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合集下载

宗教知识

宗教知识
1、教法(沙里亚) 对宗教生活的规定和世俗生活各领域的制约
主要规定了五种不同性质的行为:
⑴必须履行的行为(法尔德)
⑵值得嘉许的行为(穆斯台哈卜) ⑶可以准许的行为(查伊慈或木巴哈) ⑷应受谴责的行为(麦克鲁海) ⑸必须禁止和惩罚的行为(哈拉木)
是个真实的人物?
一、基督宗教的历史源流
(四)基督宗教的历史发展 1、保罗的故事 2、《圣经》的审定和教父哲学的出现 3、基督宗教与罗马政权的关系 4、基督宗教的分裂与演变 5、基督宗教隐修制度和经院哲学的形成 6、近代宗教改革
基督宗教的派别及其组织结构的划分
基督宗教 天主教
教皇制
东正教
牧首制
新教(抗罗教、更正宗)
第三章 现存的世界六大宗教 (上)
第一节 犹太教概论 第二节 基督宗教概论★
第三节 伊斯兰教概论
第一节
犹太教概论
一、犹太教的历史源流
二、犹太教的经典教义 三、犹太教的节庆和礼仪
第一节
犹太教概论
一、犹太教的历史源流:
在现存的世界六大宗教中,犹太教不仅是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传统之一,也是 对人类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影响最大的宗教传统之一。具体而言,这个宗教的形成 和演化可以分为4个时期。 首次是公元前1900年-6世纪的“第一圣殿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犹太教的 许多基本信仰、习俗、戒律,如一神观、割礼、摩西十诫等。 其次是公元前6世纪-公元70年的“第二圣殿期”,在这个时期,犹太人先后受 到一系列强大帝国的奴役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因而为了维系民族整体的精神 支柱,他们加紧编纂犹太教的经典,终于在公元前2世纪基本完成了《塔纳赫》的汇 编工作。 第三是公元1-7世纪的“拉比犹太教”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耶路撒冷圣殿 的再次被毁,撒都该派的祭司失去了以往的主导地位,而称为“拉比”(师傅)的 法利赛派则逐步获得了犹太教的领导权。形成经典《塔木德》。 第四是现代犹太教时期,在这个时期兴起的犹太启蒙运动导致犹太教内部分化 为了正统派、改革派、保守派三个派别,其中以正统派的影响最大。

什么是宗教?宗教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什么是宗教?宗教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什么是宗教?宗教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是一种信仰和思维方式,它在人们的精神生活、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 宗教的定义和特点宗教是指人类通过某些形式的信仰和崇拜以达到超越自身和理解人生意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它具有普遍性、绝对性、超自然性和背离世俗的特点,可以塑造人们的情感和认知,提供精神寄托。

2. 宗教与社会生活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可以为社会提供价值观念和道德支撑。

其次,宗教可以减少社会冲突和暴力,提供相互包容和关爱的精神力量。

最后,宗教可以加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

3. 宗教与个人生活宗教在个人生活中也影响很大。

它可以给个人提供精神寄托,缓解压力和焦虑。

同时,宗教可以引导人们修养和完善自我,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最后,宗教还可以改善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4. 宗教与世界和谐宗教在推进世界和谐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作用。

它可以弘扬爱与和平的精神,促进不同文化、种族、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同时,宗教也可以发挥其在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的作用,为人类的慈善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5. 宗教与科学进步宗教与科学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有些宗教信仰中包含着对科学的支持和认可,有些则持怀疑态度。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也开始关注宗教的视野,探索宗教与科学之间的互动机制,为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宗教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一个丰富而多样的社会现象。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存在和价值,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共创一个和谐且包容的社会。

宗教是什么

宗教是什么

“宗教”一词是最基本的宗教学概念。

在我国对宗教的定义很多,但是大多都有点“宗教概念的简单化倾向”。

而在欧美学术界,则长期为宗教定义的复杂性所困扰。

在这里,我简单列出国内外关于宗教的定义。

在《说文解字》里“宗”为尊祖庙也;“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有一个创始人或是崇拜对象,然后有一群追随者,向这个创始人学习。

在佛教中,以佛陀所说为教,以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意指佛教对的教理。

而在西方。

宗教一词“religio”,意为虔诚,对神的敬畏和敬仰,敬神的礼仪,神圣性,神物等。

西方文化的宗教religion是从拉丁词“re”和“legere”演变来的,意思是“再”和“聚集”,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发展到有同一信仰,同一信念,为了这一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在阶级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但也起到过重要作用。

