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合集下载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

总之 , 在建 设和 渚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 中, 要在 打击和 预防计算
为人进入 明知无士 进入的重要计算机系统 的犯罪。 义 刑法 2 5条规定, 8 违反困家规定, 侵入国家事务、 国防建_ 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的计算 i 殳、 机系统的 , 处三年 以下柯期徒刑或拘役 三是计算机系统安全事故犯罪。计算机安全的法律保障不能只
犯 罪 是 《 法》 2 5条及 第 2 6所 规 定 的 犯 罪 。 义 说 , 有 人 称 为 刑 第 8 8 J 也 工 具 加 对 象 说 , 计算 机 犯 罪是 指行 为 人 以计 算 机 为 犯 罪 工 具 , 者 或
以计算机资产为攻击对象 的犯罪 的总称 。 ( ) 算机犯 罪的主要形式 二 计 计算机犯罪 的方式归纳起来应该主要包括 3种犯罪类 型。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522 0)2 8 .1 10. 9(O 90- 6 O 3 o


计 算机 犯 罪 的概 况
违反国家关于计算机 安全 的法律 , 致造成计算机系统安全事 故, 造成
严 重 后 果 的犯 罪 行 为 。 二 、 何预 防 计 算 机 网 络 犯 罪 如
计算机 网络安全立法存在的问题还 不少, 需要进 一步加 以完善。 成为
打 击 网络 犯 罪 提 供 有 力 的 法 律 武 器 ! ( ) 德 遏 制 引 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 道
健会提供一个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 ) 一 计算机犯罪的概念
围绕计算机犯罪的界定, 出现 的分 歧 也 很 突 出 。 … 般 认 为 , 于 对
世 界 计算 机 犯 罪 活 动 出现 于 2 O世 纪 6 0年 代末 ,17 代 迅 速 90年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一)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一)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一)计算机网络无疑是当今世界最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之一。

它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简称因特网)的日益推进和迅猛发展,为全人类建构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赛博空间(cyberspace)。

在这个空间里也有它的黑暗的一面,计算机网络犯罪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科技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日益成为百姓化的工具,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独立的虚拟空间,网络犯罪就孳生于此。

由于网络犯罪可以不亲临现场的间接性等特点,表现出形式多样的网络犯罪。

1.网络入侵,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犯罪这种计算机网络犯罪行为以造成最大的破坏性为目的,入侵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轻则造成系统局部功能失灵,重则导致计算机系统全部瘫痪,经济损失大。

2.网络入侵,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犯罪网络的发展使得用户的信息库实际上如同向外界敞开了一扇大门,入侵者可以在受害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侵入信息系统,进行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从而损害正常使用者的利益。

3.网络诈骗、教唆犯罪由于网络传播快、散布广、匿名性的特点,而有关在因特网上传播信息的法规远不如传统媒体监管那么严格与健全,这为虚假信息与误导广告的传播开了方便之门,也为利用网络传授犯罪手法,散发犯罪资料,鼓动犯罪开了方便之门。

4.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出于各种目的,向各电子信箱.公告板发送粘贴大量有人身攻击性的文章或散布各种谣言,更有恶劣者,利用各种图象处理软件进行人像合成,将攻击目标的头像与某些黄色图片拼合形成所谓的\写真照\加以散发。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发送成千上万封电子邮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影响和后果绝非传统手段所能比拟。

5.网络色情传播犯罪由于因特网支持图片的传输,于是大量色情资料就横行其中,随着网络速度的提高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数字压缩技术的完善,色情资料就越来越多地以声音和影片等多媒体方式出现在因特网上。

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

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

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它具有隐蔽性、便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犯罪的形式和影响1.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网络犯罪的常见形式之一,主要包括钓鱼网站、虚假销售、网络诈骗电话等。

这些手段都是为了获取个人敏感信息、财务信息和密码等,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2.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通过违规操作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窃取、破坏他人数据的行为。

黑客攻击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导致国家安全事件和经济损失。

3.网络侵权网络侵权主要包括网络抄袭、网络盗版和网络谣言等违法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和个人权益,不仅损害了原著作者的利益,也破坏了网络世界的健康秩序。

二、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原因1.法律监管不完善由于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匿名性和迅速性的特点,常常让执法机关无法有效追踪和打击犯罪分子,这为网络犯罪的增长提供了机会。

2.技术漏洞和安全意识不足网络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技术漏洞进行攻击,而个人和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

三、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防范1.加强法律和监管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立法和监管是防范网络犯罪的重要途径,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犯罪成本,增强社会的法制意识。

