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小说篇章结构分析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奇幻文学是一种让读者从现实世界转入奇幻世界中的文学类型。
它包含了幻想、魔法、神秘和超自然等元素,常常将其置于现实世界中或扭曲现实世界的事物。
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探讨《弗兰肯斯坦》这一经典作品所呈现的奇幻元素。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一部奇幻小说,它以科学实验为主题,描述了一个疯狂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创造并复活了一个怪物的故事。
小说中的奇幻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神秘实验的创造、复活死亡的超自然力量、怪物的存在以及奇异的场景描写。
小说中的神秘实验具有奇幻色彩。
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一个天才科学家,他通过集结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创造了一个复杂的实验,试图挑战神秘的生命创造力。
这一实验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也超越了人类的能力范围,因此具有强烈的奇幻色彩。
小说中探索了复活死亡的超自然力量。
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带回了生命,通过他的实验,他不仅创造出了一个死人的复活体,也从中得到了新的见解,探索了死亡与生命的奥秘。
这种通过超自然力量创造生命的情节,体现了奇幻文学的核心价值观:在奇幻的世界中探索未知和神秘的力量。
小说中的怪物形象也是奇幻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怪物是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创造的结果,他的外貌丑陋而恐怖,被其他人所唾弃和迫害。
但与外貌相反,怪物具有复杂的内在情感,他呈现了一个令人怜悯并引起共鸣的形象。
这种怪物的存在既超越了现实世界对美的界定,也呈现了奇幻文学中经典的怪物形象。
小说中的场景描写也是奇幻元素的表现形式之一。
从雪莱笔下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奇特而壮观的场景,如冰雪覆盖的北极、被雷电淋湿的实验室等。
这些奇异的场景描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紧张氛围,也使读者跳出现实世界的限制,进入作者所创造的奇幻世界。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奇幻文学的核心特征,如神秘实验、超自然力量、怪物形象和奇异场景的描写等。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奇幻文学作品,被誉为奇幻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崭新的科学思想为背景,围绕着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创造怪物的故事展开,讨论了人类对于科学的探索与权力的滥用,以及具有人性和情感的怪物。
通过对《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在奇幻文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
从文学传统的角度来看,《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需要探讨其创新和突破之处。
在《弗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不仅描绘了科学家创造生命的过程,还深入探讨了人与科学、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渴望。
这些内容在奇幻文学中并不常见,因此《弗兰肯斯坦》被视为开创了新的领域和视角,为奇幻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从故事构思和叙事手法来看,《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需要分析其奇幻元素及其运用方式。
在小说中,怪物的诞生、怪物与弗兰肯斯坦之间的对抗、怪物对人类的影响等情节都展现了强烈的奇幻色彩,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奇幻而又扣人心弦的世界。
而玛丽·雪莱在叙事手法上的运用也颇具奇幻特色,她通过怪物的自述、人物的对话、文学叙述等手法,使整个故事显得既真实又不真实,既符合逻辑又超越逻辑,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成为了奇幻文学的一大特色。
在《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除了需要探讨其创新和突破之处、奇幻元素及其运用方式、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文学意义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外,还需要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探寻其与当代的关联和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弗兰肯斯坦》在奇幻文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价值,更好地欣赏和感受这部奇幻文学的经典之作。
另一个撒旦和亚当——解读《弗兰肯斯坦》
242史华威:另一个撒旦和亚当弥尔顿的《失乐园》是根据圣经“创世纪”以及“启示录”的相关内容进行虚构扩充,讲述了上帝创造的天使名叫撒旦,试图改变“被创造”的命运,与上帝抗衡,被打入地狱。
但他不甘于屈服,为了继续扭转现有的局势,寻仇到伊甸园,化成蛇去引诱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他最终变成了蛇,而亚当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中,就文本内容而言,与《失乐园》的联系显而易见。
例如怪物在窝棚中偶然阅读到《失乐园》。
从文本语言来说,文中多次引用《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例如“而我,就像那个大魔王一样,心里装着一座地狱,我得不到任何同情。
