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概述.pptx

合集下载

微组装工艺

微组装工艺

微组装工艺1 1.1 概述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制造、封装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先进封装技术的发展使得日本在电子系统、特别是日用家电消费品的小型化方面一度走在了世界之前。

据估计我国集成电路的年消费将达到932亿美圆约占世界市场的20其中的30将用于电子封装则年产值将达几千亿人民币。

现在每年全国大约需要180亿片集成电路但我们自己制造特别是封装的不到20。

一、微电子封装微电子封装——A Bridge from IC to System 狭义芯片级 IC Packaging 广义芯片级系统级——电子封装工程电子封装工程将基板、芯片封装体和分立器件等要素按电子整机要求进行连接和装配实现一定电气.物理性能转变为具有整机或系统形式的整机装置或设备。

二、芯片级封装涉及的技术领域芯片封装技术涉及物理、化学、化工、材料、机械、电气与自动化等学科。

所涉及材料包括金属、陶瓷、玻璃和高分子材料等。

芯片封装技术整合了电子产品的电气特性、热特性、可靠性、材料与工艺应用和成本价格等因素是以获得综合性能最优化为目的的工程技术。

1.2 微电子封装技术 1.2.1 概念一、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定义利用薄膜技术及微细连接技术将半导体元器件及其它构成要素在框架和基板上布置、固定及连接引出接线端子并通过可塑性绝缘介质灌封固定构成整体结构的工艺。

二、封装的作用紧固的引脚系统将脆弱的芯片表面器件连线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物理性保护、支撑保护芯片需要外壳底座防止芯片破碎或受外界损伤环境性保护外壳密封防止芯片污染免受化学品、潮气等的影响散热封装体的各种材料本身可带走一部分热量 1.2.2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分级微电子封装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零级封装、一级封装、二级封装和三级封装。

一、零级封装芯片互连级-CLP 按芯片连接方法不同又分为 1、芯片粘接IC芯片固定安装在基板上。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Au-Si合金共熔法 370?Au与Si有共熔点可在多个IC芯片装好后在氮气保护下烧结也可用超声熔焊法逐个熔焊。

微电子制造装备概述PPT课件

微电子制造装备概述PPT课件
环境下的等离子实现。 • 溅射工艺中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第29页/共80页
溅射镀膜机
• JS700-型磁控溅射镀 膜机是在真空条件下, 用溅射方式沉积各种 薄膜的设备。
• 配置分子泵抽气系统, 能快速获得高真空环 境。
• 设备的靶、烘烤置于
顶盖下方,由上往下
溅射,并可随盖升降,
装卸基片更换靶材方
便。
• 立式扩散/氧化炉能够控制 氧气浓度达20~30ppm, 为达到特殊工艺要求甚至 更低,使之满足薄膜工艺 要求;
• 有利于满足自动化水平, 实现自动装卸片;
• 工艺过程中硅片在高温状 态易变形,水平放置硅片变 形小;
• 高温扩散及硅片破碎时, 立式炉不需要清洗反应管 和石英舟,反应部位的粘 附物、颗粒少。
第2页/共80页
上讲内容:IC制造厂的工艺分区
• IC制造厂分为6个基本的工艺区(前端工艺)
晶体生长 及切片
无图形硅片
扩散
薄膜 光刻
抛光 刻蚀
测试捡选 及封装
注入
第3页/共80页
本讲内容:微电子制造装备概述
加法工艺
减法工艺 辅助工艺 图形转移工艺 后道工艺
• 掺杂
• 扩散 • 离子注入
扩散炉 离子注入机 退火炉
• 湿法刻蚀 – 采用液态化学试剂 • 干法刻蚀 – 采用等离子体
第14页/共80页
热氧化
• 在硅衬底表面形成SiO2氧化膜的方法: • 化学气相淀积(CVD) • 氧化 • 自然氧化 • 在常温下,硅表面可生长出SiO2氧化层,厚约2nm。 • 热氧化(Thermal Oxidation) • 在高温炉中反应,形成较厚的SiO2氧化层。 • 也称为热生长法。
第15页/共80页

