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法测量距离

合集下载

目测距离最准确的方法

目测距离最准确的方法

目测距离最准确的方法目测距离是指人们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和估算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目测距离来判断事物的远近关系,比如判断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以便进行交通规划、建筑设计、地理测量等。

然而,目测距离并非绝对准确,因为人的肉眼视觉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的眼睛不能像测量仪器一样精确地测量距离,而是通过我们的大脑对所观察到的景象进行理解和估算。

因此,在进行目测距离时,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对于较近的距离,可以使用目测比例法。

这种方法利用人的视角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距离。

例如,当我们观察到一个人从远处走近,我们可以根据他的体积和细节的变化来估算他离我们的距离。

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例如在观察交通灯距离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红绿灯的大小来判断距离。

对于较远的距离,可以使用目测遮挡法。

这种方法利用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判断距离。

例如,当我们观察到两座山峰之间有一座山峰挡住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挡住的山峰和被挡住的山峰的大小和高度来估算它们之间的距离。

还可以利用目测运动法来估算距离。

这种方法利用物体在视野中的运动速度来判断距离。

例如,当我们观察一辆车从我们眼前经过时,我们可以根据它的速度来估算离我们的距离。

这种方法在交通规划和运输领域中经常使用,用来估算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可以利用目测比较法来估算距离。

这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物体在视野中的大小和位置来判断它们之间的距离。

例如,当我们观察到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在同一位置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大小来估算它们之间的距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测距离并非绝对准确,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进行目测距离时,需要结合其他测量方法和工具,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使用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等专业工具来进行精确测量,并与目测结果进行比较和校正。

目测距离是一种常用的判断物体距离的方法,然而其准确性受到人的感知和估算能力的限制。

目视估算距离的方法

目视估算距离的方法

目视估算距离:方法一:伸直右手手臂,竖起拇指放在眉心位置。

先闭一只眼睛,对拇指内侧看到事物做出记录,然后闭上另一只眼睛,看同样的右手大拇指内侧,在目标区域的大致位置。

估算两眼间目视的目标区域大致距离。

如一个士兵正常每步75厘米,普通成年人身宽五十厘米左右,楼房层高三米以内、三扇的窗户宽在两米左右,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0米。

用目视测距范围内可利用的地物估算出两眼间目视的大致目标区域距离。

人的瞳孔间距约6cm,单臂长约60cm,二者之比为10倍。

相似三角形原理。

因此:估算的目标区域距离 × 10 =目标距离(这种测算方式只能大致估算距离,误差因人估算能力有所区别)我另介绍几种军队常用的估距方法:方法二:不同距离上不同目标的清晰程度距离(米) 分 辨 目 标 清 晰 程 度100人脸特征、手关节、步兵火器外部零件。

150—170衣服的纽扣、水壶、装备的细小部分。

200房顶上的瓦片、树叶、铁丝。

250—300墙可见缝,瓦能数沟;人脸五官不清;衣服、轻机枪、步枪的颜可分。

400人脸不清,头肩可分。

500门见开关,窗见格,瓦沟条条分不清;人头肩不清,男女可分700瓦面成丝;窗见衬;行人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1000房屋轮廓清楚,瓦片乱,门成方块窗衬消;人体上下一般粗1500瓦面平光,窗成洞;行人似蠕动,动作分不清。

2000窗是黑影,门成洞;人成小黑点,停、动分不清。

3000房屋模糊,门难辨,房上烟囱还可见。

方法三:准星覆盖法。

准星的宽度是2毫米,瞄准时眼睛到准星的距离,各种武器都可以直接量出(如半自动步枪为74厘米)。

目标(主要是人体)的宽度一般是50厘米。

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就可以计算出各种武器在不同距离上准星宽度与目标(人体)宽度的关系。

根据计算,当准星宽度恰好能遮住一个人体时,各种常用武器的距离分别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200米,五六式冲锋枪160米,轻机枪170米;若遮住半个人体,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半,即100米、80米和85米;若准星的一半就能遮住一个人体,那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倍,即400米、320米和340米了。

(7)如何用目测法去测量距离详解

(7)如何用目测法去测量距离详解

(7)如何用目测法去测量距离详解如何用目测法去测量距离详解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许多介绍,发现有些是错的,为了能指导你在野外正确使用,现将后退法精确测量加以说明。

用目测法来求类似河道宽度这样的距离:网上有些文献对河道目测法的应用有误,为了广大旅游爱好者能获得野外目测帮助,详细说明如下:一、准备及要求1、如图所示BC两点间的距离待求2、找出河对岸两个明显的DE点,可以是两棵树,或两个能看清便于目测的位置即可,但这两点的宽度适当宽些,宽能提高观测精度。

3、确定一个能用来进行简单划分的尺具(如:一个小尺子、或一小树枝、或自己的手指等)应当说明一下有一个小卷尺较好比较准确些。

二、目测方法说明:每个点观测点只用一只眼即可,不采用跳眼法。

跳眼法是对同一点观测目标采用左右各观测一次取相对位置差数。

1、人站在B点手握已抽出的卷尺(或是一根小树枝、或用拇指也可以)将手抬至目视与河对岸的事先选定的目标,是横握。

2、判读DE的值(可以采用计量值如:毫米;或者是非计量值如: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几个拇指宽或相当于几.几个拇指宽等),用你的一只眼向前观看,如果是尺子可先将尺的一端0毫米对准前方的左侧一点,然后保持姿势不动读取远方第二点在尺子上读数得到一个尺上宽度毫米值。

