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长相思教案
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长相思》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认识并正确朗读课文《长相思》中的生字生词。
2. 理解并背诵《长相思》全文。
3. 掌握边塞诗的基本特点和纳兰性德的文学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感知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诗歌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一)课文原文的理解和背诵1. 课文《长相思》的全文内容。
2.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二)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1. 诗歌中描绘的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2. 将士们思乡之情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一)边塞诗特点的理解1. 诗歌中“更”字的古代计时单位含义。
2. “榆关”即山海关的历史地位。
(二)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1. 理解将士们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无法入睡的思乡之情。
2. 对比故乡的宁静与边塞的艰苦,深化思乡主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与背景介绍(1)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边塞诗是什么吗?它和我们平时读的诗有什么不同?”(2)简要介绍边塞诗的背景:“边塞诗,是古代诗人描写边疆风光和将士生活的诗歌,它通常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感慨。
”2. 诗歌与诗人介绍(1)介绍纳兰性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著称。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想象纳兰性德笔下的边塞将士生活是怎样的吗?”3. 课文内容概览(1)展示《长相思》全文:“让我们先来朗读一遍这首诗,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
”(2)简述课文内容:“这首诗通过描写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4. 诗歌结构分析(1)分析诗歌结构:“《长相思》分为上下两阕,每阕四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重复和对比的手法。
小学语文-长相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长相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畔”“聒”。
能读准并理解“榆关、那畔、千帐、聒碎、更”等字词。
2.初步感知“词”的特点,学习通过看注释,查资料,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3.通过熟读、品读,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提高热爱祖国文字的热情,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词”的特点,学习通过看注释,查资料,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水调歌头”歌曲一、谈话导入,了解词人1.同学们,你们有偶像吗?你的偶像是谁?他是做什么的?(生答)哦,你们的偶像有歌星,有影星,还有战斗英雄。
我也有偶像,和你们不一样。
我的偶像已经300多岁了,但依然非常非常帅。
想知道是谁吗?(出示影视形象图片)看,帅气吗?当然也有人说他长这样。
(出示史料记载图片)不论他到底长成什么样,在我的心里,他外表俊朗,才华横溢。
2.学生交流资料。
他就是纳兰性德。
有同学认识他吗?(生交流)师补充资料:文武双全,清词三大家之一,词风清新。
因为喜爱他的词,他也就成为了我的偶像。
让我们一起走进词《长相思》。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鼓励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二、介绍词过渡: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读词。
词是诗的特殊形式。
1.词牌。
课前一支歌,我们听到的就是一首词,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词牌)来,自己读读。
这个小圆点叫间隔号,间隔号的前面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今天我们学习的长相思比较特别,词牌也是词的题目。
2.长短句、小令。
第一次读词,有没有发现词和诗的区别?(出示:长短句)因为句式长短不一,词被叫做“长短句”,长一点的词叫长调,中度长的叫中调,最短的叫什么?对不起,猜错了,最短的词叫小令。
(出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请问《长相思》属于什么?(生答)恭喜你,答对了!【设计意图】:第一次学词,介绍关于词的基本知识。
五年级语文长相思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长相思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长相思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这首词,对仗工整,词中涵义深远,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词中讲诉了对故乡、家人深深眷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忠君报国与天伦之乐在他心中交织着,呈现出矛盾心理。
让五年级的学生来领会其中的意蕴,我利用了大量的辅助资料组织教学。
比如:词人纳兰性德的生平,家庭背景等。
让学生知道纳兰性德是皇帝身边的侍卫时,就会懂得纳兰性德不属于他自己,不属于他父亲,不属于他妻儿,他只属于朝廷。
所以朗读指导教学与情感体验教学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中,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移情想象之中构建“故园”的丰富生活场景,体味作者“忠孝难两全”的矛盾心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课文,直切主题。
1、师: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
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出示课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请学生朗读。
4、思考:这句诗中以什么来衬托思乡之情?5、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长相思》6、解题、质疑:(1)“相思”是什么意思?(2)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3)指导读题,注意长的读法,意味深长些。
(设计意图:以古诗文引入主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这一单元就是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课文,不偏不移,与主题相吻合。
让学生质疑,更能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走近文本。
)二、走近《长相思》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提醒读音:ɡūo聒ɡēnɡ更2、指名读:ɡūo聒ɡēnɡ更3、指名读全文,读后评价。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长相思》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三首《长相思》的背景及作者情感。
2.掌握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和意象。
3.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词中的象征和隐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长相思》的背景,讲解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经历。
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如“长相思”、“情难舍”等。
二、课堂讲解1.讲解第一首《长相思》作者背景: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湘真,清代著名词人。
诗词内容: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意象分析:山、水、榆关、夜深、千帐灯、风、雪、乡心、故园情感分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讲解第二首《长相思》诗词内容: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意象分析:山、水、榆关、夜深、千帐灯、风、雪、乡心、故园等。