《微型计算机组装》课件

《微型计算机组装》课件

升级处理器
如果处理器成为性能 瓶颈,更换更强大的 处理器可以提升整体 性能。
更换显卡
如果图形处理能力不 足,更换更高级的显 卡可以提升图形处理 性能。
THANKS
感谢观看
安装CPU与散热器
打开CPU插座的盖子,将CPU轻 轻放在插座上,确保CPU的金手
指与插座上的触点对齐。
安装散热器,确保散热器底部与 CPU表面紧密接触,并均匀涂抹
散热硅脂。
使用螺丝将散热器固定在主板上 。
安装内存条
将内存条插入主板上的内存插槽中,确 保内存条的金手指与插槽内的触点对齐

用两手按住内存条的两端,确保内存条 安装内存条后,检查内存条是否插紧。 完全插入。
《微型计算机组装》 ppt课件
目录
• 微型计算机组装简介 • 微型计算机硬件介绍 • 微型计算机组装流程 • 微型计算机组装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 微型计算机性能测试与优化
01
微型计算机组装简介
微型计算机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微型计算机是一种体积小巧、性能优良的个人计算机,具有便携性、高效性和易用性等 特点。
定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整理磁盘碎片可以提高磁盘读写 速度,提升系统性能。
硬件升级建议
总结词
根据微型计算机的性 能瓶颈,选择合适的 硬件升级方案可以提 升整体性能。
升级内存
如果内存不足成为性 能瓶颈,增加内存容 量可以有效提升系统 性能。
更换固态硬盘
将传统机械硬盘升级 为固态硬盘可以提高 系统启动速度和应用 程序加载速度。
连接机箱内的各种线缆,如前置面板 线缆、USB线缆等。
04
微型计算机组装注意事项 与常见问题
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课件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课件

精度控制问题
精度控制问题
微组装技术要求零件的精度非常高,如何确保每个组件的精确位置和尺寸是微组装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
解决方案
采用高精度的设备和工艺,如激光加工、纳米压印等,同时加强质量检测,对不合格的零件进行修复 或替换。
生产效率问题
生产效率问题
微组装技术的复杂性和高精度要求使 得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ERA
定义及特点
微组装技术定义 高密度组装 高可靠性 高灵活性
微组装技术是一种将微电子器件(如芯片、MEMS等)通过物 理、化学或电学方法组装到基板上,形成复杂电路和系统的技
术。
微组装技术可以实现高密度组装,将多个微电子器件组装到有 限的基板面积内,提高了电路和系统的集成度。
由于微组装技术采用可靠的物理、化学或电学方法进行连接和 固定,因此可以保证组装后的电路和系统具有高可靠性。
05
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案例一:某公司微组装生产线
总结词
高效、自动化、定制化
主要设备
自动拾取机、微型焊接机、芯片贴装机、烘箱、 显微镜等。
详细描述
该公司的微组装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和精细的工艺流程,实现了高效的生产。同时,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满足客户多 样化的需求。
技术参数
引线键合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金属线的直径、键合压力、加热 温度和键合速度等,这些参数需 要根据不同的芯片和基板材料进 行调整。
芯片封接机
设备功能
芯片封接机主要用于将芯片、引线和基板等部件密封在一起,以保 护电气连接不受环境影响。
工作原理
芯片封接机采用热压、超声波焊接或环氧树脂密封等技术,将芯片 、引线和基板等部件密封在环氧树脂或其他密封材料中。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动化程度高:微组装技术采用自 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 定性
环保性:微组装技术采用环保材料 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微组装技术的应用领域
生物医学领域:如生物芯片、 微流体、微针等
光学领域:如微光学器件、 微光学系统等
航空航天领域:如微型卫星、 微型飞行器等
电子行业:如集成电路、传 感器、微机电系统等
微组装技术是一种将微小部 件组装成复杂结构的技术
微组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 通信、医疗等领域
微组装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 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和
能耗
微组装技术的特点
精度高:微组装技术可以实现纳米 级别的精度,满足高精度要求
灵活性强:微组装技术可以适应多 种材料和工艺要求,满足不同产品 的需求
添加标题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 艺流程及设备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2
微组装技术简 述
03
微组装工艺流 程
04
微组装设备
05
微组装技术发 展趋势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微组装技术简述
微组装技术的定义
微组装技术包电路板封装 在一起,保护芯片和电路板
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测试:对封装好的芯片进行 电气性能测试,确保其性能
符合要求
微组装工艺流程需要精确控 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
靠性。
检测与调试
检测方法: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 调试步骤:调整参数、优化工艺、验证结果等 调试工具:自动化测试设备、软件工具等 调试目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微电子组装技术基础PPT

