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试题2019年4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一、填空题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2、天行健,。

3、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4、致中和,天地位焉,。

5、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6、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7、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8、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10、不知则问,。

二、单选题1、“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为( )。

A. 文物典籍B. 各色交错的纹理 C。

礼乐制度 D.美、善、德行2、“化”的引申义为( )。

A。

改易 B. 生成 C.教行善迁 D.性质改变3、“文”与“化”合成一词是()。

A。

春秋战国B。

殷商西周 C。

东周 D。

西汉以后4、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物质、思想与价值、制度及( )。

A。

风俗习惯 B。

社会关系 C。

语言符号 D.艺术5、文化的核心部分为( )。

A。

物态文化层B。

制度文化层 C. 行为文化层 D。

心态文化层6、属于基层意识形态的是( )。

A。

哲学 B。

政治理论 C. 文学 D.宗教7、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属于( )。

A. 大文化 B。

中文化 C. 小文化 D.泛文化8、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为()。

A. 汉族 B。

中原地区民族 C. 中华民族 D。

黄河流域民族9、本教材重点在中国文化的().A. 昨天 B。

今天 C。

明天 D。

全部10、以下不属于文化(广义)的是( ).A. 火车 B。

河流 C. 房屋 D.风能三、名词解释1、文化:2、物态文化层:3、制度文化层:4、行为文化层:5、心态文化层:四、简答题1、简要回答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2、简要回答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3、简要回答心态文化层的基本内容。

4、简要回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2019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论述题库

2019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论述题库

2019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论述题库1.中国整体思维的发展阶段?答:(1)到《易经》和《洪范》时代形成了由整体的宇宙观念。

而《沿书。

洪范》则对早期五行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

(2)战国至秦汉时代,《吕氏春秋》以儒家为核心,将道貌岸然,法,墨,兵,名诸家加以改造,合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图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

此后,《淮南子》。

《春秋繁露》,《白虎通义》等进一步论证人与天的统一。

汉代在理论上完成了阴阳与五行的统一使之在体系上融合为一阴阳五行统一体的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3)互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上篇讲天地,下篇论人,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人的思杨,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实现天一地一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

邵雍的旬数哲学和来自陈抟的先天图,对《易经》,《易传》中的体系原理做了重大发展。

(4)宋代把古代中国整体系统的思维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体和深层的内存联系,注重从直观体验,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

2、简述古代类比思维的三个内容和特征?答:(1)类比思维,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

(2)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中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道德,志行。

(3)《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3、简述先秦时期对辨证思索方法的归纳?答:(1)《老子》,归纳人的方法是“观复”,“复”是指对立物的往复变化。

老子的观复,就是观察生物静动静对立统一,往复运行的规律。

(2)《庄子》归纳的方法是反衍,其中的反衍是指反复,谢施是指代谢,都是表述对立物的转化的,(3)《易》归纳的方法是通变,变是事物存在。

发展的常态,认识这种转化。

交替。

《易》称为通变,“变通”,观其会通。

5、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答:一是“天人合一”。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C029·00321(通卡)绝密★启用前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0032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化交流是一个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D.单向反动的过程2.司马迁:送宇宜,次民好稼稿,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A.山西地区B.河东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A.嫡庶B.血统C.男性D.女性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念药方》D.(神农百草经》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A.腑脏学说B.针灸学说C.经脉学说D.本草学说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毕异B.韩信C.蒙恬D.蔡伦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候国的代兴D.部格的代兴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韩非子B.惠施C.管仲D.公孙龙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A.气象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求属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面会”的诸候有A.二百诸候B.三百诸候C.五百诸候D.八百诸候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A.赋B.诗C.词D.戏剧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A.和睦相处B.战争征服。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赣南师学院美河绪论一、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涵。

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2019尔雅中国文化概论答案

2019尔雅中国文化概论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30,共 30.0 分)1“帝喾之子,殷之先祖”、“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些说的都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族群代兴的历史是指( )阶段(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儒家认为( )是处置四夷关系的关键。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体现的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根据记载,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根据记载,商君法上约君主、下约民众,它的特征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代最小的容积单位称之为(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8“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创作于( )时期。

