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的俄译汉翻译方法初探

合集下载

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

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

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摘要: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及其民族的文化特征、高尚的情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民族之间的谚语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做好谚语的传译是翻译工作者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使译文既保持原文特有的风貌、内涵及意义,又使译文语句流畅,表达完美,达到音、韵、意的和谐统一。

本文在总结相应的俄语谚语翻译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在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以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谚语,俄语谚语,翻译方法,一、俄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一条俄语谚语在词典上往往给出多条译文。

一方面是由于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会取得不同的译文,另一方面是因为俄语谚语的丰富内涵很难通过一条译文就能够完全地表达出来,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翻译谚语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这就要求我们把每一次翻译都当作是一次新的再创作,在翻译过程中,综合采用各种方法给出相对完美的译文。

1.对译法有些谚语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相符,其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的信息是相同的,即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完全等同俄语谚语的汉语谚语,这种翻译方法称之为“对译法”,该方法也是最易掌握的一种翻译方法。

例如:Век живи,век 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

Выше встанеш ,дальше увидешь. 站得高,望得远。

2.套译法和直译法套译法是指俄汉语中存在相似的谚语表达时,套用汉语谚语的形式结构,创造性地对俄语谚语进行翻译。

直译法,是指在符合原语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保留俄语谚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特色的一种翻译方法。

例如:Нет дымы без огня.无火不生烟。

Артельный горошок гуще кипит. 众人烧罐热气高。

Близ норы лиса не промысел не ходит. 狐狸不吃窝边鸡。

Ложка дёгтю в бочку мёду. 一勺焦油坏了一桶蜜。

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

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

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俄语谚语浓缩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俄罗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深受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制约。

因此,翻译俄语谚语时就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考虑俄汉两种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

从俄罗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及文学典故方面谈了俄语谚语反映的文化特点,同时从民族文化角度出发,简单分析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几种方法。

俄语谚语文化特点形象翻译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俄语谚语在俄罗斯语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谚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用它那简短、通俗的语句浓缩了人类的思想,深刻地、多角度地展现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记载了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及世界观,等等。

比如,俄语谚语ЯзыкдоКиевадоведет(有嘴就能到基辅)讲的便是基辅罗斯最初接受基督教的一段历史。

再如,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如登七重天)表示幸福满意之至;семьпядейволбу(七寸宽的额头)表示绝顶聪明。

这两个谚语表明,数字“七”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有特殊的形象和意义。

正因为俄语谚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俄语谚语翻译一直是翻译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在翻译俄语谚语时,只通晓中俄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谚语背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使译文中保留原语文化的特色,让读者感到新鲜生动,同时充分传播原语文化,扩大译语读者的知识视野。

下面就简单谈一下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以及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方法。

一、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翻译和俄语研究者,希望通过谚语来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

1.谚语反映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俄语谚语共有3万多条,许多谚语与俄罗斯民族历史有关,用鲜明的语言反映了真实的历史。

如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一场混战);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喀山孤儿,意指假装可怜的人);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不请自来的客人比鞑靼人还坏)等,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每个谚语都能牵出一段历史。

俄语与汉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及互译方法

俄语与汉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及互译方法

035文艺评论俄语与汉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及互译方法白 烨(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1100)摘 要: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大多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各民族的谚语有相似之处,但也各具特色。

因此,谚语的翻译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既保持原文的风貌和思想,又能使译文在形式、内容及内涵上都与原文和谐统一。

关键词:谚语;俄语;汉语;翻译谚语内容涉及范围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俄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谚语,他们都具有谚语所具备的特点,即口语性强、言简意赅、内容极广、通俗易懂,形式基本都为一两个短句。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基于谚语较强的口语性,不同文化背景就会衍生出具有不用文化内涵的谚语。

因此,在翻译中俄谚语时,就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内涵及精神,尽量使原文在译文中找到对应的谚语,从而使读者能完全理解和接受。

俄语和汉语谚语的来源及语言特点古今贤文及历史典故汉语中古今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且语句通顺易懂。

其中一些谚语反映了汉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类谚语常来源于历史事件、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故事等,有些谚语在形式上还带有文言词语。

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

俄语中有些谚语来源于俄罗斯民俗作品、英雄赞歌、童话、谜语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等,如:“Беда не проходит одна”(祸不单行),“Кому много дано, с того много и спросится”(能者多劳),“Незванный гость хуже татарина”(不速之客)等。

