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机械原理缝纫机课程设计230

合集下载

缝纫机课程设计

缝纫机课程设计

缝纫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缝纫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缝纫机操作的基本步骤。

2. 学生能掌握缝纫机常用的缝制技巧,如直线缝、曲线缝、锁边等,并了解不同技巧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缝纫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在服装制作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缝纫机进行基本操作,展示出安全、熟练的缝纫技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技巧,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手工艺品或服装部件的制作。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缝纫机课程,培养对手工艺品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技艺的尊重。

2. 学生能认识到动手制作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创造力和实践欲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手工技艺类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结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他们在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充分的时间和资源,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课堂安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缝纫机基础知识:- 缝纫机结构认知:介绍缝纫机的各部件名称及功能。

- 缝纫机工作原理:讲解缝纫机的工作流程和原理。

2. 缝纫机基本操作:- 缝纫机使用方法:教授如何正确安装线、调整针距、选择缝纫线等基本操作。

- 缝纫技巧训练:直线缝、曲线缝、锁边、倒缝等技巧的练习。

3. 实践操作:- 制作手工艺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完成一件简单的手工艺品,如小布袋、抱枕等。

- 服装部件制作:教授如何制作基本的服装部件,如袖子、口袋等。

4. 安全知识与实践:- 安全意识培养: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防止意外伤害。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南航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南航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南航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2. 能够描述和分析简单机械系统的运动特点,理解其工作原理。

3. 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机械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勇于探索,面对问题能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机械设计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南航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南航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为我国航空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与定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摩擦定律等,涉及教材第1章和第2章内容。

2. 简单机械系统分析:讲解杠杆、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涉及教材第3章内容。

3. 机械系统设计原则: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强度、刚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涉及教材第4章内容。

4.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运用CAD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的方法,涉及教材第5章内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结合教材第6章实验内容。

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1-2周:基本概念与定律的学习。

机械原理缝纫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缝纫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缝纫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缝纫机的基本机械原理,包括传动系统、缝合原理及辅助装置的工作机制。

2. 学生能够描述缝纫机各部件的功能,并解释其如何协同工作完成缝纫过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分析并识别常见缝纫机故障的原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和模型,展示缝纫机的内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缝纫机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穿线、调节线张力、更换针和压脚等。

3.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维修方案,解决基本的缝纫机故障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缝纫机技术发展的探究欲望。

2. 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机械技术的尊重和认识,提升其职业自豪感和技能价值观念。

3. 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设计针对初中年级或高中一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性质为技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不仅掌握必要的机械原理知识,而且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的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缝纫机发展历史简介:使学生了解缝纫机技术进步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缝纫机基本构造与功能:详细介绍缝纫机的各个部件及其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缝纫机的基本构造3. 缝纫机工作原理:讲解传动系统、缝合原理及辅助装置的工作机制。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缝纫机的工作原理4. 缝纫机操作与使用:教授正确使用缝纫机的方法,包括穿线、调节线张力、更换针和压脚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缝纫机的操作与使用5. 缝纫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分析常见故障原因,教授简单的维修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缝纫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缝纫机的基本机械原理,包括传动系统、缝合机制和操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分析缝纫机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解释缝纫机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并了解其发展历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缝纫机模型,展示传动和缝合的基本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缝纫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穿线、调节线迹和缝纫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并解决缝纫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原理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机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合作完成缝纫机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任务,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 学生能够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尝试新的设计思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原理的实践应用课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缝纫机为载体,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机械原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际操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教学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程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缝纫机概述- 了解缝纫机的发明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发展史2. 缝纫机基本结构与原理- 学习缝纫机的传动系统、缝合机制、操控系统等基本结构。

- 掌握缝纫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传动原理;第三章 缝纫机结构与原理3. 缝纫机操作与使用- 学习缝纫机的穿线、调节线迹、缝纫技巧等基本操作方法。

工业缝纫机课程设计

工业缝纫机课程设计

工业缝纫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缝纫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缝纫机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掌握工业缝纫机的操作流程,了解不同缝纫技巧及其适用场合。

3. 学生能够了解工业缝纫机在服装制造业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工业缝纫机,完成基本缝纫任务,如直线缝、曲线缝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如调整缝纫机速度、线张力等。

3. 学生能够运用工业缝纫机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服装或布艺作品,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工业缝纫机课程,培养对服装制作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缝纫机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或高中年级的学生,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重的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缝纫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缝纫机的基本结构:缝纫机各部件名称、功能及相互关系,包括针杆、送布牙、挑线杆、梭子、压脚等。

2. 工业缝纫机的工作原理:讲解缝纫机的工作流程,如线迹形成、缝纫速度与线张力的控制等。

3. 工业缝纫机的操作技巧:直线缝、曲线缝、倒缝、锁眼等基本缝纫技巧,以及不同面料、线材的适用方法。

4. 缝纫机维护与故障排除:介绍日常保养方法,常见故障的识别与解决方法。

5. 实践操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服装或布艺作品,如手帕、购物袋等,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工业缝纫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课时:直线缝、曲线缝等基本缝纫技巧第三课时:不同面料、线材的适用方法及缝纫机操作注意事项第四课时:缝纫机维护与故障排除第五课时: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服装或布艺作品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工业缝纫机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缝纫机维修教学课程设计

缝纫机维修教学课程设计

缝纫机维修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缝纫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缝纫机常见故障的类型及其成因;3. 学习并掌握至少三种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进行缝纫机的日常保养与维护;2. 能够正确判断并排除缝纫机的常见故障;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责任意识,对待维修工作认真负责;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维修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3. 提高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缝纫机维修的基本知识,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缝纫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缝纫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 缝纫机的工作流程及原理。

2. 缝纫机日常保养与维护:- 清洁保养缝纫机的方法与步骤;- 缝纫机润滑油的选择与使用;- 缝纫机使用注意事项。

3. 常见故障类型及成因:- 缝纫机断线、跳线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缝纫机吃厚困难、速度不稳定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缝纫机异响、震动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4. 维修方法与实践操作:- 针对不同故障的维修流程和方法;-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缝纫机维修练习;- 故障排除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章节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缝纫机维修知识,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合具体案例,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维修技能。