2.加强技术防护和意识培养加强技术防护,包括加强网络安全设备、加密技术和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同时,提升公众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减少受害者的数量和损失。

3.加强国际合作由于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的特点,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

各国政府应加强联合行动,共享信息情报,建立跨国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形成合力应对网络犯罪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犯罪

计算机网络犯罪

计算机网络犯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非法活动,包括网络欺诈、网络侵入、网络盗窃等行为。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种类和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并探讨如何防范和打击这些犯罪行为。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种类1. 网络欺诈网络欺诈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欺诈行为,包括网络诈骗、网络虚假宣传等。

网络诈骗主要以冒充他人身份进行,通过欺骗、虚假宣传等手段获取他人的财产,给受害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网络虚假宣传则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来欺骗他人,获取不当利益。

2. 网络侵入网络侵入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进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进行非法活动。

网络侵入主要包括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网络木马等行为。

黑客攻击是指破解他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系统,获取他人的信息或者破坏他人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病毒是指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植入病毒程序,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网络木马是指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中植入木马程序,监控他人的计算机活动,获取他人的隐私信息。

3. 网络盗窃网络盗窃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财产,包括网络银行盗窃、网络支付盗窃等。

网络银行盗窃是指通过网络偷取他人的银行账户信息,获取他人的财产。

网络支付盗窃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支付账户信息,进行非法转账或消费,造成经济损失。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潜在危害计算机网络犯罪给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计算机网络犯罪给个人和企业的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网络诈骗和网络盗窃等犯罪行为直接导致个人和企业财产的损失。

这些犯罪行为通常使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很难被发现和防范,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计算机网络犯罪给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网络侵入行为通常会获取个人的隐私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密码等,进而进行非法活动。

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身份被冒用、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给个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和困扰。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

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遏制对策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仅给个人用户和企业带来了财产和隐私损失,还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政府、法律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用户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遏制对策。

1. 高发性: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活动呈现出高发性的趋势,犯罪手法日益隐蔽,攻击手段日益复杂,给网络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2. 攻击目标广泛:计算机网络犯罪活动攻击目标广泛,不仅针对个人用户的隐私和财产进行攻击,也针对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进行攻击,甚至直接针对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进行攻击。

3. 组织化程度高:计算机网络犯罪已经从个体行为发展为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活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色产业链,包括黑客团伙、黑客工具开发者、黑客市场等。

1. 政府和法律机构的角色(1)加强立法:各国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出针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明确犯罪行为的界定和惩治手段,强化法律的制约和惩罚力度。

(2)加强执法:各国法律机构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执法力度,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执法部门,完善执法机制和流程,提高对网络犯罪的打击效果。

(3)加强国际合作:计算机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分享情报和技术,建立网络安全的国际规范和机制。

(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企业和机构应加强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维护和监控,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降低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

(2)提高员工意识:企业和机构应加强员工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使员工成为网络犯罪的防线。

(3)加强技术防护:企业和机构应加强对网络系统的技术防护,包括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采用安全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手段,加强对系统的漏洞和威胁的监测和防范。

3. 个人用户的角色(1)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个人用户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了解网络犯罪的常见手法和防范措施,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下载未经认证的软件。

浅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浅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定通过网络进行 , 但都与 网络相关 , 其行 为直接影 响到网络的正常运
了 防 范 网络犯 罪的 对 策 。 关键词 : 网络 犯 罪 ; 罪客 体 ; 法 规 定 犯 刑
中图分类号:P 9 . ;9 7 T 3 3 8 D 1 0
文献标识码 : A
鼓动犯罪开了方便之 门。 12 网络侮辱诽谤 与恐吓犯罪 .. 4
据统计 , 国从首例计算机犯罪 (9 6 我 18 年利用计算机贪污案 ) 发现 被 至今 , 涉及计算 机网络 的犯罪 , 无论从犯罪类 型还是 发案率来看都在逐 年大幅上升。 而国外有的犯罪学家也曾预言 ,未来信息化社会犯罪的形 “
互动性 、 隐蔽性高 , 取证 困难 。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 的电脑空间 , 既
上所使用 的网络犯罪一词 , 实际是指这两个罪名所涵盖的犯罪行为 。但 是, 由于网络 的出现 , 于网络 而实施 的传统 性犯罪 对中国刑法的制定 基 和具体适用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 同时也在性质和数量上影响了网络 犯罪 行为的实施方式 、 害结果及其法律后果 。 危 因此 , 从刑法理论上有必要将 这些犯罪作为一类罪行进行研究 , 以发掘其共性 , 合理组 织对此类犯罪
由于因特网支持图片的传输 , 于是大量色情资料就横行 其中 , 随着
网络速度的提高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数字压缩技术的完善, 色情资料
就越来越多地 以声音和影 片等多媒体方式出现在因特网上。
1 网络犯罪的特点 . 3
最初的观点认 为, 网络犯罪是基于网络的出现而产生 的一种新型犯 罪现象 。 网络犯罪是社会上存在的诸 多特殊犯罪形态之一 , 因此, 网络犯 罪是犯罪学概念 而非刑法学概念 。其后 , 有学者认 为, 在一定意义上 , 网 络犯罪也可 以作为刑法学上的概念使用 , 其理 由是 , 9 年修订 的刑法 1 7 9 典第 2 5 8 条和 26条规定 的非法侵入计 算机信息系统罪 和破坏计算机 8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机会。

