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背景资料(模拟联合国)

合集下载

模拟联合国伊朗核问题2

模拟联合国伊朗核问题2

决议草案所在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议题:伊朗核问题起草国:附议国:重申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承诺和该条约所有缔约国全面遵守其一切义务的必要性,并回顾缔约国有权按照该条约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不受歧视地为和平目的进行核能的研究、生产和利用,严重关切地注意到,关切地注意到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条采取行动,以使原子能机构关于暂停的要求具有强制性,再次表示决心加强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大力支持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发挥的作用,强调指出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联邦、以色列、联合王国和美国愿意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探讨在其2006年6月提案(S/2006/521)基础上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总体战略,并指出,这些国家确认,一旦国际社会恢复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即会给予其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任何无核武器缔约国相同的待遇,决心采取适当措施落实安理会各项决定,以劝服伊朗遵守第1696(2006)号、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和第1803(2008)号决议和满足原子能机构的要求,阻止伊朗发展敏感技术来支持其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直至安全理事会认定这些决议的各项目标已经实现,关切伊朗的核计划有扩散危险,以及在此方面,伊朗仍未满足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仍未遵守安全理事会第1696(2006)号、第1737(2006)号和第1747(2007)号决议的规定,铭记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一条采取行动,1.吁请伊朗不再拖延地采取原子能机构理事会GOV/2008/14号决议所要求的步骤,这些步骤是对伊朗的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建立信任及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所不可或缺的;2.为此要求伊朗须暂停所有浓缩相关和后处理活动,包括研究与开发,并由原子能机构予以核查。

鼓励原子能机构继续开展工作,澄清所有未决问题,强调这将有助于恢复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支持原子能机构按照伊朗和原子能机构之间的《保障监督协定》,加强其对伊朗核活动的保障监督;3.呼吁所有国家对于从事、直接参与或支持伊朗扩散敏感核活动或发展核武器运载系统的人在本国入境或过境,保持警惕和克制4.吁请各国按照本国法律授权和立法,并遵循国际法,警惕并防止转让可能有助于伊朗浓缩相关和后处理活动及弹道导弹计划的任何物项、材料、货物和技术;5.表示决心加强原子能机构进程的权威性,大力支持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发挥的作用,吁请伊朗根据《附加议定书》的规定采取行动,毫不拖延地执行原子能机构可能要求的所有透明措施,支持原子能机构正在进行的调查;6.请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于8月31日前向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提交报告,主要说明伊朗是否已全面地、持续地暂停本决议所述及的一切活动,以及伊朗遵守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所要求采取的一切步骤和本决议上述规定的进程,并同时向安全理事会提交此报告,供其审议;7. 重申安理会将根据上一段所述报告,审议伊朗的行动,并重申:(a) 如果而且只要经原子能机构核实,伊朗已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和后处理活动,包括研究和开发活动,安理会将暂停执行有关措施,以便能诚意开展谈判,早日取得彼此均可接受的结果;(b) 一旦安理会在接到上一段所述报告后认定并经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确认伊朗已全面履行安全理事会有关决议为其规定的义务并已满足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即终止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5、6、7和12段及第1747(2007)号决议第2、4、5、6和7段以及上文第3、5、7、8、9、10和11段规定的措施;(c) 如果报告表明伊朗未遵守第1696(2006)号决议、第1737(2006)号决议、第1747(2007)号决议和本决议,则安理会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一条进一步采取适当措施,劝服伊朗遵守这些决议和服从原子能机构的要求,并强调,如有必要采取这种补充措施,则须作出进一步的决定;8.决定继续处理此案。

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

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

第二章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第一节伊朗核危机的演变历程1.伊朗核计划的发展过程(一)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伊朗的核计划由来已久,早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就开始了从事核能开发活动。

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海湾地区的战略支柱,也是其遏制苏联南下的重要战略屏障,因此伊朗核计划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1957年, 伊朗与美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源的协议。

1967年, 美国首先援助伊朗在德黑兰大学建立了一个原子能研究中心, 并为其提供了一个5 兆瓦特的轻水核反应堆。

该研究中心虽然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期检查, 但是使用含有93 %的浓缩铀芯体, 适于制造某种形式的核武器,成为当时伊朗从事核研究的一个主要基地。

自1975年起, 它开始进行用激光方法来浓缩铀的研究。

据悉, 从1976年到1979年巴列维国王下台为止, 它一直试图从美国获取激光分离技术, 且在1978年10月获得了4个激光分离设备。

发展核电站是伊朗核计划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1974年, 伊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并于当年成立了伊朗原子能组织, 开始迅速与西方协商有关建设核电站事宜。

1974年、1976年和1977年,伊朗分别与美、德、法签订了为期10年(可延长) 的核燃料供应合同。

1975年, 伊朗购买了法国一家铀浓缩加工厂10 %的股份, 该工厂的大部分股份由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意大利财团拥有。

据此, 伊朗可以得到该工厂拥有的铀浓缩技术, 并可以购买一定比例的浓缩铀。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 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刺激了伊朗巴列维国王,他精心制作了一套雄心勃勃的核计划方案,那就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要建成总共23个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励志要建立一个核大国。

