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体验过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操作中体验过程

作者:陈琼栋

来源:《教学考试》2017年第14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103-02

数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智力活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才能获得直接的经验,感悟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學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运用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运用数学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组织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探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这些都告诉我们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从动作开始的。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是学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环节。

用操作来启迪思维,让思维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动手操作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摆一摆,拿一拿,分一分,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化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具体事物感知力强,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只处于萌发状态,而数学知识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让全体学生动眼看,动手摆,然后再让他们想、说、听,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在低年级教学数的加减和乘除时,采用摆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各种运算,直观形象,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3=12为例:

(1)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①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7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摆?

(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某一个数里拿出几与另一个数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数就得到这两个数的和”,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法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又如: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3-7”,教师先要求学生拿出2捆小棒和3根小棒,再要求学生从23根里拿出7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摆弄,去思考。这一放手操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每个人都有一种表现欲,教师充分放手让他们去操作,去发现后,他们的小手也就随着他们活跃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出现了多种拿法。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多种拿法中寻求相同点,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过程,从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操作中如放飞的风筝,在“蓝天”中自由驰骋,掌握知识的同时放飞着探索科学的理想。

在教学“等分除”时,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抽象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6个小三角形和3个稍大的圆硬纸片。课上先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要求他们把6个三角形分别放在圆上,分成三堆,可以怎样分,用小三角形摆一摆分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从每个圆片上分到的三角形个数看,其中哪一种分法与其他两种分法不同?”多数同学说:“第三种分法不同。”教师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一位同学回答说:“第三种分法圆片上分到的三角形个数同样多。”教师给予肯定,并及时归纳:像这样每份同样多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后的感性认识,饶有兴趣地认识了“平均分”的概念。

动手操作既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将图形的特征具体化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叫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具有探究价值的。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渴望的境界,使学生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为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例如:认识正方形,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四条边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它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这条边与其它三条边一样长,说明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尽管有的同学操作不够规范,有的同学表述不够准确,教师及时纠正,同时给这些同学鼓励、表扬。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学生自己“创造”的新知,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如:教学“圆的认识”中半径、直径的长度,然后告诉学生“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这个结论,这样的操作流于形式,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没有达到操作的目的。在教学中,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半径、直径后,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半径和直径有什么特征,能否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直径与半径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简短而又带挑战性地问题,促使学生在无框架的约束下,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有的组通过“画一画”,发现圆的半径和直径画不完,发现圆的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有的组采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将学具图片进行对折,折了几次,从中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圆有无数条直径;有的组通过“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发现同一个圆或等圆中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都分别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同学们因为观察角度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等,得出的结论有的可能有偏差,但通过小组的操作,群体的交流,最终归纳出:“圆的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同一个圆(或等圆)中的半径和直径都分别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这一正确结论。这样的操作活动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和表现欲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潜能,同时也加快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进程,使操作活动落到实处。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采用了三种方法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特征。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再要求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较小的三角形,测量计算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小三角形的内角和相等并且都是180度”。这时老师提出疑问“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折一折:将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向对边进行对折,让三个内角拼在一起,三个内角形成了一个平角,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度。撕一撕:分别用课前剪好的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纸片做实验,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看这三个角拼成了一个什么角?结果拼成了一个平角,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得出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