微电子组装技术基础PPT

热超声键合
热压键合: 热压键合焊是利用加压和加热,使得金属丝与焊区接触面的原子间达到 原子的引力范围,从而达到键合目的。
热压键合工作过程:利用微电弧使直径在25~50um的金丝端头熔化成球状,通过 送丝压头将球状端头压焊在裸芯片电极面的引线端子,形成第一键合点。然后送 丝压头提升,并向基板位置移动,在基板对应的导体端子上形成第二个键合点, 完成引线连接过程。
第二节 芯片制造工艺
芯片的制作流程如下图:
硅砂
2.1 硅锭的生产
硅砂
多晶硅
单晶硅
硅锭
1. 多晶硅生产
SiO2+2C 2000°
Si + CO2
石 英 砂
焦 炭 、 煤
工 业 用 硅
还原高纯度硅(还原炉中进行) Si+3HCl 1250°SiHCl3+H2(+SiCl4及其他产品) SiHCl3+H2
均胶机
光刻胶
硅片自动输送 轨道系统
给胶管
均胶机工作过程
硅片吸附在真空卡盘上 液态的光刻胶滴在硅片的中心
卡盘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光刻胶扩散开
先低速旋转0~2000 rpm,再上升到~30007000 rpm
高速旋转,光刻胶均匀地覆盖硅片表面
均胶后烘:
光刻胶里的溶剂有助于形成光刻胶薄膜,但会吸收光,也会影响粘附性 目的:去水烘烤使得硅片表面水分蒸发,提高光刻胶表面的粘附性
光刻胶层 (掩蔽层)
在尺寸大于3um的IC制造中湿法腐蚀被广泛应用
去胶:刻蚀之后,图案成为晶圆最表层永久的一部分。 作为刻蚀阻挡层的光刻胶层不再需要了,必须从表面去掉。
显影
刻蚀
去胶
显影后的晶圆
将晶圆进行切割

微组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MPT一microelectronics packaging technology,又作MAT)和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展是实现电子产品微小型化的两大支柱。

微组装技术被称为第五代组装技术,它是基于微电子学,半导体技术特殊是集成电路技术,以及计算机帮助系统进展起来的当代最先进组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也称裸片组装技术。

即将若干裸片组装到多层高性能基片上形成电路功能块乃至一件电子产品。

MPT已不是通常安装的概念,用一般安装方法是无法实施微组装的。

它是以现代多种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精细组装技术,主要有以下基本内容:
1.设计技术
微组装设计主要以微电子学及集成电路技术为依托,运用计算机帮助系统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多层基板设计,电路结构及散热设计以及电性能模拟等。

2.高密度多层基板制造技术
高密度多层基板有许多类型,从塑料、陶瓷到硅片,原膜及薄膜多层基板,混合多层及单层多次布线基板等,涉及陶成型、电子浆料、印刷、烧结、真空镀膜、化学镀膜、光刻等多种相关技术。