情感分析:与第一首相似,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讲解第三首《长相思》诗词内容: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意象分析:山、水、榆关、夜深、千帐灯、风、雪、乡心、故园等。
情感分析:与前两首相似,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首《长相思》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并说明原因。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选择一首《长相思》进行仿写,要求运用相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对纳兰性德及其诗词的了解。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纳兰性德的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课堂讲解1.第一首《长相思》讲解意象分析:“山一程,水一程”,这里的“程”字可以让学生思考其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旅程的艰辛。
情感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远离家乡的经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教学目的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枫桥夜泊》。
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这首诗的意思。
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3.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板书:山居秋暝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3)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
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
有《王右丞集》。
二、诗歌朗读指导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
3.诵读全诗。
诵读指导(出示课件5)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表达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局部,写的是黄昏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三、诗中有画(一)题解(出示课件6)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黄昏,点明了详细时间。
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黄昏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二)诗中有画(出示课件7)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这里犹如世外桃一般。
板书:诗中有画(出示课件8 )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复原为一幅古典的卷轴画。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局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会认“榆、畔、聒”三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
2.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说教学准备】PPT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1.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长相思》这首词。
2.简介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我用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概括了王安石《泊船瓜洲》和张籍《秋思》中的乡愁。
温故而知新,十分自然地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长相思》乡愁的探寻。
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2.交流学习效果。
(1)(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
)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读准了没有。
(2)指名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3.指导朗读。
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有的读《长相思》(快速而平淡地)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读,《长相思》(缓慢而深情地),有感觉吗?有味道吗?读词就要读出这样的味道来。
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4.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首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读上四遍,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停顿适当。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长相思》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长相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相思》教学设计篇1教材解析《长相思》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诗,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词的上阙记叙长途跋涉,远离故乡的情状。
下阙描绘行程中的夜景,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设计意图纳兰性德是位清朝的词人,离孩子很远,加上他自己内心的追求与无法改变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他内心细腻又多愁善感,这样复杂的情感,孩子更难理解。
我主要从读准词、读懂词、感受情感、读懂作者内心几个方面展开教学,每个环节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推进。
第一读——读准,第二读——读出节奏感和韵味,第三读——读懂这首词讲的是什么。
在不断的朗读中去理解词意,感受情感。
我个人会觉得在理解词意这点是我这堂课做比较好的。
在理解词意上,我希望不影响诗词的意境,从景物到整体,想象词中的画面,想象词以外的画面——故园。
最后辅以纳兰性德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理解纳兰性德的不得不离别的无奈、痛心。
课堂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营造离别、伤感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教学目标1、认识“榆、畔、聒”等三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
2、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词。
3、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词人的思绪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乡愁这一永恒的话题。
请跟我一起读几句诗吧!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
岑参说——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乡愁是那一句句向家人报平安的话语;李益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乡愁的听到芦管声后那一个个眺望故乡的身影。
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看看他眼中的乡愁是什么样的。
长相思教案(通用5篇)
长相思教案(通用5篇)长相思篇1(一)教材分析《长相思》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选编这首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二)设计理念: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
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有节奏地读词,理解词意,真切体悟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的乡愁。
2﹑拓展词句中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使学生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读懂词意,体悟乡愁。
教学难点:展开想像,感悟词人的爱国情操。