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也随之增加,涉及范围广泛,给社会安全和个人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欺骗他人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包括虚假招聘、网络购物诈骗、金融欺诈等。

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的招聘广告吸引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盗窃、敲诈勒索等非法活动。

同时,网络购物诈骗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犯罪,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的网店销售商品,以非法手段获取消费者付款并不发货。

金融欺诈则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虚假宣传和交易,以骗取他人的财产。

二、网络侵入网络侵入是指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设备,并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网络侵入主要包括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网络入侵等。

黑客攻击是最常见的网络侵入手段,黑客通过技术手段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从而获取他人的信息、窃取财产或者破坏他人的计算机系统。

病毒传播是一种通过网络进行的病毒感染行为,犯罪分子通过发送病毒邮件、恶意软件等手段感染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从而获取机密信息或者控制他人的计算机。

网络入侵则是指利用漏洞或者弱点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设备。

三、网络色情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色情活动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犯罪。

网络色情主要包括传播淫秽物品、贩卖淫秽物品等。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色情活动可以迅速传播,覆盖范围广泛,给公众带来严重影响。

犯罪分子通过虚假广告、恶意链接等方式引导用户访问色情网站,从而获取个人信息、散布淫秽物品等非法行为。

四、网络谣言网络谣言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播虚假信息、制造恐慌等行为。

网络谣言往往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平台、论坛等渠道迅速传播,干扰社会秩序,扰乱公众心理。

犯罪分子通过虚假消息引导公众产生恐慌,从而达到牟利或者分裂社会的目的。

总结起来,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入、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等。

网络犯罪的看法

网络犯罪的看法

网络犯罪的看法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无限便携、利润、多彩生活的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由于网络自身存在的交互性、及时性、跨地域性、非实体性等特点,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冲击着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在我看来,它将在有形或无形中导致新一轮的社会秩序的变迁.形成因素:计算机网络空间中资源全球共享,数据传输信息化,任何人只要“轻轻一点鼠标,世界便尽在掌握”,计算机以其高效、智能、规范等优势迅速溶入我们的社会与生活。

另一方面,没有围墙、没有铁锁、没有防盗门、没有国家卫兵,没有坚固防护的“第五空间”俨然一个世界大同的广场,一切都是公用的,没有了家与国的概念,极端的互动开放与贫弱的安全防护,就为时刻肆机作案,谋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显示才华的新的广阔舞台。

一年之间,翻了一番。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色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软件、影视、唱片的著作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大无可估计;网络商务备受欺诈的困扰,有的信用卡被盗刷,有的购买的商品石沉大海,有的发出的商品却收不回来货款,更有甚者,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网络犯罪几十年之久的黑客仍然是网络的潜在危险。

计算机犯罪专家唐•帕克说,将来,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特定的犯罪类型可能会不复存在,所有的经济犯罪都将是计算机犯罪,因为各种工商活动都离不开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犯罪与传统意义上的犯罪相比,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1、犯罪主体具有多样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网络犯罪,成为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体。

2、犯罪主体呈现低龄化趋势。

据统计网络犯罪年龄多数在18至46岁之间,平均年龄25岁,甚至有好多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

3、计算机网络犯罪是高智能犯罪。

大多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作案的犯罪分子都具有相当高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作案前往往精心策划,周密预谋后再进行犯罪活动。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成为全球性威胁。

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给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

针对网络犯罪的威胁和危害,我国逐步完善网络犯罪方面的刑法规定。

目前,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网络犯罪包括多种类型,如利用计算机破坏信息系统罪、网络侵入罪、网络诈骗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罪等。

这些罪名罚则渐趋完善,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对于网络犯罪行为的处罚,主要是采用刑事手段予以打击。

针对网络犯罪,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在不断进步的网络技术面前,我们对于网络犯罪的危害认识还远不够充分。