3.芯片贴装及焊接技术
除表面贴装所用组装、焊接技术外还要用到丝焊、倒装焊、激光焊等特种连接技术。

4.牢靠性技术
主要包括在线测试、电性能分析、检测方法等技术,以及失效分析。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ppt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ppt
微组装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微组装技术在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微组装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将显卡插入主板上的PCI-E插槽中,确保插槽与显卡的金手指对应。
安装显卡
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微组装工艺流程
总结与展望
05
微组装技术的成果与经验总结
微组装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微组装技术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微组装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成果
微组装技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微组装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微组装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贴装后需要进行焊接和检测,以确保芯片与电路基板之间的可靠连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以发现是否存在虚焊、漏焊等缺陷。
引脚焊接工艺
01
引脚焊接是将芯片引脚与电路基板上的导线焊接在一起的过程,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热压焊、超声波焊、激光焊等。
02
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贴片机
包括自动焊接机和热压焊接机等,用于将芯片引脚与基板引脚焊接牢固;
引脚焊接设备
包括视觉检测设备和电检测设备等,用于检测芯片和元器的位置、贴装质量等。
检测设备
芯片贴装设备的种类与原理
芯片贴装设备的技术参数
芯片贴装设备的选用
芯片贴装设备
引脚焊接设备
引脚焊接设备的种类与原理
根据焊接原理的不同,引脚焊接设备可分为热压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机、激光焊接机等几种类型;
xx年xx月xx日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ppt
CATALOGUE
目录
微组装技术简介微组装工艺流程微组装设备及选用微组装技术的应用案例总结与展望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教材

微组装技术简述及工艺流程及设备教材

NASA采用厚膜混合集成技术研制了导弹制导计算机 的运算组件。其中采用了2.88in见方的厚膜多层布线基板, 组装了5个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12个中规模半导 体集成电路芯片(TTL),6个片式电容和6个片式电阻, 629根键合互连丝。 采用厚膜集成技术制作厚膜混合集成DC∕DC变换器是 厚膜混合电路的一大类产品。其产品功率范围达1W~120 W,电流最大20A ,输出路数从单路到三路,开关频率 300kHz~550kHz,国内120W DC∕DC变换器产品的功率密 度达78W∕in3,输出电压15V ,输出电流8A,效率85 % , 纹波<100 mV 。电性能与INTERPOINT同类产品相同, 功率密度高于INTERPOINT同类产品(后者为66.3 W∕in3)。 还可制作高压输出(160V~900V)的厚膜混合集成 DC∕DC变换器.
3.类型和特点——
通常可按 MCM 所用高密度多层布线基板的结构 和工艺,将MCM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叠层型MCM(MCM-L,其中L为“叠层”的 英文词“Laminate”的第一个字母)也称为L 型多芯片组件,系采用高密度多层印制电路板 构成的多芯片组件,其特点是生产成本低,制 造工艺较为成熟,但布线密度不够高,其组装 效率和性能较低,主要应用于30MHz和100个 焊点/英寸2以下的产品以及应用环境不太严酷 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个人计算机等民用领域。
八。薄膜混合电路定义及其应用特点
1.定义——采用物理汽相淀积(PVD,蒸发、溅射
和离子镀等)或化学汽相淀积(CVD)工艺 以及湿刻(光刻)或干刻(等离子刻蚀等)
图形形成技术,在基板上形成薄膜元件和布
线,然后组装微型元器件(多为芯片和片式 元器件)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微电路。 区分是“薄膜”还是“厚膜”,主要按工艺技术分,而 非主要按其膜厚度(虽然厚度有区别,GJB548中提到, 薄膜厚度通常小于5微米)

微组装工艺流程培训

微组装工艺流程培训

微组装工艺流程培训1. 简介微组装是一种通过微尺度的工艺流程将微小的组件或部件组装起来的制造技术。

它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微电子学、生物医学、光学等领域。

微组装的工艺流程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组装的关键。

2. 工艺流程概述微组装工艺流程由几个关键步骤组成,包括准备工作、组件定位、粘接、质量检查和包装等。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2.1 准备工作在进行微组装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工具和材料。

这包括: - 显微镜:用于观察微小的组件和部件; - 微针:用于定位和操作微小的组件; - 粘合剂:用于将组件粘接在一起; - 净化材料:用于清洁组件表面; - 紧固装置:用于定位组件。

2.2 组件定位在进行微组装之前,需要将组件精确定位。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 使用显微镜观察组件,并确定其正确的位置; 2. 使用微针轻轻操作组件,将其放置到目标位置上; 3. 使用紧固装置固定组件的位置,以防止其移动。

