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产业现状与人才需求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俊杰2011/4/26
第一部分概述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I Suppli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手机出货11.5亿部,其中我国手机年产量首次突破六亿达到6.19亿部,同比增长10.7%,占全球手机产量的49.9%。同时该公司预计10年全球整体手机出货量将预计增长11.3%达到13亿部。全球五大厂商合计占据了77%的份额。其中,诺基亚仍然是手机市场中的龙头,占有37.9%的份额;排在其后的三星电子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手机市场份额是20.6%;五大厂商中的其他三位,依次是LG电子占10.1%,索尼爱立信占4.4%,中兴通讯占4.0%。
该报告显示,相比上季度,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排名前10名的厂商绝大多数都销量下滑,但中兴通讯手机和数据卡的销售同比增长41.8%,预计2010年的销售将高达8,000万,中兴通讯2011年的目标是1亿万部手机和数据卡,并期望2015年在手机出货量上超过LG,跻身世界前三。
手机产业正日益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的重要力量。伴随国际手机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和最大的出口基地,也造就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本土厂商增强全球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与产业环境。产业集群已是地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向高增值价值链环节攀登的重要载体。京津、杭州、深圳等产业集群地都在积极促进建设全球手机展览中心、全球贸易中心、手机测试中心、手机元器件软件模块配套中心以及手机信息中心等载体。
培育我国手机产业集群的瓶径在于:一方面新技术变化以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手机产品结构性、阶段性过剩导致国内手机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以及黑手机猖獗使得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空间受到上下挤压;第三方面是与产业发展不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索爱公关总监宁述勇表示:“任何产业在人力资源上都要达到供求平衡才是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目前高素质的尖端人才缺乏,尤其是技术和管理才能兼具的人才更是在手机人才市场上抢手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基本上学校的培养速度赶不上市场需求,高素质手机人才的培养更是长期的过程,而手机产品的研发周期又短,因此找到合适的人选并不容易,于是同行之间互相挖墙角的现象在行业里非常普遍!”
面对整个3G产业链可能拉动的2万亿社会投资,作为该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手机产业走到了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己经滞后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前提下,应当加快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产业集群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本分析报告产生的目的基于产业迅速发展的整体形势下,就国内手机产业现状经过调查并详尽分析,为NC教育在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及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及现状呈现。
通过调研和收集了解手机行业的产业结构、行业集群规模结构、行业对人才需求数量及趋势;将采集的数据及资料进行匹配分析并出具本报告!
第二部分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状况
一、中国手机产业链结构
手机产业价值链结构大致分为三个组成:上游手机研发、设计和零组件供应商、中游手机制造商和下游手机品牌营销商、运营商。
在手机产业技术层面上中国手机产业尚处于追赶阶段,在手机生产总量层面上中国手机产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中国手机产业集群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下的低增值环节。中国手机产业结构呈现橄榄形状结构特征:上游缺乏产业核心技术与关键零组件生产技术;中游则逐渐形成较强的组装、一般零部件生产能力;而下游的品牌经营、运筹能力仍然很弱。
图1.中国手机产业链结构图
二、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量、出口量稳步增长。
中国在全球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中的比重已超过 15%,其中手机产品占 47%。手机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从 2005 年的 36.8%成长到 2009 年的 49.9%。
2.移动电话用户稳定增长。
2009年,我国移动电话新增1.06亿户,总数约7.47亿户。2009年我国仅3G用户规模达到1350万, 3G 手机销量突破500万部。2005~2009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比重逐年上升。进一步奠定了全球最大手机用户国家的地位。
三、中国手机产业集群体现
中国手机产业集群是全球手机产业价值链片段化的结果。目前手机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同时在产业准入制度背景下,从开始的分散点状发展模式渐渐入集群协同发展模式阶段。中国手机产业已在沿海六个省市地区形成集聚发展态势,手机生产企业占全部企业的
73.24%,从业人员占全部手机产业从业人员的 85.73%。截止 2007 年 4 月中国手机制造企业总计有284 家,其中,小型企业占的比重最大,所占份额达到了65.85%,其次为中型企业,占 26.768%,而大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小,仅为 7.39%,虽然大型企业的比重低,但是却占据了 54.30%的资产比重。中国手机产业初步在沿海部分地区形成了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模式。
图2.中国主要省市手机产业区位商值
1.我国手机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
我国手机产业在空间上主要聚集在三个区域: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手机产业集群、以上海-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手机产业集群和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手机产业集群。三大区域手机生产企业占全国手机生产企业总数的 89.78%,手机产量的 92.53%,从业人员的97.72%。
图3.三大集群的区位商
在产业的空间变化上,逐渐呈现以三大手机产业集群为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基地,而生产等价值低端环节逐渐向中部、西部地区拓展的态势,包括湖南、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 12 个省市,手机生产、装配环节开始呈现聚集的趋势。
图4.我国手机产业集群生产企业及空间发展态势图
2.三大手机产业集规模
1)北京-天津手机产业集群——跨国公司主导
北京--天津手机产业集群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竞争优势、集群效益。该集群以北京诺基星网工业园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空间载体;以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三洋等外资企业为核心手机生产企业;以三星、松下、罗姆、飞思卡尔、中芯国际、力神、蓝天三洋、西迪斯、通用、亚光耐普罗等诸多外资配套生产企业为手机零部件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北京和天津为“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