为了防止自己遭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泄露密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其次,要加强监管。

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应当不断完善网络监管机制,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比如加强对于网络交易的监管、打击非法网络贷款、对于儿童色情进行严格打击等。

最后,要加强法律的规制。

制定严格的网络犯罪法律,给犯罪分子通报清晰的警示信息,并给予他们应有的惩罚。

同时,也要在实际操作中加大力度,对于网络犯罪行为展开全面、深入的打击。

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我国放弃了许多传统的刑事打击方式,例如限制自由、间谍罪等,而采取了更多的技术手段,例如网络追踪、协同作战、加密解密技术等。

这不仅能够加强技术支持,提高打击效率,同时也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权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网络犯罪已成为了全球性威胁,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法律的规制、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率,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发展。

刑法中的网络犯罪 理解与应对

 刑法中的网络犯罪 理解与应对

刑法中的网络犯罪理解与应对刑法中的网络犯罪理解与应对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威胁。

网络犯罪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进行的犯罪行为,包括网络盗窃、网络欺诈、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

在刑法中,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犯罪类别。

本文将从理解网络犯罪的背景和特点、网络犯罪的种类以及应对网络犯罪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犯罪的背景和特点网络犯罪的出现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与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迅速,然而,同时也给了犯罪分子更多的机会。

网络犯罪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匿名性: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犯罪分子可以隐匿身份,很难被追踪和定罪。

2. 跨地域性:网络犯罪可以无视地域的限制,犯罪分子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不同地方进行犯罪活动。

3. 高效性:网络犯罪可以迅速传播,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很难立即阻止和追捕。

二、网络犯罪的种类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网络犯罪:1. 网络盗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非法获取他人的财产信息或者账户密码,然后进行非法操作获取利益。

2. 网络欺诈:包括虚假交易、网络传销、网络诈骗等形式,通过网络进行虚假宣传和欺骗他人。

3. 网络侵犯个人隐私:指的是在网络空间中非法获取、泄露他人的个人隐私信息,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4. 网络色情:包括发布、传播和贩卖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侵犯社会公众的道德底线。

5. 网络谣言:指的是在互联网上传播不实的信息,制造社会恐慌和混乱。

三、应对网络犯罪的措施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犯罪形势,国家和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和传播:1. 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网络犯罪的定义、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以便对网络犯罪进行打击。

2. 加强警方和执法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公安机关和执法机构对网络犯罪的侦查和打击能力,增加对网络犯罪的投入力度。

网络犯罪论文

网络犯罪论文

⽹络犯罪论⽂⽹络犯罪论⽂1 [摘要]:从世界上第⼀台计算机诞⽣到今天互联⽹的⽇益普及,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从⽽也把⼈类⽂明带⼊数码时代。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盾对⽴的统⼀体,尤其是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来说,更是如此。

计算机⽹络也不例外。

⼈们在享受着⽹络传输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对⽇露端倪的⽹络负⾯影响愈发担忧。

[关键词]:计算机⽹络犯罪 ⼀、计算机⽹络犯罪现状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上的犯罪现象越来越多,⽹络犯罪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关注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络⾊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的⾝⼼健康,软件、影视、唱⽚的著作权受到盗版⾏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可估计;⽹络商务备受欺诈的困扰;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络犯罪⼏⼗年之久的⿊客仍然是⽹络的潜在危险。

结果,与⽹络相关的犯罪丛⽣。

防治⽹络犯罪,已成为犯罪学、刑法学必须⾯对的课题之⼀。

我国⾃1986年发现⾸例犯罪以来,利⽤计算机⽹络犯罪案件数量迅猛增加。

从发案9起,到20xx年的2700余起,去年全年突破4500起。

诈骗、敲诈、窃取等形式的⽹络犯罪涉案⾦额从数万元发展到数百万元,其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当前我国计算机犯罪的最新动态表现为:⼀是计算机⽹络犯罪在⾦融⾏业尤为突出。

⼆是“⿊客”⾮法侵⼊或攻击计算机⽹络。

三是境外敌对组织和敌对分⼦利⽤国际互联⽹向境内散布政治谣⾔,进⾏⾮法宗教宣传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

⼆、计算机⽹络犯罪原因探析 计算机⽹络与传统媒体传播最⼤的不同点是计算机⽹络中具有不法分⼦实施违法犯罪⾏为的空间和⼿段。

要有效的制⽌和减少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就必须⾸先认识清楚其产⽣的根源。

⽹上违法犯罪⾏为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概括⽽论可归纳为以下五个⽅⾯: 1.计算机⽹络的开放性 有⼈认为⽹络空间是相对于领陆、领⽔、领空、浮动领⼟的第五空间。