我认为宗教作为一种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某种屈服性,从而产生的对神灵的依赖,这种依赖最终上升为敬畏和崇拜。

这种最原始的意义是反映了人们对神和对终极关怀的探求,具有伦理价值。

人们希望摆脱自己的罪和因罪所要承受的报应,回归造物主,获得永恒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定义、宗教的发展以及宗教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宗教的起源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当人类开始思量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目的时,宗教便应运而生。

最早的宗教形式是原始宗教,包括对自然力量和祖先的崇拜。

原始宗教的信仰体系主要基于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人们通过祭祀和仪式来与神灵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形式,如多神教、一神教和非神论等。

多神教相信存在多个神灵,每一个神灵负责不同的领域和功能。

一神教则相信只存在一个至高无尚的神,他掌管着一切。

非神论则认为宇宙中没有神灵存在。

二、宗教的定义宗教的定义因时代、文化和学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普通意义上,宗教是一种信仰体系和生活方式,它包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对神灵的信仰、对道德准则的遵守以及对生死和宇宙意义的思量。

宗教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信仰、仪式、道德规范、神职人员和圣经或者经典。

信仰是宗教的核心,它是对神灵、超自然力量或者宇宙意义的坚定信念。

仪式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仪式人们与神灵进行沟通和交流。

道德规范是宗教对人类行为的规范,它指导人们在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行为。

神职人员是宗教组织中的专门人员,他们负责宗教仪式的进行和教导信徒。

圣经或者经典是宗教的重要文献,它包含了宗教的教义和教导。

三、宗教的发展宗教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不断与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不断演变和发展。

宗教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宗教阶段、传统宗教阶段和现代宗教阶段。

原始宗教阶段是宗教的起源阶段,人们通过祭祀和仪式来与神灵交流。

传统宗教阶段是宗教发展的中期阶段,它包括了各种多神教和一神教。

现代宗教阶段是宗教发展的最新阶段,它包括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世界主要宗教。

宗教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宗教的定义和本质

宗教的定义和本质
宗教旳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什么是宗教
一、“宗教”一词旳起源与定义
1、起源:
宗教一词起源于佛教。在佛教中,佛陀 所说为教,诸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之分 配,合称则为宗派。
宗教另一起源是拉丁文“religare”。 该词有“联络”之意,泛指人与神旳相互 关系。
2、定义:
宗教,一说拉丁语“religare”,意为联 结或再结,即“人与神旳再结”;一说拉 丁语“religio”意为敬神。在汉语中,宗 从“ ”从“示”,意为“宇宙神祇所居 ”(古“祇”字作“示”)宗也有“尊祀 祖先”或祭祀“日月星辰,江河海岱”之 意。宗教是奉祀神祇、祖先之教。
❖列宁:“宗教是麻醉人民旳鸦片——马克 思旳这句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 全部世界观旳基石。”
❖我国学者有两者观点:一种以为马克思和 列宁旳话是对宗教本质旳最精辟旳概括; 一种以为仍没有把宗教与其他有关旳社会 意识区别开来。
❖恩格斯:“一切宗教都但是是支配着 人们日常生活旳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 中旳幻想旳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人 间旳力量采用了超人间旳力量旳形 式。”
❖ “宗”旳含义: 祖庙;祖先;宗族;归向、朝见;尊崇;根源、主旨等。 ❖ “教”旳含义: “上施下效”“从学入道”。表达人们对“神道旳信仰”。故“教”
指用神道信仰来教化人民。 ❖ “佛教以佛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旳分配,合称宗教,
指佛教旳教理。”现泛称对神道旳信仰为宗教。
费尔巴哈:宗教是根源于人跟动物旳 本质区别。是人之最初旳而且间接旳自我 意识。
(1)撇开历史旳进程,孤立地观察宗 教情感,并假定出一种抽象旳——孤 立旳——人类个体;(2)所以,他只 能把人旳本质了解为‘类’,了解为 一种内在旳、无声旳、把许多种人纯 粹自然地联络起来旳共同性。”—— 《选集》第1卷,第18页。

中国宗教信仰顺序表(大全)

中国宗教信仰顺序表(大全)

中国宗教信仰顺序表(大全)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中国宗教的详细信息。

下面是中国宗教的顺序表:1. 中国 (Taoism)- 简介:是中国本土宗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体系。

