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普渡民俗信仰研究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
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
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
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
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
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
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
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
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
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
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
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
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
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
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
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
(完整word版)泉州普渡民俗
泉州普渡民俗中元节的起源和传说“中元”之名起于北魏,道教信仰三官大帝,即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合称“三元”。
《五杂俎》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上元闹元宵,古已有之;中元祭祀先人,彰显孝道;下元乃寒食节,纪念贤人。
佛教也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普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梵语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又称佛欢喜日。
孟兰的意思是倒悬,人生痛苦有如倒挂树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盂兰盆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佛教盂兰盆节以修孝顺励佛弟子,为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佛教徒便诵经普渡,布施食物。
有关中元节的民间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说: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
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道藏》记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据说,在这段期间,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争先恐后地来人间逍遥,找些好吃好喝的。
尤其在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鬼门大开日是阳间阴气最重的一天。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
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
目连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
闽南普度民俗信仰考察闽南地区是中国南部岛屿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这里的民俗信仰极为独特而丰富,充满着古老而生动的传统活动和仪式。
如果要了解闽南地区的民俗信仰,就需要深入考察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概况,并举出五个例子来加深对这些信仰的了解。
一、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概述闽南普度民俗信仰是闽南地区人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包含着祖先崇拜、驱鬼邪、消灾祈福、祭祀等多种元素。
这些信仰与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如今已被广泛流传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信仰之下,闽南人民独创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和仪式,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清明节上的扫墓、七月十五的盂兰节、中元节等等。
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寓意和祈求,但它们都蕴含着生命的尊严、自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和道德观念,让人们更加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和积极向善。
二、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的例子1. 扫墓扫墓是闽南地区最著名的民间活动之一,它在清明节期间举行,人们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扫,悼念已故的亲友。
这个活动可以追溯至古代,相传最早是鲁国大夫管仲为了纪念死去的朋友,亲自到墓地祭奠,并以自己的身影为模型,在墓前竖立青铜像。
此后,人们便将这个仪式传承了下来,并对它进行了不同的灵活性调整,以适应时代和地域。
在闽南地区,扫墓不仅是一项传统的宗教仪式,更是一种亲情和文化的表达。