缝纫机机械原理

缝纫机机械原理

缝纫机机械原理缝纫机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它通过机械原理实现线线相连,完成衣物等物品的缝制。

缝纫机的机械原理是指通过各种机械部件的相互配合和运动,实现线线相连的过程。

缝纫机的核心部件是针机构,它由针、针板和针板孔组成。

针是负责穿过织物的部件,针板是织物上的承托面,针板孔是针在织物上穿行的通道。

当缝纫机运行时,针随着主动轮的旋转上下运动,通过针板孔穿过织物,完成线线相连的任务。

缝纫机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件是线轮机构,它由线轮和张线器组成。

线轮是负责提供缝纫线的部件,张线器是调节线轮张力的装置。

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线轮的旋转,将缝纫线从线轮上拉出,并通过张线器调节其张力,使其恰好能够穿过针眼,并与下面的线线相连。

缝纫机的运动还需要一个动力源,通常是电机。

电机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缝纫机的各个部件,使其能够协调运转。

传动带的作用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线轮机构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针机构的上下运动和织布运动。

在缝纫机的运行过程中,还有一些辅助机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导向器主要用于调整织物的运动方向,使其与针机构的运动同步;剪线器用于剪断缝制完成后的线头;缝制长度调节器用于控制缝制线的长度等。

总结起来,缝纫机的机械原理主要包括针机构、线轮机构、动力源和辅助机构。

针机构通过针、针板和针板孔实现线线相连;线轮机构通过线轮和张线器提供缝纫线并调节其张力;动力源通过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各个部件;辅助机构起到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这些机械原理相互配合和协调运动,使缝纫机能够高效地完成缝制任务。

在实际使用缝纫机时,我们需要注意保养和维修。

定期清洁缝纫机,保持其正常运转;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避免出现故障;注意使用正确的缝纫线和针,以确保缝制效果。

只有正确使用和维护缝纫机,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缝纫机的机械原理是通过针机构、线轮机构、动力源和辅助机构的相互配合和运动,实现线线相连的过程。

了解缝纫机的机械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缝纫机,提高缝制效率和质量。

电子缝纫机课程设计

电子缝纫机课程设计

电子缝纫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缝纫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2. 学生了解电子缝纫机的操作步骤、使用方法及其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掌握电子缝纫机常见故障的识别及基础维修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电子缝纫机,完成基本缝纫技巧和简单作品制作。

2. 学生具备运用电子缝纫机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能结合实际制作个性化作品。

3. 学生能够对电子缝纫机进行基本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缝纫技术的兴趣,提高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电子缝纫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需求,提升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缝纫机概述- 了解电子缝纫机的发展历程- 电子缝纫机的分类及特点2. 电子缝纫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子缝纫机的结构组成- 电子缝纫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3. 电子缝纫机的使用与操作- 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缝纫技巧及实际应用- 个性化作品的设计与制作4. 电子缝纫机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常见故障的识别与排除- 电子缝纫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5. 缝纫作品创意设计与实践- 创意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作品制作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电子缝纫机概述第二课时:电子缝纫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三课时:电子缝纫机的使用与操作(一)第四课时:电子缝纫机的使用与操作(二)第五课时:电子缝纫机的维护与故障处理第六课时:缝纫作品创意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全面掌握电子缝纫机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

机械原理论文

机械原理论文

贵州民族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论文(设计)《缝纫机主要机构》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班级09 电子姓名刘玲学号************指导教师葛一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缝纫机机头的传动结构及缝纫机机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缝纫机原理结构首先:缝纫机机头的传动结构1.缝纫机机头结构简图如下:(1)上轮(2)上轴(3)挑线凸轮(4)挑线杆(5)小连杆(6)针杆(7)送布凸轮(8)牙叉(9)牙叉滑块(10)针距座(11)送布曲柄(12)送布轴(13)牙架(14)送布牙(15)抬牙曲柄(16)抬牙轴(17)摆轴偏心凸轮(18)摆轴(19)大连杆(20)摆轴滑块(21)下轴曲柄(22)下轴(23)摆梭托,摆梭引线机构:(1),(2),(3),(5),(6)挑线机构:(1),(2),(3),(4)钩线机构:(1),(2),(19),(18),(20),(21),(22),(23)送布机构:(1),(2),(7),(8),(9),(10),(11),(12),(13),(14),(15),(16),(17),(18)图上未画的压紧杆部分也属于送布机构还有自成一体的第五大机构:绕线机构。

由于它是辅助机构,故未在图上画出②.缝纫机线迹形成过程这样才能形成双线连锁线迹呢?从上图中看他的交合情况,要使两根线交合必须把面线绕在布线上面的线团上,底线绕在缝料下面的轮上,当面线从布的上面线团拉出,通过缝纫机机针引入缝料的下面并形成一个环,绕过轮然后再向上收紧,在两层缝料间和底线间组成一个交合点,周而复始上述动作,即形成一组双线连锁线迹。

下面通过梭摆钩线形成一个线迹的过程来分析各机构的动作要求(1)线环的形成:机针从最高位置向下运动,在缝针没有接触缝料之前,挑线杆向上运动完成收紧上一个线迹的工作,并从线团里拉出形成下一个线环所需的面线,与此同时,送布牙也完成向前推送缝料的动作,开始向针缝下方运动,此时摆梭逆时针旋转也到极限位置,在这期间挑线杆是向下运动的,以松驰面线,供机针向下引线用,接着机针开始回升,由于机针短曹一侧的缝料对面线的阻力作用,此段面线滞留在缝料之下,加上梭床盖对机针长槽一侧面线的阻拦作用,结果就在机针短槽一侧形成了一个梨行的线环,在线环形成最佳状态时,挑线杆暂停向下运动,以免影响线环的形状,这时送布牙在针板之下向原来位置退回,所以对线环和缝料均无影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缝纫机导针与紧线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缝纫机导针与紧线机构