【俄语翻译】与生物有关的词语俄译汉

【俄语翻译】与生物有关的词语俄译汉

【俄语翻译】与生物有关的词语俄译汉【俄语翻译】与生物有关的词语俄译汉基因重新组合рекомбинация генов; генетическая рекомбинация分离规律закон расщепления自由组合规律закон случайного ассортимента连锁和交换规律закон сцепления и обмена物种起源Происхождение видов путем естественного отбора (1859)进化论эволюционизм;эволюционная теория基因的突变мутация в генах解剖镜стереоскопический микроскоп载片предметное стекло盖片защитное стекло鞭毛生物жгутиковые生物机构学биомеханика; биохимический毛果芸香[生物]硷алкалоид яборанди, пилокарпин现世生物学биология современных животных生物氮素б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зот异地生物аллохтон广生性(境)生物эвритопный организм, эврибионт国际生物学家代表大会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конгресс биологов无生物界неживая природа分子生物学молекулярная биология排泄экскреция细胞学цитология细胞结构строение клетки细胞膜клеточная мембрана; клеточная оболочка细胞壁клеточная стенка细胞质цитоплазма细胞核ядро клетки; цитопласт细胞液цитолимфа; клеточный сок细胞色素цитохром原生质протоплазма身体细胞соматические клетки胸膜细胞тимоцит反足细胞[клетки-]антиподы发育细胞вегетативная клетка随伴细胞клетка-спутница髓细胞毒素миэлотоксин成髄细胞миелобласт巨成红血细胞мегалобласт色质细胞пигментные, клетки, хроматофоры黄素细胞мутеиновые (ж?лтые) клетки遗传学генетика物种的变异мутация вида配子(生殖细胞)гамета (половая клетка)合子(受精卵)зигота (оплодотворенное яйцо)染色质хроматин染色体хромосома细胞分裂деление клетки减数分裂мейоз (мейозис); редукционное деление有丝分裂митоз; непрямое деление ядра; кариокинез染色体变异изменение (изменчивость) хромосомы。

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

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

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摘要: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及其民族的文化特征、高尚的情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民族之间的谚语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做好谚语的传译是翻译工作者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使译文既保持原文特有的风貌、内涵及意义,又使译文语句流畅,表达完美,达到音、韵、意的和谐统一。

本文在总结相应的俄语谚语翻译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在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以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谚语,俄语谚语,翻译方法,一、俄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一条俄语谚语在词典上往往给出多条译文。

一方面是由于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会取得不同的译文,另一方面是因为俄语谚语的丰富内涵很难通过一条译文就能够完全地表达出来,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翻译谚语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这就要求我们把每一次翻译都当作是一次新的再创作,在翻译过程中,综合采用各种方法给出相对完美的译文。

1.对译法有些谚语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相符,其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的信息是相同的,即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完全等同俄语谚语的汉语谚语,这种翻译方法称之为“对译法”,该方法也是最易掌握的一种翻译方法。

例如:Векживи,век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

Вышевстанеш ,дальшеувидешь. 站得高,望得远。

2.套译法和直译法套译法是指俄汉语中存在相似的谚语表达时,套用汉语谚语的形式结构,创造性地对俄语谚语进行翻译。

直译法,是指在符合原语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保留俄语谚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特色的一种翻译方法。

例如:Нетдымыбезогня.无火不生烟。

Артельныйгорошокгущекипит. 众人烧罐热气高。

Близнорылисанепромыселнеходит. 狐狸不吃窝边鸡。

Ложкад?гтювбочкум?ду. 一勺焦油坏了一桶蜜。

俄汉谚语俗语中对动物的比较分析

俄汉谚语俗语中对动物的比较分析

俄汉谚语俗语中对动物的比较分析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发现了动物的秉性与人的品行有相同之处,如狮子的威严和绵羊的软弱等。

另一方面,人们又往往“不公正”的把人的品质尤其是不好的品质加在动物身上,比如,喜鹊爱叽叽喳喳而不受俄罗斯人的喜爱,落了个“爱传播小道消息”的坏名声。

(《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第39页)可见,人们对动物的善恶褒贬可能是唯物主义的,也可能是唯心主义的,不可能不受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居住条件等的影响。

