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分析操作规程
化学取样、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化学取样、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4493f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d.png)
化学取样、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取样安全要求①汽、水取样地点,应该有良好的照明。
取样时应戴手套。
②汽水取样应通过冷却装置,保持冷却水管畅通,冷却水充足。
③取样时,应先开启冷却水门,然后缓慢打开取样管的汽水阀,使样品温度一般保持在30℃以下。
调整阀门开度时,应避免有蒸汽冒出,防止烫伤。
④如果采样期间冷却水中断,应立即将取样管入口门关闭。
⑤在电气设备上取样,应由电气分厂指定的人员操作,化验人员在旁指导。
在运行中的汽轮机上取油样,应获得值班操作员的同意,并在其协助下操作。
⑥在皮带上手动采集煤样时,工作人员应扎好袖口,人要站在栏杆的外面。
取样时,要握紧铁锹,并逆向煤流的方向取煤。
⑦上煤车取样,应事先与燃料值班人员联系好,仅确保煤车在采样期间不会移动,才可上煤车取煤。
⑧制氢系统和发电机氢冷却系统取样,应事先与有关值班人员联系,并应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2)实验室工作的一般安全预防措施①化验人员应穿工作服。
化验室应有自然水,通风设备,消防器材,急救箱,防护眼镜,急救酸、碱损伤时的中和溶液和毛巾,肥皂等物品。
②禁止将药品放在饮食器皿内。
禁止在实验室内放置食物和餐具。
工作人员在饭前和工作后要洗手。
③禁止直接在瓶口品尝和嗅闻未知性质的药物,可以用手在容器口上方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
④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有毒、挥发性或刺激性液体,而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
玻璃器皿不得接触皮肤和冷水。
⑥不允许有破损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
⑦每个装有药物的瓶子都应清楚地贴上标签,并分类存放。
禁止使用无标签药品。
⑧氧化剂、还原剂和其他易于相互反应的化学品不得相互靠近存放。
⑨凡有毒性、实验室货架上不允许放置易燃易爆药品,应储放在隔离的房间和柜内,或远离厂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易燃物品、对剧毒药物使用两把锁,钥匙分别由两人保管。
使用和报废药品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对有挥发性的药品亦应存放在专门的柜内。
使用这类药品时要特别小心,必要时要戴口罩、防护眼镜及橡胶手套;操作必须在通风柜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并应远离火源;接触过的器皿应彻底清洗。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f7f6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8.png)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化验分析、制取样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保护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适用于所有涉及化验分析、制取样的工作人员。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所需化验分析、制取样的具体项目和要求。
2. 查阅相关标准和规范,并明确操作流程。
3. 检查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4. 准备所需试剂、材料和工具,并检查其有效期和质量。
三、个人防护措施1. 穿戴实验室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的集聚。
3. 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如有需要,使用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等。
4. 遵守实验室禁止吃东西、喝水等规定,以防误服化学物质。
四、操作规程1. 根据操作流程规范进行化验分析、制取样的操作。
2. 确保按照标准的操作步骤和条件进行试验,不随意改动和替换试剂和材料。
3. 注意化学品的配制和稀释操作,避免误配或者误用。
4.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数据和观察结果。
5. 避免使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试验,以防危险事故的发生。
五、设备和仪器操作1. 严格按照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注意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禁止私自调整和维修。
3. 使用设备和仪器时,遵循正确的启动、运行、停止和关机程序。
六、废弃物处理1. 废弃物按照实验室规定分类和储存,并定期清理。
2. 避免将有害废弃物随意倾倒或者排放,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处理。
七、应急预案1. 熟悉实验室的应急预案和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紧急情况,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危险扩大。
3. 如发生人身伤害或实验室设备故障,及时上报负责人并进行记录。
八、事故报告和记录1. 对发生的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给负责人。
2. 根据实验室的规定,填写相关的事故报告单,并及时上报。
九、操作后的清理工作1. 操作完毕后,及时清理操作台面、仪器和设备等。
化验取样工安全操作规程(4篇)
![化验取样工安全操作规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b9081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3.png)
化验取样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化验取样工作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包括化验室技术人员、化验室管理员、化验取样员等。
第三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在从事化验取样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并且有责任和义务向上级报告及时修缮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设备、工具。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范第四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熟悉化验室的标识、设备及仪器的使用规范,确保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
第五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全程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必要时佩戴防护面罩或呼吸器。
戴耳塞、口罩,确保自身安全。
第六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主动了解化学药品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并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七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保证自身身体状况达到从事化验工作要求。
