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给冷水加热》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4)
《给冷水加热》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单元中的第2课《给冷水加热》。
它与第一课《热起来了》和后面的《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金属的热胀冷缩》《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比赛》、《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合为一个单元。
冷水与热水是学生的身体时刻能感受到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冷水加热所产生的现象及原因探究又是一系列十分有趣和有意义的活动。
二、学情分析: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科特点,利用这个年龄段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动手欲,所以选择实验、实验演示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2、过程与方法: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简单构思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四、教学重点: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五、教/学具准备:试管、烧杯、气球皮、橡皮筋、天平、砝码、热水瓶、密封袋、水槽、纸巾、笔、热水、冷水、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5′)课前登录云平台,班长报告学生到校情况。
师通过云平台发送考勤并观察学生开课表现。
师:大家的学习热情这么高,老师决定先奖励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好吗?生:好!(师开始播放视频)师: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收获吗?生:……师:收获真丰富!相信接下的学习你们会有更多收获!师:如果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你们能分清吗?你来说?(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辨。
)(板书:冷水热水)师:真聪明!同学们还有什么办法吗?(生:用手摸、用嘴尝、看雾气、看杯口的小水珠……)师:那,你们有什么方法让这杯冷水变成热水呢?(在板书“冷水”“热水”之间画:箭号)生:就……师:谁还想说……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可用肢体语言提示)(假如没提,师:老师也有几种方法,想听听吗?)师生自由讨论(投影出示课题:给冷水加热)……(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7′)1、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试一试你们说给塑料袋加热用什么方法好呢?塑料袋能直接加热吗?那不能的话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师:今天老师这里有热开水,我们就用它来给冷水加热,行不行?!(生:行!)2、组长领取烧杯和冷水袋,师给每组倒上热水(水量大约450毫升左右),注意提醒安全事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22课,主题为“给冷水加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探究冷水和热水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热量传递和物态变化等现象。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第五节“热与能”的第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规律,理解热量的传递和物态变化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和物态变化的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规律,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烧杯、温度计、热水壶、计时器、实验用冷水、热水、酒精灯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在冬天我们要用热水袋取暖?”、“热水和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有什么不同?”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讲解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和物态变化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3. 实验探究:a. 将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b.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c.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和物态变化的规律。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加热过程中水温变化规律2. 热量传递和物态变化原理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
2.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可得出加热过程中水温逐渐升高,且热水升温速度大于冷水等结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节能减排、热水供应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观察和记录水温变化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给冷水加热》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给冷水加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给冷水加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加热冷水时温度变化的原因,探究加热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现象,学习使用温度计和加热器等实验器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加热冷水时温度变化的原因,理解热能传递和能量转换的原理。
2. 学会使用温度计和加热器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合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加热冷水时温度变化的原因,能量转换的现象。
难点:理解热能传递和能量转换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热水壶、冷水、温度计、加热器、实验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实验记录表、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向学生展示热水壶,询问学生们对加热冷水的认识。
(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加热冷水的经验,引导学生关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 例题讲解(1)讲解热能传递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加热冷水时温度变化的原因。
(2)介绍能量转换的概念,举例说明加热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预测加热冷水时温度的变化趋势。
(2)分组实验,让学生们亲自操作温度计和加热器,观察并记录温度变化。
(1)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加热冷水时温度变化的原因。
5. 作业布置与讲解(2)讲解作业要求,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加热冷水的原因2. 热能传递与能量转换3.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4. 作业要求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加热冷水时温度变化的原因,探究能量转换的现象。
二、实验器材:热水壶、冷水、温度计、加热器。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冷水;2. 使用温度计测量初始温度;3. 加热冷水;4. 观察并记录温度变化。
四、实验结果:加热冷水时,温度逐渐升高,能量发生了转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们了解了加热冷水的过程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22课,主题为“给冷水加热”。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水的加热过程,探究加热对水性质的影响;掌握安全使用酒精灯和烧杯等实验器材;学习温度变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热对水性质的影响,掌握水的加热方法和安全操作。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规律,掌握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水的加热方法,以及加热对水性质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酒精灯、烧杯、温度计、滴管、热水、冷水、色素。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热水和冷水的区别,提问学生加热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2. 新课导入:讲解加热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加热对水性质的影响。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安全使用酒精灯和烧杯,演示加热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温度变化。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加热实验,记录温度变化,讨论加热对水性质的影响。
