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小肠经络穴位课件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男性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4、手少阴心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5、足太阴脾经穴位图共42个:6、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主条目: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0个,共40个:7、手太阳小肠经主条目: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9个,共38个:8、手太阴肺经穴主条目:手太阴肺经穴;位于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1个,共22个:9、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主条目: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5个,共90个:10、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11、足少阴肾经穴位图共54个:12、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3个,共46个:13、督脉穴位图主条目:督脉穴;位于督脉上的穴位有28个:14、任脉穴位图主条目:任脉穴位;位于任脉上的穴位有24个:会阴穴、子午流注十二时辰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心与小肠PPT课件
舌红少苔。脉细数。[心血虚日久伤阴,阴虚阳亢,所以见阴 虚内热症状。]
二、心气虚与心阳虚
Insufficiency of the Heart-qi and Heart-yang 共证:心悸(发空)、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1.心气虚: ( Insufficiency of the Heart-qi )
共证 ┼ 面色晄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 苔白,脉虚。
运行。心气来源于水谷精微,通过心脏功能转化而成。 《平人气象论》说:“心脏血脉之气”,就是指的这种气。
(2)靠心的跳动:《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 血行于诸经”。就是说血液运行靠心的博动,不断地把 血向脉管推进,以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此外,血液的运行还与宗气有关,宗气能贯心脉, 推动血运。
3.临床意义
3.心阳虚脱:心阳虚证 ┼ 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 呼吸微弱,脉微欲绝。
治 法:①补益心气 ② 温通心阳 ③回阳救逆 方 药:①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党参、白术、茯苓、
炙甘草)加减 ②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伤寒论] ③四逆汤[伤寒论](制附子、干姜 、炙甘草)
或独参汤
4.此外心阳虚证候中,有一种叫“水气凌心”的证候分两种: (1)心阳不振 ┼ 脾肺气虚证 主要脉证:心悸、气短、头目眩晕、心下逆满、气上冲 胸、胸中发闷、咳嗽、咯稀白痰、舌苔白、 脉沉弦。 治 法:通阳化饮 方 药: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白术、 炙甘草)
主要穴位讲解PPT课件
十、肺经
胸到拇指为肺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呼吸免疫掌控中, 缺水敏感鼻不通; 体热出汗背有痘, 干燥痰多下咽痛; 感冒发冷体内空;
十一、心经
心到小指为心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循环系统掌控中, 胸口沉闷与头痛; 心烦失眠也多梦, 肩与前胸多疼痛; 目赤颧红口干燥, 血液不良喜安静; 心事过多压力重;
• • • • • • •
主治:气病,肺病,胃心胸病,乳少。 ①咳嗽,气喘,气短。 ②心胸痛,心悸,心烦。 ③噎膈,呃逆,呕吐。 配伍: ① 配厥阴俞可宁心安神主治心悸、失眠; ②配少泽可通经活络主治乳少。
大椎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热病。 ②感冒,目赤肿痛,头项强痛。 ③咳喘。 配伍: ①配合谷、外关可清热解表主治发热; ②配肺俞、足三里可治疗哮喘。
百会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①眩晕,头痛。 ②昏厥。 ③脱肛。 ④癫狂不寐。
• 3.命门 •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 凹陷中。
• • • • • • • •
主治: ①虚损腰痛,头晕,耳鸣 ②遗精,阳痿,早泄,带下,不孕,月经不调。 ③遗尿,尿频,五更泄。 ④癫痫,惊恐。 配伍: ①配肾俞可调补肾气主治肾虚遗尿; ②配肾俞、关元、三阴交可补益肾气主治阳痿、 早泄; • ③配气海、天枢可温肾健脾主治五更泄。 • 操作: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5~1寸;宜灸。
肺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发热,咳嗽。
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闷,气短。②失眠,健忘。
胃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胃脘痛,呕吐。②腹胀,肠鸣。
阳明脾心小肠经PPT课件
腹正中线旁开2寸—经下肢外侧前缘—经足背—止 于第二趾外侧的历兑穴
第7页/共29页
承泣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操作:斜刺或平刺0.5-1寸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疾,夜盲等目疾; 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 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 0.3-0.5寸 主治:目赤痛痒、眼睑 瞬动、面痛、目翳等目 疾;口眼歪斜、三叉神 经痛、面肌痉挛等面部 病证;头痛、眩晕。
