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_中华诵教案
完整word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四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下册)学期计划一、教材分析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
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四年级下中华经典诵读教案
1、长歌行教学目标: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
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
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帮助。
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绿竹教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绿竹教案幼儿园阶段:(1)国学经典:《地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2)人文成都专场朗诵(3)简述:《三十万》和《人文成都专题》选诗用普通话拼音,“不求透彻,只求熟悉”,让孩子从小就将“三十万”背熟,背诵准确,获得基本的文化影响,接受标准化的语言训练,具备基本的感性认识和热爱祖国和家乡。
小学一、二年级:(1)国学经典:有计划地完成《弟子指点》拼音版复习《三人物经典”与“百家姓”有计划地“千字文”(2)古典诗词:《黄鹅》、《草》、《寂夜思》、《春晓》、《清明》、《一二三里》、《怜》农业(上)、江南渔民(韩乐府)、江南好(字)、风、柳叶、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怜农》(下)《游子之歌》《游园》《枫桥夜公园》《春日》《返乡木偶书》、《智利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韩乐府)。
(3)人文成都专场朗诵(4)简述: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在巩固阅读成果、加强儿童记忆的基础上,完成《弟子指点》的注音版。
在背诵中,要求学生准确地阅读单词的读音,逐渐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思,但不要解释或分析。
背诵古典诗歌,要特别注意“背诵心意”,学生要能背诵,大致理解其含义。
在“人文成都专场朗诵”中,成都名胜区联合会的朗诵,不仅要让学生背诵,还要在地上走走讨论。
小学三年级、四年级:(1)国学经典:有计划地阅读《弟子指导》注释版的理解和理解。
有计划地背诵并完成《朱子通孟授记》修订版有计划地背诵并完成《殿云歌》修订版(2)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四句句——晚日,江山美人》、《小池塘》、《江南春》、《紫禁城之歌——黑夜风》《林中》、《四句句——青柳上的两只黄鹂》、《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未遇、问西林壁、夏绝句望天门山秋浦颂黎明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乐游园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七步诗《云》、《凉州词》——葡萄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溪》、《临安府碑文”、“出城——秦汉明月关”、“芙蓉楼送信笺”、“参军——青海长云”、“黑雪山”、“鹿柴火” 、《赐王伦》、《苏建德河》、《古浪月行》、卜栓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灯》、郎陶沙【南唐】李煜《帘外雨》,于美人?听雨[宋]姜杰《楼上年轻人听雨歌》,魂奴?蜀波山路中笔【宋】辛弃疾《少年不知悲的滋味》(3)人文成都专读(4)简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重复步的方式。
四年级下册中华诵
四年级下册中华诵四年级下册中华诵一、引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教材中增加了中华诵模块,旨在通过深入讲解,引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古诗词篇中华诵中的第一个篇章就是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是各个时期文人墨客心情和思想的真实写照。
通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朗读传统的古诗,品味其中的美妙,感受它们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三、神话传说篇神话传说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道特色风景。
在中华诵中,同学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神话传说,了解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以此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与深邃。
更重要的是,这些神话传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四、历史文化篇通过中华诵,同学们还可以了解到我国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
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还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和渴望。
五、地理风俗篇中华诵中的地理风俗篇章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华大地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
通过地理风俗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习俗风情,进一步领略中国的多彩内涵。
六、结语通过学习中华诵的内容,同学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增加对文化的热爱和敬意,并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下去。
相信这些内容的学习,必将对同学们的成长和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添砖加瓦。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爱我中华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爱我中华北师大版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可以把自己素日的所见、所闻中与民族尊严有关的故事和事情,停止所想、所感,然后整理写上去。
学情剖析先生在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中经过摘抄好词佳句积聚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才干有所提高。
局部先生与教员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局部先生却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一课时一、激起兴味,导入新课1、同窗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小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自相残杀〔放歌曲爱我中华〕。
2、课前同窗们都搜集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谁来给带大家引见,展现一下?3、你们想唱这首歌吗?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了解歌词,那我们就一同到文中看一看吧!二、初读,读通多媒体出示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课文读正确,读迟滞。
2、提出自己不懂的效果,用〝_〞或〝?〞画出来。
在小组内与同窗讨论交流。
三、再读,感知谈读书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经过课文中哪些词句失掉的?请再读读课文。
四、研读,感悟依据学情随机反应。
1、经过研读,感遭到不论五十六种言语有多大的差异,但有一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我中华〞。
①结合有关语句谈了解,讲感受。
②点击教学软件,经过大屏幕放映⑴奥运会上运动健儿在运动场上英姿英发的场景,使先生目击各族健儿在世界竞赛场上为祖国摘金夺银争得荣誉的局面。
放映⑵医护人员在非曲时期救助病人的画面,使先生体会到中华各族儿女在爱国热情的鼓舞下,在各行各业中忘我任务,无私贡献的肉体。
③指点感情朗诵,边读边想象那感人的局面。
2、经过研读,体会课文包括的思想感情过渡:看到这一幕幕动人的局面,我们心潮涌动,热情澎湃,清听作者的慨叹。
①出示课件,先生边看边听边体会。
②引见资料,协助先生体会课文所包括的思想感情。
