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神经影像]“脑膜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神经影像]“脑膜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脑膜瘤【临床表现】脑膜瘤(meningioma)多见于40~60岁成年女性,儿童少见。
临床症状常出现较晚且程度较轻,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最常见症状为颅内压增高。
多为良性,生长缓慢,病程长,易于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MRI表现】(1)肿瘤以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内缘可见有“皮质扣压征”(也称“皮质塌陷征”),肿块与脑组织之间有低信号分界或合并有蛛网膜囊肿形成(图1)。
(2) 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T2 FLAIR上呈等或稍高信号,信号多均匀;DWI上多呈均匀稍高至高信号,沙粒型则呈DWI低信号。
(3)增强扫描肿瘤多呈明显均匀性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图2)。
(4)非典型征象:少数脑膜瘤可以全瘤钙化;囊性脑膜可表现为囊性病灶,增强扫描呈囊壁环形强化(图3);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多发脑膜瘤,影像表现与单发脑膜瘤相似(图4)。
图1左顶部脑凸面脑膜瘤A、B.分别为横断面T1WI及T2WI,示左顶部大脑凸面实质性肿块,呈稍长T1、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
肿块边界清楚,内侧缘可见“皮质扣压征”;C.增强扫描矢状面,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D.灌注成像,示肿瘤区呈明显高灌注图2左额镰旁脑膜瘤A.左额镰旁肿块,与周围脑组织之间有低信号分界,与大脑镰宽基底相连,T1WI呈等信号;B.T2WI信号与大脑皮质类似,内部信号均匀;C. DWI呈均匀的稍高信号;D.增强扫描见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邻近大脑镰增厚并见有“脑膜尾”征图3右顶部大脑镰旁囊性脑膜瘤A.T1WI,示右顶部镰旁边界清楚的囊性病灶呈均匀低信号;B.T2WI,呈均匀高信号,周边脑组织受压但未见水肿;C、D.增强扫描冠状面及横断面,病变以宽基底附着于大脑镰上,囊性部分无强化,内上缘见不均匀分隔状轻度强化图4多发脑膜瘤A.额部大脑镰双侧及右侧大脑凸面见多个肿块,T1WI信号与皮质信号类似,边界清楚,见“皮质扣压”征;B.T2WI与皮质信号类似,肿块与脑实质之间有脑脊液信号分隔;C.与A,B不同层面,DWI见多个稍高信号的肿块或结节影;D~F.增强扫描的不同方位,见多发均匀强化的肿块或结节影,边界清楚,部分见典型的“脑膜尾征”【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好发于中年女性,肿瘤体积多较大时才出现症状,广基底与颅骨相贴,信号与脑灰质相似且信号多均匀,多具典型脑外肿瘤特征。
脑膜瘤的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37岁,头痛1个月。
三叉神经瘤
• 肿瘤沿三叉神经路径生长,常跨越中、后 颅窝,呈哑铃状,发生于半月节的肿瘤实 性成分较多,发生于颅后窝神经根部肿瘤 体积较大,易发生囊变。可引起病变侧圆 孔或卵圆孔扩大,可伴有同侧咀嚼肌萎缩。
• 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低等混杂信号, T2WI呈高信号,肿瘤多呈实性,部分囊 变,囊内信号同脑脊液信号,增强扫描实 性肿瘤明显均匀强化,囊性病变呈环形强 化,囊内无强化,常伴桥脑、第四脑室受 压向后移位,Meckel腔扩大。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多发生在蛛网膜颗粒比较集中之处,小脑 幕、桥小脑角、海棉窦、筛板、鞍结节、 矢状窦旁等部位。
• 好发于42~56岁中年人群,男女比例为1: (2~3)。与乳腺癌有阳性相关性,妊娠期 间发病率高有关。
• 大部分属良性肿瘤,少数间变后偏向恶性。 • 常见的脑膜瘤有脑膜肉瘤、恶性脑膜瘤、
混合型或移行型、砂粒型、血管型、成纤 维型、内皮型。
MRI
• T1WI常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信号, DWI常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1)白质塌陷征:颅外占位推压脑组织,脑白质受 压内移。常作为鉴别颅内外占位的重要征象之一。 (2)包膜:T1WI肿瘤边缘低信号环,肿瘤被移位 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是脑膜瘤特 征性表现。 (3)宽基底征:以宽基底附着于硬脑膜或颅骨,扁 平型脑膜瘤尤为明显。
(4)瘤周水肿:多认为与肿瘤压迫回流静脉或静脉 窦有关。