第八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了解有关急救知识和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九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工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性,确保无安全隐患。
第十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在进行化验取样工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一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取样、密封、标识,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工作区域,保证工作环境整洁、干燥,防止杂物、水分等影响工作安全。
第十三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避免火源靠近可燃物,保持工作区域内没有易燃物品。
第十四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对容器、装置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检修,避免因设备失效引发事故。
第十五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在操作有毒物质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或吸入有毒物质。
第三章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第十六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并报告上级主管。
第十七条化验取样工作人员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急救处理。
取样操作规程
![取样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13cf4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3.png)
取样操作规程取样操作规程取样是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它在确定样品中所含物质成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必须严格遵守取样操作规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取样操作规程,包括取样前的准备工作和取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取样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取样数量和种类:根据样品类型和化学分析要求,确定所需取样的数量和种类,同时确认取样的位置和方法。
从理论上讲,取样数量越大,样品的代表性就越好,但实际上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取样数量需要进行适度的控制。
2. 样品的准备:在进行取样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准备,例如去除表面杂质、切割或研磨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外界干扰和污染。
3. 取样器的准备: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取样器,例如钻孔型取样器、钻探机等,同时进行取样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者采样器的携带细菌等影响样品质量。
二、取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 技术操作标准化:取样人员在进行取样操作时必须熟知操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实施操作必须符合技术标准,以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环境卫生控制:在进行取样作业的环境条件必须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保持清洁、无外界污染、无害物质、无细菌和良好的通风情况,确保样品的干净度和质量。
3. 采样器消毒和清洗:选用取样器时需要保证取样器的消毒状态干净、无细菌和无外来物质。
在每次使用取样器前,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以确保取样器细菌状态干净和有效。
4. 取样速度:取样速度对样品质量影响巨大,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样品成份的改变、不均匀性的增加和氧化等作用的生成会增加风险。
所以在取样操作时,务必按照规定时间内尽量快速进行。
5. 标识和记录:在进行取样时,需要对每个取样瓶进行标识,并记录详细的取样品名、数量、日期、位置和其他有关信息,以及取样器、样品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的任何问题,以方便对样品进行质量控制。
6. 样品保存和运输:在采集完样品后,需要将样品保存于规定的保存条件中,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运输。
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取样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92669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7.png)
取样标准操作规程《取样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取样是测试和分析的基础,为了保证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误差,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种物料、产品的取样工作。
三、取样人员1. 取样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取样。
2. 取样人员应穿着工作服和防护用具,避免外界污染。
四、取样地点1. 取样地点应符合取样要求,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和污染。
2. 取样地点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和灰尘对取样的影响。
五、取样设备1. 取样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经过定期检测和校准,确保取样准确性。
2. 取样设备使用完毕后应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六、取样方法1.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确保取样代表性和可靠性。
2. 取样过程中应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取样的准确性。
七、取样数量1. 根据取样对象的特性和要求,确定合适的取样数量。
2. 取样数量应充分代表整体情况,避免由于数量不足导致误差。
八、取样记录1. 取样人员应详细记录取样的时间、地点、数量和方法等相关信息。
2. 取样记录应及时归档,留存备查。
九、取样保管1. 取样样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识、包装和保存。
2. 取样样品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实验室进行测试和分析。
十、取样审查1. 取样工作完成后,应进行取样结果的审查和验收。
2. 对不合格的取样结果,应及时调查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十一、取样风险控制1. 取样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和样品的完整性,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2. 对于有毒、易燃、易爆或有放射性的样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取样。