1974年后, 美国、法国、西德等西方国家争先恐后地与伊朗签订核合作合同, 争夺伊朗的核市场。

以1978年美国同意向伊朗提供8座核反应堆并允许伊朗提炼浓缩铀为标志, 伊朗核计划发展进入全盛期。

伊朗核危机

伊朗核危机

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核能源开发活动。 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此后,美国开始指责 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借口秘密发展核武器。美对其 采取“遏制”政策 ; 2003年,伊朗已已成功提炼出铀; 2010年6月,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制裁伊朗方案; 2012年,各国聚焦伊朗核危机。
二、美国对伊朗问题的态度及原因
四、中国在伊朗问题上能否让步
我们在发展对外政治经济中,必须维护国 家和平等互助的根本利益,要始终坚持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助的根本原则, 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妥协。如果西方无法保 证中国的利益,就不能指望中国一下子往 后退一大步。
我的看法——中国支持制裁伊朗的原因
首先,中国是一个 坚持原则的国家。
其次,维护中国 的重大利益。
第三,维护中 国作为一个负 责任大国的形象。
最后中方在谈判 过程中努力处理 好与各方的关系。
五、伊朗问题的前景和展望
美国伊朗核谈判未取得具体成果
人民网7月20日讯 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伊朗核谈判未取得具体成果,但欧盟负责安全和外 交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和伊朗核谈首席代表贾利利都认为会谈是积极的。 伊朗通讯社报道说,伊朗核谈首席代表贾利利19日在日内瓦与欧盟负责安全和外交事 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以及5+1(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以 及德国)的代表举行了6个小时的闭门会谈。会后贾利利对记者说,“会谈是积极的,建设 性的。双方的会谈将继续进行。”伊朗国家安全最高委员会负责人昨天也发表谈话说, “此次会谈中双方加强了了解,在如何推动和谈方面加深了理解。” 半岛电视台也报道说,会谈结束后,索拉纳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在会谈中,国际 社会没有得到伊朗关于中止浓缩铀活动的具体答复,不过伊朗理解了加强合作的重要性, 会谈还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决定给伊朗两个星期的时间,希望伊朗对国际社会的要求和 提出的方案做出明确答复。”但索拉纳没有谈如果伊朗仍坚持自己的立场国际社会将采取 什么行动。贾利利表示,“对话是伊朗选择的长期战略,不是为获得短期目的而选择的战 术。” 阿拉伯新闻网评论说,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参加了此次会谈,尽管他是作为观察员与 会,但如此高的美国政府官员参加还是第一次,这有可能是美国与伊朗就核问题和以及双 方关心的其他重要问题进行直接谈判的开始,而且伊朗已经明确表示准备接受美国在伊朗 设立利益代表处和建议两国开通民航直航。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伊朗核问题文件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伊朗核问题文件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29(2010)号决议2010年6月9日安全理事会第6335次会议通过,安全理事会,回顾安理会主席声明(S/PRST/2006/15)和安理会第1696(2006)号、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号、第1835(2008)号和第1887(2009)号决议,并重申其规定,重申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承诺和该条约所有缔约国全面遵守一切义务的必要性,回顾缔约国有权按照该条约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不受歧视地为和平目的进行核能的研究、生产和利用,回顾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议(GOV/2006/14)指出,解决伊朗核问题有助于全球防扩散努力和实现中东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包括其运载工具的目标,严重关切地注意到,原子能机构总干事2006年2月27日(GOV/2006/15)、2006年6月8日(GOV/2006/38)、2006年8月31日(GOV/2006/53)、2006年11月14日(GOV/2006/64)、2007年2月22日(GOV/2007/8)、2007年5月23日(GOV/2007/22)、2007年8月30日(GOV/2007/48)、2007年11月15日(GOV/2007/58)、2008年2月22日(GOV/2008/4)、2008年5月26日(GOV/2008/15)、2008年9月15日(GOV/2008/38)、2008年11月19日(GOV/2008/59)、2009年2月19日(GOV/2009/8)、2009年6月5日(GOV/2009/35)、2009年8月28日(GOV/2009/55)、2009年11月16日(GOV/2009/74)、2010年2月18日(GOV/2010/10)和2010年5月31日(GOV/2010/28)的报告证实,伊朗没有按安全理事会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1803(2008)号决议规定,全面、持续地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和后处理活动及与重水有关的项目,没有依照《附加议定书》恢复与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没有就剩余的需要予以澄清以排除伊朗核计划可能涉及军事层面的关切事项同原子能机构合作,没有按照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采取其它步骤,也没有遵守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1803(2008)号决议的规定,而这些正是建立信任必不可缺的,痛惜伊朗拒绝采取这些步骤,重申,伊朗积极回应安理会和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向它发出的呼吁是解决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建立起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的最好办法,严重关切地注意到伊斯兰革命卫队(又称“伊朗革命卫队”)的一些个体(包括第1737(2006)号决议附件D 和E、第1747(2007)号决议附件一和本决议附件二列出的个体)在伊朗扩散敏感核活动和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中发挥作用,严重关切地注意到,伊朗违反它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的义务,在库姆建造一个浓缩设施,且伊朗直到2009年9月才通知原子能机构,这不符合它根据保障监督协定的附属安排承担的义务,又注意到,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议(GOV/2009/82)敦促伊朗立即停止库姆的建造工程,澄清该设施的用途、设计和建造的时间顺序,并呼吁伊朗按原子能机构的要求,证实它没有决定建造或批准建造其他任何尚未向原子能机构申报的核设施,严重关切地注意到,伊朗已经将铀浓缩到20%,进行浓缩时没有通知原子能机构以便让该机构有足够时间来调整现有的保障监督程序,关切地注意到,伊朗不认为原子能机构有权根据修改后的准则3.1,核查伊朗提供的设计资料,并强调按照伊朗与原子能机构之间的保障监督协定第39条,准则3.1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暂停,而且原子能机构核查它收到的设计资料是一项持续性权利,并不取决于某一设施的建造阶段,也不取决于设施中是否有核材料存在,重申决心加强原子能机构的授权,坚决支持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发挥作用,赞扬原子能机构努力解决与伊朗核计划有关的悬而未决问题,表示深信第1737(2006)号决议第2段所述的暂停以及伊朗全面、可核查地遵守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提出的要求,将有助于通过外交途径谈判解决问题,保证伊朗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强调必须做出政治和外交努力,寻求谈判解决,保证伊朗的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在这方面注意到土耳其和巴西做出努力,同伊朗就德黑兰研究反应堆达成一项可作为建立信任措施的协议,但是又强调,在这些努力中,伊朗必须解决与其核计划有关的核心问题,强调指出,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联邦、联合王国和美国愿意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探讨根据其2006年6月提案(S/2006/521)和2008年6月提案(INFCIRC/730)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总体战略,并注意到这些国家确认,一旦国际社会恢复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伊朗就会享有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任何无核武器缔约国相同的待遇,欣见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颁布准则以协助各国履行第1737(2006)和第1803(2008)号规定的金融义务,尤其回顾需要对包括伊朗中央银行在内的伊朗银行介入的交易保持警惕,以避免此类交易助长扩散敏感核活动或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确认获取种类不同的可靠能源对于可持续增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注意到伊朗从能源部门获取的收入可能与它为扩散敏感核活动提供资金有关联,并进一步指出,石化工业需要的化工过程设备与某些核燃料循环敏感活动需要的设备非常相同,考虑到各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回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述及的海洋法提出了适用于海洋活动的法律框架,呼吁伊朗早日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决心采取适当措施落实安理会各项决定,劝服伊朗遵守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1803(2008)号决议和满足原子能机构的要求,并阻止伊朗研发敏感技术来支持它的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直至安理会认定这些决议的各项目标已经实现,关切伊朗的核计划有扩散的危险,铭记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强调指出,本决议绝无意强迫各国采取超越本决议范围的行动,包括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一条采取行动,1. 