(5)脑膜尾征:可能是肿瘤浸润和富血管的脑膜瘤 局部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6)肿瘤脑面重度强化带:可能与脑膜瘤双重供血 有关,即脑动脉在肿瘤包膜下或肿瘤与脑交界处 参与供血,使肿瘤脑面血供比瘤体内更丰富,是 脑膜瘤特有的征象,对不典型脑膜瘤诊断有重要 意义。
脑膜瘤
脑膜瘤(meningioma),脑脊膜瘤;硬脑膜肉瘤;durosarcoma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甚至可达10余年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特别是颅内压增高症状)还不严重;脑膜瘤在儿童期极少见,仅占儿童期颅内肿瘤的0.4%~4.6%。
纠错编辑摘要目录• 1 概述• 2 分类• 3 发病机制• 4 病因• 5 流行病学•脑膜瘤 - 概述儿童脑膜瘤 X光图脑膜瘤(meningioma),别名:硬脑脊膜肉瘤;脑脊膜瘤;硬脑膜肉瘤;durosarcoma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甚至可达10余年,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特别是颅内压增高症状)还不严重;脑膜瘤在儿童期极少见,仅占儿童期颅内肿瘤的0.4%~4.6%。
脑膜瘤(meningioma)来源于埋在上矢状窦两侧的蛛网膜绒毛的细胞(脑膜皮细胞),占颅内所有原发性肿瘤的20%左右。
多为良性,生长缓慢,易于手术切除,此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预后最好。
好发部位为上矢状窦两侧、大脑镰、蝶状嵴、嗅沟、小脑桥脑角,枕大孔及脊髓的周围。
肉眼观,为不规则性肿瘤,与硬膜紧密相连,陷入脑表面,但脑内浸润很少,肿块质实,灰白色,呈颗粒状,可见白色钙化砂粒,偶见出血。
镜下特征性图像为脑膜皮细胞呈大小不等同心圆状漩涡状,其中央血管壁常有半透明变性,以至于钙化形成砂粒体。
(脑膜细胞型或融合细胞型—瘤细胞还可为梭形,呈致密交织束结构,有的胞核可呈栅栏状排列,其间可见网状纤维或胶原纤维(漩涡细胞型),有时可见囊性变或向黄*色瘤细胞、骨、软骨细胞分化,但这些组织学类型却与预后无关。
以上所述组织型的脑膜瘤生长缓慢,组织学上也为良性。
与此相反,呈乳头状构造的脑膜瘤呈恶性经过。
有时直接生成恶性脑膜瘤,此时细胞分裂像多,有的出现脑内浸润,有的形态上很象纤维肉瘤。
[1]按其病理学特点分为以下各型:内皮型或纤维型、血管型、砂粒型、混合型或移行性、恶性脑膜瘤、脑膜肉瘤一般将前5种归类于良性脑膜瘤的范畴,以血管型脑膜瘤最常发生恶变,多次复发者亦应考虑恶变可能。
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Q n h i iest Afl tdHoptl maigC ne, iig 8 0 , hn ig a Unvri f i e si gn etr X nn 0 C ia y i a aI 1 1 0
【 sr c】 hsme igo t ca il n ri so eo ecm ntmos nie c fadsaeo ebantm r Ab ta t T i nn i mai r rna a dbani n f h o mo na t u r, cd n eo i s f h ri u o i e t
21 0 2年 1月 第 5 0卷第 3期
・
综
述 ・
成 静脉 窦受 侵 , 出现 静 脉窦 栓 塞 , 强 扫 描件 局 部 充盈 缺 损 ; 增
4 %~ 8 0 7 %的脑 膜 瘤伴 有 瘤周 水肿 , 度 瘤周 水肿 是 否 与恶 性 重 有关 仍有 争 议同 有 人认 为恶 性脑 膜瘤 或不 典型脑 膜瘤 常见 重 。 度 瘤 周 水 肿 , 反 没有 瘤 周 水 肿 的情 况 只见 于 良性 脑 膜 瘤 ; 相 但 S t mi h等 为 瘤周 水肿 的程 度 与脑 膜瘤 的病理 类型无 关 。
a d l so s o tp r t e o s r a in n e in ,p so e a i b e v t ,b t t t e a i ,t i n n i ma o a i n i g n i d n s h t r v o u a h s me tme h s me i g o f b sc a d ma i g f i g t a a e n
方位 观 察 血 管 的形 态 、 否 有 分 支 ; 可 显示 颅 内血 管 动脉 是 其 环 6级 以上 分支 , 这样 对 颅 内 动脉 对 肿瘤 的血 供 动脉 分 支能
脑膜 瘤
颅内感染诊断标准:
(1)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临床症 状。
(2)脑脊液白细胞>10×106 /L ,外周血白细胞 >10×109/L。
(3)脑脊液中糖定量<2.25mmol/L,蛋白定量>0.45g/L。 (4)脑脊液或颅内引流管头细菌培养阳性。其中满
脑膜瘤的定义
“脑膜瘤”这个概念是由Harvey Cushing于1922年提 出,用于描述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的良性肿瘤。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 占脑肿瘤的10%-15%,是颅内常见肿瘤,发病率仅
次于胶质瘤。
儿童低于0.3/10万,成人为8.4 /10万。
脑膜瘤好发于女性,男与女之比为1:2。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是综合治疗。
