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教发展之路完整篇.doc
普特双向融合教育探索
普特双向融合教育探索作者:阎芳赵硕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2016年第07期2002年,我园成为“残健合一、随班就读”试点园,开始了“残健融合教育”的探索和研究。
直至目前,我们在秉承融合教育理念、努力形成和谐的全纳氛围、建立特教工作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资源教室、打造融合教育专业团队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工作,以此来推进学前融合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我们摸索融合教育促进普特幼儿双赢的教育模式,即普通幼儿和特需幼儿之间的互动方式,普通幼儿与特需幼儿互动过程中彼此的发展变化等,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营造全方位的教育支持环境1 通过家长说明会赢得普教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首先,通过与普通幼儿家长的深入沟通和幼儿园的积极宣传,打消普通幼儿家长对融合教育的疑问和顾虑,帮助他们理解普特双向融合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在特需幼儿入园前,园长、主任、班级教师、特教教师共同为本班级召开家长会,介绍本班情况、新入园特需幼儿情况,向家长们宣传相关特教知识、本园教育理念、特需幼儿来园后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如自闭症幼儿不愿意回应小朋友是由于不会和同伴交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需要小朋友关爱;唐氏幼儿不擅长肌肉运动但非常喜欢小朋友,乐于和普教幼儿做朋友,小朋友要多多帮助他;感统失调的小朋友可能因为自己生理的原因感觉不出自己的手劲大小,无心伤害到小朋友,小朋友要告诉他,他弄疼自己了,要轻一点……并且告知家长,特教幼儿会有跟随的特教教师,会在特教幼儿伤害同伴或需要辅助的第一时间,进行阻止和辅导,也希望热心的幼儿能对他们提供帮助,包括接受特教幼儿参与游戏等。
同时让家长明晰:因为每个孩子的特殊性,教师会提前了解特教幼儿,准备应对方法。
家长会中也会着重向家长宣传普教孩子可能获得的发展,如,通过接触特教幼儿,普教幼儿从小就能意识到身边有各种不一样的同伴,虽然他们可能在生理心理上有障碍,但和大家一样;有接纳的意识,不歧视和无视特需同伴,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提供帮助,同情、关心他们,这为普教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普特融合”在特校的探索与研究
“普特融合”在特校的探索与研究摘要:“普特融合”是指普通学校教育和特殊学校教育两者之间进行有机的融合、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特殊教育任务,普特融合教育需要进行全面的、整体化、系统化的改变和创新,从而满足特殊学生们多元化的学习需要。
“普特融合”教育可以通过树立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的全体师生科学的普特融合教育理念,创设丰富多彩的普特融合教学课程拓宽教学范围,引导普通学校的师生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有机的融合,鼓励特殊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到普特融合教育活动中来等措施,为特殊的学生打造适合他们的校园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提升特殊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我们国家普特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普特融合;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研究引言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特殊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标准也日益在提高,普特融合教育是为特殊学生们能够和正常发展和成长的学生们一起接受教育活动,最大程度的激发出特殊学生们的各项能力。
早期的普特融合教育只是从理论上对特殊学生提出的一个教育方案,近几年的普特融合教育理念越来越能体现出对特殊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通过普特融合教育活动提升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一起进步和共同的成长。
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在融合教育活动中,可以为特殊学校中的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能够帮助特殊学生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提高特殊学生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另外通过普特融合教育可以让普特学校的教师、学生们和家长对特殊学生多一份了解,从内心真正的接纳和爱护这些特殊的孩子,从而为特殊学生创造适合他们的融合教育机会和学习环境。
一、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内容构成比较单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普特融合教育的进程中,更热衷于选择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学难度较低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
这样造成特殊教育学校的融合教育内容设置的不够科学和合理,这样很难通过有效的普特融合教育提高特殊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新时代十年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第38卷第8期学报No 8Vol 382023年8月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Aug ꎬ2023əDOI:10.16069/j.cnki.51-1610/g4.2023.08.012新时代十年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成效与展望梁㊀剑(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㊁康复学院ꎬ四川乐山614000)摘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ꎬ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十年ꎮ文章回顾了新时代十年我国特殊教育事业从普及发展向普惠高质量并进的发展历程ꎬ总结了取得的成效ꎬ即普及发展水平稳步提升㊁特教师资培养与发展效果显著㊁特教经费投入明显加大㊁特教体系日趋健全㊁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日益完善㊁特教社会生态不断改善ꎮ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教育矛盾变化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ꎬ我国特殊教育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㊁健全特殊教育政策法律体系和经费投入保障机制㊁强化政府职责㊁培养和提升师资ꎬ以促进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ꎮ关键词:新时代ꎻ特殊教育ꎻ残疾人中图分类号:G769.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8666(2023)08-0068-08收稿日期:2022-02-22基金项目:乐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新阶段乐山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及其保障机制研究(SKL2021D31)作者简介:梁剑(1982 )ꎬ男ꎬ湖南邵阳人ꎬ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㊁康复学院副教授ꎬ教育学博士ꎬ研究方向:特殊教育政策与法律ꎮ0㊀引言党的十八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ꎮ新时代既是一个承前启后㊁继往开来的时代ꎬ也是一个开启新征程㊁赋予新使命的时代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ꎬ将教育提升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ꎬ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ꎬ党之大计ꎬ是民族振兴㊁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ꎮ作为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教育ꎬ开启了新时代富有中国特色内涵的传承与发展ꎬ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ꎮ回顾新时代十年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ꎬ总结发展成效与经验ꎬ对 十四五 及更远特殊教育发展进行展望ꎬ有助于特殊教育在时代变革中把握新的机遇ꎬ实现高质量普惠发展ꎮ1㊀新时代十年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进程1.12012—2016年:特殊教育普及发展阶段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ꎬ在我国 十二五 规划期间ꎬ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发展定位是:扩大特殊儿童受教育机会ꎬ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建设ꎬ最大限度地保障特殊儿童的入学ꎬ促进特殊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ꎮ2012年11月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ꎬ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ꎬ支持特殊教育ꎬ这也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 关心特殊教育 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ꎮ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ꎬ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ꎬ特殊教育体系建设日趋完善ꎮ2012年国家实86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项目ꎬ重点支持60个高等特殊师范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ꎬ以扩大高等特殊教育办学规模ꎮ2014年由教育部㊁中残联等九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ꎬ这一政策旨在全面推进全纳教育ꎬ提高普及水平ꎬ让每一位残疾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ꎬ到2016年实现基本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ꎮ2015年由教育部㊁中残联联合制定出台了«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ꎬ对残疾人平等参与考试ꎬ维护残疾人教育权益具有里程碑意义ꎮ到2016年年底ꎬ我国基本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对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ꎬ无论是特教学校数量㊁在校生人数ꎬ还是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ꎬ都有较大的提升ꎬ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ꎬ特殊教育普及水平较 