因而,凝结着民族的情感世界的动物名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尽管有不少相同之处,也必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在俄汉两国谚语俗语中的意义更是如此,动物在俄汉谚语俗语中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研究它们对认识和比较两国文化差异,了解各自民族的心理特点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两国文化思想相互了解和融合,对两个民族的友谊也有着深刻的含义。

关键字:谚语俗语;动物;比较;文化差异引言谚语和俗语经过人们长时间生产生活的积累,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规律,行为法则,做出的形象生动的概括和总结,例如在汉语中,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杀鸡给猴看”,(《汉语谚语俗语词类大全》第一页)这样各式各样的谚语俗语,在俄语中,也有着像“Век живи,век 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Клади навоз гсто –в амбаре не будет пусто”(勤上粪,梁满屯)(《俄汉互译》第24页)这样的谚语,当然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自于民间,对于后人的发展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动物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在俄罗斯“牛”深得大家的喜爱,民谣云:“утка в сапожках,селезеньв сережках.корова в рогоже,да всех дороже.”意思是说母鸭穿裙子,母鸡登靴子,公鸡戴耳环。

母牛披粗衣,但比它们更宝贵。

俄汉动物成语比较

俄汉动物成语比较

俄汉动物成语比较
,结构清晰
众所周知,俄罗斯与汉语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在其中也存在许多共同的成语。

其中,俄文中的“без головы не воевать”与汉语中的“不可不防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前者意为“无头苍蝇张冠李戴”,是比喻战争时要有头文官,莫谈取胜;后者则指“未及防备就遭殃”,是对失败前所缺乏的预防意识的警示句。

另一对是“быть на чужом дворе”与“别人家里蹲”,前者意为“处于他人掌握之中”,而后者是指“被他人统治”的比喻,同样也蕴含着强烈的警示意义。

例如,两者都蕴含着“防范谨慎,不要轻易被外界误导”的寓意。

一对中会出现三句成语,比如“Главное - не терять голову”、“Кто торопится тот
проигрывает”与“慢工出细活”。

前者表达了“耐心等待,不要轻易走投无路”;而后者则是
强调“不要操之过急”以免失败。

可见,俄罗斯
成语与汉语成语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反映出俄罗
斯和汉语文化在历史上的血缘关系。

总之,俄汉动物成语虽然内容有着许多不同,
但是意义却有着一致的趋势。

这些成语多少都彰
显着一个共同的信条:谨慎、计算、宽容和耐心,而这些个品质恰恰就是俄罗斯和汉语文化在面对
不断挑战时,所拥有的古老哲学思想。

俄汉语中有关动物谚语寓意的比较分析

俄汉语中有关动物谚语寓意的比较分析
生 活 》( ) 壬 ( 髓H b p y c c x o r o H a p o 矾 B e r o n o c 2 i o B l f l  ̄ a x H
二、 动物在俄汉谚语 中的对 比分析 ( 一 )俄 汉谚语 中象征 意义基本相 同的动物
1 . 鱼( p u 6 a )
语 文学刊 ・外语教 育教 学
2 0 1 3年 第 4期
俄 汉 语 中有 关 动 物谚 语 寓 意 的 比较 分析
。韩 璐
(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9 )
[ 摘 要] 俄汉 语中有 许多以动物为喻体的谚语, 它们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 找出 俄汉语中 动物谚语寓
B OJ ]  ̄I ,a 脚 Ⅱ l t— B He K O) Dl e rl ' I 4 B a ・
俄语 中有关鱼的谚语 , 比如 : He y , m p H 6 ) r I D I a B a T b . 不要
教 鱼 怎 么游 泳 。
Ha T O I I  ̄ ] K a B M o p e ,啪 6 K a p a c  ̄H e 3  ̄e M a J i . 狗 鱼 的存 在 是 为 了不 让 鲫 鱼打 盹 。
汉语 中鱼象征 书信 、 幸福, 年年有 余。俄语 中鱼也 有很 深的象征意义 , 除了中国的“ 幸福 、 丰富” 之外 , 它还有另一个 意义 : 三条鱼象征 着基督教 的三位 一体 。除此之 外 , 俄 罗斯 文化 中还有金鱼 , 它象征着不切实 际的成功 、 幻想 。
2 . 马( Ⅱ 0 Ⅲa , K O H b )
[ 关 键词 】 俄语; 汉语; 动物谚语; 象征意义 [ 中图分类号] H 3 1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8 6 1 0 ( 2 0 1 3 ) 0 4- 0 0 2 3 - 0 2