其核心理念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主要实践:祭祀、修炼、道家医学等。

2. 中国 (Buddhism)- 简介: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宗教,起源于印度。

强调人的解脱和内心的平静。

- 主要实践:念佛、坐禅、诵经等。

3. 中国 (Islam in China)- 简介: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由清真寺及其宗教活动组成。

随着历史的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国文化中。

- 主要实践:五齐礼、斋戒月、朝觐等。

4. 中国教 (Christianity in China)- 简介:教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有各种教派和教堂。

教的核心是和。

- 主要实践:礼拜、阅读、教堂聚会等。

5. 中国民间 (Chinese Folk Religion)- 简介:中国民间包括各种超自然的和俗。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

- 主要实践:拜神、祭祀、祈福等。

6. 中国其他宗教传统 (Other Chinese Religious Traditions)- 简介:此处列举了其他一些在中国流传的传统宗教,如儒家、道家、孔教等。

- 主要实践:儒家经典研究、养生、尊孔活动等。

请注意,上述顺序表仅为一般性参考,不代表宗教的重要性或权重。

中国宗教之间常有交融和共存的现象,实践也因地区和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

该顺序表旨在提供对中国宗教的基本了解。

如需详细了解每个宗教的具体信息,请参考相关专业文献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请注意,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并不涉及对宗教的评价或推广。

鼓励尊重和包容各个宗教信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涵盖了信仰、崇拜、道德规范等方面。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受到地理、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发展以及宗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宗教的起源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

在人类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相对简单,往往以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来解释一些无法理解的现象,这就是宗教的起源之一。

例如,人们会将雷电、风暴等自然现象归因于神灵的力量。

此外,人类对死亡和生命的神奇也产生了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这也是宗教起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宗教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宗教也逐渐演变和发展。

宗教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原始宗教阶段:原始宗教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人们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神灵,通过祭祀和仪式来获得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2.神话宗教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和人类的起源提出了更多的疑问,这促使了神话宗教的浮现。

神话宗教以神话故事为基础,通过讲述神话故事来解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

3.传统宗教阶段:传统宗教是宗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纽带作用。

传统宗教通常有一套完整的信仰体系和道德规范,例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4.新兴宗教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新兴宗教开始浮现。

新兴宗教通常是在传统宗教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三、宗教的影响宗教对人类社会和个体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宗教的几个主要影响方面:1.信仰与安慰:宗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信仰和安慰,使人们在面对难点和挫折时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力量。

2.道德规范:宗教往往有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为人们提供了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宗教的道德规范对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3.社会凝结力:宗教可以成为社会的凝结力,促使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联系和共同体验。

宗教知识

宗教知识

第五章宗教知识第一节:概述一、中国五大宗教:佛、道、伊、天、基二、汉族宗教信仰特点:兼容并蓄(道教+外来宗教);外来宗教需汉化、地方化才能存发三、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优先记忆内容少的)第二节:五大宗教一、各种宗教的创立1】佛祖四大圣迹:出生地-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迦野;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2】伊斯兰教的一些名词:伊斯兰:“顺服”,顺服唯一的安拉;穆斯林:“顺服者”,顺服安拉意志的人(伊斯兰教教徒的名称)3】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4】西方人忌讳数字13(最后的晚餐13人),视星期五(受难日)和13日为凶日的原因P166二、各种宗教的发展与传播(一)佛教的发展(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1】“菩萨行”:指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践行之中2】密宗(教)的特征: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世俗信仰(二)佛教的传播(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三)道教的发展1】早期道教:张陵创五斗米教,张鲁奉老子为教主,张角创太平道。

2】全真道:金初王重阳创立;以道经、佛经和儒静为主要经典主张三教合一;修行上重炼丹,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修身养性为正道;住宫观,不蓄妻室,有严格的清规戒律3】正一道:元代张与材创立;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祛灾);奉持《正一经》;道士可不出家,不住观。

流行于江南和台湾省。

(四)伊斯兰教的发展与传播1】多分布于西亚、南亚、中亚、东南亚、北非;伊朗的国教2】在中国的传播⑴路上丝路传播:阿拉伯-伊朗-新疆-河西走廊(甘肃)-中原⑵海上丝路传播:阿拉伯-印度-马六甲海峡-广州、泉州3】派别:(四)基督教的发展与传播1】11世纪,基督教因夺权分为西部的天主教(公教或加特立教)和东部的正教(东正教)2】16世纪,天主教因改革分为天主教和新教(反对教皇绝对权威,中国称为耶稣教或基督教)3】基督教四传中国三、各种宗教的教义四、各种宗教的经典、标记和节日五、各种宗教的供奉对象、主要称谓、常用礼仪和常见法事六、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建筑。

