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A.政在大夫B.学而优则仕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内圣外王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答案:C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A、C、D三项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4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

答案:D5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解析:韩非子的观点非常鲜明,即靠“仁义”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6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孔子的思想解析:“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 模块综合测评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 模块综合测评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

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

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

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解析】材料中虽然提到“贪官污吏”“斥退坏人”,但是没有明确具体的惩罚措施,更看不出来惩罚的力度,故A项错误;“天道自然”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发展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受任何意志的支配,这和材料中的意思相反,故B项错误;“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材料中的“大旱……由于……缺乏德行”“贪官污吏……的结果”反映了这一层意思,故C项正确;“知行合一”意思是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 项错误。

【答案】 C2.(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和儒学进行了猛烈批判,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们生活的时代是()A.两宋时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清末民初【答案】 C3.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③反对封建束缚④促进人性的解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智者运动没有提倡科学的特点,故①错误;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三者都有,故②正确;智者运动没有反对封建束缚,故③错误;促进人性的解放,三者都有,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4.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

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解析】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他们主张人性,但是忽视道德,故A项错误;B项是莎士比亚的观点,排除;C项是卢梭的观点,排除;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德国的代表人物,强调理性和人的自由,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1·湖南怀化期末)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文明的碰撞与交融C.华夏的崛起与兴盛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原与周边民族的互动、中原区域的扩展等,反映的主题是农耕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故选B项;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与材料中的双向箭头不符,排除A 项;华夏的崛起与兴盛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题,排除C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故A项错误;墨家信鬼神,儒家不信鬼神,可见二者思想不能互补,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3.(2021·四川泸州二诊)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

理学的形成()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B.成为了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C.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D.标志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并结合理学特点可知,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故选A项;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排除C项;汉武帝尊崇儒术,促使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排除D项。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一单元过关训练(B)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一单元过关训练(B)

第一单元过关训练(B)一、选择题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呈现多元起源、丰富多彩的态势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可知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起源、丰富多彩的特点。

故选B项。

2.孔子主张人的修养的形成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孔子所说的“他律”指的是()A.君主意志B.“爱人”之心C.内心自省D.礼乐规范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运用礼乐制度规范人的行为、道德。

故选D 项。

3.唐朝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

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

”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A.仿照佛、道两教的做法,追溯儒学源流B.提高孟子地位,宣扬“天人感应”C.顺应三教交汇融通,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答案:D解析:仿照佛、道两教的做法,追溯儒学源流是韩愈的做法,不是目的,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天人感应”的思想,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儒、佛、道交汇融通的信息,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可知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D项正确。

4.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1单元第2课学业分层测评2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1单元第2课学业分层测评2

学业分层测评(二)(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史书记载:“汉初萧(萧何)、曹(曹参)为相,填(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

”它反映了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解析】材料中的“无为”“从民之欲”等关键词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故B项正确。

【答案】 B2.《汉书·董仲舒传》记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

”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 A.出现土地兼并B.官民矛盾尖锐C.官吏滥用权力D.农民生活艰难【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说明当时官吏依靠财富进行土地兼并,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官民之间的矛盾,故B项错误;C、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答案】 A3.“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

”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董仲舒【解析】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这一理论强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故选D项。

A项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B项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项韩非子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排除A、B、C三项。

【答案】 D4.《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得到排斥B.汉代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C.汉代儒学吸取了阴阳家等流派的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汉代儒学是在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的基础上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项表述符合题干意思。

【答案】 C5.《春秋繁露》中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董仲舒的哪一思想()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解析】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一单元过关训练(A)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一单元过关训练(A)

第一单元过关训练(A)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实行“仁政”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儒家的观点。

故选B项。

2.“少则得,多则惑”“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这些观点出自先秦()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少”与“多”、“得”与“惑”、“损”与“益”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观点,A项正确;先秦儒学的主要观点是孔子的“仁”和“礼”、孟子的“仁政”以及荀子的“礼法并施”,并没有体现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项错误;先秦法家的主张是“中央集权”和“今必胜昔”,没有体现辩证法的思想,C项错误;先秦墨家的思想观点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等,没有体现辩证法的思想,D项错误。

