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和需求,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进行行为观察时,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取样法,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观察数据。
下面,我将介绍三种常用的取样法及其在幼儿行为观察中的应用。
第一种是时间取样法,即在一段时间内定期观察幼儿的行为。
这种取样法适用于观察幼儿的行为持续时间较长或周期性出现的行为。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段,如每天的午餐时间,记录幼儿的饮食习惯和交流方式。
通过时间取样法,可以了解幼儿在特定时刻的行为特征,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相应的指导。
第二种是事件取样法,即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观察幼儿的行为。
这种取样法适用于观察幼儿的特定行为或事件,如冲突处理能力,社交技能等。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或情境,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应对方式。
通过事件取样法,可以对幼儿的特定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引导。
第三种是随机取样法,即随机选择观察时间和观察对象,以确保观察数据的代表性和客观性。
这种取样法适用于观察幼儿的多样化行为,如学习兴趣,玩耍方式等。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随机选择一些观察时刻或观察对象,以避免主观偏见和观察结果的不准确。
同时,可以记录多个幼儿的观察数据,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观察结果。
除了选择适当的取样法,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目的明确:在进行观察之前,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重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
2.观察工具准备:准备好观察所需的记录表格或工具,以方便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
3.观察环境营造: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观察的环境安静和稳定,并避免干扰因素的干扰。
4.观察记录及分析:在观察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幼儿的行为,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获取有价值的观察结果。
5.积极反馈和指导:根据观察结果,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积极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三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的含义和优缺点。 2.能够熟练运用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
1 第三章 幼儿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幼儿的行为表现复杂多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观察对象所有行为 都收集到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取样观察应运而生。取样观察是指选择 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观察,从而通过样本特征对整体做出推断。按照样 本类型不同,取样观察可分为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
18 第 三 章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方 法 — — 取 样 的 方 法
6岁幼儿的捣乱行为频数观察记录表
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6.进行观察 首先,要仔细观察,使用精确的计时工具,注意观察的起止时间、
时距和时距间隔,严格按照操作性定义判断目标行为是否出现,相似 行为要注意区分。其次,填写记录要求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 整、清晰,以便对量化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观察记录的客观标准。操作性定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时间取样法的信度 和效度,便于不同的观察者使用同一行为标准进行观察,而且有助于 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更迅速、直观地判断目标行为并及时记录。
15 第 三 章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方 法 — — 取 样 的 方 法
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3.选择观察对象 根据一定的抽取标准,确定被观察的幼儿,并为选取的幼儿编号,
以便记录。 例如,全班幼儿编号,从1号开始每隔10位抽取一次,选择的观察
对象为1号、11号、21号等。
16 第 三 章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方 法 — — 取 样 的 方 法
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4.设定观察时间 根据一定的抽取标准,确定被观察的幼儿,并为选取的幼儿编号,
以便记录。 例如,全班幼儿编号,从1号开始每隔10位抽取一次,选择的观察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时间取样法
操作方方便便灵活
对仅生力观要适频察求者用率较测的于较高的能观高行察且为那易些于发观
间实况记录法
取 样
内 性 性省高容 、 和时效具 永 一省客有 久 定翔 保 广力观实 存 度
采 观无用 察察法设 会费备增了用整辅加解个助观行过为程发生的
法
观切察实限人可制数不行受
难耗以时耗确间力定的多关种系行为之
无所事事 旁观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9:00-9:01
目标行为 出现1次, 持续50秒
备注:先呈现这个表格,然后将“目标行为出现一次”换成“1”(动画 方式),接着将“持续50秒”换成“50s”
9:00-9:01
无所事事