十二、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取样规程的行为,应按照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以上便是《取样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取样工作中做到规范、准确,确保取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94d6c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3.png)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规程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化验分析和制取样的安全操作,以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的准确性。
此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和制样场所的相关操作。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所需的试剂和设备是否齐备,并检查其完好性。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耐酸碱手套、护目镜等。
3. 确保操作台面整洁,清除杂物和其他储存容器。
4. 检查实验室和制样场所的通风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5. 准备好废弃物处理容器和防护垫,并放置在易发生溅洒的区域。
三、化验分析操作规程1. 手术前的准备a. 手术台面上应清洁、整齐。
清除杂物和其他可能影响操作的物品。
b. 根据所需分析项目准备好相应的试剂和设备,确保其标签清晰可读。
c. 确认操作人员已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 样品处理a. 将待检样品放置于干净、无杂质的容器中。
b. 根据分析项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稀释、溶解等。
c. 在处理样品时,需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稳定和准确。
3. 试剂的使用a. 检查试剂的标签,确保其有效期内,并遵循正确的存储条件。
b. 使用试剂时,需按照所需用量进行取用,避免浪费和交叉污染。
c. 遵循试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 设备操作a. 启动设备前,检查设备的操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如电源、温度控制等。
b. 设置合适的操作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c. 操作设备时,确保操作台面的稳定,避免翻倒和碰撞。
5. 数据记录与分析a. 使用合适的记录表格或电子软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准确和完整。
b.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遵循科学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原则。
四、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1. 样品的筛选与采样a. 在选择样品时,需根据制样的目的和项目要求进行筛选。
b. 采样时,需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使用适当的采样工具。
c. 采集样品时,避免强烈振动和碰撞,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
2. 样品的制备与包装a. 根据样品制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研磨、干燥等。
取样分析操作规程
![取样分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88cc19998fcc22bdd10d98.png)
第一章安全分析安全分析在化工企业中对三防(防火、防爆、防毒)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动火分析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车间及整个工厂的安全.因此,要严格遵守分析制度,一丝不苟、确保人身及国家财产安全。
所以对从事安全动火分析的人员要做到:(1)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度的安全知识及强烈的安全意识;(2)精通安全分析技术、对分析技术精益求精;(3)对分析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严格考核,持证上岗。
没经过培训者且无证者,一律不许从事安全分析。
第一节安全分析的分类安全分析可分为三大类: 动火分析,氧含量分析,有毒气体的分析。
根据下列情况确定进行分析类别:1、在容器外动火:在容器内取样、只做动火分析;2、人在容器内工作:不动火时,只做氧含量及有毒气体分析;3、人在容器内进行动火:必须做动火分析,氧含量分析及有毒气体的分析。
而动火分析又是安全分析中的一大类,动火分析实际上就是测定动火区内的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种类繁多,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动火分析可根据动火分析的危险程度,分为一类动火分析、二类动火分析和特殊动火分析.一类动火:在易燃、易爆车间、岗位、设备、管道及周围动火为一类动火。
二类动火:固定动火区和一类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为二类动火。
特殊动火: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的生产装置和灌区等关键设备和地区的动火,严格按一类动火分析处理。
第二节取样操作规程1 设备管道内取样1。
1接到取样通知后,取样人员必须做好取样和分析准备,穿戴好工作服,携带好相应的取样工具,取样前必须了解管道、容器、设备是否经过置换,确认置换后方可取样.1。
2 取样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气体的密度。
当被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份气体样,小于空气密度时,取中、上部各一份气体样.1.3 取样要有代表性,设备内取样要有深度应大于2 米,对大型复杂设备(如塔、罐),插入深度应大于4 米.必须多点取样,注意死角,以确保各点样品均能取到。
1。
4取样时如果是进入设备内或攀爬设备,要注意有人监护和自身的安全防护。
铸造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
![铸造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e3f8b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8.png)
铸造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1.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铸造作业中的取样及分析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参与铸造作业的工作人员,包括取样和分析工作。
3.取样操作3.1 取样器具准备确保取样器具洁净无杂质,以避免对样品的污染。
定期对取样器具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
3.2 取样点选择根据产品规格和要求,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取样。
避免选择可能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的地方。
3.3 取样操作步骤1.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和口罩。
2.使用合适的工具,将取样器具插入取样点,确保取样器具完全接触样品。
3.根据产品要求,取出足够数量的样品,并将其放入标记良好的中。
4.关闭取样点,确保取样点的密封性。
4.分析操作4.1 实验室准备确保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良好状态,并按照要求进行校准。
保持实验室清洁整洁,以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4.2 样品准备根据分析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研磨、烘干等。
