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乡愁》

合集下载

超越“乡愁”的《乡愁》——解读塔可夫斯基的影片

超越“乡愁”的《乡愁》——解读塔可夫斯基的影片
基 的 电 影 宛 如 一 个 奇 迹 。蓦 然 间 , 感 到 自己 伫 立 于 我 房 门 前 , 从 未 获 得 开 门 的 钥 匙 。那 是 我 一 直 渴 望 进 却
入 的 房 间 , 他 却 能 在 其 中 自由 漫 步 。 我 感 到 鼓 舞 和 而
激 励 : 于 有 人 展 现 了 我 长 久 以 来 想 要 表 达 却 不 知 如 终 何体 现 的境界 。对 我来 说 , 可夫 斯 基 是 最 伟 大 的 , 塔 他创 造 了崭新 的 、 实 于 电影 本 性 的语 言 , 捉 生 命 忠 捕
解 读塔 可夫斯 基 的影 片
毛 崇 杰
( 中国社会 科学 院 文学研 究所 , 北京 1 0 3 ) 072
摘 要 : 可 夫 斯 基 的 影 片 《乡愁 》的 三 位 主 人 公 分 别 以 个 体 、 族 群 体 与 人 类 整 体 主 塔 民 体 性 代 表 现 实 、 想 与 终 极 。 影 片 从 浓 重 的 乡愁 出发 , 终 归 于 超 越 , 启 示性 的 宏 大叙 事 , 梦 最 以
作 家安德 列 ・ 尔 恰 可 夫 可 称 为影 片仅 有 的三 戈 位 主 人 公 中第 一 男 主 角 , 了完 成 一 部 作 曲家 的传 记 为 到 意大利 呆 了较 长 时 问 , 对 他 的工 作 有 重 要 意 义 , 这 但 在 那 里 深 陷 于 怀 念 俄 罗 斯 的 心 绪 , 以 自拔 。所 写 难 传记 的传 主索 斯诺 夫 斯 基 是 1 7世 纪 末 的 作 曲 家 , 曾 就 读 于 意 大 利 博 罗 尼 亚 音 乐 学 院 , 德 列 追 踪 着 他 的 安 足 迹 , 同 一 位 漂 亮 的 意 大 利 女 翻 译 尤 吉 妮 亚 , 到 随 来 这个 以 温泉胜 地 与圣 卡 特 琳 教 堂著 称 的城 镇 巴格诺 威 诺 尼 。 他 们 在 雾 霭 中 几 乎 “ 过 半 个 意 大 利 ”。 影 穿 片一 开 始展 现 出一片雾 气 迷茫 的原 野 , 流 、 河 田地 、 树 木 被 层 层 轻 纱 缭 绕 … … 女 翻 译 被 这 神 妙 的 美 景 迷 住 了 , 车 观 瞻 , 连 忘 返 , 男 主 人 却 表 示 “ 倦 了 这 下 留 而 厌 种 病 态 的 美 ”。导 演 与 他 的 主 人 公 以 及 传 记 的 传 主 已经 化 为 三 位 一 体 , 我 或 可 试 图 说 服 自 己 , 远 不 “ 永

不动声色的感动——电影《乡愁》梦境中光的运用

不动声色的感动——电影《乡愁》梦境中光的运用

的梦 , 这 对 塑 造 人 物 有 很 大 的帮 助 , 可 以 让 我 们 通 过 梦
的解 析 , 对人物 有更深刻 的了解 , 感 受人 物 世 界 观 , 价
值观 , 以及 对 ~ 切 的 思 考 。 当然 , 这 同 样 也 是 导 演 的 思
考 , 通 过一 部 电影 , 一个人 物 , 一个 镜头 画面 , 甚 至 是
在 另 一 个 梦 境 中 , 当 诗 人 戈 尔 察 科 夫 与 欧 仁 尼 亚
第一夜 , 潺 潺 的 流水 声将 诗 人 引入 了梦 境 。
观影情绪 。
户 外 流 洒 而 下 的雨 水 经 过 光 的 照映 。 反 射
问里 的洗 漱 镜 中。 在 安 静 的房 间 中 , 只 有 水 时的水流声 , 让 我 们 与 剧 中 人 一 同 被 催 眠
可 夫 斯 基 受 到 了世 界 的尊 重 与 崇 拜 。 英格玛 ・ 伯 格 曼 在
他的 自传《 魔 灯 》中 表 示 , “ 在所有人 当 中, 塔 可 夫 斯 基
是 最 伟 大 的导 演 , 因 为 他 的 影 片 除 了 忠 实记 录 之 外 , 就
都 是 梦 。如 。 ” 0
舒 缓 的 心 理 节 奏 。 虽 然 我 们 通 过 画 面 无 法 看 清 那 一 汪
在安德烈 ・ 塔 可 夫 斯 基 导 演 的 影 片 《乡 愁 》 中 , 梦 境 的表 现 几乎 占了 影 片 的 三分 之 一 ,是 一 部 用 光 影 诠 释 梦 境 的极 端 作 品 。
湖水 , 无 法看 清 那 几 个 人 的神 情 , 我 们 甚 至 在 这 样 的 光 影 中 看 不 清 远 处 的 景 ,但 是 我 们 却 能 通 过 这 些 看 不 清 的景 、 物 、 人 , 看 到 我 们 的 内心 对 故 乡 的 眷 恋 , 对 儿 时

