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基本结构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1.胶厚(胶位):塑胶产品的胶厚(整体外壳)通常在0.80-3.00左右,太厚容易缩水和产生汽泡,太薄难走满胶,大型的产品胶厚取厚一点,小的产品取薄一点,一般产品取1.0-2.0为多。

而且胶位要尽可能的均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局部地方可适当的厚一点或薄一点,但需渐变不可突变,要以不缩水和能走满胶为原则,一般塑料胶厚小于0.3时就很难走胶,但软胶类和橡胶在0.2-0.3的胶厚时也能走满胶。

2.加强筋(骨位):塑胶产品大部分都有加强筋,因加强筋在不增加产品整体胶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增加其整体强度,对大型和受力的产品尤其有用,同时还能防止产品变形。

加强筋的厚度通常取整体胶厚的0.5-0.7倍,如大于0.7倍则容易缩水。

加强筋的高度较大时则要做0.5-1的斜度(因其出模阻力大),高度较矮时可不做斜度。

3.脱模斜度:塑料产品都要做脱模斜度,但高度较浅的(如一块平板)和有特殊要求的除外(但当侧壁较大而又没出模斜度时需做行位)。

出模斜度通常为1-5度,常取2度左右,具体要根据产品大小、高度、形状而定,以能顺利脱模和不影响使用功能为原则。

产品的前模斜度通常要比后模的斜度大0.5度为宜,以便产品开模事时能留在后模。

通常枕位、插穿、碰穿等地方均需做斜度,其上下断差(即大端尺寸与小端尺寸之差)单边要大于0.1以上。

4.圆角(R角):塑胶产品除特殊要求指定要锐边的地方外,在棱边处通常都要做圆角,以便减小应力集中、利于塑胶的流动和容易脱模。

最小R通常大于0.3,因太小的R模具上很难做到。

5.孔:从利于模具加工方面的角度考虑,孔最好做成形状规则简单的圆孔,尽可能不要做成复杂的异型孔,孔径不宜太小,孔深与孔径比不宜太大,因细而长的模具型心容易断、变形。

孔与产品外边缘的距离最好要大于1.5倍孔径,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最好要大于2倍的孔径,以便产品有必要的强度。

与模具开模方向平行的孔在模具上通常上是用型心(可镶、可延伸留)或碰穿、插穿成型,与模具开模方向不平行的孔通常要做行位或斜顶,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和装配的前提下,产品侧壁的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成能用碰穿、插穿成型的孔。

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结构设计规范1.材料选择:在选择塑胶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化学性质、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等。

应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塑胶材料,确保其达到所需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性能。

2.结构设计:要合理设计塑胶结构,以提高其刚度和强度。

应注意避免在塑胶结构中产生应力集中和应力积累,采取合适的加强结构设计,如搭接、激光焊接等,以增加其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

3.壁厚设计:塑胶制品的壁厚设计是确保其强度和刚度的重要因素。

壁厚过厚会增加成本和重量,而壁厚过薄则会降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因此,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塑胶材料的特性,合理确定壁厚。

4.型腔设计:型腔设计是塑胶制品成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型腔的设计应考虑到塑胶熔体的流动性和充模性,以确保成型件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排气和冷却系统的设计,以避免空气和热量对成型件造成不良影响。

5.连接设计:塑胶制品的连接设计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连接处应采用结构合理、牢固可靠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粘接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塑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以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松动和变形。

6.表面处理:塑胶制品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久性。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表面处理的可行性和效果,如喷漆、喷涂、电镀等。

7.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塑胶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模具的设计应符合产品的结构形状和尺寸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成型工艺的要求,如浇口、顶针设计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模具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总之,塑胶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塑胶制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保证。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壁厚设计等,可以提高塑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重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重点
在塑胶件上开孔使其和其它部件相接合或增加产品功能上的组合是常用的手法,洞 孔的大小及位置应尽量不会对产品的强度构成影响或增加生产的复杂性, 常见孔的 类型如下:
孔离边位或内壁边之要点 :
confidential
18
四、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洞孔 (Hole)
盲孔设计要点: 盲孔是靠模具上的镶针形成,而镶针的设计只能单边支撑在模具上,因此很容易 被溶融的塑料使其弯曲变形,造成盲孔出现椭圆的形状,所以镶针的长度不能过长。 盲孔深度最大是直径的3倍,考虑模具镶针强度要求直径最小0.8mm。 外观件上的各种凹槽,如雕刻文字等,要求棱线分明,导致过渡太急,易产生气
的刚性及强度有所不足时再适当地增加。
confidential
10
二、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加强筋
加强筋被置於塑胶部件边缘的基本尺寸建议:
因肋骨在冷却时会在背面造 成凹痕(或色差),对策可在加强 筋对应的後面,设置一些小肋 骨或凹槽,用那些肋骨和凹槽 可以作装饰用途而消除缩水的
缺陷。
confidential
B.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当因 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时,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 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 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采用射出成型的生产方法时,流道、浇口和部件的设计应使塑料 由厚胶料的地方流向薄胶料的地方。这样使模腔内有适当的压力 以减少在厚胶料的地方出现缩水及避免模腔不能完全充填的现象。
confidential
14
三、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支柱 ( Boss )
对于外观件,当有螺丝柱子,需要进行缩水验证,依照上页图示意,塑胶壁厚 1.5 ,螺丝柱子外径3.4,验证结果 NG:(1.8-1.5)/1.5*100%=20% >8%。 外观面有可能会有缩水痕迹。