即先手术切除肿瘤,残余或复发的肿瘤则应 用介入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控制。
谢谢
颅内感染是颅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0·2~27·59%。颅内感染发生的时间以手术后3~7d为最 多。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常与 颅内原发疾病一起加重患者病情,治疗困难,死亡率 高。
是否脑室外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
有脑室外引流管留置,且留置时间>2周者颅内感染 几率明显提高。
降低感染率手段 引流的时间:1周内,最长≤2周。
引流管引出口:不能在原切口处直接引出,因在头皮下潜
行约1~2cm后在原切口旁引出,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引流瓶放置高度:适当,避免脑脊液倒流回脑内增加感染
可能。
引流管冲洗:适时可用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引流管, 不冲
洗脑内段。操作要得当。
拔管时关闭引流管阀门,拔除后及时缝合拔管处头皮。
脑膜瘤的MRS波谱分析
MRS测得之代谢物
MRS测得之代谢物
乙酸盐 (Acetate [Ac] 1.92) 丁二酸盐 (琥珀酸盐 Succ 2.24 ppm) 厌氧酸(1.5 ppm) 天门冬氨酸( Asp 2.65,2.82 ppm) 丝氨酸(Ser 3.83, 3.94, 3.98 ppm)
MRS测得之代谢物
丙酮酸盐(Py 2.36 ppm,见于寄生虫 囊肿)
脑膜瘤的大分子化合物 (MM:5.4,2.9,2.25,2.05, 1.4和0.87)
大分子化合物的T2磁豫时间更短, 显示于短TE MRS,多呈现为2-3 ppm范围内的多峰,可见于脑膜瘤。
良性脑膜瘤的MRS表现和诊断
良性脑膜瘤(I级)的MRS表现
Cho峰增高。 NAA峰消失或明显降低。 Cr峰、MI峰消失或明显降低。 出现Ala峰(40-79%)。 一般不出现Lip或/和Lac峰 。 GSH、Glx和MM峰增高。 水肿区和其外围不见Cho峰增高,提示 无甚肿瘤细胞浸润。
TE不同,Cho等代谢物的峰高是不同的,故CNI等值也将不同。
脂质(-CH2 1.3ppm和-CH3 0.9ppm )
MRI T1WIC+
MRI T2WI
MRS TE35
MRS TE144
转移性肺癌,TE=35ms时,Lip 1.3 和Lip0.9 ppm分别显示为单峰, 提示无Lac 峰或只有较低的Lac峰重叠。TE=144ms时, Lip 1.3ppm仍然显示为单峰,Lip 0.9ppm未能肯定显示,未见倒置的 Lac 1.33 ppm,表明无或只有很低的Lac 1.33 ppm 。
KP-1染色(X100)
HE染色显示上皮型脑膜瘤表现,KP-1染色显示部分肿瘤细胞染 成棕色,表示含有脂质。病理诊断为上皮型脑膜瘤。
脑膜瘤病理诊断分级标准
脑膜瘤病理诊断分级标准
脑膜瘤的病理诊断分级标准通常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细胞学特征来进行分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脑膜瘤分为四个等级:
1. Grade I,脑膜瘤的组织学特征为良性,通常称为脑膜瘤瘤母细胞瘤或脑膜瘤瘤母细胞瘤。
这种类型的脑膜瘤通常生长缓慢,边界清晰,手术切除后通常预后良好。
2. Grade II,脑膜瘤的组织学特征为低度恶性,通常称为恶性纤维母细胞瘤。
这种类型的脑膜瘤在组织学上显示出一定的异型性和增生活动,边界可能不够清晰,对治疗的反应也较差。
3. Grade III,脑膜瘤的组织学特征为高度恶性,通常称为恶性间变性脑膜瘤。
这种类型的脑膜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增生活动增加,边界不清晰,预后较差。
4. Grade IV,脑膜瘤的组织学特征为高度恶性,通常称为胶质母细胞瘤。
这种类型的脑膜瘤通常具有高度增生和异型性,边界不清晰,预后最差。
以上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对脑膜瘤进行的病理诊断分级。
不同等级的脑膜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对于临床治疗和
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脑膜瘤临床诊疗指南
脑膜瘤临床诊疗指南一、流行病学1.脑膜瘤是指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的肿瘤。
大部分为良性。
占颅内肿瘤的15〜24%,椎管内肿瘤22~43%;男女比例约为1:2;幕上较幕下多见,约为8:12.病因一尚不明确:①病毒感染:DNA病毒可能在脑膜瘤发生上起一些作用,但确切因果关系仍有待阐明。
②放射线: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机制损伤DNA,导致肿瘤发生;③外伤:观点不统一;④遗传因素:22号染色体长臂上抑癌基因的缺失;⑤激素和生长因子受体:存在较大争议。
二、病理分型迄今未统一。
WH0将其分为3级。
I级为良性脑膜瘤, Ⅱ级为不典型胶质瘤,Ⅲ级为恶性(间变性)脑膜瘤。
