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学术界对员工创新行为研究的进展主要 集中在:(1) 进一步拓展创新行为的前因变量;(2) 探索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3) 拓展创新行为的分 析层次,;(4)创新行为主体的主观认知和主体特质 在引发创新行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受到关注。 这四 个方面作为创新行为研究的前沿领域, 还远远不 够。 本研究将从“员工-组织关系”的角度研究创新 行为,探索在我国文化背景下,EOR 模式对创新行 为影响的新思路,并重点研究组织创新氛围在引发
关 键 词 员工-组织关系 组织创新气氛 员工创新行为 组织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当中的组织与员工 之间的雇佣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探索企业中员 工-组织关系的实质,发掘员工-组织关系管理对个 人或组织产出的作用机制对于理论拓展具有深远 的影响。
一、理论概述
随 着 竞 争 的 国 际 化 以 及 科 技 的 迅 猛 发 展 ,Tsui (1995)提 出 的 员 工 — 组 织 关 系 策 略 成 为 了 员 工 - 组 织关系研究的主要视角,她认为。 只要把组织及其 代理人看做一个整体,就可以从组织的角度研究员 工-组织关系。她借鉴了 Blau(1964)提出的“诱引— 贡 献 (I/C)”理 论 ,将 诱 引 (Inducement)定 义 为 组 织 对 员 工 的 激 励 , 将 贡 献 (Contribution) 定 义 为 组 织 期 望员工为组织发展所做的贡献。 从组织角度定义了 四种策略:临时合同、相互投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 足。
创新气氛测量量表。 中国背景下的组织创新气氛可 位数, 就把它的员工-组织关系归为相互投入型员
以从领导支持、学习成长、工作团队支持、工作方式 工-组织关系模式。 我们得到了以下的聚类结果,见
及环境支持、资源提供、知识技能和组织理念等七 图 1。 其中,相互投入型员工-组织关系和工作契约
个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价,共 29 个测量题项。
在过去的 20 年中, 已经积淀了大量的关于员 工-组织关系对组织或个人产出影响的研究 (Coyle-Shapiro & Kessler, 2002)。 最 近 的 研 究 ,如 Tekleab 和 Taylor(2003)发 现 组 织 视 角 的 员 工 - 组 织关系会影响组织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个人绩 效的评估;Ann Yan, Zhang 和 Tsui(2008)发现在中 国背景下, 员工-组织关系与领导支持都对组织中 的信任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尽管有相当多的组织或
数 聚 类 法 是 分 层 聚 类 (Hierarchical Cluste) 方 法 的 织创新气氛各维度显著相关。
- 10 -
Theoretical Study 理论研究
创新行为过程中的作用。
二、研究框架和假设
(一)员工-组织关系的模式研究 Tusi(1995)等 人 从 组 织 角 度 定 义 了 组 织 的 投 入和对员工的期望贡献。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个体 会根据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来决定自己未来的行动。 这证明了个体试图通过更好的超出岗位所要求的 绩效表现,从雇佣关系中获得超过经济权力以外的 更 广 泛 的 社 会 化 的 权 力 (McLean Parks & Kidder, 1994)。 根据 Graham (1991)、Masterson 和 Stamper (2003)等 人 的 研 究 , 组 织 提 供 给 员 工 的 基 本 交 换 为 为经济利益、地位和法律权力,而员工交换的基本 义务为忠诚度、 组织活动的参与度以及纪律性等。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构思:员工-组织关系可以 分别从组织角度考察组织投入(包括经济投入以及 相应的社会性投入)维度和对员工的期望绩效反馈 (包括态度、行为等)维度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形 成不同类型的的员工-组织关系模式。 (二)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作 用机制 King 和 Anderson(2002)等指出,个人、组织不 同层次上的相关因素会影响组织内的创新行为。 我 们假定员工-组织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创新行为的原 因如下: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视角下的员工-组 织关系,从组织角度来看,是一系列管理的方法或 者措施, 当个体感受到来自组织或他/她的领导赋 予他/她更多的权力和权益时, 员工更倾向于投身 于像创造这样的积极行为(Schepers & Berg, 2006); 当员工收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较少的投入时,员工往 往会降低他/她对组织的义务和责任(Cropanzano & Mitchell’s ,2005)。 据此,我们提出假设 1:组织视角 下的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作用。 大量的研究发现,个体态度、动机和行为受到 组 织 层 面 的 情 景 变 量 的 影 响 (Kozlowski & Klein, 2000)。 例如,特别是在重视创新的氛围当中,员工 通常能够因为创造为组织做了更大的贡献而获得 更多的报酬,创造力强的员工将会被激励去从事创 造 活 动 (Heller,1998); 万 国 光 (2009) 认 为 , 员 工 - 组 织关系作为一种创造组织情景的因素,将会影响员
- 11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 年第 9 期
组织创新气氛主要采用孙锐(2007)在 Amabile 低于中位数, 而期望贡献维度的得分高于中位数,
的 KEYs 量表,Hawjcng Chiou,邱皓政,蔡启通等涉 就把这种员工-组织关系归类为投入不足型员工-
及的量表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中国背景下企业组织 组织关系模式;如果在两个维度上的评分都高于中
期望贡献