6. 知识拓展:讲解加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烧水、煮饭等。
六、板书设计1. 加热的概念2. 水的加热方法3. 加热对水性质的影响4. 实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2. 答案: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加热现象,了解加热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规律2. 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3. 学生分组实验的观察与记录4. 加热对水性质的影响的理解一、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规律在加热过程中,水温会逐渐升高,但并非线性上升。
初始阶段,水温上升较快,随着接近沸点,水温上升速度会逐渐减慢。
2024年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2024年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热传递的概念,掌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理解冷水加热时的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冷水加热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传递方式的区分,冷水加热时的现象解释。
教学重点:热传递的概念,冷水加热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壶、火炉、温度计、实验用冷水、热水、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玻璃棒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用冷水、热水、温度计、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个热水壶,询问他们如何让冷水变热,引导学生思考热传递的问题。
2. 知识讲解:a. 讲解热传递的概念,介绍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b. 讲解冷水加热时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在烧杯中加入冷水,用火炉加热,观察温度变化。
b. 讲解解题过程,分析热传递方式和冷水加热现象。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冷水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b.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给冷水加热2. 内容:a. 热传递概念b. 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c. 冷水加热原理七、作业设计a. 热传递有哪三种方式?请分别举例。
b. 解释冷水加热的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
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
5.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的设定。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给冷水加热》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给冷水加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给冷水加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探究给冷水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认识加热过程中能量转换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热传递的概念,掌握给冷水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规律,了解能量转换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热传递原理,掌握给冷水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烧杯、温度计、热水壶、实验用冷水、热水、计时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温度计、实验用冷水、热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热传递的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热是如何传递的吗?热传递有哪些方式?2. 新课学习:(1)教师讲解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2)学生分组实验,给冷水加热,观察温度变化。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给一个500毫升的冷水加热,加热过程中水温每分钟上升2℃,问加热5分钟后,水温是多少?(2)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2. 给冷水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规律3. 例题及解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给一个1000毫升的冷水加热,加热过程中水温每分钟上升3℃,求加热10分钟后,水温是多少?(2)分析热水和冷水混合后的温度变化,画出温度变化曲线图。
2. 答案:(1)加热10分钟后,水温为30℃。
(2)温度变化曲线图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科版科学最新五下2-2《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
2.给冷水加热【教材简析】《给冷水加热》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第二课。
本节课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给冷水加热的观察实验。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面学习了沉与浮的知识,以及本单元第一课《热起来了》,已经具备了解释沉浮的相关知识,知道物体增加热量会热起来,继而学习这课就能理解和分析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但教材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实验,有两个量对沉浮起作用,一是冷水加热后体积变大,二是塑料袋本身是浮的。
这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为此,有必要对这个实验设计进行修改,只让一个量起作用,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
同时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技能较弱,也会影响本课内容完成的速度,根据我们的实践,改用电子秤来称重,这样能节约时间,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水加热后体积会增大,质量不变。
科学探究目标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加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加热后质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发现新问题和愿意积极探索的情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冷热水体积变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冷水加热后体积、质量的变化。
难点:研究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因。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热水、冷水、烧杯2个、试管2只(小号)、试管夹、带夹子试管盖、红墨水、试管(课前装满水,用气球皮和橡皮筋封口)、镊子、餐巾纸、电子秤(精确到克)、抹布、水槽2个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高、深)、热水、冷水、试管(小号)、红墨水【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每组一个电子秤,学生学习使用,为课堂上的称量做准备。
一、聚焦问题[材料准备:一杯冷水、一杯热水]1.出示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提问:你们能分清哪杯是冷水哪杯是热水吗?(预设:用手摸,用温度计测量,看烧杯口的小水珠等)提问: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点?生自由讨论,发言(预设:温度、体积、质量)3.冷热水之间会发生哪些神奇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给冷水加热》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2《给冷水加热》教案一. 教材分析《给冷水加热》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实验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加热冷水的基本原理,学习使用温度计等实验工具,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问题引导,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原理也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和精确观察温度变化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并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加热冷水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等实验工具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实验、交流分享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热冷水的基本原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难点: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分析温度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问题引导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分享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热水、冷水、温度计、容器等。