宗教名词解释

宗教名词解释

宗教名词解释
1. 道教: 道教是一种源自中国的古老宗教信仰,讲话“道”、“君”、“仁”智慧至上,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然平衡,信仰中有
众神崇拜和冥想修炼。

2. 佛教: 佛教是一种起源于印度的世界宗教,信仰佛陀以及其
开悟的说教。

它的理念是因为尘世的无常,ipso facto应该放下贪嗔痴、出离苦海,走向释迦如来言,实现解脱真谛。

3.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一种源自犹太的世界宗教,信仰上帝和耶
稣基督。

它强调凡所有的宗教行为都必须以爱心为根基,要追求正义、博爱和和平。

15.宗教制度

15.宗教制度

4、教会
世界上还有一些地区或国家的宗教组织与政
府紧密结合,与世俗文化充分融合。在这些 地方,政府和宗教联合起来,共同管理社会, 这样的宗教组织就是教会。教会对社会有支 配或控制的能力,它不需要招募新成员,因 为在其管辖区域内的所有社会公民都是它的 信徒。
二、宗教组织的特征
1、宗教性:多指个体层面的宗教情感表达,
2、宗教与巫术
迪尔凯姆认为宗教和巫术的本质区分
信奉者的目的不同:宗教为信徒提供人生哲学,很少
用于作恶;而巫术信奉者的目的则是功利的,且仅限 于眼前,例如治病、害人等。 对超自然力量的态度不同:宗教信徒希望得到超自然 力量的保佑和帮助;而巫术则企图利用仪式控制超自 然力量,使其为自己服务,从而达成目的。
会的反对,其教义被视为是古怪的,其信徒 不得不面对大量掌握真理垄断权的人的质疑, 因此,大多数膜拜团体都被扼杀于萌芽状态。 然而,也有一些膜拜团体通过努力得到了人 们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组织,成为 了膜拜团体的追随者。这时,膜拜团体就将 变成教派。
2、教派
教派仍属于小型的宗教组织,并且由于它对世
一、当代宗教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宗教的多元化不仅表现在宗教
的数量和种类上,还表现在宗教组织的形式 和崇拜的仪式上。
厦门邪教组织“奥修门徒”男女 混居

宗教多元化的原因
首先,世界范围内相互交织的多元的文化观。
其次,宗教多元化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有着
密切的关系。
2、世俗化:宗教自身越来越按照世俗的观
念、方式、风格来解释自己的教义, 安排自 己的组织结构、生存方式, 以及组织各种宗 教活动与规定自己的方向、任务及目标, 从 而使自身的面貌越来越具有世俗的特征。

什么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它的价值是什么一、宗教的概念宗教是指一种信仰体系和实践方式,它涉及到人类对于神、超自然力量、宇宙和人类自身的信仰和理解。

宗教通常包括一系列的信仰、仪式、道德规范和社会组织等方面,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早期历史时期,不同的宗教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发展演变。

全球各地有许多不同的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等。

每种宗教都有其独特的信仰体系和实践方式,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信仰神、超自然力量和灵魂等等。

二、宗教的价值宗教对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以下是它的几个方面:1. 提供信仰和安慰宗教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信仰和安慰,让人们相信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和价值。

宗教信仰可以让人们更加乐观,对生命充满希望,对困难和挑战更加坚强和勇敢,这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都有很大的帮助。

2. 塑造道德行为宗教通常有一套明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些规范旨在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让人们成为更好的人。

宗教信仰可以激励人们做出善良和正义的行为,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 促进社会凝聚力和团结宗教可以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让人们在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下团结一致。

宗教信仰可以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益和集体利益,减少个人自私行为,增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4. 保护文化传承和多样性宗教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类对于神、超自然力量、宇宙和人类自身的信仰和理解。

不同的宗教有其独特的信仰体系和实践方式,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保护宗教的多样性和传承,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总结:宗教是人类信仰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类对于神、超自然力量、宇宙和人类自身的信仰和理解。

宗教对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包括提供信仰和安慰、塑造道德行为、促进社会凝聚力和团结以及保护文化传承和多样性等方面。

第四章 宗教概述

第四章 宗教概述

第四章宗教概述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宗教因素是了解历史、经济、政治及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