4.3 分析操作步骤1.根据分析方法和要求,将样品放入适当的仪器或设备中。
2.启动仪器并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3.记录所得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4.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样品的质量合格与否。
5.文件记录5.1 取样记录每一次取样操作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取样时间、位置、样品数量等。
5.2 分析记录对每一次分析操作都应有准确的记录,包括分析方法、仪器参数、分析结果等。
5.3 结果评估与追溯分析结果应及时进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所有记录应妥善保存和追溯,以供后续参考和分析。
6.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取样和分析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必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7.管理控制7.1 监督和检查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以评估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7.2 培训和教育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提供必要的技能训练,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中心取样操作规程
![检测中心取样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8d9a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3.png)
检测中心取样操作规程检测中心取样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为确保检测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取样操作流程,保证取样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中心的所有取样操作。
二、术语定义1. 取样:从被检测物体中抽取样品进行检测。
2. 样品:从被检测物体中取出的样本。
三、工作人员要求和操作流程1. 工作人员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具备取样操作的证书。
(2)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3)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手部卫生,定期洗手并戴上手套。
2. 取样操作流程(1)根据检测要求和实验计划,确定取样点和抽取样品的数量。
(2)检查和准备取样工具和容器,并确认其清洁和完整。
(3)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取样操作。
(4)取样前,对被检测物体进行外观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
(5)操作人员应遵循规定的取样方式,将样品均匀地抽取出来,避免遗漏或重复取样。
(6)操作人员要注意避开可能影响结果的干扰因素,如灰尘、异味等。
(7)取样后,及时将样品密封并标识,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识别性。
(8)对取样点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四、设备和环境要求1. 设备要求(1)取样工具应具备抗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确保样品的纯净性。
(2)取样工具的数量要充足,避免重复使用和污染。
(3)取样容器应具备密封性和稳定性,防止样品的泄漏和变质。
2. 环境要求(1)取样操作室应干净、整洁,无异味和灰尘。
(2)取样操作室应密封、无污染,避免取样物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取样操作室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实验要求,避免样品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五、风险控制和记录要求1. 风险控制(1)操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接触可能有害的物质。
(2)操作人员应遵守有关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和交叉污染的发生。
(3)操作人员在取样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确保取样的准确性。
2. 记录要求(1)操作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取样记录表,并签名确认。
取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一)2024
![取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3c5a9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3.png)
取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一)引言取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取样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维护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而制定的具体操作指南。
本文档介绍了取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的五个主要内容,包括取样设备准备、取样点选择、取样方法、取样数量和存储等方面。
通过本规程的执行,可保障取样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企业提供可靠依据。
正文一、取样设备准备1.根据相应的取样要求,准备符合规定的取样器具和设备。
2.确保取样器具和设备的清洁和无污染,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3.根据取样方法的要求,选取适当的取样容器和标识装置。
二、取样点选择1.根据取样目的和产品特性,在生产流程中确定合适的取样点。
2.确保取样点能够代表整个生产批次或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
3.避免取样区域与其他污染源接触,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取样方法1.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取样要求,选择适当的取样方法,如抽样、切割、捡取等。
2.在取样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操作要求进行,确保取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避免取样过程中的人为误操作和交叉污染,保证取样结果的准确性。
四、取样数量1.根据产品特性和统计学原理,确定合适的取样数量。
2.严格按照取样数量的要求进行取样,避免过少或过多的取样数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确保取样数量的随机性和代表性,提高取样结果的可信度。
五、存储1.将取样容器密封并标明相关信息,包括取样时间、取样点和取样人员等。
2.根据产品特性和取样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条件和设施,确保取样的质量和稳定性。
3.严格按照规定的存储期限和条件进行存储,避免取样的变质和污染。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取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的五个主要内容。
