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七)中国的第二十九军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中各军队编制和历史

抗日战争中各军队编制和历史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场是同盟国在亚洲地面作战的主要战场,中国抗日军队在八年对日作战中,歼灭、消耗及牵制了日本法西斯的绝大部分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陆军先后编成40个番号的集团军参加对日作战。

第一集团军1937年8月上旬由原驻守在平津冀察地区的第二十九军扩编而成,集团军总司令为宋哲元,下辖初由宋哲元兼军长后由张自忠任军长的第五十九军、冯治安任军长的第七十七军和刘汝明任军长的第六十八军,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

在卢沟桥抗战中驻守宛平的第三十七师第一一0旅吉星文的第二一九团及抗战爆发后最早为国捐躯的佟麟阁、赵登禹将军都属于这支部队。

将第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据说是为了表彰这支率先参加对日作战的部队,授予该集团军3个军的番号也别具匠心,即一个明“七七”,即第七十七军,两个暗“七七”,即第五十九军和第六十八军,以纪念七七抗战。

后刘汝明的第六十八军加入平绥路一线作战的第七集团军的战斗序列。

1937年10月下旬,第五十三军、骑三军、第九十二军、第六十七军等部也曾归属第一集团军指挥。

该集团军参加过津浦路北段和平汉路北段对日作战行动,在菏泽保卫战中,配属第一集团军作战的湖南部队第二十三师作战失利,师长李必蕃受重伤后自戕殉国。

1938年,第一集团军自河北退入河南,后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驻守湖北北部。

同年10 月,第一集团军奉令整建制改称第三十三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为张自忠,一直驻守在第五战区、第六战区的湖北北部地区。

尔后,由卢汉将军任军长的第六十军奉令扩编为第一集团军。

抗战爆发后,云南实力派首领龙云接受南京国民政府国防会议的命令,将其训练多年、由全部法式武器装备的6个旅的滇军编为陆军第六十军,1937年10月,第六十军在卢汉率领下出滇抗日。

1938年4 月下旬到达徐州战场,奉令归第五战区指挥,随即参加徐州外围禹王山战斗,首次对日作战即以极其顽强的战斗作风及时扼制住日军的攻势,坚守预定防线20余天,以伤亡官兵近两万人的代价胜利完成统帅部及战区赋予的战斗任务,该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旅长陈钟书在与日军的激战中阵亡殉国。

抗战中的北平文化界:北平沦陷,校园惨遭蹂躏

抗战中的北平文化界:北平沦陷,校园惨遭蹂躏
时任北京大学秘书长的郑天挺后来在《南迁岁月——我在联大的八年》中记:“8月25日,日本宪兵搜查北大办公室,发现了抗日宣传品。他们问是谁的办公室?我说是我的。他们看看我,似乎不大信。因为当时各处的负责人,早已逃散一空。以后日伪人员经常来校纠缠,我只能沉着应付。”
这日(8月25日),日本宪兵强行检查北大第二院校长室,汉奸组织的地方维持会也约集北大等校负责人前往谈话。
少数滞留北平的清华教职工受命于危难之际,成立了清华大学保管委员会,承担保护学校校产的任务。
8月中旬,清华大学奉政府教育当局之命南迁。
南迁之日,清华师生各怀心事。
容肇祖言:“北平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为长沙临时大学,我不得不离开辛苦节俭购买的一些书籍,这时心情之乱,难以形容,仓促只身南下,什么也不能带。”
因为日军宪兵队的进驻,北京大学财产损失折合法币一百九十二万元,房舍损失在三百五十万元法币以上。北京大学的图书、仪器和教材大量被毁,仅此一项就损失六十万银圆。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北平扶植了一个汉奸组织——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王克敏、王揖唐、齐燮元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临时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继承“中华民国”年号,各级伪政权随后成立。
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了保全军队,于7月28日夜率主力从北平撤往保定。
7月29日,北平沦陷。
北平的沦陷,并非只是一座古城的失守。这颗古老帝国的心脏,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已经不止一次沦入外敌之手。从火烧圆明园的悲怆,到庚子国难的苍凉,侵略者的铁蹄仿若暴烈的飓风,一次又一次在古城苍老的躯体上留下深深的伤。然而1937年的这一次,却更加不一样。北平,早已不是那个贵为帝国中枢的京城,却依旧以其深沉的文明底蕴和厚重的政治积累,成为中华民族北方大地上沉默的支撑。而从这一刻起,仿佛一夜之间,伴随着北平的沦陷,华北大地的壮丽山河,在枪炮声中怆然坍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砍下的头颅
日军活埋中国居民
南京大屠杀留下的尸骨(万人坑)
东史朗
长江上到处漂浮的尸体
废墟中嘀哭的婴儿
东史郎
搞 杀 人 比 赛 的 野 田 毅 和 向 井 敏 明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为 历 史 作 证
南京大屠杀幸存 者不足200名
二战老兵:
东史郎在卢沟 桥上谢罪
《东史郎日记》: ……不知从哪儿拉来一个支那人……西本提出了 一个残忍的提议,就是把这个支那人装入袋 中, 浇上那辆汽车中的汽油,然后点火……西本像玩 足球一样把袋子踢来踢去,像给 蔬菜施肥一样 向袋子撒尿……在袋子上系了两颗手榴弹,随后 将袋子扔进了池塘。火渐渐地灭掉了,袋子向下 沉着,水的波纹也慢慢地平静下来。突然, “澎!”手榴弹爆炸了,掀起了水花。
地理
心理
日本是离中国最近的,同时也是离中国最远的
1894年 1900年 1931年 1937年 21世纪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九 一 八 事 变
卢 沟 桥 事 变