十一五 期间有显著提高ꎮ1.2㊀2017—2021年:特殊教育普惠㊁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三五 规划期间ꎬ党和国家将特殊教育置于整个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ꎬ基本上实现了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ꎬ特殊教育在原有普及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升ꎬ提质增效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这一历史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ꎮ2017年5月ꎬ«残疾人教育条例»新修订颁布实施ꎬ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ꎬ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ꎮ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规定ꎬ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发展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㊁以普及为重点的原则ꎬ以提升教育质量㊁推进融合教育等方式来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ꎮ2017年7月ꎬ«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 2020年)»颁布实施ꎬ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推进特殊教育发展ꎬ并提出要坚持统筹推进ꎬ普特结合ꎬ普惠加特惠ꎬ特教特办ꎬ完善特殊教育体系ꎮ2017年10月ꎬ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ꎬ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ꎮ自此ꎬ普惠㊁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与价值指引ꎮ2018年7月ꎬ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ꎬ指出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 2020年)»ꎬ办好特殊教育ꎮ2021年12月ꎬ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 十四五 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ꎬ对新时代特殊教育进行了定位ꎬ指出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ꎬ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ꎬ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ꎬ提出要持续提高残疾人教育普及发展水平ꎬ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ꎬ推进融合教育ꎬ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㊁普惠发展ꎮ2㊀新时代十年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效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ꎬ在党和国家关注和重视下ꎬ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在普及发展㊁师资培养与发展㊁经费投入保障㊁体系完善㊁政策法规完善以及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ꎬ极大地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ꎮ2.1特殊教育普及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新时代十年ꎬ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对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ꎬ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ꎬ普及率有很大提升ꎬ主要体现在基层特殊教育学校㊁在校生人数和特殊教育招生人数㊁残疾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等方面(如表1所示)ꎮ2012年ꎬ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1853所ꎬ在校生人数37.88万人ꎬ招生6.57万人[1]ꎬ到2021年ꎬ特殊教育学校数量达到2288所ꎬ招生数量14.91万人ꎬ在校生人数达到91.98万人[2]ꎬ基本上实现«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每30万人口的市㊁县要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ꎬ满足了特殊儿童入学需求ꎮ从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状况来看ꎬ新时代十年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和高中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ꎮ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 2016年)»的指引下ꎬ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特殊教育改革试验项目ꎬ各省市㊁州在原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基础上增设学前教育或开展学前融合教育ꎮ2012年ꎬ我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只有72.1%ꎬ但是到2021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ꎮ2012 2021年期间ꎬ我国累计残疾人12.13万人被高等院校录取ꎬ接受残疾人高等教育ꎬ其中普通高考10.32万人ꎬ单考单招1.81万人[3]ꎮ96表1㊀新时代十年特殊事业普及发展情况一览年份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所)在校生人数(万人)招生人数(万人)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班㊁部)(个)2012185337.886.57186/1522013193336.816.6194/1982014200039.497.07187/1972015205344.228.33109/1002016208049.179.15111/1182017210757.8811.08112/1322018215266.5912.35102/1332019219279.4614.42103/1452020224488.0814.9104/1472021228891.9814.91117/161数据来源:教育部教育发展统计公报(2012 2021年)ꎮ2.2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发展效果显著教育大计ꎬ教师为本ꎮ任何教育事业改革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ꎮ建设高素质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ꎮ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数量与质量两个层面ꎮ一方面ꎬ充裕的教师数量是开展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ꎮ为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ꎬ在新时代十年里ꎬ党和国家大力培养特殊教育师资ꎮ根据教育部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ꎬ2012年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人数4.4万人ꎬ到2021年ꎬ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人数达到6.94万人ꎬ增长了57.8%[1]ꎮ另一方面ꎬ伴随着特殊教育教师数量的增长ꎬ特教教师质量也日益提高ꎬ主要体现在教师学历和职称上ꎮ2012年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为23094人ꎬ到2020年ꎬ特殊教育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达到49662人ꎬ翻了一番多(表2)ꎮ2012年ꎬ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数仅有26904人ꎬ到2018年ꎬ特殊教育教师高级职称人数达33078人ꎬ初级及以下职称人数明显减少ꎮ由于国家从2019年对中小学职称进行改革ꎬ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一样ꎬ都可以评正高职称ꎮ因此ꎬ2019年特殊教育教师中正高级教师数量有44人ꎬ副高级教师数量大9392人ꎻ2020年正高级教师数量有70人ꎬ副高级教师人数达到10616人(表3)ꎮ表2㊀新时代十年特殊教师数量及学历情况一览年份(年)2012201420162018201920202021特殊教育教职工数(万人)5.25.76.26.87.27.6-特殊教育专任教师数(万人)4.44.85.35.96.26.66.94研究生学历人数(人)6148461085142816321872-本科学历人数(人)224802783333386398094361847790-专科学历人数(人)176651747317307164181618615679-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人)2937191213981001932828-注:数据来源于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2012 2020年)ꎬ - 表示未找到该数据ꎮ㊀㊀此外ꎬ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也是提升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ꎮ自«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 2016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及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教育政策法律颁布实施后ꎬ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㊁培训力度也日益加大ꎮ国家通过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学院㊁特殊教育培训中心等开展各种层次的特教教师职后培训ꎮ2012年我国参加专业培训的特殊教育教师共14309人次ꎬ2016年为36570人次ꎬ到2020年达到52043人次[4]ꎮ特教教师学历㊁职称的提升和接受专业培训人数的增加ꎬ都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特殊教育教师质量的提升ꎬ它对高质07量特殊教育发展而言是一个根本性保障ꎮ表3㊀新时代十年特殊教育教师职称情况一览年份中学高级(人)小学高级(人)小学一级(人)小学二级(人)小学三级(人)未定级(人)2012354921916129021352983880201340132289113415144711837692014457323828138731515129420720155066243461443516291584700201657772515614729193023453872017669925292152092579294590620187695253831554929493156765注:数据来源于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2012 