(1.0分)0.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9《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仁之端也”的名句。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根据记载,宋代掌管财政大权的三司包括()。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是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2中国”革命“一词,产生于西周其寓意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3根据记载,乡射礼的步骤不包括(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4封建制本身具有()的潜在功能,因为它本身是针对异族林立的社会现实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5儒家( )认为,必须培育善根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6天地境界指的是( ),儒家认为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7按照周家的观点礼乐文明的第一要务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8“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这句话说明孔子认为天下乱的源头是( )。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集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集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1.文化交流是一个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程D.单向反动的过程2.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A.山西地区B.河东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A.嫡庶B.血统C.男性D.女性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药方》D.《神农百草经》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A.腑脏学说B.针灸学说C.经脉学说D.本草学说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毕昇B.韩信C.蒙恬D.蔡伦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韩非子B.惠施C.管仲D.公孙龙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A.气象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A.二百诸侯B.三百诸侯C.五百诸侯D.八百诸侯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A.赋B.诗C.词D.戏剧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A.和睦相处B.战争征服C.遣使游说D.离间取胜15.朝庭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A.商朝B.周朝C.汉朝D.唐朝16.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

这种现象始于A.公元5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2世纪17.作为家庭伦理的核心,家训族规首倡的是A.善良B.孝悌C.节俭D.修身18.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A.圣贤B.隐士C.君子D.忠臣19.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是A.孔子B.鬼谷子C.孟子D.荀子20.“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写照,典出于A.《论语》B.《大学》C.《孟子》D.《中庸》21.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A.以木结构为王B.以砖结构为王C.以瓦结构为王D.以土结构为王22.中国最早的儿童识字教材是A.《仓颉篇》B.《史籀篇》C.《千字文》D.《三字经》23.中国政府很早就有防灾思想。

2019尔雅中国文化概论问题详解

2019尔雅中国文化概论问题详解

一、单选题(题数:30,共 30.0 分)1“帝喾之子,殷之先祖”、“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些说的都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族群代兴的历史是指( )阶段(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儒家认为( )是处置四夷关系的关键。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体现的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根据记载,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根据记载,商君法上约君主、下约民众,它的特征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代最小的容积单位称之为(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8“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创作于( )时期。

(1.0分)0.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9《孟子·公丑上》中有“(),仁之端也”的名句。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根据记载,宋代掌管财政大权的三司包括()。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是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2中国”革命“一词,产生于西周其寓意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3根据记载,乡射礼的步骤不包括(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4封建制本身具有()的潜在功能,因为它本身是针对异族林立的社会现实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5儒家( )认为,必须培育善根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6天地境界指的是( ),儒家认为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7按照周家的观点礼乐文明的第一要务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8“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这句话说明孔子认为天下乱的源头是( )。

2019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

2019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文化交流是一个(A)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程D.单向反动的过程2.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C)A.山西地区 B.河东地区 C.关中地区 D.江南地区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C)A.嫡庶 B.血统 C.男性 D.女性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B)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金药方》 D.《神农百草经》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C)A.腑脏学说 B.针灸学说 C.经脉学说 D.本草学说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D)A.毕异 B.韩信 C.蒙恬 D.蔡伦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A.族群的代兴 B.家庭的代兴 C.诸侯国的代兴 D.部落的代兴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C)A.韩非子 B.惠施 C.管仲 D.公孙龙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B)A.气象环境 B.地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人文环境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元外省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C)A.东高西低 B.中高东低 C.西高东低 D.北高东低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D)A.二百诸侯 B.三百诸侯 C.五百诸侯 D.八百诸侯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C)A.赋 B.诗 C.词 D.戏剧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B)A.和睦相处 B.战争征服 C.遣使游说 D.离间取胜15.朝庭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D)A.商朝 B.周朝 C.汉朝 D.唐朝16.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后附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后附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祭祀2.客卿3.阴阳或农4.《离骚》5.杜甫6.《汉书》7.讲史话本8.心9.篆书10.围棋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2.C3.B4.A5.B6.C7.B8.D9.B 10.C11.B 12.C 13.C 14.D 15.D16.B 17.C 18.B 19.B 20.A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后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古代的吉礼,据《周礼》讲,就是_______的典礼。

2.西周官吏选拔制度,春秋以前主要是世袭制,战国时期,逐渐实行_______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

3.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_______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

4.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_____。

5.____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6.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_______。

