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2019中学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2019中学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一、基础学问(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行伍(hánɡ)数罟(ɡǔ))洿池(kuā)阿谀奉承(yú)B.跬步(kuǐ) 针砭(biān)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C.骐骥(qí) 句读(dòu)颁白(bān) 万乘之势(shènɡ)D.驽马(nú) 郯子(tán)归顺(ɡuī) 比权量力(liànɡ)【参考答案】一、1.A(洿:wū)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C(C是使动用法,其它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C( A项,“生”通“性”;B项,“受”通“授”;D项,“景”通“影”。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B.古之学者必有师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答案:A(B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确定成就的人”。

C项,“山东”,古义为“崤山以东”;今义为山东省D项,“养生”,古义为“供给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

)5.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圣人之所以为圣 D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A(A句为“用来……的”BCD句为“……的缘由”)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6.D(D项为推断句,其他为状语后置句。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练习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练习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练习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

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的儒、道性根源。

传统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世、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

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水浒传》,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旨归。

传统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远离庙堂而退隐山林,回归自然,这为中国文人在精神上提供了可以喘息、聊以安身的家园。

入世之不得,壮志之未酬,尚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生息之处,获得精神的寄托与愉悦。

这就导致中国文人注重对自然山水风光的描写,从而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石钟山记》等,然而这些对自然的优美描写之中却也隐含了归隐之郁郁不得志的无奈与苦闷。

无论是儒家源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还是道家重个体自由理想、精神超越,重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对历来的文人在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对审美人格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审美理想与境界的追求,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文学经典这种审美意识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统编版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练习题复习题课后习题原题与答案及答案

统编版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练习题复习题课后习题原题与答案及答案

第三单元文言基础过关题姓名:班级: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谋)B.(虞常)私.候胜曰(拜见)C.而收系.张胜(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定罪、治罪)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状语武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③欲因.此时降武④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思义B.自分已死久矣C.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D.武闻之,南乡号哭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B.单于壮其节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D.其一人夜亡5.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A.以状语.武B.惠等哭,舆.归营C.天雨.雪,武卧啮雪D.杖.汉节牧羊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武等实在..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C.见犯乃死,重负国D.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E.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F.收族陵家,为世大戮8.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乃谴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子卿尚复谁为乎?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D.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9.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身战七十余战。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B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

D 、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

唐诗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绘画美。

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

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

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形成一些固有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给画家们。

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充分表现出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

随着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方式的不断渗透下,慢慢地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选自《今传媒》,2017年第4期)材料二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

陈子昂要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要摆脱六朝以来绮靡纤巧的作风,做到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

其题画诗也不例外。

他的《山水粉图》“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是一首反映自然山水的题画诗,表现了向往自然的空灵境界,整首诗透露着对现实的不满。

在其情感真实支配下产生了艺术真实,一种明朗、宏大的意境应运而生。

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更不例外。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C、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第三单元13+春之声+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练习:第三单元13+春之声+Word版含解析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方方的月亮在移动,消失,又重新诞生。

唯一的小方窗里透进了光束,是落日的余辉还是站台的灯?为什么连另外三个方窗也遮严了呢?黑咕隆咚,好像紧接着下午便是深夜。

门咣地一关,就和外界隔开了。

那愈来愈响的声音是下起了冰雹吗?是铁锤砸在铁砧上?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靠人打铁,我们祖国的胳膊有多么发达的肌肉!呵,当然,那只是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

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轻柔的歌曲吗,叫作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

如果火车也叮咚叮咚地响起来呢?广州人可真会生活,不像这西北高原上,人的脸上和房屋的窗玻璃上到处都蒙着一层厚厚的黄土。

广州人的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

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

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是令人不快的吗?反正火车开动以后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

下一站,或者下一站的下一站,或者许多许多的下一站以后的下一站,你所寻找的生活就在那里,母亲或者孩子,友人或者妻子,温热的澡盆或者丰盛的饮食正在那里等待着你。

都是回家过年的。

过春节,我们的古老的民族的最美好的节日,谢天谢地,现在全国人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年了。

再不会用“革命化”的名义取消春节了。

1.月亮本来是圆的,作者为什么反复描述为“方方的月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突出闷罐子车窗口小,从而揭示闷罐子车条件简陋、落后。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由声音展开联想,简要说说作者的意识流动的线索及其根据。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山东枣庄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此之前我们只有《诗经》一类的民谣,而且都不知道谁是作者。