旁观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备注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目标行为出 现1次,持 续50秒
备注:“行为”移动到A类时,成功融合,移 动到B类时,也成功融合,这时A类和B类同时 出现错号的错误提示,再加“滴滴”声
备注:“依依行为”移动到无所事事类时,成 功融合,移动到旁观类时,也成功融合,这时 无所事事和旁观同时出现错号的错误提示,再 加“滴滴”声
无所 事事
旁观
独自 游戏
平行 游戏
联合 游戏
容易被观测到的行为
选择目标幼儿作为 观察对象
记录客观事实
分析行为表现
评价幼儿 行为并提 出建议
Step1:选择目标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某一特定幼儿 & 幼儿团体 观察目标
观察对象数量
有代表性
Step2:记录客观事实
游戏中行为的社会参与性
相互排斥原则
详尽性原则
A
B
行为
相
互
排
幼儿园观察报告事件取样
幼儿园观察报告事件取样简介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幼儿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认知、行为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情况。
本篇报告旨在通过事件取样的方式,提供对幼儿园中一系列有意义的观察事件的描述和分析。
观察事件一:合作游戏中互助关系的形成在一个室内游戏活动中,老师布置了一个合作游戏:将各种颜色的积木放在一起,每个幼儿都要根据颜色和形状拼接积木,同时需要与其他幼儿合作完成整个图案。
观察中发现,幼儿们通过互相询问和交流,形成了互助关系。
他们在游戏开始时互相讨论如何将积木放置,然后分工合作,每个幼儿拼接自己负责的一部分。
分析:这一观察事件表明幼儿的社交与合作能力在逐渐发展。
幼儿们主动与他人交流、协商、分工和合作,这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观察事件二:角色扮演中的情感表达在一个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园提供了各种角色扮演的道具。
观察中发现,一些幼儿选择了爸爸妈妈的角色,并开始模仿他们的动作和语言。
在扮演的过程中,他们会表达出关怀和爱的情感。
例如,有一个幼儿拿着一张“假电话”,一边拨号一边说:“爸爸,你在哪里?我好想你!”。
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展示了幼儿对家庭成员的感情,还表明他们理解爸爸妈妈与他们相处时的互动方式。
分析:角色扮演是幼儿表达情感、模仿社会角色和发展社交技巧的重要方式。
通过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幼儿们能更好地理解家庭和社会的互动,并学习适宜的情感表达方式。
观察事件三:探索与创新的孩子们在一个户外活动时,观察到一群幼儿围绕着一块泥地,大家都在忙碌地挖土、搭土屋、放置小玩具等。
他们一边玩耍一边互相交流,并互相推荐一些有趣的玩法。
有一个幼儿注意到了周围的花朵,并开始拿着花朵尝试在泥土上划画。
其他幼儿看到后也纷纷效仿,不断尝试新的方式与创意。
分析:这一观察事件表明幼儿们在户外自由活动中,表现出了探索和创新的特点。
他们主动观察环境,提出新的想法,并尝试去实践。
这种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
JS HS JJ XS BZ JY GQ ZD
事件取样法:
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 标准,对目标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的 一种方法。
符号系统记录法
只关注记录目标行为
叙事描述记录法
记录目标行为和事件的 前因后果
选择目标幼儿作为 观察对象
记录客观事实
分析行为表现
评价幼儿行 为并提出建
观察者:李青
Step2:记录客观事实
幼儿同伴互动行为类别: A寻求帮助 B提出建议 C表达情感 D争夺物品 E其他 同伴互动行为操作性定义: 1、寻求帮助:在集体活动时,向同伴借用物品,或向同伴发出求助信号。 2、提出建议:在集体活动时,向同伴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给予同伴帮助。 3、表达情感:在集体活动时,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对同伴的鼓励、赞美。 4、争夺物品: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出现争吵,与同伴夺取物品等行为。 5、其他:不能归属于上述四种同伴互动类别的同伴互动行为。 同伴互动行为引发的结果: 1、接受及回应 2、忽视 3、拒绝 4、协商
相互排斥原则 详尽性原则
事件取样法
事件持续时间 事件发生背景 事件发生经过 事件导致结果 事件产生影响
细节
姓名年龄Βιβλιοθήκη 性别互动时间 发生背景 互动原因 说什么/做什么 结果
影响
BZ JY GQ ZD
寻求帮助
JS HS JJ XS
接受
Step3:分析行为表现
分析 玮玮在同伴互动中,处于发起者地位,经常向同伴发起互动。在30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制作许 愿圣诞树”中,玮玮分别与壮壮和菲菲发生互动——与壮壮发生了 5次互动,与菲菲发生了2次互 动,其中由玮玮主动发起的互动有5次。壮壮和菲菲分别向玮玮发起1次互动,都得到了玮玮的接 受和回应。同时,玮玮很愿意表达对同伴的肯定和鼓励,看到同伴的作品,会通过动作、语言、表 情等来表达对同伴的赞美和鼓励。其他同伴也很乐于向玮玮寻求帮助,并能得到回应和解决办法。 玮玮和菲菲在剪纸过程中都遇到了困难,在转折点时经常剪断,他们不能理解“按着黑线条剪”的 意思,会把没画线的地方也剪断。中班幼儿的空间想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剪纸时,碰到 拐点会遇到困难。但当玮玮尝试几次均剪断后,在求助同伴没得到回应时,会主动请求老师的帮助。 与菲菲遇到困难时用哭来解决相比,玮玮有较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时间取样法
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一项研究表明,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对于幼儿英语学习的效果非常显著。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选择了一所幼儿园作为实验对象,对比了接受浸入式英语教学和传统英语教学的两组幼儿的英语学习成效。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浸入式教学的幼儿在英语语言能力、词汇掌握和口头表达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创设英语环境,让幼儿在更多的时间和场合中接触英语,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
另外一项研究关注了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对幼儿其他学科学习的影响。
这个实验选择了两组幼儿进行比较,一组接受浸入式英语教学,另一组接受传统英语教学。