”[1]除此之外,玛丽•雪莱本人对于《失乐园》的热爱更是促使小说间接成为《失乐园》故事的变体。
一、弗兰肯斯坦从亚当到撒旦的转换小说开篇就讲述了弗兰肯斯坦拥有完满的家庭,父亲和母亲给予他无穷无尽的爱,母亲温柔的爱抚,父亲凝视着他时那充满慈爱的微笑。
优渥的家庭,还有善解人意的伊丽莎白—夏娃的化身,就像《失乐园》中的亚当,享受着来自上帝的关爱。
然而母亲的离世以及弗兰肯斯坦对科学的向往促使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闭门不出,固执刻苦研究人类结构,孜孜不倦甚至痴迷狂热地追逐生命的起源,放弃了与家人和同龄人的沟通。
弗兰肯斯坦不再是正常社会关系中的人,而是主动放弃并且陷入自己制造的怪圈中,走火入魔的极端个人主义追求,这时他的身份开始向撒旦转换。
撒旦固执于自我的认知,试图改变“被创造”的命运,偏执的理念使他丧失理智,并注定他悲剧的一生。
弗兰肯斯坦创造怪物的过程就是他堕落的过程,当怪物完成时,他的身份已然成为叛逆天使撒旦。
撒旦的复仇执念就是实体化的“怪物”,给所有与造物者相关的无辜人带来致命的伤害。
可爱的弟弟威廉被掐死,好朋友惨死,自己青梅竹马的女友在新婚之夜离世,直到最后父亲伤心欲绝,悲痛离世。
这些都是弗兰肯斯坦罪孽的证据,像撒旦被打入地狱经历着痛苦的煎熬,饱受精神的折磨。
二、怪物从亚当到撒旦的转换“怪物”从造物主弗兰肯斯坦的手中降临的那一刻,与亚当一样,属于被创造物。
《弗兰肯斯坦》中女性作者叙事权威的建构
yuwenjianshe001@79《弗兰肯斯坦》中女性作者叙事权威的建构成都体育学院 方永兰摘要:自作品诞生之日起,隐含作者便问世了,因为作品体现的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稳定和一致的,所以小说文本的隐含作者也是固定不变的,由于隐含作者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他对小说人物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定位也相对稳定和一致,这样一种稳定性和一致性使得小说人物与隐含作者二者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固定不变。
在此前提下,审视《弗兰肯斯坦》中处于中介地位的叙述者与人物、隐含作者之间叙事距离的模糊性,探讨作者玛丽・雪莱如何通过叙事距离的模糊性来建构自己的女性叙事权威,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叙事距离 女性作者 叙事权威引言《弗兰肯斯坦》发表近两个世纪以来,不同时代和国籍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和探讨。
近年来随着电影文学的不断发展,部分研究者把关注的目光从小说文本转向了以小说为基础创作或改编的影视文学作品,也有研究者将小说文本和电影作品两者结合起来研究。
相较西方评论界而言,国内批评界对《弗兰肯斯坦》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大多借鉴西方学者的批评模式和思路,研究内容往往集中在小说的创作特点、主题分析、女性主义、生态学、叙事学及伦理学解读等领域。
到目前为止,国内评论家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弗兰肯斯坦》进行的研究集中在小说的多重叙述结构和叙述的可靠性方面,对小说叙事距离的研究相对较少。
笔者基于小说叙事距离的模糊性与作者玛丽・雪莱女性叙事权威建构之间的关系,认为玛丽・雪莱借助模糊的叙事距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女性主义的声音,使自己在浪漫主义文学传统里拥有了一席之地。
一、《弗兰肯斯坦》中叙事距离的模糊性叙事距离是小说叙述主体各部分间的距离。
在不同的叙述主体中,叙述者扮演着中介的角色,隐含作者(作者的第二自我)是读者从叙述者的叙述中推断出来的,小说人物是隐含作者授权叙述者所讲述的对象。
书信体探究:以小说《弗兰肯斯坦》为例
书信体探究:以小说《弗兰肯斯坦》为例作者:王丽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4期摘要: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成为经典,一直被读者关注,和作家的叙事手法是密不可分的,书信体是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文章以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为例,来探究书信体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关键词:书信体;《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一)书信体(epistolary)的由来及作用在英语中书信体是“epistolary”,来源于“epistles”,意思是“letter”(书信)。
一部书信体小说可以定义为“人物的故事通过书信往来呈现而写成的小说,有时也可以人物日记呈现”(Baldick, 73)尽管早在18世纪以前,书信体就已经运用到英国文学中,但是书信体被成熟地运用于小说中却始于18世纪40年的塞缪尔·理查森的小说《帕米拉》,这部小说的发表赢得读者的欢迎,也标志着书信体黄金时代的到来,因此,1740-1800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英国书信小说的全盛时期。
书信体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可以在一部作品中呈现多个人物的思想和观点。
“书信体叙事可以让作者不使用太多的叙事技巧就可以呈现多个角度的思想和观点” (Shaw 140),也就是说书信体能让小说中不同的角色通过书信各抒己见,这样就可以让读者很容易走进各个人物的思想,感受不同人物的想法和观点。
(二)书信体和《弗兰肯斯坦》在书信体全盛时期,玛丽·雪莱在她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中就运用了当时流行的书信体叙事技巧,但是玛丽·雪莱的独特和高超之处却在于她把小说中人物的书信当作小说的开始和结束,中间再穿插各个人物的书信,以此来构成整部小说的骨架。
不同人物的书信,展示了不同人物思想,更加丰富了这本小说。
1.书信体的框架作用在小说《弗兰肯斯坦》中书信构成了小说的骨架。
弗兰肯斯坦小说篇章结构分析
Three different peoples’ narration
1
The letter that captain Walton write to his sister.It tells the story of his adventures to the Arctic and meet Frankenstein.