《2024年俄汉语家畜类谚语比较研究》范文

《2024年俄汉语家畜类谚语比较研究》范文

《俄汉语家畜类谚语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家畜作为人类长期生活的一部分,常常与农耕文化、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各国的谚语是人们长期生活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特点。

而作为两个大语系的代表,汉语和俄语中都包含丰富的家畜类谚语。

这些谚语既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也有其共通之处。

本文将对汉语和俄语的家畜类谚语进行详细比较研究,分析其内涵和差异。

二、汉语家畜类谚语的特点汉语家畜类谚语以简洁、形象、生动著称。

如“鸡犬升天”,意味着出现异乎寻常的现象;“人靠衣装马靠鞍”,则说明装扮和装点对于个体形象的重要性。

在农业文化背景的熏陶下,中国人将家畜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将其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家畜类谚语在汉语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三、俄语家畜类谚语的特点俄语家畜类谚语同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例如,“Корова в городе не находит траву”(城里的母牛找不到草),形象地表达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Кобыла не льет льосу”(母牛不吹口哨),则常用来形容不切实际或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谚语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对家畜的独特理解和认识。

四、俄汉语家畜类谚语的比较1. 共性:无论是汉语还是俄语,家畜类谚语都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与反映,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观念。

两国的家畜类谚语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如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形象比喻、人性和情感的抒发等。

2. 差异:(1)文化背景差异:由于中俄两国的历史、地理、社会背景不同,家畜类谚语的来源和含义也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农耕文化中牛的地位重要,因此与牛相关的谚语较多;而俄罗斯草原文化中,马则是更为重要的家畜。

(2)语言特点差异:汉语和俄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在家畜类谚语的表达上也有所差异。

例如,汉语中的四字格形式较多,而俄语则更注重音韵和谐。

此外,由于中俄两国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的差异,同一类型的家畜类谚语在表达上也可能有所不同。

《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范文

《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范文

《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篇一一、引言谚语是各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俄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动物形象在谚语中的使用极为广泛。

这些动物形象不仅仅是故事的载体,更是文化传统、社会观念、道德规范的体现。

通过对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窥见两民族的心理特征、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

二、俄语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俄罗斯民族在谚语中常用动物形象来传达各种含义。

例如,“Кот в деревне не видит дрочивый рыбач”(村里的猫不认识穷渔夫),这句话体现了俄罗斯人对独立、勤劳的渔夫的尊重和赞扬。

猫作为这一形象的代表,展示了俄罗斯人对勤奋和努力的赞赏。

此外,如“Сталин летуть в топорах —броски любопачева”这句谚语,用鹰的飞翔来比喻人的志向远大,展现了俄罗斯人勇敢追求梦想的民族性格。

三、汉语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在汉语中,动物形象同样广泛运用于谚语之中。

例如,“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中的“晨鸡报晓”,通过鸡的形象来强调时间的宝贵和计划的重要性。

此外,“老马识途”这一成语,则体现了对老一辈经验与智慧的尊重,展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历史传承和经验的民族心理。

再如“卧虎藏龙”,以龙和虎的形象比喻深藏不露的才华和智慧,彰显了中华民族谦虚、内敛的性格特点。

四、俄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与文化差异虽然俄汉谚语中都有丰富的动物形象,但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上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在俄罗斯文化中,狼常被视为狡猾和凶残的象征,如“Курочка в голову —волка”(寡妇爱贪小便宜会变成狼)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狼的不信任感。

而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高贵和威严的象征,如“龙凤呈祥”等成语。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动物的认知和情感倾向。

五、结论通过对俄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民族在心理特征、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上的异同。

《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范文

《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范文

《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篇一一、引言谚语是各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历史的积淀,是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心理的反映。

在俄汉两种语言中,动物形象在谚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谚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哲理,通过动物形象反映了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社会心理。

本文将探讨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及其所反映的民族心理。

二、俄语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1. 俄语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俄语谚语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包括狼、熊、狐狸、猫等。

这些动物形象在俄语文化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狼象征着凶残、狡猾,熊象征着力量、勇敢,狐狸象征着机智、灵活,猫则象征着温顺、敏捷。

2. 俄语谚语与民族心理俄语谚语通过动物形象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例如,“Кот в доме не вьюкится”(猫不进别人家),这句话体现了俄罗斯人对家庭、友谊的重视以及对独立性的尊重。