3.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

这反映了()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C.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D.理学拥有深厚的民间基础答案:A解析:西汉时期,儒学确立正统地位。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谈论玄学为主的思潮,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故C项错误;理学是吸收了佛、道思想阐释儒学而形成的新学派,而题干材料中的“竹林七贤”谈论的主要是道家思想,故D项错误。

4.“虎溪三笑”指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知当时()A.儒、道、佛出现交汇融通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可知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儒、道、佛出现交汇融通的趋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单元质量检测一-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单元质量检测一-含解析

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齐地阴阳、道家、儒学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这反映了( )A.学术思想的地域性B.儒学正统地位衰落C.北方文学发展缓慢D.秦国学术水平落后解析:选A 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域主导的学术思想不同,故A项正确。

2.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句人生格言:“顺境信儒,逆境崇道。

”此格言体现了( )A.儒道思想的理性精神B.道家思想对儒学的继承C.儒道思想的相互补充D.社会存在影响意识形态解析:选C “顺境信儒,逆境崇道”体现儒道思想的相互补充关系,故C项正确。

3.“堂高三尺,士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其送死,桐棺三寸(薄葬之意),举音不尽其哀。

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

”下列思想主张与材料出自同一学派的是( )A.为政以德B.严刑峻法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解析:选D 材料“茅茨不翦,采椽不刮”是说用茅草搭盖屋顶而不加修剪,用栎木做椽子而不经刮削,表明节用,是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也是墨家主张,故D项正确。

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体现了 (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子的法治思想解析:选B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与材料意思相符,故B项正确。

5.“王者不可以不知天……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

是故明阳阴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

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

”这段史料体现的思想主张是( )A.荀子:制天命而用之B.董仲舒:天人感应C.荀子:天与人不相胜D.董仲舒:三纲五常解析:选B 题干中“王者不可以不知天”“明阳阴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是在阐释天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天人之间是有联系的,故选B项。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一)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同步测试卷(一)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C.我国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D.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2.下面漫画是《季氏第十六》“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翻版——“庶人不议,则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3.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仁者爱人、兼爱B.克己复礼、兼爱C.仁者爱人、非攻D.克己复礼、非攻4.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5.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子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6.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

“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新约·马太福音》有一段说:耶稣正在布道,或告耶稣,其母及弟来,欲与耶稣言。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各国君为富强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④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2.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A.孔子创立儒学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理学的出现3.2009年3月30日,百集动画片《孔子》的卡通主角形象在深圳亮相,该片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

片中孔子的台词不可能有() A.“克己复礼”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教无类”D.“存天理,灭人欲”4.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

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A.“制天命而用之”B.以德治民C.施行仁政D.“以法为本”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法B.儒、法、道C.法、儒、道D.道、法、儒6.汉初一位学者称某学派“序君臣上下”的论点,认为其有助于政治秩序的建立,但也批评这个学派“内容广博,却不易掌握其要点;学习者虽花力气,获得的成效却很少。

”这个学派最有可能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8.汉武帝对古代中国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④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学”的代表。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于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2.《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3.孟子认为“良知”是人性内在本能的朴素情感和道德意识,能催生出巨大能量而实现天下大治。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愚皆同、人人自有、各个自足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是不待思虑而能分辨是非善恶之心,是真诚恻坦之意。

这表明王阳明心学()A.否定了传统的孔孟儒学B.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理学C.高度肯定人的主体意识D.顺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4.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思想家奉《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

同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中以“浮屠害政,桑门蠹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来斥佛。

这些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老庄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D.排斥外来文化现象突出5.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

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6.王夫之在《泰誓》中说:“人无易天地,易父母,而有可易之君。

”他又说:“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

”材料反映出王夫之()A.主张建立民主政治B.对传统政治的否定C.否定传统伦理思想D.深化传统民本思想7.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8份.docx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8份.docx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单元检测试题目录单元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单元检测(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1)单元检测(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6)单元检测(五)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1)单元检测(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6)单元检测(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32)单元检测(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38)单元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答案A解析“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契合儒家“入世”的思想和“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操;“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契合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和“逍遥”的生活态度,故A正确,B、C、D错误。