塑胶件设计准则较全

塑胶件设计准则较全

塑胶件设计准则较全1.材料选择:在设计塑胶件时,首先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

常见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

根据塑料的特性和需求,选择耐热、耐化学药品、耐磨等适合的材料。

2.壁厚设计:塑胶件的壁厚是关键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强度和成本。

通常情况下,塑胶件的壁厚应该尽量均匀,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

合理的壁厚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并减少材料的使用。

3.结构设计:在塑胶件的结构设计上,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和装配性能。

设计师应该遵循“尽量简单”的原则,去除不必要的结构和零件,减少产品的复杂性。

同时,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和变形等问题。

4.模具设计:塑胶件的生产离不开模具,模具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收缩率、脱模性能、冷却效果等因素。

此外,还要合理选择模具材料和加工工艺,提高模具的寿命和生产效率。

5.满足标准要求:在塑胶件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例如,汽车塑胶件需要符合汽车工业的相关标准,医疗器械塑胶件需要符合医疗行业的标准等。

合格的塑胶件应该具备一定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

6.通气设计:塑胶件在注塑过程中需要排除气体,否则会产生气泡和内部缺陷。

因此,在塑胶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通气的问题。

设计师可以在塑胶件的壁厚较大的地方设置气脱模系统,提高产品的质量。

7.可回收性设计:在现代社会,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可回收性成为塑胶件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设计师应该尽量选择可回收的塑料材料,并设计可分解、可回收利用的产品。

总结起来,塑胶件设计准则涉及到材料选择、壁厚设计、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标准要求、通气设计和可回收性设计等方面。

设计师在进行塑胶件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和行业要求,合理应用这些准则,确保塑胶件的质量和性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重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重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重点一、材料选择塑胶产品的结构设计首先要考虑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因此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塑胶材料。

常见的塑胶材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酯(PET)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产品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性、耐候性、电气性能、透明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如流动性、热稳定性、收缩率等。

材料的选择不合理会导致产品性能不达标或加工工艺困难,因此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前进行充分的材料筛选和试验。

二、结构设计塑胶产品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外形设计和内部结构设计。

外形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美观和人机工程学等因素。

合理的外形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内部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强度、稳定性和装配性等因素。

合理的内部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和损坏。

此外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可制造性和生产效率。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采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化设计。

三、模具设计塑胶产品的生产需要模具进行注塑成型。

模具设计是塑胶产品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尺寸、形状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注塑工艺,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加工工艺。

模具的设计要求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和低成本,需要充分考虑模具的结构强度、冷却系统、顶出系统、塑胶流道等因素。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

四、加工工艺塑胶产品的加工工艺是塑胶产品结构设计的最后一步,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和效率。

常见的塑胶加工工艺有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挤出成型、压缩成型等。

在选择和优化加工工艺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特性和生产要求等因素。

合理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塑胶结构设计入门知识

塑胶结构设计入门知识

塑胶结构设计入门知识一、材料选择1.功能要求: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具备必要性能的塑胶材料,如强度、耐热性和耐化学性等。

2.成本考虑:根据项目的预算和成本限制,选择经济合理的塑胶材料。

3.加工性能:考虑材料的流动性、收缩性和成型工艺,以确保能够实现设计要求并提高产能。

常见的塑胶材料有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和聚碳酸酯(PC)等。

二、设计原则1.强度设计:根据产品的负荷和使用条件,确定塑胶零件的强度要求,并通过合理的形状设计和增加必要的加强材料来满足强度要求。

2.塑胶件的收缩和变形:由于塑胶材料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设计时应考虑材料的收缩率,以避免零件尺寸不准确或变形。

3.壁厚设计:过于薄的壁厚可能导致塑胶零件的强度不足,而过于厚的壁厚会导致零件成本上升。

因此,应根据功能需求和材料性能合理选择壁厚。

4.结构合理:设计时应避免尖角、槽口和开放式结构,以免成型困难或产生应力集中。

三、常见问题1.气泡:气泡通常由于材料中的挥发物未能完全释放导致的。

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填料速度、增加干燥时间和使用适当的材料等。

2.缩孔:缩孔是由于材料在冷却过程中收缩不均匀而产生的。

可以通过增加填充压力或改变产品的几何形状来减少缩孔。

3.白痕:白痕是在成形过程中形成的表面瑕疵,通常是由于温度不均匀或材料与金属模具的摩擦导致的。

可以通过调整温度和增加模具通气孔来减少白痕。

4.裂纹:裂纹通常是由于过分的应力或不适当的设计造成的。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加强材料、改变设计形状和加强结构等。