7.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_______两大类。

8.朱熹认为客观精神的“理”是世界的本源,陆九渊认为主观意识的“_______”是世界的本源。

9.印章字体,一般采用_______。

10.古代通称棋艺为“博奕”。

“奕”是_______。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姨诀称姨夫,自己与姨夫关系为妯娌。

( )2.江西庐山的岳麓书院是北宋著名书院。

( )3.自秦始皇以后,方孔圆钱成为中国铜钱的固定形式,直到清末,沿用了两千多年。

( )4.韩愈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开创了诗坛的新局面。

( )5.王实甫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近70种剧本,留存下来的有18种。

2019年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9年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C029 • 00321(通卡)绝密★启用前2019年4月高等教ff 自学考试全国统•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00321)注意审巧: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題•第二部分为非选择5L2・应考者必須按试题顺序左答预卡(纸)指定位孑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败。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便用2B 铅笔■书石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9.人灿4服化创造的先次糸件址 A. 气龟环境 B.地理外塩(:io.陷用以蔚•中央机构:布六郡制中的八部*W 1A.尚书罚“中"齐c门卜科忙I 中W 文化U 论试題钏01 «u一、单项选择越:本大越共30小题■曲小題1分•共30分。

衣每小趣列出的备迭项中只有一项是誠符合违目要求的•请将其迭出<> 文化交汶是一个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寻的过用DM 收动的过桎j iiif :叫ZFf rai.A 忙好隊横•殖斤甘•仆先壬之遗风二B.河东地K c 关中地区3・4. 7. IIA.山丙地(X 也血嫌索乩中,进行权力传11和财产维承的中心楚A.嫡庶B.血统剧代人灰学家竽时玲的仇大??作足 A.《黄帝内经》 R 《本场纲II 〉 BSLPIMH 的传冼仄学P?论是 A.韵册学说»什奂彳说益纸术的发明咅传说“久汉时期的A.华卄H 0皿C.男性C <『金药方〉从flW )期・MIM 人ItlH 之前・〃j 史的"待扛址 A.放BT 的代天H. Kft 的代天c. 早期法家的代我人物之•是 A. «|if R 処施 (:・谄曲的代兴 伍忡 说的址I )江南地K I ).女性I).I).杠学说公仆龙1> 儿外?|M 中IN 地势的1:•耍待征是A 东拓西低B.屮為东低C.曲高东低】2•{史记〉记伐.周武£伐纣时••不期而会”的诸侯(IA ・二商诸侯 B.三百诸侯 C.五口诸侯 13- 宋代文学的代衣样式是A ・赋B.诗C.问14-貝创开贻了檢詐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A ・和眩相处B.战争征战C 迥使谕说15-朝庭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足A ・商初B.周朗C.汉锲16・因城河中上游地区恋林砍化、牧场破开咕成饼地・门能枪波破坏严乖•黄河卜尚改认 迁徙成为常态。

2019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1/30)单项选择题第1题文化交流是一个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程D.单向反动的过程下一题(2/30)单项选择题第2题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A.山西地区B.河东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上一题下一题(3/30)单项选择题第3题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A.嫡庶B.血统C.男性D.女性上一题下一题(4/30)单项选择题第4题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药方》D.《神农百草经》上一题下一题(5/30)单项选择题第5题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A.腑脏学说B.针灸学说C.经脉学说D.本草学说上一题下一题(6/30)单项选择题第6题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毕昇B.韩信C.蒙恬D.蔡伦上一题下一题(7/30)单项选择题第7题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上一题下一题(8/30)单项选择题第8题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韩非子B.惠施C.管仲D.公孙龙上一题下一题(9/30)单项选择题第9题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A.气象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上一题下一题(10/30)单项选择题第10题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上一题下一题(11/30)单项选择题第11题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上一题下一题(12/30)单项选择题第12题《史记》记载,周武王伐封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A.二百诸侯B.三百诸侯C.五百诸侯D.八百诸侯上一题下一题(13/30)单项选择题第13题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A.赋B.诗C.词D.戏剧上一题下一题(14/30)单项选择题第14题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A.和睦相处B.战争征服C.遣使游说D.离间取胜上一题下一题(15/30)单项选择题第15题朝庭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A.商朝B.周朝C.汉朝D.唐朝上一题下一题(16/30)单项选择题第16题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