(如果用树枝的话同样是一端对准左点,然后保持姿势不动看河对的第二个目标在手树枝的位置,用锐器划一道记号,如果是用拇指的话,将拇指的左边缘对准前方的左侧第一个目标从此开始向右侧目标一个一个指宽的数过去,是整数最好,一般情是不能的,最后会有一个不足一指宽的量,可以根据指宽估推一个几分之几宽,获得一个小数值如半个拇指就算0.5,半个的半个拇指就算0.25等。

)3、向后退一个已知数,就是已知长度AB,这个值同样是长些对精度提高有益,最好是用尺量,条件不允许可以用步幅去量(就是一步是多少米如0.75米/步、1米/步等数步子换算长度)。

4、走到A点第二次观测DE点,你会发现采用同样的方法观测数值变小了,无论多少你都应该与第一次的方法一样读准。

目测距离的计算方法

目测距离的计算方法

目测距离的计算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许多工具可以用来测量距离,例如GPS、电子测距仪等,但很多时候,人们仍然需要直接用肉眼来测量距离。

这时候就会用到目测距离的计算方法。

目测距离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熟悉常见物体的尺寸,就可以大致估算距离。

人们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来判断它的大小,看这个物体离自己多远,便于把它的大小转换到实际的距离。

例如,可以通过汽车的大小和它距离观察者的距离来估算出多少米,也可以通过一棵树的高度和它的距离来估算。

一般来说,当观察物体的距离在10米以内时,通过目测距离的计算方法来估算出的距离结果比较准确。

这是因为人类的视觉距离感与实际距离时而相差不大,10米内传感器和视觉都可以正确估算距离。

当目测距离的距离超过10米时,将会存在误差,因为长距离的视觉认知能力较短距离的视觉认知能力差,会产生约3-6%的误差,当距离超过30米时,误差将会增加,有时误差会达到10%或以上。

此外,天气对估算距离也会产生影响。

如果是在晴朗的天气,视力距离感较好,不会影响目测距离的结果;但是在雾、雨等天气条件下,由于空气中夹有灰尘等大气颗粒,会影响视力距离感,使估算的结果偏大。

要使用目测距离的计算方法,除了要熟悉比较常见的物体的尺寸外,还要掌握一些技巧,避免由于环境、光照等因素而造成的误差。

比如,在测量距离时要尽量避免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工作,以免由于紫外线改变物体的体积大小而导致错误测量。

当把物体放在直射阳光下时,双眼尽量保持两者之间正交状态,以免造成误差。

考虑到把物体放置在太阳光下,最好采用遮蔽的方式来测距离,这样可以消除环境光照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总之,目测距离的计算方法在许多场合仍然很有用,利用它可以给我们提供科学准确的距离估算结果,适用于实际的场景,也可以代替新的测距仪进行地图测量或者一些其它的专业应用。

只要多熟悉比较常见的物体的尺寸,做好环境因素的把握,就可以有效地利用目测距离的计算方法,获得有效的距离结果。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1. 介绍目视检验标准距离是一种用于评估眼睛视力的方法。

它是指当一个人能够清晰地识别物体上的细节时,该物体距离眼睛的距离。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的结果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的视力是否正常,以及是否需要佩戴眼镜或进行其他视力矫正措施。

2.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的测量方法目视检验标准距离的测量方法相对简单,下面是具体的步骤:1.准备一个标准的测试图表,该图表上有不同大小的字母、数字或符号。

通常,该图表被称为视力表或SMA图表。

2.将测试图表固定在垂直面上,确保它与地面垂直且在眼睛的水平线上。

3.将被测试者放置在标准距离前面,标准距离通常是6米。

被测试者需要保持直立且注意力集中。

4.开始测试时,要求被测试者一个一个地读取测试图表上的字母、数字或符号。

测试要从大字母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较小的字母。

5.测试进行到被测试者无法清晰地读取测试图表上的内容时停止。

记录被测试者能够读取的最小字母大小。

6.根据被测试者读取的最小字母大小,判断其视力状态。

一般来说,如果被测试者可以读取3米高度的字母,那么他的视力被认为是正常的。

3.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的意义目视检验标准距离在眼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一个人的视力健康状况,以及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或矫正措施。

以下是目视检验标准距离的一些重要意义:3.1 诊断视力问题通过目视检验标准距离,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视力问题。

如果被测试者无法清晰地读取标准距离上的字母,那么可能存在近视、远视或弱视等问题。

3.2 视力矫正措施目视检验标准距离的结果也可以用来确定是否需要佩戴眼镜或进行其他视力矫正措施。

如果被测试者在标准距离上无法清晰地读取字母,那么可能需要佩戴眼镜来纠正视力问题。

3.3 追踪视力变化通过定期进行目视检验标准距离的测试,医生可以追踪一个人的视力变化。

这对于及时发现并治疗视力问题非常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视力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么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原因。

目测距离的方法

目测距离的方法

目测距离的方法距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比如我们需要测量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测量一个房间的长宽高、测量一个物体的大小等等。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我们可以使用各种高科技测距仪器来测量距离,比如激光测距仪、GPS测距仪等等。