申明伊朗至今未满足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亦未遵守安理会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第1803(2008)号决议;2. 申明伊朗应不再拖延地采取原子能机构理事会GOV/2006/14号和GOV/2009/82号决议规定的各项步骤,因为这些步骤对于建立对伊朗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的信任、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消除由于伊朗违反其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的义务在库姆修建一个浓缩设施而引起的严重关切,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方面还申明安理会的决定,即伊朗应毫不拖延地采取第1737(2006)号决议第2段规定的各项步骤;3. 重申伊朗应在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尤其是那些致使人们担心伊朗核计划可能涉及军事层面的事项上,与原子能机构充分合作,包括毫不拖延地允许进出或接触原子能机构要求进出或接触的所有场地、设备、人员和文件,并强调,必须确保原子能机构拥有一切必要资源和授权来完成它在伊朗的工作;4. 请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向安全理事会发送他关于在伊朗适用保障监督措施的所有报告;5. 决定伊朗应立即全面不折不扣地遵守它的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包括适用经修订的保障监督协定附属安排的准则3.1,呼吁伊朗严格按照它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的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附加议定书的规定行事,呼吁伊朗迅速批准该附加议定书,重申根据伊朗的保障监督协定第24和第39条,伊朗不得单方面修改伊朗的保障监督协定及其附属安排,包括经修订的准则3.1,并指出,协定中并没有暂停附属安排规定的机制;6. 重申,依照伊朗根据以往各项决议承担的暂停所有与后处理、重水和浓缩相关活动的义务,伊朗不得开建任何新的与铀浓缩、后处理或重水相关的设施,并应停止任何在建的与铀浓缩、后处理或重水相关的设施;7. 决定伊朗不得获取另一国家任何涉及开采铀、生产或使用INFCIRC/254/Rev.9/Part.1所列核材料和核技术,特别是涉及铀浓缩和后处理活动、所有重水活动或与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有关的技术的商业活动的股权,又决定所有国家应禁止伊朗、伊朗国民以及在伊朗组建的实体或接受伊朗管辖的实体、或代表上述个人或实体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或实体,或上述个人或实体拥有或控制的实体,在本国管辖的领土上进行这种投资;8. 决定所有国家应防止从本国领土或经由本国领土、或由本国国民或受其管辖的个人或使用悬挂其船旗的船只或飞机,向伊朗直接或间接供应、出售或转让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所界定的无论是否原产于本国境内的任何作战坦克、作战装甲车、大口径火炮系统、作战飞机、攻击型直升机、军舰、导弹或导弹系统或相关材料,包括零部件,或安全理事会或第1737(2006)号决议所设委员会(“委员会”)确定的物项,还决定所有国家应防止本国国民或从本国领土或经由本国领土向伊朗提供与供应、出售、转让、提供、制造、维修或使用这类武器及相关材料有关的技术培训、金融资源或服务、咨询、其他服务或协助,为此呼吁所有国家对所有其他军火及相关材料的供应、出售、转让、提供、制造和使用,保持警惕和克制;9. 决定伊朗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的活动,包括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并决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向伊朗转让与这类活动有关的技术或技术援助;10. 决定所有国家均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第1737(2006)号决议附件C、D和E、第1747(2007)号决议附件一、第1803(2008)号决议附件一和本决议附件一和二所指认的人、或安全理事会或委员会根据第1737(2006)号决议第10段指认的人,在本国入境或过境,除非这种入境或过境是为了从事与根据第1737(2006)号决议第3段向伊朗提供第1737(2006)号决议第3(b)㈠和㈡分段所述物项直接有关的活动,着重指出,本段的规定绝无意要求一国拒绝本国国民入境,并决定本段规定的措施不适用于以下情况:委员会逐案审查后认定,出于人道主义需要,包括为履行宗教义务之目的,此类旅行是合理的,或者委员会认为给予豁免将会推进本决议的各项目标,包括事关《原子能机构规约》第十五条的情况;11. 决定第1737(2006)号决议第12、13、14和15段规定的措施也应适用于本决议附件一所列个人和实体,代表他们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或实体,由他们拥有或控制、包括以非法方式拥有或控制的实体,以及安理会或委员会认定曾协助被指认的个人或实体逃避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号决议或本决议的制裁或违反其规定的个人和实体;12. 决定第1737(2006)号决议第12、13、14和15段规定的措施也应适用于附件二所列伊斯兰革命卫队(又称“伊朗革命卫队”)的个人和实体,代表他们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或实体,由他们拥有或控制、包括以非法方式拥有或控制的实体,呼吁所有国家对伊朗革命卫队介入的可能有助于伊朗进行扩散敏感核活动或研发核武器运载系统的交易,保持警惕;13. 决定,为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5、6和7段规定的措施的目的,应该用INFRCIRC/254/Rev.9/Part.1和INFRCIRC/254/Rev.7/Part.2中的物项清单以及有关国家认定可能有助于浓缩相关、后处理或重水相关活动或研发核武器运载系统的任何其他物项,取代S/2006/814中的物项清单,并决定,为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5、6和7段规定的措施的目的,应该用S/2010/263中的物项清单取代S/2006/815中的物项清单;14. 呼吁所有国家根据本国的授权和立法并遵循国际法,特别是海洋法和相关国际民用航空协议,在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货物中有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时,在其境内,包括在其港口和机场,检查进出伊朗的所有货物,以便确保这些规定得到严格执行;15. 注意到各国可按照国际法、特别是海洋法的规定,经船旗国同意,要求在公海检查船只,并呼吁所有国家在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货物中有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 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时,为这类检查提供合作,以确保这些规定得到严格执行;16. 决定授权所有国家、且所有国家都应该以不违反安全理事会有关决议、包括第1540(2004)号决议为其规定的义务和不违反《不扩散条约》缔约国义务的方式,扣押和处置(例如销毁、使其无法使用、储存或转交原产国或目的地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处理)在根据本决议第14或15段进行的检查中发现的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并决定所有国家应就此进行合作;17. 要求任何根据上文第14或15段进行检查的国家,在5个工作日内向委员会提交一份初步书面报告,其中尤其要解释检查的理由、此种检查的结果和是否获得合作,如果发现有禁止转让的物项,还要求这些国家在晚些时候向委员会提交一份后续书面报告,说明检查、扣押和处理的相关详情以及移交的相关详情,包括对有关物项、其原产地和预定目的地的说明(如果初步报告中没有此种信息);18. 决定,所有国家在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伊朗拥有或承租的船只(包括包租船只)载有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时,应禁止本国国民或从本国领土为这些船只提供加油服务,例如提供燃料或补给,或其他船只服务,除非此种服务是出于人道主义目的所必需的,或是相关货物已接受检查并已视需要接受扣押和处理,并强调本段无意影响合法的经济活动;19. 决定第1737(2006)号决议第12、13、14和15段规定的措施也应适用于附件三所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的实体和任何代表它们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人或实体、由他们拥有或控制、包括通过非法手段拥有或控制的实体,或安理会或委员会认定曾帮助它们逃避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号决议或本决议的制裁或违反其规定的实体;20. 请所有会员国向委员会提供它们掌握的以下情报:伊朗航空公司货运部门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拥有或经营的船只为逃避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 号决议或本决议的制裁或违反其规定,向其他公司进行的转让或开展的活动,包括重新命名或重新注册飞机、船只或船舶,并请委员会广泛提供这类情报;21. 呼吁所有国家除了根据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和第1803(2008)号决议以及本决议履行其义务外,防止提供金融服务,其中包括保险或再保险,或向本国领土、经由本国领土或从本国领土,或向本国国民或依照本国法律组建的实体(包括海外分支机构)或本国境内的个人或金融机构,或由这些人或实体,转让任何金融或其他资产或资源,如果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这类服务、资产或资源可能有助于伊朗的扩散敏感核活动或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包括冻结本国领土上或今后进入本国领土,或受本国管辖或今后要接受本国管辖的与此类计划或活动有关的任何金融或其他资产或资源,并依照本国授权和立法加强监测,以防止所有此类交易。