«爱我中华»这首歌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著名曲作家徐沛东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是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扮演而创作的主题曲,音乐采用壮族官方曲调并停止了开展。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 1.doc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刘桂芳活动一:祖国风光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索、想象、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谁的一首诗,你能勇敢地站起来朗诵给大家听吗?你能说说这几首诗描写的什么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怎么样?(好)(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4.感受祖国的美好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集体带有感情地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祖国风光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1.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美丽的风光,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课后继续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爱我中华(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爱我中华(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案:《爱我中华》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活动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学生反馈。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然而,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四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品读古诗、配画、悟诗情来感受诗境。
2、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悟人生哲理。
3、引导学生朗读、背诵相互关的经典作品,多种形式展现诵读经典。
4、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点:1、朗读、背诵古诗,让学生烂熟于胸,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指导学生吟诵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开放式活动课:古诗朗诵、国学经典背诵、表演故事、看画吟诗、配乐唱古诗、自创作品、谈及感受和收获。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背诵1-4年级课本中研究的古诗以及本学期课外积累的经典古诗、国学经典作品。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国学经典诵读的配乐。
活动过程:一)教师导课:欢迎老师们的到来,让我们用学过的古诗来赞美老师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主持人上场:中国是诗的国度,让我们进入第一版块——“交流展示、点拨激励”。
请欣赏“唐伯虎点秋香”——古诗串串烧,让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读音将古诗背诵出来。
三)主持开始:四年级全体同学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题目:诵经典,感悟人生今天学校举行了一场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我深受感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同学们积极参与,诵读了许多经典作品,不仅能背诵,更能活学活用,感悟人生。
在“看图吟诗”环节中,我们通过一幅幅插图猜出了学过的几首古诗,并有感情地吟诵了出来。
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诗的情景交融之美。
在“古诗情景剧再现”环节中,同学们通过表演将古诗词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更加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诗画交融之美。
在“课外经典诵读展示”环节中,同学们不仅将经典作品诵读得十分动情,还通过改编创作出新的经典作品,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经典的魅力所在。
四年级下册中华诵教案
四年级下册中华诵教案四年级下册中华诵教案春日《共3课时》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2;感受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积淀的精美华章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春天?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二》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自己通过链接认识诗人。
2;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3;指名学生读。
《三》诵读第一首《春日》。
《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全班齐读。
《2》指名读,评读。
《3》跟教师读。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根据注释,译文了解诗句意思,从简析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3;全班齐读译文。
4;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拟人。
原来诗歌也能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今天,我们又长见识了》5;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韵味。
《配乐读》6;各种形式的背诵。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组背。
《配乐背》《四》诵读第二首《春日》。
《出示幻灯片》1;读诗句。
《1》男女生读。
《2》跟读,齐读。
《配乐读》《3》比赛读。
《配乐读》《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比一比谁读得好,奖励“读书小能手”称号,奖品一本记事本》2;学生自主交流说说作者这首美丽的春天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
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来吧!3;背诵。
《1》同桌背《2》指名背《3》全班评出“背书小能手”,《五》诵读第三首《春日》,《出示幻灯片》1;读诗句。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导读。
《配乐读》《3》学生与教师配合朗读。
《配乐读》2;学生默读注释,译文,简析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下册诵读教案
四年级下册诵读教案第一篇:四年级下册诵读教案乡村四月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正确理解“蚕桑,山原,白满川,子规,才了”等词。
(2)通过诵读,解读,感悟诗文,了解内容,体会诗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能默写这首古诗。
古诗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难点,1.学习诗的内容,理解诗词意思。
2.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情景,通过语言描述出来。
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光盘等教学过程:一、由诗入手,激发兴趣1.你知道哪些写风景的古诗?生答:(《春晓》《咏柳》《游山西村》《鹿柴》)2.板书课题:乡村四月3.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字续古,一字灵舒。
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一生没有作官,布衣终身。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在永嘉四灵中年事最高。
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4.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5.出示挂图,观察感受。
二.自主学习诗歌,进行质疑(提倡自主学习,形成能力)1.看光盘听范读,画出节奏。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强调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学生自由练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4.小组内学生进行轮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学生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三.针对疑难,互教互学教师引导理解和欣赏(提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2)教师引导欣赏①这句话写了哪些景物呢?(绿原、白川、子规、烟雨)②作者所描绘的是一副什么景色图呢?(江南水乡的初夏美景图)③小结:是呀!作者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古诗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古诗
教案标题:中华经典诵读教案古诗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古诗词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诗词的欣赏和诵读技巧。
难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古诗词的选材,如《静夜思》、《将进酒》等。
2. 制作课件或教学PPT,展示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和注释。
3. 准备音频或视频资源,让学生听取古诗词的朗诵和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介绍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和地位,引导学生对中华经典的认识和热爱。