但是,有时我们并不一定需要这些高科技的仪器,我们也可以通过目测距离的方法来大致估算距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目测距离的方法。

一、比例法比例法是一种常用的目测距离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来估算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一个人与一个树的大小,来估算这个树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方法是,首先要选择一个已知距离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比如说一个标准的路灯柱,然后用这个物体的大小作为比较标准,来估算其他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比如,如果一个人的身高是路灯柱的一半,那么这个人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路灯柱与观察者之间距离的两倍。

二、角度法角度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目测距离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的视角来估算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方法是,用手指或者其他工具来测量物体的视角,然后根据已知的物体大小和视角大小来计算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比如,如果一个人的手臂伸直,手指与眼睛之间的距离是50厘米,他发现他的手指刚好可以覆盖住一辆汽车,那么他就可以估算出这辆汽车与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50米。

三、步长法步长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目测距离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计算步长和步数来估算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方法是,首先要测量自己的步长,然后通过计算走过的步数来估算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比如,如果一个人的步长是1米,他走了100步才到达一个建筑物,那么他就可以估算出这个建筑物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00米。

四、比较法比较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目测距离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距离来估算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比如,如果一个人知道一条街道的长度是10个标准路灯柱的长度,他可以通过比较路灯柱的数量来估算其他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瞳高瞳距测量方法

瞳高瞳距测量方法

瞳高瞳距测量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瞳高瞳距测量方法:
1.目视法
这是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没有专业测量仪器的情况下。

操作时,佩戴者直视前方,测量者用目测的方式判断瞳孔中心到下睑缘的距离。

然而,由于人工测量存在主观误差,所以该方法的准确度相对较差。

2.试凑法
试凑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

操作时,佩戴者佩戴好适合的镜架,眼镜专业人士(如验光师)使用一把试凑卡,将不同高度的试凑卡片
置于下睫毛上,佩戴者告知瞳孔中心与试凑卡片边缘对齐的高度。

通过多
次试尺最终确定佩戴者的瞳高瞳距。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人为因
素对测量的影响,提高了准确度。

3.测距仪测量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专业的测距仪器用于瞳高瞳距
测量。

这些测距仪器使用红外线或激光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瞳孔中心到
下睑缘的距离。

在使用这些测距仪器测量时,测量者只需将测距仪器置于
佩戴者下睑缘处,即可读取出瞳高瞳距。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速度也相对
较快。

无论采用何种测量方法,以下几点都是需要注意的:
1.环境要适合:在进行瞳高瞳距测量时,要确保测试环境光线明亮且
充足,以减小测量误差。

2.保持头部姿势稳定:测量时,佩戴者应保持头部直立,双眼看向远处,同时放松眼神,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重复测量:为了提高准确度,建议多次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瞳高瞳距。

总之,瞳高瞳距测量是眼镜定做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可以保证眼镜的准确度和舒适度,为佩戴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目视检测知识

目视检测知识

目视检测2.1 概述2.1.1 直接目视检测直接目视检测是在检测人员的眼睛与检测区之间有连续不间断的光路,可以不借助任何设备,也可以借助镜子、透镜、内窥镜或光导纤维进行的检测。

1)直接目视检测通常用于局部检测。

当眼睛可置于距离被检工件表面600mm 以内,并且眼睛与被检工件表面不小于30º视角时适于直接目视检测。

可以使用镜子改善视角,还可以借助放大镜、内窥镜、光导纤维等设备协助检测。

2)直接目视检测也可用在大于600mm 距离的一般目视检测中。

3)接受检测的特定工件、部件、容器或其区域,若需要,应使用辅助照明设备进行照明。

一般目视检测最低光照度应达到160lx ,局部目视检测最低光照度应达到500lx 。

4)为使检测效力最大化,应考虑以下照明要求:①使用相对于观察点的最佳光线方向;②避免炫目的光;③优化光源的色温度;④使用与表面光反射性相适应的照度级。

2.1.2 间接目视检测间接目视检测是在检测人员的眼睛与检测区之间有不连续的、间断的光路,包括使用摄影术、视频系统、自动系统和机器人进行的检测。

1)无法使用直接目视检测时,可使用间接目视检测。

间接目视检测使用视觉辅助设备,如内窥镜和光导纤维连接到照相机或其他合适的仪器。

2)间接目视检测系统是否适合完成指定的任务应经过验证。

2.2 低倍放大镜的选用2.2.1 类型1)所有类型放大镜的透镜框架或支架上均装有一个照明器。

支架可以是一个定距件、三脚架、支柱或其他支撑物2)“读数放大镜”型放大镜,A 型,通常应为手持式。

A 型和B 型可以是手持袖珍式放大镜3)双系统放大镜,C.1型,通常装在一个支架上,但当被检表面难以接近时,也可以从支架上卸下来使用。

C.2型是装在支架上的。

4)C.1型和D 型可用于双目观察,可扩大视场和焦深。

D 型的使用仅限于小物体。

2.2.2 放大率1)放大率以线性放大率(μ)来表示。

若合适,A 型和B 型放大镜应在透镜框架上具有永久额定放大率。

快速判定目标距离有妙招

快速判定目标距离有妙招

快速判定目标距离有妙招话题:兴趣爱好在战场上,快速而准确地判定目标距离,对一名射手而言意义重大,因为只有明确了目标距离,才能做到快速装定表尺,迅速构成瞄准,先敌开火。

