家大多反对严重的刑罚杀戮或者未经德教便施以刑罚。

其强调治国要“为政以德”5,强调道德教化在实行统治中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孟子,他极力主张统治者应当行“王道”,而非“霸道”,要实行不忍人之政,通过教化的方式施政于民。

最后,先秦儒家倡导“为政在人”6的人治思想。

其强调在治国理政当中,人的作用高于法的作用。

先秦儒家的人治思想体现了两个方面,即一方面统治者应当遵守礼的约束,推行仁政,另一方面应当任用贤能之人来辅助君主治理国家,以达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7的目标。

(二)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先秦法家作为仅次于先秦儒家的学派,其法律思想与儒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甚至多为相背而行。

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大多集中于商鞅和韩非的思想理论之中。

首先,先秦法家崇尚“法治”,而非“礼治”和“人治”。

先秦法家强调“法者,国之权衡”8,只有运用“法治”,才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维护政权和国家社会的稳定。

“法”是治理国家的基本纲要。

同时,其认为统治者应当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掌握法、术、势,以驾驭群臣和百姓。

其次,先秦法家尤其注重刑罚的作用,讲求“重刑”。

论儒家法律思想

论儒家法律思想

论儒家法律思想儒家法律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建设,对于中国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家法律思想强调以德治国,注重道德修身、教化人心,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本质特点、儒家法律观念、儒家法律修身教化和儒家法律精神等方面论述儒家法律思想的重要性及影响。

一、儒家思想的本质特点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仁、礼、义、智、信,以及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个体责任感。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关系、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倡导人人负责的道德行为。

儒家思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

这种儒家思想与法律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道德教化和自律来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

二、儒家法律观念儒家法律观念强调法律的作用和地位,但与其他思想体系的法律观念不同,儒家法律观念更强调道德的引导和影响。

在儒家的观念中,法律只是一种手段,用来约束个体的行为,引导其循规蹈矩,但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教化来塑造人的道德品质,使其自愿遵守法律。

儒家法律观念注重个体内心的修养,强调人的自律和自发性,认为法律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三、儒家法律修身教化儒家思想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教化,提倡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人。

在儒家的观念中,一个合格的人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守规矩守法律,以身作则来感化他人。

儒家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诵读经典、学习仁义道德,人们的内心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起来,从而自觉遵守法律。

儒家法律修身教化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形成和谐社会。

四、儒家法律精神儒家法律精神是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是儒家思想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儒家法律精神强调儒家思想的运用和贯彻,使法律成为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工具。

儒家法律精神强调道德法治的结合,通过强调道德教育和法律约束相结合,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治理。

儒家法律精神强调个体责任和教化,要求每个人都能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为社会做出贡献。

儒家思想的核心从法学角度剖析

儒家思想的核心从法学角度剖析

儒家思想的核心——从法学角度剖析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所以,一提到儒家思想的核心,脑海里闪现的便是“礼”、“礼治”等字眼。

本文拟从法学视角出发,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礼。

一、儒家思想中“礼”的起源及其含义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宗教仪式。

最初作为宗教仪式的礼仪和程序表达了人们敬畏天地鬼神以及祈求神灵保护的心情。

礼起源于祭祀,古文献中多有记载。

从礼的字义上看,礼古体作“豊”,战国以后分化为“禮”,《说文·示部》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礼文化源远流长,所谓:“礼事起源燧皇,礼名起于黄帝。

”①自从有了礼,人们就不断地用礼、讲礼、研究礼。

例如孔子曾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因此,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在其发展中不断地改造旧习俗,适应新秩序。

王国维曾对礼的产生做过考证,他说:“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若丰,推之而奉神人酒醴亦谓之礼。

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②从礼的内容上看,《史记·礼乐支》曰:“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祖先而隆君师。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礼仪从一种宗教行为逐渐转变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性行为准则。

随着国家的形成与建立,礼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制度。

从周代开始,礼真正具有了儒家法律思想的含义,开始出现宗法等级观念。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即上级贵族是下级贵族的君,而下级贵族则是上级贵族的臣,上下级贵族之间存在着人身隶属关系。

事实上,这种划分等级的人身隶属关系或君臣关系叫“名分”,故有“礼达而分定”,“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③于是,人们对“礼”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并开始为儒家法律思想所吸收和发展。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孔孟荀三家渲染后,礼已不是最初开始祭神、拜祖意义上的感情表达方式,而成为治天下的本。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也”。