同时,通过对狼、熊等动物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俄罗斯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三、汉语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1. 汉语谚语中的动物形象汉语谚语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包括龙、凤、虎、马等。

这些动物形象在汉语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龙象征着吉祥、威严,凤象征着美丽、和谐,虎象征着勇猛、力量,马则象征着奔腾、活力。

2. 汉语谚语与民族心理汉语谚语通过动物形象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道德观念和社会心理。

例如,“龙马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和进取心,“虎父无犬子”则强调了家族荣誉和责任意识。

同时,通过对龙、凤等神话动物的描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审美追求。

四、俄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比较分析1. 相似之处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例如,狼和虎都象征着凶猛和勇敢,猫和龙都象征着神秘和灵性。

此外,两种语言都通过动物形象来传达对家庭、友谊的重视以及对个体独立性的尊重。

2. 差异之处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也存在差异。

俄语动物谚语

俄语动物谚语

俄语动物谚语多数动物是能动的,它们能自发且独立地移动,关于俄语动物谚语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俄语动物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俄语动物谚语Любишь меня, люби и мою собаку.<谚>爱屋及乌- Посади свинью за стол, она и ноги на стол.<谚>让猪就席, 它会把腿也铁上桌的; 得寸进尺- Всяк сверчок знай свой шесток.<谚>人人都应有自知之明; 人人都应自守本分- Чёрного кобеля не отмоешь добела.<谚>黑狗是洗不白的(狗改不了吃屎).- Молодец против овец, а против молодца (и) сам овца<谚>欺软怕硬- Пуганая ворона и куста боится.<谚>受了惊的乌鸦连灌木丛也害怕;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 Не сули журавля в небе, а дай синицу в руки.<谚>不要你答应给我天上的仙鹤, 只要你把一只山雀给我弄到手(比喻宁要直接能到手的小东西, 而不指望拿到没有把握的大东西)。

- Волка ноги кормят.<谚>狼饱肚子靠腿勤。

- Волков бояться—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谚>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英语动物谚语(1)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2)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3)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 It’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own nest. 家丑不可外扬。

俄谚语关于动物的谚语

俄谚语关于动物的谚语

俄谚语关于动物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俄罗斯谚语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俄谚语关于动物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俄谚语关于动物的谚语- Любишь меня, люби и мою собаку.<谚>爱屋及乌- Посади свинью за стол, она и ноги на стол.<谚>让猪就席, 它会把腿也铁上桌的; 得寸进尺- Всяк сверчок знай свой шесток.<谚>人人都应有自知之明; 人人都应自守本分- Чёрного кобеля не отмоешь добела.<谚>黑狗是洗不白的(狗改不了吃屎).- Молодец против овец, а против молодца (и) сам овца<谚>欺软怕硬- Пуганая ворона и куста боится.<谚>受了惊的乌鸦连灌木丛也害怕;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 Не сули журавля в небе, а дай синицу в руки.<谚>不要你答应给我天上的仙鹤, 只要你把一只山雀给我弄到手(比喻宁要直接能到手的小东西, 而不指望拿到没有把握的大东西)。

- Волка ноги кормят.<谚>狼饱肚子靠腿勤。

- Волков бояться—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谚>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 И волки сыты, и овцы целы.<谚>既要狼吃饱, 又要羊不少(指不容易实现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俄谚语关于动物的谚语拓展Когда меня любишь, и мою собачку люби.爱我,也要爱我的狗。

Не ищи красоты, а ищи доброты.别找漂亮的,要找善良的。

《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范文

《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范文

《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篇一一、引言谚语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蕴含着民族智慧和民族心理的独特表达。

不同文化中的谚语往往通过特定的象征和隐喻来传递深层次的含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俄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运用及其所反映的民族心理。

二、俄汉谚语中的动物形象1. 俄罗斯谚语中的动物形象俄罗斯谚语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包括狼、熊、狐狸、马等。

这些动物在俄罗斯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狼”常被用来形容凶狠、狡猾的性格;“熊”则象征力量和勇气;“狐狸”则被视为聪明和机智的象征。

此外,马在俄罗斯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代表着力量和速度。

2. 汉语谚语中的动物形象汉语谚语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包括龙、凤、虎、羊等。

龙和凤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繁荣的象征;虎则代表着勇敢和力量;羊则常被用来形容温顺、善良的性格。