2020年)ꎮ2.3㊀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加大教育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活动ꎬ它需要大量的人力㊁物力和财力ꎮ无论是教育硬件设施的添置还是教师工资㊁福利待遇兑现与保障都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ꎮ教育经费投入是一切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ꎮ特殊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非常强的事业ꎬ它更需要国家教育财政的支出才能保证正常运作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ꎬ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ꎬ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在经费投入上取得了巨大发展ꎮ首先ꎬ从特殊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来看ꎬ呈每年逐渐增长的趋势ꎮ2011年我国特殊教育公共财政支出76.2亿元ꎬ2013年96.10亿元ꎬ2015年97.12亿元ꎬ2017年117.12亿元ꎬ2019年143.46亿元ꎬ2020年153.32亿元[5]ꎮ其次ꎬ从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来看ꎬ2012 2021年期间ꎬ每年也是呈逐年稳定增长的趋势ꎮ2012年为0.5亿元ꎬ2015年4.1亿元ꎻ2016年4.1亿元ꎬ2021年4.1亿元ꎬ2022年5亿元[6]ꎮ再次ꎬ从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来看ꎬ2012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经费为2100元ꎬ是普通学校学生生均经费的3倍ꎮ但自«特殊提升计划(2014 2016年)»颁布实施后ꎬ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标准从过去2000元不到提升至6000元ꎬ是普通学校生均公用标准的8倍ꎬ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提高这一标准ꎮ此外ꎬ在新时代十年里ꎬ国家先后通过两期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投入ꎬ累计经费投入达102亿元ꎬ以支持中西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7]ꎮ特殊教育经费的逐年增加ꎬ有效地保障了特殊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条件ꎮ2.4㊀特殊教育体系日趋健全尽管特殊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ꎬ但是它却又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ꎬ包括学龄前阶段㊁义务教育阶段㊁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等几个教育板块ꎮ在21世纪之前ꎬ我国特殊教育呈一个零散的状态ꎬ主要是以义务教育为主体ꎬ学龄前和高中及以后阶段教育基本上是一个空白ꎮ但是ꎬ在新时代十年发展历程里ꎬ我国特殊教育体系日趋完善ꎬ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涵盖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ꎬ既有普通教育ꎬ也有职业教育ꎬ与大教育系统协同进步与发展ꎮ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 2016年)»明确提出ꎬ将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特殊教育的总目标之一ꎬ要建立一个布局合理㊁学段衔接㊁普职融通㊁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ꎬ通过扩大残疾人义务教育普及范围ꎬ发展残疾人学前教育㊁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ꎬ从每一个教育阶段为特殊儿童提供保障ꎬ极大地满足残疾人各类教育需求ꎮ此外ꎬ党和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㊁法律来促进特殊教育体系完善ꎬ如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㊁课程标准㊁办学质量以及评估方式与标准等等ꎮ2.5㊀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日益完善古人有云ꎬ 法令行则国治ꎬ法令驰则国乱 ꎮ法治作为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ꎬ它起着一个固根本㊁稳预期的作用ꎮ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性活动ꎬ它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ꎮ在新时代十年里ꎬ党和国家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特殊教育专项政策与法律ꎬ有效地保障与促进了特殊教育发展ꎮ从政策层面来看ꎬ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由政策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时17期ꎮ从«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十四五 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专项政策的陆续颁布实施ꎬ都加快推进和规范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ꎬ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ꎬ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ꎮ从法律层面来看ꎬ尽管迄今为止还尚未出台专项«特殊教育法»ꎬ但是在通过修改相关的教育法律㊁法规㊁行政法规来促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ꎮ2017年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在新时代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ꎬ极大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法治化发展ꎮ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首次确认我国融合教育理念及相关原则ꎬ集中反映出党和国家在发展特殊教育理念上的重大转变ꎮ2.6㊀特殊教育发展所需社会生态不断改善特殊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ꎬ它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校与家庭教育环境ꎬ更需要一个能以包容㊁理解和以及支持的社会环境ꎮ社会各级各类主体的关心㊁新闻媒体与舆论的导向以及全社会的关爱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ꎮ只有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能有效地促进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ꎮ自21世纪以来ꎬ伴随着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㊁重视与支持ꎬ党和国家通过对特殊教育顶层设计与特殊安排ꎬ颁布实施相应的政策法律ꎬ全社会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文化生态也日趋变好ꎮ从 关心 到 支持 ꎬ再到 办好 和 强化 特殊教育ꎬ这足以体现出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理念上的转变ꎮ无论是残奥会还是冬残奥会ꎬ我们都已经郑重地向世人宣示ꎬ中国人民是以一种包容㊁接纳的融合理念对待每一位残疾人ꎬ并以实际行动来帮助残疾人成长与发展ꎬ融合社会ꎮ每年的 两会 上ꎬ关于残疾人㊁特殊教育等相关提案日益增多ꎬ大众㊁主流传媒对特殊教育㊁残疾人的关注也日益增多ꎬ权威媒体也逐渐聚焦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报道与评论ꎬ宣传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视ꎬ向全社会倡导融合教育发展理念ꎬ特殊教育社会生态正以 肉眼可见 的速度进行改变ꎬ有效地促进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ꎮ3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展望尽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里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ꎬ但仍然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ꎬ如教育质量不高㊁特殊教育师资不足及专业水平有限㊁教育经费不足㊁评估机制不健全㊁发展不平衡等等ꎬ这些问题都将在新时代影响和制约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ꎮ为此ꎬ我们必须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ꎬ采取适宜的措施来解决ꎬ以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ꎮ3.1㊀继续加强党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ꎬ也是我国教育最本质的规定ꎮ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一切教育的根本保证[8]ꎮ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ꎬ我国教育事业在建国后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疾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ꎮ从 关心 到 支持 ꎬ再到 办好 和 强化 ꎬ彰显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特殊教育的不同定位ꎬ也体现出党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期待ꎮ新时代背景下ꎬ我国教育矛盾是民众高质量教育需求与现有教育发展不充分㊁不平衡之间的矛盾ꎮ而要解决这个矛盾ꎬ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ꎮ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妥善地处理好这一系列教育矛盾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发展一切教育事业的落脚点和出发点ꎮ因此ꎬ在新时代ꎬ必须要继续加强党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ꎬ要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ꎬ秉承普特融合㊁特教特办的理念ꎬ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治站位ꎬ从立党为公㊁执政为民的高度切实将特殊教育列入民生事业的重要议程ꎬ聆听民众心声ꎬ回应民众现实需求ꎬ扎根中国特殊教育实践ꎬ把握特殊教育发展规律ꎬ将党的教育方针㊁政策落实到特殊教育实践中去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ꎮ3.2㊀健全和完善特殊教育政策法律体系法律作为一种桥梁ꎬ它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ꎮ法律之于特殊教育ꎬ既是一种发展过程中的制度规范ꎬ也是发展与改革过程中一种保障ꎮ回顾新时代十年特殊教育法制发展历程ꎬ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ꎬ特殊教育政策法律正逐渐走向完善ꎬ基本上已经形成