或许有人说,可以利用测距仪来准确测定目标的距离,但这种仪器毕竟配备得太少!作为一名射手特别是狙击手,学会利用辅助器材或者不用专门器材就能较准确判定目标距离,才是战场上的高手。

本文是作者结合多年教学训练实践总结出的几招,不妨来试试看——目视概略测距之妙招不借助任何器材,只靠目视概略测定目标距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距方法,但其精度不是很高。

妙招之一:目测比较法利用某些距离明确的地段,比如50m、100m的线杆间隔、整公里数的道路标桩或者整百米的地段等作为测量尺,与待测的距离进行比较,可概略判定目标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相同距离的地段,距离越远看上去越短,距离越近看上去越长。

这种测距法比较适合地势平坦的地形,对于地势高低不平地形的判定误差较大。

妙招之二:跳眼法测距时,射手面向目标,右(左)手拇指竖起于两眼之间,手臂前伸,使拇指距眼睛大约0.6m,然后闭左眼,用右眼通视拇指,使拇指一侧对正目标,此时保持头、手不动。

接着闭右眼,用左眼通视拇指的同一侧,此时会看到视线上拇指同一侧所指的与目标在同一横线上的另一地物,尔后判定该地物与目标的间隔(m),该间隔乘以10就是射手至目标的距离。

因为通常人的两眼平视时眼球间隔约为6cm,而手臂伸长时,拇指到人眼的距离是0.6m,即人眼眼球距离与拇指到人眼距离之比为1:10。

如图一所示,如果目标(树木)距另一地物(宝塔)的间隔约为15m,则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即算出射手与目标的距离为15m×10,即150m。

器材辅助测距之妙招学会利用随身携带的器材或武器部件(如准星、瞄准镜、望远镜等)进行辅助测距,也是一名射手或指挥员应具备的技能。

妙招之一:借助准星测距借助枪械准星测量目标距离,是根据准星在不同距离上对目标的遮盖宽与目标宽进行比较,来判定距离的一种测距方法。

国外军队目视测量法

国外军队目视测量法

国外军队目视测量法
国外军队目视测量法内容:
一、在墙上画出两条直线距离是标准的一米(线条高低不限)。

二、用尺子在地上量出一段精准10米的距离划线。

三、脚的最前方顶住线(不能越过)。

四、平举右手手握拳大拇指向上翘起。

五、闭上左眼用右眼从翘起的大拇指最左侧望去调整手臂让墙上的一米线最左侧与拇指最左侧平齐。

六、身体姿势不动闭上右眼同时睁开左眼此时拇指的左侧因视角不同也相对右移(注意:不是叫你去移动手臂)。

七、跳眼的要求在于左眼看和右眼看的拇指移动距离刚好是墙上一米线的头和尾(也就是一米)如果大于或小于一米请你调整身体姿势或者调整手臂姿势(也就是调整拇指与眼睛的距离距离近则大反之则小)直到刚好一米。

目测法测量距离(实用版)

目测法测量距离(实用版)

目测法测量距离(实用版)向前伸直手臂树起拇指,闭上左眼,右眼、拇指、目标形成直线,闭上右眼,睁开左眼,此时记住左眼、拇指延长直线目标右侧那一点,目测那一点与目标的距离并乘以10,即你到目标的大概距离。

竖起大拇指。

手臂放平目光通过指尖是与水平线的夹角约120密位,看目标高度估算出视线经过目标顶部和目标底部的两条实现的夹角为多少密位,用密位乘以目标高度(凭经验)即为目标距离例如,日军身高约1.5米,视线通过其头顶和脚底的夹角约100密位,距离为150米这个几何学中有介绍。

由于通常情况下,某些物体的长度是一个已知量,比如汽车、房屋等,那么根据在目测中占据多大角度(军事测量中采用密位),就可以推算出其距离远近。

用伸直手臂之后竖起的大拇指所遮挡的范围的密位数是固定的,由此参考被测目标,就可以得到这个角度值。

经过换算就可以得到距离的大致数据。

密位是一个圆平分为6000份每一份是一密位,还有伸出右手,闭上左眼,对准一个物体,让他恰好挨着你的大拇指左侧,手不要动换一下眼,你会发现物体产生跳动一段距离,根据物体目测宽度,跳动宽度,之比乘以50.为大约距离。

还有经验积累,。

密位计算也是实际物体在你手上相对应的一个密位数通过计算得出的大约距离。

理论上讲,将胳膊伸直,竖起拇指,根据眼睛到拇指的距离(约为臂长),拇指长和所测物的高进行相似计算。

但实际上,使用这项技能时,基本是凭经验测距,要长时间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而且,要更正的是,手指测距多用于行军和炮兵定位粗测,且是每个士兵必修。