《乡愁》浅析

《乡愁》浅析

《乡愁》浅析《乡愁》浅析《乡愁》中诗人表现了少年清愁、夫妻离愁、丧母哀愁、思归浓愁,这种一唱三叹的行文节奏和抒情手法让人折服。

以下是《乡愁》浅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

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

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

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

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

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

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

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

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塔可夫斯基电影乡愁的影评

塔可夫斯基电影乡愁的影评

塔尔夫斯基就像一位冷静的诗人,用潜默且诗意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他关于人生的体悟,对于回忆的理解,对于宗教与信仰的意义的探讨,对于母体的依恋,甚至于他的牺牲救世。

正如帕索里尼所说:电影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诗的语言。

在塔尔夫斯基的影像中,舍去了影像色彩所携带的修辞功能,还原出一个本质的世界。

大量的长镜头的运用,其带来的真实感和时间感,令观众不自觉的参与到仪式的过程中。

很多人会觉得塔尔夫斯基的电影充满着形式主义,晦涩难懂。

但在我看来,正是这些带有多重表义的语言和叙事,才成为他的电影的魅力之所在。

毕竟,现实的世界也只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一个镜像,里面投射出自我和他人的欲望,从而混淆了真实与幻想。

如此看来,塔尔夫斯基的电影才是某种意义上的真实。

一场有关于寻找自我的旅程而这部影片《乡愁》,基于片名和影片的一条主线的叙事:诗人安德烈和他的助理为了给一位已经自杀的音乐家写传记,从而来到意大利进行寻访。

似乎要展开的是一段离开故乡的诗人因思念过度而客死异乡的故事。

但影片中穿插的诗人的几段梦境,诗人与“疯子”的一见如故,他对于女助理的冷淡,以至于最后的自焚,在镜子中看到的镜像,都在向我们暗示着一些不分明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德烈作为一个不完满的个体,第一层是指,诗人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失去了他社会性质上的自我。

如阿尔都塞所说的:个体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询唤而拥有了主人翁的感受,从而忽视了阶级,种族和性别的关系。

安德烈这种暂时离开国家的境况,给他带来了一些不平衡,同时也使他暂时抛开“超我”,回归到自然状态下的“本我”。

同时,塔尔夫斯基被公认为作者电影的践行者,不能忽略的是《乡愁》拍摄的时候正处于塔尔夫斯基被流放到别国,被排斥在祖国的体制外的情况。

而第二层正是在安德烈“本我”的基础上的不完满,在影片里“疯子”回忆起七年前自己囚禁妻子后被解救的场景,随后出现的闪回的片段中小男孩问“疯子”:爸爸,这是不是世界末日。

而在之后安德烈的梦境中,也同样出现了小男孩的场景。

解读俄罗斯电影《乡愁》钢琴音乐的诗情画意

解读俄罗斯电影《乡愁》钢琴音乐的诗情画意

作者: 罗娟娟
作者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46-14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9期
主题词:�乡愁》;俄罗斯;钢琴音乐
摘要:俄罗斯著名导演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充满阳光,充满温暖,不仅画面质感十足,而且电影引起的对生命、对时间的哲思也令人惊叹不已。

对真理、对人性的执著追求是他电影的一大特色。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迸发出强烈的哲学意味和随处可见的淡淡忧愁,是同期的其他导演所不具备的。

塔可夫斯基有七部作品,但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乡愁》。

这部拍摄于1983年的电影,将悲情情怀达到了极致。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里的钢琴音乐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