现实世界中,卫兵和岗哨起着巨⼤作⽤:防⽌⾮法侵⼊、偷盗和破坏。

网络犯罪:打击数字时代的罪行

网络犯罪:打击数字时代的罪行

网络犯罪:打击数字时代的罪行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网络犯罪活动层出不穷,给社会安全和个人利益带来了严重威胁。

打击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的紧急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网络犯罪的形式与特点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或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

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等。

网络犯罪的特点主要包括隐蔽性强、跨境性强、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大等。

这些特点使得传统的执法手段往往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要性打击网络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网络犯罪直接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安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网络犯罪的存在严重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良性发展,阻碍了信息社会的进步和规范化。

因此,加强网络犯罪打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网络犯罪法律法规为了打击网络犯罪,各国都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明确网络犯罪行为的界定、规范网络空间秩序、加强网络安全监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各国之间也建立了相关的执法合作机制,加强跨国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网络犯罪活动。

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水平除了法律法规的支持,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也是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

加强网络防火墙建设、加密技术运用、网络监测与检测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网络安全水平,防范和打击各类网络犯罪行为。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举措。

社会共治,形成打击网络犯罪合力打击网络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公民个体都应当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严禁参与任何网络犯罪活动,自觉维护网络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安全。

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

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

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上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数据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破坏、变化或泄露的技术或管理措施。

而网络犯罪则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的犯罪行为。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犯罪的种类以及防范网络犯罪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在个人层面上,网络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个人隐私的泄露以及财产的安全。

网络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技术获取个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进而盗取个人财产。

其次,在企业层面上,网络安全事关着企业的商业机密、客户数据等重要信息,一旦企业的网络被攻击,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再者,在国家层面上,网络安全涉及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黑客攻击、网络间谍活动等网络犯罪行为可能导致国家机密泄露、国家基础设施遭破坏,甚至危及国家的整体安全。

二、网络犯罪的种类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钓鱼、网络欺诈、黑客攻击、恶意软件以及数据泄露等。

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可以自我复制、传播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的恶意程序。

网络钓鱼是指利用虚假的网站或电子邮件,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号等,并进行非法使用或者盗取财产的行为。

网络欺诈包括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多种形式的非法行为。

黑客攻击是指利用技术手段,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获取数据、破坏系统或者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恶意软件是指用于非法攻击、盗取信息或破坏系统的软件程序。

数据泄露是指企业、机构或个人的重要信息被非法获取并泄露的行为。

三、防范网络犯罪的措施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并有效防范网络犯罪,需要采取综合应对的措施。

首先,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站登录账号或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其次,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有效阻止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入。

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概念之辨析

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概念之辨析

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概念之辨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犯罪和计算机犯罪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

然而,很多人对于网络犯罪和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存在混淆和模糊的认识。

本文将通过辨析网络犯罪和计算机犯罪的概念,从法律角度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剖析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或其他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非法活动。

这类犯罪主要以网络为载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实施。

典型的网络犯罪包括网络诈骗、盗窃他人个人信息、网络侵权、网络谣言传播等。

网络犯罪不受地域限制,跨区域、跨国界的犯罪活动更加频繁。

网络犯罪的特点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作案手段多样化,并且往往隐蔽性较高,维权困难。

它对个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个人隐私泄露、财产损失和声誉受损等方面,对社会的危害则涉及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

二、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以非法手段获取、篡改、破坏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的行为。

计算机犯罪一般涉及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传播、拒绝服务攻击等。

与网络犯罪相比,计算机犯罪更加注重对技术的利用,攻击手段更加高级和复杂。

计算机犯罪具有技术性强、犯罪手段封闭、目标范围广等特点。

它对个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个人信息泄露、个人账户被盗用等方面。

而对社会的危害主要是攻击关键基础设施,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尽管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都是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的非法活动,但二者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网络犯罪和计算机犯罪的对象不同。

网络犯罪主要以网络为载体,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社交平台等。

而计算机犯罪专注于攻击特定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

其次,网络犯罪和计算机犯罪的手段有所不同。

网络犯罪者利用网络渠道进行信息获取、传播和操作,如网络诈骗、网络谣言传播等。

而计算机犯罪者则更侧重于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未经授权的访问权限,如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传播等。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作者:张菡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8期摘要:在开放、互连、互通的网络环境下,互联网犯罪行为不断涌现,给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以及个人信息权带来了巨大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机犯罪的概念、特点以及主要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黑客1 计算机犯罪的概念所谓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作为攻击对象,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由此可见,计算机犯罪包括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行为和把计算机资产作为攻击对象的犯罪行为。