2.(2017-洛阳高二检测)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仁者爱人、兼爱B.克己复礼、兼爱C.仁者爱人、非攻D.克己复礼、非攻答案B解析孔子出生在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面对乱世,他极力维护周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代表小生产阶层的利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追求一种新社会秩序,故B正确。

3.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 “兼爱”的主张答案C解析题干引文出自《老子》,认为人们应少私寡欲,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样才能实现对天下的治理。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

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此类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

北宋建立后,为扭转这种状况()A.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B.改变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C.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D.“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2.“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

“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

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有限C.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D.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3.枢密使一职在五代被武臣所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职掌范围达到极限;但到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武将渐转为文官,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全册同步习题及答案 100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全册同步习题及答案 100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全册同步习题及答案100页
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A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
 B“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十分活跃
 C私人办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D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落
 2“诸子百家”活动的宗旨是
 A游说君主,寻求进入统治阶层
 B研究科学知识,解决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C传播文化,发展学术
 D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3以下对“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家之长
 B“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C“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战国时期儒家各流派都主张“性本善”
 4儒家经典的“六经”不包括
 A《诗经》《尚书》B《礼》《易》
 C《乐》《春秋》D《论语》《孟子》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孔子办私学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播 .....。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三单元测评 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习题:第三单元测评 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中史实与结论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 实结 论A东汉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东汉最主要的书写材料B火药于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加速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进程C 《齐民要术》传遍海外,成为研究古物种变化的经典《齐民要术》推动世界农业发展D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代科技水平全面提高,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欧洲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故B项正确。

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唐宋时期的书籍大多是雕版印刷,这反映出雕版印刷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3.中国古代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君权神授”理论,认为皇帝是天的儿子,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民的,人民应该绝对服从他们,强调君权的天然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为此又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这样一来,天文学就和“君权神授”挂上了钩,故A项正确;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题干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观测天象和打破对君权迷信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天文学在世界上的成就是领先的,故D项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检测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7·南平期末]就我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体的考察等息息相关。

材料表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A.寻求物理规律B.重视实用性C.是经验的总结D.领先于世界答案 B解析“物理规律”“经验的总结”“领先于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D三项错误;根据材料“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古镜研制、自然现象的观察”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实用性很强的事物,故B项正确。

2.[2016·淮南二模]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

这种现象表明()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B.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答案 D解析宋代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是不符合史实的,故A项错误;只有在平民阶层消费涉及通俗种类,其他各阶层并无明显的差异,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的是通俗类的发展,故C项错误;因为在书画消费中实现共通,故D项正确。

3.[2017·赣州期末]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包括工匠、店铺伙计、商人、作坊主、婢妾、吏卒、僧侣、妓女、媒婆、盗贼等。

话本人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B.“士”为首的价值观念被打破C.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D.市民阶层壮大,世俗文化发展答案 D解析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观念是由封建经济与政治决定的,伴随儒学确定为统治思想,封建等级观念是不断加强的,故A项错误;其民分士、农、工、贾四等,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形象突破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将相游侠,并不意味“士”人为首的观念被打破,故B项错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话本,并不能说明社会教育逐步得到普及,故C项错误;宋元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推动文化的世俗化,故D项正确。

最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 第1单元 第3课 学业分层测评3

最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 第1单元 第3课 学业分层测评3

学业分层测评(三)(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魏晋南北朝以来,面对佛、道强有力的冲击,儒学思想家的态度是()A.故步自封,消极抵抗B.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积极吸收,丰富儒学D.放弃儒学,转奉佛、道【解析】魏晋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儒学受佛、道哲学影响,内容不断得到丰富。

【答案】 C2.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宋明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使传统儒学更加哲理化和思辨化,故B项正确;融合阴阳家、道家和法家等思想的新儒学由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所创,它强化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与题目中的信息“理学”“全新的创新”不符,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3.某校高中学生在编演关于“宋明理学”的历史短剧时,为下图人物设计的台词应是()程颢(1032~1085) 程颐(1033~1107)A.“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解析】B项是陆九渊的思想,C项是王阳明的思想,D项是朱熹的思想,故选A项。