现在懂得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第一节宗教的基本内涵宗教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的内涵也是多方面的。

一、宗教的基本内涵宗教是一种特定的世界观。

“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主观世界上的颠倒了的异化的反映,是一个颠倒了的世界观。

二、宗教的基本命题所谓宗教的基本命题就是使得宗教得以存在和立足的一种理论观念,这些理论观念基本上是各种不同的宗教所共同具有的。

其中:1.最基本命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2.神和人的关系。

3.灵魂与肉体4.地狱与天堂5.善与恶三、宗教的信仰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宗教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1.对人格化的神及其代表他们的偶像的信仰。

2.宗教与封建迷信区别。

3.宗教礼仪。

4.宗教信仰有固定的宗教职业者。

第二节宗教的基本功能宗教是人类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异化,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宗教既成为一种特殊社会文化体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体,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科学与物质财富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对社会发展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

一、心理功能人不仅是物质存在,也是精神存在;不仅是理性存在,也是情感存在。

压力与困惑,幸福与快乐,都是心灵对现实的主观反映。

二、道德功能人从动物演化而来,包含着野蛮、自私的本性,仅靠人性的自觉,不足以约束其行为。

出于恐民族与宗教537惧,人要借助神的威力来规范自身,这就是宗教道德功能存在的依据。

宗教劝人为善的精神,是宗教影响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功能。

三、社会整合功能宗教可以使社会的不同个人、群体或阶层、集团凝聚成为一个统一、一致的整体,并且能促进其内部的团结宗教,进而可以调节人们与既存社会的关系,对现在社会现状或秩序发生作用。

什么是宗教?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宗教?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宗教?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宗教是一种信仰体系,它包括了信仰、实践和组织。

宗教信仰源于对神或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它们是一种信仰体系,也是一种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和解释。

对于人类来说,宗教在很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1. 拯救人类宗教在很多方面都拯救了人类。

它为人类提供了灵性上的寄托和指引,让人们能够对自己的生命和世界有更深刻的认知和领悟。

同样,宗教也对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产生了积极影响,它帮助人们坚守善良的道德和伦理准则,防止走向恶劣和暴力的行径。

2. 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宗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绘画到音乐,宗教艺术为人们提供了最重要也最丰富的艺术细胞和创作基础。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代表了宗教信仰和政治历史,还是人类精神进化和观念发展的重要标志。

3. 促进社会和谐宗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谐的发展。

它们建立了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护一个团结、和谐和平等的社会。

宗教也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因为它为人们在缺乏家庭和社会安全网络时提供了寄托和支持。

4. 人类心灵寄托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寄托,通过祈祷、思考和仪式等表达,缓解了人们在面对人生难题和压力时的不安和焦虑。

宗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和平、祥和和宽容的心灵空间,这种空间让人们感到安心和宁静。

5. 人类文化遗产宗教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它们作为人类文化的象征和见证,存留了千百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化甚至至今未解之谜,为当代人类探寻人类历史、文化及想象空间,探索人类的未来,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和思路。

总结:宗教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提供了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见解和认知,而且还在社会、文化和精神等层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很多方面,宗教都拥有其巨大的评价和意义,这些价值和意义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什么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什么是宗教?下面我们将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科普。

一、宗教的定义宗教是一种信仰,是对神、神的力量或其他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宗教不仅包括信仰,还包括一整套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

宗教还具有官方化的体制结构,如教堂、寺庙、祭坛等建筑物。

最重要的一点是,宗教不仅是个人信仰,在很多情况下也涉及到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

二、宗教的功能宗教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下面列举几个主要功能。

1. 提供精神慰藉。

宗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宽广的思考空间,人们可以在宗教的框架内探究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2. 促进社会和谐。

宗教可以将信徒之间的隔阂缩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

3. 规范行为准则。

宗教的行为规范往往为信徒提供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向和行为准则。

4. 塑造文化形象。

宗教与文化紧密相连,身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宗教往往被广泛传播,使信仰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文化的代表。

三、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及文化现象,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面列举一些主要影响。