而狙击手很少用手指测距,因为手指测距要将手臂伸直,很容易暴露自己,狙击手多直接用目测。

手指测距一般能估测2-4公里(有明显地物,如房子,树等时适用),经验丰富的士兵误差不超过200米,目测一般用来估测一公里内距离,误差50米以里。

手指测距和目测都是需要长期练习的,还要了解一般地物的大小,及其在不同距离的视觉大小,能熟练利用距离已知的参照物进行比较等。

视距测量法

视距测量法
注意消除视差目标不要太远两点之间不超过100米1消除视差标尺读数要准确标尺要保持竖直
4-5 视距测量(stadia survey)
一、视距测量原理:利用仪器视距装置,配合视 距尺,根据几何原理间接测 定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
优点:简便,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 缺点:精度低,约为1/200--1/300。 一般每100M水平距离的高差误差约为4cm, 常应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地形测量中。
二、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1、视线水平时:
1、视线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
水平距离:D=kl 视距常数通常为100,l为尺间隔
高差:h=i-v 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即中丝读数
2、视线倾斜时:
2、视线倾斜时:
水平距离:D=klcos2α k视距常数通常为100,l为尺间隔,
α为视线的竖直角
高差:h=1/2 klsin2α+i –v 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即中丝读数
2、照准视距尺,消除视差,使中横丝切仪 高处(i=v),读取上下丝读数,读取竖盘 读数L、记录,计算90-L。
3、盘右同上再次观测目标A切仪高处 (i=v), 读取竖盘读数R、并记录,计算 R-270。
4、利用有关公式算出所求平距D和高差h。
四、误差来源:
1、读数误差:注意消除视差,目标不要太远,两点之 间不超过100米
2、视距尺倾斜误差:尺子应竖直 3、外界影响:视线尽量离开地面1米以上 4、K值的影响:一般可忽略
五、注意事项:
1、消除视差,标尺读数要准确,标尺要保持竖直。 2、竖直角观测时要注意调节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3、选用合适时间观测 4、记录要清晰准确,不得涂改
三、距离测量方法与计算:

视距测量原理

视距测量原理

视距测量原理视距测量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地质勘探、航空航天、测绘等。

它是通过测量从观察者到目标的直线距离来确定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目标位置和大小的准确测量。

视距测量原理的基本概念是利用观察者与目标之间的视线来测量距离。

在视距测量中,观察者的视线被视为一条直线。

视线与地面平面的交点被称为视点,而目标的位置则被视为视点与目标之间的直线上的一点。

为了测量目标的距离,我们需要知道视点与目标之间的直线长度。

视距测量原理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的性质。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两条边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夹角来计算第三条边的长度。

在视距测量中,我们可以利用观察者、目标和视点之间的三角关系来计算目标的距离。

为了测量目标的距离,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观察者和目标之间的夹角。

这可以通过测量观察者与目标之间的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观察者与视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来实现。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观察者和目标之间的夹角。

一旦我们确定了夹角,我们就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来计算观察者到目标的距离。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使用正切函数来计算目标的距离。

通过将观察者和目标之间的距离除以观察者和视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得到观察者到目标的正切值。

然后,通过求解正切函数的反函数,我们可以得到目标的距离。

视距测量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地质勘探中,它可以用于测量地下矿藏的深度和规模。

在航空航天中,它可以用于测量航空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以及航空器与其他航空器之间的距离。

在测绘中,它可以用于绘制地图和测量地形的高度。

视距测量原理是一种基于三角形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观察者与目标之间的直线距离和观察者与视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来计算目标的距离。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地质勘探、航空航天、测绘等。

视距测量原理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测量目标的位置和大小,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支持。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目视检验标准距离是指在正常的视力条件下,人眼能够清晰地辨认出物体的最远距离。

这个距离是根据人眼的解析能力和视觉敏感度来确定的,通常是在一定的光线条件下进行测量。

在工业生产中,目视检验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

它可以用来检查产品的外观、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目视检验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快速地发现问题。

但是,目视检验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受人眼视力和疲劳程度的影响,容易出现误判等问题。

为了保证目视检验的准确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距离。

这个标准距离通常是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实际操作中,检验人员需要站在标准距离的位置上,用肉眼观察产品,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目视检验标准距离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产品的尺寸和形状。

对于大尺寸的产品,标准距离应该相应地增加,以保证检验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产品的细节。

而对于形状复杂的产品,标准距离也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检验人员能够观察到所有的关键部位。

其次是产品的表面质量。

对于表面质量要求高的产品,标准距离应该相应地减小,以便检验人员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表面细节。

而对于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产品,标准距离可以适当增加,以提高检验效率。

最后是检验人员的视力和疲劳程度。

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检验人员需要在充足的光线条件下进行工作,并且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此外,为了避免疲劳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检验人员需要定期休息,并且在长时间工作后需要进行交替工作。

总之,目视检验标准距离是保证检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因素来确定标准距离,并且需要注意检验人员的视力和疲劳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目视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怎样用眼睛和手指测定距离?

怎样用眼睛和手指测定距离?

怎样用眼睛和手指测定距离?跳眼法跳眼法指的是用手指和眼睛测距的方法,是通过估计跳眼所见实地宽度的方法进行的估略测量。

是我国军队常用的一种估测距离的方法。

通过估判被测物的尺寸大小。

结合相似性三角形原理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计算出被测物离我方的大致距离。

这种方法是根据两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简介跳眼法是中国军队使用的一种简易测距方法。