浅谈儒家法律思想

浅谈儒家法律思想

浅谈先秦儒家法律思想摘要: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理论几乎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中华文明性格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先秦时期的儒家法律思想奠定了儒家学说在其后的两千年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为国以礼”和“礼仁结合”的法律思想的阐释,进一步谈谈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精髓——“德主刑辅”的核心内涵。

关键词:礼,仁政德主刑辅一、“为国以礼”是儒家法律思想的萌芽所谓“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

作为一种言行规范,“礼”最早出现于氏族时代的祭祀风俗。

到西周,“周公制礼”中的“礼”指以奴隶制的宪法等级为依托,确立调整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相互关系,维护其特权的行为规范。

其核心原则就是“尊尊”与“亲亲”。

“尊尊”要求小宗服从大宗,下级贵族忠于上级贵族,绝不能以下犯上,奴隶与平民必须服从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而不能反抗;“亲亲”则是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族内部不能犯上作乱。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继承了周公的“礼治”思想,主张“为国以礼”(《论语先进》)要求保存礼制,维护亲亲,尊尊等级名份制度以及礼不可僭越的宗法等级制度。

他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安上治民,莫不善于礼。

”(《礼记礼运》),孔子认为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不要违背礼的规范,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八》特别是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情形下,孔子把礼视为起亡续绝的救世稻草,奔走呼号: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孔子一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试图通过“正名”,以恢复周礼所倡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带有明显的等差性,而“礼”正是等差性的集中体现。

所以,在孔子的思想中,“礼”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孔子也不认为周礼是完美的,主张对周礼要有所“损益”,《论语为政》中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因此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并且纳“仁”入“礼”,把“仁”和“礼”结合起来。

儒家的法律思想

儒家的法律思想

儒家的法律思想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法律思想强调道德与法律的结合,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认为,法律应当以道德为基础。

在儒家的观念中,道德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虽能暂时避免犯罪,但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教来规范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能够自觉遵守规矩。

儒家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培养人们的善良品德和自律意识,使人们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而非仅仅因为畏惧刑罚而守法。

儒家强调“仁”的思想在法律中的体现。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意味着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在法律实践中,儒家倡导统治者要怀有仁爱之心,施行仁政。

对于犯罪者,不能仅仅施以严酷的刑罚,而要考虑其犯罪的原因和背景,给予适当的宽容和教化。

这种思想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儒家重视家庭伦理在法律中的地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儒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尊卑有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伦理关系。

在法律制度中,儒家主张对违反家庭伦理的行为予以制裁,以维护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秩序。

例如,对于不孝、不悌等行为,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同时,儒家也倡导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关爱和包容来解决矛盾,而非轻易诉诸法律。

儒家主张“礼治”。

“礼”是一套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和制度,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儒家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遵循“礼”的规范,可以避免冲突和混乱。

在法律实践中,“礼”的原则和规范被融入到法律条文之中,成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古代法律中,对于不同等级的人在礼仪、服饰、居住等方面的规定,都体现了“礼”的要求。

儒家强调统治者的表率作用。

儒家认为,统治者自身的品德和行为对社会风气和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儒家法律思想

总结儒家法律思想

总结儒家法律思想儒家法律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法律思想以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仁爱之道为核心,强调人伦关系和道德价值观在法律制度中的作用。

儒家法律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儒家法律思想注重人伦关系的维护。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儒家认为,人的伦理关系是法律制度的基础,通过道德教育和礼仪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儒家法律思想对于人伦关系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好人治国”、“以德化人”,要求国家法律制度从德治的角度来培养人们的良好道德品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儒家法律思想注重人性的教育与改造。

儒家思想主张“人皆有性”,认为人性本善,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人性容易出现偏差。

因此,教育是重塑人性的主要途径。

儒家法律思想强调道德的教育和法律的教育相结合,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法律观念,引导人们向善向义。

儒家思想重视教育的重要性,推崇礼仪教化,注重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再次,儒家法律思想倡导君臣关系的规范化。

儒家思想将君主和臣民的关系视为一种伦理关系,强调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应符合仁爱之道,以身作则,以德治国,以人为本。

同时,臣民也应服从君主的统治,尊重君主的权威,并以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

儒家的君臣伦理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使其更加注重规范君臣关系,建立了一套相对公正且适用的法律制度。

儒家法律思想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儒家的仁爱之道、人伦关系、道德修养等观念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注重人道关怀、社会公平等价值观,并以道德约束个人行为。

这些观念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儒家法律思想的局限性也导致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某些局限性,例如缺乏对于个人权利的重视和法律责任的明确界定等问题。