二、欣赏古诗词
教师播放古诗词的音频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聆听古诗词的朗诵和演唱,感受古
诗词的韵律和美感。
三、诵读古诗词
教师逐句解释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指导学生正确的诵读技巧和表达方法,让
学生跟读古诗词,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情感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古诗词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古诗词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培养他们对中华经典的热爱和传承。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成长。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诵读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下册)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下册)学期计划一、教材分析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
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二)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 全班比赛)
(六)总结巩固
回顾所学,加强记忆。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学生掌握的效果比较好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三周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论语.雍也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在创设的情景中感知其中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2、背诵《论语.述而》片段并简要陈述理由。
四、要求学生谈谈学习《论语.述而》后的收获。
1、提出要求:请学生结合《论语.述而》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b)学生谈收获。
学生1:《论语. 述而》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学生2:《论语. 述而》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句话就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学生掌握的效果比较好。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四周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经典要义故事
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古人的生活方式,理解平淡是福的人生哲学
诵
读
目
标
1、诵读经典要义,并且达到会背诵的地步。
2、熟悉故事《梅妻鹤子》的内容,并且品味其中的内涵。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给诗配画,给画配诗,体会诗境,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悟人生哲理。
3、通过多种形式诵读经典。
4、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5、增强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三、开放式活动课――有诗朗诵,国学经典背诵、讲述表演故事,成语接龙,看画吟诗,配乐唱古诗。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1、背诵四年级下册子五首古诗,及周目标导航中的内容。
五、活动过程:(一)师导课:今天,有这么多老师亲临我们的课堂和大家一起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你们高兴吗?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不辞劳苦,呕心沥血,面对这种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你们能用学过的古诗来赞美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把这两句诗献给在座的老师们,向老师们问好!孩子们,在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让我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下面由请我们的小小主持人上场:(先打出灯片1)(二)主持人:大家好!我叫程子彤,我叫齐嘉欣。
今天由我们俩来主持这次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三)主持开始: 1.主持人1: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古诗词在中华文明史上划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版块――“交流展示、点拨激励”。
首先请听古诗串串烧。
(背诗) 2.主持人2:本学期,我们全体同学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再一次沉醉在中华经典的春风秋雨里。
下面请欣赏国学经典节选展示。
首先请听《大学》节选。
(背诵)接下来请欣赏《三字经》节选(背诵)最后请欣赏《弟子规》节选(背诵)3.主持人1: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四十三们为大家带来的词语对对碰展示。
四年级第二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课题:《道德经》教学内容:第47-49章目的要求: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回顾《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道德经》第47-49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窥牖弥歙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无为而无不为。
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四、个人上台展示五、评选诵读明星第二课时课题:《道德经》教学内容:第50-52章目的要求:1、熟读,体会古文的韵味。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这三章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熟读,并能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三、师生共同回顾上节《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道德经》第50-52章能熟读,并从中有所收获。
2、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音。
兕覆兑殆摄3、师领读一遍全文。
4、明确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明确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6、生跟师读两遍。
7、全班齐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8、指名读,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
9、分小组读。
10、男女生分别读。
三、让学生大致了解学习内容的意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句:1)出生入死。
2)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四年级古诗文朗诵教学计划
四年级古诗文朗诵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走进古诗文(中年级版)第 16首到到第20首。
教学目标 1.过古诗文的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2.通过古诗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民族经典文化,丰富
学生的文化底蕴。
3. 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古文常识,为进一步
学习古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周次内容安排
第一周《江南春》
第二周《清明》
第三周《小儿垂钓》
第四周《凉州词》
第五周《出塞》
第六周《早发白帝城》
第七周《别董大》
第八周《江畔独步寻花》
第九周《渔歌子》
第十周《望洞庭》
第十一周《芙蓉楼送辛渐》
第十二周《望天门山》
第十三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第十四周《浪淘沙》
第十五周《田园乐》
第十六周《乞巧》
第十七周机动
第十八周考察
教学评价一、口头背诵。
二、书面检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朗读教学教案
本文针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的课文朗读环节,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份针对性的教学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延伸。
一、课前准备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领会意境,朗读流畅。
(2)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材准备(1)教师备课笔记。
(2)学生课本、朗读稿、字卡、词语卡片等。
