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合集下载

谈成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谈成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谈成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成语是一种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成语多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寓言,如“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文》里的一则寓言;“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里的寓言故事;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如“退避三舍”出自《左传》的一则历史故事;“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也有从古典的文学作品的词句中来的,如“集思广益”出自《诸葛亮丞相集》:“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所以古代汉语特点,大多的短小易记的成语中仍有沿留。

文言文古今异义现象特别突出,而在成语中也保留着大量古今异义这一文言现象,在理解成语时应注意区别,成语中的古今异义有如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词义从古义变为今义,所表示的概念内涵减少,外延扩大。

如:江河日下古:江,长江;河,黄河。

今:江河泛指一切河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池:古:护城河。

今:水池。

2、词义缩小。

词义由古义演变为今义,所表示的概念内涵增加,外延缩小。

如:待人接物,恐遭物议。

物,古:事物、人。

今:事物。

古义大于今义。

3、词义转移。

词义由古义演变到今义,由表示甲事物变到表示乙事物。

如:“贻笑大方”中的“大方”古今均作为一个双音词,但古今词性词义大不一样,成语中用古义,意思是“有某种专长的人”,属名词,今义“举止不拘谨,对于财物不吝啬”,属形容词。

如:“赴汤蹈火”中“汤”古热水,开水;今为菜汤。

4、感情色彩的变化。

人们对事物的爱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风尚、风俗习惯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人们对词义的爱憎感情又随着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而变化,虽然古今词义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古人和今人的感情色彩有了明显的变化。

如:和气吉祥:祥,古:吉凶的预兆,中性词。

今:吉祥,褒义词。

势均力敌:敌,古:对等,相当,也有仇敌之义是中性词。

今:只有敌人,敌军之义,是褒义词明哲保身:古: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是褒义词。

古今异义不同的成语

古今异义不同的成语

古今异义不同的成语
1. “差强人意”,以前是说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却是说大体上还让人满意。

比如说:“你这次的表现差强人意啊,还得多加油哦!”
2. “首当其冲”,古时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可现在好多人以为是第一个冲上去呀!就像有人说:“危险来了,他首当其冲地跑过去。

”这可就错啦!
3. “空穴来风”,原本是指有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可如今却成了没有根据的意思。

好比说:“你说他作弊,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吧?”
4. “美轮美奂”,以前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现在也泛指美好的事物。

可以说:“这场演出真是美轮美奂,太精彩了!”
5. “万人空巷”,原来指人都聚集到某个地方,致使街巷都空了,现在被误解成街巷空无一人。

比如:“演唱会那天,真的是万人空巷啊!”
6. “目无全牛”,以前是说技艺高超,现在却容易被理解错。

可以讲:“他解牛的技术那可谓是目无全牛啊!”
7. “危言危行”,以前是指正直的言行,现在可千万别理解成危险的言行啦!就像有人会说:“他这人平时都是危言危行的。


8. “久假不归”,原来是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现在有的人会误以为是长期请假不回来。

例如:“他借了东西久假不归,真让人郁闷!”
9. “七月流火”,过去是指天气转凉或天气变寒,可不是说七月很热像着火一样呀!像这样说:“现在都秋天了,可不是七月流火的时候啦!”
总之,这些成语的古今异义可真得好好区分呀,不然用错了可就闹笑话啦!。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古今异义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古今异义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古今异义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的使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使它后面的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报仇雪耻(“使……昭雪”),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等。

②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成(当成)什么的意思。

如: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

③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如:不胫而走(长腿),华而不实(结果实),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等。

④名词活用作状语。

日理万机(每天),朝闻夕改(在早晨,在晚上),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响声一样),虎口余生(从虎口里)等。

2、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救死扶伤(死的人,伤的人),量入为出(收入的东西,支出的东西),道不拾遗(遗失的物品)等。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劳民伤财(使……劳,使……伤),沉鱼落雁(使……沉,使……落),众口铄金(使……熔化)等。

3、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就是形容词代替了具有自己特性的名词,如:抱残守缺(残缺的局势),避重就轻(重的方面,轻的方面),披坚执锐(坚固的盾,锐利的矛)等。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正本清源(使……正,使……清),光宗耀祖(使……光耀),独善其身(使……善)等。

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如:不耻下问(以……为耻),厚古薄今(认为……对的,认为……不对),不远千里(以……为远)等。

④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集思广益(增广、扩大),敬而远之(远离),穷兵黩武(竭尽),恃才傲物(傲视)等。