结果发现,接受浸入式教学的幼儿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这可能是因为浸入式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加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除了实验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在实践中对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他们发现,在浸入式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真实、情境化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通过幼儿园内外的英语环境创设和英语角的设立等方式,让幼儿能够在不断使用英语的情境中学习、实践英语。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需要发生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结起来,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和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创设英语环境,让幼儿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幼儿的英语学习成效,并且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这个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理念和能力,并且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
因此,对于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和实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这个教学方法,并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三章幼儿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三章幼儿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幼儿行为观察是幼儿教育和发展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了解其个体差异和行为发展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干预。
为了确保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科学的观察方法。
而取样方法是幼儿行为观察中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观察对象、观察时间和观察的频次。
本文将对取样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取样方法应该从观察目的出发,明确观察对象。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观察班级、学校的所有幼儿,也可以选择特定年龄段、特定性别、特定特征的幼儿进行观察,如选取3-4岁男女平均身高的幼儿。
观察对象的确立需要通过目标明确、标准一致来实现。
其次,取样方法应该考虑时间的合理安排。
观察的时间可以是全天的,也可以是一天中的特定时段。
全天的观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行为,但是会增加观察的难度和时间成本,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在确定观察时间时,还应该考虑到幼儿的休息时间、午休时间等,以充分保障幼儿的身心发展。
第三,取样方法还应该考虑观察的频次和时长。
观察的频次指的是观察的次数,观察时长指的是每次观察的时间长度。
频次和时长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性格以及观察目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策略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观察的频次可以选择每日观察或每周观察,每次观察的时长可以设置为15分钟至1小时之间。
此外,取样方法还可以选择以整群为观察对象或以个体为观察对象。
以整群为观察对象时,可以观察到幼儿群体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但是可能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别行为。
以个体为观察对象时,可以深入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行为特点,但是观察的范围相对狭窄。
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
最后,取样方法应该注意观察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观察数据的有效性指的是观察结果与幼儿实际行为的一致性,需要观察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进行观察行为与实际行为的校验。
观察数据的可靠性指的是多个观察者的观察结果的一致性,可以通过多观察者同时观察同一幼儿进行对比来实现。
第四章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编号:7
授课题目
绪论
第四章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教学课型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
习题课□实践课□其它□
首次授课时间
2019年10月30日
学时
2
教学场所
固定座位教室☑移动座位教室□智慧型互动教室□
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户外□其它□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了解取样法的分类,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学习;
2、能力:掌握取样法的优缺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
3、素质:从自身出发,学习先进的理论教学知识,完善自我知识储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取样法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2、难点:取样法的分类、分析及运用
课程思政:
学习要学会寻找关键词句,精简记忆要点,这样更有利于学习的开展
教学方式和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创设(创设情境,导入课程)、讨论法、案例分析(结合相关案例,理解取样法的运用情景)、欣赏法(欣赏图片,引出观察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读书指导法(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不同取样法的案例及运用)。