3. 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教师可以在课前放一段音乐,或者用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为学习本节课文做好心理准备。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如“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之后,都想到了什么?”“你们看了这幅画作,心里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 课文朗读(1)学生模仿教师。
教师先朗读一段课文,让学生模仿自己的语音语调,适当调整自己的速度与语音语调。
(2)学生自读。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朗读,把握好节奏和语调,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发音的不足之处。
(3)点读:针对生词和语法困难的句子,教师以点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这些单词和句子。
(4)整段朗读: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朗读,让每组朗读出自己感觉舒适的音调,达到效果。
3. 评析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析交流,让好的学生分享他们优秀的朗读经验和体会,让其他同学学习、模仿或者借鉴。
二、教学过程1. 集中课堂活动让学生听取篇章,引导学生完成课前阅读任务并分享感受,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三人分组——情境表演学生按三人一组,针对课文中所学的一个小故事进行情境表演,其中一个人担任“讲述者”,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表现所学的故事。
每个学生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演的角色,感受情境,总结经验。
三、课后延伸1. 词语操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讲解生词、短语等,并发放到具体内容的练习。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教案标题:中华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3. 通过诵读中华经典,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经典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中华经典的诵读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学习中华经典中的经典诗句和名句。
4.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
教学重点:1. 理解中华经典的内涵和价值。
2. 学习中华经典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3. 掌握中华经典的诵读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
2. 理解中华经典中的深层意义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 中华经典的相关资料和诵读材料。
2. 录音设备和投影仪。
3. 诵读练习的素材和习题。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相关故事引入中华经典的概念和意义。
2. 介绍中华经典的背景和历史地位。
知识讲解:1. 分享中华经典中的经典诗句和名句,解读其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2. 介绍中华经典中的经典作品和作者,让学生了解其影响和贡献。
诵读练习:1. 分发相关的诵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诵读练习。
3. 分组进行小组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表达训练:1. 引导学生分析中华经典中的经典诗句和名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和解释。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理解。
总结反思:1. 总结中华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中华经典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华经典作品,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2.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诵读比赛和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诵读表现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水平。
3.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进行综合评价。
2019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爱我中华 北师大版精品教育.doc
1、《爱我中华》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会运用生字进行组词、写话,在平日交流中使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能够把自己平日的所见、所闻中与民族尊严有关的故事和事情,进行所想、所感,然后整理写下来。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放歌曲爱我中华)。
2、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谁来给带大家介绍,展示一下?3、你们想唱这首歌吗?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词,那我们就一起到文中看一看吧!二、初读,读通多媒体出示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用“_”或“?”画出来。
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三、再读,感知谈读书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过课文中哪些词句得到的?请再读读课文。
四、研读,感悟根据学情随机反馈。
1、通过研读,感受到不管五十六种语言有多大的差异,但有一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我中华”。
①结合有关语句谈理解,讲感受。
②点击教学软件,通过大屏幕放映⑴奥运会上运动健儿在运动场上雄姿英发的场景,使学生目睹各族健儿在世界比赛场上为祖国摘金夺银争得荣誉的场面。
放映⑵医护人员在非曲时期救助病人的画面,使学生体会到中华各族儿女在爱国热情的激励下,在各行各业中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那感人的场面。
2、通过研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过渡:看到这一幕幕动人的场面,我们心潮涌动,激情澎湃,清听作者的感慨。
①出示课件,学生边看边听边体会。
②介绍材料,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爱我中华》这首歌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著名曲作家徐沛东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是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音乐采用壮族民间曲调并进行了发展。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诗句。
(1)全班齐读。
(2)指名读,评读。
(3)跟教师读。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根据注释,译文了解诗句意思,从简析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3.全班齐读译文。
4.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拟人。原来诗歌也能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今天,我们又长见识了)
5.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韵味。(配乐读)
2、生借助课文拼音自主读诗。
3、个别读。
4、生齐读。
5、生尝试背诵。
九、总结
1、师:今天我们在吟诵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感受到了江南的美景,在诵读《笠翁对韵》(八)三肴四豪时,感受到古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这就是我们古典诗词的魅力,希望你们传承下去。
2、配乐,生集体吟诵《忆江南》(其一到其三),集体击掌打拍吟诵《笠翁对韵》(八)三肴四豪。
3、生说听后感受。
4、师:是呀,我们应该带着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无限怀念之情把这三首词有感情的读出来。
5、再看视频录音,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
6、集体读。
7、指名读,小组读。
8、看画面,生生接读,师生接读。
六、细读古诗,熟读成诵
1、播放音乐,生练习配乐读,
2、配乐,师生背诵(接读)。
3、配乐,男女生合作背诵。
6.各种形式的背诵。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组背。(配乐背)
(四)诵读第二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男女生读。
(2)跟读,齐读。(配乐读)
(3)比赛读。(配乐读)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比一比谁读得好,奖励“读书小能手”称号,奖品一本记事本)
2.学生自主交流
说说作者这首美丽的春天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来吧!