LOGO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2. As we pushed on higher higher over the rough gass, the first few heavydrops of rain began to fall. Every few minutes a flash of lighting lit up the shap of the Monster, half carrying, half pulling Elizabeth nearer and nearer to the place he had chosen for the dr
Make a monster The monster in the forest Monster kill people
Company Logo
Sentence appreciation
1. Oly a creature of more than human strenth and more than human hate c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 as had been done in that room :every pieces of metal bent and torn; every pieces of wood broken into smallest pieces; glass beaten to power . TEXT TEXT TEXT TEXT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弗兰肯斯坦》是一部经典的恐怖小说,是奇幻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部小说通过现实和想象的结合,描绘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靠科学创造人类的恐怖故事。
在小说中,弗兰肯斯坦博士创造了一只由不同人体部分拼接而成的怪物,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一系列的事件,人们对他的恐惧也越来越深。
首先,奇幻文学着重描绘了超自然的元素,科学创造怪物可以被归为其中的一种。
在小说中,弗兰肯斯坦博士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创造了一只怪物,这种创造被视为对超自然现象的探索。
弗兰肯斯坦博士的实验是一种具有超自然成分的创造力行为,这也为他创造出了一个怪物,也给这篇小说增加了许多奇幻的元素。
其次,奇幻文学中的人物大多具有象征意义,如同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博士。
他代表了科学家和科技的发展,因为他的实验为人们揭示了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同样的,他所创造的怪物也代表了科技和机器的缺陷。
怪物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就是对科技和机械的一种控诉,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和科技的使用有所担忧。
最后,奇幻文学往往通过幻想情节来探讨人类的基本状况和问题,同样适用于这篇小说。
怪物虽然长相恐怖,但其内心却有着难相信的情感,他渴望成为人类,希望得到弗兰肯斯坦博士的接纳。
这一点说明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和基本需要的探究。
弗兰肯斯坦博士也始终处于一种精神斗争中,他对自己的发现感到自豪,但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这种对于内心深处的探究,也是奇幻文学探讨人类基本状态的关键。
综上所述,《弗兰肯斯坦》是奇幻文学中经典的一部作品,它涵盖了奇幻文学中的多个元素,包括超自然的创造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以及幻想情节中的人类基本问题。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恐怖小说,更是一部思索人类本质的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奇幻文学的杰作之一。
解构视角下的《弗兰肯斯坦》
、
1 判 逻 各斯 中心 论 . 批
逻各斯主义认为 .世界万物的存 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关 。 最理想的方式是直接思考“ 思想 ” 而尽量避免语言媒介 。言语 是 。 讲话人思想的“ 自然 流露 ”是其此刻所思 的“ 明符 号” 据此 , , 透 。 逻 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 语音 中心论 ”p o oets1。 (hn cnrn) 与言语相 i 对 的文字被认为是第二位 的 德里 达针对上述逻各斯 中心论 的种 种戒律 , 提出了“ 元书写” ac — r i ) (rh w in 的概念 , tg 力图建立 一种 “ 文 字学 ” 以便突 出并确认文字的重要性 , 。 以反对逻各斯 中心主义 。
3理 性 与 疯 狂
理性与疯狂 , 毋庸置疑 . 我们选择 理性 。从逻各斯 中心论 出 发, 理性更有助于我们思考。我们崇 尚理性 . 拒绝疯狂 。 但解构主 义不认为理性 和疯狂是严格对立的 . 要求我们从理性的角度 去看 待疯 狂 . 从疯狂中找出理性 。 弗兰肯斯坦 和怪物 , 都是理 性和疯狂 的结合体 。我们先看理 性 和疯狂分别是怎样在弗兰肯斯坦身上体现的 他具有理性的头 脑。 破解 了生命起源 的秘密 , 用死尸肢体拼凑起来一个人体 . 并使 之 有 了生命 从这 一点 我们不怀疑他 的高智商和不懈 的探 索精 神。 知弟弟被伤 害后 , 得 他很 伤心 , 但仍没忘记 思 ( 下转第 1 2页) 8
2 瓦解 两项 对 立 .