在电影中,音乐与电影完美结合,浑然天成。

本文将深刻分析《乡愁》里的钢琴音乐,一起进入《乡愁》里的别样的诗情画意。

苏联电影-乡愁

苏联电影-乡愁

苏联电影-乡愁苏联电影《乡愁》,1983年拍摄,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执导,奥列格·扬科夫斯基、多美兹亚娜·佐丹奴、厄兰·约瑟夫森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个俄国诗人去写一个到过意大利的俄国音乐家的传记并最终客死异乡的故事。

本片获198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普通评审团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俄国诗人安德烈(奥列格·扬科夫斯基Oleg Yankovsky 饰)在美丽的女翻译尤金伲亚(多美兹亚娜·佐丹奴 Domiziana Giordano 饰)的陪同下,一同前往意大利寻访一位十八世纪俄国作曲家的生活。

他们一起走访充满宗教意象的乡村教堂,在一座有天然温泉的古老小镇停留。

此时他遇见了不被世人理解的疯人多米尼克(厄兰·约瑟夫森Erland Josephson 饰),村民因为他早些年囚禁家人而认为他神经失常。

可安德烈看到了多米尼克疯狂下的深意,并被他所吸引。

同时他拒绝了性感的尤金伲亚的示爱。

此时的安德烈,游走在支离破碎的现实与超现实的梦境中不能自拔。

他对祖国的思念、与家人的分离……种种情愫混杂在一起,彼此纠缠,化为终生的乡愁。

我们We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影片取名为《乡愁》是因为里面涵盖了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对家乡的记忆,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在拍摄《乡愁》时,苏联当局已经禁止他进行拍摄影片的工作,他不得已离开自己11岁的儿子去意大利进行拍摄,这也导致了他的儿子被苏联政府扣为人质。

导演在片中俄国部分的内容(主角童年回忆的戏)也是在意大利中部名为Otricoli 的小村庄里搭了布景,耗时两个月(因为导演要求搭得和他在苏联乡下那栋房子一模一样,他随身带着那栋房子的宝丽莱照片),这部分全部采用用黑白胶片拍摄。

该片拍摄完成后,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随即宣布流亡,最终影片也因为苏联当局千方百计的阻挠和破坏与戛纳电影节失之交臂。

以诗为名——走进塔可夫斯基的乡愁

以诗为名——走进塔可夫斯基的乡愁

116吕 布:以诗为名以诗为名——走进塔可夫斯基的“乡愁”吕 布(贵州大学音乐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作者简介:吕 布,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指导老师:王明理。

【摘 要】“悲莫悲兮生别离”①。

(战国·屈原《九歌·少司命》)人世间最悲伤之事,莫过于活着的时候却要忍受分离之苦。

人世间最快乐之事,莫过于在异乡遇到心灵相通的知己。

当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远离故土俄罗斯的地中海岸拍摄电影《乡愁》时,这种远离故土与亲人的深深忧伤如影随形,就如同哽咽在喉的一股浓到化不开的血与水。

古往今来,乡愁就是诗人心中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故土情怀。

乡愁也是导演塔可夫斯基影像中自然流淌着的光影诗篇。

本文将通过“土”“水”“火”三个层次走进塔式影像中的诗意乡愁。

【关键词】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诗;乡愁;场面调度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116-02“我怎能预料,拍摄《乡愁》时,那种弥漫整个银幕的如鲠在喉的忧伤,会成为我余生的归宿?”②1982年,前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意大利拍摄完成了自己的第六部电影《乡愁》,同时决定,永远不再回故乡俄罗斯。

在影片拍摄之前,塔可夫斯基与编剧托尼诺·格拉跨越了整个意大利,他们一直在寻找,寻找塔式影像思维里那份浓郁乡愁的归宿。

最终,他们的足迹停留在一个充满浓雾与流水的小镇。

在塔式心目中“这里才是最接近于故乡俄罗斯的地方”。

如果说:“中国人的故乡是母亲,西方人的故乡是恋人。

”那么,在塔可夫斯基的影像时空里这份浓郁的乡愁就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升华。

弥漫在其影像中的诗意性主题,已不再拘泥于恋人、故土和那份到不了回不去的乡愁,而是执着于对人类生活的不可能性以及自由缺失的深切担忧。

一、土: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乡下房子的屋顶得重新铺过,大修一次”③在塔可夫斯基的私人日记中不止一次提起自己在乡下买的那栋房子。