此外,还有“狗”忠诚的形象,“马”勇往直前的象征等。

三、动物形象与民族心理的关系1. 俄罗斯民族心理与动物形象俄罗斯民族心理中,对动物的描绘往往反映了他们对勇敢、力量和智慧的崇尚。

在面对困境时,俄罗斯人民往往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动物形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例如,狼的凶狠和狡猾被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力坚定,而熊的力量和勇气则被视为英雄的象征。

2. 汉族民族心理与动物形象汉族文化中,动物形象更多地体现了对和谐、吉祥的追求。

龙凤呈祥、羊年大吉等谚语都体现了这一点。

此外,汉族人民对忠诚、勇敢和智慧的品质也十分崇尚,这也在“狗”和“马”等动物形象中得到了体现。

四、结论通过对俄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民族心理的差异。

俄罗斯文化强调勇敢、力量和智慧,而汉族文化则更注重和谐、吉祥以及忠诚、勇敢和智慧的品质。

这些差异在各自的谚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动物形象在谚语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还传递了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

通过研究这些谚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表达方式。

俄语入门:俄语当中的动植物

俄语入门:俄语当中的动植物

俄语入门:俄语当中的动植物自古以来,产生了许多关于动植物的故事和传说。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发现动植物的秉性与人的品行有许多相同之处,如狗的忠诚等。

当然,有时人们又会主观的把人的品质,尤其是不好的品质加在动植物身上,比如,喜鹊由于好唧唧喳喳而不受俄罗斯人的喜爱,落了个“爱传播小道消息”的坏名声。

人对动植物的褒贬受到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居住地理条件、心理、道德、审美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

很多动植物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将各举有关动物、树木、花卉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一、动物——熊(Медведь)克雷洛夫写过一则寓言《隐士和熊》(《Пустынник и Медведь》,其中把熊的“憨痴”表现的淋漓尽致。

隐士和熊交上了朋友。

有一天,隐士睡着了,熊在一旁看守着。

它看见一只苍蝇停在隐士的脸上,便抡起胳膊驱赶,可是这只苍蝇不肯飞走,最后停在隐士的额头上。

熊便举起一快大石头,使劲地砸了下去,就这样断送了朋友的性命。

后人把这种欲益反损的帮助,即帮倒忙,称之为“медвежья услуга”。

熊在俄罗斯文化中具有多重形象——力大无比,又笨拙憨厚。

这些形象出现在众多的俄语谚语当中:“Медведь неуулюж, да дюж”(熊行动笨拙,但力大无比),“Хозяин в дому, что медведь в бору”(家中的主人,林中的狗熊)。

由于熊力大无比,所以猎熊既困难,又危险,谚语中有“Счастлив медведь, что не попалсястрелку, и стрелок счастлив, что не попался медведю”(熊没碰上猎手很走运,猎手没碰上熊也很走运)。

熊个子大,不灵活,人们用косолапый медведь(脚趾内向的熊)来形容像熊那样笨拙的人。

熊还有“未婚夫”的形象。

俄罗斯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Видеть медведя во сне—значит быть свадьбе”(梦见熊意味着快举行婚礼了)。

浅析俄语谚语的译法

浅析俄语谚语的译法
关 键 词 : 语 翻 译 ; 法 ; 造性 谚 译 创

条 俄语谚语 , 谚语词典 上往 往 给出 多条译 文 。一 方 式 , 在 只要 同时熟 悉 俄 汉语 谚 语 , 能 够 找 到 内涵 和形 象 就
方 面是 由于采 用不 同的翻译 方法会 取得不 同的译 文 , 另一 都完 全相 同 的汉 语谚语 , 出译 文 。对于 大多 数谚 语 的翻 给 方面 是因 为俄语谚 语 的丰富 内涵很 难通 过 一条 译 文 就能 译来 讲 , 我们必 须找 寻其他 翻译方 法 。
坏 了一 桶蜜 。
Kp Ib饱汉 不知饿汉 饥 。 O M T. 4 ( )C e ̄ bU . 5 Tr Bl e 站得 高 , 得远 。 l I 看
( )Ho aH  ̄ y e o e ̄.百闻不如 一见 。 6 K ey mK ,H npo n
上 述俄汉语谚 语在语 义 、 表达形 式 和 比喻形 象 上都 是
( )He  ̄ M e F H 无火 不生 烟 。 1 r/I a63O F . b I ( )K p a b H ) cr IFI. 2 a M n r e K cp, I . 口袋 藏不住 锥 MO e a m, I r r io
保留了原语的修辞色彩 , 使读者能够完全准确地理解原 行翻译 。例如 :
够完 全彻底地 表达 出来 , 因此在不 同的语境 中翻译 谚 语时 会有 不 同的侧 重 点 。不 同的译 文 在不 同 的情 形 下都 可 以
次 新 的再创 作 , 翻译 过 程 中 , 合地 采用 各 种方 法 给 在 综
二 、 译 法和直 译法 套
所谓 套译法 , 指 俄汉 语 中存 在相 似 的谚 语 表达 时 , 是
成为 优秀 的译 文 。这 就 要 求我 们 把每 一 次 翻译 都 当作 是 套用 汉语 谚语 的形 式 结 构 , 造性 地 对 俄语 谚语 进 行 翻 创