2000年WHO关于脑膜瘤的分型(根据脑膜瘤复发倾向和侵袭性)三、诊断——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一)临床表现:病程一般较长,许多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癫痫、精神障碍,部分患者因头外伤或其他原因,经头颅CT 检查偶然发现。
可伴有颅内高压症状及局灶神经功能缺损。
可见于任何颅内部位。
(二)影像学检查(1)X线平片:较少应用:①高颅压表现;②肿瘤钙化,见于砂粒型;③局部颅骨增生或破坏;④板障静脉增粗和增多,脑膜动脉沟增粗,棘孔可扩大。
(2)CT:重要方法:①瘤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 边界清晰;②密度均匀呈等或偏高密度;③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④瘤内钙化多均匀,但可不规则;⑤局部颅骨可增生或破坏;⑥在肿瘤附近有不增强的低密度带,提示水肿、囊变。
(3)MRI:主要诊断方法:①以硬脑膜为其基底;②T1加权多为高信号,T2加权上,肿瘤呈低至高信号;③在T1和T2加权上常可见肿瘤与脑组织之间一低信号界面,代表受压的蛛网膜或静脉丛;④T2加权可清晰显示瘤周水肿;⑤脑膜尾征:反映该处硬脑膜的通透性增大,并不是肿瘤浸润。
(4)特殊MRI检查方法:①MRV:明确肿瘤和静脉窦的关系;②MRA:明确肿瘤和周围动脉的关系;③MRS:典型表现为丙氨酸峰升高,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④DWI:有助于明确瘤周水肿及肿瘤是否侵犯正常脑组织。
脑膜瘤病理诊断标准
脑膜瘤病理诊断标准
脑膜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学表现:脑膜瘤通常由肿瘤细胞、基质和血管组成。
肿瘤细胞常为肿瘤细胞核,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和间叶样细胞。
上皮样细胞呈柱状或圆形细胞核,胞浆丰富;间叶样细胞呈长梭形或星状细胞核,胞浆较少。
基质一般是松散的胶原纤维和黏多糖物质。
血管则常有增生和破裂。
2. 免疫组织化学:脑膜瘤细胞常表达表皮样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Ki-67),这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分级。
3. 分级:根据肿瘤细胞的核分裂象(mitosis)和细胞增殖指数(Ki-67阳性细胞的百分比),脑膜瘤可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
低分级脑膜瘤(Grade I)生长缓慢,细胞分裂象和细胞增殖指数较低;高分级脑膜瘤(Grade II-III)生长较快,细胞分裂象和细胞增殖指数较高。
4. 分型:根据肿瘤细胞的起源部位和组织学特征,脑膜瘤可分为脉络丛型脑膜瘤、室管膜型脑膜瘤、软膜型脑膜瘤和鞍区型脑膜瘤等。
上述是常见的脑膜瘤病理诊断标准,具体诊断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脑膜瘤是一种源自脑膜组织的恶性肿瘤。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是确定脑膜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指导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
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该标准根据肿瘤组织的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脑膜瘤分为不同级别。
根据WHO的分类标准,脑膜瘤可以分为三个级别:1. I级脑膜瘤:多数为良性脑膜瘤,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较少。
通常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2. II级脑膜瘤:为低度恶性脑膜瘤,生长速度较快,有一定的浸润性。
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可能需要放疗或化疗。
3. III级脑膜瘤:为高度恶性脑膜瘤,生长迅速,浸润性强。
预后较差,常常复发并发展成IV级脑膜瘤。
对于脑膜瘤的病理分级诊断,除了根据组织形态特征来划分病理级别外,分子生物学标记也越来越被重视。
脑膜瘤中有一些与预后相关的特异基因变异,如1p/19q共略、IDH基因突变等,这些基因标记对于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I级和II级脑膜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III级和IV级脑膜瘤,手术切除后通常需要辅助放疗或化疗。
分子生物学标记的检测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在脑膜瘤的治疗过程中,病理分级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准确判断脑膜瘤的恶性程度,医生可以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需要加强病理分级诊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对脑膜瘤病理特征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第二篇示例: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多起源于脑膜,由于其位置靠近大脑和脑干,因此治疗起来常常较为困难。