2、事件取样法
(1)准确定义行为
(2)明确观察情境
(3)明确观察对象
(4)统计数据
(5)关注后续事件(6ຫໍສະໝຸດ 注意记录方式四、取样法的优缺点
1、取样法的优点
(1)客观性强且易控制
(2)较为省时
(3)可观察一名或多名幼儿
(4)可为研究提供量化和描述性数据
2、取样法的缺点
(1)局限于一定的时间、时间的取样标准
2、 什么是事件取样法?与时间取样法有什么区别?尝试设计事件取样观察记录表,观察一名大班幼儿的助人行为并进行记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是指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干预。
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于外界的接收和反应比较敏感,因此,通过行为观察和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和建立良好的习惯。
在进行幼儿行为观察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观察的目标和对象。
观察目标可以是幼儿在其中一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比如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对象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幼儿,或者是一组幼儿。
观察幼儿行为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是取样法。
取样法是通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机选择的方法来观察幼儿的行为。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
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应该能够充分代表幼儿的日常活动和行为情况。
2.确定观察的内容。
观察的内容应该和所设定的目标一致,可以包括幼儿的互动情况、注意力集中情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
3.随机选择观察对象。
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或者抽签的方法来选择观察对象,确保每个幼儿有平等的被观察机会。
4.制定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应该详细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并在观察过程中及时记录。
观察内容可以包括观察对象的行为描述、时间、地点等。
5.进行观察并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应该尽可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并避免主观评价的偏差。
6.分析观察结果。
观察结束后,观察者需要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观察对象之间的差异,发现问题和规律。
幼儿行为观察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幼儿的发展和指导。
在对幼儿进行指导时,我们需要根据观察结果来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干预可以包括赞美、引导、规劝等。
通过有效的干预,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界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合理的取样法,我们可以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和发展情况,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干预。
这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三章幼儿行为观察方法—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三章幼儿行为观察方法—取样法取样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幼儿行为观察与研究中的方法。
它通过对幼儿行为的采样观察,从中提取出代表性的样本,为研究者提供了快速、高效、经济的数据收集方式。
本文将介绍取样法的基本原理、步骤以及在幼儿行为观察中的应用。
一、取样法的基本原理取样法是通过对幼儿行为的采样观察,选取一定时间段内的行为样本,来了解幼儿的行为特征和规律。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观察幼儿一定时间段内的行为,然后将所观察到的行为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估、研究和指导。
二、取样法的步骤取样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观察目标:在开始观察之前,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和内容,明确对幼儿行为的研究重点,以及观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2.设计观察记录表:根据观察目标,设计合适的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幼儿的行为样本。
观察记录表可以包括时间、行为描述、环境条件等内容,以及评价幼儿行为的标准。
3.进行观察: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进行观察。
观察时,要注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尽量不对幼儿行为进行干预或批评。
4.记录行为样本:观察过程中,将幼儿的行为样本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
记录时应尽量准确、详细地描述幼儿的行为,包括行为内容、时间长度等。
5.分析行为样本:观察结束后,对所收集到的行为样本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计算频率、持续时间、时序和相关性等指标,来了解幼儿行为的规律和特征。
6.结果解释和指导:根据行为样本的分析结果,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释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可以通过对行为原因的分析和对行为目标的设定,来制定针对性的幼儿行为指导计划。