教学流程及内容设计: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1﹑组际比赛背诵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2﹑家乡,是每个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谁一触动它,就会发出最缠绵的思念之音。
今天我们就随着《长相思》,与纳兰性德共弹一曲思乡曲吧﹗教学策略及意图:背诵思乡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用富有感染力的导语,拨动学生思乡之琴弦,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品读词文,感知词意1﹑指导学生准确﹑有节奏地读词。
①出示读词要求:仔仔细细读4遍,读前2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2遍,注意把它念通顺,念得有板有眼。
②课件出示配乐《长相思》,学生自由读(可与同学合作,可邀请老师参加)。
③指名读,引导纠正“更”“聒”的读音。
④师生合作,给词标上节奏线。
⑤师范读(缓慢而深情的)⑥生试着读出词的意味。
教学策略及意图:读通是读懂的前提。
因此,先让学生试读,适时辅以教师的范读,或学生的赛读,力求读通的同时,读出情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反思古诗词三首《长相思》(部编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诗词中的一个意象或情感表达,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2.诗词朗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诵活动,通过朗读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情感表达:领悟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家国情怀,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波动。
-艺术特色:学习《长相思》的结构、用词和表达技巧,如对仗、夸张、借景抒情等,领会其艺术魅力。
举例:《长相思》中的“风一更,雪一更”通过自然现象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家的思念,这是诗词表达情感的核心手法。
2.教学难点
-意象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诗词中的意象转换,如从自然景观到情感的过渡,需要教师引导和解析。
4.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诗词中的精准用词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
5.培养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感悟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掌握词中的生僻字、词,如“榆关”、“瘦”等,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运用。
-意境体会:分析“山一程,水一程”等意象,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描绘出行途中的孤独与艰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长相思》,使学生对中国古诗词文化产生兴趣,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诗词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感受美,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创作热情。
3.提升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解读《长相思》的内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长相思-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长相思-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长相思》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抒发思念之情的五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了出塞将军的形象和他思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的感情。
诗歌朴素而感人,表达了中国古代士人对亲情和家国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2. 重点难点•理解长相思的词义,懂得将军为何对远方亲友如此思念•掌握国学经典《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分析描写将军和他的形象语言,了解古代士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态度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长相思》的意义,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能够谈论出自己对将军的理解和感受•熟练运用“如”、“似”等比喻手法,理解并能够简单运用•能够背诵课文,掌握其中生词和重点词汇2. 技能目标•能够合理运用语言来表达对将军思念之情的理解和感受•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其他文本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思念之情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能够从古代诗文中汲取情感营养,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感情认同三、教学安排1. 教学过程1.引入:先让学生欣赏整篇《长相思》诗歌的朗诵或试着找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2.阅读:让学生阅读《长相思》诗文,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义和每句话的修辞手法。
3.朗诵:请几个学生把诗词朗诵出来,增加他们的朗诵技巧。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练习自己说话和沟通的能力,让他们说清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他们分析诗歌内涵。
5.抽象:讲解学习国学经典《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的意义,引导学生从精神成长的角度理解王之涣诗歌中的内涵。
6.模仿:请学生模仿将军的写法,写一个对亲人思念之情的情诗。
先让学生练习写一个段落来体会写作过程中的难处,并让他们相互交流以改进自己的作品。
7.总结: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让学生领悟到《长相思》的内涵和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进行适当发言。
2. 教学步骤1.学生通过朗读和阅读理解课文2.学生分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所理解的诗文内容3.介绍国学经典《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并体现到诗文中的价值4.学生模仿将军的写法,想象一个亲人离自己远去,通过诗歌表达思念之情5.整合学生的表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结论四、教学评估1. 评价标准•能够理解《长相思》的意义,并讲述自己对将军思念远方亲友的感受和领悟•能够运用模仿手法,写出具有较强情感表达能力的诗歌•相互交流沟通有效,学生能够重合作意识,共同完成任务2. 评价方式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通过观察、听取、交流等方式获得信息,然后根据学生表现的好坏给予反馈。
长相思的教案设计
《长相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2)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长相思》。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1)诗文中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意境。
(2)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长相思》的文本和译文。
(2)生字词的讲解和练习材料。
(3)相关的教学图片或多媒体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长相思》。
(2)收集有关家乡和亲人的资料,准备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关于家乡和亲人的故事。
(2)引入课文《长相思》,激发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长相思》,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新词汇。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朗读与表达:(1)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长相思》。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诗文中的情节。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课文《长相思》。
