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区

合集下载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以烟台地区为例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以烟台地区为例

第一 个 以海 洋经 济为 主题 的 区域 发展 战略获 得批 复 。这 意 味 境 可持 续发 展和社 会和谐 进步 的示范 。 着 发展 蓝 色 海洋 经 济将 会 成为 山东进 一 步 发展 的 亮点 , 用 利 海 洋 资源 发 展蓝 色 经济 既是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展 观 的需 要 , 同
迫使 人 们把 目光 转 向海 洋 , 行海 洋 经济 的深 度开 发 。 目前 , 挥 了 明 显 的 支 撑 作 用 ,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比 重 平 稳 增 长 。 通 过 进 第 山 东 在 经 济 发 展 过 程 中 也 面 临 着 新 一 轮 经 济 增 长 和 自然 生 态 大 力 推进 产 业 化 进 程 , 方 位 推 进 经济 结 构 调 整 , 而 固 定 全 从 环 境 保 护 的 双 重 压 力 , 展 蓝 色 经 济 正 是 目前 山 东 经 济 发 展 所 资产 投 资平 稳增 长 , 营经 济发 展加快 , 贸 出 口和招 商 引资 发 私 外
为特 色 , 以经 济 、社 会 、生态 协调 发展 为前 提 , 有较 强综 合 具
2 建 设 山东 半 岛蓝 色 经济 区 上升 为 国 家策 略 。2 1 年 1 . 01
6 、静 态 回 收 期 : 以 项 目的 净 收 益 回 收 ( 偿 ) 全 部 投 入 广 应 用 的 目 的 , 因 此 建 立 类 似 项 目管 理 信 息 数 据 库 的 信 息 化 抵 所 需要 的 时间 。实 际上反 映 的是项 目的盈利 能力 。一 般采 取 系 统 ,实现 对 项 目从 立 项 到投 产 运 营 全 过 程 的 自动 监 测管 投 资 总 金 额 除 以 项 目达 产 期 月 收 入 得 出 。 根 据 目前 的 经 验 , 理。 目前我们根据计费 E S S 系统 的特点 ,明确 分线盒 ( 光交接

威海关于蓝色经济区建设情况的汇报

威海关于蓝色经济区建设情况的汇报

关于蓝色经济区建设情况的汇报2010-5-6 9:34:49市发改委副主任、蓝区办主任韩明秀(2010年4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汇报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情况,请予审议。

一、蓝色经济区提出的战略背景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快速布局东部沿海相关区域的国家级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沿海已初步形成了“三大五小”(“三大”即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五小”指辽宁沿海经济区、山东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海经济区)的经济区整体布局。

站在全国看山东,特别是山东半岛,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海洋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突出。

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国家层面整体战略支撑和扶持,使我们在发展层次、产业特色和发展潜力等方面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10月,总书记在东营视察时又提出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胡总书记关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构思,为山东半岛加速发展提出了新思路,确立了新定位,指明了新方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密集召开了高规格相关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及时出台了《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和《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了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简称“两区”)建设规划编制等各方面工作。

威海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重点城市,三市一区全部临海,在区位、生态、开放和产业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深蓝区”。

以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为依托,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必将促进威海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再上新水平,再创新优势。