通过准备合适的取样设备、选择合适的取样点、执行科学的取样方法、确定合适的取样数量和保证取样的正确存储,可以确保取样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执行本规程有利于维护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为企业提供可靠依据。
取样操作规程
![取样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63f7f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5.png)
取样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规范取样过程,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种实验室、工厂或其他场所的取样操作。
三、定义1. 取样:从大批样品或整体中提取部分样品作为代表性样品的过程。
2. 取样工具:用于取样的器具,包括但不限于采样器、钳子、铲子等。
3. 样品容器:取样后用于存放样品的容器,需要干净、密封。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熟悉取样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2)查看样品的性质,了解取样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3)清洁取样工具,确保无杂质污染。
(4)准备好干净的样品容器。
2. 取样位置选择(1)根据实验需求和取样目的,在大批样品或整体中选择代表性的位置进行取样。
(2)避免在有扬尘、异味或其他可能影响样品质量的区域进行取样。
3. 取样工具选择(1)根据取样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取样工具。
(2)对于液体样品,可以使用注射器、密封瓶等工具。
(3)对于固体样品,可以使用铲子、钳子等工具。
4. 取样操作(1)抓取适量的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对于液体样品,注射器等工具需要充分冲洗,确保无残留物。
(3)对于固体样品,钳子、铲子等工具需要干净,以免样品污染。
(4)将取样的样品放入准备好的样品容器中。
(5)如有需要,对样品容器进行标记,注明取样位置、日期等信息。
5. 清洁工作(1)取样结束后,将取样工具进行清洁,防止样品污染。
(2)清洁样品容器,确保无杂质残留。
(3)将用过的工具和容器妥善保存,准备下一次使用。
六、注意事项1. 取样操作前应仔细阅读样品的特性和取样要求,确保操作正确。
2. 取样工具和容器应保持干净,避免可能的污染。
3. 口服、有毒或有害样品的取样操作需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4. 在取样过程中应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杂质的污染,保持取样环境的整洁。
5. 在取样位置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七、附录本操作规程中涉及的取样工具和容器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用,并保证其清洁和可靠性。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d6e49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5.png)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化验分析和制取样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工作内容,涉及到许多化学品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为了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的准备1. 必须熟悉化学品的性质、用途以及安全操作规程。
2. 需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3.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
4. 检查化学品的贮存情况,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三、化验分析操作规程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服、安全眼镜、手套等。
2. 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实验仪器。
3. 所有操作前都要仔细阅读实验方案,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4. 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不得吃东西、喝水等。
5. 所有化学品都应当进行标记,确保易识别和避免混淆。
6. 操作过程中,禁止直接用手接触化学品,应采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操作。
7. 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仪器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与干净。
四、制取样操作规程1. 了解样品的性质和用途,确保选择适当的取样方法。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取样工具干净、无污染。
3. 根据取样区域的情况确定取样点,避免取样的交叉污染。
4. 取样前要仔细阅读取样方法和步骤,确保操作无误。
5. 在取样点附近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取样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样品,采用适当的器具进行取样。
7. 取样完成后,尽快将样品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并进行标记。
8. 取样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和工具,并妥善处理样品的废弃物。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操作错误导致的事故发生。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火源和静电的积累,避免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 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应严格控制其使用和储存,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
4. 对于有潜在危险的操作,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并确保操作人员都熟悉和掌握。
电焊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
![电焊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c256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d.png)
电焊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电焊作业中的取样及分析操作,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电焊作业的人员。
三、取样操作1. 在进行电焊作业前,应从焊接材料供应商处获取取样工具及相关取样指导。
2. 根据焊接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指导,选择合适的取样位置和方法。
3. 使用清洁的取样工具,准确取样,并避免外界污染。
4. 将取样标签填写清楚,并确保标签与取样相匹配。
5. 将取样送至指定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
四、分析操作1. 实验室人员应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取样分析。
2. 采用标准操作流程,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严格按照分析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