“墨写的谎言”
引自日本2001年审定“合格” 的初中历史教科书:(1)东 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 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 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 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 见解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 争论也还在进行。(2)因为 是在战争期间,即是发生某 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 一类的行动。
正式形成: .
第一次
第二次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党外合作 同点
打倒列强除军阀 党内合作 中途破裂
①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 面临强大的敌人 ②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进行的。 ③都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时间 1937年8—11月 日军军官强闯上海虹桥机场被毙,以此为借 爆发 口,在上海挑衅,中国军队反抗,战争爆发 ①姚子青…(牺牲) 反抗 ②谢晋元…(奉命撤出) ③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初战告捷) 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共35张PPT)

课程标准:·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 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 罪行为例,认识日军国主史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三、探究释疑
互动探究(一)血染卢沟桥
阅读教材探求“卢沟桥事变”的真相
“1937年7月7日夜,有不明 身份者向正在北京郊外卢 沟桥演习的日军开枪,双
方陷入战斗状态。日方曾
1937年7月28日—30日,北平 天津失陷
互动探究(一)血点 发动者 简单经过
1937.7.7 卢沟桥 日本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搜查宛平城——遭 拒——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影响
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呢?
(卢沟桥为什么会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1937年7月,北平的东南 面、东面、北面和西北面 均被日军或汉奸军队占领,只有北平 的西南面,为中 国驻军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防守。因此,位于北平西 南15千米、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 就成为北平 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 一门户,是中日军事上的 必争之地。
互动探究(一)血染卢沟桥
“抗日救国 “战死者光 乃军人天 荣,偷生者 职,养兵千 耻辱,荣辱 日,报国一 系于一身者 时,只有不 轻,而系于 怕牺牲,才 国家民族者 能为国争 重。国家多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 光!” 难,军人应 当以死 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报国。”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互动探究(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西北工农 红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八路军
南方八 省红军 游 击队
新四军

长 :叶 挺 英
副军长 :项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卢沟桥事变主要人物?卢沟桥事变的守卫军

卢沟桥事变主要人物?卢沟桥事变的守卫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卢沟桥事变主要人物?卢沟桥事变的守卫军导语:在我国抗日战争的漫长道路中,开启这场全面抗战的无疑是十分著名的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可以说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说在我国抗日战争的漫长道路中,开启这场全面抗战的无疑是十分著名的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可以说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说起卢沟桥事变,很多人都会问卢沟桥事变还有别的名称吗,卢沟桥事变又称什么。

其实卢沟桥事变又被人称为七七事变以及七七卢沟桥事变。

对于七七事变,很多人也并不是很陌生的,但是对于七七卢沟桥事变很多人就有了不同的说法。

卢沟桥事变又称什么,其实想要了解卢沟桥事变还有哪些不同的名称,则要了解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和背景,就能够完全地知道卢沟桥事变的别称了。

卢沟桥事变又被称为七七事变,主要是源于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公元一九三九年七月七日,因此被人称为是七七事变,根据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日期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可以说对于卢沟桥事变有了十分直观的记载。

卢沟桥事变又被人称为是七七卢沟桥事变,这种名称则是对于时间和地点的组合而命名的,有人觉得这个名称太过于繁琐冗长,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则是比较详细具体的,对于不太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有着莫大的帮助。