人们会认真清理墓地,修缮坟墓,烧纸钱、燕麦和炙鸟等物品,表达对祖先的感激和追思。
同时,这个活动也成为了团聚亲友的重要时刻,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携带食品、鲜花和香烛,为祖先献上最真诚的祝福。
2. 盂兰节盂兰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也是闽南地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据传,这个节日起源于唐朝,最初是为了纪念佛教历史上的一位大德,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祭祀鬼魂和祈福的仪式。
闽南地区的盂兰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人们会为自己和已故的亲属祈求福气和平安。
这个节日的形式非常多样,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庆祝活动,例如举行盂兰大戏、摆放光明灯、放生水生等等。
闽南“普渡”民俗的历史渊源
闽南“普渡”民俗的历史渊源“普渡”是闽南极具特色的民俗之一,其内容主要是通过祭祖和施舍、安抚孤魂野鬼来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闽南“普渡”是中原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会与闽南本土文化长期相融合相作用的民俗节日,在形式上继承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又融入了闽南本土文化的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独具闽南特色的民俗。
“普渡”在闽南人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具有文化传播、道德教育、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尽管“普渡”一直以来被视为“迷信”、“陋习”,却仍生生不息,证明其有存在的必要。
笔者认为应从功能主义和社会实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普渡”一个实事求是的定义,并积极引导,加强规范,使其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淘汰掉落后的陈渣烂滓,让其重新焕发生机,“让最传统的老祖宗智能透过新思维发光发热”。
关键词:普渡,闽南,民俗“普渡”,是闽南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现象,是一个融汇了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普渡”概念来自佛教的“普度众生”,广义上指广施法力,使众生得解脱。
闽南人关于“普渡”则有自己的理解和希冀,即其通过祭祖和施舍、安抚孤魂野鬼来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本文选择闽南“普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对闽南文化的透视。
闽南常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带,但却在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中形成了一种看似矛盾却又有机结合的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保留着自己作为边陲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特征,也在坚守着中华文化早期的核心价值观念,颇为独具一格。
闽南“普渡”民俗正是闽南独特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综合了多元信仰杂糅了多种形式、极富地域代表性的民俗。
通过对其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了解闽南文化,透视整个闽南社会,更好地认识闽南这个地处东南边陲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貌。
其次是从在民俗发展的角度出发。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聚居生活的需要,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共识,经时空的数度迁移加工,演变成一种特色社会风尚,是深藏在一个民族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闽南的神灵信奉习俗之地方神灵
闽南的神灵信奉习俗之地方神灵/xblin11.aspx?al1=2千百年来,闽南民间泛神崇拜(即杂神崇拜)普遍而又突出,人们以为宇宙万物均有神明或鬼魅在主宰。
诸如天有天公,海有龙王,地有土地,山神河鬼,花仙树怪,甚至尿壶、马桶也附有“铃鎯公”和“栖栖妈”等等。
为了祈求保庇平安福寿,不论城镇乡村,供奉菩萨观音、关帝、城隍、夫人、王爷、将军、阎罗等名目繁多的寺院道观随处可见。
都里乡间,除各都分建都祀庙,各宗族建宗祠外,一个小小的村落甚至出现多座“挡境佛”、“角落神”、“土地公”等赫然的神观佛庙。
居民宅室,同样也奉祀厝主、灶君、床母,以及关帝、菩萨、土地等等。
各种行业祀奉着形形色色的神明:种田的奉祀田头土地;行船的奉祀*娘;做医生的奉祀保生大帝;土木工匠奉祀鲁班;经商的奉祀赵公明;教书的奉祀魁星爷及孔夫子;理发的奉祀吕洞宾;演戏的奉祀相公爷田都元帅;乞丐营奉祀李铁拐等等。
1.武夷君武夷君的传说早在先秦时期就在民间流传。
一说武夷君是神仙,修真于武夷山,受上帝之命统管群仙,武夷山因此而得名。
另一说是彭祖曾隐居于武夷山,活了七百七十岁,他有二个儿子,长子名武,次子名夷,武夷山因此而得名。
汉武帝时曾遣使到武夷山,用“乾鱼”祭祀武夷君,武夷君由此名声远播,影响渐大。
朱熹曾指出:“武夷君之名,著自汉世,祀以乾鱼,不知果何神也。
……颇疑前世,道阻未通、川雍未决时,夷落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
……没而传以为仙也。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6《武夷图序》)认为武夷君的原型可能是闽地氏族首领,死后因宗教信仰的影响,逐渐演化为神仙。
唐宋以后,武夷君曾多次受到朝廷敕封,仅宋代就有四次:绍圣二年(1095年)因祈雨获应,敕封显道真人;元符元年(1098年)因屡降吉祥,加封为显道真君;端平元年(1234年)和嘉熙二年(1238年)又先后加封为显道普利真君和显道普利冲元真君。