总结:。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塑胶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指根据产品功能和使用要求,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构造设计,使产品能够满足使用功能和质量要求,以及具备良好的外观和实用性。

在进行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确定产品功能和使用要求:了解产品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包括产品的使用环境、使用寿命、承载能力、阻燃性能、耐磨性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这些要求来确定产品的结构设计目标。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合的塑胶材料。

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能、加工性能以及市场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3.结构布局: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外观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布局。

合理的结构布局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进行结构布局时,要考虑产品的各个功能部件的位置、载荷传递路径、连接方式等因素。

4.强度设计:对于承载载荷的部件,需要进行强度设计。

通过选用合适的截面形状、增加加强筋和加大材料厚度等手段,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变形和塑胶疲劳等现象。

5.组装和拆卸设计:对于复杂的塑胶产品,需要考虑组装和拆卸的方便性。

通过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采用模块化结构等手段,简化组装和拆卸过程,提高产品的维修和更换部件的便利性。

6.注塑成型设计:在进行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塑胶材料的注塑成型工艺。

通过优化产品的结构设计,减少成型缺陷和变形,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7.外观设计:塑胶产品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观。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产品的外观效果,设计合理的形状和曲线,避免尖锐边缘和毛刺等缺陷。

8.安全设计:塑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性。

对于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件,应采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并设计合理的圆角和平滑表面,避免刺伤和损伤。

9.可维修性设计:对于长期使用的塑胶产品,需要考虑其可维修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方便产品的维护和更换损坏部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总之,塑胶产品的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要求、材料性能、工艺要求、外观要求和安全要求等因素。

塑胶件的设计要点

塑胶件的设计要点

塑胶件的设计要点塑胶件的设计要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模具设计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塑胶件设计要点:1. 材料选择:* 材料特性:了解不同塑料材料的特性,包括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化学品性等。

* 成本考虑:考虑材料的成本,选择在项目预算内的合适材料。

2. 结构设计:* 壁厚设计:控制塑胶件的壁厚,避免过厚或过薄,以确保成型质量。

* 结构强度:确保塑胶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预期的载荷,采用合适的加强结构。

* 回流槽设计:在可能产生气泡的地方设置回流槽,有助于排除空气并提高填充效果。

3. 模具设计:* 冷却系统:合理设计冷却系统,确保塑胶件在成型时能够均匀冷却,减少变形和缩水。

* 浇口位置:选择合适的浇口位置,以确保塑料均匀充填整个模具腔体。

* 模具材料:选择耐磨性和导热性好的模具材料,提高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

4. 表面处理:* 外观要求:根据产品的外观要求选择适当的表面处理方式,如抛光、喷涂等。

* 纹理设计:如果需要特定的表面纹理,要在模具设计中考虑进去。

5. 可回收性:* 材料选择:尽量选择可回收的塑料材料,有助于减少环境影响。

6. 装配考虑:* 装配设计:如果塑胶件需要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装配,确保设计中考虑到装配的便捷性。

7. 模拟和测试:* 流动性模拟:使用模流分析工具模拟塑胶熔体在模具中的流动,优化充填效果。

* 强度模拟:进行有限元分析等强度模拟,确保塑胶件在使用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

这些是一般塑胶件设计的要点,具体的设计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材料特性和生产工艺来进行调整。

最好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确保设计能够满足产品的功能、外观和生产要求。

产品结构设计——塑胶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产品结构设计——塑胶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塑胶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塑胶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避免翘曲准则2.细长筋受拉准则3.避免内切准则4.避免尖锐棱角准则1.避免翘曲准则翘曲现象经常出现于塑料构件中,所以塑料件的结构设计应特别注意避免翘曲。

翘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模塑成型过程中,构件冷却不均匀,产生内应力,引起翘曲变形。

造成冷却不均匀的原因主要有三种:(1)材料分布不均匀;(2)散热边界条件不均匀;(3)结构不对称。

1.避免翘曲准则壁厚不均匀的构件易出现却不均匀现象,从而导致构件翘曲变形。

在因构件本身功能要求的限制无法做到的情况下,应在两不同壁厚之间留有缓慢的过渡段。

不合理结构合理结构1.避免翘曲准则壁厚过大的塑件内部易产生空洞等缺陷,所以常设置加强筋提高构件的刚度。

过薄或过厚的加强筋也会导致构件的翘曲变形。

加强筋的壁厚要与底板壁厚相当,不要超过底板的壁厚。

不合理结构合理结构s 0.6s3s1.避免翘曲准则壁厚均匀的塑件也会产生翘曲变形,下图左侧的大平板从几何形状上来说完全均匀,但冷却不均匀;外部冷却快,内部冷却慢;板越大,不均匀越严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平板改成拱板,下图右图所示,这样提高了板的抗弯刚度,从而有利于减少或消除构件的翘曲变形。