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到«残疾人教育条例»以及各类专项特殊教育政策等比较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ꎬ特殊教育领域的政策法律在残疾人教育权利㊁发展理念以及问责机制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ꎬ对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类主体以及运行机制都有27明确的规定ꎬ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实践可操作性ꎬ使特殊教育在办学与改革过程中能够遵循法治理念有序进行ꎬ得到法律的保障ꎮ但是ꎬ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在法律位阶以及效力上存在较低等问题ꎬ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ꎬ如地方政府的职责履行㊁经费投入以及其他条件保障等等都难以真正得到落实ꎮ由于政策具有易变性和缺乏强制性ꎬ导致地方政府及相关人员会以选择性方式执行ꎬ以规避特殊教育发展中的责任ꎮ因此ꎬ在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下ꎬ期待«特殊教育法»早日出台ꎬ能够像«义务教育法»一样强化政府特殊教育责任ꎬ对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类主体利益进行规范ꎬ进而促进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ꎮ依法治教作为国家教育治理的深刻革命ꎬ其目的就是要发挥法治固根本㊁稳预期的保障作用ꎬ就是要用法治思维与方式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ꎬ推进依法行政ꎬ加强教育法治评估ꎬ优化政府职责体系ꎬ切实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益ꎮ此外ꎬ继续制定和完善特殊教育发展的专项配套政策ꎬ并有效地将各项配套政策落实到特殊教育实践中去ꎮ3.3㊀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充裕的经费投入是任何国家与地区以及任何类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保障ꎮ相比普通教育ꎬ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对象的特殊性ꎬ因而也决定了特殊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更高的教育成本ꎮ尽管新时代十年期间ꎬ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视ꎬ特殊教育经费有了较大的提升与保障ꎮ但是基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现实ꎬ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还不能满足其改革与发展需求ꎬ仍然存在总经费投入不足ꎬ生均经费以及经费来源存在不均衡等问题ꎮ无论是«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还是« 十四五 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都明确强调要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ꎬ落实并巩固㊁提高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ꎮ在新时代ꎬ为实现2035教育现代化目标ꎬ国家应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经费投入ꎬ巩固和完善已有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ꎬ可通过增设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㊁基础能力建设㊁送教上门教师补助等ꎬ持续加大中央财政对特殊教育补助资金力度ꎬ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ꎬ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特殊教育㊁捐资办学ꎻ进一步落实残疾学生资助政策ꎬ确保那些家庭困难特殊学生优先获得国家教育经费资助ꎮ对于地方政府而言ꎬ要单独设立特殊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以保障基层特校的发展需求ꎮ3.4㊀强化政府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职责教育作为一项普惠性㊁公益性事业和奠基性工程ꎬ它关乎民族振兴与国家长治久安ꎮ要想实现教育优先发展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ꎬ强化特殊教育的普惠性ꎬ必须要强化政府在教育中的职责ꎮ纵观新时代十年特殊教育发展历程ꎬ各级各类政府履职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目前已有成绩的有效保证ꎮ然而ꎬ在教育现代化目标指引以及教育治理现代化背景下ꎬ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履行其职责ꎬ才能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ꎮ为此ꎬ在新时代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ꎬ首先ꎬ政府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制定特殊教育发展规划ꎬ将特殊教育置于整个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考量ꎬ制定和落实各类中央政策ꎬ明确特殊教育不同时期㊁不同地区发展目标ꎬ合理配置特教资源ꎬ推进普通融合㊁医教结合㊁职特结合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特殊教育发展助力ꎮ无论是«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还是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ꎬ都有对政府履职做出明确的规定ꎮ其次ꎬ政府通过落实政策措施ꎬ提升教育质量ꎬ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ꎬ保障教育公平ꎮ再次ꎬ政府通过教育理念与方式转变ꎬ逐步形成政府主导㊁多方参与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ꎬ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所需的人㊁财㊁物提供坚实基础与保障ꎮ最后ꎬ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ꎬ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各方主体进行评估ꎬ作为教育问责的主要依据ꎬ以问题倒逼形式强化政府履行教育职责ꎬ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ꎮ3.5㊀健全特殊教育体系ꎬ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已发生变化的现实以及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已有成绩ꎬ新时代特殊教育需要继续完善体系ꎬ提升教育质量ꎬ切实保障每一位特殊儿童受教育权益ꎬ实现教育公平ꎮ首先ꎬ从纵向的学段来看ꎬ需要拓展特殊教育领域的学段发展ꎬ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两端延伸ꎬ发展残疾人学前教育和残疾人高中及高等教育ꎬ进而完善特殊教育体系ꎮ在现有特殊教育发展水平37。
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探索与实践——以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为例
2019年第2期现代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Modern Special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2st Issue2019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探索与实践*———以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为例曾雅茹**雷雨田***(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泉州362000)[摘要]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从普及阶段过渡到质量提升阶段的大背景下,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结合多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率先提出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理念,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跨多学科领域的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综合改革策略。
通过增加教育实践的学时内容、增加案例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等实践教学形式、组建跨学科专业研究和教学团队等措施,丰富了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形成了培养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特色。
[关键词]特殊教育;专业建设;跨学科多领域;复合型教师[中图分类号]G76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福建省响应国家政策,于1988年在泉州师范学校创办了特殊教育专业[1]。
30年来,特殊教育专业为福建省内外特殊教育学校培养了近1400名专业教师与管理者,促进了福建省特殊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以及残障儿童入学率的稳步提升。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进行了专章规划后,特殊教育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相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和“办好特殊教育”号召,特殊教育从普及阶段向质量提升阶段过渡,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专业性更强的教师资源予以支持。
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不仅要求特殊教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实践技能,还要求教师具有多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以适应特殊学校的发展,包括特殊教育学基本知识、学科领域知识、医学康复技能等。
现有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方式在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下逐渐显示出不足,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期高质量的特殊教育需求。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推进普特融合教育发展的探索
埋设I深度研究辽宁教育I2021年第4期(下半月)|管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推进普特融合教育发展的探索许小燕(江苏省海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摘要:融合教育强调,特殊教育需要通过整体的、系统化的变革来应对特殊儿童多样化的需 求。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强学习,把握融合教育核心要义;合理布局,推进资源中心建设;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协作,打造生态融合环境;建设课程,提供适合的教育,实现区域内特殊教育全过程、专业化管理,推进普特融合教育发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关键词:特殊教育指导;融合教育;教育质量近年来,融合教育正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热门的 议题。