因为作者的人格缺少表现,所以作者不为人所重视,也不会使人发生兴趣。

屈原是第一个改变了这种趋势的人,他使得诗坛上从此有了诗人,他在诗之外争取了人的地位;人不仅是诗的材料,而且人本身就是诗——这就是屈原首次带到诗坛的事件。

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要比那些作品更集中、更明快。

历史上无数的诗人正是为这个追求而努力,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都因此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们从那些作品里认识了诗人之后,诗人便成为一首无言的诗;我们因此感觉到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更明快、更无尽的力量。

这人格是一切诗人共同的向往,故此诗坛才成为一个人生的修炼所。

材料二屈原伟大的人格,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在这些光芒当中,屈原所受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的,毋宁说更是感情的。

有人以为屈原是儒家。

然而孔子所最崇拜的周公,屈原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过;孔子所最提倡的中庸之德,屈原更是背道而驰。

屈原与孔子性格完全相反,然而屈原却与儒家的另一个思想家性格相投,那便是孟子。

孟子的思想形态是“浩然之气”。

而屈原所谓的“中正”,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屈原的“与天地兮比寿”,便是孟子的“塞于天地之间”。

而屈原与孟子因此又都同样地具有一种感情上的诚意。

孔子是生于先秦思想刚开始的时期,孟子则生于先秦思想最澎湃的时期。

前者多少还有一点保守的色彩,至于孟子的时代则完全是进取的。

这所谓进取,也就是对于真理的彻底的追求。

这些真理的追求者,在理智上虽不见得相同,在感情上却正是一致的,那便是勇于求真的信心。

庄子、孟子、韩非子,无一不是把全副的诚意放在真理的认识上,这就是屈原所受到的感染。

2019年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训练:劝 学(含解析)

2019年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训练:劝 学(含解析)

9 劝 学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 靛青(diàn)跂望(zhì)驽马十驾(nú)B.鳝鱼(shàn)舟楫(jí)锲而不舍(qiè)木直中绳(zhòng)C.须臾(yú)跬步(guǐ)骐骥(jì)以为轮(róu)D.槁暴(pù)省亲(shěng)蟹螯(áo)金石可镂(lòu)项,“跂”应读“qǐ”;C项,“跬”应读“kuǐ”;D项,“省”应读“xǐng”。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C.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规:规则。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

项,“规”,圆规。

3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句为宾语前置,②句为介词结构后置。

③句中的“马之千里者”和④句中的“庙堂之高”与例句中的“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一样,都是定语后置。

4根据提示填空。

(1)对于思与学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经验是: , 。

(2)《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基本知识过关训练选择题1、下列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答案:B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颔联未采用拟人手法。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故选B。

小提示:艺术技巧类题目常见的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构思技巧:构思技巧+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是夕始觉有迁谪意B.江州司马青衫湿C.使快弹数曲D.妆成每被秋娘妒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能力。

A项,被动句,迁谪,被贬谪。

语意为这天晚上才觉得有被贬谪的意味。

B项,被动句,湿,被打湿。

语意为我江州司马青衫衣襟被泪水打湿。

C项,省略句,应为“使之快弹数曲”。

语意为让她又弹几曲。

D项,被动句,被秋娘妒,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语意为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故选C。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故:原因B.池鱼思故.渊故:从前的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官任D.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去:过去的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考试指南报·高一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山东省兖州市第六中学 272100 景波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参.省(cān)驽.马(nǔ)弃甲曳.兵(yè)庠.序之教(xiáng)B.作难.(nàn)跬.步(kuǐ)木直中.绳(zhòng)金石可镂.(lòu)C.行.伍(háng)逡.巡(jùn)万乘.之势(shèng)六艺经传.(zhuàn)D.饿莩.(piǎo)数.罟(cù)瓮牖.绳枢(yǒu)度长絜.大(q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青年人担负着时代的使命,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B.这个罪犯的父亲就是横行乡里的痞子,如今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的父亲还坏。

C.他和瑞丰的表现都很好,他欣赏瑞丰的表现也只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D.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灯会,夫子庙地区进行了改造,北口的一些商业楼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状元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来保证,既需要一大批企业家和科学家,也需要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崇敬,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是否做出贡献。

C.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其图案设计与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

D.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伊拉克拒绝了英国提出的释放被伊海军扣押的15名英国士兵。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6古诗二首习题鲁人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关照女性命运6古诗二首习题鲁人版必修3

6 古诗二首一、课外阅读(一)(2018·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解析:B 错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颈联中的“穷”并不是指生活贫困。

“屈穷”意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解析:首先解释诗句的含意,再点出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本联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风终会过去,春天将会到来,届时春风会把枯柳吹绿,柳条看起来好像笼罩在轻烟之中。