使用跳眼法,必须熟悉常见物体的尺寸,如:汽车的长度,人的身高,楼房的层高等等。

否则无法使用跳眼法估测距离。

使用方法第一步:水平举起右臂,大拇指竖直向上,大臂与身体垂直第二步:闭上左眼,通过旋转腰部,用大拇指瞄准(遮挡住)被测物体。

此时,右眼,拇指,被测物在一条线上。

第三步:闭上右眼,睁开左眼。

此时,看到被测物出现在拇指左侧,有一段横向距离。

估测被测物的大小。

根据被测物的大小,判断被测物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横向距离。

第四步:将这段横向距离乘以10,得到的就是被测物离我方的距离。

跳眼法原理跳眼法利用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原理。

人的手臂长度为:L臂;双眼间距离为:L眼;闭上右眼睁开左眼后,估算出被测物体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横向距离为:ΔL;被测物离我方的距离为:L。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有:L臂/L眼=L/ΔL根据一般人体的比例结构,有:L臂/L眼=10:1所以,L=10ΔL原理如图所示:跳眼法原理图解跳眼法的局限性根据跳眼法的原理,可以发现:要使用跳眼法,必须能够估测出被测物体的大小(高度或宽度等),从而才能估测出被测物体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横向距离(ΔL)。

如果被测物的大小无法判断(如:远处不知道海拔高度的山丘等等),那么也就无法估测出被测物离我方的距离了。

另外,即使被测物的大小可以估测,跳眼法的误差也较大,只能估算出大致的距离。

怎样用眼睛和手指测定距离?2014-11-06关于现地测量距离的几种简易方法目测法目测是简易测距的常用方法。

目视估算距离

目视估算距离

目视估算距离方法一:伸直右手手臂,竖起拇指放在眉心位置。

先闭一只眼睛,对拇指内侧看到事物做出记录,然后闭上另一只眼睛,看同样的右手大拇指内侧,在目标区域的大致位置。

估算两眼间目视的目标区域大致距离。

如一个士兵正常每步75厘米,普通成年人身宽五十厘米左右,楼房层高三米以内、三扇的窗户宽在两米左右,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0米。

用目视测距范围内可利用的地物估算出两眼间目视的大致目标区域距离。

人的瞳孔间距约6cm,单臂长约60cm,二者之比为10倍。

相似三角形原理。

因此:估算的目标区域距离× 10 =目标距离(这种测算方式只能大致估算距离,误差因人估算能力有所区别)我另介绍几种军队常用的估距方法:方法二:不同距离上不同目标的清晰程度距离(米) 分辨目标清晰程度100人脸特征、手关节、步兵火器外部零件。

150—170衣服的纽扣、水壶、装备的细小部分。

200房顶上的瓦片、树叶、铁丝。

250—300墙可见缝,瓦能数沟;人脸五官不清;衣服、轻机枪、步枪的颜色可分。

400人脸不清,头肩可分。

500门见开关,窗见格,瓦沟条条分不清;人头肩不清,男女可分。

700瓦面成丝;窗见衬;行人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1000房屋轮廓清楚,瓦片乱,门成方块窗衬消;人体上下一般粗。

1500瓦面平光,窗成洞;行人似蠕动,动作分不清。

2000窗是黑影,门成洞;人成小黑点,停、动分不清。

3000房屋模糊,门难辨,房上烟囱还可见。

方法三:准星覆盖法。

准星的宽度是2毫米,瞄准时眼睛到准星的距离,各种武器都可以直接量出(如半自动步枪为74厘米)。

目标(主要是人体)的宽度一般是50厘米。

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就可以计算出各种武器在不同距离上准星宽度与目标(人体)宽度的关系。

根据计算,当准星宽度恰好能遮住一个人体时,各种常用武器的距离分别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200米,五六式冲锋枪160米,轻机枪170米;若遮住半个人体,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半,即100米、80米和85米;若准星的一半就能遮住一个人体,那就是它们距离的一倍,即400米、320米和340米了。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及国家标准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及国家标准

阳极氧化膜性能测试方法1。

光泽1。

1 目视法目视检测法:包含对颜色、色差、表面光泽和表面表面缺陷的检测.其观察距离一般是0.5m;(GB/T14952.3—1994)1.2 光泽仪由于光泽目视时无法量化,所以采用了相应的仪器:光泽仪(目前的产品由于形状所限制,无法采用);(GB/T5237。

4—2000)2. 色泽2。

1 目视法在自然散射光或标准光源D65用目视法检测,视力达到1.0,与产品垂直或呈45°角;(GB/T14952。

3—1994)2。

2 色差仪目视法受到产品、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判断的偏差较大,所以一般采用色差仪,色差仪一般采用D65标准照明体,测量400~700nm的可见光波;(ISO7724.1~3—1984、ISO/TR8125-1984和GB/T11186.1~3—1989)3。

膜厚度(现有一个膜厚计)3。

1 显微镜测量横断面厚度采用的方法是将产品截断,用金相显微镜测试,影响的因素有表面粗糙度、横断面的斜度、覆盖层变形和机加工缺陷;(GB/T6462-1986和ISO1463—1983)3。

2 分光束显微镜测量法仅限于银色阳极氧化膜的测量;(ISO2128—1976、GB/T8014.3-200X)3.3 质量损失法适用于膜厚大于10μm(GB/T8014.2—200X、ISO2016—1982)3。

4 涡流法(现有的膜厚计即为此种)采用涡流法有快速、方便、非破坏性,因此应用很广,原理是采用涡电流,并要求金属非磁性且表面不导电,当侧头与试样接触时,测头产生高频电流磁场,在基体金属中会感应出涡电流,此涡电流产生的附加电磁场会改变测头参数,而测头参数的改变取决于与氧化膜相关的测头到基体的距离,然后经芯片分析得到数值。