2. 写一篇关于家乡和亲人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背诵、短文写作和家长的签字确认,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家长的参与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3篇
第1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它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的词。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设计意图: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体味诗歌的情感。
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导入。
有这样一位词人,他贵为清代康熙年间相国家的公子,是皇帝身边一等的御前侍卫,文武双全。
他拥有显赫的出身,惊世的才华,他就是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词《长相思》。
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为学习诗词奠定基础,作者独特的背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朗读。
注意“畔”、“聒”、“更”的读音。
2、你在读的时注意到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在字面上以空格的形式分开,而在朗读是要注意上阕和下阕之间的停顿和衔接。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3、朗读古诗词,正确的停顿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的意思,还可以带领我们体会作者的情感,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一读,试着读出词句间的停顿和节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写聒这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字正腔圆的诵读这首词。
【过程与方法】充分了解作者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把握词的内容,关注词中人物的场景,体会作者的那份乡愁。
2.激发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词的思乡之情,进而升华至热爱祖国。
教学准备:《长相思》电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课:让学生齐读课件呈现的标题《从《静夜思》读起》。
《静夜思》,一首家喻户晓的诗篇,一首妇孺皆知的诗篇。
那么,《静夜思》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呢?(指学生回答:思乡)是的,思乡,我们把身在异国的人们想念家乡的情怀称作:乡愁。
(出示电子课件)让学生齐背《静夜思》。
《静夜思》老师诵读。
是的,那么诗仙笔下的《静夜思》,诗仙笔下的乡愁,真的是那轮明月下的故土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真正的面纱。
出示课件《山月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中的景物。
除了那轮明月之外,还有重重叠叠的山脉,正是这山脉阻隔了他回家的难度。
所以李白的《静夜思》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一轮明月,一色无尘;一轮山月,阻隔思念之人。
是的,所以李白的那份乡愁不是那轮明月下的故土,而是,一轮山月下的故土。
山,高大雄伟;山,连绵起伏;山,重重叠叠。
阻隔了思念人的回家路,只能把思念寄托在那轮山月之中。
二、教学过程1.初读《长相思》这是李白眼中的乡愁,这是诗人中的乡愁,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一下词人眼中的乡愁,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笔下的乡愁——《长相思》。
大家开始自由读《长相思》,看看词人眼中的乡愁都有那些景,哪些物。
2让学生齐读《长相思》。
分别指定学生来讲自己心中的词景、词物。
那么这些字能表达怎样的情?又是如何体现的?再齐读《长相思》。
2.分层感悟《长相思》(1).精讲《长相思》上片:是谁走过了“山一程”,又是谁渡过了“水一程”?(指明学生答:纳兰性德)真的是纳兰性德吗?再问一句,又是谁“身向榆关那畔行”?是谁的身?此时的身又在何方?要了解这些问题,得先看看后一句“夜深千帐灯”。
《长相思》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长相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长相思》这首诗的作者和背景;2. 分析诗歌的词章结构和情感表达;3.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4. 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诗歌的词章结构和情感表达;2.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2. 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长相思》这首诗的文本;2.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3. 学生用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课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如:“你们对诗歌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什么?”等等。
2. 诗歌背景介绍(10分钟)学生对于《长相思》这首诗的作者和背景进行了解。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作者辛弃疾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 诗歌分析(30分钟)教师将《长相思》这首诗的文本逐行进行解读,分析词章结构和情感表达。
教师重点解释难点词汇和句子,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意境和感情。
4. 诗歌欣赏(30分钟)教师播放朗读者朗读《长相思》这首诗,让学生先静听诗歌的声音,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然后再播放配有背景音乐的诗歌朗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5. 合作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分享对《长相思》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并与组员进行互动交流。
6.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就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诗歌欣赏心得,可以选择《长相思》这首诗进行赏析,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进行欣赏和写作。
七、板书设计:《长相思》教案- 了解《长相思》的作者和背景- 分析诗歌的词章结构和情感表达- 掌握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提升诗歌欣赏能力八、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对《长相思》这首诗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也提高了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长相思》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长相思》教学设计优秀10篇《长相思》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1、导入: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2、读准《长相思》:反复诵读后讨论: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印象和感觉?3、读懂《长相思》: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征途)你从哪儿读懂这是在行军途中?作者的“心”又在哪里?(心在故园)你是从哪儿读懂的?4、小结: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
怀着这份感情,齐读《长相思》。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1、想象上阕的情境: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2、自由朗读词的下阕,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
(音乐、画面)3、对比引读: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
有的只是──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