模拟联合国伊朗核问题介绍

模拟联合国伊朗核问题介绍

伊朗核问题介绍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与其合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铀浓缩活动。

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积极斡旋下,伊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

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为说服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德法英3国还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并于2004年11月初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

由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去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

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

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

6月1日,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举行外长级会议,提出一项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并要求伊朗尽快对这一方案作出答复。

伊朗认为,六国方案虽包含“积极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处”,有待进一步探讨,并多次表示将在8月22日前对六国方案作出答复。

由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尽管声明隐含制裁的威胁,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但决不放弃获得核技术的权利。

模拟联合国 核威胁与核不扩散 伊朗 立场文件

模拟联合国 核威胁与核不扩散 伊朗 立场文件

代表:杨智超、宋业平国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学校:青岛理工大学委员会:联合国第一委员会议题:核威胁与核不扩散经过多年的努力,国际社会在防止核扩散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建立了防核扩散的全球机制(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多边机制(如核供应国集团、桑戈委员会)、双边机制(如《战略武器限制条约》《战略武器削减条约》),实现了一些有意义的战略核武器削减,推动了核不扩散国际共识的形成。

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在于各国认识到了核扩散的重大危害,相信军控与不扩散制度建设有效并且有益,而且威胁来源单一并且相对可控。

伊朗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若干规定。

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约国,伊朗承诺对此条约的义务,并始终贯彻执行。

但根据对该条约,缔约国也有权按照条约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不受歧视地为和平目的进行核能的研究、生产和利用。

同时,伊朗希望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专属和平性质的信任进行恢复,使伊朗核计划将受到与《不扩散条约》无核武器签约国相同的待遇。

在伊朗看来,美国对以色列实际拥有核武器的支持,以及美印之间关于核合作的条约,都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对“民主国家”和盟友,完全可以罔顾以色列和印度不是《核不扩散条约》签字国的事实,对其发展核工业乃至核武器开绿灯,不惜一再破例;但对伊朗这样身为条约签字国的国家,仅因为其同美国不和,就可以被剥夺利用核能的权利。

在西方世界的双重标准下,自主开发核能乃至最终造出核武器成为伊朗维护国家民族尊严和安全的虚实双重保证。

回顾联合国2006年12月23日的第1737号决议,2007年3月24日的第1747号决议,以及2008年3月3日的第1803号决议,国际社会对伊朗进行了无数的在2010年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6335次会议上通过的1929号决议中,伊朗被严重损害了自身的贸易自由权利以及公民人身自由权利,一些西方国家以伊朗研制核武器和拒不配合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为借口,对伊朗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制裁。

伊朗核问题研究

伊朗核问题研究

• 和谈
• 美国、英国、 法国、俄罗斯 、中国和德国 六国与伊朗代 表14日在土 耳其最大城市 伊斯坦布尔开 始新一轮伊核 会谈。据悉, 会谈的主要议 题是伊朗的铀 浓缩等问题
•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15日表示 ,在新一轮的伊朗核谈判上,美国并未给予伊朗任何承诺 ,以纵容伊方采取更多核活动。 此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抨击新一轮的伊核会谈 让伊朗获得更多权利,并称国际社会纵容伊朗继续进行铀 浓缩等活动。 对此奥巴马回应称,美国没有给予伊朗“任何东西” ,也不会获得任何任何权利。奥巴马指出伊核谈判在朝着 建设性的方面发展,对即将在巴格达举行的伊核会谈保持 积极态度。
· 应对:安理会先后四次通过决议制裁伊朗
二、伊朗发展核能的原因
1 2 能源安全 对峙美国, 不被牵制 视频:前 世今生 3 4 震慑死敌 以色列 萨达姆倒 台的反省
你们来说说 看:
险恶的周边 环境
(1)
储量≠产量
能源需求增长迅速
(2)
改善伊朗能源结构
(3)
如果制裁伊朗未取得效 果,将不惜先发制人攻 击伊朗核设施
核弹头数量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6480枚 约14000枚
约200枚
1949年8月 29日 1952年10 月3日
1964年10 月16日 1960年2月 13日 1974年5月 18日 — 1998年5月 2约9000枚已经退 役或等待拆卸的核弹头
• (二)效果及其评价
1、阻挠美国在中东战略
2、觊觎石油 •(三)美 伊矛盾的 原因
3、意识形态,反对政教合一
4、践其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 改造
• (四)核问题的实质
20120215 伊朗愿意:就核谈判复函欧盟 据伊朗“旗帜”电视台15日报道,伊朗首席核 谈判代表贾利利已就恢复与六国(美国、英国、法 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核谈判事宜复函欧盟外 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但报道未透露伊方 复函的时间和具体内容。 贾利利在信中说,伊方已经做好与六国恢复核 谈判的准备,“下一轮谈判能否成功,取决于六国 对伊朗的倡议作出的建设性反应”。

形势与政策三形势与政策三

形势与政策三形势与政策三
■ 伊朗核问题之所以在2005年11月出现激化的态势,其深 层次的原因是自1979年伊朗革命以来美国与伊朗之间高 度敌对状态的升级。(视频5)
■ 当前内贾德政府奉行强硬“核外交”政策既缘于伊朗国 内政局变化,也基于其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
三、伊朗核危机与战争
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了有关伊朗核计划 的报告,指出伊朗到2010年还在积极从事核武器的研制。 伊朗核问题突然成为国际新闻焦点。西方国家透露出一劳 永逸解决伊朗核危机的意图。美国发出严重警告:为阻止 伊朗获得核武器,美国将不排除任何一种手段。以色列暗 示不会袖手旁观。欧盟也支持加大力度制裁伊朗。
■ 美以情报机构所收集的情报已使美以越来越感到担忧:伊 朗正朝向研发核武器方向前进。而伊朗一直强调,它的核 计划是供和平用途的;对这些演变德黑兰也做出了迅速反 应,它警告这些国家不要轻举妄动。
(一)伊朗坚持核开发强硬立场
1、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任何国家都有和平 利用核能的权利。伊朗一直强调,它的核计划是和平用 途的。
■ 可以看出,美国对伊朗核问题之所以频频发难,是 因为美国目前已将伊朗视为中东反美激进势力的领 头羊,认为其直接威胁着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 益,所以不会改变推翻伊朗政府的既定战略目标。 (视频7)
2 .伊朗谋求大国地位的情结
■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和伊斯兰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之一。追求大国地位,傲立世界民族之林,是伊朗历代 掌权者孜孜以求的梦想。
■ 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多 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 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 采取遏制政策。2003年初,当伊 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 站提供燃料的铀后,其核计划立 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 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在国 际社会,特别是法、德、英三国 的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 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 铀离心机的组装。

第06讲 伊朗核问题

第06讲   伊朗核问题


欧盟的利益


安全利益:欧洲与中东紧紧相邻,地缘战略位置重要。 经济利益:中东是欧盟战略资源的重要供应地,对中东石 油的依赖超过关国。 欧盟约三分之一的天然气和四分之 一的石油依靠从中东进口。 法国总统希拉克指出,“我们是一个地中海国家。阿拉伯 世界就在我们的门户边。它的稳定对我们来说有着至关重 要的利害关系”
中国的难处