卢沟桥事变又称什么,其实无论卢沟桥事变有多少个名称和纪念的方式,其实都源于中华儿女对于卢沟桥事变的沉甸甸的记忆,同时也是对于我国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在卢沟桥事变中,我国军队可以说是以惨败而告终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这场和日本军队的较量的特殊意义。

就卢沟桥事变的发起者而言,则是日本军队的指挥官清水节郎以及一木清直等人,而卢沟桥事变的守卫方则是中国第二十九军。

卢沟桥事变的主要的参与人生活常识分享。

七七卢沟桥事变党政汇报教育铭记历史

七七卢沟桥事变党政汇报教育铭记历史

中国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 第37师师长——冯治安,驻守北平、南苑、西苑、丰台 第38师师长——张自忠,驻守天津、大沽、沧县、廊坊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驻守河北省大名、河间 第143师师长——刘汝明,驻守张家口、张北,怀来 第9骑兵师师长——郑大章,驻守通县,南苑
第四章
历史意义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重大,对于日本侵略者而言,卢沟桥 事变是一个标志,卢沟桥事变的发生表明了日本侵略者 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而卢沟桥事变对于我国而言,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意 义,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拉开了我国全面反对日本帝国主 义侵华的序幕
也表明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亚洲战场的开端。 可以说卢沟桥事变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 响,无论是对于中国而言还是整个世界而言,都是一个 十分鲜明的标志。
目 录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件 事件起因历史还原
军队指挥 历史意义
第一章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件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 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 “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 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 沟桥事变。
日本
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香月清司中将(接 任)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 步兵第一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 步兵第三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少佐 步兵第八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 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 陆军大臣,第40任首相——东条英机大将 大特务——土肥原贤二中将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近代中国对外战争中,近代 我国一直都是饱受外国的侵略,而卢沟桥事变则是我国的 一个奇耻大辱,可以说卢沟桥事变的开始也表明了我国正 在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虎牙,从之前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之 后,我国的领土一直都被日本虎视眈眈,而卢沟桥事变中 我国宛平城中的士兵们英勇反抗,也表明了我国人民对于 我国领土完整的强烈保护意识,同时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也 表明了我国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全面反抗。

七七事变的作文800字.doc

七七事变的作文800字.doc
我不知道这一些问题在你心里又会有怎样的答案。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呵,你是否还记得1937年7月7日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血和泪,耻辱和奋斗在那里交织。那不懈战斗着的是一个民族决不屈服的灵魂!
沧海桑田,转眼已过去70年。那些石狮子还是一如从前,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场战斗中定格。
时间倒退70年。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时,卑鄙的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我军用大刀、手榴弹等劣质武器多次击退日军攻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鳞阁和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但是毕竟我们的军事装备那样落后,7月30日中国驻军强忍悲愤撤离。
七七卢沟桥事变:不能忘的历史
日本侵华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平复的伤口。电影《七七事变》,使我了解了这段无法让华人忘记的历史,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日本为了吞并中国,发动七七事变,我国的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展开激烈的战斗,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
我的心中兖满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怒,但我更感谢英勇的中国军队,是他们不畏强敌,英勇抵抗,为民族解放献出年轻的生命。
更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说七七事变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七七这一天,我看到了很多。
七七事变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耻辱。我知道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忘记的,但我还看到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忘了。
国耻不能忘。
非洲人没有忘记罪恶的黑奴买卖,日本人没有忘记美国丢向长崎和广岛的原子弹。但是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偏偏要忘记我们原本不能忘记的七七事变呢?
时间回到2007年7月7日,七。七事变70周年纪念日。我是一个90后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从未遭遇过炮弹的袭击,从未嗅过硝烟的味道。但在今天,我见到了很多很多。
我看见那些年过80岁的老战士来到卢沟桥,他们看着那些死去战友的照片黯然泪下。80岁,他们依旧是战士。九个老人整齐的站成一排,喊着口号踏着步子,眼前好象浮现起昨日的硝烟。奋斗、不甘受辱、豪迈、坚强,这些情愫几乎要撑破我的心脏,轰的一下爆裂。

2019-七七事变作文400字-实用word文档 (3页)

2019-七七事变作文400字-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七七事变作文400字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七卢沟桥事变”的作文,欢迎阅读!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400字篇1:卢沟桥上硝烟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团结的民族。

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华民族遭受了外来侵略者的压迫。

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候,优秀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祖国和人民。