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
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指名朗读词)4、小结:《长相思》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齐读《长相思》。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1、质疑问难: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2、互文印证: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
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教案 -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词《长相思》,使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对爱情的诗意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欣赏与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投影仪。
2. 黑板或白板。
3. 古诗词《长相思》的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词的特点,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古代诗词的认识和感受。
讲解:1. 讲解《长相思》的背景和作者。
- 《长相思》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难以相见的爱人的思念之情。
- 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2. 阅读《长相思》的原文,并解读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 在阅读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学习古诗词的韵律与辞藻。
- 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韵律结构和对仗技巧。
- 解释古代诗词中出现的一些特殊辞藻,鼓励学生去尝试理解并产生自己的理解。
实践:1. 分组讨论与交流。
- 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对《长相思》的理解和评价。
-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古代诗词的情感和思考。
2. 学生自由创作。
-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可以自由创作一首与《长相思》有关的诗词。
总结:1. 整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并分享给全班。
拓展:1. 给学生推荐其他与爱情相关的古代诗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创作的成果,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长相思》教案(优秀5篇)
《长相思》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相思》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长相思》的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
《长相思》的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长相思》的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长相思》的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挑起“身心”矛盾,走进“相思”故事周一贯先生一再告诫语文教师,提问要有较大的覆盖面、穿透力、挑战性。
当教学到达矛盾处时,把问题呈现出来。
此时,教师若能趁温点火、开闸放水,火势会更旺,水势会更大。
课堂上,王老师引领学生在“有板有眼地读,尽可能读出味道”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纳兰性德为什么长相思”,情感激荡中的教学环节如下。
师:长相思,长相思,纳兰性德为什么长相思?请大家仔仔细细看一看插图,再仔仔细细读一读后面的注释,再连起来想一想,整首词在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按教师指点的方法学习。
)师:我提两个问题,看看你是否读懂了?第一个,“身”,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在何方?(学生思维活跃,分别说:在山海关、在山海关关外、可能在山路上、可能在崇山峻岭的山路上、可能在大河的船上、可能在营帐里。
王老师分别叫他们站着,指出这就是纳兰性德经过的六个点。
)师:读懂了一半。
一句话,纳兰性德“身”在征途。
(板书:身在征途)师:第二个问题,“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在哪儿?(学生说:在他的故乡、在他的家乡。
)师:心在家乡、在故乡,心在“故园”。
(板书:心系故园)师:纳兰性德把自己掰成了两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随手画上大圆圈)把他们合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完全挑起了学生心尖的矛盾。
)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课堂怎样做到“一江春水向东流”?怎样“让学生把活的知识学活”(魏书生语)?实践证明:一篇篇看似索然无味的课文,只要有一个引爆点、生发点、辐射点,必定会让学生茫然的目光聚焦。
我们都知道: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
此时,学生看着王老师精心预设的板书,听着王老师说“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身’、‘心’掰成了两半,把他们合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的深层启迪,其心中怎能不激起探赜索隐、追本溯源的兴趣?浸润着这样的问题情境的课堂,学生的思考是兴奋的、快乐的、昂扬的。
长相思说课稿(热门16篇)
长相思说课稿(热门16篇)在编写教案模板时,教师需要注意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请大家阅读以下范文,了解教案模板的结构和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小学语文说课稿:长相思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时采取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
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2、读悟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3、想象法: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的情怀,发表独立的见解,揣摩人物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说教学过程。
《长相思》说课稿《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本单元的课文,不论诗词还是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
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长相思教案【篇一: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设计】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一)导入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二)读准《长相思》结合诵读穿插讨论:──“更”为什么要读平声?──什么人听得到打更的声音?更声对这些人意味着什么?──“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风,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觉?(三)读懂《长相思》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
读后讨论: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指名多位学生回答)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
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
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师: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
把它们连起来,(在这两句上画一个圆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四)小结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
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一)想象上阕的情境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你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