2 计算机犯罪的特点(1)犯罪智能化。

计算机犯罪的主体多为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并掌握核心机密的人,他们犯罪的破坏性比一般人的破坏性要大得多。

(2)犯罪手段隐蔽。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和超越时空性等特点,使得犯罪分子作案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没有明显痕迹,犯罪行为难以被发现,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破案难度。

(3)跨国性。

犯罪分子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就可以通过因特网对网络上任何一个站点实施犯罪活动,这种跨国家、跨地区的行为更不易被发现,危害更大。

(4)犯罪目的的多样化。

计算机犯罪的作案动机多种多样,犯罪目的不一。

(5)犯罪后果严重。

据估计,计算机犯罪每年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

3 计算机犯罪的手段(1)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隐藏在可执行程序或数据文件中,在计算机内部运行的一种干扰程序。

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计算机犯罪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破坏各种文件及数据,造成计算机瘫痪,给他人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2)数据欺骗。

数据欺骗是指非法篡改计算机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中的数据,从而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但很普遍的犯罪手段。

(3)特洛伊木马。

特洛伊木马是在计算机中隐藏作案的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仍能完成原有任务的前提下,执行非授权的功能。

特洛伊木马程序与病毒不同,它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独立存在,而病毒须依附其他载体而存在并具有传染性。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策略分析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策略分析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策略一、网络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一)网络犯罪的概念: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或利用其居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互联网信息供应商(ICP)、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等特殊地位或其他方法,在因特网上实施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其犯罪种类为:1、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表现形式有:袭击;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

2、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罪;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罪;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罪;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电子讹诈;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电子服务及、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商誉;在线侮辱、毁谤;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上组织邪教组织;在线间谍;网上刺探、提供国家的犯罪。

(二)网络犯罪的法律特征1、犯罪主体确定的困难性网络是世界的网络,没有一个标准的时空限制,因此计算机网络犯罪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犯罪行为的实施地和犯罪后果的出现地可以是分离的,甚至可以相隔千里,而且这类作案时间短、过程简单,可以单独行动,不需借助武力,不会遇到反抗。

由于这类犯罪没有特定的表现场所和客观表现形态,有目击者的可能性很少,而且即使有作案痕迹,也可被轻易销毁,发现和侦破都十分困难。

因而,对犯罪主体的确定就很困难。

2、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分析人士认为到21世纪,电脑入侵在美国国家安全中可能成为仅次于核武器、生化武器的第三大威胁。

国际计算机安全专家也认为,网络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取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社会作用,取决于社会资产计算机网络化的程度和计算机普及应用的程度,其作用越大,计算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包括国防、金融、航运等国家各个部门都将实行网络化管理,整个社会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深,一旦这些部门遭到侵入和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

网络犯罪现状及打击技术研究与应用

网络犯罪现状及打击技术研究与应用

网络犯罪现状及打击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化,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化。

网络犯罪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研究网络犯罪现状并探索有效打击技术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网络犯罪现状网络犯罪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互联网实施的各种非法活动。

这些犯罪行为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网络钓鱼、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等。

首先,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虚假身份、虚假网站等手段诱骗用户向制作者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

网络钓鱼的手法日益狡猾,给广大用户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和心理困扰。

其次,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欺骗行为,包括虚假投资、冒充公安机关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等。

这些诈骗手段不断升级,让人防不胜防。

另外,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传播歧视、侮辱、诽谤等言论的行为。

网络暴力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公众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

此外,网络色情是指以互联网系统为媒介,传播、发布一些违反社会风气的淫秽色情信息的行为。

网络色情的存在,破坏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

最后,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渠道传播的虚假信息。

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极易引发群体恐慌,并影响社会稳定。

二、网络犯罪打击技术研究面对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问题,进行网络犯罪打击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研究者们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网络犯罪的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安全防御技术和犯罪追踪技术。

安全防御技术旨在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系统等。

犯罪追踪技术则主要用于收集、分析和解读网络犯罪活动的数据,以便追踪犯罪嫌疑人。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犯罪打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分析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从中捕捉网络犯罪活动的规律,提高打击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加密技术也是网络犯罪打击的重要技术之一。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网络犯罪包括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网络入侵、网络盗窃等多种形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影响和危害、刑法规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非法活动,它不仅涉及到网络技术,还包括法律、社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盗窃他人信息、散布虚假信息、制造病毒攻击等。