一、设计要求 1.1 设计题目缝纫机导针及紧线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1.2 机构示意图该机构由O 1轴上齿轮1驱动齿轮2,O 2轴上还固接有曲柄O 2A 和O 2C 。

曲柄滑块机构O 2AB 的滑块为缝纫机针杆,曲柄摇杆机构O 2O 3DC 的连杆上点E 为紧线头,针杆与紧线头协调动作,完成协调和紧线过程。

1.3 原始数据N1=200rmp ,n2=270rpm ,模数m=1.5 mm ,L=40mm ,针杆冲程H=38mm ,1β=30,2β=120,3β=150,1α=10,2α=75 ,O 2O 3=36mm ,O 3D=28mm ,DE/DC=1.35,O 2A/AB=0.3。

齿轮参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

杆O 3D 摆角范围:1α≤α≤2α二 机构设计与分析2.1齿轮机构传动设计 关于齿数选择的分析1ω=2πn 1/60=20.94 rad/s2ω=2πn 2/60=28.27 rad/s假设这对齿轮标准啮合,就有0.5m*(Z 1+Z 2)=O 1O 2且1ω*Z 1=2ω*Z 2。

但解得Z 1=41.36,Z 2=30.64均不是整数,所以重新考虑,设啮合角k ,COSk=0.5m(Z 1+Z 2)COS α/ O 1O 2由上式可以得到Z1/Z2=27/20,而齿数必须是整数,先假设Z1=27,Z2=20,可以解得COSk=0.6134,k=52.16。

如果Z 1,Z 2更大,就只能有Z 1=54,Z 2=40,两者之和成倍增长,COSk 将大于1,所以就只能有Z 1=27,Z 2=20。

但是这样会造成啮合角过大,已经超过了50°,渐开线函数表都查不到其inv 值,所以只能在20到40的范围内找一个合适的Z 2值,使得Z1/Z2在误差范围内尽可能趋近于27/20=1.35。

取Z 2=20,21,22……,最终可以发现Z 1=31,Z 2=23;Z 1=50,Z 2=37两组数据误差最小,但后一组数据的COSk 值超过了1,所以取Z 1=31,Z 2=23为佳,对应的k=45°11′20.68″设变位系数X 1,X 2,由tan iiX inv inv Zk αα=+∑∑可以解得X 1+X 2=15.06,这显然比较不合常理,综合考虑变位比较常理化以及齿数之比标准化,果然Z 2应该在30.64周围选取,发现当Z 1=39,Z 2=29(k=27°26′27″)或Z 1=42,Z 2=31(k=17°41′4″)比较合适,误差不大,分别解得变位系数和2.375和-0.4727,显然取后者更合适,所以得到齿数的最终方案Z 1=42,Z 2=31。

缝纫机的机械原理

缝纫机的机械原理

缝纫机的机械原理今天咱们来聊聊缝纫机这个神奇的小家伙,它可是在咱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呢!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缝纫机能够那么神奇地把一块块布料缝在一起,变成漂亮的衣服、可爱的抱枕或者实用的桌布?这背后可藏着不少有趣的机械原理呢!咱先看看缝纫机的针头,那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它就像一个小小的勇士,上上下下地跳动着。

当我们踩下踏板,针头就开始快速地穿梭在布料之间。

你看,针头上面有个小小的针眼,线就是从这里穿过去的。

每次针头扎下去,再提起来,就把线留在了布料里,这一扎一提,线就乖乖地留在了该在的地方,是不是很神奇?再来说说那个送布牙,它就像一个小助手,默默地帮助着针头。

送布牙在下面紧紧地咬住布料,然后一点点地往前推送。

它和针头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针头缝一针,送布牙就往前推一点,这样布料就能平稳地向前移动,不会出现歪歪扭扭的情况。

还有那个线轴,也是缝纫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轴上缠着线,随着缝纫机的工作,线不断地被拉出来,穿过各种小零件,最后到达针头,参与到缝纫的过程中。

这就好像是一场线的旅行,从线轴出发,经过一番冒险,最终在布料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缝纫机里面还有好多小弹簧和小钩子,它们也都有着自己的任务。

弹簧可以让一些部件保持弹性,钩子则负责勾住线,让缝纫的过程更加顺畅。

这些小小的零件虽然不起眼,但少了它们可不行,就像一个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缝纫机,我们想要做一件衣服得多费劲啊!得一针一线地手工缝,那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啊!而有了缝纫机,一切都变得简单快捷多了。

它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只要我们把布料放进去,踩下踏板,不一会儿就能变出一件漂亮的作品。

缝纫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思的。

从最开始的简单手动缝纫机,到后来的电动缝纫机,技术越来越先进,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现在的缝纫机不仅能缝直线,还能缝各种花样,简直太厉害了!所以说啊,缝纫机虽然看起来不大,但它里面的机械原理可真是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导针及紧线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导针及紧线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导针及紧线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缝纫机导针及紧线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学院: 汽车学院专业:班级:设计者:指导老师:2011年6月8日目录1、机构简介(附示意简图)2、原始设计数据和设计要求3、设计方案及讨论4、设计原理5、机构尺寸确定及设计步骤6、分析与讨论7、参考文献8、心得与体会一、机构示意图:该机构由O轴上齿轮1驱动齿轮2,O轴上还固接有曲柄OA和OC,曲柄滑1222块机构OAB的滑块为缝纫针杆,曲柄要干机构OODC的连杆上点E为紧线头,223针杆与紧线头协调动作,完成缝纫和紧线过程。

原始数据:齿轮转数 n1=200 rpm n2=260 rpm模数 m 1.5 mm 中心距 OO 54 mm 12距离L 40mm 针杆冲程 H 30mm 角度β1 deg 35β2 deg 120β3 deg 145α’ deg 15α’’deg 75 杆长 OO 38mm 23OD 24mm 3杆长 DE/DC 1.25OA/AB 0.25 2。