──你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
──你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
──你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你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二)自由朗读词的下阕师: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
(播放音乐、画面)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那还可能是??(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好一幅恬静安闲的村居图。
──故乡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针针纳入寒衣的线啊!──故乡就是妻子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啊!──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团圆之夜啊!──故园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乐融融的生活。
??(三)对比引读师: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
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
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朗读词)师: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
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朗读词)师: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指名学生朗读词)(四)小结师:面对此情此境,纳兰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词中大大地写下了这个让人心碎的“碎”字。
同学们,什么碎了?(学生自由发言)师:《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全班学生齐读《长相思》)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一)质疑问难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你为什么要远离家乡去从军呢?──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你离开家乡已经有多长时间了?──你在行军途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二)互文印证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
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师:还有谁也想这样问一问诗人?在回答中穿插情境诵读:──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是男子汉的理想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纳兰性德深情地问自己──(齐读此句)(三)回归课文师: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
(四)小结师: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中。
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读:长相思。
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读:长相思。
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生读:长相思。
【设计思路】一、语文课程具有整体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
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程具有情感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努力在情感上下工夫。
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咀嚼品味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互文参读中升情。
三、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努力做到引领价值、传承文化。
古诗词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其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本课教学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而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点评】【篇二:长相思教案一】《长相思》教学设计一、导入。
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二、自读(读音和节奏)。
(1)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
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读得字正腔圆,真好。
“风一更”这个“更”字是个多音字。
“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预备起!(2)真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吗?好,开始。
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你还有没有注意到她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对!这叫读得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预备起!三、读出味道来。
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读法。
有的读“长相思”(语调平平)。
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念“长——相——思”(充满感情)有感觉吗?有味道吗?读词争取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明白吗?好,按自己的节奏读。
(1)谁来读一读《长相思》。
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预备开始。
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
(2)谁还想读?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四、初读后说留给你的印象。
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带着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长相思》读。
五、看注释和插图,了解意思,提两个问题。
好!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
明白?默读《长相思》。
好了,周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
(老师板书:身)(1)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
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2)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
(板书:心)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 用词当中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教师板书:心系故园)七、再读,读出身、心分离的感受。
一个远离,一个思念, 身与心的分离,带着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八、闭眼,听师范读,想画面。
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九、写故乡的画面。
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
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那可能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故园,在家乡,在??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
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
谁来?十、激情引读。
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
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碎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写“碎”)师: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