4、数词的活用。

①数词作名词。

如:杀一儆百(一个人,许多人),举一反三(一点,很多),万无一失(很多,一点)等。

②数词作动词。

如:身价百倍(抬高百倍),万众一心(结成一心),一日千里(奔驰千里路)等。

③数词作副词。

如:一无长物、一无可取、一无是处、一无所有,“一”均作“全、都”解。

高考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高考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高考常见的文言古今异义词市八中高三语文组语言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而现代汉语便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汇的词义、数量都有许多变化,而词义的改变尤为显著,或是词义的消失,或是词义的扩和缩小,或是产生新的义项。

从而形成一种系列“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的类别主要有七种,分别是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强化、词义弱化、名称改变。

下面对每种类别进行浅析和举例。

1、词义扩大。

某些词在古代应用的围比较窄,原有意义比较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事物也在不断的变化,使得这些词应用的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扩展,这便是词义的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

"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竟",古义有:①动词。

完毕,结束。

例:“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

”(《鸿门宴》)②副词。

终于,最后。

例:“或竟成痼疾。

”(《狱中杂记》)今义有:①完毕。

②终于。

③居然。

④全。

“竟”的今义比古代的意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某些古代词语随着时代的变化应用围变小了,或程度减弱了,这是词义的缩小。

如“狱”,古义有:①名词。

监牢。

例:“狱中成法,质明启钥。

”(《狱中杂记》)②名词。

官司,诉讼案。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刿论战》)而其今义只指代监牢。

“金”,古义泛指金属或兵器。

例:“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其今义专指黄金。

“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

例:“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太后》)其今义专指女子的配偶。

“狱”“金”“丈夫”的词义缩小了。

3、词义转移。

某些古代词语的意义发生变化,赋有新的意义,而不再是原来的意义了,这是词义的转移。

成语古今词义差异成因浅析

成语古今词义差异成因浅析

原 因一 : 断章 取 义 造 成 由 ① 相 濡以沫 语 出自《 子・ 庄 大宗师》 原文 “ 涸, , 泉 鱼相与 处于 陆, 相啕 以 湿, 相濡 以沫 , 不如相 忘于江湖。 意思是有两条 鱼, ” 生活在大海 里, 一天 , 被海水冲 到了一个浅浅 的水洼 里, 只能相互用 嘴里 的 湿气来喂对 方以求生存 , 这就是成语 “ 濡以沫 ” 由来 。 相 的 这样 的情景让 我们 常人十 分感 动 , 因此就 有了成语 “ 相濡 以沫” 天的含 义 : 处困难之 中而互相救助 。实例 : 永远不 今 共 我 会忘记 , 当年我们共度 困难、 ~的深厚感情和 悲欢岁月。 然而 , 在追求 心灵解放 , 为无待 的庄 子看来 这样 的生存 无 环境 并不是正 常的, 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而言, 想的情 甚 最理 况是 , 海水 终于漫上 来 , 条鱼也 终于要 回到属于 它们 自己 的 两 天地 , 后他 们相 忘于江 湖 , 自己最 适宜 的地 方 , 乐的生 最 在 快
文学 与艺术
第 二卷
第二期
成 语 古 今词 义差 异 成 因浅 析
王 旭
( 海大 学文 学院 上 海 上
【 摘
2 04 ) 0 44
要】 汉语成语 中有一部分在历 史的传承过程 中 和 , 只 取 闹 。” 谓 蛙 声 只 是 没 来 由地 喧 闹 。后 来 使 用 主 体 无理 原
指 发 生 了词 义 的 改 变 ,本 文 试 图从 几 个 方 面分 析 造 成 词 义 转 移 到 人 , 毫 无 理 由地 吵 闹 。 ② 领 域 改 变 : 心 斗 角 来 龙 去 脉 勾 古今 差异 的原 因 , 以 求对 成 语 这 一特 殊 词 汇群 体 的语 义 “ 勾心斗角 ” 源 自唐代杜牧 《 , 阿房 宫赋 》 “ 各抱地 势 , 心 勾 发 展 有 进 一 步 认识 。

古汉语教学中有关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的一些问题

古汉语教学中有关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的一些问题

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引起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布”,古代只指麻织物,而今天则是棉、麻、化纤织物及混纺织物的统称,这是由于现实现象的变化而引起的词义变化。