西方和伊朗对立,双方都要求中国做出选择。 2005年12月,俄罗斯提出伊俄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 联合企业的提议,遭到伊朗拒绝。2010年2月,伊朗宣称 将研发20%浓缩铀,特别提到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起到的 积极作用,表示如果中国愿意的话,可以考虑通过中国进 行核燃料交换。未得到中国积极回应。 随着伊朗铀浓缩机器的启动,中国配合西方制裁伊朗的压 力是空前。
俄罗斯的利益


经济利益:(1)俄罗斯同伊朗双边贸易额约20亿美元; (2)伊朗是继中、印之后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第三大客户; (3)俄罗斯是唯一与伊朗开展民用核合作的国家。1992 年伊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帮助伊朗建设反应堆。 2007年12月伊朗宣布将兴建19座新的核电站,已在伊朗 核电站建设领域抢得先机的俄罗斯无疑具有明显优势。 安全利益:伊朗地处阿富汗和伊拉克之间,是俄进入中东 的重要桥梁,又是俄抵御外部势力侵蚀其传统势力范围的 前沿。是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避免俄的南部边疆直接面 对来自西方的威胁。
4. 中国的政策

原则:(1)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伊朗应 该与IAEA合作,维护不扩散机制;(3)支持外交谈判和 平解决;(4)有利于维护中东、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5)有利于维护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不能影响伊 朗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各国与伊朗的正常经贸往来。安理会 的行动应适度、渐进、指向明确并与伊方在核领域实际的 做法相称,应有助于推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 具体措施:(1)支持IAEA、欧盟和联合国安理会介入谈 判解决;(2)希望伊朗暂停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

伊核问题

伊核问题
让我告诉你核问题由来一伊朗发展核能的过程三美国的政策及原因二伊朗发展核能的原因国家首次核试验时间核武器实力核弹头数量美国1945年7月16日拥有106万件核武器有7000至8000件处于实战部署状态6480枚俄罗斯1949年8月29日除可以使用的核弹头外还有大约9000枚已经退役或等待拆卸的核弹头约14000枚英国1952年10月3日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国家约200枚中国中国1964年10月16日目前中国具有与美俄一样的空地潜全方位投射击力投射打击能力约400枚约400枚法国1960年2月13日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约350枚印度1974年5月18日外界估计其约有100枚左右射程在4000公里内的核导弹50100枚以色列亚洲国家中第一个拥有原子核反应堆的国家200枚巴基斯坦1998年5月28日拥有最多可以制造52件核武器的核物质还有可以用于进行核攻击的战斗机和导弹技术约60枚朝鲜2006年10月9日已接近于核武器拥有国约20枚在核电站建设铀矿的开采和核燃循矿的开采和核燃循环技术开发以及核武器研究等方面工作都有全面考虑并已取得一些成效2060末至70末核计划发展初期70末至80末暂时停顿90年代初至今重新全面启动一伊朗发展核能的过程三个阶段当时伊朗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关系密切核技术的引进大部分依赖于这些国家美国与伊朗关系迅速恶化
核武器实力 拥有1.06万件核武器,有7000至8000件处于实战 部署状态 除可以使用的核弹头外,还有大约9000枚已经退 役或等待拆卸的核弹头 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国家 目前中国具有与美、俄一样的空、地、潜全方位 投射打击能力 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外界估计其约有100枚左右射程在4000公里内的核 导弹 亚洲国家中第一个拥有原子核反应堆的国家 拥有最多可以制造52件核武器的核物质,还有可 以用于进行核攻击的战斗机和导弹技术 已接近于核武器拥有国

全球核安全问题

全球核安全问题

朝鲜第一次核试验
时间:2006年10月9日上午 10时36分 地点:咸镜北道一座山的地 下坑道内 现场:宣布成功;无核泄漏 危险;发出爆炸声;相当于 3.58级地震;核材料为钚。 经济:日元韩元汇率下跌; 韩国股市震荡;韩国证券危 机 政治:沉重打击了现行核不 扩散机制; 军事:刺激日韩也搞核武器
一、伊朗核问题
2010年1月2日,伊朗向西方国家发出 “最后通牒”——如果西方国家本月底前 未能与伊朗就核燃料交换达成协议,伊朗 将自行生产核燃料。
伊朗核问题的症结是 美伊的重大利益矛盾性
美国方面的原因:
第一,伊朗是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 的最大障碍。
第二,伊朗不仅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而且还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伊朗核问题
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伊朗的 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及西方国家关系密 切,就从这些国家引进了大量的核技 术。
霍梅尼:伊朗最高领袖。早年教 授什叶派神学。20世纪60年代初 成为伊朗六位大阿亚图拉之一, 领导反对国王巴列维实行的社会 经济改革,长期流亡土耳其和伊 拉克。1978年侨居巴黎,设“革 命指挥中心”。次年伊朗伊斯兰 革命胜利后返国,建立伊朗伊斯 兰共和国。被宪法确定为最高领 袖,集政治、宗教大权于一身。 对内严格按伊斯兰教法规组织社 会政治生活,反对西方文化。对 外持反美立场,主张输出伊斯兰 革命。
一、伊朗核问题
两伊战争爆发,伊朗遭受了巨大人员损 失,使霍梅尼等领导人决定重启核计划。但 由于美国竭力阻挠,一直没能取得大的进展。
20世纪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 谈恢复修建核电站的问题,并与俄签署《和 平利用核能协议》。
一、伊朗核问题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 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引起国际社会 的极大关注。

模拟联合国立场文件

模拟联合国立场文件

(八)伊朗核问题中国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通过对话与谈判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符合各方利益。

当前,伊朗核问题处于关键阶段,启动复谈面临难得机遇。

有关各方应加大外交努力,体现灵活,争取尽快启动对话与谈判,寻求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核问题。

中国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愿继续为推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九)中东问题中国一贯主张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阿拉伯和平倡议”基础上,中东问题有关各方通过对话与协商,妥善解决彼此争端。

安纳波利斯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取得积极进展,希巴以双方抓住机遇,稳步推进和谈进程。

中国同时欢迎和支持有关各方为推动叙以、黎以复谈所作努力。

国际社会应在尊重阿拉伯国家的宗教和民族特性的基础上,兼顾中东地区的文化、历史与现实,建立平衡有效的促和机制,推动中东问题的公正、持久和全面解决。

(五)朝鲜半岛核问题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朝鲜半岛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继续推进六方会谈进程,早日实现9•19共同声明确定的各项目标,是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作为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加强同各方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尽快全面均衡落实第二阶段剩余行动,推动会谈进程步入新阶段。

首先,你要知道立场文件的格式。

一般position paper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topic 的情况,比如相关政策、联合国的往届决议等等。