沉重的归途――解读塔科夫斯基电影《乡愁》.doc

沉重的归途――解读塔科夫斯基电影《乡愁》.doc

沉重的归途――解读塔科夫斯基电影《乡愁》视线渐渐模糊,而我的力量/ 就是两支隐秘而坚韧的投枪/父亲家中织布工人鼾声如雷/曾经坚实的肌肉渐渐松弛/如同老迈的犁利一样/而当夜幕降临,我的身后/哪里有微微闪耀的翅膀/我便是那蜡烛,在盛宴中消亡/天明后请收拾一地的烛泪/从中读取谁值得哀悼什么该颂扬/我们奉上最后一丝愉悦/如何能换来平静的互亡/还有,在暂借的屋檐之下/如何在死后,用诗篇燃亮前方. ――节选于《乡愁》从来没有一位导演像塔可夫斯基一样孤独而执着地耕耘于人类的精神家园,也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如《乡愁》一样将“家园”这个概念表现得这样深沉,这样神秘。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找不到太过严密的情节,更不会发现清晰明白的人物。

一个快被人遗忘的意大利村落,一座暗影斑驳的教堂,一位诗人,一个疯子,黑与白的转换,光与影的交错,这就是电影的全部。

诗人安德烈是外来者,更是一位流浪者,他背负着寻找前俄罗斯流浪音乐家索诺夫斯基足迹的“使命”。

不幸的是,索诺夫斯基的命运同样降临在了安德烈身上:流亡艺术家深深怀念着他们的祖国、以及童话般的故乡,而他们都明白,回去已经成为了不可能!但如果看不到俄罗斯忧郁的白桦林和沉默的橡树,听不到故乡牧歌般的童谣和摇晃着尾巴的狗的呼唤,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意味着死亡。

如果《乡愁》到此为止,务须置疑,它也不过是给我们描绘了一种情感,一种心情,一种人在流亡途中对于故乡,对于家园的深沉怀念。

但安德烈遇到了多米尼克――一个处在村落正常生活边缘的“疯子”,一个喜欢重复地做很多看似无意义动作的“无聊人”,但他却诡秘地看到了人类正在走向尽头。

也正是因为被这种末世情结所困扰,他曾经把他的家人关在阴暗的屋里,一锁就是七年。

他也曾经手持蜡烛,试图从此岸走到彼岸,他幻想着背负起人类的全部罪恶,为人类赎罪,给人类带来光明,结果却被当成了疯子。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世界会原谅三种人:诗人,酒鬼,疯子”,可是,在多米尼克所生活的村子里,世界又意味着什么?!)多米尼克希望诗人安德烈帮组他实现从此岸到彼岸的泅渡,他把救赎之火交到了安德烈手中。

乡愁的时间和疯子的遗愿——塔尔科夫斯基《乡愁》解读

乡愁的时间和疯子的遗愿——塔尔科夫斯基《乡愁》解读
断 地 滋 生 , 正 如 时 间之 流 川 流 不 息 。 I
穿越,然而方 向是什么呢?换言之,从过去一现在,那未 来是什么呢?这才是这部电影最核心 和最 隐秘 的问题 。 索斯诺夫斯基是戈尔恰科 夫所要寻找 的俄 罗斯音乐家, 他

我们在电影里面可 以看到俄 罗斯和意大利 的图景。电影呈 现出来的俄 罗斯 和意大利有 着惊人 的一致性:都是一幅幅浓雾 弥漫的黑 白的图景,同样 的天色 昏沉和 多雨 。唯一使两者有所
为了 证 明意 大 利 和 俄 罗 斯 之 间 的异 质 性 就 足 以成 为拒 绝 时间点到达 另一个 时间点,
从一种经验到另一种经验, 从对 自身 的经验到达对他者的经验 。 穿越,是 乡愁 的唯一姿态 。乡愁 的 “ ,在 穿越 中源源不 愁”

个 目的地到达另一个 目的地, 无止息 。 永 我们永远是流浪者,
或者说我们永远是无家可归者。不是我们想要离开故土,而是 只要我们活着,就必须穿越和前行,因为我们是在时间中的存 在者 。不是我们要穿越,而是时 间让我们穿越。穿越国境,从

大利 的时候才是 自由人,然而在意大利的时候 ,他却忘记不 了 他原本 的农奴身份 ( 宁说他是故 土的奴隶 ) 他 必须返 回故 乡 毋 。 为自己赎身,然而赎身的努力变成 了一 种失败,这是沟通 的失 败 。主人是不会认同他在意大利那些 自由 自在 的日子 的,因为 俄罗斯就是俄 罗斯 , 而不是意大利。 在俄罗斯是有农奴制的, 主 人必须让他记 住这一点,甚至本来 可以答应他赎 身,但是仅仅
暖瑟 墓 圈 廖 , 国 大 文 院 士 生 鸿飞 中 人民 学 学 硕 研究 。
Ⅸ 乡愁》 剧 照
他 感 到 悲哀 。 想到 他 不 能从 自己对 意 大利 的认 识 中 获取 什 么 一 新 的 结 果 ,也 不 能 和 家人 与朋 友 分 享这 些 美好 的 印 象,就 越 感