再如“虹”,古人认为它是一种有生命的虫,能饮水,而今天人们则认识到“虹”是由于阳光照在水滴上,经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圆弧,是一种天气现象。

这是由于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而引起的词义的变化。

词义的演变,从其演变的结果来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词义的扩大
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就是词义的扩大。

如汉语中的“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现指所有的江河;“皮”原专指野兽的皮,现则泛指皮肤,这些都是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

如“丈人”,原指年长的男子,现专指妻子的父亲;“臭”原指一切好闻和难闻的气味,现则只指臭味,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词义的转移。

如“涕”原指眼泪,今指鼻涕;“牺牲”原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牛羊等牲畜,现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生命。

这些都是词义的转移,及原来指称甲事物,现在变成指称乙事物了。

相关阅读
古代汉语: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古代汉语:古今异义
这些古今异义词,竟这么好理解
古代汉语:虚词“之、其、而、以、于”。

高考成语复习应注意成语的古今异情现象

高考成语复习应注意成语的古今异情现象

高考成语复习应注意成语的古今异情现象高考成语复习应注意成语的古今异情现象唐俊语言的演变除了语音、词义、语法的变化之外,还存在由词义的变化而引起的词语感情色彩古今不同的现象。

对这种“古今异情词”论者尚不多,但准确理解古代作品需要对之有一些了解。

例如孟郊的《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中多处词语存在古今异情现象。

“龌龊”今义为肮脏,古代虽有此义,但另外还有一偏中性色彩的词义:器量局挟。

孟郊在此是说登科之前壮志未酬,胸怀无法舒展,而不是说自己品行不佳。

而“放荡”今亦是贬义词,形容人行为不检点。

古代却另有形容人行为不受拘束的中性词义,孟郊在此即用此义——金榜得中自然如释重负,自由自在了——否则不可能有下文的“春风得意”。

另《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有“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句子,这里“放荡”有任性义而只略含贬义而已。

假如不了解它们的古今异情情况,可能就会误解孟郊,以为他是浪荡公子。

词的古今异情与古今异义词的广泛存在有着必然联系,所以褒义、中性、贬义都有变例可寻。

约定俗成的高稳定性词语——成语,也存在着感情色彩变异现象,从而影响到对它的正确理解与运用。

因此,无论是平时教学涉及到成语讲解,还是高考成语运用能力的专项训练,教师都不可掉以轻心。

成语来源途径广泛,举凡典故、神话、寓言、民俗皆可概括为以四字格为主要形式的成语。

正由于这种高度概括性,有的成语在其产生、形成之初就与其“本源”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八面玲珑”,“玲珑”原指明澈或精巧(“小巧玲珑”即是),而“八面玲珑”原指窗户轩敞、明亮,均无贬义。

唐诗人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中诗句“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似为此成语本源。

但形成之后,却不再修饰器物,而指为人圆滑、面面俱到的人,偏于贬义了。

《续传灯录·三七·绍隆禅师》中有“锋芒不露,无孔铁锤,八面玲珑,多虚少实”的句子,说明其一经定型,感情色彩就起了变化。

古今词义的异同变化类型有哪些

古今词义的异同变化类型有哪些

编号:________________古今词义的异同变化类型有哪些古今词义的异同变化类型有哪些古今词义异同的常见类型有哪些?一般分为这样几种,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古今意义完全不同、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等,下面是词义范围差异的几种情况,仅供参考。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词义扩大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

词义的扩大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

“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

而当今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亲戚”原是父亲兄弟等亲属,现在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

词义缩小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

词义的缩小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

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

词语的词义转换

词语的词义转换

词语的词义转换词义转换是语言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指的是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不同的意义。

通过词义转换,人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本文将探讨词语的词义转换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词义转换的定义与分类词义转换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产生不同的意义。

根据词义转换的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引申:即通过在原先的词义上进行扩展,形成新的意义。

例如,“心灵”一词初指心脏,随后引申为内心、思想等抽象概念。

2. 比喻:通过将一个词语用于陌生领域,以传达形象生动的暗示意义。

例如,“阳光”一词用于形容性格开朗、热情的人。

3. 借代:即借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代指与之相关的事物。

例如,“红颜”一词本指容貌美丽的女性,后来也用于指代容貌美丽的男性。

4. 反义:即一个词语的意义与原义相反。

例如,“爱”与“恨”是情感词的反义转换。

5. 近义与异义: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产生相似但微妙不同的意义,或者在相同语境中承担不同的含义。