2019中国大学慕课(MOOC)中国文化概论作业测验与考试

2019中国大学慕课(MOOC)中国文化概论作业测验与考试

中国大学慕课(MOOC)作业测验与考试(补交)单元作业一从尊奉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的极高礼赞,到高呼“打倒孔家店”乃至蔑称“孔老二”时的全盘否定,再到如今方兴未艾的“国学热”以及饱受争议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和主要代表,在近现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评价儒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局限,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首先,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和主要代表,其地位不可动摇。

儒家推崇的和平思想有利于保证国家的和平稳定,仁政的思想更是对中国现代的政治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儒家思想曾经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多年,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思想的短板,需要我们后人将它与现代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应现代化、世界化的新儒家思想。

哲学文化单元测验1单选(2分)以下经典论述中,最能体现孟子伦理思想的是(D)A.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B.乐合同,礼别异C.兼相爱,交相利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单选(2分)下列对佛教哲学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原始佛教的理论重心是“四门感悟”说。

B.豁然开朗、醍醐灌顶、如梦初醒都是形容顿悟的成语。

C.禅宗是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本土化的宗派。

D.佛教哲学的最高目的是度人解脱。

3多选(3分)下列符合老子哲学特点的是(C)A.唯道集虚B.贵柔守雌C.上善若水D.离形去知4多选(3分)魏晋玄学中的“三玄”指的是(ACD)A.《老子》B.《列子》C.《庄子》D.《周易》5多选(3分)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表述《红楼梦》里佛理禅意的是(ABD)A.诸行无常B.色即是空C.求仁得仁D.因缘生法单元作业二谈一谈古代的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答:早期,宗法制的影响是积极的。

保证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推动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中后期(尤其是明清),宗法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全国2019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9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和答案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32
27.两汉的文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
C.察举征辟制D.九品中正制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40
28.“孔子的门徒,是天地间最纯正的自然神论的学徒”。这句话作者是
A.伏尔泰B.莱布尼兹
C.沃尔夫D.休谟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42
29.不属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的是
8.清朝的税制改革为
A.募役法B.初税亩
C.租庸调法D.摊丁人亩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98
9.乾嘉学派的创始人是
A.黄宗羲B.顾炎武
C.王夫之D.雎景臣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03
lO.不属于行旅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是
A.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B.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
C.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D.迁徙定居的习俗传承
A.16岁B.17岁
C.18岁D.19岁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95
17.孔子研究的“六经”变成“五经”是因为《乐》的失传.表明失去文化特征中文化的
A.事象B.事类
C.产物D.载体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90
18.中国能归属的语系之一是
A.阿尔泰语系B.高加索语系
C.乌拉尔语系D.德拉维达语系
24.哪一项不是对联常用的手法
A.顶真B.双关
C.谐音D.拆字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16
25.哪一种是中国受佛教影响产生的文学样式
A.唱导B.转读
C.宝卷D.梵呗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31
26.日本出版的拥有23900多卷的佛学巨典是
A.《大藏经》B.《大正经》
C.《大正藏》D.《大藏正》

2019年度尔雅中国文化概论标准答案

2019年度尔雅中国文化概论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30,共 30.0 分)1“帝喾之子,殷之先祖”、“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些说的都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族群代兴的历史是指( )阶段(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儒家认为( )是处置四夷关系的关键。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句话体现的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根据记载,黄老政治思想的格局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根据记载,商君法上约君主、下约民众,它的特征是()。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代最小的容积单位称之为(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8“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创作于( )时期。

(1.0分)0.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9《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仁之端也”的名句。

(1.0分)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根据记载,宋代掌管财政大权的三司包括()。

(1.0分)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是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2中国”革命“一词,产生于西周其寓意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3根据记载,乡射礼的步骤不包括( )。

(1.0分)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4封建制本身具有()的潜在功能,因为它本身是针对异族林立的社会现实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5儒家( )认为,必须培育善根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6天地境界指的是( ),儒家认为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7按照周家的观点礼乐文明的第一要务是( )。

(1.0分)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8“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这句话说明孔子认为天下乱的源头是( )。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优选.)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答: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

诗歌、文章、音乐等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

主要的观念有:(1)"诗言志",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特别在儒家的诗教观念中,诗歌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更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如《诗经》。

(2)"文以载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强调文章要服务于社会。

(3)乐以教化。

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很早就与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

孔子认为,乐和礼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作用,只有加强礼乐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规可依。