《乡愁》电影观后感

《乡愁》电影观后感

《乡愁》电影观后感舒浩仑的《乡愁》是一部关于上海的私人影像记忆,记录了一个将要拆迁的静安区石库门小区大中里的当下和往昔,片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和导演生活记忆息息相关的亲人和邻居,舒浩仑导演以平实的心态记录了作为宁波移民的祖孙三代在这个城市变迁过程里经历的一切,在这些老人的回忆里我们甚至可以感到我们自己的童年,这部记录片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论,怎样在一个小的题材里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境遇。

《乡愁》电影观后感前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一位梦幻般的导演,他以七部长片、一部短片,如此少的作品,却与伯格曼、费里尼并称电影界的“圣三位一体”,地位崇高可想而知。

他是所有艺术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专业学生的噩梦——他的影片大都十分晦涩,看的时候极其痛苦。

但他的影片又是这些人必读的东西,毕竟少了他,电影艺术就不完整,我和很多朋友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塔”。

老塔的毕业作品就拿下了纽约学生影展首奖,处女作《伊万的童年》一举夺下1962年的金狮奖。

此后多次获得戛纳影展的评审团大奖,1983年《乡愁》拿下戛纳最佳导演奖。

若不是苏联电影体制的问题,老塔可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就我的观点来看,老塔是真正属于源头意义上的导演。

他开创了“诗电影”的电影方法,并在探索电影语言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到今天也不能完全理解的、复杂的电影语言,它超越时代太多了。

所谓天才创造艺术的范式,老塔创造的范式,竟然到现在都无法被模仿。

而评论家们则在努力的试图阐述老塔梦幻影像中的涵义,到今天也不甚成功——所以老塔真的是一个噩梦,在他的影像面前,几乎所有人都会无地自容:那种表达太伟大,而我们太渺小。

甚至连与老塔齐名的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曾说:“初看塔可夫斯基的影片仿佛是个奇迹,然我发觉自己置身于一间房间的门口,过去从未有人把这房间的钥匙交给我。

这房间我一直都渴望能进去一窥堂奥,而他却能够在其中行动自如,游刃有余。

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竟然有人将我长久以来不知道如何表达的种种都展现出来。

迷失与拯救——塔尔科夫斯基《乡愁》的哲意读解

迷失与拯救——塔尔科夫斯基《乡愁》的哲意读解

作者: 崔斌箴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出版物刊名: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页码: 31-33页
主题词: 塔尔科夫斯基;《乡愁》;哲意;电影导演;诗性叙事;救赎精神;宗教文化;主题思想;乡愁
摘要: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1932-1986)被西方视为爱森斯坦之后俄罗斯最伟大的电影奇才.在他近30年的电影旅程中,只留下一部短片和七部长片,却以其博大深邃的精神气质与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开创出崭新的艺术典范,奠定了他在世界电影史上无可争议的经典地位.塔尔科夫斯基具有强烈的救赎精神,他的每一部电影都会让人造成一种关于生命意义的质问.1983年在意大利完成的<乡愁>再次反思世界迷失与沦落并找寻人类生命母体,极具震撼力.塔尔科夫斯基也凭此片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国际影评人奖.<乡愁>讲的是一位俄罗斯诗人安德烈·哥查可夫来到意大利搜集俄罗斯农奴音乐家索斯诺夫斯基的资料,却一直被痛苦和愁绪所困绕.后在温泉边遇到了遭人奚落的'疯子'多米尼克,多米尼克的信仰却使哥查可夫感知了生命的全新意义,并答应多米尼克举着蜡烛走过温泉,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拯救世界.于是,影片最后一幕是长达8分钟的长镜头:哥查可夫手持蜡烛,进行从此岸向彼岸的艰难涉渡.在这近乎窒息而又令人震撼的8分钟里,我们看到了人类坚持理想的历程.。

他们对乡愁的认同

他们对乡愁的认同

他们对乡愁的认同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乡愁》的4K修复版在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全球首映,和老塔的其它影片一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最近的第二轮放映依然如此。