第13页/共29页
下巨虚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的连线 上 操作:直刺1-1.5寸 主治: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疾病;下肢萎痹; 乳痈。
丰隆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 操作:直刺1-1.5寸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 下肢痿痹。
第14页/共29页
足内侧赤白肉际处上行—经内踝前——经胫骨内侧后缘 上行—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厥阴之前—经膝股内侧 前缘至腹—循腹正中线旁开4寸—胸正中线旁开6寸—止 于腋下大包穴
隐白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操作:浅刺0.1寸,灸,可减少月经量(来前灸)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癫狂、多 梦;慢惊风;腹满;暴泄
少泽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操作:斜刺0.1寸或点刺放血,孕妇慎用 主治:乳痈、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热证;头痛、目翳、 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
第25页/共29页
后溪
定位: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 赤白肉际凹陷中。 操作:直刺0.3—0.5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主治: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腰背、 手痛
最新十二原穴的明理与应用-脾、心、小肠ppt课件
十二原穴的明理及应用
13
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
穴名:本穴位与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处、因名 腕骨。
定位:在手掌小指侧、于掌后腕高骨前凹陷赤 白肉际处。
功能:舒筋活络、袪湿退黄。
主治:腕痛、指挛、肩臂疼痛麻木、项强头痛、 黄疸、热病。
2010年11月20日
十二原穴的明理及应用
14
明理:本穴为小肠之原穴,可以治疗小肠经 脉循行经过之处的症状,如腕痛、项 强、头痛、肩背酸痛等症,亦可用于 治疗黄疸。
社保属于健康保险范畴中的医疗保险,赔付的条件是发生医疗行为,而 重疾险是健康保险范畴中的疾病险,赔付的条件是疾病的发生, 手术或达 到某种疾病状态。
另外,社保是指在社保规定的目录内的药物等治疗,而重大疾病发生 的时候,自费药和器材的占比是很高的,在一线城市的肿瘤专科医院中, 主流的治疗自费药的比重甚至可以达到90%,这就是常说的社保:“广覆 盖,低保障”。
健康。
有的人因为中风退出赛场 有的人因为失眠退出赛场 有的人因为患癌退出赛场
不管曾经多么斗志昂扬 不管曾经多么快意江湖 不管曾经多么意气风发
这真的很悲剧
可是,我们当中60%以上的人会遇到 不得不中途退场。。。的人生
生命没有天气预报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有了天气预报 风云不仅可测 还可未雨绸缪
旦夕祸福 意外 仍不可测 疾病
2010年11月20日
十二原穴的明理及应用
2
原穴与原气的关系:《难经 .六十六难》:脐下肾 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 原(气)。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出的经穴,称原穴。十二正 经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 说明原气导源于肾,藏于丹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原动力,也是十二正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 原气注留于四肢部位的经穴称之为原穴。
十二经络及常用穴位PPT课件
异常情况预防和处理
1、晕针:精神疲惫、恶心呕吐,面色、唇色苍白
( 1 )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 扶持患者平 卧,注意保暖。(2)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 复(3)如未能缓解者,亦可加刺人中,灸百会、 足三里,揉按内关等
2、滞针:局部肌肉强烈挛缩,针难以提插、捻转
嘱患者消除紧张, ( e g : 聊 天 ) 放松局部肌肉 (eg:循、按、弹等);因单向捻针致滞针者, 可以反向将针捻回。
大椎放血——治疗青春痘。
神阙(肚脐)——固本培元。
肩颈、腰背酸痛
与体虚、劳伤、风寒湿邪及筋骨损伤有关。 肩颈:肩井、风池、列缺 肩井通调气血,经期、孕
期忌强烈刺激。 腰背:天宗、委中、手三里
脾胃虚
消瘦则为胃不受纳,而肥胖者多痰湿,痰 湿则多为脾不运化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下之三里)
三阴交:归属足太阴脾经, 是足三阴经之会穴,故可以 滋补三阴。
腧穴定位:以体表标志为主要依据,或两标志之间折合成一定比例寸,利用骨 度分寸或者同身寸进行定位。
同身寸
常用腧穴
百会、太阳、迎香、人中、安眠、风池、大椎、肩井、天宗 少商、合谷、列缺、养老、内关、支沟、手三里 涌泉、太冲、三阴交、丰隆、足三里、委中 神阙、天枢、中脘、气海、关元
常见疾病有什么?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
定 位 : 手背第一、二掌骨 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处。
合谷穴被称为“万用穴”,可以治 疗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眼 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 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 、 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 , 咽 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 便秘,经闭,滞产等很多疾病。
4、其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不宜针刺。