儒家的法律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儒家的法律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儒家的法律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法律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儒家的法律思想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时代价值。

一、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儒家法律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

儒家将道德与法律视为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道德的力量。

儒家认为,法律只能是一种最低限度的规范,而真正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人们内心的道德追求上。

二、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1. 仁爱及人伦关系儒家强调仁爱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关爱,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儒家思想鼓励个人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以达到社会和谐。

2. 礼与法的关系儒家认为,礼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来源。

而法律则是在礼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外在规范。

儒家主张礼法合一,即将礼与法相结合,使法律成为一种具有道德规范的法律。

3. 君臣关系和政治治理儒家注重君臣关系的重要性,并强调君主应以德治国。

儒家将政治视为道德行为的体现,儒家的法律思想主张将道德规范引入政治领域,强调政治合法性的道德性和可持续性。

三、儒家法律思想的时代价值1. 儒家法律思想对个人修养的指导作用儒家法律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仍然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但法律无法解决一切问题。

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律能力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至关重要。

2. 儒家法律思想对公共道德建设的启示儒家法律思想对于公共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普遍的社会问题,如家庭破裂、道德沦丧等。

儒家法律思想通过关注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重要性,为公共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儒家法律思想对政治治理的启示儒家法律思想注重治理者的德行和道德水平。

在当代社会,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等问题屡见不鲜。

儒家法律思想通过注重君臣关系的道德性,强调君主以德治国的重要性,为政治治理提供了借鉴。

儒家与法家的法律思想异同

儒家与法家的法律思想异同

儒家与法家的法律思想异同儒家和法家是中国古代两大重要的学派,它们对于法律思想的理解和应用有着不同的观点与偏重。

儒家注重道德和个人修养,法家则重视法律和国家管理。

本文将分析儒家与法家的法律思想的异同之处。

一、儒家的法律思想儒家强调以德治国,认为法律只是道德教化的补充,必须建立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上。

孔子提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要以道德和正义为准绳,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违反道德规范。

儒家观点认为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德行和高尚的品质赢得民众的敬重和归从,才能营造和谐的社会秩序。

儒家的法律思想还体现在家庭伦理和家族观念的重视上。

儒家强调家庭的和睦与尊重,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

孟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仁者爱物"的观点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亲情和仁爱。

因此,在儒家法律思想中,家庭法律都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法家的法律思想法家则更加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法治的观念。

法家的创始人商鞅提出的"法不阿贵,民不贵财"的观点强调了法律要面对所有人,贵在公正无私。

法家的法律思想特别注重通过法律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

法家追求的是以严明的法规和惩罚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法家强调了权威和统治,认为权力集中和严格的法律制度能够有效地管理社会,使人们害怕违法的后果,从而维护国家的稳定。

同时,法家还注重实用主义的推行,强调法律的实效性,倡导以法律为基础的行政管理。

法家提倡重罚轻赏,以刑罚的威慑效果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

三、儒家与法家的法律思想的异同1. 定位不同:儒家将德治放在首位,法律只是补充;而法家则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法治的推行。

2. 道德观点不同:儒家认为道德是法律的根基,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而法家更注重法律的规范和公正,更强调权威和统治。

3. 社会管理方式不同:儒家更注重个人改造和家庭关系的维护;法家则通过严格的法律和刑罚来管理社会。

浅谈儒家法律思想

浅谈儒家法律思想

浅谈儒家法律思想
儒家法律思想主要根源于《易经》和《周易》,发展至秦汉及战国时期。

儒家法律思想强调“天道”、“地理”和“仁义”,以及政令的有效性,提出这些概念的主要思想家是孔子。

儒家时期的法律思想和对待法律的态度相比现代政治更加谨慎和有条理。

他们秉承天道和天道之教,以重合乎道德和传统的古书规范生活为法律基础。

首先,儒家重视“仁”,而“仁”是一种宽厚和仁慈的精神,它来源于《易经》中重视“和”的因素。

仁义(或天理)也被认为是儒家法律基础的核心。

孔子认为“仁”是救苦救难的指南,它是实现正义和减少苦难的道路。

为满足社会的需要,他也发展出了“法令”的概念,即政府应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而订立的“法令”。