武夷山也因武夷君的种种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影响,被道士奉为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天”,成为福建道教的传播中心。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普渡、嫁妆、尾牙、车鼓弄、博饼(跋饼)、舞龙等。
1、普渡: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
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
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3、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在闽南及台湾盛行。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台湾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4、车鼓弄:又称弄车鼓、车鼓阵,是中国闽南特别是同安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民俗娱乐形式。
它是一种说唱、表演合一的传统歌舞艺术,它以动作朴实简单、易学易演,诙谐幽默的风格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从前乡村迎神赛会,农闲节目的庆祝活动以及新婚闹洞房等喜庆日子,都很盛行。
几乎每个村落的老人都会说车鼓弄,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又扭过去。
5、博饼(跋饼):是起源于厦门的中秋传统活动随之传播至闽南地区,始于清初,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6、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
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独特的漳台“普渡”习俗
独特的漳台“普渡”习俗作者:芗子来源:《闽南风》2009年第08期“普渡”习俗源于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
佛经说:目连之母堕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既饥且渴,命似倒悬。
目连求救于佛,佛因说《盂兰盆经》。
“盂兰盆”是梵语“解倒悬”的意思。
佛令目连伯盂兰盆,至七月十五日具百味五果于盆中,供养十方佛,而后其母乃得食。
后世因之,兴起盂兰盆会。
漳州、台湾的宜兰、桃园、嘉义等诸多地区盛行着七月“做普渡”(鬼节)习俗,其环节基本相同。
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日这天,地灵官会下凡判定人间善恶,因此要在这天夜里诵经驱邪,并张罗祭品款待阴界的亲人,以求全家平安顺利。
开巷口古漳州有“佛国”之称。
康熙《龙溪县志》记载说:“七月作盂兰会,延僧设食,祀无祀之鬼。
夜以竹竿燃天际,联缀数枝,如滴如坠,望之若星。
”但这样的描述,似乎还不能完全展现环节繁琐的漳台“做普渡”习俗。
“做普渡”习俗由来已久,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漳台两地的“做普渡”不只是七月十五日一天,而是整个农历七月。
“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民间认为:不得善终之人,其鬼魂阴曹地府不收留,这些孤魂野鬼便会到处游荡,作乱民间。
漳台两地民间把这些“无祀之鬼”称为“大众爷”、“有应公”、“好兄弟”等,对他们的礼拜极为虔诚。
农历七月正是天气闷热的时令,瘟疫、疾病较为容易蔓延流行。
所以要驱除瘟疫,就首先要把这些孤魂野鬼打发走,而“做普渡”就是最好的办法。
但因为饿鬼食物“一入口就化为烈火”,饥渴难耐。
因此,寺院要举行诵经法会、水陆道场等,借助盂兰盆让饿鬼得以进食。
此举称为“开焰口”。
古时候,漳州人是全城在同一天“做普渡”的,当天人们争购物品,拥挤不堪,因此常发生纠纷摩擦争斗的现象,后来,城中的一些长辈就建议将普渡延长为一个月,让城厢各个街区“拈阄”排顺序,轮流在农历七月中的一天“做普渡”。
《漳州杂诗》记载:“若敖不用八关斋、七月兰盆次第排,欲看馒头山数丈,须来公府大埕街。
闽南“普渡”民俗的形式与特征
闽南“普渡”民俗的形式与特征“普渡”是什么?在闽南民间有谚语如是道:“普渡不出钱,瘟病在眼前。
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
”民间素以七月为鬼月,传说从七月初一凌晨起冥府鬼门打开,成千上万的孤魂野鬼涌入人间觅食作乱,唯有令其吃饱喝足,超度其入轮回正轨,方可保一方平安,因而有了“中元普渡”这一习俗。
“普渡”仪式内容主要是祭祀祖先和游魂饿鬼(闽南民间称其“好兄弟”),广施甘露,渡其脱离苦海登上彼岸,安抚讨好他们以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赦过以除愆,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1. 闽南“普渡”的形式闽南“普渡”民俗有“公普”和“私普”两种。
“公普”以各村落寺院为单位,定在旧历七月十五日,各地日期有所出入,大概也都在七月中旬,因此在道教中称其中元祭,各大村落以各自所在寺庙为中心举行祭祀典礼。
旧时公普日,寺院会竖灯篙、放水灯、设祭坛孤棚、诵经拜忏,普渡孤魂游鬼。
公普发展入平常人家时,会有道士张罗仪式或者知府出面主持“普渡”。
首先是“竖旗”,即树立好招魂幡张贴好黄纸榜文,向四方孤魂野鬼昭告,阳间逐日有人供奉祭品,用幡旗招引其过境,并通过榜文将其分类,规划入境时间和路线来分别接受普度。
各村落的祠堂广场上会搭起三面由帆布围好的普渡地坛,坛上有篾片为骨架糊起的一尊“大士爷”,又称焰口鬼王、焦面大士,一丈有余,青面獠牙,面带狰狞,颇有震慑鬼畜之效。
佛教、道教认为,旧历七月,所有来阳世人间享香火接受普渡的亡灵亡魂,皆归此神管辖,因此不少地方中元法会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大士爷”。
“普渡”时,“大士爷”两侧还会立有幢幡、“赦马”等篾片纸糊之物,前面点着巨香、燃着大烛,烘托地整个氛围威严而阴森。
普渡坛前还会架起一个大桌台,摆上一桌二十四味的大篷,用食盐把最大号的碗铺满,然后家家户户将各自的祭品放在大篷上,祭品下面会有手写小纸条做记号以免混淆。
整场“普渡”仪式会由一个主持统一完成,仪式结束后,会揭下榜文和纸钱一同焚化。
“私普”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各村日期不同,一般从七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日结束,延续一个月,有的县连续搞几个月。