十二经络走向图课件
十二经络的组成
01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 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 少阴心经。
02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 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 手太阳小肠经。
03
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 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 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起始于食指末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过肩部、颈部,最后到达头部。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末端,沿着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过肩部、颈部,最后 到达头部。这条经络与大肠相关,对于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等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
起始于目内眦,沿头顶至项后,下行至背部两侧,经过臀部和大腿后侧,最后在小腿后侧和足底交会 。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目内眦,沿着头顶、背部两侧等部位下行,经过臀部、大腿后侧等部位,最后到 达小腿后侧和足底。这条经络与膀胱相关,对于调节水液代谢、促进排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
起始于手中指末端,沿上肢内侧中线 上行,经过肘部、上臂内侧、腋窝等 部位,最后到达胸部。
VS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手中指末端,沿 着上肢内侧中线上行,经过肘部、上 臂内侧、腋窝等部位,最后到达胸部。 这条经络与心包相关,对于调节心悸、 胸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表现提升
将十二经络走向图应用于运动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了解自 己的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表现和竞技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十二经络的走向和分布
足少阳胆经
起始于目外眦,沿头部侧线,下行至耳后,沿着颈部下行 ,到达肩部,然后沿着胁部,经过髋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大腿外侧 ,最后在小腿外侧和足背交会。
心、小肠经络穴位课件
12
循行总结
从胸走手。 属心络小肠,挟喉咙,系目系。 行于上肢内侧后缘。 在手小指端及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13
穴位
极泉、少海、神门、少府、少冲
主治:①头项强痛,耳鸣 ②黄疸 ③指挛腕痛
刺灸:直刺0.3-0.5寸
25
养老(郗穴)
定位: 当尺骨小头近端桡 侧凹陷中。 主治:①目视不明,头痛
②项强,肘臂酸痛 ③腿踝关节不利
刺法:斜刺0.5-0.8寸
26
肩贞
定位: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 ①肩臂麻痛
②耳鸣耳聋 ③肩周炎 刺法:直刺0.5-1寸
23
后溪( ① 输穴 ②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
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处。
主治:① 头项强痛 肘臂挛痛 手指麻木 腰背痛 ② 目赤痛 耳聋 咽喉肿痛 ③ 疟疾 癫狂痫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24
腕骨(原穴)
定位:手掌尺侧,第5掌骨基底及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 白肉际。
20
循行总结
从手走头。 行于上肢外侧后缘,及肩部联系密切,《阴阳》称之为 “肩脉” 属小肠络心,入耳中。 在目内眦及足太阳经交接。
21
穴位
少泽、后溪、腕骨、养老、肩贞、天宗
22
少泽(井穴)
定位:小指尺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① 乳汁少 乳痈
② 头痛 咽喉肿痛 ③ 昏迷 热病
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5
1、生理功能 2、经络循行 3、穴位功能 4、诊断
心与小肠针灸主治培训讲学
心与小肠针灸主治一、養心益氣:心氣不足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內關手厥陰之絡,強心調氣,寬胸寧神心俞心氣轉輸之處,針而補之,並加溫灸,補益心氣足三里胃經合穴,可以壯水穀之海,益經氣之源氣海生氣之海。
補法加灸,可以益元氣之不足膻中會一身之氣-驚悸不安加神門,助內關寧心安神二、補血養心:心血不足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內關心包,陰維之交會,以針補之,調血脈益營陰心俞針而補之,可養心血,調血脈足三里胃經合穴,可以壯水穀之海,益經氣之源膈俞血之會,統治血病,補之能益血,瀉之能活血脾俞健脾胃以開化源-失眠多夢+神門-頭昏健忘+百會三、養陰補心:心陰不足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內關心包,陰維之交會,以針補之,調血脈益營陰心俞針而補之,可養心血,滋心陰神門手少陰以”俞”代”原”三陰交足三陰之交會,調補三陰,益津血而和血脈太豀與內關相配,可以滋陰益腎,清心降火,為交通心腎之法-低熱盜汗+陰郄、後豀四、溫補心陽:心陽不振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內關心包,陰維之交會,以針補之,調血脈益營陰心俞心氣轉輸之處,針而補之,可以補心氣、振心陽腎俞溫補之可以補腎元,益命火氣海生氣之海關元元氣之關隘-尿少浮腫+水分、陰陵泉五、回陽救溺:心陽暴脫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內關調整血壓,強心覆脈百會督脈與足三陽之交會,可以升陽固脫神闕真氣所繫,灸之友回陽救逆之功氣海生氣之海,多灸可補陽固本,益火回陽關元元氣之關隘-