(GB/T4957-1994和ISO2360—1982)4. 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4.1 指印试验用橡胶“手指”模拟人的手指进行试验,“手指”放在试样的待测表面上5min,然后移去并用丙酮擦干净检查,有指印为不合格;(BS1615-1945)4.2 染色斑点试验适用于检验在大气曝晒与腐蚀的环境下使用的氧化膜,特别适用于对耐污染性有要求得氧化膜:将产品在25mL/L的硫酸和10g/L的氟化钾溶液中浸泡1min,擦干,再在23℃、PH=5±0.5的染色溶液中浸泡1min。

无损检测之目视检测(VT)

无损检测之目视检测(VT)

⽆损检测之⽬视检测(VT)⽬视检测的定义:从⼴义上说:只要⼈们⽤视觉所进⾏的检查都称为⽬视检查。

现代⽬视检测是指⽤观察评价物品的⼀种⽆损检测⽅法,它仅指⽤⼈的眼睛或借助于光学仪器对⼯业产品表⾯作观察或测量的⼀种检测⽅法。

优点:(1)原理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2)不受或很少受被检产品的材质,结构,形状,位置,尺⼨等因素的影响;(3)⽆需复杂的检测设备器材;(4)检测结果具有直观,真实,可靠,重复性好。

缺点:(1)不能发现表⾯上⾮常细微的缺陷;(2)观察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照度,颜⾊的影响容易发⽣漏检现象。

⽬视检测的必须条件光源:⼀般检测时,⾄少需要160 lx 光照强度,⽽⽤于检测或研究⼀些⼩的异常区时,这⾄少要有540 lx 的光照强度。

光源可以是⾃然光源(⽇光),也可以是⼈⼯光源。

常⽤的⼯具:焊接检验尺、放⼤镜、平⾯镜、内窥镜等。

⽬视检测⽅法:⼀般来说,⽬视检测⽤于观察如零件,部件和设备等的表⾯状态,配合⾯的对准,变形或泄漏的迹象等。

直接⽬视检测:直接⽤⼈眼或使⽤放⼤倍数为6倍以下的放⼤镜,对试件进⾏检测。

间接⽬视检测:不能直接进⾏观察⽽借助于各种光学仪器或设备进⾏⽬视观察的⽅法,间接⽬视检测必须⾄少具有直接⽬视检测相当的分辨能⼒。

(如:北京德朗⼯业视频内窥镜)北京德朗WIWA全功能⼯业视频内窥镜:全功能超级视频内窥镜是集电⼦镜、管道镜、爬⾏器、管道测量系统为⼀体的全能型视频检测系统,⽤于管径5mm-800mm管道的内部腐蚀、裂纹、堵塞或塌陷等状况的快速视频诊断;该设备还可提供(4mm、6mm)、8mm、18mm、24mm、47mm 等不同直径和功能的检测镜头。

检测线从1.5⽶⾄120⽶,可满⾜各类⼯业管道联箱、换热器、过热器、冷凝器等内部腐蚀、异物的检测,是⼀款可应⽤于各种苛刻⼯况管路检测的设备,也是最经济节约的选择⽅案。

目视法测量距离

目视法测量距离

用手指和眼‎睛测距的方‎法叫做“跳‎眼法”,是‎通过估计跳‎眼所见实地‎宽度的方法‎进行的估略‎测量。

‎这种方法‎是根据两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具体测量方‎法是:将臂‎向前伸直,‎竖起拇指,‎闭左眼,使‎右眼的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基准点‎),头和手‎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使左眼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并‎记住视线对‎准的实地某‎一点,然后‎目测目标左‎侧(基准点‎)至该点的‎宽度,将些‎宽度乘以1‎0,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这‎种方法误差‎很大,只能‎用来大致估‎算。

跳‎眼法:把手‎伸直,置于‎两眼间,竖‎起大拇指,‎用先用左眼‎看目标,然‎后用右眼看‎东西估算右‎眼看见的物‎体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然后乘以1‎0就是测量‎者与目标的‎距离拇指‎法(只适合‎步行的人)‎:右臂伸直‎,竖起拇指‎,对着目标‎,如果目标‎一步跨过整‎个指甲的宽‎度,距离目‎标约50码‎(45左右‎),如果2‎步就是10‎0码.依此‎类推到20‎0码多了会‎有误差. ‎‎找个尺子‎,找个参照‎物,伸直手‎用尺子量参‎照物,利用‎相似三角形‎测距。

比如‎你胳膊60‎c m,参照‎物估计2m‎,尺子量参‎照物是2c‎m,那距离‎就是60m‎。

测风‎速,从地下‎找点东西,‎比如烂树叶‎子扔下来靠‎经验估计。

‎1. 步‎测每人‎都有一副灵‎便的尺子,‎随时带在身‎边,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这副尺子‎就是我们的‎双脚。

‎用双脚测量‎距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步子有多‎大?走的快‎慢有个谱。

‎不然,也是‎测不准确的‎。

《队‎列条令》上‎对步子的大‎小有个规定‎,齐步走时‎,一单步长‎七十五厘米‎,走两单步‎为一复步,‎一复步长一‎米五;行进‎速度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