2.教学工具:PPT、实验指导书等。
3.实验药品:无特殊要求。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热水和冷水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水会暖和,冷水会凉爽?让学生对加热冷水产生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加热冷水的实验原理,并展示实验步骤。
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正确使用温度计,观察温度变化等。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每组分配一定量的热水和冷水,使用温度计测量各自的温度,然后将热水加入冷水中,观察和记录温度变化。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4)
《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针对把冷水加热时所看到现象,经历提出问题,猜测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2.运用学过的沉和浮知识,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加热后产生的变化。
结合实验,最终得出水加热后体积变大而重量不变这一科学结论。
3.感受到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和积极探索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1.观察冷水袋在热水中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以冷水袋的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为切入点,设计实验,观察研究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猜测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1.学生用材料准备。
装有红色凉开水的冷水袋,热水,烧杯,镊子。
2.小组用材料一:天平、试管(课前装满水,用气球皮和橡皮筋封口)、热水、烧杯、抹布,平底烧瓶。
小组用材料二:热水、烧杯、试管(课前装满水,用气球皮和橡皮筋封口)、放大镜、抹布。
2.教师用材料准备。
装有红水的冷水袋、课件PPT、装有冷水的试管并蒙上气球皮、镊子,水槽。
【注意事项】1.冷水袋和试管里的水都是凉开水,目的是排除水中的空气。
2.冷水袋和试管都是在水槽中灌满,并密封的,这样做防止空气进入冷水袋和试管中,尽量减少空气对水的影响。
3.冷水袋用冰,冰一下,把冷水袋放到热水里时,就会先沉后浮。
4.用来加热的水要尽量热一些。
5.演示用的冷水袋放点红墨水,使上浮观察更清楚。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单元的第一课,热起来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让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好多种办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冷水袋,如何让这个冷水袋也热起来,你有办法吗?说一说。
(放热水里,烫热,放加温机里,用手焐热,煤气上烧,煮热,太阳下面晒)这么多办法,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给冷水加热的问题,学习第二课给冷水加热(事先板书给冷水加热)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1.接下来就用你们刚才说的最简单的办法把冷水袋——放到热水里,看它是否热起来,在加热过程中,仔细观察,看看还会有哪些现象?看到现象可以小声交流。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2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2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2给冷水加热》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加热冷水的基本方法,以及温度计在实验中的应用。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实验充满好奇和兴趣。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温度计的使用和数据记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加热冷水的基本方法,掌握使用温度计观察和记录温度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热冷水的基本方法,温度计在实验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数据记录。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原理。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热水、冷水、温度计、加热设备等。
2.教学课件: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3.实验报告:用于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装置,并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实验目的:给冷水加热,观察温度的变化。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温度的变化。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给予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温度变化等问题,检查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2.2《给冷水加热》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2.2《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
录
加热前加热后
橡皮膜变化
我的发现
得出结论
6、解释:热水上浮的原因
【提示】
冷水变热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浮力大于重力,就浮起来了
三、课堂练习:判断题
1、将蒙有气球皮的试管放入热水中,气球皮会鼓起来。
2、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一样重。
3、同样重的50℃的热水的体积和10℃的冷水大。
4、热水袋在冷水中上浮。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6、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度夹角。
四、拓展提高
为什么用水壶烧水时,水壶中的水不能装得太满?【提示】
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会增加,装太满的话会溢出来,造成危险。
五、作业布置
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我们能清楚地观察到这种变化吗?请继续实验观察,与同学分享。
填写实验观察
表
解释现象
独立完成
讨论交流
实验观察
变化
归纳知识点,解
释现象
检测知识掌握情
况
拓宽知识面
为下节课做好准
备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受热后,体积会增
大而重量不变。
在科学探究中,从影响物体在水中
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通过实
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在
整个探究中,我们能够大胆的预测与小心的求证,
并通过实验获得科学实证意识,体会到同伴之间合
作的重要性。
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22课,主题为“给冷水加热”。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热”的第二节“热量与温度”,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加热过程中冷水温度的变化,探究热量传递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加热过程中冷水温度的变化,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热量传递的原理,学会通过实验观察温度变化。
2. 教学重点:掌握加热过程中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壶、温度计、秒表、实验记录表、黑板、粉笔。
2. 学具:每组一个热水壶、温度计、秒表、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热水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热水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加热后水会变热?”引导学生思考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的问题。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加热过程中冷水温度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六、板书设计1. 加热过程中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2. 热量传递的原理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加热时间下冷水温度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2. 答案:实验报告需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热量传递现象,如冬天为什么穿羽绒服暖和?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验过程的设计与操作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掌握加热过程中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理解热量传递的原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2001) (6)
第二单元第2课
教
学
过
程
四、归纳小结
3、师PPT演示,验证学生的发现,
提问引导: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做了什么?又懂得了什么?