神志不清,血壓下降+水溝-呼吸微弱+素髎-心痛徹背+郄門六、清心瀉火:心火熾盛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心俞取心之背俞和心包之輸穴”大陵”,針而瀉之,以清瀉心火大陵取心之背俞和心包之輸穴”大陵”,針而瀉之,以清瀉心火通里心經之絡,別走小腸經,瀉之可以調整心與小腸經氣,上清心火,下利小腸三陰交滋陰降火,利水通淋,能導熱下行少衝刺少衝出血,可以直瀉心經火熱-吐血、衂血+尺澤、魚際-尿血+小腸俞、關元七、清心開竅:痰火擾心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勞宮心包經之荥穴,針而瀉之少衝心經、心包經之井穴,少衝中衝點刺出血以瀉心火中衝心經、心包經之井穴,少衝中衝點刺出血以瀉心火水溝開竅豐隆滌痰-狂燥者+神門、間使八、宣痹通陽:心脈瘀阻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心俞心俞、巨闕俞募穴相配,補法加灸,以補心氣,振奮心陽巨闕心俞、巨闕俞募穴相配,補法加灸,以補心氣,振奮心陽膈俞血之會,平補平瀉,以通調氣血,宣痹行瘀膻中心包之”募穴”,又為氣之會,灸刺可以宣通胸陽,強心通脈內關心包經之”絡”穴,針而補之,可寬胸理氣,強心通脈-心痛甚者+郄門-面青肢厥+氣海、關元九、補益心脾:心血不足,心脾兩虛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心俞心俞、脾俞補法加灸,以補心脾,益氣血脾俞心俞、脾俞補法加灸,以補心脾,益氣血神門心經輸穴”神門”以寧心安神三陰交三陰交協調脾腎氣機,使脾胃調和,則生血有源,心腎相交-月經不調+關元-崩漏+隱白十、交通心腎: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心俞心俞、神門針而瀉之,青心降火,安定神志神門心俞、神門針而瀉之,青心降火,安定神志腎俞腎俞、太豀,針而補之,滋陰益腎,壯水制火太豀腎俞、太豀,針而補之,滋陰益腎,壯水制火-遺精+志室、關元-夜多盜汗+陰郄小腸經一、溫運小腸:小腸虛寒之証穴道功用備註小腸俞小腸背俞小腸俞,配募穴關元,補法加灸,溫中散寒關元下巨虛下巨虛為小腸下合穴,”合治內腑”,針而灸之,溫補小腸陰陵泉脾經合穴陰陵泉,運脾分利,可以利小便以實大便-小便頻數不爽者+三陰交-夜多盜汗+陰郄二、清利小腸:小腸實熱之証穴道功用備註通里通里為心經之絡穴,別走小腸,針而瀉之,能疏調心與小腸經氣,上可清心降火,以治口瘡,下可清利小便關元瀉”募穴”關元下巨虛下巨虛為小腸下合穴,”合治內腑”,針而灸之,溫補小腸三陰交滋陰降火,利水通淋。
十二经络图解PPT课件
肝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肝功能不适 2.失眠
3.足底疼
4.生殖系统疾患
5.眼睛疾患
6.胆结石
7.腰疼
8.胸肋疼痛
9.胸闷
10.肋膜炎
11.膝关节炎
12.下腹痛
13.膝盖无力酸麻 14.月经不调
15.排尿困难
13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1. 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2. 凌晨5点-7点(卯时)是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0. 21点到23点(亥时)是三焦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1. 23点至1点(子时)是胆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12. 凌晨1点-3点(丑时)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
14
2019/12/20
15
4
心经
心经主宰人体的君王,起始于心中,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穴位起 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穴。
心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心悸亢进
2.失眠心烦
3.便秘
4.手臂关节疼痛
5.心气虚弱
6.胸闷
7.咽痛
8.耳鸣
9.心肌缺血
Hale Waihona Puke 10.心肢痛11.忧愁
12.心脏瓣膜疾病
13.健忘
14.神经衰弱
15.四肢沉重
15.胸肋疼痛
16.晕车
17.月经不调
18.失眠心烦
11
19.调节内分泌三木裸体
胆经
胆经是我们身体上路线最长的一条经络,身体的两侧,从头到
脖子,再下行至腰、腿、足,每侧44个穴位。
胆经不通会引起以下症状:
1.眼睛疾患
2.颜面神经病及麻痹
3.耳部疾患
4.偏头痛
5.妇科疾病
广中医中医基础理论心与小肠PPT教案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 脉管通畅
血在脉中正常运行
第2页/共27页
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
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的感觉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
1.面色红润 2.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 3.脉象和缓而有力 4.胸部感觉舒畅
第3页/共27页
心主血脉 功能异常
心气虚(阳虚 或暴脱) 心血虚 心阴虚 心火亢盛 心脉瘀阻
2.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
第8页/共27页
心主宰人体的精 神意识思维活动
A.心接受外界刺激,从而作出反应 “任物者谓之心”
B.心是情志活动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 “五志唯心所使也”
C.心神统驭魂魄意志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 兼该意志”
心藏神功 能正常
精神饱满、神志清晰、 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第20页/共27页
第6页/共27页
•心藏神理论的产生依据:
1、强调以心为主的五脏整体观 2、缘于心主血脉的功能 3、对病理现象的观察,一些神志失常病变从心论治效果良好 4、古代“心灵论”的影响
第7页/共27页
• 生理方面 1.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
小肠功能 失调
腹胀,腹痛,呕吐,便秘;便溏, 小便短少,泄泻等。
第19页/共27页
心与小肠的关系 生理:二者经脉相联 病理 :心火过旺时,除表现口烂,舌疮外,还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叫做“心移热于小肠”。若