传统 的逻各斯 中心主义集 中体现于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 其 中的两个对立项处于一个鲜明的等级秩序中 .其中一项 在逻 辑 、 价值方面 占统治地位 , 现得优越 于另一项 。 表 例如在下列对立 中 : 文 明/ 蛮 , 野 理性/ 疯狂 , 等等 , 者往往优越 于后 者 , 前 是更 高层次 上 的存在 , 后者以前 者为依据 , 是从属的 , 面的 . 负 消极的 , 第二位 的 在德里达看来 。 要瓦解二元对立并 非简 单颠倒二者 的对立位 置 解构主义认定两项之 间只是存在差异而没有孰优孰劣的等级 秩序 。此外两个对立项之 间还彼此渗透 , 互包容 。 相 二 、 弗兰 肯 斯 坦 》 解构 分 析 《 的 对《 弗兰肯斯坦》 进行 的解构分析将从以下两对对立项展开 : 文 明与野蛮 , 理性与疯狂。 1 弗兰肯斯坦》 . 《 梗概 《 弗兰肯斯 坦》 写了一个名 为弗兰肯斯坦 的科 学家从小就 叙 热衷 于生命起源 的研究 。 出于想扬名天下的私心 . 他潜心钻研 。 终 于 发现创造新生命 的秘诀 他用各种死尸肢体制作了一具科学怪 物 , 使他有 了生命 。 而 . 并 然 当发现他的创造物面 目丑 陋如同怪物 时 , 遗弃 了他。所以 , 便 怪物 自出生之 日起便处境极为艰难 。 没人 愿 和他交朋友 , 连小孩都鄙视他。他的善 良换来 的是世人 的冷漠 和一次 次的身体攻击 。在要求弗 兰肯斯坦给他造个 女怪物未果 后 . 开始了报复之旅 以至于弗 兰肯斯 坦后来在追逐怪物 的过 便 程 中失去 了生命 . 而怪物也在主人死后 了结 了 自己的生命
《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论析
第40卷第4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40 No.4 2019年4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r.2019《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论析刘双丽(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5)摘 要: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创作之路,其小说创作的主题超前性令后世钦佩,更因为叙事技巧独特性让人大开眼界。
在叙事技巧上,小说打破传统单一线性叙事结构,采用镶嵌式故事结构,此外,小说中还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方法,将三个叙述者“我”巧妙融合故事,用多重叙事视角构建了一个同心圆式叙述空间。
同时,重复性叙事都给予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叙述视角;叙述空间;叙事技巧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9)04-0036-02玛丽·雪莱为现代科幻小说创作的鼻祖,她创作的《弗兰肯斯坦》集合科幻性与哥特浪漫主义于一体,小说创作主题无 不彰显其思想的深刻性与高远的先见性而令人后世赞叹不已。
在叙事艺术上,她打破了传统单一线性叙事结构,用多重复调叙述结构来诠释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一镶嵌画重叠式叙述结构(一)小说互文性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使用在任何文本就像一幅马赛克的镶嵌画,以吸收其他文本文化,构成文本的叙事语言,同时文本之中的每个语言符号与文本之外的符号进行关联。
任何文本不是独立创造,而是对以前文本不断进行改写、模仿、转化、缝接,从这个层面来看《弗兰肯斯坦》具有浓厚互文性色彩,让人物之间对话呈现一种隐含内在性。
同时玛丽·雪莱还选用引文、典故、原型等文本互相牵涉,创造出一种错综复杂立体结构。
在这个文学空间里,文本不是一种独立封闭体系,它打破时间和空间,用互文性进行文学内在对话。
(二)借《少年维特之烦恼》作文本叙事结构支撑《弗兰肯斯坦》暗指多部文学作品,其中一部就是《少年维特之烦恼》。
《最后一课》结构分析
《最后一课》结构分析《最后一课》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一、按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上学途中,是故事的序幕。
以乐写哀,为韩麦尔的出场提供特定的环境,渲染了气氛,巧妙交代了背景。
第二部分(7~10自然段)上课之前,是情节的开端。
写学校不同往日的景像,进一步造成悬念,为下文“最后一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部分(11~23自然段)最后一课,是情节的发展。
前面的伏笔揭晓,韩麦尔的性格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第四部分(24~29自然段)下课之时,是情节的高潮,故事的结局,是小说主题的升华和结晶。
二、按小弗朗士感情变化的过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这一部分描述了弗朗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朗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地铺垫。
在直接描写小弗朗士的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韩麦尔老师的严厉,这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的作用。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我将永远记住这最后一课”。
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老师在现。
这样收尾,使小说的主题深化,同时收到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丰富想像的余地。
三、按教学活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9自然段)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和到校后所见。
第一层(1~6自然段)弗朗士上学路上的见闻。
第二层(7~9自然段)弗朗士到校后的异样感觉。
第二部分(10~23自然段)描写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突出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小弗朗士的思想变化。
第一层(10段)教室里不同寻常的严肃气氛。
第二层(11~13自然段)韩麦尔先生向学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第三层(14~20自然段)上语法课。
第四层(21~22自然段)上习字课。
第五层(23自然段)上历史课和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24~29自然段)韩麦尔先生悲痛地写下“法兰西万岁”结束最后一课。
四、按地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上学的路上。
浅议《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式风格