【答案】 A4.《朱子语类》:“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

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知行合一” 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知行合一”属于明朝王阳明的思想,不符合题干《朱子语类》,故A项错误;“发明本心”属于陆九渊的思想,不符合题干意思,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格物须是到处求”可得出是朱熹修养论中的“格物致知”,故C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第三单元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上册课后习题:第三单元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宰相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朝时提出来的。

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A.倡导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B.体现了宋统治者的虚伪C.突出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D.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文人在宋朝政治生活中居于突出地位,反映了宋朝倡导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故A项正确。

2.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由枢密院专掌军权,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因此,“位同宰相”的是枢密副使,D项正确。

3.宋朝时期推行的任官回避制度,是在前代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

《宋史》载:“惟不许官本贯州县及邻境。

”该制度旨在()A.瓦解血缘宗法体系B.健全地方行政机构C.防止地方势力膨胀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任官回避制度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故选C 项;材料中的任官回避制度并不能瓦解血缘宗法体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行政机构的健全,排除B项;任官回避制度不属于监察制度,排除D项。

4.《宋史》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

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三司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分割宰相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也就是通过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故C项与题意相符。

5.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方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三至四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三至四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至四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具有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被认定为当时国内船体最大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22日成功打捞出水。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沉船的出发地有可能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港的泉州B.沉船上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定制的瓷器C.沉船地点位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D.沉船上有大量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2.下面为元朝对外贸易交往情况表,其中最能说明当时()城市物品商人北方大都外国输入:珠玉、药材、珍禽异兽、食品中国输出:丝绸和瓷器中国、阿拉伯和欧洲商人南方泉州、广州、庆元A.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C.对外交流海陆交通发达D.阿拉伯失去东西方交流中转作用3.拜占庭帝国即是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对古希腊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起到巨大作用。

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开始不断入侵东罗马,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由此可见()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4.1583年,西班牙历史学家门多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来华传教士的文件、信札、报告,以及各类翻译成西文的中国书籍,同时参考了大量已出版的欧洲中国学著作,费时两年,于1585年出版了西班牙文的《大中华帝国重要物及习俗史》,简称《大中华帝国史》。

该书的编纂宗旨是()A.以全球史观的眼界审视历史发展B.把中国的情况全面介绍给欧洲人C.收集情报为澳门殖民统治者服务D.满足扩大对清朝输出商品的需要5.当我们研究美国历史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提到近代非洲黑人因奴隶贸易被贩卖到美洲的事实。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持续到二战后B.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英国C.英国黑奴贸易的目的是给美洲的工厂提供劳动力D.黑奴贸易为欧洲带来大量的资本,造成非洲的落后6.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题(全套,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题(全套,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题(全套,含答案)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一、选择题1.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

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

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

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2.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3.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D.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4.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嫡孙孔维克提案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

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因材施教D.兼爱非攻5.《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6.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框架B.老子的‚道‛的观点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C.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D.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7.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称为‚仁—礼社会‛,其中‚礼‛的作用是A.缓和阶级矛盾B.维护等级秩序C.建立新的社会秩序D.维护地主阶级利益8.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

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各国君为富强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④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2.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A.孔子创立儒学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理学的出现3.2009年3月30日,百集动画片《孔子》的卡通主角形象在深圳亮相,该片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

片中孔子的台词不可能有() A.“克己复礼”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教无类”D.“存天理,灭人欲”4.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

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A.“制天命而用之”B.以德治民C.施行仁政D.“以法为本”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法B.儒、法、道C.法、儒、道D.道、法、儒6.汉初一位学者称某学派“序君臣上下”的论点,认为其有助于政治秩序的建立,但也批评这个学派“内容广博,却不易掌握其要点;学习者虽花力气,获得的成效却很少。

”这个学派最有可能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8.汉武帝对古代中国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④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学”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各国君为富强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④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2.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A.孔子创立儒学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理学的出现3.2009年3月30日,百集动画片《孔子》的卡通主角形象在深圳亮相,该片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

片中孔子的台词不可能有() A.“克己复礼”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教无类”D.“存天理,灭人欲”4.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

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A.“制天命而用之”B.以德治民C.施行仁政D.“以法为本”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法B.儒、法、道C.法、儒、道D.道、法、儒6.汉初一位学者称某学派“序君臣上下”的论点,认为其有助于政治秩序的建立,但也批评这个学派“内容广博,却不易掌握其要点;学习者虽花力气,获得的成效却很少。