齿轮参数:压力角α=20,齿轮高系数ha*=1,顶隙系数c*=0.25。

杆OD摆角范3围: α’《α《α’’二、齿轮机构的传动分析a.按给定的原始数据,确定机构传动比i,进而确定齿轮的基本几何参数,并确定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

b. 确定齿轮的其他参数,如变位系数x,中心距分离系数y,齿顶缩减系数σ等,计算齿轮副的几何尺寸:中心距a,齿轮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齿根圆直径d和基圆直径d。

af bc.计算机构的重叠系数ε,计算小齿轮齿顶圆齿厚S。

ao1o2=r1'+r2'=54acosα=a'cosα'm a=(z1+z2)220010 //i12=n1n2=Z2Z1==26013因为Z1 和 Z2 均为整数,所以取Z1=39 ,Z2=30 所以:acos, ,,:'arccos25.7,a=51.75',m11r=Z=29.25mm2m22r=Z=22.5mm2d1=2*r1=58.5mmd2=2*r2=45mm无侧隙啮合方程:2xΣinvα'=tanα+invαZΣxΣ=1.68因为Z1>17, Z2>17 Xmin< 0, Xmin< 0 ,即使齿轮采用正变位不会产生根切现象。

机械原理缝纫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缝纫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学分3.5,学时56)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和开发创新的能力。

同时为学习机械性质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 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1. 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在培养机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2. 了解机械原理科学发展。

第二章平面机构结构分析3学时1.了解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与目的、运动副及其分类。

2. 了解运动链、机构和机构运动简图。

3. 掌握机构自由度、高副低代。

4. 了解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第三章平面机构运动分析5学时1.了解机构结构运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2. 掌握速度瞬心法与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3. 掌握用解析法(杆组法)对二级机构运动分析和编程计算。

第四章平面机构力分析3学时1. 了解平面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2. 掌握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质量代换法。

3. 掌握用解析法(拆杆组法)做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第五章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4学时1.了解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分析的目的。

2.掌握移动副摩擦、转动副摩擦、螺旋副摩擦。

3.了解机械的效率。

4.掌握简单机械的自锁及其结构。

第六章机械的平衡2学时1. 掌握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与方法。

2. 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平衡原理。

第七章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4 学时1.掌握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等效构件、等效力和等效力矩,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及运动方程式。

2.了解力为位置函数的运动方程式的求解。

3.掌握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

4.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5.了解非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的基本概念。

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5学时1.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演化和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缝纫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缝纫机的基本机械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2. 学生能描述缝纫机的工作原理,包括传动系统、缝纫机制和送布系统的工作方式。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分析缝纫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和模型,进行缝纫机简单部件的拆装和组装。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缝纫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完成基础缝纫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对缝纫机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机械设备工作奥秘的热情。

2. 增强学生对传统工艺和现代机械技术结合的认识,提高对技术创新的尊重和重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机械原理应用课程,结合实际机械设备进行分析和操作。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基本的机械原理知识,动手能力较强,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缝纫机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缝纫机概述- 缝纫机的发展历史- 缝纫机的分类及特点2. 缝纫机结构与原理- 缝纫机的结构组成:机头、机架、电机、控制系统等- 缝纫机的工作原理:传动系统、缝纫机制、送布系统3. 缝纫机操作与使用- 缝纫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缝纫技巧及实际应用4. 缝纫机维护与故障排除- 缝纫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5. 实践活动- 模型拆装与组装:缝纫机简单部件的拆装和组装实践- 实际操作练习:缝纫机操作技巧训练及缝制作品制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缝纫机概述,了解缝纫机的发展历史和分类特点第二课时:缝纫机结构与原理,学习缝纫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三课时:缝纫机操作与使用,掌握缝纫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缝纫技巧第四课时:缝纫机维护与故障排除,学习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方法第五课时:实践活动,进行模型拆装、实际操作练习和作品制作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机械原理及其应用”章节相关,涉及缝纫机的基本原理、结构与操作,结合实践活动中所用的教材和工具,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缝纫机课程设计

缝纫机课程设计

缝纫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缝纫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缝纫机的操作步骤和安全使用方法;3. 学生能了解不同针法及其在缝纫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操作缝纫机,进行基本缝纫;2. 学生能运用不同针法完成简单的缝纫作品;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热爱;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分享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缝纫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和观察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确保学生在课程中能取得实际的学习成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缝纫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缝纫机的各部件名称及功能- 缝纫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2. 缝纫机操作技能- 缝纫机的安装与使用- 缝纫机的基本操作步骤- 缝纫机的保养与维护3. 针法技巧与应用- 平缝、链缝、重叠缝等基本针法- 不同针法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4. 实践操作- 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如环保购物袋、围裙等)- 创意设计,运用所学针法进行创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缝纫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学习第二课时:缝纫机操作技能训练第三课时:针法技巧学习与应用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完成简单手工艺品制作教材章节关联:《劳动与技术》教材第三章“缝纫技术”部分,涵盖了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学习资料。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缝纫技能,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缝纫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

南航机械原理缝纫机课程设计230

南航机械原理缝纫机课程设计230

目录1.设计题目 (2)2.原始数据 (3)3.齿轮设计 (4)4.杆件长度的计算 (6)5.主要计算结果 (7)6.用解析法对滑块进行B运动分析 (9)7.用图解法对两个极限位置和一个一般位置进行运动分析 (12)8.E点的运动轨迹 (17)9. MATLAB程序代码 (19)10 B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数据 (20)11 E点的坐标数据 (21)12.参考书目 (22)1 设计题目缝纫机导线及紧线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结构示意图:该机构由1O轴上齿轮驱动齿轮2,2O轴上还固接有曲柄AO2和CO2,曲柄滑块机构ABO2的滑块为缝纫针杆,曲柄摇杆机构DCOO32的连杆上点E为紧线头,针杆与紧线头协调动作,完成缝纫和紧线过程。