在北京的西南郊,有一条河---永定河。

永定河上一座石拱桥横跨河上,这就是卢沟桥。

卢沟桥东端,连接着一座古老的小城—宛平城。

当年,城里驻扎着负责守卫卢沟桥的中国第二十九军的全体官兵。

1937年7月7日夜幕降临后,卢沟桥四周一片寂静,晚10时许宛平城下突然冒出一批鬼子,他们排成四队,全副武装向宛平城匆匆跑来,驻军官兵发现情况不对在城楼大声喊道:“什么人?”鬼子队伍中一个人站出来,他气势汹汹地喊道:“皇军刚才在演习的时候,一名士兵失踪了,我们要去搜查。

”守军没有听他们的。

……1937年7月,一场如火如荼的人民抗日的战争开始了。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400字篇2:勿望国耻,振我国威74年前的今天,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北平城外,卢沟桥畔,蜿蜒流淌的永定河沉淀了一个国家的血难,沉默不语的卢沟桥石狮目睹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的斗争国难,家难,人难今天,让我们再度打开久已尘封的历史,再次回到那69年前的今天鲜血染红山河,哀思祭奠恩仇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幸福每一寸土地,都是前人和同胞的血肉;每一滴江水,都有中华民族的鲜血是为了奋勇明天的崛起为了历史不再重演,为了鲜血不再白白流淌,强大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勿望国耻,奋发图强,振我国威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400字篇3:卢沟桥事变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吧,但大家知道抗日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吗?那就是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

名词解释 卢沟桥事变

名词解释 卢沟桥事变

名词解释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夜,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事件。

当日,驻扎在中国北平(现北京)西南宛平县(现属丰台区)卢沟桥附近的日本中国驻屯军一部,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严词拒绝。

随后,日军悍然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一事件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促使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摒弃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幻想,坚定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之中。

此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对日作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七事变资料大全

七七事变资料大全

七七事变资料大全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Lugou Bridge Incident/Lukouchiao Bridge Incident/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Roko Bridge Incident)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

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西方称作马可波罗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

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中国驻军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一位战士用大刀接连砍死砍伤日军13人,自己也壮烈殉国。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战士,战到最后只剩下4人。

9日凌晨,二十九军收复了永定河东岸的失地。

发生时间:民国25年。

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

失踪原因:拉肚子。

失踪时间:20分钟。

事变元凶:东条英机。

进攻者:清水节郎,伊木清直等。

中国守军:第29军“大刀队”,军歌“大刀进行曲”,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首位抗日殉国的高级将领)。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七七事变的守军军队介绍

七七事变的守军军队介绍

七七事变的守军军队介绍1937年7月7日发生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那么这次事变的守军是哪支部队?他们的命运又如何?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七七事变的守军军队介绍,希望你喜欢。

七七事变的守军军队卢沟桥事变守军是我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当面对着蓄意挑起战火的日本军队,第二十九军并没有姑息日本嚣张的气焰,而是给以了十分坚定的否决态度,这种勇气和做派在近代中国是鲜有的。

与此同时,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也并没有让第二十九军变得退缩,反而是一往直前地反抗着日本军队的侵略,虽然在卢沟桥事变中,第二十九军的力量是十分薄弱的,但是却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可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力量。

卢沟桥事变守军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第二十九军的力量是薄弱的,虽然在卢沟桥事变中也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其身上具有的反抗强权压迫的精神却是一直为人敬仰的,也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七七事变的守军二十九军命运老兵们现场给孩子们讲抗战故事为了这次的纪念日活动,30多位耄耋之年的抗战老兵赶来相聚。

他们有的久居南京周边,有的从连云港、吉林长春闻讯远赴而来。

他们身着统一的蓝色T恤。

满头银发,“抗战老兵”四个白色大字,让这一场相聚显得震撼而有力。

“他们中有人参加过淞沪会战、台儿庄大战、长沙会战、远征军,见证过日军投降。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来自银铃歌舞团、雏鹰小分队的孩子们,给老人们敬礼、献花,更是紧紧围绕在这群老人的身边,仰起的稚嫩小脸,追着听老人们讲烽火岁月的故事。

亲历卢沟桥事变老兵发来祝福在这些从炮火里走出的传奇老兵中,99岁的王寿延,是南京市仅存的一名原29军的抗战老兵。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老人一段祝福视频也被现场播放,记者尝试再次采访老人,但联系人告诉记者,老人的耳朵有些失聪,对外界的思维反应和几年前相比又有了些许的迟缓。