1. 影响社会制度。

许多社会制度都与宗教有关,如婚姻、教育、法律等。

2. 影响民众思想。

许多文化和思想的传播都与宗教有关。

3. 影响历史发展。

不少历史事件都与宗教有关,如宗教改革、十字军东征等。

4. 影响社会风俗。

许多社会风俗与宗教有关,如春节、端午节等。

结语宗教是一个深邃而广泛的话题,它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影响。

然而,无论宗教的本质和存在意义如何,人类对于宗教信仰的需求是不可否认的。

世界十大宗教简介

世界十大宗教简介

十、新教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16世纪欧洲宗教改 革后分化出来而不再属于天主教的各宗派 之统称,又称抗罗宗或更正宗。源于1529 年拥护宗教改革的诸侯在德国帝国议会上 抗议支持罗马教廷的决议,中国人则称之 为基督教或耶稣教,新教一词通用于学术 界。据1990年统计,在全世界230个国家 和地区拥有近3.7亿信徒。新教从16世纪 出现至今,一直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有许 多小派别在不断出现。
八、罗马天主教 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音译加力特教,意译公教。因其中 心在罗马,又称罗马公教。中国人根据明末耶稣会传教士 的翻译,称之为天主教、罗马天主教。395年罗马帝国分 裂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帝国在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差异, 影响了基督教,在其形成初期,就逐渐分成以罗马为中心 的拉丁语派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希腊语派,至1054年 正式分裂。东派强调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西派强调 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公教即天主教在中世纪曾深入 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成为无所不在的精神 力量。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中又分裂出与罗 马教廷脱离关系的新教(抗罗宗)各派。天主教严格规定 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天主教修会由信 徒组成,修士须发安贫、守贞、服从三愿,并过集体生活。 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会法令是12世纪中叶的《格拉蒂安 教令集》。1983年,颁布了更为简明的新《天主教会法 典》。
五、道教 中国固有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作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它 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炼 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有组织 的宗教。道教从东汉中叶开始形成。最初形成的教团组织, 主要有沛人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巨鹿人张角创立的太平 道。东晋后期至南北朝时代,中国南北方都出现了道教改 革活动,代表人物有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唐朝 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 教为三教之首。唐玄宗尤其崇信道教,加封老子尊号为大 圣祖玄元皇帝,以《道德经》为科举考试科目。北宋真宗、 徽宗尊奉道教神赵玄朗为王室始祖,屡次加封玉皇大帝尊 号,建立宫观供奉。元朝统一之后,南北各道派重新组合, 形成以内丹为主的全真道和符箓为主的正一道两大派系, 流传至今。道教在明清时期趋于衰落,社会地位逐渐下降。 道教劝善书有《太上感应篇》、《阴骘文》等。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于犹太教,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在全世界约有22亿信徒。

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

1054年,经过色路拉里乌斯分裂,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中西欧信徒多)和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东欧和希腊信徒多)。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又分裂出新教(有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和圣公会等)。

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人类的救世主,是至高无上的上帝;而犹太教认为救世主尚未来临,不承认基督耶稣是救世主,只是传递救世主降临信息的预言者,因此一直受到基督教世界的歧视和迫害。

2、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

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在全世界约有16亿信徒。

遵循《古兰经》教义,主要分为逊尼(承认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和什叶(认为穆圣的女婿兼堂弟阿里及其直系后裔穆罕默德〃哈希姆家族才是合法继承人)两大派系。

3、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最早的世界性宗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

在全世界约有5亿信徒。

东汉明帝时正式传入中国,分为天台宗、禅宗(后分北
宗神秀和南宗惠能)、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多个派别。

主要经典:《华严经》、《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等。

宗教的本质名词解释

宗教的本质名词解释

宗教的本质名词解释宗教,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充满着神秘和令人着迷的色彩。

它被赋予了深刻的信仰和情感,涵盖着人们对神、神灵以及超自然力量的认识和崇拜。

然而,尽管宗教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呈现出多样的形式和内涵,但其本质却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信仰系统,涵盖了信仰对象、信仰内容、信仰行为以及信仰共同体四个要素。

首先,宗教的本质在于信仰对象。

宗教信仰通常集中于某种超自然存在,如神、神灵、天使等。

这些信仰对象被视为创造和掌控世界以及人类命运的力量,具有超越人类理解力的特质。

不同宗教的信仰对象各有不同,如基督宗教崇拜上帝,佛教崇拜佛陀。

信仰对象对于宗教的核心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信徒们奉行信仰的基础。

其次,宗教的本质还体现在信仰内容上。

这包括对于宇宙起源、生命意义、道德价值等诸多问题的回答。

宗教教义和经典文献系统总结了宗教信仰所包含的知识和智慧,为信徒提供了一种探索人生真相和回归根本的指引。

例如,佛教的四谛和八正道,基督教的圣经讲述了耶稣的故事和教导等。

信徒通过接受这些信仰内容,得以理解宗教信仰的核心价值观和道义规范,以此指引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信仰行为是宗教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仰行为是指在宗教信仰的指引下,信徒们为了寻求心灵安抚、奉献、祷告等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这些行为可以有宗教仪式、礼拜聚会、朝拜圣地等形式,旨在与信仰对象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沟通。