例如,“冷”既可以指温度低,也可以指感情淡漠。

二、词义转换的原因词义转换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包括:1. 语言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词语往往会受到外来语言、方言等的影响,发生词义的扩展或转变。

2. 社会文化的变迁:社会发展和文化融合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词义的转换。

3. 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认知:不同的个体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词语时也会体现出个人的主观意识。

三、词义转换的影响词义转换对语言的正常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影响:1. 丰富了语言表达:词义转换扩展了词汇的含义,使得表达更加具体、生动,有助于传达更准确的意思。

2. 增强了文学表现力:在文学作品中,词义转换经常被用于修辞手法,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3. 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词义转换的多样性可能会给学习者和非母语者造成困扰,增加对语言理解的难度。

4. 引发语言争议:词义转换有时可能引发语言使用规范争议,不同人对于词义的解释可能存在分歧。

词语的词义迁移

词语的词义迁移

词语的词义迁移词义迁移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现象,指的是一个词在语义上发生了转变或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的词义发生迁移的现象,这为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词义迁移的表现形式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词义迁移的种类1. 比喻义迁移:比喻义迁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迁移形式,它指的是一个词的本义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展为一个与原始意义有关联但不完全相同的新意义。

比如,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心机很深,其中的"心机"一词起初指的是人体内的心脏器官,后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心思活动,表示其用心险恶的意思。

2. 借代义迁移:借代义迁移是指一个词的原义通过与其他词的联系,转义为新的意义。

比如,我们常说在工作中发挥"头脑风暴"。

其中的"头脑风暴"一词最初指的是自然现象,后来被用来比喻人们集思广益的讨论,表示集体智慧的发挥。

3.义项拓展迁移:义项拓展迁移是指一个词的某个特定意义在使用过程中扩大或拓展为更广泛的意义。

比如,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思维活跃,其中的"思维"一词原本指的是人脑中的思考过程,后来也被用来形容人的思路和思考方式,表示一个人思维敏捷灵活。

二、词义迁移的原因1. 文化因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有可能发生词义迁移。

比如,中国文化中的"月亮"一词不仅指天上的天体,还有表示时间的意义,而在西方文化中,"月亮"一词通常只指天上的天体。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词义迁移产生影响。

比如,一些时尚词汇的使用往往能够引起词义的扩展和迁移。

比如,"潮流"原本指的是水的流动,后来在时尚领域中被用来形容流行趋势和时尚风潮。

3. 新技术、新事物的出现: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事物不断涌现,这也为词义迁移提供了机会。

古今异义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古今异义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有些肿胀 ,而别处却奇瘦无 比。
由于 成语 中 “ 挂 ”的 义 位 由 “ 挂 o”转 换 为 “ 挂o”,
接 。例 ( 3 )所说 的应 为值 得褒扬之事,但 “明目张胆 ”意
为 “ 公 开 地 大 胆 做 坏 事 ”, 显 然 与语 境 不 符 。 出 现 这 种 情 致 使 “ 一 丝不挂 ”的语义 由 “ 没 有 什 么 牵 挂 ”变 为 “ 不 穿 况 的 原 因在 于 上 述 成 语 古 今 义 已 大 相 径 庭 , 三 个 例 句 使 用 衣 服 ,赤 身 裸 体 ”。 的 是 成 语 的 古义 , 若 按 照 成 语 的 今 义 去 理 解 句 义 , 自然 会 与 “ 一 丝 不 挂 ”相 类 , “ 学 而优 则 仕 ”因 “ 优 ” 的
有 些 成语 中的 多义语 素本 来使 用 义位 甲,在 使 用过
( 7 )中国知识分子 当然 自古以来 因为学而优 则仕 ,读
程 中有可能转 换为义位 乙,这就 导致 整个成语语 义发生转 书为了做官 ,他对朝廷有一种依 附性 ,这是不言而喻 的。 移 。前文所说 的 “ 一丝 不挂 ”就属这 种情况 。该成语本 为
通 常认为 , “一 丝 不 挂 ” 指 “不 穿 衣 服 、 赤 身 裸 地冲出浴 室,奔回实验 室去。
体 ”。按照此 义 ,例 ( 1 )应 解 释 为 “ 佛就 是不 穿衣服 、
赤 身裸体 ……”,这令人 费解 。 “ 空 空 如 也 ” 一 般 解 释 为 褛衣衫撕 了下来 ,妇人 便赤条 条一丝 不挂 了,妇人 的腹部 “ 一 无 所 有 ” ,似 乎 与 “ 有 鄙 夫 问于 我 ” 在 文 义 上 无 法 衔
义 。其 他 文 学作 品用 例 如 :