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的俄译汉翻译方法初探

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的俄译汉翻译方法初探

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的俄译汉翻译方法初探
王丛民;宋小华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7(000)015
【摘要】俄语中有很多以动物为喻体的谚语,他们具有丰富的俄罗斯民族特色.掌握这些谚语俄译汉的翻译方法,掌握俄语谚语与汉语谚语在结构和寓意方面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这些谚语的用法.本文从有关动物的谚语的特点、两国文化差异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这些谚语的翻译方法,从而使大家掌握这些俄语谚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王丛民;宋小华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东方语言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对外宣传汉俄翻译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齐齐哈尔市对外宣传俄译材料为例 [J], 张宏丽
2.对外宣传汉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齐齐哈尔市对外宣传俄译材料为例 [J], 王灵玲
3.全国俄语八级专业水平测试俄译汉翻译中常用翻译技巧 [J], 雷丽斯;句云生
4.俄语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翻译问题——兼论翻译逻辑场原理及其在俄汉翻译中的运用 [J], 唐有章
5.《俄汉翻译教程》,《俄译汉教程》审稿情况报道 [J], 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俄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俄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浅谈俄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俄语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论认为, 一切翻译活动所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 即翻译应贴合译入语情景和文化背景, 按照译入语受众的语言一贯进行信息转化。

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它反映了民族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

而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者永远与文化密切相关, 因为翻译者所选取的翻译策略永远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文章试图从目的论视角, 在总结相应俄语谚语翻译方法的基础上, 指出翻译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期待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俄语谚语; 翻译策略; 目的论;1 俄语谚语在汉语中对谚语的称谓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学者称之为鄙语;有学者谓之鄙谚;还有的学者叫之为古语。

那么何谓谚语?《中国谚语集成编辑细则》一书将谚语定义为:谚语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定型化的艺术语句, 它是劳动人民智慧和生产、对敌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 是带有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的语言结晶。

在俄语中谚语被称作Пословица。

谚语在俄中定义为:малаяформанародногопоэтическоготворчества, облачённаявкраткое, ритмизованноеизреч-ение, несущееобобщённуюмысль, вывод, иносказаниесдидактическимуклоном.从定义中不难发现, 中俄谚语的共同点都是语句简练、节奏感强、寓意深刻。

借用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著名三美主张, 即音乐美(节奏明快) 、绘画美(言简意赅) 、建筑美(结构匀称) 也可以总结谚语的主要特点。

众所周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正如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也不文化而存在, 就是说, 不社会流传下来的, 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的俄译汉翻译方法初

谚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更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和中国谚语中有关动物的谚语很多。

在两个民族进化发展过程中,动物一直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对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

俄罗斯民族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情感,从而在俄语谚语中出现了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这些谚语阐释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寓意。

本文根据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和汉语谚语所具有的特点,对其翻译方法做以下研究。

一、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特点
1.结构稳定,喻体固定。

谚语是日常生活经验的结果,是两个民族社会文化生活长期演绎的产物。

在结构上,汉语谚语较为工整,而俄语谚语由于名词性数格的多变性,句子结构较为随意。

但从总体看,俄语和汉语谚语的结构还是相对稳定的,各自谚语的各个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不可替换使用。

例如,俄语的“И волки сыты,и овцы целы”和汉语的“两全其美”;汉语的“一箭双雕”和俄语的“Убить двух зайцев 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是不能替换的。