比如,在伊斯兰教中,信徒们会进行五次日常祷告,在清真寺聚集礼拜以及朝向麦加的朝拜。

这些行为不仅是信仰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信徒与宗教共同体的联系和认同。

宗教共同体是宗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共同体是由信徒们组成的群体,他们在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之中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共同体验。

宗教共同体的形成往往通过共同的教堂、寺庙、清真寺等宗教场所来实现,也可以是通过互动、沟通、共同参与宗教活动来建立。

共同的信仰和体验使得信徒们产生了一种共同的身份认同感,从而形成了一种社会和文化的凝聚力。

二十大 民族宗教

二十大 民族宗教

二十大民族宗教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二十大宗教:
一、佛教:佛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的宗教,以佛经为经典,以戒律为准则,以慈悲为根本,以智慧为目标,以解脱为最终目的。

二、道教:道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是以祖师老子为核心的宗教,以道德经为经典,以道家学说为准则,以自然为根本,以调和为目标,以超越为最终目的。

三、儒家:儒家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思想,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是以孔子为核心的思想,以《论语》为经典,以礼仪为准则,以仁义为根本,以治学为目标,以和谐为最终目的。

四、法家:法家是中国最古老的法律思想,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是以商鞅为核心的思想,以《春秋》为经典,以礼法为准则,以公正为根本,以治国为目标,以统一为最终目的。

五、关帝教:关帝教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宗教,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是以关帝为核心的
宗教,以《关帝经》为经典,以信仰为准则,以保护为根本,以祈福为目标,以平安为最终目的。

六、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国最古老的政治思想,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以《共产党宣言》为经典,以共产主义为准则,以平等为根本,以公平为目标,以社会主义为最终目的。

七、基督教:基督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外来宗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是以耶稣基督为核心
的宗教,以《圣经》为经典,以信仰为准则,以爱为根本,以救赎为目标,以天堂为最终
目的。

八、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外来宗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是以阿拉为核心
的宗教,以《古兰经》为经典,以信仰为准则,以敬畏为根本,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天
堂为最终目的。

九、印度教:印度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国有4个较大的穆斯林政治组织:美国穆 斯林协会、美国———伊斯兰教关系协会、 穆斯林公共事务委员会、美国穆斯林同盟。 此外,还有由4个组织代表组成的美国穆斯 林政治协调会。
道教
道教创立于中国。自唐代 起逐步传入朝鲜、日本、 越南和东南亚一带,后又 传入欧洲、北美、澳大利 亚等国家。除华裔教徒外, 本土居民也有信奉道教者
由于教徒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更具有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潜在 优势。美国天主教会发展趋势和西欧诸国有许多类似之处,趋向自由 化、多元化和世俗化,其和教廷的矛盾也与西欧类似。20世纪下半叶 以来,美国的天主教会逐渐介入社会,关心现实的政治与社会问题。 天主教徒在总统选举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美国天主教会的学校有 一整套教育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其中,教会大学有500余所 (内含神学院300余所),中学1600多所,小学8500多所,学生总数 多达400万人。
美国宗教文化
概况
•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宗教气氛最浓厚的一个 国家。2004年一项盖洛普调查显示,大约41%的美 国人都至少每星期参加一次宗教活动(这个比例高 于一些发达国家几倍:法国15%、英国7%、以色 列25%)接近80%的美国人属于基督教的各种教派 (1990年时是90%)。剩下20%信奉多种多样的宗 教,包括犹太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其他 宗教,还有非特定宗教的人群及无神论者。同时美 国保障宗教自由的权利,政府实行政教分离制度, 不支持也不反对任何一种宗教。但宗教在美国政治 中相当活跃。大多数美国总统都与基督教新教有某 种联系,初期有几个总统是自然神论者,只有一人 属于天主教。
• 在美国纽约、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 夏威夷、休斯顿均有道观。纽约有天皇宫、 应道宫,亚利桑那州有中孚道院,加利福 尼亚州三藩市有紫银阁,夏威夷有太玄道 观。休斯顿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关帝庙,为 中国古典式建筑,飞檐翘角,古香古色。 香港青松观主持侯宝垣在美国建立了“道教 美洲青松观”和“道教美洲总会”,扩大了中 国道教在海外的影响。
1899年日本净土宗在美国成立中心寺庙。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唐人街出现儒、
释、道合一的寺庙,供中国移民焚香礼拜。到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的净土真宗、净土 宗、日莲宗、真言宗等都已在美国建立了寺院。美国的许多大,日本佛教在美国的传教活动被勒令停止。1945年后,
东正教