4. 如有异常情况或不符合要求的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进行重新分析。
5. 将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和归档,并定期进行审查和汇报。
五、安全措施1. 在进行取样和分析操作时,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2. 根据操作场所和环境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3. 防止化学品接触皮肤和眼睛,必要时应使用防护设备。
4. 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情况,确保其可靠性。
六、记录与报告1. 所有取样和分析操作的相关记录应完整且准确。
2. 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取样时间、取样位置、分析方法、分析结果等。
3. 分析结果应及时进行报告,并通知相关人员。
4. 记录和报告应按照公司要求进行归档保存,以备后续审查和分析。
七、培训与监督1. 针对电焊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 监督和评估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技能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3. 定期组织操作规程的复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的更新和提升。
以上为电焊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如有不明之处,请咨询相关负责人。
动火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
![动火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e28d9d9ad02de80d4d840ee.png)
动火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确保动火作业取样及分析检测任务的顺利完成,确保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分析的准确性,确保取样化验人员安全,杜绝人员中毒、伤亡等安全事故发生,须对取样分析作业进行安全和规范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动火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DG G1307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3. 试验方法3.1 取样操作3.1.1 接到取样通知后,取样人员必须做好取样和分析准备,穿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携带好相应的取样工具,取样必须在动火前半小时进行。
3.1.2取样前应先检查动火作业票填写装置是否与取样点装置对应,检查作业票有无相关领导的签字确认,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取样操作。
3.1.3 设备管道内取样a) 分析人员在取样前必须了解管道、设备是否经过置换,确认后方可在动火作业负责人或兼职安全员的指导下进行取样。
取样时要多方面考虑,以确保取得的样品有代表性,要特别注意装置死角部位的残存。
b) 取样前观察取样装置内是否置换干净,有无残存物料,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有权拒绝取样。
如装置内残留的是水或者其他惰性物料,必须由区域负责人或调度注明并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取样操作。
c) 动火分析的检测点要有代表性,在较大设备内动火,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在较长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分析;d) 取样时必须考虑各种气体的密度。
当被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份气体样,小于空气密度时,取中、上部各一份气体样。
e) 设备内取样要有深度应大于2米,对大型复杂设备,插入深度应大于4米。
必须多点取样,注意死角,以确保各点样品均能取到。
特殊作业前气体取样分析操作规程
![特殊作业前气体取样分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eccb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5.png)
特殊作业前气体取样分析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程是为了规范特殊作业前气体取样分析操作,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特殊作业前的气体取样分析操作。
第三条定义1.特殊作业:指进行有特殊环境、特殊设备或特殊风险的工作,包括高温作业、低温作业、高压作业、有毒作业、易爆作业等。
2.气体取样分析:指对特殊作业前的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进行取样并进行分析,了解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组成。
第二章气体测量第四条原则1.气体测量是特殊作业前的重要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
2.气体测量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3.作业人员在进行气体测量前,必须了解特殊作业的性质和要求,明确测量的目的和方法。
第五条仪器设备1.气体测量仪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如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和个人防护设备等。
2.气体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使用,保持设备的完好和正常工作状态。
3.气体测量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对气体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
2.测量点选择:根据特殊作业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测量点进行气体测量。
3.取样分析: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取样,并进行分析,记录测量结果。
4.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对特殊作业前的气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组成。
5.结果报告: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报告,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七条安全措施1.气体测量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要求进行操作。
2.如果测量结果超过安全标准,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停止特殊作业,并通知相关人员。
3.气体测量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第八条应急处理在特殊作业前的气体测量过程中,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置,确保人员的安全。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97052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4.png)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化验分析制取样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方式之一,但由于样品通常是化学物质,因此制取样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降低风险,保证实验室安全。