活动现场,老人在视频里说了简单的祝福语,赢得了一致的掌声。

档案揭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历史面貌

档案揭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历史面貌

档案揭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历史面貌作者:任学军来源:《档案天地》2011年第06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上个世纪30年代,一首《大刀进行曲》诞生在抗日的烽火硝烟中,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这首歌曾经风靡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响了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70多年来,它激越澎湃的旋律穿越了历史时空,仍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回荡。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曾经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抗日歌曲,就是以国民革命军29军大刀队的事迹创作改编的。

当年,是29军这支富有传奇色彩的部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他们生活战斗的足迹曾经遍及河北的大片土地,部队官兵在长城喜峰口战役、卢沟桥保卫战中抵御外辱、浴血奋战深深影响、点燃了整整一代人的抗日激情……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档案,就是当年国民革命军第29军留存的珍贵历史记录——《29军官兵新决心》,它真实记载了这支部队从1932年至1936年期间形成的行动口号和军纪军规。

档案有关人物简介军长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山东乐陵人。

祖辈本是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后家道中落。

幼年时宋哲元就接受了儒家思想教育,7岁随舅父沈兰芬读书,熟读《四书》,《五经》,仰慕古代圣贤,同情下层百姓。

13岁时从军,后加入冯玉祥部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1922年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25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

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

1924年10月冯部改编为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

1925年秋任热河都统。

1927年5月,冯玉祥率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西北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宋哲元任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同年11月兼任陕西省主席。

1930年,率部参加中原大战,中原大战使西北军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场内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让宋哲元等西北军将领深有感触,29军建军伊始,宋哲元就明确提出“不参加内战,枪口对外”的口号。

日军飞机被国军击落 老百姓肢解机上日寇?

日军飞机被国军击落 老百姓肢解机上日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日军飞机被国军击落老百姓肢解机上日寇?
导语: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第二十九军曾经对日军带来过重大打击,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29军从北平向南撤退,后来在泊头(又称泊镇、交河,属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第二十九军曾经对日军带来过重大打击,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29军从北平向南撤退,后来在泊头(又称泊镇、交河,属今天河北省沧州市)驻扎过一段时间,然而就是在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一件当地群众肢解6名日军的事件。

1937年7月27日,原本驻守在南苑的二十九军部队被日军的攻击打散,不久后便发生了佟麟阁将军不幸壮烈牺牲的事件,当时与佟麟阁将军一同行动的军训团杜守谦面对佟麟阁将军的牺牲曾经写下:“我辈相形之下,至今思之,尤觉汗颜万分!”后来杜守谦跳入灌溉渠才得以逃生。

当29军的部队退至泊头后,日军凭借绝对的空中优势对29军军部发起多次空袭,泊头地区的军民早就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在一天下午的战斗中,三架日本轰炸机又飞到泊头上空进行轰炸,在国军的火力打击下,有一架飞机被成功击落。

当时,从飞机上爬出来的6名日本飞行员瞬间被当地群众团团围住,将这6名日本飞行员进行了肢解,当29军的官兵从修筑铁路的工地上回来时,在沿途的树木上看到有人的胳膊、手脚、耳朵挂在上面。

据杜守谦回忆,这次击落日本轰炸机的时间应该在1937年的中秋节之后,沧州失守之前,由此可以得知这次日军轰炸机被击落应该发生在1937年9月19日至9月28日之间。

当时,在华北地区,日军派驻了第10和第12两支航空联队,而这架被击落的日本轰炸机根据日本材料的记载,应该是12联队当中由航空兵曹长番匠驾驶的重型轰炸
生活常识分享。

七七事变的简介大全

七七事变的简介大全

七七事变的简介大全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因发生于1937年7月7日而得名。

接下来,店铺跟你讲一讲七七事变简介,欢迎阅读。

一、七七事变简介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七七事变的具体过程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因发生于1937年7月7日而得名,七七事变,因中国驻军第29军拒绝日本驻军进入宛平城搜查失踪日军士兵而发生激战,天津、宛平沦陷。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到1936年为止,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

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

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一位战士用大刀接连砍死砍伤日军13人,自己也壮烈殉国。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战士,战到最后只剩下4人。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 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 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侵 略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知识点四 南京大屠杀 1.开始时间 1937年12月13日 2.手段 刺杀、活埋、焚烧、杀人比赛等。 3.屠杀对象 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 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 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 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 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 节火车车厢。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300000
本课小结 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姚 子 青
陆军第98师583团中校营长。
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奉命坚守 宝山城,与日军浴血奋战七昼夜, 毙伤敌人900余人,终因敌众我寡, 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殉国。
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
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 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 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 “青天白日勋章”。
A.③④ B.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
THANKS
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
在卢沟桥爆发?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 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 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日军控制的察北伪蒙军
冀东
防共 自治