三、取样法在幼儿行为观察中的应用1.幼儿行为评估:取样法可以用于评估幼儿的行为特征和水平。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幼儿行为的采样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和能力水平,为幼儿的个别化发展提供依据。
2.幼儿行为研究:取样法可以用于研究幼儿行为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一定数量和时间段内的幼儿行为进行采样观察,可以了解幼儿行为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从而为幼儿行为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观察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幼儿行为的观察和指导更是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在进行幼儿行为观察和指导时,取样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的概念、步骤以及优缺点。
一、概念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简称观察取样法,是指在观察幼儿行为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选择性观察,从而获取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二、步骤1. 确定目标:在进行幼儿行为观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
比如,观察幼儿的社交行为、学习兴趣等。
2. 设计观察计划:根据目标内容,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
包括观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3. 选择观察要素:根据目标内容,确定需要观察的要素。
比如,观察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情况、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等。
4. 进行观察:按照观察计划,选择性观察幼儿的行为。
可以使用记录表格、摄像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5. 分析观察结果: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幼儿的行为特点和问题。
6. 制定指导方案:根据观察结果,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帮助幼儿改进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7. 实施指导:根据指导方案,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引导。
三、优缺点1. 优点:a. 高效性:通过观察取样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下获取大量有效信息,加快问题的诊断和解决。
b. 客观性:观察取样法通过明确观察目标和选择观察要素,可以降低主观因素的干扰,更加客观地了解幼儿的行为。
2. 缺点:a. 选择性偏差:在观察取样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个人的主观认知而忽略掉部分重要信息,导致观察结果的局限性。
b. 时间和精力消耗:观察取样法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教师而言可能是一项繁琐的工作。
四、应用建议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以下是几点应用建议:1. 确定观察目标时,要与幼儿的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
2.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重记录观察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指导。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取样法资料
二、 运 用
(一)确定所要观察的特定事件或行为
(二)给出相关操作性定义,并了解所要研 究行为的一般特质 1.行为范畴 2.行为类别 3.行为定义
(三)选择观察情境 (四)选择记录方式
(五)观察并记录
以师幼互动事件为例 1.确定了特定事件:师幼互动事件
2.行为类别
教师开启的互动事件
幼儿开启的互动事件
一天观察次数不等。
(二)适用时机
1.相同类别的行为 帕顿按照社会性发展水平将游戏进行分类:无所 事事、旁观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 合作游戏
2.出现频率较高的行为
幼儿行为相当频繁
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
合作 分享 谦让 帮助
攻击观察计划
1.优点
结合了符号系统与叙事描述两种记录方式,可 得到定量和定性的两类观察资料 可保留被观察的事件或目标行为的完整性 可同时用来观察多次发生的行为和偶然的行为 具有经济效益,在搜集资料上非常省时
2.不足
只观察和记录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容易忽略之 外的其它资料
若以叙事描述方式记录观察的特殊事件,不便 于分类和得出推论 对于持续时间长或常出现的行为不能有效地观 察和记录。
究方法。
(二)事件取样的目的
频率 持续时间 因果关系 严重性
(三) 适 用 时 机
1.想获取特定事件或行为发生的频率、次数
或强弱
2.探讨幼儿的反社会行为
(三)主 要 特 征
1.容易了解事件及其发生的脉络 2.有益于深入挖掘、探究某一事件或行为 3.配合事前的缜密计划,资料信息易聚焦
(四)优点与不足
目标行为
攻击 性行 为
身体 攻击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时间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时间取样法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成长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育。
时间取样法是一种常用的行为观察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这种方法的步骤和操作过程。
时间取样法是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定期观察幼儿的行为,并记录下来,然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它的优点是可以客观、系统地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并有助于发现幼儿的发展问题和需求。
以下是时间取样法的步骤和操作过程:1.设定观察目标:在实施观察之前,需要明确观察目标,例如观察幼儿的社交行为、学习兴趣、情绪调节等。