闽南普度民俗信仰研究
其 闽南本土文化 的特 点。探讨 闽南普度的历史文化渊源 ,分析 闽南普度 的现代表现模式 ,总结 闽南普度民俗信 仰的社会 功能 和研 究意义 ,对 继承和 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 ,引导 民间信仰 与社会 主义相适应 ,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闽南;普度 ;信仰 中图分类号 :G1 7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5 3 2 1 )3 0 4 — 4 0 8 86 (0 2 0 — 0 5 0
2 1 年第 3 02 期 ( 总第 9 期 ) 0
福建 省社会 主义学 院学 报
J OURNA UJAN I T T E OFS I I M OFF I NS I UT OC AL S
No3 2 2 . 01
s fM . 0 e i No 9
闽 南 普 度 民俗 信 仰 研 究
一
、
环境与社会环境 中存在 、 传播 , 既延续 了一般 的宗 教 特征 , 又打 上 了 闽南 地 区独 特 的文 化 特 性 。探 讨 闽南普度 民俗 的历史渊源 , 是我们把握 闽南普度 民 俗内涵 、 特质的基本出发点 。 闽南地 区的普度 民俗信仰 , 可追溯到唐 、 宋时 期 泉州 佛 教 和道 教 的兴 盛 , 以及 宋 以后 儒 释 道三 教 融合 , 使闽南 民间信仰文化 内涵丰富多彩 。中元节 与盂兰盆会都受到 中原本土追思亡灵 的儒家传统 思想 的影 响 。无 论 佛 、 道都 在 农 历七 月 十五 日这 天 举行 盂 兰 盆会 、 中元 节 , 度 亡魂 , 普 而后 人 更 穿凿 附 会认为七月“ 门关 ” 鬼 大开 , 忌讳跟着应运而生 , 形 成了现今我们所见到的闽南普度 民俗事象 。 二 、 闽南普 度 民俗 信仰 的现 代 表现模 式 闽南普度 民俗信仰有 自己固定的礼仪和程式 , 每一 道礼 仪 和程式 都有 自己特定 的寓意 。作为 一个 中 国人 , 先崇 拜 、 祖 叶落 归 根 的观 念 是 所 有 中 国人 所共 有 的 , 是 中 国文化 的一 个 重要 方 面 。闽南 地 也 区, 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祖先 的灵 堂牌位 , 几 凡有 重 大事 件 或节 日, 必 须先 祭 祖 问安 。而 续祖 谱 和 都 传统 的祭祖仪式等 , 仍在闽南地区一代一代地传继
闽台地区共同根源的民俗信仰体系
闽台地区共同根源的民俗信仰体系引言闽台地区是指福建省及台湾地区,这两个地区历史渊源深厚,有着密切的地理和文化联系。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丰富的民俗体系。
本文将探讨闽台地区共同根源的民俗体系,分析其特点和内涵。
共同根源闽台地区共同根源的民俗体系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先民和祭祀制度。
在古代,先民们崇拜自然界的力量,并以祭祀方式表达敬意和祈求保护。
这种祭祀体系在后来的演变中融合了___、和儒家思想,形成了独特的闽台地区的民俗体系。
特点一:尊崇祖先闽台地区的民俗体系强调对祖先的尊崇和敬意。
在各个城镇和村落中,都设有祖先庙宇或宗祠,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和神像。
人们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向祖先祈求祝福和保佑。
这种对祖先的尊崇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家族价值观的重视。
特点二:崇拜自然闽台地区的民俗体系也尊崇自然界的力量。
人们相信山神、水神、土地神等各种自然神灵的存在,并将其视为保护者和神灵。
他们会在重要的节日和仪式中举行祭祀活动,向自然界表达感激和敬意。
这种体系反映了农耕社会对自然力量的依赖和敬畏之情。
特点三:民间闽台地区的民俗体系也包含了许多民间。
民间常常来源于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宗教传统,形成了各种神话传说、神灵崇拜和民间敬仰的对象。
比如,在台湾地区,人们会信奉多位民间英雄和神祗,如关圣帝君、___等。
内涵丰富闽台地区共同根源的民俗体系内涵丰富多样,其中融合了多种宗教思想和民间。
这种多元化的体系给当地人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众通过祭祀、祈福和庆典活动来表达对神明的崇敬和感谢之情,同时也传承了历史和文化价值观。
结论闽台地区的共同根源的民俗信仰体系是经过多个时期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交流所形成的独特信仰体系。
其特点包括尊崇祖先、崇拜自然和民间信仰。
这一信仰体系内涵丰富,是这一地区文化传承和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了解闽台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其民俗信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闽南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心得
闽南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心得来闽已经两个月了,初步感受了闽南文化。
闽南的文化和广东的粤文化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广东主要是南粤文化和客家文化,而福建和台湾则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地区。
闽南文化,系指生活在福建地区的人共同创造的(主要是闽南人),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建筑文化建筑文化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
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归侨蔡资深民居是其代表作。
闽南风俗普渡作文
闽南风俗普渡作文
嘿呀!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闽南,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风俗,叫做“普渡”。
“普渡”是什么呢?哈哈,其实就是祭拜祖先和神灵的一种仪式。
每年的农历七月,我们都会举行“普渡”活动,这可是我们闽南人非常重
要的节日哦!