浅议《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式风格作者:张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4期内容摘要:哥特式小说体裁主要出现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
本文主要对小说《弗兰肯斯坦》进行研究,从其哥特式的人物、场景、故事结构以及主题等方面入手,品鉴其中的哥特式风格。
本文认为《弗兰肯斯坦》将哥特式小说的风格特征表现到了一个极致,可以说成为了哥特式小说风格的一种典范。
關键词:《弗兰肯斯坦》哥特式风格特征《弗兰肯斯坦》作为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一部名作,在科幻小说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的时代正是哥特式小说极其盛行的时代,可以说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对《弗兰肯斯坦》的创作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1]。
本文将对《弗兰肯斯坦》的哥特式小说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哥特式小说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一.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废墟、古堡以及荒野是哥特式小说常用的背景,故事的主题大多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物,这类故事大量衍生的时代是在中世纪。
故事的情节大多充满暴力、血腥、乱伦、强奸、复仇等等,甚至于还有鬼怪精灵以及一些只是存在于人们幻想中的超自然现象。
哥特式小说有着一个不变的主题,那就是永远会存在一个恶魔般的人物,而这个恶魔般的人物,大多数情况下以反面人物存在于作品当中,或者直接就是故事主人公。
有趣的是,恶魔在哥特式小说中居然是同时兼具善恶的综合体,是一个界限模糊的人物。
在情节上,哥特式小说将恐怖和暴力进行极度的渲染,带给人强烈的阴暗气息;在思想上,则是将政治、社会、道德和教会上的邪恶进行披露,将人性的所有阴暗面赤裸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再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在道德方面。
可以说,哥特式小说是对人性的赤裸裸挖掘[2]。
作为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极度盛行的小说体裁,哥特式小说极力渲染阴森、神秘及恐怖的氛围,这是哥特式小说最为明显的风格特征。
第一部哥特式小说是英国瓦尔普创作的《奥特龙多堡》。
英国是哥特式小说的盛行之地,之后再慢慢流传到德国、美国等国家,形成一种哥特式小说传统。
论哥特式小说之《弗兰肯斯坦》
- 252 -校园英语 /文艺鉴赏论哥特式小说之《弗兰肯斯坦》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刘秀玲【摘要】《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小说家玛丽·雪莱创作的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科幻题材的小说。
玛丽·雪莱因此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在《弗兰肯斯坦》中,作者用哥特式的文学创作方法,讲述了一个科学研究者和他所创造出的“怪物”之间既恐怖又悲伤的故事。
【关键词】哥特式《弗兰肯斯坦》复仇一、哥特式小说哥特式小说是起源于18世纪中后期的新的文学形式,是西方通俗文学中惊险神秘小说的一种。
以其神秘恐怖的气氛,迷人的异国风光、大胆神奇的想像和浪漫的东方情调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并对19世纪甚至20世纪的很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哥特式小说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今天习惯地将哥特式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
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等。
《弗兰肯斯坦》是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
二、堕落的天使变成了狠毒的魔鬼这是一个被遗弃的创造物报复其创造者的故事。
弗兰肯斯坦所创造的怪物是个复杂的艺术形象:他既是个被遗弃者,又是个复仇者,同时还是“恶”的化身。
这里,“恶”是复仇的极端表现,而复仇的原因就是他被人遗弃。
这一点,玛丽.雪莱在小说中是通过怪物的自述给予说明的。
那怪物对探险家沃尔顿说,从他诞生的一刻起,他就命中注定要遭到歧视和遗弃,然而他又和所有的人一样,不仅有知觉,还有思想和感情,所以他渴望像人一样生活,更渴望人们能认同他,理解他。
可是,他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看到自己的容貌竟然那么丑陋,那么狰狞,他又感到无比沮丧、屈辱和痛苦;于是他自问:“难道我是一个谁也要逃避、谁也不接纳的怪物,是大地上的一个污点吗?”他渴望亲朋好友,“可是,我的亲戚朋友又在哪里?我从小就没有父亲照看过我,也没有母亲用微笑和爱抚来祝福过我”。
怪物一方面看到了人类社会充满了贫穷、歧视、压迫、欺诈和杀戮,另一方面又相信人世间是有仁慈和美德的。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一部著名奇幻小说。
这部小说以科学与想象的结合为特色,讲述了一个关于创造生命的故事,同时也探讨了人类与科学的边界、孤独与追求的主题。
从主题的角度来看,《弗兰肯斯坦》呈现了一个关于人类创造力的探索。
小说中的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一个天才科学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尝试,成功地创造了一个人造生命,即怪物。
这个怪物却成为他生活的噩梦,他逐渐意识到创造生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伴随着许多责任和后果。
作者通过描写弗兰肯斯坦对于自己创造的怪物的内心挣扎和对其后果深深的悔恨,表达了对科学创造力的警示和审视。
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弗兰肯斯坦》呈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小说中怪物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幻元素,它并不是出生于自然的方式,而是人工合成的。
怪物的外貌也是异常丑陋和怪异的,这进一步增加了小说的奇幻色彩。
怪物具有异常强大的力量和超人的能力,它能够独立生存、学习和思考,甚至具备了一定的情感。
这种奇幻的元素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科学与想象的结合所带来的神秘和魅力。
从文学风格的角度来看,《弗兰肯斯坦》运用了许多描写性和象征性的手法,使得文本更具艺术性。
作者通过对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内心世界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矛盾而苦恼的人物形象。