不合理结构合理结构1.避免翘曲准则另一种因冷却不均匀而产生翘曲变形的结构是带拐角的塑件。

拐角内外散热速度不一样,内慢外快。

解决的措施是加大内拐角的散热面积,改直角为倒角或设置一槽。

不合理结构合理结构2.细长筋受拉准则加强筋是塑胶件中的常见结构,一般比较细长。

塑料的弹性模量很低,所以易出现失稳问题,特别是细长结构。

应使细长筋尽量处于受拉状态。

不合理结构合理结构3.避免内切准则有内切结构无法直接脱模,必须用模芯或侧向抽芯机构,增大了模具制造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模具成本。

塑料件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脱模的可能与方便,应避免有内切的结构。

下图左侧结构内外都有内切问题,即不可能用单一模具制作,从而增大模具的制造成本,其改进结构如右图所示。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要点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要点1.极坐标原则:塑胶模具结构设计先确定要制作的塑件形状和尺寸,根据塑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模具的轮廓线形。

轮廓线形可用赫曼H曲线进行设计。

模具的开模方向应尽量与塑件的最大轮廓线形相垂直,以便于塑料注入时的填充和排气。

2.模具的完整性:塑胶模具设计要保证模具结构的完整性,所有零部件安装框架结构要紧凑,布局合理,尽量减少模具的整体尺寸。

模具的底板和基础要够厚实,以便于承受注塑过程中的压力和热应力。

3.模腔的设计:塑胶模具的模腔设计要满足塑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注意避免模腔中出现深浅不一的地方,以免造成填充不均匀和塑件变形。

模腔的表面质量要求高,尽量避免切削、铣削等加工,以减少模腔的表面粗糙度。

4.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塑胶模具在注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系统的设计对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

冷却系统应尽量覆盖整个模具,确保模腔中的塑料在注塑过程中均匀冷却,防止产生内应力和变形。

冷却水的供给要充分,流速要适宜,冷却水口要布置合理,以确保整个模具的冷却效果。

5.浇口和排气系统设计:浇口的设计应考虑塑料的流动性和塑件的外观要求,浇口位置要选择在模具的最厚点或处于最大壁厚改变处,以保证注塑过程中的充填和射出平稳。

排气系统的设计要保证塑料在充填过程中的排气畅通,避免产生气泡或虚线。

6.抽芯装置设计:塑胶模具中的一些塑件需要采用抽芯装置进行成型,抽芯装置的设计要满足塑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保塑件在脱模过程中不变形或损坏。

抽芯装置的操作要方便,可靠,要考虑到抽芯力和脱模力的大小,以确保抽芯的顺畅和模具的寿命。

7.快速更换系统设计:塑胶模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不同的模腔,快速更换系统的设计能够极大地提高模具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快速更换系统要求模腔结构尽量简单,易于拆卸和装配,以及固定方式的可靠性。

8.模具的加工工艺:塑胶模具的制作工艺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以确保模具的成型精度和表面质量。

塑胶件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件结构设计规范
大部分的塑料成形品皆能维持相当紧密之尺寸公差,除了高收缩性的材料之外如 PE, PP,Nylon,POM,EVA 及软质 PVC,其收缩率达到 2%至 3%,而一般热塑性制品的商业许可 公差为±0.5%。所以对于这些高收缩性材料必须指定较大之容许公差方行,因为其尺寸公 差很难藉模具设计予以补救。
产品设计者在选定尺寸公差时要考虑使用之塑料材料、产品形状及将来之使用条件等。 随着公差的严格要求,其制造加工精度与模具价格亦相对提高,所以产品设计者于图面上记 入公差时,要审慎的设定适用于此公差的使用条件。因此,产品设计者所设定之总公差应该 包含了使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的尺寸变化。
关键词 塑料零件、壁厚、脱模斜度、加强筋、材料选择 1、零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合理、便于成型
1.1 在保证使用要求前提下,力求简单、便于脱模,尽量避免或减少抽芯机构,如采用下 图例中(b)的结构,不仅可大大简化模具结构,便于成型,且能提高生产效率。
1.2 利用转换区的方法来防止突然的递变。
1.3 利用肋及浮凸物和铸空法使设计更合理。 1.4 转角处用圆弧过渡。
聚苯乙烯、有机玻璃 热固性塑料
脱模斜度 30′~1° 40′~1°30′ 50′~2° 20′~1°
在具体选择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凡塑件精度要求高时,应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3.2 凡较高、较大的尺寸,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3.3 塑件形状复杂的、不易脱模的应选用较大的脱模斜度; 3.4 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3.5 塑件壁较厚时,会使成形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3.6 如果要求脱模后塑件保持在型芯的一边,那么塑件的内表面的脱模斜度可选的比外表
塑胶零件结构设计规范
摘要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增加,为了造型的需要产品结构件中塑料零件用 的越来越多。那么在具体设计塑料零件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怎样合理地设计 塑料零件的结构?如何选择塑料零件的材料?壁厚选择多少合适?等等。本文对这些具体问 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所帮助并希望大家一起来补充完善。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1.产品功能要求: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功能要求,确定产品的用途和目标市场,以便能够合理的确定产品的结构。