脑膜瘤是一种潜在的致命危险,并且其具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目前,对于脑膜瘤的病理分级诊断标准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微囊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以大量微囊形成为特征形成为特征。 • CT:低-等密度。 • MR:T1WI明显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DWI见网状结
构,ADC值约为脑脊液的一半,88%肿瘤见瘤周水肿,水 肿较显著。 • 增强:典型的网状强化(蜂窝状),部分为弥漫明显强 化。
号。T2WI典型者表现为低信号,但也可表现为等-高信号。 • DWI等信号。 • 明显强化。 • 副鼻窦脑膜瘤多为砂粒型,易误诊为骨化性纤维瘤。
沙砾体型脑膜瘤
血管瘤型
• 富血供,男性为主。 • CT:稍高密度。 • 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水肿较明显。 • 增强扫描显著强化,明显高灌注(主要由于其血管丰富且扩张,
谢谢
不常见征象
• 相对而言,其形态(不规则、有分叶)。 • 信号及密度(信号不均匀,可有出血、囊变)。 • 强化(不均匀,轻度甚至不强化,部分呈环形强化)。 • 放射状供血血管不明显。 • DWI(弥散不高)。 • ASL(等灌注甚至稍低灌注)。
沙砾体型脑膜瘤
• 以砂砾小体为特征。 • CT:肿瘤弥漫钙化或边缘钙化,T1WI表现为等信号伴或不伴低信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 与鉴别诊断
概述
脑膜瘤90%~95%为良性,占颅内肿瘤的13.4%,仅次于胶质 瘤居第二位。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5岁。女性多见,为2:1。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大部分来自蛛网
膜细胞,多分布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鞍结节、 嗅沟、桥小脑角和小脑幕等部位。
病理类型
常见征像(上皮、纤维、过渡型)
• 直接征象:形态(双凸形、规则、有包膜)、信号及密度(信号 均匀,高密度且可有钙化)、强化(均匀且明显、基底位于内板 的放射状供血血管、脑膜尾征)、DWI(弥散高,ADC不低)、 ASL(灌注高)、MRS(丙氨酸峰)。
脑部肿瘤影像诊断
◄ 正常影像表现
MRA检查:类似脑血管造影或CTA表现
◄ 正常影像表现
1H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
◄ 正常影像表现
DWI和DTI检查
◄ 星形细胞瘤
1、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rs) 属于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肿瘤,为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成人多发生于大脑,儿童多见于小脑 临床与病理 按照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分为Ⅰ-Ⅳ级,Ⅰ级分化良好,边缘清楚肿瘤血管较成熟;Ⅲ、Ⅳ级分化不良,呈 弥漫侵润生长,轮廓不规则;Ⅱ级介入其间。临床:癫痫、颅压高 影像学表现 CT:Ⅰ级低密度灶,边界清,无或轻度强化(毛细胞型和室管膜下巨细胞型除外);Ⅱ-Ⅳ级混杂密度, 边界不清,瘤周水肿显著。增强:不均匀、壁结节、花环状,也可无强化。MR:T1WI稍低或混杂, T2WI均或不均匀高信号;增强类似CT;恶性高,弥散受限明显;DTI白质纤维束破坏 诊断与鉴别 约80%可定性, Ⅰ级需与脑梗死、胆脂瘤、蛛网膜囊肿区别;环状强化需与脓肿、转移瘤鉴别
◄ 垂体瘤
垂体瘤CT平扫加增强
◄ 垂体瘤
正常垂体
垂体大腺瘤
◄ 垂体瘤
垂体微腺瘤伴囊变 注意:垂体柄偏移
◄ 听神经瘤
4、听神经瘤( acoustic neurinoma ) 系成人常见的后颅窝肿瘤,约占脑肿瘤的8-10%,男多于女,儿童少见 临床与病理 多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早期在内耳道内,以后长入桥小脑角池,可出血、坏 死、囊变,多为单侧。临床:听力损害、前庭功能紊乱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为桥小脑角池内等、低或混杂密度肿块;瘤周可有轻度水肿,四脑室受压移 位,甚至幕上脑积水。骨窗内耳道扩大。增强:均匀、不均或环状强化 MR:除信号特点外,其余和CT相似。MRI可检出很小的微小肿瘤 诊断与鉴别 位置特征,容易诊断,肿瘤较大时需与该区的脑膜瘤、胆脂瘤、三叉神经瘤等鉴别
头颅肿瘤的CT诊断
② 脑实质内:幕上混合密度,团块状,强化明显(实体部 分),水肿轻度。
③ 四脑室内的室管膜瘤易沿着小脑蚓部及脑干向上生长, 而髓母细胞瘤易沿着小脑蚓部及延髓向下生长。