弗兰肯斯坦的内心活动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和他的行为一一呈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说中的怪物也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角色。
它象征着人类的极限与边界,它追寻自己的存在和寻找与人类的关系。
作者巧妙地使用了这个角色来探讨人类的孤独、追求和自我认同的问题。
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弗兰肯斯坦》通过描写科学与想象的结合、创造力的探索、奇幻元素的运用以及艺术性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科学和创造力的思考与思索。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主题,成为奇幻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弗兰肯斯坦章节概括一到四
弗兰肯斯坦章节概括一到四该作讲述小说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个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他怀着犯罪心理频繁出没于藏尸间,尝试用不同尸体的各个部分拼凑成一个巨大人体。
当这个怪物终于获得生命睁开眼睛时,弗兰肯斯坦被他的狰狞面目吓得弃他而逃,他却紧追不舍地向弗兰肯斯坦索要女伴、温暖和友情;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诡异的悬疑和命案。
该作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出生于日内瓦一家名门望族。
作为家中长子,他自幼受到父母关爱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与浮士德相似,他也是一位潜心学问且才华横溢的学者。
在他内心世界中,唯一值得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就是探索自然的奥秘。
他说:“我所渴望探求的乃是天地之奥秘。
我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配着我?是构成事物的外部物质,还是大自然的本身意志和人的神秘的灵魂?更为重要的是,我要探明这个世界上的一种超自然的奥秘,也就是一种从其本质上来说的的确确存在的奥秘。
”后来在因格尔施塔特大学求学时,他的学习热情“令同学们惊讶不已……在学业上的谙练纯熟又使教授们膛目结舌。
”而且他的研究能力出众又极具创新意识,让他赢得了学校师生的尊敬和赞誉。
沃尔顿船长不仅是读者了解弗兰肯斯坦及怪物故事的关键媒介,而且还是一位与弗兰肯斯坦性格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的人物。
沃尔顿在小说开篇给姐姐萨维尔夫人的信中,提到了从儿童时代起就对航海探险事业产生的狂热追求:“那时我的学业荒废了,但我酷爱阅读这些(海上探险的)书籍。
我夜以继日地一卷卷地读着”。
随后当有机会进行航海探险时,他更是日以继夜地学习海上探险的相关知识。
他说:“每到夜晚,我便学习数学、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中那些对海上探险者最为实用的学科。
-”正是在这种对内心世界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驱使下,他踏上前往北极探险的旅程。
无名无姓的怪物是弗兰肯斯坦从藏尸间盗来的人体的各个部分拼凑而成的。
他的外表是它一切痛苦的根源。
世人见它无一不被吓跑或攻击它;而它只能隐藏行迹,终日游离与人类社会之外。
《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
《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弗兰肯斯坦是著名的俄罗斯文学家,他的叙事艺术深深影响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
他的叙事艺术一直流传至今,为世界文学所被广泛认可。
他的叙事艺术基于以下三个主要原则:解构、实证主义、叙事多元化。
首先,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着重于解构。
他认为,在叙事中,解构必须完美的完成,从而使叙事的内容更加生动。
解构可以让作品更容易理解和阅读,同时也可以让作品更有活力,并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和影响。
弗兰肯斯坦认为,如果作品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的思想,那么叙事就会更有说服力。
其次,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倡导实证主义。
他认为,叙事应该以真实的视角描绘事物,并使用详细的细节来使文章更加真实。
此外,他还认为,叙事应该不仅仅关注叙述,而要把握文章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叙事更有表现力。
因此,弗兰肯斯坦建议作者多使用实证主义,并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意见。
最后,弗兰肯斯坦认为,叙事可以多元化。
他认为,叙事不仅仅要关注主角的经历,还要注意其他人、事物的发展,因此叙事应该有多样的视角,以便有效地描绘出叙事的整体框架。
另外,弗兰肯斯坦还认为,叙事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详细地描述事件,以使叙事生动而具体。
以上三条原则构成了弗兰肯斯坦叙事艺术的核心,它们一直被评论家和学者广泛研究。
他的叙事艺术不仅显示出作家的想象力,而且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生动的叙事体验。
此外,他的叙事艺术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和影响,从而使作品更具有活力。
因此,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形式。
它是结合了解构、实证主义以及叙事多元化概念的文学形式,它能够帮助作者写出更具有说服力和表现力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和影响。
弗兰肯斯坦的叙事艺术为世界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将继续为文学发展做出贡献。
《弗兰肯斯坦》叙事人称特点探究
《弗兰肯斯坦》叙事人称特点探究18世纪西方文坛上流行的文学样式是哥特式小说,它开始于1765年贺拉斯?沃尔波尔(Horace Walpole)创作的《奥特朗托城堡》,结束于1824年詹姆斯?霍格(James Hogg)的《一个获释罪者的秘密回忆和自由》。
18世纪90年代,这种文学样式一度占据了主导地位。
哥特式小说有着其共同的哥特因素,这些小说通常发生在中世纪古老的城堡或老宅里,其内容经常是隐秘悬疑和捉摸不定的故事,这些故事传递给读者的都是神秘和恐怖。
哥特式小说除了这些共有的因素外,每一部优秀作品还有着独特的文学特点。
《弗兰肯斯坦》可以说是英国哥特式小说中一部里程碑似的作品,它的作者是女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y),这部作品不仅是哥特小说中的力作,同时后人也认为它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