在“普渡”这一天,我们会准备很多很多的食物,有鸡鸭鱼肉、水果蔬菜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糕点和零食。
这些食物可不是给我们自己吃的,而是要用来祭拜祖先和神灵的。
我们会把这些食物放在一个大桌子上,然后点上蜡烛和香,向祖先和神灵祈求平安和幸福。
除了准备食物,我们还会有很多有趣的活动。
比如说,我们会放烟火,哎呀,那烟花可漂亮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就像一朵朵美
丽的花朵。
我们还会跳舞,大家围成一个圈,手牵手,一起跳着欢快的
舞蹈。
嘿呀,那场面可热闹了!
“普渡”活动一般会持续好几天,在这几天里,我们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一起分享美食和快乐。
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玩耍、唱歌,真是开心极了!
我觉得“普渡”这个风俗真的很有趣,它不仅让我们可以祭拜祖先和神灵,还让我们有机会和亲朋好友一起团聚,享受快乐的时光。
我喜欢“普渡”,嘿嘿!。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_作文素材
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闽南民风民俗之鬼神祭拜篇,感谢您的阅读!一、崇拜祖先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这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直到今天,崇拜祖先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幽灵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
泉俗祭礼,古时很讲究繁文褥节,后人多视为迂远,在祭祖活动中,祭奠礼仪多有简化,其祭日也有所变通,只有世家大族或士大夫家,才有严格遵行者,以求合于古礼。
泉州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如以参加者的范围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家祭和族祭两种。
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规模较小,其祭祀对象在封建社会前期限制甚严,后期才放宽至四代以下近亲祖先。
泉俗于家宅厅堂正中设龛供奉祖先神位,称“木主”,如今已以祖先遗像代之,其祭祀的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冬至、除夕等)、家祖忌辰等。
虔诚者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也要焚香致敬。
另外,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定时进行,如家人出生、婚嫁、寿庆、致富、脱险、解厄等,都要拜谢祖先。
甚至受欺蒙冤无助者,也会拈香哭诉于祖先灵前,以祈求庇护。
而清明、冬至等年节的前后各十天,则是前往祖先坟墓祭祀的日子。
族祭以同姓族人为单位,规模大,礼仪隆重。
族祭除墓祭外,地点即在家族祠堂。
民国前,泉州城乡大都建有族姓词堂,如郡城承天巷即有陈、林、张、王、曹、顾六座大宗词。
有的家族因无力建筑,则以祖匿为祭祖庙堂,家族内各支房祠多是原来祖盾。
祠堂中供奉有本族四代以上至肇基本地的一世祖诸神位。
族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称春、冬两祭,另外,各姓始祖诞辰日(俗称“祖公生”)也举行祭祖仪式,如陈姓祭舜帝、林姓祭比干,吴姓祭泰伯或其第二十世孙季札等,其规模更大,甚为热闹。
泉州舍族祭祖的日期一年四季都有,一般为正月初一、三月初二、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二月十五,其中以十二月十五的祭祖规模最大。
闽南“普渡”民俗的历史渊源
闽南“普渡”民俗的历史渊源“普渡”是闽南极具特色的民俗之一,其内容主要是通过祭祖和施舍、安抚孤魂野鬼来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闽南“普渡”是中原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会与闽南本土文化长期相融合相作用的民俗节日,在形式上继承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又融入了闽南本土文化的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独具闽南特色的民俗。
“普渡”在闽南人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具有文化传播、道德教育、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尽管“普渡”一直以来被视为“迷信”、“陋习”,却仍生生不息,证明其有存在的必要。
笔者认为应从功能主义和社会实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普渡”一个实事求是的定义,并积极引导,加强规范,使其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淘汰掉落后的陈渣烂滓,让其重新焕发生机,“让最传统的老祖宗智能透过新思维发光发热”。
关键词:普渡,闽南,民俗“普渡”,是闽南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现象,是一个融汇了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普渡”概念来自佛教的“普度众生”,广义上指广施法力,使众生得解脱。
闽南人关于“普渡”则有自己的理解和希冀,即其通过祭祖和施舍、安抚孤魂野鬼来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本文选择闽南“普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对闽南文化的透视。