? 四脑室 内等低 混杂密 度,四 脑室受 压,向 左前移 位。 +C: 不均匀 强化
?脑转移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 15%,甚至高达30%-40% 。年龄:中 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高峰年龄: 50-70岁。原 发灶:肺癌(占 52%),乳腺癌,原发灶不明者,消 化道肿瘤等
?部位:幕上多见(占 80%),幕后下少见( 20%), 绝大多数位于皮层及皮层下,小脑、脑干及基底节较 少。数目:单发,多发,少数仅表现为癌性脑膜炎。
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
(1)肿瘤表现为以低密度为主或以等密度为主的 混合密度病灶,部分肿瘤内可见高密度出血 灶。
( 2)肿瘤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3)肿瘤周围有中度或重度水肿。 (4)增强扫描肿瘤出现明显不均匀强化且边界清楚,
强化形式为不规则环形或片状。
幕上星形细胞瘤CT表现
幕下星形细胞瘤 CT表现
? 部位 小脑
大脑半球 脑干 胼胝体 枕大孔区 鞍区 视交叉区
桥小脑角 区 四脑室 三脑室
常见肿瘤 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支胶质瘤、脑膜瘤 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脂肪瘤 脑膜瘤、表皮样囊肿 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脊索瘤、皮样囊肿 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生殖细胞瘤、表 皮样囊肿 听神经瘤、颈静脉球瘤、室管膜瘤、表皮样囊肿、 脑膜瘤、蛛网膜囊肿
颅脑常见肿瘤影像诊断及鉴别
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 占位效应显著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可呈不规则环状或花环
状强化,在环壁上可见
瘤节,若沿胼胝体向对
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
右额叶星形细胞瘤(Ⅲ-Ⅳ级)
精选ppt
22
MR表现
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病灶信号不均匀,多见 囊变、坏死、出血,呈 混杂信号
病灶边缘不规则,边界 不清,可跨胼胝体向对 侧扩散
肿 囊肿和肿瘤样病变
瘤 鞍区肿瘤 病 理 局部肿瘤的扩延
.4 癌 Carcinoma
分 转移性肿瘤
类 未分类肿瘤
精选ppt
14
中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枢 颅神经和脊髓神经肿瘤 神 经 脑(脊)膜肿瘤 系 淋巴瘤和造血细胞肿瘤
统 生殖细胞肿瘤
肿 囊肿和肿瘤样病变
瘤 鞍区肿瘤
病 局部肿瘤的扩延 理 分 转移性肿瘤 类 未分类肿瘤
类 未分类肿瘤
精选ppt
11
中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枢 颅神经和脊髓神经肿瘤 神 脑(脊)膜肿瘤
.1 拉克氏囊肿 Rathke cleft cyst .2 表皮样囊肿 Epidermoid cyst .3 皮样囊肿 Dermoid cyst .4 第三脑室胶样囊肿Collid cyst of
经 系
淋巴瘤和造血细胞肿瘤
the third ventricle .5 肠生性囊肿 Enterogenous cyst
统 生殖细胞肿瘤 肿 囊肿和肿瘤样病变
.6 神经胶质囊肿 Neuroglial cyst .7 粒细胞瘤 (迷离瘤, 垂体后叶细胞 瘤) Granular cell tumor (Choristoma,
.2 浆细胞型 Protoplasmic
脑膜瘤分级分型影像学研究进展
·94·
磁共振成像 2021 年 7 月第 12卷第7期 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 Jul, 2021, Vol. 12, No. 7
综 述| Reviews
磁共振成像 2021 年 7 月第 12卷第7期 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 Jul, 2021, Vol. 12, No. 7
脑膜瘤分级分型影像学研究进展
韩涛 1,2,3,周俊林 1,3*
作者单位:1.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2.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3. 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 室,兰州 730030 *通信作者:周俊林 ,E-mail :lzuzjl601@ 中图分类号:R445.2;R739.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15/issn.1674-8034.2021.07.022 本文引用格式:韩涛, 周俊林 . 脑膜瘤分级分型影像学研究进展[J]. 磁共振成像, 2021, 12(7): 94-97.