而“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一词更成为英语中的一个新词汇,可见这部作品的影响力之大之深。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科学欲望极强,用尸体以电击的方法制造出一个生物,生物并没有自己的名字,仅仅被叫做monster。
怪物生来丑陋,遭到身边人类的反感和排斥,孤独、苦恼、怨恨,一系列悲剧就此产生,最终以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的死去和怪物的自杀结束。
故事蕴含了浓厚的哥特式因素和恐怖气息,而作者以其特有的视角和笔触赋予了作品深厚的内涵。
小说不仅在内容和寓意上吸引读者,它独特的叙事方法也是作品的一大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叙事人称上。
这部作品以三个不同的第一人称来叙述,形成了一个三重的立体结构:最外层是船长沃尔顿写给姐姐的书信,里面记录了整个故事的始末,这一部分以沃尔顿为第一人称来叙述;中间一层是弗兰肯斯坦对船长诉说自己的经历,弗兰肯斯坦是这部分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最内一层是怪物对沃尔顿船长的叙述,这也是在弗兰肯斯坦死后,怪物获得了话语权,进而讲述自己的经历,怪物是这部分的叙述人。
在整个故事的结构中,三个层次分别用了不同的第一人称来叙述,构成了紧密的三重立体结构,也正是这种结构给作品增添了叙事的力量。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
《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弗兰肯斯坦,或现代俄耳甫斯》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所著的一部小说,于1818年首次出版。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奇幻文学的经典之一,因为它融合了恐怖、科幻和哲学等多种元素,讲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奇幻故事的世界。
本文将从小说的情节、主题和影响等方面对《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研究进行探讨。
我们要了解《弗兰肯斯坦》的情节。
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的欧洲,讲述了一位瑞士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博士因欲超越上帝而创造了一个怪物的故事。
他用了一些尸体组装成了一具人体,然后给这个怪物注入了生命。
当怪物醒来时,他却发现自己是一个被世人所唾弃的怪物。
故事中,怪物在经历了对生命的苦难和孤独后,最终悲惨地终结了他的生命。
整个故事情节紧凑,充满了悬念和扣人心弦的场景,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我们要探讨《弗兰肯斯坦》对于奇幻文学的影响。
作为奇幻文学的经典之一,《弗兰肯斯坦》对于后世的奇幻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吸引了无数读者和创作者。
小说中对于人性、科技、社会等主题的思考,为后世的奇幻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小说中对于恐怖和幻想的描写,开创了奇幻文学的新局面,影响了许多后续奇幻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表现。
在总体上,《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经典之一,其深刻的主题、紧凑的情节和对后世奇幻文学作品的深远影响,使得它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奇幻文学的魅力和内涵。
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个充满想象力和奇幻的文学世界。
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者对于《弗兰肯斯坦》以及奇幻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这个丰富多彩的文学领域增添更多的光彩和活力。
再现“失乐园”——浅析《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构造
2l 年 1 01 月
J n ay 2 1 a u r 0 1
再 现
一
失
乐 园 ”
浅析《 兰肯斯坦》 弗 的故事构造
玛丽 ・ 雪莱 (7 7—15 )是英 国著名诗人 珀西 - 19 81 雪莱 的妻子 , 她的父亲是英 国著名思想家 、 社会 活动家葛德 文 , 而 母 亲则是著名女性主义运动先 驱沃斯通 克拉 夫特 , 可谓是 出 身显赫 。玛丽 ・ 雪莱 在 11 8 8年创作的小说《 弗兰肯斯 坦》 被 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 真正意义上 的科幻小说 , 《 兰肯斯 对 弗 坦》 的解读有很 多 , 早期 有从女 权主 义 、 人性 观点进 行分 析 的, 也有从弗洛伊德 的精神方面进行分析的。本 文则从 弥尔
般是表达作者 观点 或是介绍 作 品大意 , 《 兰肯斯 坦》 而 弗 在文章 的序文 中出现 了《 乐园》中的原文 , 失 足见 作 者是要
公弗兰肯斯坦和怪物身上则有着亚 当和撒旦形象 的影射 , 一
位是挑战造物主的科 学怪人 , 一位是遭人 唾弃的怪 物。维 克 多和怪 人同样也 经历 了堕落 的故事 , 这恰 是 《 兰肯斯 坦》 弗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08— 6 8 2 1 ) 1一 l6— 2 10 2 3 ( 0 1 0 O 1 0 好写作的习惯 , 曾被视为“ 学的女儿 ” 但 当她结识雪 莱 她 文 , 并与雪莱出奔到瑞 士成为她 的第二任 妻子 的行 为使她处 于 众叛 亲离的境 地。她与雪莱 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 , 玻西 ・ 雪
《弗兰肯斯坦》中的复调研究的开题报告
《弗兰肯斯坦》中的复调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弗兰肯斯坦》中的复调研究研究背景及意义:《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著名的恐怖小说,将人类的尊严、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等伦理问题巧妙地融入其中。
小说通过多种语言形式呈现出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多元的叙述角度,构成了复调性格的叙事结构,因此适合进行复调研究。
随着文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复调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复调作品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存在多个独立的声音,它们各自表达自己的态度、思想、观点等,构成了一个多重的、矛盾的、复杂的文学结构。