闽南常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带,但却在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中形成了一种看似矛盾却又有机结合的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保留着自己作为边陲文化强劲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特征,也在坚守着中华文化早期的核心价值观念,颇为独具一格。
闽南“普渡”民俗正是闽南独特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综合了多元信仰杂糅了多种形式、极富地域代表性的民俗。
通过对其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了解闽南文化,透视整个闽南社会,更好地认识闽南这个地处东南边陲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貌。
其次是从在民俗发展的角度出发。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聚居生活的需要,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共识,经时空的数度迁移加工,演变成一种特色社会风尚,是深藏在一个民族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8.3.1 闽南民间信仰
第三节闽南民间信仰一、民间信仰释义二、闽南民间信仰的发展历程三、闽南民间信仰发展的社会基础四、闽南民间信仰的主要特征五、闽南民间信仰的主要神祇一、民间信仰释义民间流行的对某种精神观念、某种有形物体信奉敬仰的心理和行为。
包括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迷信。
它不像宗教信仰有明确的传人、严格的教义、严密的组织等,也不像宗教信仰更多地强调自我修行。
它的思想基础主要是万物有灵论,故信奉的对象较为庞杂,所体现的主要是唯心主义,但也含有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成分,特别是民间流行的天地日月等自然信仰。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581民间信仰兼具宗教与民俗的双重特征恩格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民间信仰无创始人无教会、教团等固定的组织机构无教义、典籍无教规、戒律无至高无上的信仰对象无任何宗派无专司神职教职的执事人员队伍无自觉的宗教意识二、闽南民间信仰的发展历程二、闽南民间信仰的发展历程1、先秦至秦汉时期——闽越族人原始宗教信仰的盛行二、闽南民间信仰的发展历程1、先秦至秦汉时期——闽越族人原始宗教信仰的盛行核心观念是古老的灵魂不死和万物皆有灵图腾崇拜许慎《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蛇种”二、闽南民间信仰的发展历程1、先秦至秦汉时期——闽越族人原始宗教信仰的盛行2、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原民间信仰的传入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漳浦谢东山庙,相传唐代陈将军自光州携香火来浦,五十八姓同崇奉焉,故今皆祀于民间。
——《漳浦县志》卷二二、闽南民间信仰的发展历程1、先秦至秦汉时期——闽越族人原始宗教信仰的盛行2、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原民间信仰的传入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3、五代宋元时期——闽南民间信仰造神浪潮与中原民间信仰扩播中的区域化演变福建在五代至宋元供奉的神明,就多达270余位。
——黄仲昭《八闽通志》广泽尊王、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关圣帝君忠勇之神——财神、海上保护神二、闽南民间信仰的发展历程1、先秦至秦汉时期——闽越族人原始宗教信仰的盛行2、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原民间信仰的传入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3、五代宋元时期——闽南民间信仰造神浪潮与中原民间信仰扩播中的区域化演变4、明清至民国时期——闽南民间信仰的进一步发展及向台湾、海外地区的传播明清时期,泉州供奉的神明就有120多位,一年之中的诸神诞日竟达到100天以上,且节庆热闹非凡。
闽南“普度”的影响
闽南“普度”的影响闽南“普渡”民俗是社会群体性的活动,积淀着闽南民众的信仰、情感和大量文化记忆,承载着闽南地区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闽南人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负面影响。
1. 闽南“普渡”的正面影响闽南“普渡”具有文化传播、道德教育、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在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诸多正面影响。
1)文化传播的功能。
“普渡”是闽南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承载着闽南人大量的文化记忆,是研究闽南文化的活化石,“普渡”的仪轨形式有助于传播、弘扬闽南民间文化。
2)道德教育的功能。
“普渡”中对鬼魂的崇拜教化着人们要敬老孝亲,要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其迷信的色彩让人在行为行事上有所忌惮,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追求物质生活的丰饶之际也时时审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3)休闲娱乐的功能。