融合教育强调,特殊教育需要通过整体的、系统化的变革来应对特殊儿童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关于目前融合教育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践策略。
海安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科学部署,全面把握 和落实上级特殊教育工作的要求,合理布局,加强培 训,推进家校合作,建设课程,在推进区域融合教育 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全面落实国家特殊教育工作要求(一)把握政策文件核心要义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 提升计划(2017—2020》中明确指出,要“优先采用普 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 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更加 重视关爱残疾学生,坚持科学评估、应随尽随”“坚持 普特融合、提升质量”。
这些政策文件为特殊教育指 明了方向。
2018年,我市建立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 了市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和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 立了专家资源库。
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全体人 员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特殊教育政策文件精神,加强 实践,积极探索,统筹解决了县域特殊教育工作中的 重点难点问题,破解了融合教育教育发展中的瓶颈 问题,推动了全市特殊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关于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学校进行融合教育的建议
摘要: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整体面临区域、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存在随班就读落实难、送教上门操作难、特殊学生出路难等“三难”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包括加强宣导融合理念、创新送教服务模式、建立特教指导中心以及统筹残疾人职业教育,以期促进融合教育工作深入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对策建议近年来,国家对特殊教育日趋重视,自国家教育规划将特殊教育纳入八大教育发展任务之一以来,又密集出台第一期、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骄人的成绩,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进。
但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整体还面临区域、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存在随班就读落实难、送教上门操作难、特殊学生出路难等“三难”问题,成为影响教育改革和社会公平的一大短板,亟待加强完善。
一、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1.随班就读落实难。
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推进融合教育要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目前,残疾儿童少年就近随班就读已经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
但有数据显示,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实质上并未获得真正优质教育,往往成为随班混读。
参与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主要为盲生、聋生和轻中度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自身都存在某些方面的障碍和缺陷,而传统教育中对特殊学生的边缘化和“有色眼镜”、应试教育唯成绩论、普通班级班额过大人数较多、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课程、普通学校特教师资力量薄弱、家长科学系统引导不够、缺乏有效监督和质量评估、心理医生医教结合专项培训不足等因素,导致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未能享受到优质均衡教育。
2.送教上门操作难。
对于残障程度较为严重或行动不便的适龄特殊儿童少年,往往选择特殊学校或家庭看护,而在没有开设特殊学校的地区,送教上门作为随班就读的有益补充,便成为一种常见策略。
为特殊学生融入社会奠基--专访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蔡景灿
为特殊学生融入社会奠基--专访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
长蔡景灿
李燕燕;李若婷;王思媛;昝飞
【期刊名称】《现代特殊教育》
【年(卷),期】2022()3
【摘要】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894年,几度更名,数易其址,已走过近一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
2010年,在该校从教23年的蔡景灿接受组织任命,担任学校校长。
他以“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为宗旨,秉持“融·和教育”的发展理念,10多年来带领全校教师致力于打造一条以“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为本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泉州特校新中国70年育残成才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奋进之笔。
“只有爱得深,才能识得透”,这是蔡景灿校长长期扎根基础特殊教育的肺腑之言、经验之谈。
他是特殊学生融入社会的奠基人。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李燕燕;李若婷;王思媛;昝飞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60
【相关文献】
1.为残疾学生的未来幸福奠基——记江苏省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邵宝兴
2.心
中的日月——记福建省福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蔡伏泉3.为特殊学生的生存和发
展奠基--福建省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简介4.为特殊儿童的环保教育奠基——记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裴洪光5.为了心中的特殊教育信仰——专访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仇中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殊教育学校普特融合实践探索
责任编辑:赵华丽/xdtsjy(特殊教育学校普特融合实践探索蔡景灿【摘要】融合教育不仅是一种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安置和教学策略的建议,更是一种渗透着人文精 神,促进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
福建省泉州市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搭建中小学生社会 实践基地、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海丝”文化游学基地等校外教育平台,开展普特融合活动,为普特学 生提供多方位的融合体验,促进普特学生交往能力、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普特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专业能力,助力包容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
【关键词】校外教育“普特融合“特教学校【中图分类号】G760融合教育主张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能和正常发 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潜 能。
最初,融合教育只是一种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 安置和采用教学策略的建议;但近十几年来,融合 教育更是一种渗透着人文精神,促进普通学生和特 殊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 市积极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多元融合、各具特色 的融合教育路径。
其中之一便是依托市特殊教育学 校建立校外教育平台,并发挥特校专业设备及师资 优势,让前来参加实践活动的普校普通学生与特校 特殊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引导普特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一、基于校外教育基地,搭建普特融合平台泉州市特殊教育学 合 资 ,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 心和“海丝”文化游学基地,搭建了普特融合平台,给普特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融合环境,并尽可能为其提供及时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其一,创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使特 殊学 有更多的 普通学流,1999年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盘活校内资源,创 办了全市首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思想 道德、行为习惯、生活技能、安全法制、环境保护、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实践活动。
学校按照教育部门 要求、考虑基地的接待规模,每期安排近700名中 小学生参加一周的校外实践活动。
学校并以此为 契机,根据不同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爱国主 义、生活技能、道德法制、生产劳动、生态环保、艺 术创造、军事生活、心理健康、残健互动等融合课 程,让普特学生在同一个校园里生活学习,促进其 对彼此的了解。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x全会“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x规划》、《残疾人教育条例》、《x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大力提升我市特殊教育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
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x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x-x年)实施方案》,并严格实施。