产品功能要求包括产品的使用寿命、耐磨性、承载能力、耐高温、防水等。

2.材料选择:塑胶产品的材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产品的用途、强度要求、耐用性、环保性等因素。

常见的塑胶材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可塑性、流动性、热稳定性等。

3.结构设计:塑胶产品的结构设计是塑胶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结构设计包括形状设计、尺寸设计、壁厚设计等。

形状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产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尺寸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装配性能和使用性能。

壁厚设计要兼顾产品的强度和成本。

4.模具设计:塑胶产品需要通过模具加工成型,所以模具设计也是塑胶产品结构设计的一部分。

模具设计要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和装配要求,确定模具的型腔结构和尺寸。

同时要考虑到模具的制造工艺和经济效益。

5.工艺选择:塑胶产品的工艺选择与产品的结构密切相关。

工艺选择包括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挤出成型等。

在选择工艺时要考虑到产品的结构形状、尺寸要求、生产效率、成本等因素。

6.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塑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能够承受一定的载荷和挤压力,并保持稳定性。

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产品受力情况,合理设计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结构,以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7.防水设计:塑胶产品往往需要具备防水功能,尤其是在户外环境中使用的产品。

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产品的密封性和防水性,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如增加密封条、防水胶等。

8.美观性设计:塑胶产品的美观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产品的外观造型、颜色选择等,使产品具备良好的外观质感和市场竞争力。

9.成本控制:塑胶产品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成本控制。

在设计中要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模具和加工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12个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12个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12个要点(结构工程师必备知识)1.胶厚(胶位):塑胶产品的胶厚(整体外壳)通常在0.80-3.00左右,太厚容易缩水和产生汽泡,太薄难走满胶,大型的产品胶厚取厚一点,小的产品取薄一点,一般产品取1.0-2.0为多。

而且胶位要尽可能的均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局部地方可适当的厚一点或薄一点,但需渐变不可突变,要以不缩水和能走满胶为原则,一般塑料胶厚小于0.3时就很难走胶,但软胶类和橡胶在0.2-0.3的胶厚时也能走满胶。

2.加强筋(骨位):塑胶产品大部分都有加强筋,因加强筋在不增加产品整体胶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增加其整体强度,对大型和受力的产品尤其有用,同时还能防止产品变形。

加强筋的厚度通常取整体胶厚的0.5-0.7倍,如大于0.7倍则容易缩水。

加强筋的高度较大时则要做0.5-1的斜度(因其出模阻力大),高度较矮时可不做斜度。

3.脱模斜度:塑料产品都要做脱模斜度,但高度较浅的(如一块平板)和有特殊要求的除外(但当侧壁较大而又没出模斜度时需做行位)。

出模斜度通常为1-5度,常取2度左右,具体要根据产品大小、高度、形状而定,以能顺利脱模和不影响使用功能为原则。

产品的前模斜度通常要比后模的斜度大0.5度为宜,以便产品开模事时能留在后模。

通常枕位、插穿、碰穿等地方均需做斜度,其上下断差(即大端尺寸与小端尺寸之差)单边要大于0.1以上。

4.圆角(R角):塑胶产品除特殊要求指定要锐边的地方外,在棱边处通常都要做圆角,以便减小应力集中、利于塑胶的流动和容易脱模。

最小R通常大于0.3,因太小的R模具上很难做到。

5.孔:从利于模具加工方面的角度考虑,孔最好做成形状规则简单的圆孔,尽可能不要做成复杂的异型孔,孔径不宜太小,孔深与孔径比不宜太大,因细而长的模具型心容易断、变形。

孔与产品外边缘的距离最好要大于1.5倍孔径,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最好要大于2倍的孔径,以便产品有必要的强度。

与模具开模方向平行的孔在模具上通常上是用型心(可镶、可延伸留)或碰穿、插穿成型,与模具开模方向不平行的孔通常要做行位或斜顶,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和装配的前提下,产品侧壁的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成能用碰穿、插穿成型的孔。

塑胶件结构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

塑胶件结构设计塑胶零件设计常识,一般塑胶件设计过程中都会有以下几项:1,塑胶件壁厚的厚度设计!(说出你的理由)2,塑胶件加强筋的设计3,塑胶螺丝柱(自攻)的设计4,塑胶件止口,美观线的设计!5,塑胶件材料选择的原则1.壁厚太厚容易浪费材料,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延长冷却和固化时间,容易产生凹陷,缩孔,夹心等质量上的缺陷。