”这个学派最有可能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8.汉武帝对古代中国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④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学”的代表。

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把天理人性结合起来,“存天理,灭人欲”10.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可推测他们深受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学B.法学C.理学D.道教11.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从这句话中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阳明相近的是()A.陆九渊B.李贽C.朱熹D.程颐12.“僧曰: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13.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14.宋代程颐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与此观点相对立的思想家是()A.顾炎武B.李贽C.黄宗羲D.王夫之15.明末“经世致用”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不包括()A.政局动荡,统治腐败,社会危机严重B.商品经济发展,“重商”思想占统治地位C.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与现实相结合D.明朝内外交困,危机四伏16.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

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便是吾心”C.“天下为主,君为客”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7.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自一身以治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

”这说明他()A.主张学以致用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18.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进步思想()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学以致用D.反对中央集权19.下列人物思想针锋相对的是()A.商鞅和韩非子B.李贽和顾炎武C.黄宗羲和顾炎武D.王阳明和王夫之20.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

”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的有()①“仁”的学说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④“父为子纲”“夫为妻纲”A.①②③B.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4分,第22题16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4分)(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4分)(4)材料四的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6分)(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6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原生儒学中,“修身”与“治平”,“诚心诚意”与“齐家治国”,两者虽有分别,亦间有歧义(如孔子更热衷于外在的事功成就,孟子更着意内在的心性修养),但治世路线是圆融一贯的,此即“内圣”目的性地导向“外王”,“外王”经验性地证实“内圣”。

——葛金芳《宋代儒学的伦理学转向及其对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的历史影响》材料二“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

中正而诚,则圣矣。

”——程颐《颜子所好向学论》材料三“今自家一个身心不知安顿去处,而谈王说霸,将经世事业别作一个伎俩,商量讲求,不亦误乎?”——朱熹《告吕子约》材料四“今之为道者,各出内以治外,故常不合。

古人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近世以心通性达为学,而见闻几废,狭而不充,为德之病。

”——《宋元学案·水心学案》(1)材料一反映了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学的什么特征?(3分)(2)材料二、三反映了宋明理学的什么特征?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8分)(3)据材料四指出理学的缺陷。

(5分)单元检测1.D2.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题目考查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3.D4.C[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A项是荀子的主张,B项是孔子的主张,C项是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的发扬,D项是韩非子的主张。

] 5.D[“归服自然”反映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专制君主”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同情心”是儒家“仁”的思想的体现。

]6.A[汉初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并加以改造,所以内容广博;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思想,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7.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逐步神学化、宗教化,孔子逐步教主化。

]8.B[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

①②③是汉武帝为独尊儒术而在教育领域采取的措施。

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情景。

]9.D10.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从“守节”“克让”“从信”等人的名字可以看出,他们深受儒学的影响,而从《宋史》可知,儒学在宋代发展为理学。

]11.A12.D[禅师认为僧的烦恼本来就没有,完全是内心的不平静导致。

这是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

王阳明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与此类似。

] 13.C14.B[明朝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 15.B[在古代中国经济领域“重农抑商”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

]16.C17.A18.A[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并注意联系时代背景。

B项与此题干无关,C、D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19.D[王阳明具有唯心主义思想,王夫之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两人思想对立。

A项都是法家思想家;B项都反封建;C项都反对君主专制。

]20.A21.(1)认为儒学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

(2)“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4)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

根源: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

(5)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

解析第(1)题抓住材料一中“其序君臣父子之礼,……不可易也”来概括;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中“大一统”、“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信息来分析;第(3)题注意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天理”来回答;第(4)题根据材料四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等信息来回答;第(5)题结合四则材料的时期及该时期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概括归纳。

22.(1)将修身与参加政治活动有机结合。

(2)①特征:宋明理学强调个人修养,修身以正心养性为主。

②变化:脱离现实社会的政治实践,片面地发展了早期儒学中的内省静思倾向。

③原因:魏晋以来,社会动乱,佛教、道教传播,封建君主专制及儒学思想受到冲击;理学融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

(3)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处理现实问题;用旧的理念(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