其次,儒家法律思想强调“君臣道”,它是一种上下等级的社会安排,其中国王作为首领应尊重自己的职责,对百姓公平高效,以“尊王攘夷”来发挥应有的仁德。

另外,在儒家法律思想中,“义”作为治事的纲领,来自于《周易》的“义”观,应该在立法过程中得到照顾。

孔子认为“义”是建立正义的基础,它也是让人们更加痛苦的驱动力。

最后,儒家思想对社会的服从也很重视,儒家认为,服从统治者是服从权威的最佳方式,并提倡把这种服从应用于政府实施立法措施,建立根据人们各种历史习惯和传统政体的立法。

儒家也坚持严格实施法律,严惩坏人,恩赐善人,以实现社会治理秩序、公正和去腐败。

总而言之,儒家法律思想认为,政令只有具备了满足社会需求的理由才能实施,法令必须服从天道和“仁义”,经过社会的共同审视、完善,进而满足社会需求,以此来服从领袖,促进社会的发展,构建安定的法治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法律思想评析
发表时间:2006-12-3 9:48:00 阅读数次:14
有学者论及:秦始皇依靠武力自西向东统一了中国,而孔子则依靠思想自东向西统一了中国。

事实上,孔子(儒家)的思想并非仅仅如此,而且统领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其博大精深,融会了政治、道德、经济、艺术、法律等诸多方面。

无庸质疑其伦理道德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但孔子对法之精神的揭示也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础,为其发展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以为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提供镜鉴。

一、孔子法律思想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点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同艺术宗教法律一样,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其最高理想是能够“克己复礼”,复礼,即复周礼,其理想社会的模板也是周代社会的克隆,其思想基础与周代的治世之道有直接的继承性。

史料记载,周代的中国,特定的地理条件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侧重于渭河平原一带,依次向东是广阔的平原;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秋收春种使得人民衣食无忧。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各行业进而产生,与其他东方古国一样阶级产生以后,以维持定居和稳固统治的上层建筑随之产生;再者,中国奴隶社会的漫长发展和阶级社会的政治早熟现象,由父系氏族社会直接进入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局面成为中国阶级社会的雏形,由家及国,家法推而广之成为国法,形成“大宗”和“小宗”来维系社会以形成“尊尊”、“亲亲”、王祭天、侯祭川的局面,血缘成了社会关系的锁链,“家平则国治”,德教则为优益之法,由此形成的“明德慎刑”、“敬德保民”的治国之道。

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熄战、和平、稳定成为时代之需,孔子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又欲恢复旧的稳定秩序,提出其经世之法,而且付诸行动,“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孟之道形成后,“人之初,性本善”成为其理论根基,孟子归“羞恶知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于“性本善”,为理论体系找到了基点,而孔子并非如此,“性本善”的迹象并不明显,“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于此之理解,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解释到“性也,人所禀以生也,习者,谓生后有百仪常所行习之事也,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是禀气,故曰相近也,
及至识,若值善友,则相效为善,若逢恶友,则相效为恶,善恶既殊,故曰相远也”。

康有为《论语注》中“孔子则不言善,单言远近”。

如此大
抵乃孔子之思想的基础。

由于人“性相近,习相远”,因而人性可塑。

一方面强调友对个人的影响,“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乐道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另一方面“自省”,“自讼”,“自责”,“择善而从”以达到“求仁得仁”,自识以后,内外互动,形成仁,从而达到摒“四恶”,达“五美”,但内心自省置于首位,由此形成了儒家思想的内向性格。

从这种意义上说,由此形成的“人性可塑”为道德教化提供了可能性,再者由于当时社会传统形成以久的宗法观念为其提供了可行性,为其法律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孔子的法律思想评析
一、宗法
宗法作为一种曾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控制方式在维护政权稳定方面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宗法`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中国法律思想史》),在家庭内部,例有家法,由家及国,家法亦国法,从而产生“小宗”、“大宗”之分,和“尊尊君为首”、“亲亲父为首”的宗法原则,大宗以小宗为基础,小宗则以孝为中心。

在宗法的层面之下的起作用的是一种畸形的权利义务机制,或是说是权力义务机制,臣从君,子从父,幼从长,女从男,否则不义,如此可教,教之不改,则消灭之,如孔子言:“先教后杀”。

进一步说由这种森严的等级造就了其纯粹的义务本位而淹没了权利和个性,换言之,人的
及其权利的概念并不存在,人的价值的存在直接取决于其社会地位及与之相关的道德义务的履行,因而,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独立、个性也就无从谈起,带来的只能是强制、专制、特权、义务、服从、集中和封闭。