2.设定观察时间段: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设定观察时间段,可以选择连续的一段时间,也可以选择每天的特定时段。
3.制定观察记录表:根据观察目标,制定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和相关情况。
观察记录表应包括幼儿的姓名、观察日期、观察时间段等基本信息,以及具体的观察项目,例如沟通方式、参与活动、表情变化等。
4.进行观察记录:在设定的观察时间段内,观察幼儿的行为,并按照观察记录表的要求,记录下来。
观察时需要注意客观、详细地描述幼儿的行为,不要带有个人主观评价。
5.数据整理和分析:观察结束后,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统计每个观察项目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对幼儿的行为特点进行总结和反思。
6.指导和教育幼儿:根据观察结果,制定相应的指导和教育措施。
针对幼儿的发展问题,可以采取个别辅导、小组活动或整体教育等方式,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提高综合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时间取样法是一种间接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来了解其内在思维和感受。
由于观察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因素的影响,观察者应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避免对幼儿行为的评价和解释。
在实施时间取样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行为,捕捉到关键的表现。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事件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事件取样法幼儿期是孩子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这个时期往往表现出各种行为特点和行为习惯。
了解和准确观察幼儿的行为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进行指导和干预的基础,而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事件取样法则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这种观察方法的步骤和意义。
一、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事件取样法的步骤1. 定义观察目标:在观察前,首先明确所要观察的幼儿行为。
可以选择一两个具体的目标,比如言语交流、社交行为或自理能力等。
2. 收集信息: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记录幼儿的行为信息。
可以使用录音、摄像或笔记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确保收集到的数据客观准确。
3. 选择时间和地点:观察幼儿行为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在幼儿感到自在和放松的环境下,他们的行为更能体现其真实特点。
4. 进行观察:以目标行为为导向,观察幼儿在指定时间和地点的行为表现。
尽量做到客观详细,记录下幼儿的动作、表情、言语等。
5. 事件选择: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选择一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这些事件应该体现幼儿的行为特点和习惯。
6. 分析和总结:对观察到的事件进行仔细分析和总结。
了解幼儿的行为目的和习惯形成的原因,为下一步的指导和干预提供依据。
二、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事件取样法的意义1. 了解幼儿的行为发展: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发展阶段和特点。
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
2. 指导行为发展:通过观察到的行为事件,可以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基于这些观察结果,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价值观。
3. 促进与幼儿的互动:观察幼儿行为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与幼儿进行紧密互动。
这有助于增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起积极的关系,使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和有效。
4. 提供个性化的帮助:通过幼儿行为观察和事件取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重新设计用时间取样法观察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方案
重新设计用时间取样法观察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方案重新设计用时间取样法观察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方案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进行社交互动和学习的场所,在幼儿园中,告状行为是孩子们之间常见的交流方式之一。
了解幼儿的告状行为对于提高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解决问题以及幼儿园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新设计一个用时间取样法观察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方案,以便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背景介绍在大班幼儿园中,幼儿之间的告状行为是常见的现象。
这种行为通常是孩子们为了寻求公平和保护自己的权益而采取的一种方式。
然而,告状行为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破坏幼儿之间的友谊,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等。
深入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指导这一行为。
二、重新设计观察方案1. 声明研究目的在重新设计观察方案时,首先应明确研究目的。
我们的目标是探究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出现频率、原因和表现形式,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2. 选择观察时间和地点观察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时间内进行观察,例如上午的自由活动时间或午餐时间。