“普渡”在闽南地区被公认为“第二春节”,人们在其中投入的心力不亚于春节。
“普渡”让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短暂抽离,其民俗性和娱乐性丰富了闽南民众的日常生活,人们借“普渡”丰富的活动适当娱乐和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日常的生产和工作生活中。
4)人际交际的功能。
因为各种原因,尽管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陪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和亲人朋友的联系也日益疏淡,而“普渡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重新聚在一起,联络感情,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2. 闽南“普渡”的负面影响“普渡”一些不能适应时代的成分遗留下并且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其存亡倍受争议。
“普渡”的负面影响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1)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增加民众负担。
闽南的“普渡”历时更长,糜费更甚。
前面已提及的石狮“龟湖大普”,由于十二年一普,因此到“普渡节”,常常数十台戏在一个村同时演出,家家户户以“五斗米篮”的丰盛佳肴祭敬鬼神,无论家庭富裕还是贫困,皆大摆流水宴,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或无客为耻,穷凶极奢,互相攀比,甚至一些将一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强拉入席,声势浩大,酒池肉林,铺张浪费,导致许多村民为了大操大办“普渡”而倾家荡产,极其耗费民膏民力。
闽南的术数信崇习俗
闽南的术数信崇习俗(一)符咒符咒是符箓和咒语的合称。
“符”指用朱笔或墨笔在纸上画成似字非字的图形,道书上称之为符箓、丹书、墨箓、云箓、符字等。
“咒”是口中诵念的可解或不可解的语句。
施术者自称符咒可以驱鬼镇妖和为人治病,等等。
符箓的种类很多,在福建民间流行的有五敕符(用于驱逐恶鬼、疫疠、盗贼、负伤等,又称五公符)、五鬼符(纸上画五个鬼像者,在寿辰或其它祭日焚化)、镇宅符(贴在梁栋或大门口上方)、平安符(贴在门壁上)、镇诸怪符、镇恶梦符、安胎符、催生符、断疟符、月令符(按不同日期,有30种)、和合符、离散符等等。
符箓多不可辨认,故有“鬼画符”之俚语。
可辨认的符箓内容多带敕令口气,常见有“太上老君如律令”、“急急如律令”之类。
符箓可贴、可挂、可随身带、也可化灰水服;化灰水服多用于治病压惊,其它的多用于驱邪镇魔。
符箓多由巫师书写,需要符箓时,须到庙宇中烧香礼拜而后求取,要交若干香火钱。
近年来,农村中符箓泛滥,受巫师欺骗。
有些村子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符箓,有的甚至还施行用以害人的“凶符”,使人惶恐。
咒语最初由巫祝等特定的神职人员掌握,有“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之说。
后来,许多咒语流传民间,神秘色彩渐淡,咒文也比较通俗易懂。
咒语须诵念出声,有的比较灵活,可以即兴创作,张口就来。
有的格式固定,内容与特定的信仰有关。
不同咒语在不同的场合使用。
福州王天君信仰中有大量咒语,诸如《灵官启请咒》、《急启请咒》、《开经玄蕴咒》等等;莆仙三一教信仰中有《净心神咒》、《净口神咒》、《净身神咒》、《安土地神咒》、《净天地神咒》、《祝香咒》、《金光神咒》等等。
其它宗教信仰中也都有自己的一套咒语。
普遍流行的有《大悲咒》(信仰观音者诵念)和“唵,金齿临、玉齿临、吽”的佛教咒语。
一般在咒语的结尾有“急急如律令”、“急急如玉皇上帝律令”或“急急如某某神律令”之类。
与咒语有关的还有诅咒和赌咒。
诅咒是通过念咒语欲使仇人寝食不安、生病甚至死亡。
闽南“普渡”民俗的形式与特征
闽南“普渡”民俗的形式与特征“普渡”是什么?在闽南民间有谚语如是道:“普渡不出钱,瘟病在眼前。
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
”民间素以七月为鬼月,传说从七月初一凌晨起冥府鬼门打开,成千上万的孤魂野鬼涌入人间觅食作乱,唯有令其吃饱喝足,超度其入轮回正轨,方可保一方平安,因而有了“中元普渡”这一习俗。
“普渡”仪式内容主要是祭祀祖先和游魂饿鬼(闽南民间称其“好兄弟” ),广施甘露,渡其脱离苦海登上彼岸,安抚讨好他们以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赦过以除愆,祈求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1. 闽南“普渡”的形式闽南“普渡”民俗有“公普”和“私普”两种。
“公普”以各村落寺院为单位,定在旧历七月十五日,各地日期有所出入,大概也都在七月中旬,因此在道教中称其中元祭,各大村落以各自所在寺庙为中心举行祭祀典礼。
旧时公普日,寺院会竖灯篙、放水灯、设祭坛孤棚、诵经拜忏,普渡孤魂游鬼。
公普发展入平常人家时,会有道士张罗仪式或者知府出面主持“普渡” 。
首先是“竖旗”,即树立好招魂幡张贴好黄纸榜文,向四方孤魂野鬼昭告,阳间逐日有人供奉祭品,用幡旗招引其过境,并通过榜文将其分类,规划入境时间和路线来分别接受普度。
各村落的祠堂广场上会搭起三面由帆布围好的普渡地坛,坛上有篾片为骨架糊起的一尊“大士爷”,又称焰口鬼王、焦面大士,一丈有余,青面獠牙,面带狰狞,颇有震慑鬼畜之效。
佛教、道教认为,旧历七月,所有来阳世人间享香火接受普渡的亡灵亡魂,皆归此神管辖,因此不少地方中元法会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大士爷”。
“普渡”时,“大士爷”两侧还会立有幢幡、“赦马”等篾片纸糊之物,前面点着巨香、燃着大烛,烘托地整个氛围威严而阴森。
普渡坛前还会架起一个大桌台,摆上一桌二十四味的大篷,用食盐把最大号的碗铺满,然后家家户户将各自的祭品放在大篷上,祭品下面会有手写小纸条做记号以免混淆。