美国的东正教徒有300万教徒,主要 分布在东部、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 东正教在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767年,这一年希腊正教会成立。 1794年,10名俄罗斯正教会修士到阿 拉斯加传教。1867年,美国买下阿拉 斯加,教徒遂向阿拉斯加以外的地方 迁移。1872年,东正教会把教区从阿 拉斯加迁到旧金山。1905年又迁到纽 约。1922年希腊正教会设立总主教区 (总部在纽约)。教会有4所神学院。 除俄罗斯正教会之外,美国还有 希腊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阿尔 巴尼亚正教会、保加利亚正教会和乌 克兰正教会。
犹太教
• 犹太教是美国第三大宗教,有教堂 5000余座,大专院校20所。犹太教信 奉者多为犹太人。犹太人于1654年开 始定居美国。到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 时,约有2500名犹太人定居在纽约等 沿东海岸城市。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 束后,犹太移民再次从欧洲涌入美国, 到1880年,已达到25万人。从19世纪 80年代起的40年里,又有300万犹太 人涌入美国,到20世纪20年代已达 350万。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发动反 犹运动,又有20多万犹太难民进入美 国。二战后,美国犹太人的数量继续 稳步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犹 太人总数已超过了600万,约占全世 界犹太人口总数的50%。犹太教内有 正统派、保守派和改革派三个派别。 组织有美国希伯来会众协进会,圣约 之子会和美国犹太教协会等。
天主教
• 天主教于1526年传入印第 安人居住区。1565年成立 第一个团体。1789年成立 第一个主教区。到19世纪 中叶,有教徒300余万人, 1914年增至1700万人。目 前为5800万人。教会组织 比较统一。全国有34个大 主教区,164个教区,18.5 万所教堂,神父和修道士 20万名,教徒7600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28%。并有 大专院校250余所。
日本佛教在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地区得到发展,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佛教也开始影响美 国。20世纪60年代藏传佛教在美国建立寺院及慈善、学术等机构。为适应美国的社会 习惯,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祈祷形式、活动内容等逐渐美国化。有些寺院的会议大厅 比寺院本身还大,青年人可以在里面打篮球、开宴会、看电影。
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于19世纪下半叶传入 美国。目前有穆斯林约有700 万人(也有人认为是200万或 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3.5%。清真寺约有1000余座。 美国穆斯林分别来自80个国家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中东穆斯林移民4次大规模进 人美国。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 兰革命后,大约有100万伊朗 人移居美国。穆斯林国家的大 批穆斯林移居美国,美国穆斯 林总人口迅速地增加,每年都 要新建一批清真寺。
基督教(新 教)

基督教(新教)在美国已 有300多年 历史。1776年 美国独立前,基督教(新教) 的主要派别均已传入美国,其 后迅速发展成为最有影响的宗 教。在美国宗教中,基督教 (新教)教徒最多,约有1.56 亿人,占美国总人口的57%。 主要有浸礼宗、卫斯理宗、信 义宗、加尔文宗、圣公会、圣 洁教会等,此外还有数十个较 小的教派组织和跨教派的国际 性的组织。各宗派创办有400 多所大专院校。基督教已深入 社会各领域。
佛教
• 美国约有300多万佛教徒, 多数是日本移民和他们的 后裔。但在美国受佛教影 响的人数远大于佛教徒数。 其中日莲正宗教徒有25万 人,其余为大乘北传、藏 传、南传上座部佛教徒。 有500多个佛教组织(其 中全国性组织有40余个)、 近百座寺庙和数以千计的 佛教寺院和习禅中心,

佛教传入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9世纪下半叶,日本向太平洋地区扩张,佛教随着 日本移民进入夏威夷群岛。后又传入旧金山等地。同时中国佛教亦开始传入。当时的 信徒主要是日本人、华人和亚洲侨民。1875年神智学会在纽约成立,出版书刊,举办 演讲会,宣传佛教。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大会”后,摩诃菩提美国分会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