观察地点应包括教室、操场和餐厅等幼儿园内的各个区域。
3. 制定观察指标和记录表在进行观察前,需要确定观察指标和记录表,用于记录幼儿的告状行为。
观察指标可以包括告状的原因(如争抢玩具、打架斗气等)、告状的对象(同龄孩子或老师)、告状的表现形式(言语、动作等)等。
记录表应包括日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者、被告状者的尊称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4. 进行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收集数据的关键环节。
观察者应隐蔽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尽量不干扰他们的正常活动。
观察期间,观察者需要记录幼儿的告状行为,包括出现的频率、原因、对象和表现形式等。
5. 数据分析和总结在观察结束后,需要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发现。
可以采用数量分析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并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主 要 特 征
• 1.容易了解事件及其发生的脉络 • 2.有益于深入挖掘、探究某一事件
或行为 • 3.配合事前的缜密计划,资料信息
易聚焦
(四)优点与不足
• 1.优点
结合了符号系统与叙事描述两种记录 方式,可得到定量和定性的两类观察 资料
可保留被观察的事件或目标行为的完 整性
大班
3.行为定义
• 约束纪律:教师根据幼儿园日常或是 教学活动中的普遍性行为规范
• 提问: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 • 共同游戏: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
动
4.选择观察情景
•目标行为发生的情景和地点 •师幼互动贯穿整个幼儿园活动 •晨间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体育 活动等等
5.记录方式
• 系统记录方式 • 叙事描述记录方式
6、叫嚷: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
7、噪声: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
8、转方向:把头和身子转向其他同学、向别人
显示东西
9、做其他事:玩弄东西、解自己鞋带等。
攻击 性行
为
身体 攻击
言语 攻击
关系 攻击
打人
踢人
谩骂
威胁
恶意 传播 谣言
威胁 终止 友谊
(二)观察过程--观察量表和计时工具
1.仔细观察 2.客观记录
(三)记录方式和资料呈现
1.检核 2.计数
事件取样
• 一、概述 • (一)涵义 • 选择一个事件作为观察目标,记录事件
发生的来龙去脉,包括说明事件发生的前 因后果等详细信息的研究方法。
(二)事件取样的目的
• 频率 • 持续时间 • 因果关系 • 严重性
(三) 适 用 时 机
• 1.想获取特定事件或行为发生的频 率、次数或强弱
• 2.不足
只观察和记录特定的行为或事件,容 易忽略之外的其它资料
若以叙事描述方式记录观察的特殊事 件,不便于分类和得出推论
对于持续时间长或常出现的行为不能 有效地观察和记录。
二、 运 用
• (一)确定所要观察的特定事件或 行为
• (二)给出相关操作性定义,并了 解所要研究行为的一般特质
• 1.行为范畴 • 2.行为类别
•
• 2.资料搜集的时间较少 • 迅速且客观记录幼儿身上的目标行为
,比如幼儿合 • 作行为 • 3.行为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 选取特定行为的幼儿
• (四)优点与不足 1.优点
观察前,明确定义行为,提高取得资 料的信度。
可以同时观察多名幼儿 针对同一名幼儿的特定行为可进行多
次观察
• 2.不足
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 一、概述 • (一)涵义 • 在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目标
幼儿的目标行为,并记录目标行为的 出现次数,借以了解目标幼儿行为模 式的一种方法。
时间间隔
• 规律性间隔--事先设定固定的时间间隔 ,比如以观察30秒、记录30秒的时间 间隔。
• 随机性间隔--随机选取观察时段,并以 相同的时间观察目标,比如一个小时 随机选取某一分钟观察,一天观察次
案例:告状行为
• 符号系统记录方式
告状原因 肢体冲 物品争夺 欺负他人 小计
告状发
突
生时间
晨光活动 自由活动 小组活动 团体活动 角落活动 总计
事件发生前 事件 事件发生 教师回应 分析
叙事性记录方式
描述 角落活动时,尹珊在图书角看书 尹珊看到于欣手上的书,抢过来 于欣去抢回来,尹珊又抢回来
备注备注
(二)适用时机
• 1.相同类别的行为 • 帕顿按照社会性发展水平将游戏进行分
类:无所事事、旁观行为、独自游戏、平 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2.出现频率较高的行为 幼儿行为相当频繁
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
合作 分享 谦让 帮助
攻击、偷 窃、说谎
• (三)主要特征 1.结构化程度较高---详细的观察计划 观察对象固定--某名幼儿 观察行为明确--攻击性行为 观察时间固定--观察多长时间
案例
• 儿童专断行为的事件取样观察 • 专断行为的操作定义:试图指
导或停止另一个人的活动的行为, 即指使人。专断的行为是要影响或 控制别人,但并不想伤害别人。专 断包括命令、身体指导和暗示指令 。专断之后的行为可包括服从、拒
课后作业
• 小班幼儿园入园焦虑的事件取样的 记录表
隔、观察次数以及观察的期程 5.制作观察量表
六岁儿童的捣乱行为 目标行为
1、粗鲁行为:离开位子、站起来、走动、跑动、
跳绳、摇动椅子。
2、跪:跪在椅子上、坐在脚上、横躺在课桌上
3、侵犯别人:投掷、推、撞、拧、拍、戳及用 东西打其他同学
操 作
4、扰乱别人:抢夺他人东西、破坏其他同伴所 性
有物
定
5、说话:和其他同伴讲话、喊叫老师、唱歌 义
观察准备工作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仅能获得各类行为发生的次数或Biblioteka 率,无法了解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
只能观察到目标儿童的外显行为,无 法了解其行为发生的背后原因及因果 关系
二、时间取样法的运用
准备阶段 观察过程 资料整理分析
(一)准备阶段
1.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 2.给出相关操作性定义 3.选择观察对象 4.设定观察时间:观察时距、时距间
• (三)选择观察情境 • (四)选择记录方式 • (五)观察并记录 • •
以师幼互动事件为例
• 1.确定了特定事件:师幼互动事件 • 2.行为类别 • 教师开启的互动事件 • 幼儿开启的互动事件
主题 约束 指导 照顾 抚慰 提 让幼儿 共同 表达 询问 班别 纪律 活动 生活 情绪 问 做事 游戏 情感 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