俄语的“Волка бояться,
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和汉语中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都是各自民族约定俗成的谚语,各自在谚语中的喻体是固定的。

2.约定俗成,不可分割。

无论是俄语谚语,还是汉语谚语,都是约定俗成的,是在语义上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不能只按字面意义逐字解释,各个组成部分也不可拆分,而是要从整体角度去解释其使用的习惯性。

如,俄语谚语“Ни пава,ни ворона”,从字面解释为“既非孔雀也非乌鸦”,相当于汉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

类似的还有“Нимясо,ни рыба”和汉语的“不三不四”正好对联盟应。

3.哲理性强,寓意深刻。

因为俄语谚语和汉语谚语都来自于两个民族的生活积累和文化沉淀中,因此他们在语义上都具有丰富的生活哲理。

例如:“С собакой ляжешь,с блохами встанешь”喻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俄语中有“Конь в рати узнаешь,а друга в беде”;“В согласном стаде волк не страшен”,喻指人心齐,泰山移;等等。

这样寓意深刻的谚语不胜枚举。

二、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俄译汉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1.直譯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俄语和汉语用同一种动物表达相同或者相似的形象意义和内涵,因此翻译时尽量保持俄语的形式和结构,尽量表达出俄语本身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例如:“Зайца ноги носят,волка зубы кормят”;“Красна птица пером,а человек ученьем”;“Коня в рати узнаешь,а
друга в беде”。

以上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尽可能保留了俄语的表达方法和过程,但绝非一一对应的翻译。

这样就缩小了俄语和汉语的表达差距,浅显易懂,相得益彰。

2.舍弃法。

大家知道,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两个不同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这时就需要一种处理俄语谚语的形式和内涵的办法,舍弃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舍弃喻体形象的翻译方法。

具体的说,是指在俄译汉的过程中,把俄语谚语中的动物词汇舍去,这样谚语中的动物词汇在对应的汉语译文中消失,不再有该动物词汇。

例如,“Даровому коню в зубы не смотрят”对应的汉语翻译中,就是收到的东西不要挑剔;“И на добра коня спотычка живёт”对应的翻译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类似的还有:“Всякая лисица свой хвост хвалит”对应的翻译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У всякой пичужки свой голосок”对应的翻译是“各有特色”。

可见,虽然这些谚语的寓意大致相同,但在汉译俄翻译中俄语谚语中的动物词汇就“消失”了。

这样,既反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又各有其别致新颖之处。

3.转换法。

转换法并非望文生义的离谱胡译,而是在表达形式上有所改变,改变了俄语谚语的动物形象,这样才能够基本准确表达俄语谚语本身的含义,又符合汉语谚语的表达特点。

例如:“Слово воробей,вылетит - не поймаешь”对应的翻译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Пустили козла в
огород - он всю капусту пожрёт”对应的翻译是“狐狸看鸡,越看越稀”;“У доброй лисы три отнорка”对应的翻译是“狡兔三窟”。

可见,转换法是在采取直译会给读者带来费解、歧义或误会时,采用的一种翻译方法。

但这种方法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它能准确表达出俄语谚语的寓意。

4.会意法。

这种翻译方法需要对两国的历史、文化和各自谚语的形成过程和原因非常透彻的了解,在充分理解俄语谚语的含义的基础上,用含义相同、形象不近相同的汉语谚语点明其内涵。

会意法主要用在单独使用直译或者舍弃法、转换法都不能表达俄语谚语的含义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即达到形神兼备的统一。

如:“Охоча жаба до орехов,да зубов нет”可译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Рыба начинает портиться с головы”可译成“上梁不正下梁歪”;“Цыплят по осени считают”可译成“不要高兴得太早”。

可见,会意法用汉语谚语基本忠实地表达了俄语谚语的内涵和风格,它们互相补充,最后殊途同归。

5.“无中生有”法,和前面介绍的“舍弃法”相对应。

即俄语谚语中本没有这种动物形象,但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添加了动物喻体,使得谚语更加形象生动,更有汉语特色。

如:“Из окна всеего света не оглянешь”;“Лучше поздно,чем никогда”。

当然,翻译方法还有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
要在翻译过程中归纳和总结。

三、结语
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在俄语和汉语的谚语中,动物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分别与这两个民族的社会心理、理想追求、伦理道德、民间神话和语言形成等文化因素密不可分,所以仅仅了解掌握一些翻译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了解和重视不同民族语言中的民族文化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