原始数据3 齿轮设计由传动比公式知可取146z =,140z =。

1,标准中心距12() 1.25(4640)53.7522m z z d mm +⨯+===2,齿轮啮合时的压力角由 cos cos d d αα''=得cos 73.75cos 20arccosarccos 20.716554d d αα'===' 3,分度圆直径11 1.254657.5d mz mm ==⨯=22 1.254050d mz mm ==⨯=4,基圆直径11cos 57.5cos 2054.03232b d d mm α==⨯=22cos 50cos 2046.98463b d d mm α==⨯=5,变位系数由 12122()tan x x inv inv z z ααα+'=++ 即 122()20.7165tan 20204640x x inv inv +=++得 120.20108x x += 取 120.05108,0.15x x ==6,中心距变动系数12cos 4640cos 20(1)(1)0.2002cos 2cos 20.7165z z y αα++=-=⨯-='7,齿高变动系数12()0.00108yx x y ∆=+-=8,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正传动9,齿顶高*11()(10.051080.00108) 1.25 1.3125a a h h x y m mm=+-∆=+-⨯=*22()(10.150.00108) 1.25 1.43615a a h h x y m mm=+-∆=+-⨯=10,齿根高**11()(10.250.05108) 1.25 1.49865f a h h c x m mm =+-=+-⨯= 375.125.1)15.025.01()(2**2=⨯-+=-+=m x c h h a f11,齿顶圆直径11257.52 1.312560.125a a d d h mm =+=+⨯=222502 1.4361552.8723a a d d h mm =+=+⨯=12,齿根圆直径111257.52 1.4986554.5027f f d d h mm =-=-⨯= 2222502 1.37547.25f f d d h mm =-=-⨯=13,齿顶圆压力角11127.01616arccos arccos 26.016730.0625b a a r r α=== 22223.49232arccosarccos 27.296726.43615b a a r r α=== 14,分度圆上的齿厚11 1.252tan 20.05108 1.25tan 20 2.0099722ms x m mm ππα=+=+⨯⨯⨯=22 1.252tan 20.15 1.25tan 20 2.0999822ms x m mm ππα=+=+⨯⨯⨯=15,齿顶厚11111130.06252() 2.0099728.75230.0625(26.016720)0.95719a a a a r s s r inv inv r inv inv mmαα=--=⨯-⨯⨯-=22222226.436152() 2.0999825226.43615(27.296720)0.91351a a a a r s s r inv inv r inv inv mmαα=--=⨯-⨯-=经检验 10.40.4 1.250.5a s m mm >=⨯= 20.40.4 1.250.5a s m mm >=⨯=16,重合度112211[(tan tan )(tan tan )][46(tan 26.0167tan 20.7165)2240(tan 27.2967tan 20.7165)] 1.6835a a a z z εααααππ''=-+-=⨯-+⨯-= 经检验(1.1~1.2)a ε>4 杆件长度计算由针杆冲程H 可得2361822O AH l mm === 由20.3O A ABl l = 得60AB mm =设D 的两个极限位置为12,D D所以,在132D O D ∆中12380102sin229sin 33.2674322D D O D l l mm αα'''--==⨯⨯=3901449054θβ=-=-=由余弦定理得258.02470CD O C l l mm+===233.65311CD O C l l mm -===所以,有以上两方程得45.83891CD l mm =212.18580O C l mm =由于 1.3DECDl l = 所以 1.345.8389159.59058DEl mm =⨯=5 主要计算结果57.5mm6 用解析法对滑块进行B运动分析23cos sin()02O A AB l l ϕπθ--=所以 2cos cos 0O A AB l l ϕθ+=223sin cos()sin sin 2B O A AB O A AB y l l l l ϕπθϕθ=--=+由以上两式可得2sin B O A AB y l l ϕ=-18sin By ϕ=-对应的位移曲线如下对上式求导得sin 218cos 2.71(0.3cos sin 2433.53972cos 65.03096B v ϕϕϕϕϕϕ=--=⨯-对应的速度曲线如下再对上式求导得2222322223225.4cos 2(10.09cos )0.1215sin 218sin [1(0.3cos )]5.4cos 2(10.09cos )0.1215sin 210442.03827sin 580.11324[1(0.3cos )]B a ϕϕϕϕϕϕϕϕϕϕϕϕ--=-----=-⨯-⨯-对应的加速度曲线图如下7 用图解法对两个极限位置和一个一般位置对应的速度加速度计算,并将结果与解析法的结果比较22224.0855460O An rad s πω==1 极限点一:90ϕ=1.1速度分析速度比例尺:()100v mm s cm μ=B A BA v v v →→→=+大小: ? 22O A O A ω ?方向: B A → 2O A ⊥ BA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Bv =100 4.35435BA mm v pa sμ=⋅=⨯=4357.2560BA ABAB v rads l ω===1.2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比例尺:2()2000a mm s cm μ=BABAnB A a a a a τ→→→→=++大小: ? 22O A l ϕ ? 2AB AB l ω 方向: B A → 2A O → BA ⊥ B A →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 22000 3.67200Ba mma a s μπ'=⋅=⨯= 方向水平向右0ABα=由解析法得到的结果如下B v =433.53972BA mm v s=7.22566AB rad s ω=27309.4285B mm a s = 方向水平向右0ABα=2极限点二: 270ϕ=2.1速度分析速度比例尺:()100v mm s cm μ=BA BA v v v →→→=+大小: ? 22O A O A ω ? 方向: B A → 2O A ⊥ BA ⊥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B v =100 4.35435BA mm v pa sμ=⋅=⨯=4357.2560BA ABAB v rads l ω===2.2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比例尺 :2()2000a mm s cm μ=BA BAnB A a a a a τ→→→→=++大小: ? 22O A l ϕ ? 2AB AB l ω方向: B A → 2A O → BA ⊥ B A →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22000 6.813600B a mm a b sμπ'=⋅=⨯= 方向水平向左ABα=由解析法得到的结果如下Bv =433.53972BA mm v s =7.22566AB rad sω=213574.64975B mm a s = 方向水平向左ABα=3 一般位置 24ϕ=3.1速度分析速度比例尺:()100v mm s cm μ=B A BAv v v =+大小: ? 2O A l ϕ ? 方向: 2B O → 2O A ⊥ AB ⊥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100 1.8180BA v mm v ab sμ=⋅=⨯=180360BA BAAB v rads l ω===100 3.45345B v mv pb sμ=⋅=⨯=3.2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比例尺:2()1000a mm s cm μ=nB A BA BAa a a a τ=++大小 ? 22O A l ϕ 2AB AB l ω ?方向 2B O → 2A O → B A → AB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21000 6.356350Ba mma b s μπ'=⋅=⨯= 方向水平向右由解析法得到的结果如下183.35694BA mm v s=183.35694 3.05559560BA BA BA v rad s l ω===345.80677B mv s=26382.97554B mma s = 方向水平向右8,E 点的运动轨迹3O 点坐标为323cos 34cos 19.98470O O O x l mm θθ=-=-=-323sin 34sin 27.50658O O O y l mmθθ===D 点坐标233cos cos 19.9847029cos D O O O D x l l θαα=-+=-+233sin sin 27.5065829sin D O O O D y l l θαα=+=+三角形23O O 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O D l ==由正弦定理有2321sin sin()O O O D l l γθα=+所以23221sin()34sin(54)arcsin[]arcsin[]O O O DO Dl l l θααγ++==由余弦定理得2222222cos 2O D CD O C O D CDl l l l l γ++=所以2222222222222coscos22O D CD O C O D CD O C O D CDO D CDl l l l l l arc arc l l l l γ+-+-==所以212()ψβπαγγ=----所以cos E D DE x x l ψ=+ sin E D DE y y l ψ=+并且54θ=,2334O O l mm=,329O D l mm=,212.18580O C l mm=,45.83891CD l mm=,59.59058DE l mm=,2120β=联立以上各方程可以画出E 点轨迹如下9, MATLAB程序代码位移曲线x=[0:0.0001:2*pi];y1=18*sin(x);y2=60*sqrt(1-0.09*(cos(x)).^2);y=y1-y2;plot(x,y);速度曲线a=[0:1:360]x=a*pi./180;y1=18*cos(x);y2=2.7*sin(2*x);y3=sqrt(1-0.09*(cos(x)).^2);y=(y1-y2./y3)*24.08554plot(x,y);加速度曲线a=[0:0.0001:360];x=a.*pi./180;y1=18.*sin(x);y2=5.4.*(cos(2*x));y3=(1-0.09.*(cos(x)).^2);y4=0.1215.*(sin(2*x)).^2;y5=(1-0.09*(cos(x)).^2).^1.5;y=(0-y1-(y2.*y3-y4)./y5).*24.08554^2;plot(x,y);E点的运动轨迹曲线a=[10.*pi./180:0.0001:80.*pi./180];b=54.*pi./180;o3x=-34.*cos(b);o3y=34.*sin(b);dx=o3x+29.*cos(a);dy=o3y+29.*sin(a);o2d=sqrt(34.*34+29.*29-2.*34.*29.*cos(a+b));r1=asin(34.*sin(a+b)./o2d);r2=acos(((o2d).^2+45.83891.^2-12.18580.^2)./(2.*(o2d).*45.83891)); ex=dx+59.59058.*cos(120.*pi./180+a+r1+r2-pi);ey=dy+59.59058.*sin(120.*pi./180+a+r1+r2-pi);plot(ex,ey);11. B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数据12. E点的坐标数据(与对应)13,参考书目朱如鹏主编,机械原理.—修订2版.—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8韩立竹,王华编著,北京:国防科技出版社,MATLAB电子仿真与应用,2001.1 C++书目王洪欣主编,机械原理课程上机与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南航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南航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设计题目 牛头刨床传动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设 计 者: 指导教师:2010 年 5 月 29 日目录一.机构运动简图及原始数据 …………………………………………(1) 二.齿轮机构的设计 ………………………………………………………(1)2.1 齿轮基本参数的确定 …………………………………………………(1) 2.2 变位系数的选择及其余参数的确定 …………………………………(1) 2.3 工具软件校验结果 ……………………………………………………(1)三.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1)3.1 连杆机构尺寸参数的确定 ……………………………………………(1) 3.2 图解法运动分析 ………………………………………………………(1) 3.3 解析法运动分析 ………………………………………………………(1) 3.4 电算源程序及输出图像 ………………………………………………(1) 3.5 三种方法的结果比较 …………………………………………………(1)四.对设计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7) 五.收获体会 …………………………………………………………………(19) 六.参考文献 …………………………………………………………………(19) 七.附录附录 1 图解法图纸 ………………………………………………………(81) 附录 2 电算输出数据 ……………………………………………………(61)一.机构运动简图及原始数据机构示意图:该机构有齿轮 1,驱动齿轮 2,在齿轮 2 上铰链有滑 块,再由导杆机构实现刨刀滑枕的切削运动。