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

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

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一、引言古今词义转移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语境下,其词义发生了改变的现象。

这种转移可能是因为社会文化的变迁,语言环境的演变,或者是人们对词语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通过多个例子,深入探讨古今词义转移的现象以及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二、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2.1 “病”在古代,“病”一词的本义是指身体出现了不适的情况,如身体不健康、生病等。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病”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转移,除了指身体不适外,还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不良状态,如”国病”指的是国家的痼疾、社会的顽疾,“社会病”指的是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2.2 “宅”在古代,“宅”指的是居住的地方,与”家”有着相似的意义。

然而,在当今社会,“宅”的词义发生了转移,现在我们常说的”宅”是指一个人长时间待在家里,不愿外出参与社交活动的状态,常与”宅男”、“宅女”等词一起使用。

2.3 “犬”“犬”在古代指的是狗的一种,与”狗”有着相同的意思。

然而,现代汉语中的”犬”已经发生了词义转移,通常用来指代狗的一种比喻形象,如”忠犬”指的是忠诚无私的人。

2.4 “英雄”在古代,“英雄”的意思是指勇敢、有才能的人。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英雄”的词义已经发生了转移,不仅指勇敢的人,还可以形容一些优秀的事物或者代表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

三、古今词义转移的原因古今词义转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社会文化变迁社会文化的变迁是词义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变化,词语的使用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比如在古代,“宅”的本义是指居住的地方,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导致许多人更倾向于待在家里,因此”宅”的词义发生了转移。

3.2 语言环境演变语言环境的演变也是词义转移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概念不断涌现,人们需要使用新的词语来表达。

而有些词语可能并不存在,或者已经有了其他的意义,于是人们选择使用原本的词义来表达新的概念,从而导致词义的转移。

古今词义变化类型

古今词义变化类型

古今词义变化类型1、词义范围的缩小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

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清宫”即打扫房屋。

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

《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

词义范围缩小了。

2、词义范围的扩大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说文》:“焚,烧田也。

”本义是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田”的意思是田猎,后来写作“畋”)。

《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

”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

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

就是一例。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

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響”——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一切声音。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等等。

3、词义范围的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相似或接近等)。

“兵”本来指兵器,如《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再由士兵的意义引申为军队、战争。

词义发生了转换。

“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

”后来指步行,行走。

词义发生了转换。

“狱”本来指案件,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后来指监狱。

词义发生了转换。

文言文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的古今异义词(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介绍文言文的古今异义词的概念和重要性二、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的分类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情色彩变化三、具体例子分析1.词义扩大的例子2.词义缩小的例子3.词义转移的例子4.感情色彩变化的例子四、总结:古今异义词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正文一、引言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词汇,它们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

这些词汇就是所谓的“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的存在,无疑给阅读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对于我们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的分类在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词义扩大:即一个词在古代的意义范围比现代汉语小,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意义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现代汉语的某些意义。

例如,“水”在古代只指河流,而现代汉语中则包括了所有的水。

2.词义缩小:与词义扩大相反,词义缩小是指一个词在古代的意义范围比现代汉语大,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意义范围逐渐缩小,不再包括现代汉语的某些意义。

例如,“肉”在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肉,而现代汉语中则主要指人肉。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在古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它的意义转移到了另一个词汇上。

例如,“走”在古代指跑,现代汉语中则指步行。

4.感情色彩变化:指一个词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臭”在古代指香气,现代汉语中则指恶臭。

三、具体例子分析以下,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上述四类古今异义词。

1.词义扩大的例子:如“水”,在古代只指河流,而现代汉语中则包括了所有的水。

2.词义缩小的例子:如“肉”,在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肉,而现代汉语中则主要指人肉。

3.词义转移的例子:如“走”,在古代指跑,现代汉语中则指步行。

4.感情色彩变化的例子:如“臭”,在古代指香气,现代汉语中则指恶臭。

四、总结古今异义词的存在,无疑给阅读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古今异义的探究

古今异义的探究

练习题:
• • • • •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暮去朝来颜色故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河内凶 丈夫二十不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词义的转移 • 指词义由甲事物变成乙事物。 • 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 古:求学的人 •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变化 • 例: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 今:无中生有地说别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1、词义的扩大 • 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 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
• 例: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寡人之于国也》 古:黄河 今:泛指所有河流
2、词义的缩小
• 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 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 • 例: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 古:军队 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探究性学习
导语:
• 汉语从古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 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的一部分的 意义,古今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语对于我们 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但另外有一些 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 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都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古今词义的演变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