本规程旨在规范化验分析制取样的安全操作。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学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制取样的操作人员。
三、安全准备1、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实验室制服、眼镜、手套等。
2、了解所制取样品的化学性质、毒性等信息。
3、开始制取样前,先清洗操作区域和所需器材。
4、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要的试剂、器材等。
四、安全操作1、制取样前,先确认所需器材的干净与完好,设备要求平稳、安全,试剂要按照要求配制。
2、制取样应用干净的实验器皿及清洁的手套等,避免杂质的污染、交叉污染,并确保个人安全。
3、对于高毒物或易爆、易燃物质,应该穿戴防护服,保证个人安全。
4、操作不宜过于匆忙,要专注于操作过程,不要出现疏忽或马虎,以免发生事故。
5、操作时应保持操作区域的干燥,并避免受到水、氧气等的污染。
6、制取样品的步骤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比如瓶塞不张,易爆物质小心处理,某些物质慢慢滴加等等,要根据不同任务规定不同制取样操作工艺。
7、每次操作结束后,应仔细清洗操作台、器皿、仪器,确保操作区域的整洁干净。
五、事故处理1、操作中如发生意外,必须切断全局气源和电源,并搬出大量的实验室制服,避免烧伤。
2、若误食或误吸入,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3、对于泼洒在身上的化学物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4、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吸毒、呼吸人工控制等。
5、出现意外事故后,要及时上报,作出相应的事故记录,以供参考。
六、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操作说明书,了解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合理的预防。
2、制取样前,要仔细阅读试剂说明书,了解其特性并准备好相应配制液体。
3、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4、确保实验室通风和排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3篇)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816c7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5.png)
化验分析、制取样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化验分析与制取样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确定物质成分和性质的关键步骤。
为了确保化验分析与制取样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操作人员具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应急处理方法。
2. 检查化学实验室的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通风条件是否良好。
3. 检查实验室内的安全设备和消防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三、化验分析操作规程1. 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1.1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并检查其完好性。
1.2 使用器材时,注意避免与有毒有害的药品接触,如酸、碱、有机溶剂等。
1.3 在分析物质液态时,使用切合实验要求的容器,避免溢出和破裂。
2. 药品的处理和保存2.1 根据化学性质和危险性,正确选择和处理药品。
注意避免不当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2.2 严禁乱倒、乱放化学药品,避免药品品质变化和相互反应的可能。
2.3 严格按照药品和试剂的储存条件进行保存,避免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3. 实验操作流程3.1 在进行化验分析之前,了解所需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条件,并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
严禁自行临时操作和修改操作流程。
3.2 合理安排实验室操作空间,保持操作区域整洁,避免器材和药品的混乱和交叉污染。
3.3 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避免实验物质进入身体。
四、制取样操作规程1. 样品的选择和采集1.1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和采样方法,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1.2 采样时,遵循采样规范和操作步骤,避免污染和误差。
2. 样品的保存和处理2.1 采集样品后,及时进行保存和处理,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2 不同样品的保存条件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2.3 在进行样品处理时,注意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与有毒有害的物质接触。
3. 数据记录和分析3.1 在制取样过程中,严格按照记录规范记录样品信息和操作细节。
选矿取样工岗位操作规程
![选矿取样工岗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3aa13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5.png)
选矿取样工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责任选矿取样工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矿石、矿粉、尾砂等物料进行取样、分析、检测等工作。
其主要岗位责任包括:1.熟悉岗位操作规程,掌握取样工作的技术和各项标准;2.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和整洁,遵守相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3.按照取样计划,准确、全面、及时地完成取样工作;4.对取样过程进行记录,并按照规定保存样品;5.及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汇报;6.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维护安全。
二、操作规程1. 安全操作1.1 确认工作区域是否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如有异常情况应停止操作,及时向领导汇报; 1.2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安全鞋等; 1.3 安全隐患排查,定期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取样工作2.1 确认取样物质和数量,根据设计要求、规程和客户要求进行取样; 2.2制定取样方案,不得随意改变或者篡改取样方案; 2.3 操作仪器设备,仪器等设备现场调试和维护,确保仪器能够发挥最佳的工作性能; 2.4 准确、全面、及时地完成取样工作,注意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样品; 2.5 记录取样信息,包括日期、样品编号、取样位置、取样方式、取样人等; 2.6 处理好取样过程中的异样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2.7 根据样品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和标识方法;2.8 样品保存集中,避免交叉污染,要求按照规定保存样品。
3. 仪器设备操作3.1 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证其正常工作; 3.2 在使用仪器设备时,需要注意安全和操作规程; 3.3 对设备进行及时清洁和保养。