复调结构的存在,可以使读者得到更加全面和多元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对《弗兰肯斯坦》中复调结构的分析和解读,进一步深化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探讨雪莱在小说中所表达的伦理观念、思想观点和文学风格等问题。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通过分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多种叙述形式,包括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信件、日记等不同的叙述方式,探究小说中不同声音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复杂的叙事结构。
同时,本研究将结合文学理论,比如巴赫金的“文字裂缝理论”、杜拜的“多重叙事”等理论,解读复调结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意义的传达、主题的表达以及文学风格的体现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目标和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弗兰肯斯坦》中复调结构的分析和解读,探讨雪莱在小说中所表达的伦理观念、思想观点和文学风格等问题。
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对小说中多元叙述形式的分析中,揭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及它们构成的复杂叙事结构;第二,通过研究不同声音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的传达;第三,从复调研究的角度,探讨小说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如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等;第四,分析复调结构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探讨复调作品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1. 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2. 巴赫金. 文字裂缝:从何谈起?[M].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3. 杜拜. 多重叙事的社会学[M]. 周波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4. 文学理论与批评[M]. 吴伟民编.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LOGO
the second part:
text structure
Introduction
Frankenstein is a Gothic novel with elements of science fiction. Frankenstein is a Gothic novel, a literary genre that focus on dark, mysterious , terrifying events. The story unfolds at one or more spooky sites, such as a dimly lit castle, an old mansion on a hilltop, a misty cemetery, a forlorn countryside, or the laboratory of a scientist conducting frightful experiments. Frankenstein----the first science fiction in the modern sense. Frankenstein has profound moral significance , also has a unique aesthetic implication in the narrative of art. This story’ s analysis from the set of box structure and first-person narrative perspective..
3. I just had time to see that I could not possibly use it without putting Elizabeth to danger, when all at once the Monster raised her high above his head and threw her at me with all his strength.
Three different peoples’ narration
1
The letter that captain Walton write to his sister.It tells the story of his adventures to the Arctic and meet Frankenstein.
2
The Second levels is the narration of Frankenstein, through the talk with Walton, we can know some details about his life and the uneven encounter.
3
The third level is described in monster, he is the object of narrative to Frankenstein, the statement was made after the discrimination.
Pictures about Monster
Make a monster The monster in the forest Monster kill people
Company Logo
Sentence appreciation
1. Oly a creature of more than human strenth and more than human hate c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 as had been done in that room :every pieces of metal bent and torn; every pieces of wood broken into smallest pieces; glass beaten to power . TEXT TEXT TEXT NhomakorabeaTEXT
Further analysis
first-person narrative perspective
The stories is recorded from Captain Walton's pen.
The box structure and dramatic narrative methods complement each other.
2. As we pushed on higher higher over the rough gass, the first few heavydrops of rain began to fall. Every few minutes a flash of lighting lit up the shap of the Monster, half carrying, half pulling Elizabeth nearer and nearer to the place he had chosen for the d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