例如:“诗”,古代专指《诗经》,《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现代泛指一般诗歌,词义的范围扩大了。

“河”,古代专指黄河。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师济河。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指黄河北岸,今河南沁阳一带;“河东”指黄河以东,今山西西南部。

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

后来泛指一般河流。

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由专称变为通称,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

“齿”,古义是指排列在唇前的牙。

甲骨文画的正是门牙。

《墨子·非攻中》:“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

”后来泛指牙齿。

白居易《与元九书书》:“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齿”的词义扩大了。

“响”,古义是指回声。

《玉篇》:“响,应声也。

”《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今义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概念外延扩展了。

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

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

《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

既而悔之,与之盟日:‘无以铸兵。

’故以铸三钟。

”这里记载楚王赏给郑国的“金”,显然指的是“铜”,因为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用铜。

楚王担心赏赐给郑国的铜会用来制造武器,所以与郑盟誓。

甲骨文中没有“金”字,金文中有了“金”、“铜”,但没有“银”、“铁”,郭沫若认为“铁”出现于春秋时期。

中考语文知识点:古今异义(词义转移)

中考语文知识点:古今异义(词义转移)

中考语文知识点:古今异义(词义转移)
中考语文知识点:古今异义(词义转移)
导读:本文中考语文知识点:古今异义(词义转移),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考语文知识点:古今异义(词义转移)
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

主要有以下几种:
A.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

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

B.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

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

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

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

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事物的味道。

D.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

如“烈士”,古义指有远大抱负的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古今异义字之词义转移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古今异义字之词义转移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古今异义词的定义和类别

古今异义词的定义和类别

古今异义词的定义和类别
TAG:初中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的定义和类别
定义: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

类别: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出师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分析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表一册古今异义词归纳
4、感彩发生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30个常用古今异义的词练习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异义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及成因作者:周琳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在我们所使用的成语中,有许多成语发生了语义转移。

成语语义转移主要有多义语素义位转换、语素通假义消失、联绵语素重新分析和构成成分意义未变而整体义转移四类。

语义转移的动因主要与语素高频义项的语义再认、语素误认和字面义的影响有关。

关键词:成语语义转移语义再认语素误认字面义一、引言在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句子:(1)所谓佛者,就是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丝毫不着、清净无所得的觉者。

①(2)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3)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通常认为,“一丝不挂”指“不穿衣服、赤身裸体”。

按照此义,例(1)应解释为“佛就是不穿衣服、赤身裸体……”,这令人费解。

“空空如也”一般解释为“一无所有”,似乎与“有鄙夫问于我”在文义上无法衔接。

例(3)所说的应为值得褒扬之事,但“明目张胆”意为“公开地大胆做坏事”,显然与语境不符。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上述成语古今义已大相径庭,三个例句使用的是成语的古义,若按照成语的今义去理解句义,自然会出现偏差。

我们将成语这种古今义无相承关系,甚至发生了毫不相干的意义变化的现象称为“语义转移”。

显然,上述成语均发生了语义转移。

那么,它们语义转移的类型是否相同?成语语义转移的类型究竟有哪些?引起语义转移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下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二、成语语义转移的主要类型(一)多义语素义位转换有些成语中的多义语素本来使用义位甲,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转换为义位乙,这就导致整个成语语义发生转移。

前文所说的“一丝不挂”就属这种情况。

该成语本为佛教用语,“比喻不被尘俗牵累”②,在佛典中常见其本义。

其他文学作品用例如:(4)你想那颗一丝不挂却又爱着一切的童心,眼见得在那隐约的朝雾里,凭你怎样招着你的手儿,总是不回到腔子里来。

“一丝不挂”的“挂”本为“挂” ③的“(内心)牵挂”之义。

现在,“一丝不挂”用来“形容不穿衣服、赤身裸体”。

在作此义解时,衣服被看作身体的附着物,“挂”为“挂”,即“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之义。

例如:(5)他灵感一动,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竟一丝不挂地冲出浴室,奔回实验室去。