原始数据:方案号二齿轮转数 n r/m 300模 数 m mm 6Z 14 齿数Z 58距 离L mm 180滑枕冲程 H mm 420行程速比系数 K 1.45距 离L mm 410中 心 距O O mm 380齿轮参数:压力角α=20°,齿顶高系数h∗ =1,顶隙系数 ∗=0.25二.齿轮机构的设计模 数 m mm 6齿数Z 14Z 582.1 齿轮基本参数的确定传动比i12n1 n2z2 z1 58 144.143 (外啮合,转向相反)标准中心距am 2( z1z2 )6 2(1458)216mm齿轮 1分度圆直径 分度圆半径d1 mz1 614 84mmr1d1 284 242mm基圆直径齿轮 2db1 d1 cos 84 cos 20 78.934mm分度圆直径 分度圆半径d2 mz2 6 58 348mmr2d2 2348 2 174mm基圆直径 db2 d2 cos 348 cos 20 327.013mm2.2 变位系数的选择及其余参数的确定∵压力角α=20°,齿顶高系数h∗ =1,顶隙系数 ∗=0.25 ∴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zmin2ha sin2 21 (sin 20)2 17.097 z1 14 zmin∴不能使用标准齿轮,需进行变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导针及紧线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缝纫机导针及紧线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缝纫机导针及紧线机构专业班级:2012级过控三班小组成员:指导教师:课题工作时间:2014.6.16至2014.4.26摘要我们这次设计运用解析法建立了所设计的五杆机构的运动特效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运动仿真求出各铰接点和杆件的运动变化情况。