热水袋浮在冷水中与它的重量没有关系。
……
通过结果预测、方案设计、实验验证,分析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
作业
设计
思考:加热的水袋浮在冷水中秘密吗
板书
设计
2、给冷水加热
(1)沉加热浮
(2)温度升高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课后
反思
课题
2、给冷水加热
课型
科学
几课时完成
1课时
学习目标
1、水加热后体积会增大而中量不变。
2、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加热后产生的变化。
3、设计实验,观察水加热后质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4、培养学生乐于发现新问题和愿意积极探索的情感。
教学重点
观察冷水袋在热水中加热过程时的变化。以冷水袋的质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为切入点,设计实验,观察研究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1、用实验去验证猜测。
(1)你想验证什么?
(2)都要先设计实验验证的方案。讨论试验方案和注意事项。
(3)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天平称(砝码)、冷水袋、烧杯、热水、勺子)
2、引导实验:先用天平称称出冷水袋的重量,
(4)汇报我们的发现。
这些发现说明什么?
观察
猜说:沉,浮
再猜。
齐读课题
生:因为水袋被加热了
生:验证,变烫了
生:加热后的水袋的体积变大了,相同体积水的重量变轻了,所以浮起来了。
1、讨论说说实验方案
先称出冷水袋的质量,加热后再称出水袋的质量,前后两次对比后就可以知道是否与重量有关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15)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主备人执教者总序第个教案课题2.给冷水加热共课时第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水受热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2.使学生会解释热水上浮的原因。
重点难点变化的是体积,不变的是重量教学策略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试管、气球、剪刀、橡皮筋等。
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课前谈话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水在变热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怎么解释其中的原因呢?二.给塑料袋里冷水加热。
1.实验一:用密封的小塑料袋装一些冷水,然后把它浸没在热水盆中。
让学生思考:1) 塑料袋里的水会热起来吗?(会热起来。
因为水会传热)2)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塑料袋会慢慢沉到水槽底部)2.实验二:接上个实验,把这一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它是沉的还是浮的?水袋是浮的。
3.归纳实验结论。
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水袋在热水中是下沉的,水袋受热后放入冷水中浮到水面。
说明:1.水在变热中,如果重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2。
水在变热过程中,如果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
)三.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热水在冷水中上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实验三:把试管装满水后,封住管口,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放入天平上称,学生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了变化?3.实验四:接以上实验,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4.小结归纳: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变热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会改变。
四.解释热水上浮的原因。
1.学生讨论。
2.教师归纳:因为水加热后,体积会增大,比冷水轻,所以热水会上浮。
五.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2024年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2024年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22课,主题为“给冷水加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对冷水加热的影响;热量传递的方式;热胀冷缩现象。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热与能”的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对冷水加热的影响,掌握热量传递的方式。
2.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热量传递的方式,热胀冷缩现象。
2. 教学重点:温度对冷水加热的影响,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烧杯、温度计、热水壶、实验用冷水、计时器、红外线测温仪。
2. 学具:每组一个烧杯、温度计、实验用冷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热水壶加热冷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加热过程的影响。
2. 例题讲解:讲解热量传递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现象。
3. 实验操作:a. 分组进行实验,给冷水加热,记录温度变化。
b.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温度对加热过程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给冷水加热2. 内容:a. 温度对加热过程的影响b. 热量传递的方式c. 热胀冷缩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温度对冷水加热的影响。
b. 举例说明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
c. 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2. 答案:a. 温度越高,加热速度越快。
b. 对流和传导。
c. 物质在受热时会膨胀,冷却时会收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烧水、煮饭等,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中的观察和记录。
2. 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3. 热量传递方式的讲解。
4. 作业设计中题目和答案的详细程度。
一、实验操作中的观察和记录1. 温度变化:记录加热前、加热中和加热后的温度,注意温度计的读数要准确。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16)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受热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从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素去分析水加热后产生的变化。
设计实验,观察水加热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发现新问题和愿意积极探索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研究热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四、课前准备课件、学生预习用导学案、装有冷水的试管、烧杯、弹簧测力计、热水。
五、教学课时1 课时六、教学过程(一)你追我赶勤自学学生课前结合导学练完成预习。
[设计意图:安排课前预习,让学生运用老师教给的预习方法,完成预习要求,培养预习习惯。
](二)进入课堂学新知1.检查导学案预习完成情况。
2.趣味导入大家请看,刀老师手里有一个鸡蛋,想让大家猜猜这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大家想知道这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吗?老师也想知道,那该怎么办呢?你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吗?[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故以趣味的方式导入。
]3.板书课题、读题。
4.出示学习目标(三)团结合作共探究活动一: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学生演示实验)1.猜测冷水袋在热水中的沉浮情况2.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冷水袋在热水中的沉浮情况3.说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设计意图:本实验环节让学生从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素去分析水加热后产生的变化,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活动二:观察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1.猜测水再变热过程中与重量和体积有怎样的关系2.介绍实验器材3.小组设计实验4.汇报设计结果5.学习实验步骤6.小组合作7.小组展示[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水受热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得出结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 教科版
2.设计实验,观察水加热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发现新问题和愿意积极探索的情感。
【教学重点】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研究热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
小组:装好水的试管、烧杯2只、毛巾、冷水袋、水槽
3.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水加热后重量不变,体积增大。
4.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水沉浮的科学道理。
三、理解、总结、拓展
1.提问: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思考:我们对热水在冷水中上浮又怎么解释呢?