整场“普渡” 仪式会由一个主持统一完成,仪式结束后,会揭下榜文和纸钱一同焚化。
“私普”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各村日期不同,一般从七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日结束,延续一个月,有的县连续搞几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普渡”民俗信仰研究
林茗茗外语系12英语7班 11号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态,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不管是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还是中国的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是为了纪念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节点,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印迹。
闽南奇俗——“普渡”也不例外,“普渡”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普渡”祭祀对象是“普渡公”,它是一种没有具体传说、没有具体形象和神像的存在。
对于“‘普渡公’什么样、他平时在哪”之类的询问,人们的回答是“具体样子不知道,他到处有”、“也许是一个,也许有很多个”,“是孤魂野鬼的头头,是管理孤魂野鬼的”,“是孤魂野鬼,有很多是被杀了头的人,在地狱里很饿”等等。
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小时候,在大树下乘凉的老人告诉我们,这天晚上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会异常频繁,小孩子最好是不要外出,以免撞上不洁物而生病。
在闽南地区,我们的童年就在这种浓浓的宗教色彩中成长,在七月半迫使活着的人强烈的记起那些过去了的人和与他们有着关系的事。
当然,这天与清明不同,他可以用任何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纪念。
古代闽南“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隍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隍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利用“普渡”活动来为封建政权统治服务,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官员的沟通民意,对稳定封建秩序,对封建官员的自律,和对老百姓心理的自我净化等,还是起了一定约束作用的。
至新中国成立前,闽南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
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
闽南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
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而“普渡”成为侨乡泉州的一种陋俗正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出现的,“普渡”这种信仰民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竞尚奢侈和结怨械斗,而这已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
前面已提及的石狮“龟湖大普”,其普渡之日,数十台戏同时于一村演出,家家户户以“五斗米篮”盛菜肴祭敬,以晒谷物的大蔑盖为桌,席地大宴宾客,大家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或无客为耻,故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被强拉入席,以助声势,如此铺张浪费,致使许多村民为了大做“普渡”而倾家荡产。
新中国成立后,“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为收敛,但80年代以来,民间又在鬼月私下拜敬无祀鬼魂。
现在每年“普渡”月,政府会劝导民众不作“普渡”,反对搞封建迷信和大肆操办,禁止喝酒闹事和酒后驾车。
2007年,晋江市曾下发文件,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明确要求群众不摆宴席,不做普渡、“佛生日”。
不过似乎宣传效果不大,只是“普渡”没有以前热闹了。
“普渡”作为一种老百姓向亡灵或鬼神表示敬仰的民间习俗本来无可厚非,人们通过这些活动本来可以很好的传递哀思,为自己的心灵带来慰藉,却在传承的过程中被世俗沾染上了攀比和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变成铺张浪费的代名词。
而由于普渡在各个村落的大操大办,酒后驾车的事故也屡禁不止,如果一项习俗带给我们的不是心灵上的慰藉,而是各种各样的不便利,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该如何重新审视这种习俗,这样一种通过吃喝向鬼神传递崇敬的方式本来就略带不敬,更何况,它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危及到我们的人身安全了。
所以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的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传递哀思,而不是单纯性的大吃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