4、配乐,个别背诵.
5、分组背诵。
七、小结
1、师:听了同学们深情的朗读,老师仿佛听到诗人在诉说,诉说着他对对江南美景无限眷念之情和对往事的追忆,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让我们再一次和着抒情优美的乐曲深情的朗读,再一次感受江南美景和诗人的情怀。
2、生齐读。
八、拓展诵读
1、老师还带来了《笠翁对韵》(八)三肴四豪供大家诵读。
4.检查背诵(奖励“背诵小能手”称号)
5.布置背诵(没有被熟的早读接着背)
6.全班跟着音乐齐读(齐背)三首《春日》。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三首有关《春日》的诗句,并且把诗句背诵下来,你们表现得非常棒,我们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师感你们的努力。
国学经典诵读
《忆江南》(其一到其三共3课时)
3.背诵。
(1)同桌背
(2)指名背
(3)全班评出“背书小能手”,
(五)诵读第三首《春日》,(出示幻灯片)
1.读诗句。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导读。(配乐读)
(3)学生与教师配合朗读。(配乐读)
2.学生默读注释,译文,简析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背诵
(老师要看哪位同学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开始吧!)
国学经典诵读
《中华诵》
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敕勒歌》。读通读顺《折柳歌辞(其一)》、《折柳歌辞(其五)》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敕勒歌》诗文的大概意思,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掌握经典诵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国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敕勒歌》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著名女导演胡玫曾说过:“一个人的修养从读诗开始”,的确,古典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化中的精品。一首首清丽的小诗润物无声般地冶着人们的性情,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上节课我们一起诵读并学习了一组关于忆江面的组诗,挑战一下自己,看记住了多少。
国学经典诵读
春日(共3课时)
一.教学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2.感受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积淀的精美华章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三.教学过程。Fra bibliotek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诗歌。
2、通过朗读,领略江南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1、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请同学们一起来背一背第一单元我们学过的三首描写春日不同风格的的诗歌。
2、学生有感情背诵诗歌观《春日》、晁补之的《春日》、朱熹的《春日》。
3、春天的美景到处都是,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看吧。(出示课件:江南图片)
二、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说说你对江南的印象.
2、生描述。
3、师:是呀,在同学们眼中的江南是美好的,今天我们要一起去看看在古代诗人眼中的江南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词《忆江南》(其一到其三)
(一)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春天?
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二)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自己通过认识诗人。
2.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3.指名学生读。
二、学习《敕勒歌》
(一)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师:请大家自由读《敕勒歌》,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2、学生回顾上节容,指名诵读,全班齐诵读。
3、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畅游古典诗词王国,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主题是:南北朝民歌。前面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诵读时,认识了课本上的几个小老师,大家还记得他们吗?
生:注音、注释、译文、析论、。
师:下面我们就与这几个小老师一起学习本单元的第三首诗《敕勒歌》。(板书课题,生齐读)
4、齐读课题
三、简介词牌。
1、课件出示资料。
2、师简介。
四、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生自由读诗,借助课文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个别读。
3、全班齐读。
4、说说这三首词分别回忆江南的什么地方,说说你是从哪一句中了解到的?
5、生描述。
五、品读古诗,读出感情
1、播放视频录音朗读(践离读),生倾听。
2、师:听完践离老师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你觉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三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