这本在预料之中,但经编辑老师提醒,我才知道仅在某瓣上讨论它的帖子就高达一万三千多篇,这意味着它已经不能被看作“小众文艺片”了。

不过,或许它依然是一部需要进一步认识的作品。

“乡愁”在中文世界里是一个颇为“正面形象”的词儿。

有很多流行的诗歌、歌曲,都以“乡愁”为标题。

我猜想这与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乡土意识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中文里的“乡愁”就是“思乡”和“想家”的意思,通常它指向叶落归根、故土难离、亲人(尤其是父母)等。

质疑这种价值观会被很多人视为离经叛道的。

但在西文中,乡愁(nostalgia)和思乡(homesickness)是有区别的。

乡愁所系不一定就是当事人生长于斯的家乡。

它从一开始就是有悖论性的:至少从古希腊罗马开始就已经如此。

荷马史诗《奥德赛》从表面看是一个英雄返乡的故事,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借用苏联思想家巴赫金的理论,就会察觉它同时是向心式和离心式的,奥德修斯的很多次路线都是(故意)错误的,仿佛就是为了去冒险(或艳遇)。

向心式的奥德修斯排除万难只为返乡,而离心式的奥德修斯百般伪装,扮演着一个流氓英雄(这么说并非贬义)的角色,不断逃离各种既定秩序。

离心式的奥德修斯需要的是世界的敞开(乔伊斯《尤利西斯》的布鲁姆就是如此)。

但丁的指认更清晰:奥德修斯就是不愿再返乡的移民。

塔尔科夫斯基的戈尔恰科夫(即《乡愁》的主人公)更像维吉尔的埃涅阿斯——他并非“不愿”,而是不能——他回不去了,“反认他乡是故乡”,包括语言也从希腊语转为拉丁语。

埃涅阿斯就是“外乡人”,并因为他,罗马成为向外乡人开放的典范:罗马每一个公民至少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出生地(血缘意义的),一个是城邦赋予的(公民权利意义的)。

这使得在某种语境下,罗马成为所有(欧洲)人的精神故乡。

《乡愁》中的空间诗意读解

《乡愁》中的空间诗意读解

《乡愁》中的空间诗意读解
张婧仪
【期刊名称】《文学艺术周刊》
【年(卷),期】2022()1
【摘要】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出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他的七部半长篇作品主要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

加斯东·巴什拉于1884年出生在法国第戎附近一个小镇的贫民家庭,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陆续发表了《火的精神分析》《空间诗学》等多部哲学论著。

虽然两者有不同的身份和成长背景。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张婧仪
【作者单位】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迷失与拯救--塔尔科夫斯基《乡愁》的哲意读解
2.迷失与拯救——塔尔科夫斯基《乡愁》的哲意读解
3.\"慢乡愁\"中的故园情:湘南民俗与人情的深情追忆\r——读郑山明散文集《乡愁的滋味》
4.“诗意空间点”与“正邪两赋说”——读“红楼”·用正邪·寻诗意
5.“诗意空间点”与“正邪两赋说”——读“红楼”·用正邪·寻诗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疯癫与澄明——试析塔尔科夫斯基的《乡愁》

疯癫与澄明——试析塔尔科夫斯基的《乡愁》

作者: 庄君;孙媛
作者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217-21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戈尔恰科夫 俄罗斯文化 乡愁 意大利 澄明 影片 疯癫 作曲家 内心世界 人类
摘要:这一瞬间短暂而模糊,顷刻被强大的现实抓讨回来,但那一刻是"澄明"的。

文明社会的常人不能总生活在"澄明"的境界中,但一刻的"澄明"将赋予回身的现实一份沉静和思考。

塔尔科夫斯基的大部分影片,以俄罗斯文化所特有的凝重击中观影者仓皇的瞬间。

一、"疯子"多梅尼克与"乡愁"主题主角戈尔恰科夫是"乡愁"主体——尽管不仅仅是他。

在心灵上,对于戈尔恰科夫而言,俄罗斯。

塔可夫斯基电影《乡愁》中“乡愁”的追源——精神分析与电影符号学的运用

塔可夫斯基电影《乡愁》中“乡愁”的追源——精神分析与电影符号学的运用

塔可夫斯基电影《乡愁》中“乡愁”的追源——精神分析与
电影符号学的运用
高志彬
【期刊名称】《当代美术家》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引言塔可夫斯基,1932年4月4日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被誉为诗人之子,1954年考入国立莫斯科电影学院,毕业作品是和同学合作拍摄的《小提琴与压路机》。