组 低 工作契约型员工-组织关 投入不足型员工-组织关

系:152 占全部总数的 38% 系:53 占全部总数的 13%


过度投入型员工-组织关 相互投入型员工-组织关
高 系:56 占全部总数的 14% 系:139 占全部总数的 35%
图 1 中国企业背景下员工-组织关系模式聚类结果(N=400)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 年第 9 期
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
●康力
内容摘要 本文以员工-组织关系理论为基础, 对不同员工-组织关系模式对员工创新行 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章考察了不同的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 响,以及组织创新气氛在员工-组织关系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为我国企业如何 选择适合的员工-组织关系以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四、研究结果
组织关系于员工创新行为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
互投入型和工作契约型员工-组织关系与企业组织
(一)对员工-组织关系聚类分析的结果
创新气氛中的组织工作方式及环境支持、 组织理
本研究采用中位数聚类法(Median Clustering) 念、领导支持、工作团队支持、资源提供、学习成长、
来探讨中国企业背景下员工-组织关系模式。 中位 知识技能等 7 个维度都有显著相关;创新行为与组
型数量、过度投入型和投入不足型数量基本相当。
(三)变量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本 研 究 使 用 SPSS(15.0 版)为 数 据 处 理 工 具。 组织创新气氛的研究量表整体的 Crobanch a 信 度 系 数 值 为 0.95, 所 有 问 卷 的 Crobanch a 值为都超过 0.8, 证明本研究所问 卷都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研究将组织创新气氛构思应用主成份 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因此分析结果工创造性行 为和绩效,并且拓展了个体特征与组织创新气氛变 量的交互作用对员工的创造性的影响。 据此,我们 提出假设 2:组织创新气氛在引发创新行为过程中 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的方法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对员工层面进行调研。 样本 来自 32 家企业,参与者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各类专业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 鉴于如果采 用随机抽样向企业发放问卷,在具体实施方面成本 较高,并可能会混杂不符合要求的样本,因此,本研 究采用立意抽样法与滚雪球抽样法相结合的非随 机抽样法。 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海立集团、飞斯卡尔 半导体有限公司、 上海高清等中国境内不同规模、 所有制的创新型企业。 研究者共发放问卷 500 余 份,问卷回收率 80%,回收有效问卷 400 份。 调查员 工男性员工 占 55%, 女 性 45%;25 岁 以 下 员 工 占 17% ,26—35 岁 的 占 58% ,36 岁 以 上 的 员 工 占 25%;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 , 大 专 占 28%, 本 科 占 53%,硕士、博士共占 11.6%左右;在职位级别上,基 层员工占 71.5%左右,中层占 26.3%左右,高层占 2. 3%。 (二)测量工具 本文使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 的内容包括员工-组织关系、组织支持认知、员工创 新行为以及组织和个人背景资料三部分我们对研 究中所涉及的所有变量各题项均按照翻译和回译 程序进行,以确保题项含义的准确性。 用李克特 5 点计分法来度量吻合程度。 员工-组织关系采用 Tsui 和 Wang 等(2002) 开发的量表,并进行了适当 修改以更加适合本文的研究对象。 此变量通过两个 维度来界定:( 1) 期望的贡献;( 2) 提供的投入。 “期 望的贡献”包括两方面: “工作能力期望”和“工作 态度期望”。 “提供的激励”包括两方面: 发展性报 酬和物质性报酬。 员 工 创 新 行 为 采 用 Scott 和 Bruce(1994)的 研 究量表,共 6 题。 此量表从问题确立,构想产生,到 寻求创新支持,再到创新计划的落实等层面来测量 员工在组织内的创新行为,为单一维度。
度,因素结构较为理想。 七个因子与组织创新气氛 更具代表性,因而过度投入型被选作为 4 种基本员
量表的子构思一致的七个因子共解释了总体方差 工-组织关系模式中的基准模式(郭桂梅,2008)。
的 77.592%。 而员工-组织关系量表中的 4 个构思
1.相关分析
的各指标载荷值均大于 0.577, 组织的投入和期望
个人结果变量已被发现能够被企业当中的员工-组 织 关 系 所 预 测 (Lynn M. Shore & Jacqueline A-M, 2003), 但 员 工 - 组 织 关 系 对 员 工 创 新 行 为 的 影 响 还 没有得到学者们足够高的关注(郭桂梅,2008)。
关于创新的定义,Schumpeter(1983)认为,创新 包括从一个点子的最早提出到成为实际市场化产 品 所 涉 及 的 所 有 过 程 ;West(2004) 提 出 , 创 新 是 引 入 和应用一种新颖的,或改进的做事或行为方式的相 关活动。 King 等(2002)指出,组织创新最终要落实 在组织内的个人身上,员工创造性活动是组织创新 的核心要素。 Kleysen 和 Street(2001)提出,个人创 新行为是指在组织中任一层次中,导入、产生、以及 应用有益创新的所有个人活动。 本研究将用“员工 创新行为”作为核心概念。 采用 Scott 和 Bruce(1994) 将对员工创新行的定义,即创新行为是指“一个多 阶段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活动和不同 的个体行为”。
式及环境支持、组织理念、领导支持、工作团队支
(二)假设检验的结果
持、资源提供、学习成长、知识技能等 7 个因素载荷
在本研究当中, 我们对员工-组织关系这一定
均在 0.64 及以上, 且各测量项目跨因素载荷均小 性变量进行了虚拟变量的转换,考虑到投入资不足
于 0.4, 表明此结构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 型和过度投入型相比而言,前者在目前中国现实中
本节利用相关性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和中介效
的贡献两个维度解释方差均超过 60%,这证明组织 应检验方法对假设进行分析和检验。 首先是员工-
创新气氛和员工-组织关系的研究整体量表具有良 组织关系、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调查数据
好信度和效度。
的描述性分析(如表 1)。
由表 1 可知, 相互投入型和工作契约型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