,所以应该均匀,壁与壁连接处的薄厚不应该相差太大,并且应尽量用圆弧连接,否则容易开列。

一般是1~5MM,小件为1.5~2.5,大件为3~10`MM 。

2.加强筋高度通常塑件为壁厚的3倍左右,并有2~5度的脱模斜度,与塑件壁的连接出及端部,应用圆弧连接。

防止应力集中。

,加强筋的厚度应为塑件壁厚的1/2,如果太大,容易产生瘪凹。

如果要设置多个加强筋,则分布应错开,防止破裂。

我先来一个失败的实例,如图,这是一个控制器的面板,最终的成品是8个叠成在一个机箱中(图中的结构部分从略)。

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个产品设计,啥经验也没有,反复校核后开模,首样出来也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整机一装配,麻烦就来了--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居然有3mm左右的间隙存在!难看得要命,简直就是废品。

你们可以想象我当时寒风瑟瑟的样子了。

原因其实在简单不过,我的拔模斜度设大了,为2度,这样底部和上部因斜度相差就是0.7mm,双边1.4mm,而模具厂缩水考虑不足,尺寸比图面尺寸又单边少0.2mm,双边是0.4mm,这样塑胶件本身就造成了1.8mm的间隙,加上机箱本身设计间距1mm,2.8mm 的大空隙就这么出来了!教训:设定拔模斜度之前不仅仅要考虑注塑工艺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到由此而产生的其它不良“后遗症”。

选择材料的考虑因素任何一件工业产品在设计的早期过程中,一定牵涉考虑选择成形物料。

因为在产品生产时、装配时、和完成的时间,物料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除此之外,品质检定水平、市场销售情况和价格的厘定等也是需要考虑之列。

所以这是无法使用概括全面的考虑因素而定出一种系统性处理方法来决定所选择的材料和生产过程是为最理想。

注塑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注塑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注塑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1、术语和定语
1.1 缩水、缩痕 制品表面产生凹陷的现象,由塑胶体积收缩产生,常见于局部内厚区域,如加强肋或 柱位与面交接区域。
1.2 缩孔 制品局部肉厚处在冷却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所产生的真空泡,叫缩孔。
1.3 气泡 塑胶熔体含有空气、水份及挥发性气体时,在注塑成型过程空气、水份及挥发性气体 进入制品内部而残留的空洞叫气泡。
3、壁厚的选择 塑胶零件的壁厚对零件的质量影响很大,壁厚过小时成型的流动阻力大,大
形复杂的零件就很难充满型腔,塑胶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
求:
➢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 脱模时能经受脱模机构的冲击与震动 ➢ 装配时能承受足够的紧固力 塑胶零件规定有最小壁厚值,它随塑胶品种牌号和零件大小不同有不同,对于外壳零件,
1.9 银丝、银条 制品表面或表面附近,沿塑料流动方向呈现的银白色条纹。 银丝的产生一般是塑胶中的水分或挥发物或附着模具表面的水分等气化所致,注塑机 螺杆卷入空气有时也会产生银条。
1.10破裂、龟裂 制品表面裂痕严重而明显者为破裂,制品表面呈毛发状裂纹,制品尖锐角处常呈现此 现象谓之龟裂,也常称为应力龟裂。
5.5 预埋螺柱的选择使用:如果需要经常拆装,或需要维修 的地方,需要使用预埋(热 压)螺柱,用普通螺钉来代替自攻螺钉, 热压或预埋螺母后胶柱不得有开裂或溢胶现象。
5.5.1 预埋螺柱与塑胶件联接的开裂问题: 由于预埋螺柱冷确时的尺寸变化与塑胶件的收缩值相差太大,会使预埋螺柱的周围产
生很大的内应力,而造成塑胶件开裂,对于高刚性的工程塑料更为严重。基于内应力比较 大,PC正常情况下禁用预埋,PC+ABS也不推荐,特别对与预埋螺柱数量多于4时,还有 螺柱不等高的,造成螺柱种类太多,容易出错;同时,还有因为放置时间过长,会造成注 塑机料筒里材料由于高温时间过长而变质。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个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个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个要点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塑胶产品结构设计12个要点(结构工程师必备知识)1.胶厚(胶位):塑胶产品的胶厚(整体外壳)通常在左右,太厚容易缩水和产生汽泡,太薄难走满胶,大型的产品胶厚取厚一点,小的产品取薄一点,一般产品取为多。

而且胶位要尽可能的均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局部地方可适当的厚一点或薄一点,但需渐变不可突变,要以不缩水和能走满胶为原则,一般塑料胶厚小于时就很难走胶,但软胶类和橡胶在的胶厚时也能走满胶。

2.加强筋(骨位):塑胶产品大部分都有加强筋,因加强筋在不增加产品整体胶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增加其整体强度,对大型和受力的产品尤其有用,同时还能防止产品变形。