首部剧情长片《伊万的童年》在威尼斯影展上获得金狮奖,其后每部作品均获得众多国际殊荣。

1982年塔可夫斯基脱离祖国来到法国巴黎。

离开故土四年后的冬天,正在巴黎拍摄影片《牺牲》的塔科夫斯基突然得到一个消息,四年来一直被当局政府扣为人质的儿子来到巴黎。

父子重逢后竟是宿命般的分离,在不到一个月的团聚之后,塔科夫斯基病倒在床,不久因肺癌逝世于巴黎。

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以如诗如梦的意境著称,主题宏大,流连于对生命或宗教的沉思和探索。

伯格曼评价"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

塔可夫斯基五十四岁的人生为我们留下了《压路机与小提琴》
【总页数】6页(P12-17)
【作者】高志彬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保护乡愁留住乡愁——铜仁开展首届“我的乡愁”主题微电影评选活动 [J], 文叶飞
2.塔可夫斯基电影中的剪辑手法应用研究——以作品《乡愁》为例 [J], 范振奇
3.论塔可夫斯基电影中乡愁主题的三层境界 [J], 邱修海
4.不动声色的感动--电影《乡愁》梦境中光的运用 [J], 殷婷婷
5.超越“乡愁”的《乡愁》——解读塔可夫斯基的影片 [J], 毛崇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愁是一面镜子

乡愁是一面镜子

乡愁是一面镜子孙孟晋这个春天是注定难以忘却的,尤其,进入往昔的困难。

当我再一次走进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发现他浓缩了高强度的精神世界死死地把你挡在门外,现实的不堪成了一种失去依靠的凭吊。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里的人物往往处在卑微之中,寻找着精神家园。

我们是在塔可夫斯基被当作神一样的大师时,接触到他那七部长片的。

《乡愁》,是我看的第一部老塔电影。

作家戈尔恰科夫手捧蜡烛在干涸的温泉里踽踽独行的那一幕,宛如西方文明崩塌时的一丝希望,给二十多年前饥渴的我们带来沉重的震撼。

大概是现实生活把我们推向了世俗的彼岸,也使我们自己不堪。

对在人性和神性之间摆渡的老塔,生就了某种怀疑。

他建立了自己的影像语言体系,他的诗意的推进,他的充满神秘色彩的灵性,都维系着他自己的时间概念。

只要你有任何走神,就会错失他的内在凝视。

塔可夫斯基无疑是活得痛苦而矛盾的。

他其实不是在电影里布道,他也不像美国黑色电影那样直指人性缺陷,他对世界与文明多维度的感知,他对生命之源的探寻,似乎更为重要。

他是一个非常有延续性的导演,也就是说,他的七部电影如同七根不同又规整的罗马柱,在高处和苍穹对接。

正当我在他的诗意逻辑里渐渐迷失的时候,我发现,他电影里充沛的水是宿命的,对于凡夫俗子,水即沙漠,荒芜而空洞。

他像一个不合时宜的或者过时的先知羞辱了我,当然,我知道这是我自找的,我一时失去了很多年前迷恋他的时候的敏感度。

是和塔可夫斯基有过合作的作家艾特玛托夫点醒了我,他以为:“一个人必须不断向内寻找力量,才能对抗现实社会的阻力,继续保持善良。

”塔可夫斯基就是用他的风格来寻找这种力量。

塔可夫斯基在他的著作《雕刻时光》里写道:“先在上帝、自然和时间中失去自我,再找回自我。

”俄罗斯新一代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归纳非常有道理——“每个俄罗斯人在灵魂深处,都在努力穿越自己的丛林。

”老塔是一个被赋予了悲剧命运的俄罗斯人,他身后是历代俄罗斯文化艺术巨人的灵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于雾气,终于火光
——浅谈电影作品《乡愁》
说起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的作品是一剂催眠良药,或许这样的表述对于导演多有不敬,但从课堂上同学们的观影反映来看,这样的说辞也比较真实。

其实在我看来,一部好的电影必然不能做到雅俗共赏,就像这部《乡愁》一样,或许你用心感触到的会是救赎、是宗教、是生命、是人性,也或许就只能是一部让人哈气连连的无聊影片,但不管你眼中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怎样的,在这里我想与你分享这部《乡愁》。

初看影片,故事里的男主人公俄国诗人以及他一直在寻找的那位俄国音乐家,都与导演本人有着一样背井离乡的相同经历,可见《乡愁》这样一个名字是多么的应景。

但细细品味便发现《乡愁》不仅仅只是导演表达对故土思念的载体、手段,更多是对生命的探讨,对那些已经逝去和渐渐消失的美好的留恋之情。

影片的开始是弥漫着雾气的乡间绿地,灰暗的色调接近黑白,一辆黑色的老式小轿车驶过画面,卷起一些尘土,主人公俄国诗人与女翻译下车后走进迷雾深处,慢慢消失。

影片初始的色调,似乎就已经给电影定了一个阴晦的调子,随后不断出现,甚至贯穿影片始终的水流声,没完没了的阴天与滴滴答答的雨,被水腐蚀而肿胀的墙皮、朦胧氤氲的水汽、覆满青苔的台阶,还有温泉里嬉笑着调侃多米尼克古怪行为的人们,以及诗人在水潭中一脚浅一脚深的蹒跚步履,多米尼克塌陷漏水几近被淹没的住处。