3.水加热以后体积会增加,那么其他物体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本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4.研讨、交流:
⑴水的沉浮变化你认为和什么因素有关?
⑵加热水后重量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用实验证明?
加热水后体积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用实验证明?
二、自主探究、实验寻求沉浮变化的奥秘
1.师生研讨,交流研究实验探究的方法,并对实验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和注意事项。
2.学生开始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天平、热水瓶、冷水、装好水的试管、冷水袋、水槽、毛巾、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演示实验,引出问题。
1.出示一杯热水、一个冷水袋。提出问题:将一小袋冷水放进热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说说自己的预测及依据。
师:与学生交流、充分听取学生观点后演示实验,提出课题。
生:仔细观察
2.观察结束,交流发现。
3.热水放进冷水里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本科的活动有一定的好奇心;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冷”和“热”的感觉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一小袋冷水加热后会上浮的科学原理还难以表达清楚,对冷水加热体积会改变还没有直接的观察经验感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给冷水加热教案【教材分析】《给冷水加热》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
本科共有2个活动,第1活动是第2活动的基础、前提,第2活动是第1活动的发展、深化。
建立的科学概念是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重量不变。
引导学生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重量不变。
科学探究: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科学态度:乐于发现新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重量不变。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教学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
【教学过程】一、激趣质疑,诱发思考。
(出示一杯冷水,放于小讲台上)同学们,这是一杯冷水;(出示一杯热水,放于小讲台上)同学们,这是一杯热水;(出示一袋冷水)这是一袋冷水,我请这位同学验证一下(放入1号冷水杯中),水袋是沉还是浮?(沉)(用勺子捞出水袋轻轻放入2号热水杯中)请同学们观察1分钟时间。
(用勺子捞出水袋轻轻放入1号冷水杯中)现在水袋是沉还是浮?(浮)你们猜原因是什么?因为水袋被加热了,(板书:加热)我再请这位同学上来验证水袋是否被加热了?是吗?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给冷水加热”。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让探究从学生的直观观察引入,让现象突破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思维热点,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能力。
二、猜测假设,激发参与。
水袋加热前后在冷水中先沉后浮与什么原因有关?学生猜测。
重量、体积。
1.小组讨论设计验证与质量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2.研究水在加热过程中,质量是否发生变化3.小组讨论设计验证与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4.研究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5.水袋加热前后在冷水中先沉后浮的原因?)加热后的水袋浮在冷水中,除了温度升高,你们预测还与什么原因有关?加热后的水袋的体积变大了,水袋的质量变轻了,所以浮起来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2 给冷水加热|教科版 (8)
(科学)学科(五)年级(下)册课题:给冷水加热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给冷水加热》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第二课。
本课主要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热的知识,以及给冷水加热之后所产生的沉浮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后面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以及热的传递方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既是上单元《沉与浮》的延续,又是研究物体热胀冷缩的起始课。
2、学情分析:针对我校五年级学生来说,通过上单元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沉浮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动手操作能力仍有待加强。
“冷”和“热”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感觉,可以一“摸”了然。
但是受认知水平、知识背景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对加热后装冷水的气球上浮是因为冷水加热后体积增大难以理解。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2、过程与方法: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2、教学难点: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气球,烧杯、热水,冷水、镊子、天平,试管、气球皮,橡皮筋、抹布、试验单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老师有一个封口装冷水的气球,用什么方法让这袋冷水变成热水呢?学生自由讨论。
(预设:酒精灯加热、放锅里煮等。
)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很有意思,今天我们来学习《给冷水加热》。