卢沟桥事件历史资料

卢沟桥事件历史资料

卢沟桥事件历史资料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正是因为其发生在7月7日,因此七七卢沟桥事变也被人称为是七七事变。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同时也是因为发生在中国东北卢沟桥附近,因此也被人冠以卢沟桥事变。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世界人命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中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标志,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全面反对日本侵略的开端。

七七卢沟桥事变可以说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阴谋,在1937年的时候,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矛盾可以说是极大地上升的,中日两国之间有了不可相容的敌对阵营,而日本军队则一直都对中国虎视眈眈,并且也在某一程度上面给予了很大的打击和镇压。

日本曾经不间断地向中国进行武器以及士兵的输送,并且在中国的土地上面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练。

在7月的时候,日本军队便是在卢沟桥附近进行着军队的练习,当然是在没有中国军队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7月7日的时候,日本军队便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想要强进中国边防,结果遭到了中国守卫军的强烈反对,因此日本军队开始向卢沟桥发起了炮轰,于是一场七七卢沟桥事变便正式开始了。

七七卢沟桥事变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昏暗的一天,对于中国的近代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但始终都不能够吻合战争带来了巨大伤痛。

卢沟桥事变主要人物在卢沟桥事变中,我国军队可以说是以惨败而告终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这场和日本军队的较量的特殊意义。

就卢沟桥事变的发起者而言,则是日本军队的指挥官清水节郎以及一木清直等人,而卢沟桥事变的守卫方则是中国第二十九军。

卢沟桥事变的主要的参与人物便是日本军队的指挥者和我国守卫宛平城和卢沟桥的军队,在日本军队中则是以清水节郎为最,而中国第二十九军中则以赵登禹和佟麟阁为最。

卢沟桥事变主要人物有清水节郎、赵登禹、佟麟阁以及铃木率道等人,其中清水节郎是日本军队这场卢沟桥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可以说是始作俑者,在卢沟桥事变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导火索的作用,处心积虑地点燃了中日战争的火焰,另外还有几人也同是卢沟桥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和蓄谋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七事变(七)中国的第二十九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字明轩,1885年出生于山东乐陵城关镇赵洪都村。

幼年家贫,刻苦读书,13岁从军,17岁入陕西老帅陆建章所办的随营学校学习。

后入冯玉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

1922年参加直奉战争,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是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

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称赞他"勇猛沉着","忠实勤勉","遇事不苟","练兵有方"。

1924年10月冯部改编成国民军,宋哲元任第一军第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

1925年秋改任热河都统。

他曾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成立蚕蜂学校,推广种桑养蜂,振兴热河农业。

承德街头到处贴着"人不劳动,不配吃饭"等大标语,多年死气沉沉的承德街市为之面目一新。

宋哲元还在承德兴办军械厂,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国毛瑟20响驳壳枪。

1926年,宋哲元部撤离承德时,热河人民夹道相送。

1927年5月,冯玉祥和西北军诸将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宋哲元任第四方面军总指挥,11月兼任陕西省主席。

1929年冯玉祥反蒋,被阎锡山软禁在山西,宋哲元遂代理国民军总司令,率部出潼关进军河南。

奈何失利,后退回陕西。

1930年4月,蒋、冯、阎之间爆发中原大战。

宋哲元任西北军第二方面军第四路总指挥。

战争失败后,西北军余部约六七万人在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童玉振、孙良诚、秦德纯、赵登禹、张维藩等人的带领下,退入山西,名噪一时的西北军就此分崩离析。

1931年1月,西北军残部被张学良收编,成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宋哲元任军长,秦德纯、刘汝明任副军长,冯治安任三十七师师长,张自忠任三十八师师长。

同年6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张学良给了二十九军五十万元的安置费以后就撒手不管。

晋东南是阎锡山经营多年的地盘,二十九军驻扎在此寄人篱下,军费无着,穷困潦倒,士兵们衣衫褴褛,如同乞丐。

一年多后二十九军移防察哈尔,不得不夜间行军,就是怕被人当作土匪。

这段时间的困顿使宋哲元越发渴望得到一块自己的地盘。

中原大战给宋哲元的教训十分深刻。

首先是内战只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因而二十九军建军伊始,宋哲元就明确提出不打内战,枪口对外的口号,得到麾下诸将的一致拥护,蒋介石数次企图调二十九军南下剿共,都被宋哲元以各种理由推脱;其次,蒋介石在军阀混战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使宋哲元对蒋及其国民党中央心存疑忌,这个心理影响了他以后很多的重要决策。