这种功利主义音乐观对后世儒家的音乐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题型:论述】 [1] 论述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

答: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是: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三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再者,清初对知识分子实施文化高压政策,以文字狱来迫害他们,使他们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另外,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

从宋儒那里就有“尊性”与“道问学”的分歧。

在成贤成圣的方式上,有的儒家如朱烹熹特别强调多学多思,另一派如陆象山,就强调多读书致知对发明心性没有好处甚至有害。

后—派的意见在明朝王学兴盛的时代,是占了上风的。

但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

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

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辩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集粹(单选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集粹(单选题)

中国文化概论题集(一)单选题集粹1."文"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时,一般指的是后天形成的 A 。

A 品德、修养B 知识、学问C身份、地位D 装扮、修饰2.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则主要靠 C 。

A 自发传承B 家庭传承C口头传承 D 传男不传女3.贯穿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 C 。

A 传统文化 B 历史文化 C 文化传统 D 文化观念4.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 A 气候。

A 温带气候 B 亚热带气候 C 寒温带气候 D 热带气候5.把湘江和漓江两大水系沟通联结起来的是 B 。

A 汉水 B 灵渠 C 淮河 D 郑国渠6.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 B 。

A 由冷变暖,温暖时期越来越长,温暖程度越来越高。

B 由暖变冷,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C 由冷变暖,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D 由暖变冷,温暖时期越来越长,温暖程度越来越高。

7.据有关学者统计,自两汉以来,中国的灾害总的趋势是 C 。

A 频率越来越疏,程度越来越大 B 频率越来越密,程度越来越小 C 频率越来越密,程度越来越大 D 频率越来越疏,程度越来越小8.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 C 。

A 长江流域 B 四川盘地 C 黄河流域 D 东南沿海9.决定了中国文明发展的道路与文化方向的地理背景是 D 。

A 西高东低的地势 B 温带季风气候 C 整体性地形 D 广大地域10.中国政治观点中的基调和历史基本方向是 A 。

A 追求一统 B 等级制度 C 宗法伦理思想 D 儒家思想1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灿烂辉煌的文化高潮,得益于分封制带来的区域意识和 B 。

A 山川地理条件 B 竞争意识 C 经济军事发展 D 开放的文化政策12.扬州及周围地区盛极一时的商业文化形成,如果从构成区域文化因素的角度出发,应该收入 B 。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习题卷4)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习题卷4)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习题卷4)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9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下面哪个婚礼环节,是问“女方的血缘”A)纳彩B)问名C)纳徵D)纳吉答案:B解析:2.[单选题]文化带动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发生在()A)三皇时期B)五帝时期C)夏商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答案:B解析:3.[单选题]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A)华严宗B)天台宗C)禅宗D)密宗答案:C解析:4.[单选题]中国古代是以宗亲、外亲和妻亲来区分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的。

他们的远近关系是()A)妻亲>宗亲>外亲B)宗亲>外亲>妻亲C)外亲>妻亲>宗亲D)外亲>宗亲>妻亲答案:B解析:5.[单选题]欧洲人普遍用纸是在( )A)14世纪B)15世纪C)16世纪D)17世纪答案:C解析:6.[单选题]魏晋时期建立了一套更为严格的选官制度是( )D)九品中正制答案:D解析:7.[单选题]文化的“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因为花纹总是画在载体上得,所以,在人类认知领域李,“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_______。