由此铸就了宗法基本的基本导向---秩序和安全。

二、德主刑辅
“德主刑辅”四个字体现了孔子对法律建设的关注,也体现了其法治思想的精髓。

道德与法律同是作为社会的调控机制有诸多异处:如非强制性与强制性,内在性与外在性,非对抗性与对抗性,但二者在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方面亦有诸多相通之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而德主刑辅原则正是侧重于此,通过德主刑辅达到德治。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听讼,吾犹人也,必使起无讼乎”(《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以德去刑,以仁去刑,而非以暴治暴,以刑止刑,其所
侧重是违法与犯罪之防范,以道德教化来进行防范,本身就是法律向道德的转化,由刑辅德,为德治提供了硬性保障,这一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体现法律与道德之地位比较,更重要的是促成一种法律文化的形成,一种法律社会化的底蕴。

“化之”乃最高境界。

阶级社会里道德的功能与效力与法律相比,在许多情况下,是相形见绌的。

但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里,法律的道德化也许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法制观念的民众融合,法律意识的社会渗透,法社会文化的形成与积淀,无疑是社会长治久安的促进因素。

但稳定不意味着封闭,而是充满活力的开放,保持个性又兼容并包,滋生于其中的法社会文化亦是如此。

三、“礼”法的角色定位
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社会关系之发展与复杂程度,对法律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尤其是经济关系的丰富,或是说市民社会的充分发展。

而如前所述的农业生产的近乎单一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以家庭为主要单位的生产单元,家庭家族的束缚,大大限制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多元化和复杂程度,市民社会的畸形发展,使法的调整对象发生了逆转,侧重点转向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伦理规则,如君臣,夫妇、父子、兄弟、师徒等,自然其中的联系纽带就是等级分化,这种等级下的关系规则,“礼”代替了法,例如父子关系中的孝与教,而非赡养与抚养,形成了法律形式上的匮乏,人是家庭家族之人,而非社会之人,人之社会化的道路还相当漫长,人处在必然王国的最底层,法解放人的道路遥遥不可期,法在哭泣。

由此个人在这种模式下的角色定位必然归于义务的主体,权力的附随,主体的依赖,而且这种定位具有极强的确定性和领域的不可跨越性。

表面而言,这种秩序是和谐与稳定的,但这种和谐与稳定是与强制、暴力、鲜血和泪水交织在一起的。

在法律关系中人应是法律关系的当然主体,而在这种体制下,个人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地被剥夺了,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在法治化的过程中,身份独立和财产独立是个人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身份独立为其意志独立并且获得行为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而财产独立则为其具备行为能力提供了保障。

在苛刻的奴隶制生产关系还未完全解体、并没有受到自由化冲击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条件不可能具备。

这种条件下产生的任何法律思想都不可能具有现代意义。

因而,孔子在其法律思想中不可能对个人的法律地位予以确定。

但是,在“礼”中,他对人进行了另一个层次的定位,即“爱人”,人既是
“爱”的施动者,又是“爱”的受动者,即对个人的尊重、重视及关注,相对于奴隶制下的奴隶而言,堪称是人作为社会主体的一次解
三、孔子的法律思想沉淀
以孔子法律思想为基础,经由孟子、荀子及其后尘之人不断对其丰富、发展和扩充,及与道、法之结合,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影响和效果。

由于宗法的观念,森严的等级划分,苛酷的刑罚制度逐步使法在社会心理上形成两大阶层,处于统治阶级的统治者,将法作为维护统治、维护特权、实现私利的工具,而被统治者则畏惧至极,视法为猛虎,唯刑为是,只重义务而不重权利,从而形成了社会心理的失衡。

由于上述心理的失衡而导致的法外之法、特权之法,形成法执行之例外,作为其原因同样也作为其表象的就是法运行的附依性,即在法的运行过程中其不具有独立性,而是附依于政治的运行变化而运行,整个法的发展从未超出政治的发展,权利的行使从未超出权力的行使。

另一方面,对法之效果的期望趋向于中庸和平,在重实体的同时,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调解以平息讼争,由此形成了法之价值更多侧重于安全和平。

概而言之,大致如下:失衡之法心理,例外之法行为,附依之法运行,中庸和平之法期望,调解息讼之法要求,安全秩序之法价值。

统而言之,即人治之下的法伦理。

法治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孔子法律思想给我们的法治化提供了思考的道路。

中国的法治化道路将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中国的法治化道路是和平的环境里在党的领导下以新代旧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方向问题,从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破旧立新、建立起新的法治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方法问题,吸取世界他国法治文化精华,结合民族文化精华,探索和建立独特的中国民族法治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