1932年8月,在张学良的大力推荐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任命宋哲元为察哈尔省主席。

察哈尔虽然地狭人稀,但毕竟是个落脚之地。

二十九军在张家口扩编为3个师,序列如下: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副军长佟麟阁参谋长张维藩总参议萧振瀛第37师师长冯治安第109旅旅长赵登禹第110旅旅长王治邦第38师师长张自忠第112旅旅长黄维纲第113旅旅长佟泽光暂编第2师师长刘汝明第1旅旅长李金田二十九军驻防察哈尔不到半年,长城抗战爆发。

二十九军被张学良调到北平东面的冷口、喜峰口一线布防。

参加长城抗战的国民党军队有三十多万,来自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晋军等多个山头。

武器装备以徐廷瑶的中央军最好;王以哲、万福麟的东北军,以及商震的晋军也不遑多让;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最差,全军只有野炮、山炮10余门,重机枪不过百挺,轻机枪每连只有两挺,步枪多为汉阳造和山西仿制的三八式,与众不同的是二十九军士兵人手一把镔铁大刀。

在接下来的喜峰口战斗中,二十九军血战日军铃木、服部旅团,一战成名。

二十九军士兵以大刀和手榴弹对抗日军的先进武器,歼敌五千,喜峰口防线经历多次激战始终屹立不倒。

日本《朝日新闻》评论道:"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战后宋哲元、张自忠、冯治安、赵登禹、刘汝明等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喜峰口抗战的胜利是中国自"九一八"以来的首次大捷,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社会各界纷纷组成慰问团前来劳军,各报记者也蜂拥而至。

记录二十九军的新闻电影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影院上映,电影中每每出现宋哲元的镜头时,观众们都要起立鼓掌。

二十九军大刀队因长城抗战而名扬天下。

长城抗战结束,第二十九军撤出长城阵地。

宋哲元在下达撤退令的同时,特地为文昭告全军,中云:“我以三十万之大军,不能抗拒五万之敌人,真是奇耻大辱。

现状到此地步,我们对于时局尚有何言?所可告者,仍本一往之精神,拼命到底而已!”5月26日,冯玉祥通电就任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宋哲元保持沉默,何应钦多次要求宋哲元出面约束冯玉祥行动,但宋哲元始终拖延搪塞,索性托病去西山修养,并警告准备进攻同盟军的庞炳勋,客观上维护了抗日武装。

不久,冯玉祥在察哈尔组织的民众抗日同盟军遭到蒋介石取缔,不得不解散,于是全部被二十九军收编。

宋哲元征得中央同意,将二十九军扩充为四个师,六万多人。

新增的一四三师(原暂二师)由刘汝明任师长,一三二师则由赵登禹为师长。

二十九军还接收了抗日同盟军的大量武器装备,包括原东北军汤玉麟部的三十多门山炮,实力大增,成为华北举足轻重的一支军事力量。

1934年,日本继续在华北挑起事端,这年连续发生了察东事件、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

迫于日本的压力,1935年6月10日,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何梅协定",同意国民党中央军、东北军及党务、特务机关从河北及平津撤出。

6月19日,南京行政院以"屡生事端"为由,免去宋哲元察哈尔省主席职务。

6月28日,察哈尔地方政府由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出面同日本东北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签订"秦土协议",割让察东六县,二十九军撤到张家口以南。

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不想仍然被罢官,宋哲元愤懑异常,离开察哈尔前往天津私宅休养。

临行前在张家口火车站公开指责蒋介石:"谁再相信蒋介石抗战,谁就是傻瓜!"来到天津以后,即有谣言传来,说中央要调二十九军南下剿共,更使宋哲元相信中央要向二十九军开刀。

宋在天津的十几天,被大批汉奸包围,诸如王揖唐、曹汝霖、陈觉生、齐燮元、陈中孚等人物纷纷登门拜访,劝说宋哲元投靠日本。

宋有所动摇,同意萧振赢去和土肥原接触,只等中央发布征调二十九军南下的命令,就公开投日。

幸亏形势的变化使宋哲元免于踏上叛变投敌的不归路。

"何梅协定"签署以后,中央军黄杰、关麟徵两军撤出河北省,造成平津出现权力真空。

这时前西北军将领石友三在日本人的支持下,纠集汉奸白坚武、潘毓桂和几千号地痞流氓,打起自治的旗号公然向北平进军,全国震动。

此时北平周围除了察哈尔的二十九军,已无其他军队。

北平军分会调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前来救驾,第二十九军部队陆续调华北,自此二十九军控制了北平、天津、河北、察哈尔等地。