第二部分是你以伊朗的身份提出的意见。

伊朗在核问题上的态度没有朝鲜那么强硬,尤其这几年,出现一些谈判的迹象。

但是总体态度是不变的,即认为伊朗有权和平利用核资源。

伊朗一直没有停止对核技术的研究,一方面是处于对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也出于伊朗对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防范。

其他的信息你还要上网去找,这方面资料应该很多。

立场文件的内容开头代表姓名(delegates)代表来自的学校名(school)国家名(country)所在委员会(committee)议题(topic)正文背景介绍:基本历史、现状和趋势,篇幅不多,简单概括,重要性,不要照搬;过去的行动:联合国或本国,行动和决议,重要发言本国情况:立场,政策,措施,理由,事例注意事项不需过于详细的信息(人口,资源,GDP……)官方正式,精炼简明(不多于2页)结构明晰,条理分明必要时候提供数据举出实例,而不是空讲政策和态度用脚注或尾注来标明所引用的资料使用决议条款的格式来写作(序言性,行动性)不要太依赖立场文件,重在调研分析比如:如果安理会不能就制裁伊朗达成一致,美国将“单干”,绕过联合国,联合自己的铁杆盟友,组成特定的“制裁联盟”,对伊朗实施制裁。

伊朗核问题探析

伊朗核问题探析

温遥
2 对伊朗核问题的分析
2.1 伊朗核问题的本质 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是美伊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遥 野在美国的
战略中袁它所追求的利益是维护其军事袁经济袁意识形态及地缘方面的 全球霸权地位遥 冶在意识形态方面袁美国不能接受伊朗什叶派政教合一 的集权统治遥 相应的袁伊朗也不能接受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遥
2003 年 2 月袁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袁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
国的野严重质疑冶袁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遥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
下袁伊朗于 2003 年 12 月 18 日签署了叶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曳及附加议
定书遥 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袁并在暂停铀浓缩活
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遥 2005 年 12 月袁俄罗斯提出伊俄两国在俄境内
总之袁 伊朗核问题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袁 解决起来十分复杂棘 手遥 它是美国和伊朗之间袁 及各大国相互之间持续博弈的一个长期 过程遥
2015 年 7 月 14 日袁伊朗核问题六国渊美国尧英国尧法国尧俄罗斯尧 中国和德国冤与伊朗正式宣布就解决伊核问题达成一致袁从而为延续 了 12 年的伊核问题谈判带来实质性突破遥 协议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 坚决维护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袁 伊朗作出了不发展核武器的政治承 诺袁其它各方以国际协议方式将这一承诺固定下来遥 同时给予伊朗和 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袁这样袁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渊下转第 圆员园 页冤
伊朗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遥 面对目前的局势袁外界 必须注意到伊朗的国家性格遥 波斯人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 豪感的民族袁他们建立过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袁历史悠久袁文化灿烂遥 骄傲的伊朗人一直把自己当作地区大国袁绝难接受外部大国对自己指 手画脚袁即使这种外部强权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做后盾遥 在许多 伊朗人看来袁野美国来到阿拉伯世界,不是因同情人民疾苦来奉送民主 和自由,而是用民主作掩护,来掠夺财富,寻找比萨达姆更加忠实的代 理人,保护美国的利益冶遥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 1、伊朗对美国很重要。 、伊朗对美国很重要。 (1)地缘位置特殊。 )地缘位置特殊。 (2)能源储量丰富 ) • (3)伊朗是美国推动大中东民主计划的重 ) 要一环。 要一环。 • 2、伊朗是美国的敌对国家 、 • (1)伊朗支持恐怖主义。 )伊朗支持恐怖主义。 • (2)谋求地区霸权。 )谋求地区霸权。 • (3)试图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试图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三点基本结论: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对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三点基本结论: 美国来说不是轻松的选择,而是艰难的选择; 美国来说不是轻松的选择,而是艰难的选择;军事打击伊 朗不是当前美国的政策选择,而是最终和不得已的手段, 朗不是当前美国的政策选择,而是最终和不得已的手段, 但不能低估美国的战略决心;最终是否使用武力, 但不能低估美国的战略决心;最终是否使用武力,是否动 武将主要取决于国际社会外交努力的结果, 武将主要取决于国际社会外交努力的结果,即伊朗最终是 否妥协和让步。否则,美伊之战难以避免。 否妥协和让步。否则,美伊之战难以避免。 • 过去舆论界在战争爆发前,总是论证这样一个命题:科索 过去舆论界在战争爆发前,总是论证这样一个命题: 沃不是伊拉克,阿富汗不是科索沃、伊拉克不是阿富汗, 沃不是伊拉克,阿富汗不是科索沃、伊拉克不是阿富汗, 美国一旦开打,就会怎样怎样陷于灾难。 美国一旦开打,就会怎样怎样陷于灾难。结果美国每次都 打,每次都赢。现在人们又在论证:伊朗不是伊拉克…… 每次都赢。现在人们又在论证:伊朗不是伊拉克 实践证明,这样的逻辑推理过于简单。 实践证明,这样的逻辑推理过于简单。
美国洲际导弹发射井
中国导弹发射井
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 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又称“加勒比海危机”。 又称“加勒比海危机” 指苏美两国为争夺加勒比海地区进行核讹 核赌博而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的事件。 诈、核赌博而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的事件。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在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是巴列维王朝控制,和以色列是中东美国最铁的盟国,美国在1976年还提供了核浓缩技术,后来伊朗在1979年进行了伊斯兰革命,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使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新政权使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

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这也触犯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因为当时巴列维王朝和美国有太多的利益和战略价值,后来美国试图颠覆伊朗的新政权,更激化了美国和霍梅尼的矛盾,再加上人质危机等等,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你可以看看以色列和伊朗的渊源,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波斯人,是历史矛盾,再加上内贾德掌权后对以色列实施强硬态度,更激化了两国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国,因为在美国,犹太人有很大的权利和经济地位,这也就上演了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对于以色列总统的对话,以色列害怕伊朗掌握核武器,而伊朗人有曾经波斯帝国的大国情节,想要发展核武器,所以以色列一直想打掉伊朗核设施,但是伊朗传统的阿拉伯国家铁杆盟友过多,和伊朗自身军事实力,美国始终没下决心动武,一单动武将点燃整个中东,也会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现在伊朗核报告的出炉,使伊朗成为了国际焦点。

其实现在的矛盾,主要就是核武的矛盾,以色列现在想打去转移国内矛盾,但是还得靠美国,以为以色列国土太小,如果收到反击,代价太严重,美国想改善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现在还不想动武,但是又收到国内竞选和犹太人的压力。

历史矛盾就是霍梅尼和巴列维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两个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的矛盾。

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

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

第二章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第一节伊朗核危机的演变历程1.伊朗核计划的发展过程(一)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伊朗的核计划由来已久,早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就开始了从事核能开发活动。

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海湾地区的战略支柱,也是其遏制苏联南下的重要战略屏障,因此伊朗核计划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1957年, 伊朗与美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源的协议。