现代社会已经日益依赖于互联网的使用,而网络犯罪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比如入侵他人电脑后窃取个人信息,诈骗个人财产,影响个人社会信用等。

同时,网络犯罪还可能会波及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其危害不可小视。

为了规范网络犯罪行为,我国法律已经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

首先,我国刑法对涉及网络犯罪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

例如,在《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或者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就规定了非法获取或控制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是非法的。

《刑法》还明确规定了涉及到网络诈骗、虚假广告和计算机污染等犯罪行为。

其次,我国相关部门也加强了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监控。

比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机关等对网络犯罪进行了打击和惩罚。

同时,也鼓励互联网企业加强自身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不断优化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

然而,网络犯罪的追踪和打击仍然存在挑战。

一方面,网络犯罪通常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界限不清晰,难以进行调查和打击;另一方面,网络犯罪的手段多样,针对性强,一旦发生,危害很大。

对此,应当采取综合手段来加以规制,比如制定相关法律、提高网络监管能力、束缚相关罪犯等。

总的来说,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它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为了遏制网络犯罪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精神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计算机网络犯罪
[摘要]: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今天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从而也把人类文明带入数码时代。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尤其是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来说,更是如此。

计算机网络也不例外。

人们在享受着网络传输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对日露端倪的网络负面影响愈发担忧。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现状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上的犯罪现象越来越多,网络犯罪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关注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色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软件、影视、唱片的著作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大无可估计;网络商务备受欺诈的困扰;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网络犯罪几十年之久的黑客仍然是网络的潜在危险。

结果,与网络相关的犯罪丛生。

防治网络犯罪,已成为犯罪学、刑法学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

我国自1986年发现首例犯罪以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数量迅猛增加。

从发案9起,到2000年的2700余起,去年全年突破4500起。

诈骗、敲诈、窃取等形式的网络犯罪涉案金额从数万元发展到数百万元,其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当前我国计算机犯罪的最新动态表现为:一是计算机网络犯罪在金融行业尤为突出。

二是“黑客”非法侵入或攻击计算机网络。

三是境外敌对组织和敌对分子利用国际互联网向境内散布政治谣言,进行非法宗教宣传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原因探析
计算机网络与传统媒体传播最大的不同点是计算机网络中具有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空间和手段。

要有效的制止和减少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就必须首先认识清楚其产生的根源。

网上违法犯罪行为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概括而论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
有人认为网络空间是相对于领陆、领水、领空、浮动领土的第五空间。

现实世界中,卫兵和岗哨起着巨大作用:防止非法侵入、偷盗和破坏。

网络空间是一个大广场,而且是“公用”的,现在人们都“大公无私”地把自家能够搬动的东西尽往网络空间里搬,叫做“资源共享”和“信息化”。

可是你“自己”的东西搬到网络里边去了以后,就很难像在自己“家”里那样妥善保护了。

但网络空间毕竟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家”的界限和防线。

网络是现实世界的镜象,但它砸碎了现实世界的围墙。

没有坚固设防的开放、互动的计算机网络(这是网络本身的优点)反倒给不
法分子提供了一种十分便利和有效的工具,使那些在现实中无法作案的人在网络上有了作案的条件,使现实生活中的违法行为在网上得到了扩张和加剧。

2.网上贪图非法钱财
喜贪非法钱财的人,只要他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够把别人的钱财弄到自己的手里,他就会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并且努力去研究使用这个工具去捞取不义之财。

世界上发现的首例计算机犯罪(1966年)以及我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犯罪(1986年)都是属于谋财类型的,到目前为止,在全球有意识的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中,多数是盗取非法钱财。

3.网上技术防范落后
2000年初,微软公司、亚马逊、雅虎等著名网站遭黑客沉重袭击,这充分暴露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安全的脆弱性。

网络犯罪者中多数是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和精通计算机的未成年人,他们与计算机的关系达到了痴恋的程度,能够洞悉计算机网络的漏洞,从而利用高技术手段突破网络安全系统的防范因素。

4.网上违法犯罪侦破困难
由于网络的时空跨度超过了传统的限制而且操作具有长距离、大范围、易修改、不留痕迹等特点,因此网上违法犯罪行为在侦察和取证时都有相当大的难度。

违法犯罪者作案,有时只需坐在家里悄无声息的按一下键盘或点一下鼠标,瞬间就完成了,而侦破却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分析核查和筛选工作。

网上违法犯罪者尤其是黑客,就像唐代李白诗中所说的“侠客”那样“十步杀一个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其动作和行踪迅速隐蔽,难以像在陆水空的三维空间中那样容易形成有形的包围圈来实施搜捕。