这几年来,我市特殊教育迅速发展,被教育厅遴选确定为“省级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
全面实现残疾学生公用经费生均6000元,市财政每年通过专项(特困学生生活补助等)资金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
每年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实际需求引进若干专业教师,特教津贴按省级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截至x年秋季,全市共有残疾学生615名,其中特教学校157名(含送教上门学生22名),入学率为94.18%。
全市已基本实现“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但从总体来看,我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相对正常儿童少年来说仍然较低,学前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特教教师队伍数量仍有不足、待遇偏低、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工作原则1.坚持普特结合,推进融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全纳教育。
普通学校与特教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
2.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残疾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社会技能,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3.坚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普惠性教育政策和工程项目优先支持特殊教育。
针对特殊教育实际,专门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并给予残疾学生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
4.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特殊教育改革试点校和融合教育试点校遴选培育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特殊教育改革试点校和融合教育试点校遴选培育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1.11•【字号】闽教基〔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特殊教育改革试点校和融合教育试点校遴选培育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21〕1号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特殊教育”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特殊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全省特殊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经研究,决定开展特殊教育改革试点校和融合教育试点校遴选培育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为培育典型经验,加强示范引领,促进各地各校深化改革实验,破解特殊教育发展不平衡、融合教育水平不高等重难点问题,提升办学内涵质量,“十四五”期间,在全省分批遴选部分基础好、能担当、敢创新的学校,进行改革试点培育,先行先试,深入探索符合残疾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和途径,增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到2025年,形成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实践成果,引领和带动全省特殊教育质量提升。
二、遴选对象(一)特殊教育改革试点校(园)。
每个设区市一次性推荐2-3所(平潭1所),申报对象必须是学校管理规范,教师团队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教育资源开发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教育质量和水平较高,能在市域及以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幼儿园)。
(二)融合教育试点校。
分批次遴选推荐,首批每个设区市推荐4所(原则上初中、小学各1所,幼儿园2所),平潭推荐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各1所),申报对象原则上必须是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园)就读有一定基础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
学校试点方案以及制度储备完备,试点工作经费和师资保障有力。
学前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三要素”
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和《特殊教育幼儿园设置标 康复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开展康复教育、保育、评
准》。同月,厦门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认为,厦 估与训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听障、智障、自
门市心欣幼儿园是集教育、医疗为一体的特殊幼儿园, 闭症和脑瘫等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发展研究、家长培
项目定位为实现特殊幼儿教育“医教结合”的公益性 训、教育康复技术的推广与指导;完善医教结合的特
总第 371 期
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
JICHUJIAOYU LUN福建省厦门市特殊教育康复研究中心)
摘 要:作为全国首家医教结合的公办特殊幼儿园,厦门市心欣幼儿园在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 支持下,冲破藩篱,整合资源,建立医教结合机制,注重学科整合、专业和人才队伍建设,将“医教结合”“混 龄混类”等融入“一日活动”,积极推动学前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康复训练治疗机构,体现了厦门 殊教育服务体系。
的文明程度,项目建设有其必要性。在厦门市残联、
2013 年 7 月,厦门市卫生局同意厦门市残联康复
市财政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在特教学校、特殊幼儿园 医院将康复医疗门诊服务延伸到厦门市心欣幼儿园,
接受学前特殊教育的特殊儿童全免费。
“诊疗服务对象为园内残障儿童,诊疗服务范围为内科
的实施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时,福建省学前特殊教育 干预和支持水平,为特殊儿童创造更为适宜的成长环
作为五个典型案例之一,在全国进行推广。
境,从而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受教育与发展的权利,
37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
JICHUJIAOYU LUNTAN
2021 年第 3 期
推进教育公平。
三、理念实践创新是关键
特殊教育融合的案例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殊教育融合已成为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本文以我国某小学为例,探讨特殊教育融合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旨在为特殊教育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融合;案例研究;小学教育一、引言特殊教育融合是指将特殊儿童纳入普通教育体系,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以实现教育公平。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融合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特殊教育融合的发展。
本文以我国某小学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特殊教育融合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案例背景某小学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所拥有60年历史的老校。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该校积极响应特殊教育融合的政策,将一名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纳入普通班级。
三、特殊教育融合实施过程1. 前期准备(1)成立特殊教育融合工作小组:由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组成,负责特殊教育融合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制定融合方案: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融合方案,包括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
(3)开展培训:对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和关爱能力。
2. 实施阶段(1)普通班级融入:将特殊儿童安排在普通班级,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
(2)个别化教育: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开展个性化辅导。
(3)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了解特殊儿童的家庭背景,共同关注儿童的发展。
3. 评估与反馈(1)定期评估:对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了解融合效果。
(2)及时反馈: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家长和教师,共同调整融合方案。
四、存在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普通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2. 融合环境不完善:学校缺乏必要的融合设施和资源,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3. 家长观念滞后:部分家长对特殊教育融合存在误解和担忧,影响融合工作的开展。
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理念逐渐被推广。
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教育,让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并享有与普通儿童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以下是一个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案例,旨在探讨融合教育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二、案例描述1. 学生基本情况小华(化名),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患有自闭症,语言表达困难,社交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