[摘要] 脑膜瘤是颅内第二大常见肿瘤,多为良性,预后较好,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Ⅱ、Ⅲ级脑 膜瘤与Ⅰ级脑膜瘤比较具有恶性生长行为,有丝分裂旺盛、生长快且不均衡的特点,而且肿瘤的倍增时间短。Ⅱ、Ⅲ级脑膜瘤 患者常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术后易复发和转移。不同亚型的脑膜瘤因组织成分不同,治疗方式不尽相同。因 此,脑膜瘤术前无创分级、分型,尤其是Ⅱ和Ⅲ级脑膜瘤的准确分级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CT 和 MRI 是脑膜 瘤最常用且较成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无法获得肿瘤血流动力学信息,在肿瘤的定性诊断、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评估预 后、疗效判断及预测复发等方面仍有不足。随着能谱 CT 及 MR 功能成像、分子影像等新技术的应用,诊断准确率有所提高。近 年来,人工智能的兴起,能更有效、无创地预测脑膜瘤分级分型,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作者就有关脑膜瘤分级分型的 影像学研究予以综述。 [关键词] 脑膜瘤;分级分型;研究进展;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脑膜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03
脑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T及MRI表现
CT and MRI findings of meningioma
04
脑膜瘤的特殊征象
Special features of meningioma
02
01 PART ONE
脑膜瘤概述
An overview of meningiomas
1.脑膜瘤的起源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大部分来自 蛛网膜粒帽细胞。
在原发脑肿瘤中,仅次于神经 上皮肿瘤,居于第二位。是典 型的颅内脑外肿瘤。多成人, 多女性,多良,多单。
马天虹,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04
2.脑膜瘤的发病部位 好发部位:与蛛网膜粒分布一致。 如 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大脑凸面;嗅沟;鞍结节; 蝶骨嵴;小脑幕;小脑桥脑角;斜坡等。
马天虹,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05
2.脑膜瘤MRI表现 部分肿块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 信号包绕,似假包膜,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 现。
马天虹,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16
04 PART FOUR
脑膜瘤的特殊征象
Special features of meningioma
1.脑膜瘤的特殊征象
广基征
脑 成 外的 浸板 接被薄 , 混脊 假 肿增 润或 处挤、 甚 合假硬广白颅液 包 瘤强 有硬 呈压增 至 表包膜基质骨信 膜 的, 显脑 钝,生 穿 现膜尾征塌改号 征 可脑 著膜 角推。硬 破征征:陷变或 。 靠膜 增紧 。移化 颅::瘤征:血 假 征瘤强密出,骨部脑体:瘤管包象附,相现少,分膜边病附流膜。着叫连“数偶病瘤缘灶着空的处硬,白表尔变有广邻处信存的膜肿质现有被显基近颅号在脑尾瘤挤为成移著与的骨包是膜征与压骨骨位而颅脑骨绕诊受。硬征质及了均骨实质,断肿膜象破融的匀内质变形脑瘤连”坏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侧脑室内肿瘤
•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额角区:少见。儿童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人则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发
生于20岁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及室管膜下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瘤伴结节性 硬化,后二者儿童也可发生。另外此区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成人较小儿常见。大多数额角肿瘤起源于邻 近结构如尾状核头部,透明隔或孟氏孔区。
• 4、可见脑膜尾征。 •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化也没有脑
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增强扫描示幕下 病变明显强化, 冠状面(图2)与 小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尾 征(图2箭头)。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似假包膜, 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位适 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此外还能 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带,脑室 及中线结构移位。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 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CT表现