三、注意事项1.熟悉操作规程,掌握岗位知识和技能;2.在取样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样品; 3.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4.样品保存要求严格,避免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
以上就是选矿取样工岗位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各位选矿取样工们能够认真遵守和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选矿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爆炸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
![爆炸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1550f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6.png)
爆炸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爆炸作业取样及分析过程,确保安全性和准确性。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爆炸作业取样及分析的工作人员。
3. 操作流程3.1 取样准备1. 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等。
2. 确保取样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验证。
3. 准备取样和标签。
3.2 取样步骤1. 根据作业要求和取样计划,确定取样点和样品数量。
2. 将取样设备消毒并按照正确的技术操作进行取样。
3. 在合适的位置采集样品,避免污染和混杂。
4. 将样品转入取样中,并进行标识。
3.3 样品分析1. 将样品送往分析实验室。
2. 分析实验室应按照标准操作方法进行样品分析。
3. 确保分析过程准确无误,并记录相应的检测结果。
4.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进行记录。
4. 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爆炸作业取样和分析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性。
3. 在取样和分析过程中,注意防范火灾和爆炸风险。
4. 发现异常情况或危险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5. 文件管理本操作规程应存档并定期进行审核更新,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6. 术语定义本操作规程中的术语定义如下:- 爆炸作业:指涉及爆炸物质的操作和作业。
- 取样:指从爆炸作业中采集样品。
- 分析: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化学或物理测试,获取相关数据。
7. 引用法规和标准在进行爆炸作业取样和分析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具体引用内容请参考相关文件。
以上为爆炸作业取样及分析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进行爆炸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取样分析操作规程安全分析在化工企业中对三防(防火、防爆、防毒)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动火分析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车间及整个工厂的安全。
因此,要严格遵守分析制度,一丝不苟、确保人身及国家财产安全。
所以对从事安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分析的人员要做到:(1)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度的安全知识及强烈的安全意识;(2)精通安全分析技术、对分析技术精益求精;(3)对分析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严格考核,没经过培训者且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许从事安全分析。
第一节安全分析的分类
根据下列情况确定进行分析类别:在容器外动火,人在容器内工作;人在容器内进行动火;以上必须做可燃气体气体分析。
动火分析实际上就是测定动火区内的可燃性气体,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动火分析可根据动火分析的危险程度,分为一类动火分析、二类动火分析和特殊动火分析。
具体分级标准详见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节取样操作规程
1设备管道内取样分析
1.1接到取样分析通知后,取样人员必须做好取样和分析准备,穿戴好工作服,携带好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取样前必须了解管道、容器、设备是否经过置换,确认置换后方可取样分析。
1.2取样分析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气体的密度。
由于检测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取样分析时对中、下部各一份气体样品进行分析
1.3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设备内取样要有深度应大于2米
1.4取样分析如果是进入设备内或攀爬设备,要注意有人监护和自身的安全防护。
1.5取样情况不明时,人尽可能站在上风口取样。
2空间取样
2.1首先了解动火点或受限空间作业点周围、上下哪些是可燃或有毒害介质的管道和设备。
2.2注意风向与动火点或作业点的位置,以及来风方向有无可燃、
有毒有害气体。
2.3 了解上述情况后再进行取样,取样时应特别注意动火点或作业点附近的管道接头处,必要时应专门在接头处取样。
第三节气体取样分析合格标准
1 .1取样合格标准
当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含量小于或等于0.5 %为合格。
1.2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含量小于或等于0.2 %为合格。
1.3取样与动火及进塔入罐的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及进塔入罐作业中间停止作业,时间超过30分钟,均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其样品应保留30分钟,以备复查。
1.4取样要有代表性(大型设备上、中、下均要取样)。
1.5票证上的“分析时间”栏是指取样时的时间。
第四节安全分析注意事项
1安全分析必须由专门的分析人员进行,对安全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
2安全分析的取样点均应由申请作业单位的安全技术人员确定并向分析人员说明。
3取样分析必须在动火或作业前30分钟进行,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30分钟应重新取样分析。
4对于进入受限空间分析和一级动火分析应留样半小时,特殊动火必须将样品留至作业结束为止,以备复查。
5分析人员到现场取样要按规定着装和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遵守现场管理制度,确保自身安全。
6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必须符合要求,应定期进行校正、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7分析仪器和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分析及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8应了解容器及管道采用的吹净方法。
9检查取样分析位置是否与动火证上所签的地名地点一致,所分析的样品能否代表动火地点的物料真实情况,否则可拒绝取样。
10动火证、进入受限空间上除准确填写分析结果外,还应填写取样时间、具体地点及分析者本人签名。
11、取样分析必须有取样检测照片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