加强筋的厚度通常取整体胶厚的倍,如大于倍则容易缩水。

加强筋的高度较大时则要做的斜度(因其出模阻力大),高度较矮时可不做斜度。

3.脱模斜度:塑料产品都要做脱模斜度,但高度较浅的(如一块平板)和有特殊要求的除外(但当侧壁较大而又没出模斜度时需做行位)。

出模斜度通常为1-5度,常取2度左右,具体要根据产品大小、高度、形状而定,以能顺利脱模和不影响使用功能为原则。

产品的前模斜度通常要比后模的斜度大度为宜,以便产品开模事时能留在后模。

通常枕位、插穿、碰穿等地方均需做斜度,其上下断差(即大端尺寸与小端尺寸之差)单边要大于以上。

4.圆角(R角):塑胶产品除特殊要求指定要锐边的地方外,在棱边处通常都要做圆角,以便减小应力集中、利于塑胶的流动和容易脱模。

最小R通常大于,因太小的R模具上很难做到。

5.孔:从利于模具加工方面的角度考虑,孔最好做成形状规则简单的圆孔,尽可能不要做成复杂的异型孔,孔径不宜太小,孔深与孔径比不宜太大,因细而长的模具型心容易断、变形。

孔与产品外边缘的距离最好要大于倍孔径,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最好要大于2倍的孔径,以便产品有必要的强度。

与模具开模方向平行的孔在模具上通常上是用型心(可镶、可延伸留)或碰穿、插穿成型,与模具开模方向不平行的孔通常要做行位或斜顶,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和装配的前提下,产品侧壁的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成能用碰穿、插穿成型的孔。

塑胶件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塑胶件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塑胶件结构设计基础知识一、塑胶件塑胶件设计时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对某些难以保证的地方,考虑到修模时给模具加料难、去料易,可预先给塑料件保留一定的间隙。

常用塑料介绍常用的塑料主要有ABS、AS、PC、PMMA、PS、HIPS、PP、POM 等,其中常用的透明塑料有PC、PMMA、PS、AS。

高档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ABS+PC;显示屏采用PC,如采用PMMA则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中低档电子产品大多使用HIPS 和ABS 做外壳,HIPS因其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逐步有取代ABS 的趋势。

常见表面处理介绍表面处理有电镀、喷涂、丝印、移印。

ABS、HIPS、PC 料都有较好的表面处理效果。

而PP料的表面处理性能较差,通常要做预处理工艺。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模内转印技术(IMD)、注塑成型表面装饰技术(IML)、魔术镜(HALF MIRROR)制造技术。

IMD与IML的区别及优势:1. IMD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PET,而IML的膜片多数为PC.2. IMD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IML是整个膜片履在树脂上3. IMD是通过送膜机自动输送定位,IML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1.1外形设计对于塑胶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