A)道德规范B)道德修养C)文治教化D)礼治教化答案:B解析:8.[单选题]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 )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A)张岱年B)康白情C)项退结D)梁漱溟答案:A解析:9.[单选题]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首先在战国时期实施B)源于战国的“耕战”政策C)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全面推行这一政策,实行重工商业的国家垄断D)严重地束缚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个性答案:C解析:10.[单选题]被称为“白话小说之祖”的文学样式是( )A)宋杂剧B)说话C)话本D)愧倡戏答案:C解析:11.[单选题]在《史记》一书中,较为全面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 )A)《滑稽列传》B)《秦始皇本纪》C)《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答案:C解析:12.[单选题]佛教中国化之后,____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进犯,在一些边塞处广种
A.杨树 B.柳树
C.榆树 D.松树
2.敬顺昊天的宗教的现实功用是
A.尧舜禅让 B.和合五教
C.绝地天通 D.敬授民时
3.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A.八王之乱 B.董卓之乱
C.永嘉之乱 D.安史之乱
4.《神灭论》的作者是
A.萧子显 B.陶弘景
C.慧琳 D.范缜
5.1291年到达泉州的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名为
A.利玛窦 B.鄂多立克
C.马可波罗 D.孟德高维诺
6.元朝称汉族读书人为
A.书生 B.学士
C.儒士 D.儒生
7.徐光启的名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授时通考》
8.清朝的税制改革为
A.募役法 B.初税亩
C.租庸调法 D.摊丁人亩
9.乾嘉学派的创始人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雎景臣
lO.不属于
...行旅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是
A.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 B.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
C.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 D.迁徙定居的习俗传承
11.不属于
...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的是
A.生产互助 B.生活互助
C.民主自治 D.进香朝拜
l2.“闰月”的概念源自
A.回历 B.泰历
C.藏历 D.阴阳合历
13.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传到
A.东南亚国家B.中东阿拉伯国家
C.欧洲 D.美洲
14.不属于
...传统社会礼与俗关系的是
A.礼从宜,使从俗 B.因俗制礼
C.齐之以礼 D.化民成俗
15.不属于
...《周礼》列入吉礼祭祀的是
A.天神祭祀 B.皇族祭祀
C.地祗祭祀 D.人鬼祭祀
16.冠礼的年龄一般在
A.16岁 B.17岁
C.18岁 D.19岁
17.孔子研究的“六经”变成“五经”是因为《乐》的失传.表明失去文化特征中文化的 A.事象 B.事类
C.产物 D.载体
18.中国能归属的语系之一是
A.阿尔泰语系 B.高加索语系
C.乌拉尔语系 D.德拉维达语系
19.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的基本点是
A.保障权利 B.语文平等
C.改革文字 D.双语教学
20.属于汉字的造字方法的是
A.词根 B.指事
C.前缀 D.后缀
21.未被称为汉语“域外方言”的是
A.泰国语 B.越南语
C.朝鲜语 D.日本语
22.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段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是 A.对偶 B.顶真
C.回文 D.析字
23.哪一种不是
..因汉语汉字形成的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的特点
A.形式整齐 B.平仄抑扬
C.节奏调配 D.重音分明
24.哪一项不是
..对联常用的手法
A.顶真 B.双关
C.谐音 D.拆字
25.哪一种是中国受佛教影响产生的文学样式
A.唱导 B.转读
C.宝卷 D.梵呗
26.日本出版的拥有23900多卷的佛学巨典是
A.《大藏经》 B.《大正经》
C.《大正藏》 D.《大藏正》
27.两汉的文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征辟制 D.九品中正制
28.“孔子的门徒,是天地间最纯正的自然神论的学徒”。

这句话作者是
A.伏尔泰 B.莱布尼兹
C.沃尔夫 D.休谟
29.不属于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的是
A.中体西用论B.全盘西化论
C.东方文化论 D.儒学复兴论
30.第一个提出全盘西化的是
A.梁启超 B.胡适
C.吴稚晖 D.陈序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以下几个方面,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观察捕鱼 B.月晕与风
C.建安风骨 D.元曲
E.巫术
32.中国古代的“九州”包括以下的
A.冀州 B.兖州
C.徐州D.沧州
E.雍州
33.“五帝”的谱系包括
A.皇帝 B.炎帝
C.尧D.舜
E.禹
34.百家争鸣中刑名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 B.邹衍
C.惠施D.老聃
E.公孙龙
35.汉朝官员选拔的最重要三科是
A.孝廉 B.茂才
C.明经D.治剧
E.贤良方正
36.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包含
A.玄学 B.禅学
C.般若学D.涅槃学
E.明学
37.中国生产经济的文化特征包括
A.“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农业起源
B.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C.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D.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E.“养备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的农业规律
38.中国传统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
A.市 B.商
C.墟D.集
E.会
39.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A.居住地点 B.居住时间
C.居住方式D.居住建筑格局
E.居住建筑仪式
40.服饰的人文文化标志包括
A.信仰标志 B.阶层标志
C.仪礼标志D.政治标志
E.职业标志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42.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

43.简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4.简述古人对学与思关系的看法。

45.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46.简述对中国古代文字崇拜的认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47.今天应当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传统思维模式。

48.分析“中和之美”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