2.3 粘接组件定位好之后,需要将它们粘接在一起。

以下是粘接的步骤: 1. 清洁组件表面,以确保粘接的可靠性; 2. 将粘合剂应用到组件的接触面上; 3. 将组件按照预定的位置放置在一起; 4. 加压以确保粘接的牢固性。

2.4 质量检查组件粘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组装质量。

以下是质量检查的步骤: 1. 使用显微镜观察组件的粘接情况; 2. 检查组件之间的间隙和对齐情况; 3.检查粘接剂的涂层均匀性; 4. 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或污染。

2.5 包装最后,组装完成的产品需要进行合适的包装。

以下是包装的步骤: 1. 将组装好的产品放置在适当的包装容器中,如盒子或塑料袋; 2. 在包装上贴上合适的标签,以便于识别和追溯; 3. 审查包装是否完整和安全; 4. 准备出货。

3. 注意事项在进行微组装工艺流程培训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操作时需要戴手套和眼镜,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 需要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和干净,以确保组件的质量; - 注意组件的存储和运输,避免损坏和污染。

微电子制造概论SMT工艺流程.pptx

微电子制造概论SMT工艺流程.pptx

SMA(Surface Mount Assembly)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是 表面贴装工程 。是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它将传统的 电子元器件压缩成为体积只有几十分之一的器件。
表面安装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源于较早的工艺,如 平装和混合安装。
电子线路的装配,最初采用点对点的布线方法,而且 根本没有基片。第一个半导体器件的封装采用放射形的引 脚,将其插入已用于电阻和电容器封装的单片电路板的通 孔中。50年代,平装的表面安装元件应用于高可靠的军方, 60年代,混合技术被广泛的应用,70年代,受日本消费类 电子产品的影响,无源元件被广泛使用,近十年有源元件 被广泛使用。
SMA Introduce
菱形刮刀 拖裙形刮刀
聚乙烯材料 或类似材料
金属
Squeegee Stencil
菱形刮刀
10mm 45度角
Squeegee Stencil
什么是SMA?
SMA Introduce
Surface mount
与传统工艺相比SMA的特点:
Through-hole
高密度 高可靠 低成本 小型化 生产的自动化
SMT工艺流程
SMA Introduce
最最基础的东西
一、单面组装:
来料检测 => 丝印焊膏(点贴片胶)=> 贴片 => 烘干(固化)=> 回流焊接=> 清洗 => 检测 => 返修 二、双面组装;
B:来料检测 => PCB的A面插件(引脚打弯)=> 翻板 => PCB的B面点 贴片胶 => 贴片 => 固化 => 翻板 => 波峰焊 => 清洗 => 检测 => 返修 先插后贴,适用于分离元件多于SMD元件的情况

组装工艺流程ppt

组装工艺流程ppt

05
组装工艺流程实例
手机组装流程
零部件采购
从供应商处采购手机所需的各种零部件, 如显示屏、电池、摄像头、处理器等。
测试与检验
对组装好的半成品进行测试和购回来的零部件进行半成品组装,组 成手机的主要结构。
包装与发货
将检验合格的手机进行包装,并安排发货 ,完成整个手机组装流程。
04
组装工艺流程优化
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生产时间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生产线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生产
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生产中的错误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生产中的错误和返工,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1 2
减少原材料成本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和损失 ,降低成本。
性能测试
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满 足设计要求。
调试与校准
对产品进行调试和校准,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
包装与运输
产品清洁
清除产品表面的污垢和杂质,保证包装前的清洁 度。
包装操作
按照设计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 中不受损坏。
产品标识与记录
对产品进行标识和记录,方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
汽车组装流程
包装与发货
将检验合格的汽车进行包装,并安排发货 ,完成整个汽车组装流程。
零部件采购
从供应商处采购汽车所需的各种零部件, 如发动机、轮胎、车身、座椅等。
车身组装
将车身各部分组装起来,形成完整的汽车 车身。
总装与检验
将车身和发动机等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形 成完整的汽车,并进行测试和检验,确保 汽车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微系统装配关键技术PPT课件