水的元素在整部影片中可谓是无处不在,这一元素被很多导演在自己的影片中广泛运用,他们给了水欲望的含义,而在这部《乡愁》里,似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赋予了水另一种含义,是灰暗或是死寂。

而影片的结束是一个长达8分多钟的长镜头,主人公俄国诗人捧着点燃的蜡烛,从温泉池的这边走到另一边,他要完成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多米尼克的愿望。

那是的温泉池里已经没有水了,可还是不断的传来滴答声,每次蜡烛灭了他就回到原点,一次,两次,三次….零星的火光跳跃在他的掌心,诗人小心翼翼维护着的火光是生命也是希望,终于他举着燃烧的蜡烛穿越了整个温泉池,而也就在那时他倒下了,强拍的音乐,远远的只有那些冷漠着观望的人群,接着是一张老女人漠然的脸的特写,火光还在燃烧,而诗人的生命之火在人们的阴冷和麻木下却就此燃尽。

《乡愁》始于雾气,终于火光。

我们总是认为火这种东西很可怕,因为远离所以很少人被它灼伤。

而水呢?它看起来表面温柔却有不少人溺死其中。

如果影片中的水被导演定义为罪恶、污浊,那我想火是与之对应的,或许可以理解为短
暂的光辉。

除了结尾处的长镜头,多米尼克的死也可谓是壮烈,在罗马演讲三天,他说:“人啊,你听好了。

在你体内的是水,是火,然后是灰烬,和灰烬里的骸骨。

”台下的看客们表情各异有笑着的、迷茫的、麻木的….而演讲后多米尼克的自焚,看客们对多米尼克的死活不感兴趣,更关心的是打了多次才点着的打火机,而策划者的慌乱是因为关键时刻放不出音乐的喇叭。

当贝多芬的《欢乐颂》响起,多米尼克身上燃气熊熊大火,策划者像个小丑一样手舞足蹈,人们漠然的看着多米尼克在烈焰中挣扎和呻吟,没有人去制止,只有每天和多米尼克形影不离的那条大狗不顾一切的发疯嘶叫。

在多米尼克痛苦的抽搐时,音乐突然变得混乱刺耳不成旋律,是音响坏了吗?我想在那一刻是整个世界坏了,多米尼克想以死解脱可还是在死亡中不停的挣扎,而所有的人都把一个人的死亡被当做一场滑稽的仪式。

除了俄国诗人和多米尼克,影片中女翻译角色的演绎也十分精彩,这个有着波浪长发的意大利女人,她无法像其她女人一样跪在临盆圣母教堂中虔诚祈祷,教堂中的点点火光,火这一与水相对应的元素再次出现,这一刻火在神圣的教堂中是虔诚的祈祷,女人祈祷能够孕育孩子抚养孩子长大,当圣母的裙摆被掀开无数只鸟飞了出来,而紧接着的是落在俄国诗人身上的一根羽毛,我想俄国诗人只是那一根羽毛,离开自己的祖国,又何时能够回到母亲的怀抱?而后面的片段中诗人的梦镜,妻子靠在玛丽亚的肩头,脸上流淌着委屈的泪水,她瘦骨嶙峋频死的肢体已经孕有新的生命,除了生命的延续更多的应该是浓浓的乡愁。

整部影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个接一个的长镜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主张长镜头叙事,同样作为苏联导演他并没有秉承前辈们库里肖夫、爱森斯坦那样大量的蒙太奇和特写镜头的运用,而他用英格玛伯格曼的话说就是“创造出崭新的电影语言,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

唯美的电影画面,舒缓的节奏,和前不久看过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中的长镜头相比较,《乡愁》的很多画面静帧以后都可以算作一张构图精美的照片,没有拖沓之感带来的是绵延悠长的感受,可以说每一个长镜头都像是一节诗一样。

最后在影片的结尾处诗人坐在一潭静水旁,我想他的身后一定是他念念不忘故乡和家人的守望,而眼前这一方如镜的水面倒影出身后世界的美好,但只是眼前的一汪乡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