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北风呼啸,喻指诗人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笼烟的艺术遐思,表达了诗人虽处境艰难,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不甘沉沦,在屡次受挫之后还能自我勉励。

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陆游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苹汀下钓筒。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

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注】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

_第10课 《过秦论》 习题练习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

_第10课  《过秦论》  习题练习一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单元第10课过秦论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B.却匈奴七百余里C.自以为关中之固D.序八州而朝同列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C.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弱点、毛病3.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A.铸以为金人十二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百越之地②北收要害之郡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⑤焚百家之言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⑦而迁徙之徒也A.①②③/⑤⑥⑦/④B.①③④/⑤⑥/②⑦C.①②⑤⑦/③⑥/④D.①②④/③⑦/⑤⑥5.下列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指田野上的小路,其中,“阡”指南北走向的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小路。

文中指“田野”。

B.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自称陶朱公,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C.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意思相同,都指下层百姓。

D.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亲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天子的宗庙。

二、语言表达6.下面是某市交管部门“高考期间部分区域车辆禁止驶入通告”的内容片段,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道路交通管制时段内,不准任何车辆(执行任务警车、押运考试试卷车辆、警保联动服务车辆除外)驶入交通管制区域,接送考生的私家车和其他车辆请合理选择停车地点,避免因车辆停放不合理,造成交通拥堵,影响有序通行。

请求广大市民在高考期间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务必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以减轻考场旁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高三2012-06-23 16:21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â)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ãng)度长薭大(duó)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一、《寡人之于国也》: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梁惠王的疑问是:,孟子则强调:。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①,。

(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②,。

(渔业方面的);③,。

(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④ , ,。

(纺织方面的);⑤,,。

(牧业方面的);⑥, , ,。

(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⑦, , 。

(兴办教育)。

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

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与“”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

二、《劝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荀子·劝学》中“,。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

”的境界。

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9、《荀子•劝学》中“,。

”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四川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专项训练

四川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专项训练

四川省部分中学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专项训练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樯橹..灰飞烟灭。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

答案:D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

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故选D。

2、选出对加点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A.升官长诗字乐曲,歌唱的遍数B.贬官七言诗字古诗的一种C.升官长诗句古诗的一种D.贬官词句乐曲,歌唱的遍数答案:B此题考查把握诗歌重点字、词意思的能力。

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

左迁:贬官,降职。

与后文所言“迁谪”同义。

古人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

长句:指七言诗。

言:字。

凡六百一十六言,句意为:共六百一十六个字。

行:古体诗的一种,歌行一体,与乐府相近,它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采用五、七杂言古体,形式富于变化。

故选B。

小提示:关于歌、行、引。

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3、下列句中对课文相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借赞美大自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象,折射出“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意境壮阔,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B.《百合花》中的百合花并不是实指,而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指“我”与通讯员之间、新媳妇与通讯之间纯洁与感情的花,也使小说具有浪漫抒情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练习题
编稿:涂映审稿:李大珍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D)
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③范增数目项王④媒人去数日⑤识盈虚之有数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②④
2.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A )
A.谷不可胜食也/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非我也,兵也/行军用兵之道
3.翻译下列各句: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大小的建宅基地,如果种上了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也能穿上丝织衣服了。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如果做到了这些却不能称王,这种情况是从未出现过的。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而是兵器”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⑤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做到不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用比喻手法揭露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暴政。

5.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孟子分别提出了发展生产的哪三条措施?
第一段:①不违农时②数罟不入洿池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第二段: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②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6.据文意,在孟子看来,行王道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7—9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①知之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③为惑④,终不解⑤。

生⑥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⑧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给文中空缺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八处选填恰当虚词(则、其、于、也、而、之、焉、乎、矣、以、哉、所、且、者、即、夫)。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而、者、其、也、矣、乎、夫、所
8.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C)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9.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A)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竹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从用法上考虑,不同于另外三项的是(B)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C.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2.下列句中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句运用修辞格相同的一项是(B)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3.对“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句翻译准确通顺的一项是(B)
A.登上皇帝的位置制定天地四方为六合,拿着皮鞭和竹板打天下的百姓。

B.登上皇帝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C.践踏皇帝的宝座,制定六合,手执敲扑鞭策天下人民。

D.登上至高无上的尊位挟制天下人民,拿着刑具逼迫天下百姓。

14.所给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B)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让他守卫在竹木作篱笆的军营中。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企图用这个办法使老百姓们愚昧无知。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卒携带着坚利的兵器,缉查盘问来往行人。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自认为险固的关中,金属修筑的城墙,正是子孙万代帝王的功业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