• (四)若肿瘤邻近的颅骨增生肥厚或侵蚀性破坏,则是具有特征意义 的诊断征象。
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
北方医院 影像科
1、脑膜瘤的起源及好发部位是哪? 2、脑膜瘤的一般表现? 3、
脑膜瘤的起源
脑膜瘤为起自脑膜的中胚层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20%。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脑膜瘤源于 蛛网膜帽细胞,依附于硬脑膜。故其好发部位依次为:矢状窦旁、大脑镰、大脑凸面、嗅沟、 鞍结节、蝶骨脊、小脑幕、桥小脑角。极少数发生于颅外,属异位脑膜瘤,发生于颅骨板障、斜坡 及颅颈交界区均有个案报道。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CT表现
• (五)占位效应明显,并可表现脑外肿瘤征象。
• ①病变与颅板、大脑镰、小脑幕直接接触,基底宽度常大于肿瘤的最 大径。
• ②大都边界比较清楚,瘤周水肿无或轻。 • ③瘤灶邻近的脑实质被挤压,推移出现所谓“白质挤压征”或“白质
塌陷征”。
• ④颅板下肿瘤嵌入脑灰质,使灰质下方的脑白质受压变平且与颅板之 间的距离增宽。
鞍上等 T1肿块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正常 的垂体可见,受压;颈内动 脉受推移。
诊断依据:
• 1、鞍上软组织信号占位。 2、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正常的垂体可见,受压;颈内动脉受推移 而非包绕;鞍背无扩大而蝶窦气化好。
• 3、矢状位肿瘤前缘贴在颅底脑膜往前面生长,象一只下破胆的老鼠 俯在鞍上,叫“蹲鼠”征。
CT表现
• (一)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以宽基底与颅骨内板或硬脑膜相贴。 (如病变中心发生于额顶上部,由于CT横断面扫描的局限性,部分 病变似脑内占位,CT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及MRI有助于显示病变特 征。)
平扫右侧额叶 见等密度肿块, 外侧与颅板相 贴,周围见大 片水肿,占位 效应明显。增 强后明显均匀 强化,CT值上 升约110Hu。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CT表现
• (二)平扫常为均一略高或高密度肿块,钙化常见,常为细小点状、 沙粒状或不规则,罕见整个瘤体钙化(见下图)。增强扫描呈均一明 显强化。边界清楚锐利。少数病例还可显示肿瘤周边有一薄层环状强 化影(见下图),可能是肿瘤包膜所含血管较丰富和包绕肿瘤的静脉 或引流静脉较多所致。
• ⑤肿瘤附近的沟池增宽,或被填塞。 • ⑥可使邻近静脉窦闭塞,CT平扫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注射造影剂后
不增强。
• ⑦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形成假包膜 征。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 (一)通常在T1WI上的信号与邻近脑组织的脑皮质 相似,常为等信号,而与脑白质比较为低信号。在 T2WI上为等信号掩盖。就信号而言,绝大多数其他 颅内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脑膜瘤上述信号特点有 一定特征性。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左额部镰旁等T1,
女性,57岁,右侧上下肢运动障碍,右眼颞侧视力减退一天。 等T2肿块,边界清
楚。增强后明显强
化。冠状面显示病 变位于嗅沟。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 (二)增强后脑膜瘤有显 著而均匀的增强,脑膜瘤 附着处的脑膜受肿瘤浸润 有显著增强,叫“硬膜鼠 尾征”(或“脑膜尾征”) 有特征性。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三)囊变者少见,约占3%-5%。 • 女性,55岁,头昏、头痛2年,加重一月。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诊断依据:1、病变呈类圆形,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内侧低 密度坏死区内见液液平面,密度下高上低,考虑为瘤内出
血所
致;
2、病灶外缘与脑膜呈广基相贴,骨窗示相连的颅骨骨质较 对侧更厚,且内板边缘明显,较毛躁而不光整锐利;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鞍上的脑膜瘤
• 常起源于鞍膈、鞍结节、前床突及部分蝶骨嵴。好 发于成人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见。 脑膜瘤一般多为良性,生长较为缓慢,但也可压迫并侵 入附近的组织结构(如视交叉/神经、海绵窦等)引起 相应的症状。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女性,42岁,头痛一年。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嗅沟脑膜瘤大部钙化
男性,44岁,头痛2年,视物不清1月。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中线部位可见 巨大肿块影, 肿块大部呈菜 花状钙化,边 缘可见软组织 肿块,右额叶 见大片状水肿 区。
主要鉴别诊断
• 四脑室内室管膜瘤与脑膜瘤的鉴别要点:室管膜瘤 常见囊变、出血、血管流空,强化为不均匀,环行 强化常见;脑膜瘤信号均匀,强化明显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