小肠实热,亦可顺经上于心,则可出现心烦,舌尖糜烂等症状,治疗上即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安排
1、生理功能 2、经络循行 3、穴位功能 4、诊断
生理功能
1、心
2、小肠
心
1、主血脉 1)主血 2)主脉
2、主神志
生理联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开窍于舌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小肠
1、主受盛化物 2、主泌别清浊
3、主液
经络
心经循行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 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支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 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 ,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 其端。
后溪( ① 输穴 ②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
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处。 主治:① 头项强痛 肘臂挛痛 手指麻木 腰背痛 ② 目赤痛 耳聋 咽喉肿痛 ③ 疟疾 癫狂痫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腕骨(原穴)
定位:手掌尺侧,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 白肉际。 主治:①头项强痛,耳鸣 ②黄疸 ③指挛腕痛 刺灸:直刺0.3-0.5寸
诊断
心脏、小肠疾患
心脏
1、耳垂上有皱纹 2、两眼中间的位置 3、额头上三分之一的区域
脏腑辨证
心脏
1、心气虚—指心气不足,推动无力所表现的症候
症状:胸闷气短,神疲乏力,活动后诸症加重
2、心阳虚—心阳虚衰,温运失司,虚寒内生所表现的症 候
症状:胸闷憋痛,畏寒肢冷,神疲乏力
3、心血虚—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所表现的症候
循行总结
从胸走手。 属心络小肠,挟喉咙,系目系。 行于上肢内侧后缘。 在手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穴位
极泉、少海、神门、少府、少冲
极泉
定位:腋窝正中,腋动 脉搏动处。 主治:①上肢瘫痪 ②瘰疬 功效:活血通脉 清心除烦
少海(合穴)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尺 侧端与肱骨内上髁 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手臂挛痛 ②心痛,癔病 ③瘰疬 功效:清心开窍安神; 活血通脉散滞。
养老(郗穴)
定位: 当尺骨小头近端桡 侧凹陷中。 主治:①目视不明,头痛 ②项强,肘臂酸痛 ③腿踝关节不利 刺法:斜刺0.5-0.8寸
肩贞
定位:上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 ①肩臂麻痛 ②耳鸣耳聋 ③肩周炎
刺法:直刺0.5-1寸
天宗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 平。 主治: ①肩胛疼痛 ②乳痈 刺法:向四周斜刺0.5-1寸
脏腑经络
李效朋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与心的联系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 地损。
养生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 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 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心的作用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心可以主 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 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 心为主。
症状: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
4、心阴虚—心阴亏损,心神失养,虚热内扰所致的症候
症状:心烦燥扰,失眠多梦,口干咽燥
5、心脉痹阻—指心脏脉络在瘀、痰、寒、气等致病因素 作用下导致痹阻不通的症候。
症候:
气
刺痛
闷痛
紧痛
胀痛
谢谢!
定位:小指桡侧距指甲角 0·1寸。 主治:①心悸、心痛 ②癫狂、昏迷 ③热病 功效:清热熄风,宁神醒脑
小肠经循行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 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 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 ,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zhuo,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 颧)。
循行总结
从手走头。 行于上肢外侧后缘,与肩部联系密切,《阴阳》称之为 “肩脉” 属小肠络心,入耳中。 在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交接。
穴位
少泽、后溪、腕骨、养老、肩贞、天宗
少泽(井穴)
定位:小指尺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① 乳汁少 乳痈
② 头痛 咽喉肿痛 ③ 昏迷 热病 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神门(原穴)
定位: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 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心悸、怔忡、心痛、心烦 ②健忘、失眠、癫狂痫 ③腕臂痛 功效:养心安神,通心脉,
舒筋活络
少府(荥穴)
定位:在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 握拳时功效:安神、清心火
少冲(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