小华从小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但在该校的教育环境下,他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2. 教育融合的实施过程(1)前期准备为了将小华融入普通学校,学校首先对小华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情绪管理等。
评估结果显示,小华在语言表达、社交互动、情绪控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基于评估结果,学校制定了小华的教育融合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个性化教学计划:根据小华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特殊教育支持:为小华提供特殊教育支持,包括个别辅导、资源教室等。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华的学习和生活。
(2)实施过程课堂融合:小华被安排在普通班级学习,与普通学生一起上课。
教师根据小华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小华能够跟上学习节奏。
个别辅导:学校为小华配备了专门的辅导老师,定期为他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资源教室:学校设立了资源教室,为小华提供专门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图书等。
社交训练:学校组织社交训练活动,帮助小华提高社交能力,如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
家校合作:学校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华在家中的表现,并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 教育融合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教育,小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学习能力提升:小华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完成课堂作业,并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社交能力增强:小华的社交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与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并参加集体活动。
教育融合与特殊教育的发展
教育融合与特殊教育的发展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每个人的发展需求千差万别,有些人面临着特殊的学习和发展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特殊教育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教育融合的理念也应运而生。
教育融合旨在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育融合与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首先,教育融合对于特殊教育学生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融合强调了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理解,鼓励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应性的教育方案。
特殊教育学生在教育融合的框架下能够参与到正常学习环境中,与非特殊教育学生共同学习。
这种环境的创造有助于减少特殊教育学生的孤立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次,教育融合也有助于全面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
通过融合特殊教育学生,非特殊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尊重和容纳其他学生的差异。
这有助于培养一个更加包容和友善的社会氛围。
此外,教育融合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学校可以通过共同参与教育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然而,教育融合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
因为特殊教育的需求多样化,需要教师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缺乏经验丰富的特殊教育教师。
这使得特殊教育学生在融合教育中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关注。
其次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地区的特殊教育学生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这让他们在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困难。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校和政府应加大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教师在接受教育融合背景下的培训后,能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特殊教育学生的需求。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性。
这有助于缓解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问题。
此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也是教育融合成功的关键因素。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并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关爱。
创新融合教育载体,打造多元融合模式
作者: 无[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现代特殊教育
页码: 84-8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多元融合;普特融合;残障学生;特殊教育学校;创新融合
摘要: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涵盖听障、视障学前至高中(含职业中专)教育以及自闭症学前教育、校外教育的残健一体化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1533平方米,建筑面积4222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7个,残障学生365名,普通幼儿34名.学校致力于构建"融和"教育理念体系,坚持融和学校管理,培养融和师资团队,建立融和课程体系,打造融和育人环境,形成了具有泉州特色的融合教育模式.。
XX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教发展之路_1
****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教之路
****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教之路(四)ﻭﻭ
;残疾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同在一片蓝天下,他们渴望更多阳光和温暖,需要特殊的关爱和教育。
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付出了比普通教师更多的汗水,为残疾儿童和他们的家庭送去希望,为做出重要贡献,是教育战线上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我们对他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再怎么关心也不为过。
近年来,**市委、市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摆上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特殊教育全局,加大扶持力度,特殊教育。
自2012年起,全市特教学校所有在校生实行免费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按普通学校的6倍安排。
重视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创办特教辅读班,随班就读管理,注重“医教、康教结合”,关注自闭症儿童。
特殊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得到基本保障.
4ﻭﻭ。
泉州市学前教育职业院校联盟筹备会在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召开_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泉州市学前教育职业院校联盟筹备会在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召开_学前教育专业就业
前景
中国高校之窗
为推动泉州市区域内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搭建合作发展平台,促进学前教育区域一体化,泉州市教育局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牵头单位,组建泉州市学前教育职业院校联盟。
11月2日下午,在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成立泉州市学前教育职业院校联盟筹备会。
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毛伟雄,副局长李树和、高教科科长黄世琴、职成教科科长曾国跃、市职教中心校长黄德奇、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领导、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代表和17所中职学校的领导出席了筹备会。
会议由姚丹副校长主持。
会上,刘文开校长汇报泉州市学前教育职业院校联盟筹备情况,讨论了泉州市学前教育职业院校联盟成立相关事宜。
泉州市教育局毛伟雄副局长对泉州市学前教育职业院校联盟的成立提出了两点要求:明确目标,找准定位。
联盟要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性职业院校建设为抓手,推动泉州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协同发展;突出重点,有效作为。
建立的学前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要依托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共享作用,探索高、中职共同发展。
会后,参观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和附属东海湾实验幼儿园。
中国高校之窗
感谢您的阅读!。
融合教育之路:特殊教育学生的全新旅程
融合教育之路:特殊教育学生的全新旅程在多元化的教育天空中,特殊教育学生如同独自闪烁的星辰,他们拥有与常人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随着融合教育的兴起,这些星辰不再孤立,而是开始与其他星星汇合,共同构成一片璀璨的银河。
融合教育路径为特殊教育学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让他们有机会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得到成长和自我实现。
确立个性化教育计划是这一旅程的起点。
每个孩子的需求犹如他们独有的指纹,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和专业团队必须深入了解每个特殊教育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这不仅包括学业上的适应和调整,更涉及到社交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支持的提供。
接着,创设包容性课堂环境是旅程中的重要一步。