1967年, 美国首先援助伊朗在德黑兰大学建立了一个原子能研究中心, 并为其提供了一个5 兆瓦特的轻水核反应堆。

该研究中心虽然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期检查, 但是使用含有93 %的浓缩铀芯体, 适于制造某种形式的核武器,成为当时伊朗从事核研究的一个主要基地。

自1975年起, 它开始进行用激光方法来浓缩铀的研究。

据悉, 从1976年到1979年巴列维国王下台为止, 它一直试图从美国获取激光分离技术, 且在1978年10月获得了4个激光分离设备。

发展核电站是伊朗核计划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1974年, 伊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并于当年成立了伊朗原子能组织, 开始迅速与西方协商有关建设核电站事宜。

1974年、1976年和1977年,伊朗分别与美、德、法签订了为期10年(可延长) 的核燃料供应合同。

1975年, 伊朗购买了法国一家铀浓缩加工厂10 %的股份, 该工厂的大部分股份由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意大利财团拥有。

据此, 伊朗可以得到该工厂拥有的铀浓缩技术, 并可以购买一定比例的浓缩铀。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 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刺激了伊朗巴列维国王,他精心制作了一套雄心勃勃的核计划方案,那就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要建成总共23个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励志要建立一个核大国。

1974年后, 美国、法国、西德等西方国家争先恐后地与伊朗签订核合作合同, 争夺伊朗的核市场。

以1978年美国同意向伊朗提供8座核反应堆并允许伊朗提炼浓缩铀为标志, 伊朗核计划发展进入全盛期。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1950年代开始核能源开发 1980年美伊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4月,宣布暂停组装浓缩铀离心机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但暂停提炼浓缩铀 2004年9月21日,宣布开始将37吨铀矿料中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 2004年11月,德法英3国与伊朗在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德法英承诺提供核技术、核燃料和一座轻水反应堆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纯度3.5%的低纯度浓缩铀,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印巴,伊朗) 4月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报告说,伊朗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期限内中止铀浓缩活动,也没有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进行全面合作。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协商会议未能达成成果。 2010年2月16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伊朗最近完成了新一代离心机的试验,其功率是目前离心机的5倍,新一代离心机将在不久后投入使用
为充分利用核能资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其核能发展计划,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 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 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并正在建设基于高速离心机技术的浓缩铀设施,为建成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做准备;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目前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2003年2月9日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伊朗已在雅兹德地区发现铀矿并已成功提炼出铀,伊朗将开采铀矿并将建设铀转换和铀浓缩设施,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 伊朗方面2003年10月透露,德黑兰核研究中心曾进行钚回收试验。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伊朗已经分离出100克的钚。 2004年9月21日,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拉扎·阿加扎德说,伊朗已开始将37吨“铀黄饼”(即铀矿料)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试验。 今年1月1日,伊朗宣布已经开发出用“混合澄分”法从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缩所需要的“铀黄饼”的技术。该技术使伊朗朝自主建设核燃料循环系统迈进了一步。 铀浓缩是生产核燃料的关键环节。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铀浓缩活动,2004年11月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外围活动。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新启动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2007年3月24日:第1747号决议
决议敦促伊朗立即执行第1737号决议;禁 止伊朗出口武器,并呼吁国际社会对伊朗 进口重武器保持警惕和克制;继续对涉及 伊朗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的个人及实体 实施资产冻结,并扩大了制裁对象的范围
2008年3月3日:第1803号决议
决议主要内容包括:继续要求伊朗暂停铀 浓缩等活动,并在前两份决议基础上增加 了对伊制裁措施,包括扩大旅行限制和冻 结资产对象名单、禁运敏感双用途物项、 呼吁各国对部分对伊金融活动保持警惕、 依法有条件地在机场和港口检查伊朗空运 公司和伊斯兰航运公司的货物等。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 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已探明的石油 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 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 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日产能力可达 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森林是伊 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 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里海沿岸为 暖湿农业区。
2010年6月9日,安理会以12票赞成、2票 反对、1票弃权表决通过对伊朗实施新一 轮的制裁。这是安理会06年以来对伊朗实 施的第四轮制裁,也是历来最严厉的一次 。 内贾德说,制裁就像烦人的苍蝇 。
2006年12月23日:第1737号决议
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对伊朗核计划 和导弹计划实施禁运。今年2月22日,国 际原子能机构认定伊朗未在规定期限内停 止铀浓缩活动,美英等随即提出包含更严 厉制裁内容的伊核问题新决议草案要点。
2、历史文明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 勤劳、勇敢的伊朗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特别是在医学、天文学、数学、 农业、建筑、哲学、历史、文学、艺术 和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是东亚文明的灯塔,伊朗则是西亚 文明的中心。追慕着祖先的荣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朗核问题的背景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

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造成伊朗核问题今日今时危局的主要原因远远超越了伊朗自身,而是深深扎根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其中包括伊朗同西方、伊朗同以色列、伊朗同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之间、美国同欧洲围绕核计划,以及伊朗什叶派神权政权间种种相互交织的利益与冲突。

从历史事件上看,以上种种关系的由来又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几乎持续上世纪整个80年代的两伊战争,因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以及巴以冲突而加剧的阿拉伯世界的内部分歧,甚至“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势力发展对西方体系的冲击。

国际社会之所以为伊朗核计划忧心忡忡,并不在于伊朗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的签字国是否具有和平发展核能的权利,而是在于伊朗始终无法让国际社会信服其核能开发是完全出于和平目的。

国际社会进而担心,伊朗在接受国际核监督之外,还可能另有一套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计划。

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心腹大患之时,一个拥有核武器、并且在西方眼里同恐怖组织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伊朗,对西方而言是完全不可容忍的。

这也就解释了美国的底线:伊朗绝对不能拥有核武器。

在伊朗的强硬与西方的恫吓背后,伊朗距离美国的底线究竟有多远?根据制造核武器的基本知识,天然条件下出产的铀矿需要加工成所谓的铀浓缩体(俗称“黄色蛋糕”),然后转变成铀四氟化物(UF4),后者再进一步转换成为气态的铀六氟化物(UF6),然后通过离心机将铀六氟化物加工成低浓缩铀(就是目前伊朗宣布已取得的技术突破),低浓缩铀进一步浓缩成高浓缩铀,后者既可产生民用核能,也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

如果伊朗的声明属实,根据有关专家估算,它距离生产出制造一枚原子弹所需要的高浓缩铀还有十三年零七个月。

但令国际社会担心的是,伊朗不会满足于其目前拥有的164台离心机机组——伊朗已经声称到今年底修建由3000台离心机组成的机组。

据估算,这样规模的机组将可以在271天内造出一枚原子弹所需的高浓缩铀。

而伊朗的内坦兹核工厂的装机设计容量是5万台离心机,假设在美国的炸弹降落下来之前建成并全力运行,只需16天就可以造出一枚核弹所需量的高浓缩铀。

去年俄罗斯为解决僵局提出的在其领土上建立合作核燃料工厂的提案,主要是避免让伊朗完成浓缩铀的全过程,即将“黄色蛋糕”之后的阶段转移到俄境内进行加工。

而伊朗宣称的低浓缩铀的制成,标志着伊朗掌握了浓缩铀的全过程技术。

因此,内贾德在4月11日骄傲地宣称,伊朗从此加入核俱乐部的行列。

伊朗核问题的现状为充分利用核能资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其核能发展计划,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