1935年7月7日宋哲元自天津三电蒋介石,拟“长期休养”,17日以长城抗战授青天白日勋章。

8月28日被任命为平津卫戍司令,9月21日就职。

国民政府在日本的逼迫下,下令改变华北的行政体制,11月26日取消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和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12月18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任命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委员长。

冀察政务委员会名义上隶属南京,用人行政的权利则完全掌握在宋哲元等人的手中,算是一个半独立状态的政治组织。

冀察政务委员会以宋哲元为委员长,委员十六人,设秘书、政务、财务三处,经济、外交、建设、交通、法制五个委员会。

成员包括宋哲元系、东北系、旧皖系、旧直系人物及平津士绅,宋与天津市长萧振瀛、北平市长秦德纯为核心,宋部师长张自忠任察哈尔省府主席,宋兼河北省政府主席。

委员中还有亲日分子王揖唐、王克敏、齐燮元、程克、张允荣、陈觉生、周作人、门致中、石敬亭和冷家骥等人。

宋哲元在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称:"应本善邻原则,力求邦交之亲睦","自《塘沽协定》以来,冀察两省与日本有特殊关系,为两国利益计,为东亚和平计,尤应互维互助,实行真诚亲善。

"这个委员会的成立,受到日本官方的欢迎。

《冀察政务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规定:"国民政府为处理河北省、察哈尔省、北平市、天津市政务便利起见,特设冀察政务委员会,综理各该省市一切政务。

"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日本人眼里是华北自治政权,在南京眼里是地方政府,算是对日本和南京两方面都有了一个交代。

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后,平津卫戍司令部改组为冀察绥靖公署,由宋哲元兼任主任,原来的二十九军军长,仍由宋兼任。

宋哲元一跃而成为华北首屈一指的实力人物,二十九军随即成为华北最大的地方武装集团。

二十九军迅速扩充为5个师,共计48个团,还增编了骑兵师、保安部队和独立旅等,总兵力达10万以上。

1936年冬,日本华北驻屯军举行军事大演习,以北平、丰台为假想目标,向中国政府示威。

宋哲元立即决定针锋相对,举行二十九军大演习。

11月11日宋哲元部第二十九军冯治安、赵登禹两师举行演习,宋任总监,13日赴平南指挥所部演习,清华大学学生前往参观慰劳,14日演习结束。

日军演习部队为1万余人,二十九军演习部队为5万多人。

二十九军兵强马壮,也让宋哲元的底气足了许多。

1936年12月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南京出现何应钦为首的武力解决派和宋美龄、冯玉祥为首的政治解决派。

山东韩复榘发出"马电"称赞张学良的行动是英明壮举,并声称他的部队"奉命西开",请张、杨二人"祈勿误会"。

宋哲元则站在老长官冯玉祥一边,发出"漾电",呼吁和平解决,一定要确保领袖安全。

韩复榘错判形势,为日后被蒋所杀埋下伏笔。

宋哲元坚定支持蒋介石,很得蒋的好感。

后来宋屡次失策,丢失平津,蒋介石也没有落井下石,拿他作替罪羊。

进入1937年,华北形势出奇的平静。

2月初,日本林铣内阁上台,立即宣扬不尚武的新政策。

日本商界则频频伸出橄榄枝,派团访华,只谈经济,不谈政治。

4月,日本外务省通过了《第三次处理华北纲要》,表示要"采用公正的态度...形成日中间的友好关系。

"华北驻屯军也一反常态,主动和冀察当局改善关系,不仅史无前例地赠送二十九军十几门山炮,还邀请宋哲元、张自忠两人访问日本,参观陆海空联合演习。

宋哲元不愿去,于是由张自忠率领代表团访日。

当面对新闻界质询时,宋哲元说道:"中日为远东大国,应对于远东事件,共同负责,否则他人获益,而中日两国俱蒙不利,渠希望两国负责领袖,各了解其本国地位,而勉力消除现有困难,并根据平等原则,以增进双方之繁荣与和平。

"这番话又遭到各界抨击,让宋哲元苦恼万分。

其实宋也不过是应和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基调,日本人破天荒陪起了笑脸,总不能不给人家一点面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