微系统装配关键技术PPT课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化明等人建立的由宏/微定位系统、 双目显微视觉系统、同轴照明系统、末端执行器和控 制系统构成的微装配系统
➢ 吉林大学于保军等人将压电执行器用于微操作时的精 确定位,开发了一套宏/微定位结合的微装配系统。
➢ 上海交通大学李江昊等人研制了由零件搬运微机器人 OMMR-I 和微装配微机器人 CRABOT 和视觉系统组成的 微装配系统。
任务 6:升起零件。该任务应用基于图像的显微视觉伺 服控制方法升起压电致动微夹钳,使无缺口微型金属 圆柱腔离开工作台到达堆叠前的期望高度。
2020/2/25
22
任务 7:旋转零件。该任务应用基于图像的显微视觉伺 服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工作台的旋转控制带缺口的微 型金属圆柱腔的缺口在水平布置的显微视觉系统的视 场中的大小,使带缺口的微型金属圆柱腔的缺口旋转 到期望角度。
任务 11:特征提取。该任务基于轮廓点余弦值的角点提 取方法提取在光轴垂直布置的显微视觉系统的视场中 被压电致动微夹钳夹持的无缺口微型金属圆柱腔的轮 廓并拟合该轮廓,计算拟合轮廓的圆心坐标。
任务 12:对准和堆叠零件。该任务应用基于图像的显微 视觉伺服控制方法将夹爪移动到夹持无缺口的微型金 属圆柱腔的位置。
3、操作难以控制:一些力(静电力、范得华力和表面 张力等)的作用机理尚未被人们完全理解,也不易控 制。
2020/2/25
3
微装配系统设计
➢法国 FEMTO-ST 学院 Tamadazte 等人将轴孔插入装配从 开始到结束分为十二个任务,建立了微装配系统。
➢美国 Lawrence Livemore 国家实验室为装配激光核聚变 中用于点火的冷冻靶,在自动光学测量系统 SmartScope Vantage 650的工作平台上建立了一套由五 个机械手和微夹钳组成的复杂半自动微装配系统,该 系统解决了在线测量微装配过程中的装配精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易于实现多功能。MCM可将模拟电路、数 字电路、光电器件、微波器件、传感器以及 其片式元器件等多种功能的元器件组装在一 起,通过高密度互连构成具有多种功能微电 子部件、子系统或系统。Hughes Reserch laboratory 采用三维多芯片组件技术开发 的计算机系统就是MCM实现系统级组件的 典型实例。
3.类型和特点——
通常可按MCM所用高密度多层布线基板的结构 和工艺,将MCM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叠层型MCM(MCM-L,其中L为“叠层”的 英文词“Laminate”的第一个字母)也称为L 型多芯片组件,系采用高密度多层印制电路板 构成的多芯片组件,其特点是生产成本低,制 造工艺较为成熟,但布线密度不够高,其组装 效率和性能较低,主要应用于30MHz和100个 焊点/英寸2以下的产品以及应用环境不太严酷 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个人计算机等民用领域。
3)淀积型MCM(MCM-D,其中D是“淀积”的英 文名Deposition 的第一个字母),系采用高密度 薄膜多层布线基板构成的多芯片组件。其主要特 点是布线密度和组装效率高,具有良好的传输特 性、频率特性和稳定性.
微组装技术简述
张经国 140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微组装技术内涵及其与电子组装技术的关系 1.内涵——微组装技术(micropackging technology) 是微电子组装技术(microelectronic packging technology)的简称,是新一代高级的电子组装技 术。它是通过微焊互连和微封装工艺技术,将高 集成度的IC器件及其他元器件组装在高密度多层 基板上,构成高密度、高可靠、高性能、多功能 的立体结构微电子产品的综合性高技术,是一种 高级的混合微电子技术。
3)3级(印制电路板级)——系指在大面积 的多层印制电路板上组装多芯片组件和其 他的微电子组件、单芯片封装器件,以及 其他功能元器件,构成大型电子部件或整 机系统。
2.关键技术——以下为不同微组装层次的主要关键 技术:
1)芯片级的主要关键技术——凸点形成技术和 植球技术,KGD技术,TAB技术,细间距丝键合 技术,细间距引出封装的工艺技术