为‎啥规定步长‎一米五,步‎速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呢?这是根‎据经验得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手指和眼睛测距的方法叫做“跳眼法”,是通过估计跳眼所见实地宽度的方法进行的估略测量。
这种方法是根据两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具体测量方法是:将臂向前伸直,竖起拇指,闭左眼,使右眼的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基准点),头和手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使左眼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并记住视线对准的实地某一点,然后目测目标左侧(基准点)至该点的宽度,将些宽度乘以10,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这种方法误差很大,只能用来大致估算。 跳眼法:把手伸直,置于两眼间,竖起大拇指,用先用左眼看目标,然后用右眼看东西估算右眼看见的物体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然后乘以10就是测量者与目标的距离
拇指法(只适合步行的人):右臂伸直,竖起拇指,对着目标,如果目标一步跨过整个指甲的宽度,距离目标约50码(45左右),如果2步就是100码.依此类推到200码多了会有误差.
找个尺子,找个参照物,伸直手用尺子量参照物,利用相似三角形测距。比如你胳膊60cm,参照物估计2m,尺子量参照物是2cm,那距离就是60m。
测风速,从地下找点东西,比如烂树叶子扔下来靠经验估计。
1. 步测 每人都有一副灵便的尺子,随时带在身边,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这副尺子就是我们的双脚。 用双脚测量距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步子有多大?走的快慢有个谱。不然,也是测不准确的。 《队列条令》上对步子的大小有个规定,齐步走时,一单步长七十五厘米,走两单步为一复步,一复步长一米五;行进速度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 为啥规定步长一米五,步速每分钟一百二十单步呢?这是根据经验得来的。无数次测验的结果说明:一个成年人的步长,大约等于他眼睛距离地面高度的一半,例如某人从脚根到眼睛的高度是150厘米,他的步长就是75厘米。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自己量量看。 还有一个经验:我们每小时能走的公里数,恰与每三秒钟内所迈的步数相同。例如,你平均三秒钟能走五单步,那每小时你就可以走五公里。不信,也可以试一试。 这两个经验,只是个大概数,对每个人来说,不会一点不差,这里有个步长是否均匀,快慢能否保持一致的问题。要想准确地测定距离,就要经常练习自己的步长和步速。 怎么练习呢?连队不是天天出操、练步法吗?这就是练习步长和步速的极好机会。 还有个练习的办法,在公路上,每隔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你可以经常用步子走一走,算算步数,看看时间,反复体会自己的步长和速度。 掌握了自己的步长和步速,步测就算学会了。步测时,只要记清复步数或时间,就能算出距离。例如,知道自己的复步长1.5米,数得某段距离是 540复步,这段距离就是:540×1.5米=810米。若知道自己的步速是每分钟走54复步,走了10分钟,也可以算出这段距离是:54×10=540 复步,540×1.5米=810米。根据复步与米数的关系,我们把这个计算方法简化为一句话:“复步数加复步数之半,等于距离。”就能很快地算出距离来。2. 目测 人的眼睛是天生的测量“仪器”,它既可以看近,近到自己的鼻子尖,又能看远,远到宇宙太空的天体。用眼睛测量距离,虽然不能测出非常准确的数值,但是,只要经过勤学苦练,还是可以测得比较准确的。在我军炮兵部队中,有许多同志练出了一手过硬的目测本领,他们能在几秒钟内,准确地目测出几千米以内的距离,活象是一部测距机。 怎样用眼睛测量物体的距离呢? 人的视力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物体的远近不同,视觉也不断地起变化,物体的距离近,视觉清楚,物体的距离远,视觉就模糊。 而物体的形状都有一定规律的,各种不同物体的远近不同,它们的清晰程度也不一样。我们练习目测,就是要注意观察、体会各种物体在不同距离上的清晰程度。观察的多了,印象深了,就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物体形态,目测出它的距离来。例如当一个人从远处走来,离你2000米时,你看他只是一个黑点;离你 1000米时,你看他身体上下一般粗;500米时,能分辨出头、肩和四肢;离200米时,能分辩出他们的面孔、衣服颜色和装具。 这种目测距离的本领,主要得靠自己亲身去体会才能学到手。别人的经验,对你并不是完全适用的,下面这个表里列的数据,是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眼力观察的经验,只能供同志们参考。不同距离上不同目标的清晰程度距离(米) 分 辨 目 标 清 晰 程 度100 人脸特征、手关节、步兵火器外部零件。150—170 衣服的纽扣、水壶、装备的细小部分。200 房顶上的瓦片、树叶、铁丝。250—300 墙可见缝,瓦能数沟;人脸五官不清;衣服、轻机枪、步枪的颜色可分。400 人脸不清,头肩可分。500 门见开关,窗见格,瓦沟条条分不清;人头肩不清,男女可分。700 瓦面成丝;窗见衬;行人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1000 房屋轮廓清楚,瓦片乱,门成方块窗衬消;人体上下一般粗。1500 瓦面平光,窗成洞;行人似蠕动,动作分不清。2000 窗是黑影,门成洞;人成小黑点,停、动分不清。3000 房屋模糊,门难辨,房上烟囱还可见。 你觉得根据目标的清晰程度判断距离没有把握时,还可以利用与现地的已知距离,相互进行比较,有比较才能判定。比如,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五十米,如果观测目标附近有电线杆,就可以将观测的物体与电引杆间隔比较,然后再判定。现地没有距离比较时,就用平时自己较熟悉的50米、 100米、200米、500米等基本距离,经过反复回忆比较后再判定。如果要测的距离较长,可以分段比较,尔后推算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