然后基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运动仿真,绘出相应铰接点运动特性曲线,并将用解析法基于Matlab环境下运行的结果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仿真运动值进行比较。

进而对此次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另外,基于Visual Basic在进行三维实体模型设计的局限性,我们还运用Solidworks对机构进行了三维实体模型设计,并进行了仿真运动。

由于时间有限,设计中仅运用onCosmosmoti对机构进行了仿真运动及动画制作,而为对机构中各零件进行轨迹跟踪,以及对零件的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

关键字:齿轮连杆机构,解析算法,Visual BasicAbstract: hinge point motion curve, and the analytic method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unning under Matlab environment with the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simulation exercise values. And thu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were verified. In addition, the Visual Basic-based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 during the design limitations, we use Solidworks for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 design andsimulation exercise. Due to time constraints, we only use Cosmosmotion simulationexercise for institutions and animation, but not in all parts of the body trajectory tracking, as well as parts of thevelocity, acceleration, force, reaction force, torque and finite elementanalysis.Key words:Gear linkage;Parsing algorithm:Visual Basic第一章前言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巩固和加深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械的能力”及“开发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设计题目 (2)2.原始数据 (3)3.齿轮设计 (4)4.杆件长度的计算 (6)5.主要计算结果 (7)6.用解析法对滑块进行B运动分析 (9)7.用图解法对两个极限位置和一个一般位置进行运动分析 (12)8.E点的运动轨迹 (17)9. MATLAB程序代码 (19)10 B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数据 (20)11 E点的坐标数据 (21)12.参考书目 (22)1 设计题目缝纫机导线及紧线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结构示意图:该机构由1O轴上齿轮驱动齿轮2,2O轴上还固接有曲柄AO2和CO2,曲柄滑块机构ABO2的滑块为缝纫针杆,曲柄摇杆机构DCOO32的连杆上点E为紧线头,针杆与紧线头协调动作,完成缝纫和紧线过程。