(6)再看店主,与伙计一起步出棚外,将那妇人的褴褛衣衫撕了下来,妇人便赤条条一丝不挂了,妇人的腹部有些肿胀,而别处却奇瘦无比。

由于成语中“挂”的义位由“挂”转换为“挂”,致使“一丝不挂”的语义由“没有什么牵挂”变为“不穿衣服,赤身裸体”。

与“一丝不挂”相类,“学而优则仕”因“优”的义位转换而发生了语义转移。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何晏集解《论语》引马融注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可见,“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应解释为:“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2]“优”应该是“优”的“有余”之义。

而现在,“学而优则仕”多被解释为“读好了书就可以做官”。

例如:(7)中国知识分子当然自古以来因为学而优则仕,读书为了做官,他对朝廷有一种依附性,这是不言而喻的。

(8)他说的是不管乔家出了什么事,都要让你考下去,让你走学而优则仕之路。

由“读好了书就可以做官”的意思,可以推断,“学而优则仕”的“优”已经变为“优”的“优良”之义。

多义语素“优”在“学而优则仕”中的义位由“优”转换为“优”,使成语的整体语义也发生了变化。

因多义语素义位转换而导致整体意义转移的成语还有不少,如“感同身受”“既来之则安之”“楚楚可怜”等。

“感同身受”本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因“感”由“感”的“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变为“感”的“感觉”,所以成语的意义变为“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既来之则安之”原指“招徕远人,并加以安抚”,“安”由“安”的“使安定”变为“安”的“安定”,成语因而变为“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楚楚可怜”本指“幼松丛生柔弱可爱”,“怜”是“怜”的“爱”义,当“怜”在成语中的义位转换为“怜”(怜悯)后,成语的意义变为“形容神情凄楚或处境不佳,令人怜悯”。

(二)通假义转为本义有许多成语含有通假字,如“博闻强识”的“识”通“志”,“图穷匕见”的“见”通“现”。

在使用过程中,这些语素的通假字身份有可能被遗忘,假借字的意义覆盖本字的意义,因而造成成语意义发生转移。

这样的成语有“出尔反尔”“空空如也”等。

“出尔反尔”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成语中的“反”是“返”的通假字,义为“返回”。

成语的本义为:“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

”例如:(9)王振窃炳已久。

则此举必当谏止。

乃以白简助其焰。

未一年而身亦撄此罚矣,岂贞出尔反尔哉。

(10)凡地方难免无犯法违律、未发之隐案,任其官明募干,未必能知,胥吏则多知者,如待之过苛,使不足养其妻孥,欲去而业在,终无可去处,必怀敢怒不敢言之恨,或其本身,或者骨肉亲戚,怨忿不甘,凡官之私受,以及隐案,而揭发之,播扬之,则官大受出尔反尔之累矣。

现在,“出尔反尔”形容“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例如:(11)他们出尔反尔,自食其言,根本不讲信义。

(12)也许读者们会讪笑我的出尔反尔,过去把海明威捧为斗士、英雄,而现在却又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向。

可见,人们在理解成语意义时遗忘了“反”的通假字身份,假借字“反”的“方向相反”义覆盖了本字“返”的“返回”义,使成语语义发生转移。

再如“空空如也”,本义是“形容虚心”,其中“空”通“悾”,“悾悾”形容诚恳。

后来,语素“空”的通假义被遗忘,变为“空”的“不包含什么;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之义。

受此影响,“空空如也”的意义变为“一无所有”。

与此类似的成语还有“爱莫能助”,其中“爱”“通…薆‟,隐藏貌”,成语“原指因为隐而不显,所以没有人能给予他帮助”。

后来,“爱”的通假义被遗忘,转变成“爱”的“爱惜,爱护”之义,成语意义也变为“虽然心里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办到”。

(三)联绵词重新分析包含联绵词的成语为数不少,如“囫囵吞枣”中的“囫囵”,义为“整个的,完整地”;“首鼠两端”中的“首鼠”,义为“踌躇不决,欲进又退貌”。

这些联绵词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拆开单讲无意义。

而人们恰恰将成语中的联绵词拆开理解,重新分析,这使得成语的意义发生转移,“斤斤计较”“望洋兴叹”等成语的今义就由此而来。

“斤斤计较”出自《诗·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名。

”“斤斤”在古代汉语中是联绵词,义为“明察貌”。

现在,“斤斤计较”中的“斤斤”被拆开理解,“斤”被解释为重量单位,“斤斤”就成了“一斤一两,掂斤播两”的意思。

因此,成语的意思变为“一斤一两地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例如:(13)两书皆自校自印,但仍为商店所欺,绩不偿劳,我非不知商人伎俩,但惮于与若辈斤斤计较,故归根结蒂,还是失败也。