2.优点——MCM技术有以下主要优点。
1)使电路组装更加高密度化,进一步实现整机 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与同样功能的SMT组装 电路相比,通常MCM的重量可减轻 80%~90%,其尺寸减小70~80%。在军事应 用领域,MCM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效果更为明 显,采用MCM技术可使导弹体积缩小90%以 上,重量可减轻80%以上。卫星微波通信系 统中采用MCM技术制作的T/R组件,其体积 仅为原来的1/10~1/20。
2)组件级的主要关键技术——多层布线基板设计、 工艺、材料及检测技术,倒装芯片焊接、检测 和清洗技术,细间距丝键合技术,芯片互连可 靠性评估和检测技术,高导热封装的设计、工 艺、材料和密封技术,其他片式元器件的集成 技术。
3)印制板级的主要关键技术——电路分割设计 技术,大面积多层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工艺、 材料、检测技术以及结构设计、工艺技术以及 组件与母板的互连技术。
2.微组装技术与电子组装技术的关系
微电子组装技术是电子组装技术 最新发展的产物,是新一代高级(先进) 的电子组装技术,属第五代电子组装技 术(从80年代至今)。与传统的电子组 装技术比较,其特点是在“微”字上。 “微”字有两个含义:一是微型化,二 是针对微电子领域。
二。微组装技术对整机发展的作用
2) 进一步提高性能,实现高速化。与通常SMT 组装电路相比,MCM的信号传输速度一般可 提高4~6倍。NEC公司在1979~1989年期间 研究MCM在大型计算机中的应用,从采用一 般的厚膜多层布线到使用高级的多芯片组件—混 合多芯片组件,其系统的运算速度提高了37倍, 达220亿次/秒。采用MCM技术,有效的减小了 高速VLSI之间的互连距离、互连电容、电阻和电 感,从而使信号传输延迟大大减少。
3)提高可靠性。统计表明,电子整机的失效大 约90%是由封装和互连引起的。MCM与 SMT组装电路相比,其单位面积内的焊点减 少了95%以上,单位面积内的I/O数减少84% 以上,单位面积的接口减少75%以上,且大 大改善了散热,降低了结温,使热应力和过 载应力大大降低,从而提高可靠性可达5倍以 上。
四。多芯片组件(MCM)的技术内涵、优点及类型
1.技术内涵—— MCM是multichip module英文的缩写, 通常译为多芯片组件(也有译为多芯片模块)。 MCM技术属于混合微电子技术的范畴,是混合微电 子技术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典型的高 级混合集成电路技术。
关于MCM的定义,国际上有多种说法。就本人 的观点而言,定性的来说MCM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具有高密度多层布线基板;(2)内装两块以上 的裸芯片IC(一般为大规模集成电路);(3)组装 在同一个封装内。也就是说,MCM是一种在高密度 多层布线基板上组装有2块以上裸芯片IC(一般为LSI) 以及其它微型元器件,并封装在同一外壳内的高密度 微电子组件。
2)厚膜陶瓷型MCM(MCM-C,其中C是“陶 瓷”的英文名Ceramic的第一个字母),系 采用高密度厚膜多层布线基板或高密度共烧 陶瓷多层基板构成的多芯片组件。其主要特 点是布线密度较高,制造成本适中,能耐受 较恶劣的使用环境,其可靠性较高,特别是 采用低温共烧陶瓷多层基板构成的MCM-C, 还易于在多层基板中埋置元器件,进一步缩 小体积,构成多功能微电子组件。MCM-C 主要应用于30~50MHz的高可靠中高档产品。 包括汽车电子及中高档计算机和数字通信领 域。
微组装技术是充分发挥高集成度、高 速单片IC性能,实现小型、轻量、多功能、 高可靠电子系统系统集成的重要技术途径。
三。微组装技术的层次和关键技术. 1.微组装技术的层次——整机系统的微组装层次 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1)1级(芯片级)——系指通过陶瓷载体、TAB 和倒装焊结构方式对单芯片进行封装。 2)2级(组件级)——系指在各种多层基板上组 装各种裸芯片、载体IC器件、倒装焊器件以及 其他微型元器件,并加以适当的封装和散热 器,构成微电子组件(如M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