原始数据3 齿轮设计由传动比公式知可取146z =,140z =。

1,标准中心距12() 1.25(4640)53.7522m z z d mm +⨯+===2,齿轮啮合时的压力角 由 cos cos d d αα''=得cos 73.75cos 20arccosarccos 20.716554d d αα'===' 3,分度圆直径11 1.254657.5d mz mm ==⨯=22 1.254050d mz mm ==⨯=4,基圆直径11cos 57.5cos 2054.03232b d d mm α==⨯=22cos 50cos 2046.98463b d d mm α==⨯=5,变位系数由 12122()tan x x inv inv z z ααα+'=++ 即 122()20.7165tan 20204640x x inv inv +=++得 120.20108x x += 取 120.05108,0.15x x ==6,中心距变动系数12cos 4640cos 20(1)(1)0.2002cos 2cos 20.7165z z y αα++=-=⨯-='7,齿高变动系数12()0.00108y x x y ∆=+-=8,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正传动9,齿顶高*11()(10.051080.00108) 1.25 1.3125a a h h x y m mm=+-∆=+-⨯=*22()(10.150.00108) 1.25 1.43615a a h h x y m mm=+-∆=+-⨯=10,齿根高**11()(10.250.05108) 1.25 1.49865f a h h c x m mm =+-=+-⨯=375.125.1)15.025.01()(2**2=⨯-+=-+=m x c h h a f11,齿顶圆直径11257.52 1.312560.125a a d d h mm =+=+⨯=222502 1.4361552.8723a a d d h mm =+=+⨯=12,齿根圆直径111257.52 1.4986554.5027f f d d h mm =-=-⨯=2222502 1.37547.25f f d d h mm =-=-⨯=13,齿顶圆压力角11127.01616arccos arccos 26.016730.0625b a a r r α=== 22223.49232arccosarccos 27.296726.43615b a a r r α=== 14,分度圆上的齿厚11 1.252tan 20.05108 1.25tan 20 2.0099722ms x m mm ππα=+=+⨯⨯⨯=22 1.252tan 20.15 1.25tan 20 2.0999822ms x m mm ππα=+=+⨯⨯⨯= 15,齿顶厚11111130.06252() 2.0099728.75230.0625(26.016720)0.95719a a a a r s s r inv inv r inv inv mmαα=--=⨯-⨯⨯-=22222226.436152() 2.0999825226.43615(27.296720)0.91351a a a a r s s r inv inv r inv inv mmαα=--=⨯-⨯-=经检验 10.40.4 1.250.5a s m mm >=⨯= 20.40.4 1.250.5a s m mm >=⨯=16,重合度112211[(tan tan )(tan tan )][46(tan 26.0167tan 20.7165)2240(tan 27.2967tan 20.7165)] 1.6835a a a z z εααααππ''=-+-=⨯-+⨯-= 经检验(1.1~1.2)a ε>4 杆件长度计算由针杆冲程H 可得2361822O AH l mm === 由20.3O A ABl l = 得60AB mm =设D 的两个极限位置为12,D D所以,在132D O D ∆中12380102sin229sin 33.2674322D D O D l l mm αα'''--==⨯⨯=3901449054θβ=-=-=由余弦定理得258.02470CD O C l l mm+===233.65311CD O C l l mm -===所以,有以上两方程得45.83891CD l mm =212.18580O C l mm =由于 1.3DECDl l = 所以 1.345.8389159.59058DEl mm =⨯=5 主要计算结果57.5mm18'2.00997mm 6 用解析法对滑块进行B运动分析23cos sin()02O A AB l l ϕπθ--=所以 2cos cos 0O A AB l l ϕθ+=223sin cos()sin sin 2B O A AB O A AB y l l l l ϕπθϕθ=--=+由以上两式可得222sin 1(cos )O A B O A AB ABl y l l l ϕϕ=--218sin 601(0.3cos )B y ϕϕ=--对应的位移曲线如下对上式求导得22sin 218cos 2.71(0.3cos )sin 2433.53972cos 65.030961(0.3cos )B v ϕϕϕϕϕϕϕ=--=⨯--对应的速度曲线如下再对上式求导得2222322223225.4cos 2(10.09cos )0.1215sin 218sin [1(0.3cos )]5.4cos 2(10.09cos )0.1215sin 210442.03827sin 580.11324[1(0.3cos )]B a ϕϕϕϕϕϕϕϕϕϕϕϕ--=-----=-⨯-⨯-对应的加速度曲线图如下7 用图解法对两个极限位置和一个一般位置对应的速度加速度计算,并将结果与解析法的结果比较22224.0855460O An rad s πω==1 极限点一:90ϕ=速度分析速度比例尺:()100v mm s cm μ=B A BA v v v →→→=+大小: ? 22O A O A ω ?方向: B A → 2O A ⊥ BA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B v =100 4.35435BA mm v pa sμ=⋅=⨯=4357.2560BA ABAB v rads l ω===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比例尺:2()2000a mm s cm μ=BABAnB A a a a a τ→→→→=++大小: 22O A l ϕ 2AB AB l ω 方向: B A → 2A O → BA ⊥ B A →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 22000 3.67200Ba mma a s μπ'=⋅=⨯= 方向水平向右0AB α=由解析法得到的结果如下B v =433.53972BA mm v s=7.22566AB rad sω=27309.4285B mm a s = 方向水平向右0AB α=2极限点二: 270ϕ=速度分析速度比例尺:()100v mm s cm μ=B A BA v v v →→→=+大小: 22O A O A ω 方向: B A → 2O A ⊥ BA ⊥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B v =100 4.35435BA mm v pa sμ=⋅=⨯=4357.2560BA ABAB v rads l ω===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比例尺 :2()2000a mm s cm μ=BA BAnB A a a a a τ→→→→=++大小: 22O A l ϕ 2AB AB l ω方向: B A → 2A O → BA ⊥ B A →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22000 6.813600B a mm a b sμπ'=⋅=⨯= 方向水平向左0AB α=由解析法得到的结果如下B v =433.53972BAmm v s=7.22566AB rad sω=213574.64975B mm a s = 方向水平向左0AB α=3 一般位置 24ϕ=速度分析速度比例尺:()100v mm s cm μ=B A BAv v v =+大小: 2O A l ϕ 方向: 2B O → 2O A ⊥ AB ⊥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100 1.8180BA v mm v ab sμ=⋅=⨯=180360BA BAAB v rads l ω===100 3.45345B v mv pb sμ=⋅=⨯=加速度分析加速度比例尺: 2()1000a mm s cm μ=nB A BA BAa a a a τ=++大小 22O A l ϕ2AB AB l ω方向 2B O → 2A O → B A → AB ⊥由图可得(图见坐标纸)21000 6.356350Ba mma b s μπ'=⋅=⨯= 方向水平向右由解析法得到的结果如下183.35694BA mm v s=183.356943.05559560BA BABA v rad s l ω===345.80677B mv s=26382.97554Bmma s = 方向水平向右8,E 点的运动轨迹3O 点坐标为323cos 34cos 19.98470O O O x l mmθθ=-=-=-323sin 34sin 27.50658O O O y l mmθθ===D 点坐标233cos cos 19.9847029cos D O O O D x l l θαα=-+=-+233sin sin 27.5065829sin D O O O D y l l θαα=+=+三角形23O O 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O D l ==由正弦定理有2321sin sin()O O O D l l γθα=+所以23221sin()34sin(54)arcsin[]arcsin[]O O O DO Dl l l θααγ++==由余弦定理得2222222cos 2O D CD O C O D CDl l l l l γ++=所以2222222222222coscos22O D CD O C O D CD O C O D CDO D CDl l l l l l arc arc l l l l γ+-+-==所以212()ψβπαγγ=----所以cos E D DE x x l ψ=+ sin E D DE y y l ψ=+并且54θ=,2334O O l mm=,329O D l mm=,212.18580O C l mm=,45.83891CD l mm=,59.59058DE l mm=,2120β=联立以上各方程可以画出E 点轨迹如下9, MATLAB 程序代码位移曲线x=[0::2*pi]; y1=18*sin(x);y2=60*sqrt*(cos(x)).^2); y=y1-y2; plot(x,y);速度曲线a=[0:1:360]x=a*pi./180;y1=18*cos(x);y2=*sin(2*x);y3=sqrt*(cos(x)).^2);y=(y1-y2./y3)*plot(x,y);加速度曲线a=[0::360];x=a.*pi./180;y1=18.*sin(x);y2=.*(cos(2*x));y3=.*(cos(x)).^2);y4=.*(sin(2*x)).^2;y5=*(cos(x)).^2).^;y=(0-y1-(y2.*y3-y4)./y5).*^2;plot(x,y);E点的运动轨迹曲线a=[10.*pi./180::80.*pi./180];b=54.*pi./180;o3x=-34.*cos(b);o3y=34.*sin(b);dx=o3x+29.*cos(a);dy=o3y+29.*sin(a);o2d=sqrt(34.*34+29.*29-2.*34.*29.*cos(a+b));r1=asin(34.*sin(a+b)./o2d);r2=acos(((o2d).^2+.^.^2)./(2.*(o2d).*);ex=dx+.*cos(120.*pi./180+a+r1+r2-pi);ey=dy+.*sin(120.*pi./180+a+r1+r2-pi);plot(ex,ey);11. B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数据12. E点的坐标数据(与对应)13,参考书目朱如鹏主编,机械原理.—修订2版.—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韩立竹,王华编著,北京:国防科技出版社,MATLAB电子仿真与应用,C++书目王洪欣主编,机械原理课程上机与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