这意味着打破传统教室的界限,让特殊教育学生和普通学生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同伴辅导等形式,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接纳,使特殊教育学生获得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丰富了其他学生的学习体验。
此外,强化师资培训和社会支持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引导和照顾到每一个特殊教育学生的需要。
同时,学校应与社会服务机构、家庭紧密合作,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支持网络,确保学生在遇到难题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当然,倡导合理期望和持续评估同样重要。
我们应该鼓励特殊教育学生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不断跟踪他们的进步,适时调整教育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而非一味追求与他人的同质化。
在这一路径的尽头,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一个个自信、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成就,更重要的是在社交和情感层面得到发展。
融合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模式,它代表的是一颗颗心灵的触碰,是对每个孩子无限可能的肯定。
正如星空中每颗星星的光辉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特殊教育学生在融合教育的光芒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这条融合教育路径,虽然充满挑战,却也是一段温馨和希望之旅。
通过这样的旅程,我们共同迈向一个更为包容、更为美好的未来。
探寻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教儿童的实践发展
探寻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教儿童的实践发展发布时间:2021-05-07T11:07:35.26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上作者:黄敏[导读] 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共同介入,从而来更好地提升区域融合教育的实际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开启两校合作模式、构建融合教育课程模块、拓展融合教育活动形式、实现融合教育全方位评价等方面来实行,以此来真正助推融合教育的发展,为促成时代教育公平而努力。
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黄敏 365000摘要: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共同介入,从而来更好地提升区域融合教育的实际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开启两校合作模式、构建融合教育课程模块、拓展融合教育活动形式、实现融合教育全方位评价等方面来实行,以此来真正助推融合教育的发展,为促成时代教育公平而努力。
关键词:区域融合教育;教育公平;特殊儿童一、融合教育的定义在我国,谈融合教育首先应谈“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指盲、聋、智障儿童和学习困难、语言障碍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在普通班级、园所中接受教育,这是特殊需求儿童在正常环境中接受教育的教育安置形式,表现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班就读在我国经历了20年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从称谓与实质经历了“随班就读"至“融合教育”的过程。
我国随班就读向融合教育的成长除量的增长外,更是品质的提升。
自《残疾人权利公约》生效以来,融合教育正式由传统的福利性质转变为权利性质,即昭示着特殊儿童在受教育权益方面与普通儿童对等,有权利在普通教室内接受符合自身认知需求的平等教育。
“融合教育”理念被提出以后,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特殊儿童数量日益增长,融合教育保障制度日臻完善,普特融合教育发展势在必行。
二、开启两校合作模式从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角度来说,融合教育越早越好,最佳时机当推早期融合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泉州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
教发展之路
福建泉州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教发展之路(二)
所低视力学校。
学校建立电子档案库,筛查、诊断和康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填补了我省低视力教育的空白。
”
“2013年,我们学校9名盲聋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特殊教育高考,全被各大高校录取,其中8名学生被录到本科段。
”副校长郭梅芳自豪地说。
“目前,我市开展低视力教育康复医教结合实验,已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实验项目。
”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说。
厚爱一层加大对特教的财政投入
9月,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200多名学生正式搬进了新校舍。
该校旧址位于晋江青阳街道,仅有一栋6层综合楼,教室颇为紧张,更别提语音训练室、康复室等专用教室了。
晋江市委、市政府投资7000多万元,择址重建。
建设规模为36个教学班,可容纳400名学生,教学楼、资源楼、体育馆、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等主体建筑以及运动场等其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郑文伟说,泉州市委、市政府对特教工作十分重视,连续几年财政投入及时到位,“政府对特教是‘厚爱一层’”。
目前,泉州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是普通学生生均经费的6倍,有些县(市)已经达到了8倍多。
按照刚刚出台的泉州市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特殊教育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在省级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地方财政每年每生分别配套2000元、2500元、3000元(按10个月计算)。
教师的待遇也在逐步提高,特教岗位补助津贴达到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15%。
在石狮,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30%。
政府对特殊教育的“厚爱”还体现在对待自闭症儿童的关爱和教育上。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学校都开设了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班。
“自闭症儿童的教学、康复工作难度更大,教师基本上是一对一,硬件设备投入也更大。
”泉州市教育局初幼教科科长陈军宣说。
泉州市还大力支持民间康复培训 2
福建泉州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
教发展之路
福建泉州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教发展之路(四)
;残疾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同在一片蓝天下,他们渴望
更多阳光和温暖,需要特殊的关爱和教育。
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付出了比普通教师更多的汗水,为残疾儿童和他们的家庭送去希望,为社会和谐做出重要贡献,是教育战线上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我们对他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再怎么关心也不为过。
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特殊教育。
自2012年起,全市特教学校所有在校生实行免费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按普通学校的6倍安排。
重视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创办特教辅读班,加强随班就读管理,注重“医教、康教结合”,关注自闭症儿童。
特殊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得到基本保障。
4
福建泉州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
教发展之路
福建泉州探索从学前到高中普特融合的特教发展之路
泉州市以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普特融合、普职融通的特教体系,探索出一条医教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禹跃昆龙超凡特约通讯员林贵福
近日,福建省惠安县嘉惠中学500余名学生来到泉州市盲聋哑学校,参加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实践内容是陪伴盲聋哑孩子学习和玩耍。
“几乎每周都有学生来我校参加社会实践。
这对盲聋哑孩子的发展十分有帮助,可促进他们与正常人的交往,增强自信心,渐渐融入社会。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校长蔡景灿说。
这是泉州市对特殊孩子给予特别照顾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来,泉州市以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普特融合、普职融通的特教体系,探索出一条医教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2012年,泉州市盲聋哑学校成为全省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所通过福建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的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医教结合开创低视力教育新领域
“红色的光线向上去了,白色的光线向右去了。
”在泉州市盲聋哑学校光觉训练室里,记者看到,低视力学生琪琪的眼睛正盯
着各种光线有序移动。
这种光觉训练,是在各种色彩灯光的刺激下练习视觉技巧,提高低视力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蔡景灿说,学校康复视功能训练体系包括光觉训练、追踪训练、游戏训练、家教训练、心理辅导、低视力教室等,培养儿童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适应环境,最后到融入社会等不同阶段的能力。
关于学校医教结合的历史,记者在校史馆118周年的纪念材料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学校在2008年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建立合作关系,采取医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对低视力学生医教康复和视觉功能训练的探索与研究。
2010年创立了低视力康复工作室,这是国内第一个在盲校设立的低视力康复研究室。
2012年泉州市低视力学校揭牌并正式招生,这是福建省第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