(14)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

“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意为“仰望海神而生出感叹,谓看到人家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

“望洋”本为联绵词,意为“仰视的样子”。

此时,“望”和“洋”均不能单独表意。

现在,人们将“望洋”拆开理解,将“望”理解为“望着”,将“洋”理解为“大海”,“望洋”就成了“望着大海”,“望洋兴叹”变为“望着大海发出感叹”的意思。

这个成语现多用来“比喻力量不足或者缺少条件,在面对某事感到无可奈何”。

例如:(15)希腊罗马经典著作之数量浩繁、内容纷繁,别说如我之辈的一般读者,即使是专业研究者也是要望洋兴叹的。

(16)培养箱价格十分昂贵,只有极少数大医院才买得起,绝大多数医院尤其是贫困地区医院只能望洋兴叹。

(17)面对几千美元一张的会员证,众多工薪族对此只能望洋兴叹,守着电视机,蛰居在家中。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还出现了“望洋兴叹”的仿拟形式“望…X‟兴叹”。

起初,“X”为一些与“洋”同属一个语义类(都与“水”有关)的单音节语素,例如:(18)昨天,30号台风余波未尽,小吨位渔船只能躲在村里,望海兴叹。

(19)人类最初只在陆地上行走,遇到大河就只好“望河兴叹”了。

(20)受挫的日寇视岛如虎,畏岛如鼠,恨岛入骨,但面对茫茫水面,只能望湖兴叹,一筹莫展。

(21)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等五六支探险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终归望江兴叹。

后来,语素“X”的语义范围逐渐扩大,从与水有关的事物拓展为任何可以令人“兴叹”的事物,但仍为单音节,保持了成语自身的韵律格式。

例如:(22)目前上市的商品房大都售价太高,普通居民望楼兴叹。

(23)他又来到那座商厦,“菲瑞”的价签赫然标着1400元,令友人望价兴叹。

(24)可从去年开始,稻田出现旱象,今年秧苗枯焦,无人理睬,农民只得望苗兴叹。

随着表义需求的增加,单音节语素“X”体现出表义上的局限,于是单音节“X”需要发展成双音节。

为了使音节更加和谐,双音节“X”后一般要加上承接性的“而”,构成“望而兴叹”。

例如:(25)不要总坐在自己所在的那个小圈圈里苦思冥想,也无需眼望南天而兴叹;迈开双脚,路,原来就在自己的家门口!(26)现在,那些用过“巧兑计”的、出卖自己名牌的厂家,只好望洋酒而兴叹。

(27)这对绝大多数“上帝”来说,只能是望名牌而兴叹!当“令人感叹的事物”较为复杂,且无法用单音节或双音节语素表达时,人们或者在“X”的位置上使用代词“之”来代指前文已出现的令人感叹之事,或者直接将“X”略去不说,直接在“望”之后加上“而”,以求得音节上的和谐。

例如:(28)满文资料之丰富令人望之兴叹。

(29)比南极更甚的是冰裂,几公里宽,10几公里长,常使考察队望之兴叹,掉头而去。

(30)据说有的学校每个学生每学期收费高达五位数,确实让工资族望而兴叹。

(31)欧洲的竞争者虽然大声指责对方“犯规”,但也只能对失去的生意望而兴叹。

可见,“望洋兴叹”的本义几乎已被遗忘,“一个词语若有了自由的仿拟形式,其原词语在语义和形式上的凝定性就更强了”[3]。

可以看出,“望洋兴叹”的仿拟结构“望X(而)兴叹”也承担起了表示“因自己能力不足而无能为力”的功能。

(四)构成成分意义未变而整体义转移以上语义发生转移的成语皆因其构成成分意义改变所致,也有一些成语,其构成成分意义未变,但整体义却发生了转移。

“明目张胆”“不知肉味”等即属此类。

“明目张胆”出自《晋书·王敦传》,本义是“形容有胆量,敢作敢为”,如例(2)。

再如:(32)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然不能碌碌为保妻子也。

(33)不知周之子孙,何故都无一人能明目张胆出来整顿?“明目张胆”今用来“形容无所顾忌,胆大妄为”,感情色彩由褒义转变为贬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