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

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

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并正在建设基于高速离心机技术的浓缩铀设施,为建成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做准备;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

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目前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2003年2月9日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伊朗已在雅兹德地区发现铀矿并已成功提炼出铀,伊朗将开采铀矿并将建设铀转换和铀浓缩设施,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

伊朗方面2003年10月透露,德黑兰核研究中心曾进行钚回收试验。

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伊朗已经分离出100克的钚。

2004年9月21日,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拉扎•阿加扎德说,伊朗已开始将37吨“铀黄饼”(即铀矿料)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试验。

今年1月1日,伊朗宣布已经开发出用“混合澄分”法从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缩所需要的“铀黄饼”的技术。

该技术使伊朗朝自主建设核燃料循环系统迈进了一步。

铀浓缩是生产核燃料的关键环节。

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铀浓缩活动,2004年11月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外围活动。

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新启动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

伊朗的表态今年2月,伊朗核问题被报告给安理会后,国际社会并未放弃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外交框架下解决该问题。

但以内贾德为代表、主张发展核计划的强硬势力,至少在目前看来已经成为伊朗外交的主要声音。

这种执意独立发展伊朗核工业的心态,主要来自在1980-1988年两伊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伊朗领导人,既对西方核不扩散承诺的质疑,更对核武器禁忌不屑一顾。

在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对伊朗军队使用了化学武器,但在当时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和西方都支持伊拉克的情况下,世界舆论对萨达姆的行为指责寥寥。

在意识形态以及地缘政治的考虑成为决策核心时,世界默许乃至纵容了萨达姆的行为。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中东研究高级研究员雷•塔基亚(Ray Takeyh)在今年春季号的《国家利益》杂志中指出,对内贾德这样两伊战争老兵出身的新一代领导人而言,战争教给他们这样的信条: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只能靠自身的发展来保证,寄望国际公约和西方的善意是行不通的。

而在伊朗看来,美国对以色列实际拥有核武器的支持,以及最近美印之间关于核合作的条约,都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对“民主国家”和盟友,完全可以罔顾以色列和印度不是《核不扩散条约》签字国的事实,对其发展核工业乃至核武器开绿灯,不惜一再破例;但对伊朗这样身为条约签字国的国家,仅因为其同美国不和,就可以被剥夺利用核能的权利。

在西方世界的双重标准下,自主开发核能乃至最终造出核武器成为伊朗维护国家民族尊严和安全的虚实双重保证。

在两次伊拉克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常规力量所显示出来的压倒优势,以及最近对伊朗核设施使用战术核武器论调的抬头,更使伊朗强硬派领导人确信,只有核威慑才能避免伊朗沦为下一个萨达姆或塔利班。

这种看法伴随着美国在海湾地区军事存在的加强,美国全球民主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政权更迭(regime change)的威胁,增强了伊朗建立核威慑的迫切性。

内贾德认为,核问题仅是美国挑战伊朗神权政权的第一步,即使伊朗按照美国要求停止核计划,美国依然会以伊国内的人权、民主问题为借口步步进逼,直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的政权被推翻。

美国国务卿赖斯要求的用于“推进伊朗国内民主力量发展”8500万美元拨款,也被认为是美在伊朗实现政权更迭的步骤之一。

战争的可能性一个核武装的伊朗将打破中近东地区的战略平衡,会影响到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的阿拉伯国家对权力的控制,同时可能产生所谓的“伊朗伊斯兰革命输出”,引发类似伊拉克目前的逊尼和什叶教派之争。

但西方也有投鼠忌器的一面:战端一开,目前刚刚迎来新总理的伊拉克,可能因为伊朗公开支持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力量,再次将伊拉克动荡不安的国内安全局势送到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

此外,西方指责的伊朗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联系,同叙利亚的密切关系,连同伊朗对巴勒斯坦哈马斯政府的支持,都会因此得到加强,从而对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反恐事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此外,在萨达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发动对科威特的侵略后,整个阿拉伯世界呈现“中东政治美国化”的局面,彼此间的互信程度下降,各国忙于自保。

而另一场海湾地区战争的后果,很可能再次强化美国的在该地区本已十分强大的存在,加强阿拉伯国家互相孤立、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阿拉伯世界在所谓的文明冲突中再次败下阵来。

因此,阿拉伯世界如果不是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至少也不希望造成支持美对伊朗军事打击的印象。

对美国而言,如果不能聚合尽可能多的盟友,特别是阿拉伯盟友,发动对伊朗的攻击将令其摆脱霸权形象的努力付之东流。

更为严重的是,鉴于美国正在世界推行的“民主化”浪潮,伊拉克战争似乎昭示着,至少在中东地区,战争已成为推进民主的主要手段。

而一场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将会导致这种印象实质化。

这无疑对美国“民主化”的推进不利,使其民主成本呈指数级加大。

西方内部的分歧也几乎排除了近期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

尽管欧洲三国(法国、德国和英国)在过去三年多的谈判中无功而返,目前站在美国一边要求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但美欧在处理方式上仍有本质区别:对欧洲国家而言,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是他们的原则,并不是一时之计。

而美国则不同,主张用外交手段更多是考虑到眼下进行军事打击的准备不够充分,是一种权益之计。

欧洲主张必须在穷尽外交手段之后,才可以另寻它途,美国的布什政府显然没有这种信条与耐心。

围绕伊朗核问题的种种错综复杂关系使得该问题的解决分外棘手。

但外交斡旋不会因为巴拉迪报告的出台而就此停止。

相关各方将会各尽其力,寻求一个尽可能令各方保住面子,同时又不至于导致局面不可收拾的解决方案。

安理会成为各方角力的主战场的事实,并不理所当然地意味外交——制裁——战争这一路径的不可逆转。

伊朗核问题的反复,也意味着其解决进程的一波三折。

世界仍旧需要更多的耐附录1:德黑兰权力架构根据伊朗宪法,国家最高领导人,即精神领袖哈梅内伊(Ayatollah Khamenei)是武装力量统帅,同时也控制国家宣传机器和国家司法权。

伊朗外交政策的决策机构是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SNSC),该委员会目前为拉里贾尼(Ali Larijani)领导,他也是此次核危机中伊朗的首席谈判代表;但哈梅内伊对最高安全委员会的决定拥有最终决定权。

在4月5日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举办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讨论会上,国立伊朗大学的国家关系教授马哈穆德•沙里奥哈兰(Mahmood Sariolghalam)表示,从哈梅内伊掌权的17年历史来看,他既不希望同西方实现和解,同时也不希望发生同西方的对抗。

另一方面,伊朗的国会以及由前总统拉夫桑贾尼(Ali Rafsanjani)领导的权宜委员会(Expediency Council)都有大批持温和立场的改革人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