外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

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

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1.2装配设计指有装配关系的!#_5$____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尺寸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astic part design for injection molding
Session IV
Designing projections
這一部分講述的是Projection凸出物的特性以及如何正確的設計它.凸出物屬於設計中的三大主要要素之一,它們是非常普通的設計細節,但是卻是很重要的.可能在零件的設計中凸出物看起來是比較簡單的, 但是卻需要掌握相關知識及擁有經驗, 本章節將會給給大家講述有關如何設計好的凸出物的相關原理.
Questions
1.在以下的設計細節中哪一個不是從零件基準壁厚上的凸出物?
a.外部螺紋 d. 凸點
b.角撐板(gusset plates) e. 增強肋
c.孔洞
2.在設計角撐板(gusset plates)中截面設計時應該注意到的原則與以下哪種類
型一樣?
a.基準壁厚 d. 孔洞
b.增強肋 e. 凸點
c.其它的角度加固物
3.角撐板(gusset plates)的設計
A) 角撐板上壁厚(如圖4-1中A所示之尺寸)的正確範圍是多少?
a..25W to .50W d. .60W to .80W
b..40W to .60W e. .8W to 1.0W
c..50W to .75W
B) 如圖B所示之尺寸, 在兩塊角板之間最小的距離是多少?
a. 1.0w d. 2.5w
b.1.5w e. 3.0w
c. 2.0w
4.肋骨設計.
A)如上圖A.B兩種加強肋之設計, 請問哪一種設計對於射出成型零件
會較好?
B)以上哪一種設計會使肋骨與基準壁厚的連接處產生最厚的部分?
C)以上哪種設計會比較容易產生縮水?
D)請畫出縮水的位置.
E)A與B的設計中哪一種的冷卻周期較短?
F)A.B設計中, 在肋骨與基準壁厚的連接處的壁厚將會增加多少?
A.(10%, 20%, 30%, 40%, 50%, 60%)
B.(10%, 20%, 30%, 40%, 50%, 60%)
5.法兰( flange)常被設計為塑件的邊緣是為了:
a.當零件壁厚減小時增加其剛性.
b.增大其冷卻的區域以減短冷卻時間.
c.提供一個較大的表面以方便夾具固定.
d.消除毛邊
e.以上皆是
6.射出成型之模中的法兰在設計時應該要注意到:
a.同其它增強肋一樣
b.同一個延續的基準壁厚
c.與角撐板相似
d.需要符合法兰的特定設計準則
e.沒有孔洞
7.肋骨設計.
A)如上圖所示A.B兩種設計, 哪一種中會在塑件中有較好的剛度?
a. 設計A
b. 設計B
c. 兩種都是
B)兩種設計中哪一種展現了較好的整個肋部之設計?
a. 設計A
b. 設計B
c. 兩種都是
C) 哪一種設計會需要更多的塑膠材料?
a. 設計A
b. 設計B
c. 兩種都是
D)哪一種設計將會有較長的冷卻周期?
a. 設計A
b. 設計B
c. 沒有區別
E) 哪種肋部設計容易導致零件的翹曲?
a. 設計A
b. 設計B
c. 沒有區別
F) 哪種肋部設計會容納較高程度的模內應力?
a. 設計A
b. 設計B
c. 沒有區別
G) 與B相比較, 肋部設計A冷卻的時間是B的多少倍?
a.三倍 d. 六倍
b.四倍 e. 六倍以上
c.五倍
H) 哪一種設計的收縮率較高?
a. 設計A
b. 設計B
c. 沒有區別
8.對比塑膠材質ABS與pp在零件設計中, 哪種材質的縮水會更明顯?
a.Gray ABS
b.Blue polypropylene
c.No difference
9.角撐板可以被定義為:
a.基準壁厚的延伸
b.基準壁厚上的凸物
c.加強邊
d.三角形凸臺
e.以上全不是
10. 肋骨與倒角設計.
A)在上圖A空白劃線處填上Polypropylene與polystyrene的最
大限度之肋部壁厚.
B)在B處空白劃地方填上加強肋的最大高度.
C)在C處空白地方填上肋部與基準壁厚連接處的最小倒角值.
11.肋骨間距設計
A) 如上圖所示封閉空間中的肋骨的壁厚應為:
a. 1.0w
b. .75w
c. .50w
d. .25w
B) 如上圖所示之肋骨構造, 請問可以被允許的封閉空間中的肋骨的間距離應該是多少?
a. 1.0w
b. 1.5w
c. 2.0w
d. 3.0w
C) 如上圖所示之肋骨構造, 請問理想的高度應該是多少?
a. 2 to 3w
b. 4 to 5w
c. 6 to 8w
d. 8 to 10w
D) 判斷對錯.
Rib#1 會比Rib # 2較容易填充, 排氣以及射出.
12.螺杆的兩個作用是什麼? (兩個答案)
a.自動操作
b.將零件從模具中頂出
c.儲存塑膠粒
d.幫助熔化塑膠粒
e.將塑膠從炮筒中壓入模穴
13. 以下哪一項是所有射出成型之熱塑性零件設計中最基本且重要的點?
a.提供足夠的拔膜角度
b.不要超過特定的表面處理
c.保持一個一致的壁厚
d.所有轉角的倒角
e.保持短的肋部
14. 增強肋的主要作用在於:
a.增加塑件的剛性
b.控制塑膠的流動
c.隱藏縮水
d.a.b皆是
e. a.c皆是
True or False
15. 增強肋的排氣性很好.
16. 與基準壁厚相比, 肋部比較容易被熔溶塑膠填滿.
17. 肋部增加了零件頂出時的難度.
18. 模具被填滿時, 肋部經常是最後被填滿的.
19.內部轉角的倒角如果小於基準壁厚的25%, 在設計時就必須要考慮到有可能會產生較高的應力問題.
20. 建立起定義一個零件的基本形狀的基準壁厚設計零件的第一個步驟.
21. 所有熱塑件塑膠的收縮率都很相似, 所以在一個模具中用不同的塑膠材料生產零件都不會有很大的尺寸變化.
22. 制造三個肋骨(為基準壁厚的2~3倍)比只制造一個肋骨(為基準壁厚的10倍) 更容易, 成本更低.
23. 壁厚處突然的改變會比逐漸改變要好, 因為壁厚突然改變比逐漸改變所要用到的原料要少, 所以可以有更少的材料來縮水.
24. 在較好的設計中, 加強肋總是會比基準壁厚要薄, 所以熔融塑膠總是會先通過基準壁厚再到達加強肋.
25. 獨立的肋骨會比較難填充及較差的排氣性.
26. 角撐板是十分有效的加強肋, 它可以使用很少的材料達到較好的加強效果.
27. 頂針位通常加在加強肋上, 用以方便頂出和增強加強肋的排氣.
28. 較硬塑膠材質(例如Polystyrene or acrylic) 總是會比其它一些較軟的塑膠(例如polyethylene or polypropylene)更難從有咬花的模穴中脫模.
29. 增強肋的側壁不應有拔膜角度, 因為它會在肋骨與基準壁厚的連接處增加壁厚, 同時還會在肋骨對面產生縮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