(板书课题:给冷水加热)(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如何给冷水加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气球里的冷水加热1、老师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咱们就用热开水给冷水加热,看看能不能变成热水,好吗?2、师:将装冷水的气球放在热水杯里两分钟左右,仔细观察装气球在热水杯中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给冷水加热
【教材简析】
《给冷水加热》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第二课。
本节课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给冷水加热的观察实验。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观察现象,然后再把加热后的热水放到冷水里观察,仍是上浮,在这一现象的质疑中,引出下一个教学活动。
第二部分,研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此环节引导学生研究水在加热后质量和体积分别怎样变化,通过实验研究,力求使学生发现,在加热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正是热水会浮到冷水水面上来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学习了沉与浮的知识,以及本单元第一课《热起来了》,已经具备了解释沉浮的相关知识,知道物体增加热量会热起来,继而学习这课就能理解和分析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但教材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实验,有两个量对沉浮起作用,一是冷水加热后体积变大,二是塑料袋本身是浮的。
这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为此,有必要对这个实验设计进行修改,只让一个量起作用,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
同时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技能较弱,也会影响本课内容完成的速度,根据我们的实践,改用电子秤来称重,这样能节约时间,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加热后体积会增大,质量不变。
科学探究目标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加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加热后质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发现新问题和愿意积极探索的情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冷热水体积变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冷水加热后体积、质量的变化。
难点:研究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热水、冷水、烧杯2个、试管2只(小号)、试管夹、带夹子试管盖、红墨水、试管(课前装满水,用气球皮和橡皮筋封口)、镊子、餐巾纸、电子秤(精确到克)、抹布、水槽2个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高、深)、热水、冷水、试管(小号)、红墨水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每组一个电子秤,学生学习使用,为课堂上的称量做准备。
一、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1.出示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提问:你们能分清哪杯是冷水哪杯是热水吗?(预设:用手摸,用温度计测量,看烧杯口的小水珠等)
提问: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点?【出示PPT 2】
生自由讨论,发言(预设:温度、体积、质量)
3.冷热水之间会发生哪些神奇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探索发现(预设25分钟)
(一)观察冷热水之间的神奇变化(预设6+5分钟)【出示PPT 3】
[材料准备:水槽2个、、一支试管(小号)、试管夹、试管盖(带夹子)、红墨水、抹布]
1.出示一个用试管夹夹住的试管,装入热水;再出示一个带夹子的试管盖子。
提问:如果用试管盖盖住,把热水试管平放到冷水中去,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预测、回答。
2.学生相互合作,分组实验。
(1)把试管盖好后用试管夹平稳的平放到冷水的中间位置,观察现象。
(2)做相反实验,把冷水试管放入热水中去,观察现象。
注意:为便于观察,试管中的水始终是用红墨水染色的。
3.学生反馈交流:热水放入冷水中,和冷水放入热水中相比,发生了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出示PPT 4】
4.联系第一单元沉浮知识,分析冷热水之间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预设:质量变化,体积变化)
5.那么当冷水加热变成热水后,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讨论,预测。
【出示PPT 5】
(二)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预设15分钟)【出示PPT 6】
[材料准备:试管(课前装满冷水,用气球皮和橡皮筋封口)、一杯热水、一杯冷水、镊子、餐巾纸、电子秤、抹布]
1.出示装满冷水,用气球皮和橡皮筋封口的试管
思考:怎样给这支试管加热?(预设:热水、酒精灯)
2.预测:加热后水的哪些方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思考:怎样观察加热后水质量和体积的变化?
3.学生交流讨论,设计方案。
交流:需要用到哪些器材?有什么要注意的?怎样对比观察?
4.出示实验温馨提示,明确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单。
【出示PPT 7】
三、交流研讨(预设7分钟)
1.依托实验记录单,生交流反馈实验发现。
【出示PPT 8】
3.小结:水受热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所以热水在冷水里会上浮,冷水在热水里会下沉。
【出示PPT 9】
四、拓展:(预设2分钟)【出示PPT 10】
为什么烧开水时,水壶中的水不能装得太满?
【板书设计】
2.给冷水加热
质量不变
冷水受热后热水在冷水中会浮起来
体积变大
【作业设计】
1. 冷水袋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会浮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 )。
A.冷水受热后体积变大
B.冷水受热后质量减小
C.冷水受热后质量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2. 相同体积的常温水和80℃热水相比较,( B )。
A.两者一样重
B.常温水重
C.热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