在网络世界里,反犯罪、防犯罪的技术必须要高于犯罪的技术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活动,可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网络上的反、防犯罪技术还常常落后于网络犯罪技术,因此抓捕一个犯人的成本要远高于这个犯人做一次坏事的原始成本。

有时甚至可能贴进血本,也丝毫无获。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上跨国犯罪势成必然,如果没有国际合作,很多网上犯罪将无法侦破,因此各国的网上警察势必都要克服各个方面的许多困难而成为“国际刑警”。

5.网络立法严重滞后
任何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都离不开法制规范,在网络世界里也是一样。

但现实社会中的法律不能简单移植到网络虚拟社会中。

目前国内在网络的运行、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立法都还是空白。

虽然立法在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有了一些规定,但基本上是简单、片面和应急性质的,而且执行起来有难度。

如现在网络著作权纠纷层出不穷,但在《著作权法》诞生的1990年,还没有“网络”这个概念,因此现行《著作权法》难以有效的处理好现在的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

又如原《刑法》基本没有涉及到网络犯罪问题,只规定了两个计算机犯罪罪名,远不能涵盖
现有的各种计算机网络犯罪。

由于对许多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无法可依,致使不少违法分子长期逍遥法外。

网络立法的滞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发达国家的网络立法也是很不完善。

因为网络一方面在普及之中,另一方面又仍在发展之中,难以制定出针对网络成熟状态的稳定法律。

因此网络立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是滞后的,操之过急也不行。

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类型及特点
网络犯罪指的是行为人未经许可对他人电脑系统或资料库的攻击和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经济、刑事等犯罪。

网络犯罪已涉及到绝大部分社会犯罪现象,除了那些直接人对人的犯罪,如杀人、强奸无法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外,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犯罪形式;而且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将来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犯罪形式。

把握好这一点,对于真正认识网络犯罪及如何预防网络犯罪,特别是制定《网络法》有着重要意义:对新问题要重新立法,旧问题要更新法律观念和原则。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类型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网络为犯罪对象的犯罪,这类犯罪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窃取他人网络软、硬件技术的犯罪;
2.侵犯他人软件著作权和假冒硬件的犯罪;
3.非法侵入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
4.破坏网络运行功能的犯罪;二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主要表现在:1.利用网络系统进行盗窃、侵占、诈骗他人财务的犯罪。

2.是利用网络进行贪污、挪用公款或公司资金的犯罪。

3.利用网络伪造有价证券,金融票据和信用卡的犯罪。

4.利用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

5.利用网络侵犯商业秘密,电子通信自由,公民隐私权和毁坏他人名誉的犯罪。

6.利用网络进行电子恐怖、骚扰、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犯罪。

7.利用网络窃取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就像仅看冰山露出水面一角一样,从公开报道案件的统计数字,显然无法正确估计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实际状况,但即使如此,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逐年上升趋势也还是十分明显。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体的多样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网络犯罪。

2.主体的低龄化。

据统计网络犯罪人多数在35岁以下,甚至有好多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

各种职业、年平均年龄在25岁。

3.极高的智能性。

大多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作案的犯罪分子都具有相当高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作案前往往精心策划,周密预谋后再进行犯罪活动。

4.极高的隐蔽性。

一般犯罪案件都有现场、凶刀、血迹、枪弹、血衣等实体的迹证。

但是,网络犯罪留下的最多也仅有电磁记录。

这些无形操作来实现的,作案的直接目的也往往是为了获取这些无形的电子数据和信息。

犯罪分子作案后往往不留任何痕迹。

因此这种犯罪行为不易被发现、识别和侦破。

据一项统计显示网络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且只有大约4%的案件会被正式进行侦查。

5.巨大的社会危害性。

随着社会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大,利用网络犯罪造成的危害性也越大。

犯罪分子只需敲击几下键盘,就可以窃取巨额款项,无论是窃取财物还是窃取机密,无论是将信息网络作为破坏对象还是破坏工具,网络犯罪的危害性都极具爆破力。

6.国际化趋势日益严重。

由于网络具有“时空压缩化”的特点,网络犯罪冲破了地域限制,国际化趋势日益严重。

这种跨国界、跨地区作案不易破案,危害性更大。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一种高科技犯罪、新型犯罪,很多犯罪行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禁止的,甚至有些低龄化犯罪分子缺少法律观念,在猎奇冲动之下,频频利用计算机作案。

针对这些情况,在完善网络理立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教育,增强相关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网上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网上执法,全力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

参考文献:
[1]孙伟平:[猫与耗子的新游戏-网络犯罪及其治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中国电脑教育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