二、蓝色经济区的概念与内涵当前,海洋经济在我国生产力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所以 当前 的产业科技创新也主要集 中在海洋水产养殖方面。这也导致 了 经济 区内在海洋相关产业中所涉及 的电子 、生物技术 、机械 、工程 、 自 动化 、化学 、激光等领域少有科技创新 的出现 ,而且海洋科技成果转 化 为生产力 ,促进经济发展的程度较低 ,速度较慢 ,科研 与市场脱节 的状
山东 半 岛蓝 色 经济 区发展 的制 约 因素 与 路 径 选择
张 倔
摘 要 :山 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迅速 ,在全 国的海洋经济 中地位 日益显著 ,对 于山东省 海洋经济发展的起到 了重要 的支撑作用 。山 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但也受到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海洋资源利用低效 、海 洋产业结构失衡和海 洋科技 创新不足等 因素的制约 ,须进一步探 索其 突破路径 。 关键词 :山 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制约 因素 ;路径 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界定 蓝色经 济区是 指依托海洋资源 , 而且海洋产业在经济 区内属于支柱 性产业的地理区域 ,这是一种复 合型 的功能区 ,其 中包 含 了自然 生态 、 社会经济 、科技文 化等多方 面的因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是 海陆 一体化 开发 和城 乡一体 化发 展 的先行 区 ,全 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 的先导 区,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 的经济功能 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 山东省 1 5 万余平方公里海域 ,以及青岛 、 烟台 、威海 、日照 、潍坊 、滨州、东营 7个省 辖市 、沿海 岸线 的 3 7个 县 市 区 ,海 岸 线 3 1 2 1公 里 。 2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 洋经济发展 的成效 ( 1 )海洋经济实力显 著提升 。2 0 1 2 年 ,山东省 海洋 生产总值 占全 省G D P 1 8 .9 % ( 9 4 6 0 亿元 ) ;水产 品总产量 以 8 2 8 .4 万 吨蝉 联全 国第 一 ;涉及到海洋资源 开发利 用 的海洋 渔业 、海 洋盐业 、海洋 工程 建筑 业 、海洋电力业的增加值 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第一位 的。 ( 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强化 。山东省 现有 8 8 处各 类海洋 和渔业保 护区 已经建成 ,并且分别 在 日照、牟平 和长 岛建成 了可持续发 展先进示 范区 ,三个示范区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第一 的。此外 ,由于山东省近年 的 努力 ,在海域的综合治理、生态修 复与生态保护等方面也取 得了明显 的 成效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①张静、韩立民:<试论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万 方数据
93
▲隶天学参敏I渊版
本实现调整升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高科技新兴海洋产业不断成长,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比 例由2000年的32:29:39调整为2007年的18:38:44。可以说,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遵循海洋产业发展和演 变的规律,初步实现了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一定程度避免‘r海洋产业的“同构化”和气低度化”①,为山东 半岛蓝色经济Ⅸ建设奠定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基础。 3.生态环境基础。一切海洋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条件下海洋经济 效益可以不断提高,恶劣的海洋生态环境则会严重损害海洋经济效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良 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的支撑,不断提高海洋经济效益,最大限度降低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发展局限。总的来 看,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全省近岸海域主要以清洁和较清洁海域为主,近年来海洋污染趋 势得到有效遏制,海洋生态环境呈现良性发展趋势。据((2006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白皮书)》显 示,2006年山东污染海域面积比2005年减少14%,适合海洋生物生存和海水养殖、游泳的水域占到了 90%。2008年,山东新建海洋特别保护区7个,各类海洋保护区达到20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15万公顷。 不断改善的海洋生态环境为实现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以及蓝色经济区的高水平 建设奠定了生态环境基础。 4.城市化基础。沿海中心城市同时集聚了大部分海洋社会资源和优势海洋自然资源,是海洋产业密 集区,以及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沿海地区城市化不断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进一 步促进海洋产业的集聚,提升蓝色经济核心区域的竞争力;同时,立足于本地海洋自然资源优势和海洋资 源特性,通过发展相关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促进沿海地区次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是蓝色经济区建 设得以全面实现的重要方面。目前,山东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2007年全省城镇人口为4379万人, 全省总人口9367万人,人El城市化率为46.75%;2005至2007年间,山东省人口城市化率同比分别提高 1.5、1.1和0.65个百分点。半岛沿海地区是山东城市化发展的领先地区,山东城市化质量指数排在前5 位的依次是青岛、威海、济南、东营、烟台,均位于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范围内,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 规划》,到2010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 推动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要坚持与半岛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互相推进。

中国蓝色经济区发展现状

中国蓝色经济区发展现状

引 言
在我国,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崭新 的经济区 概念 。蓝色经济区是 以海洋经济为显著特征 , 以科学利用海洋资源为根本途径 ,以现代海洋 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通过海陆统 筹 、资源整合 、经济文化融合 、协作竞争 ,增 强综合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海洋特色
的沿海经 济 区。
略, 《 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规戈 J I 》目 前已上报 国务院 ,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
区建设也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试点地区规划
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海洋经济发展 的体制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5 — 3 0
作 者简 介 :朱 凌 ,女 ,硕 士 ,副研究 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要研 究方 向 :海洋经 济 、区域经 济学 。
国务院先后批复了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
规 划》、 《 浙 江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示 范 区 规 划 》、
《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 开发试 验 区规划》 和 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戈 ,标志着 山 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建设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 范 区建设 、广 东海洋 经济 综合 开 发试 验 区和 福 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 区建设 已上升 为国家战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2 0 1 0 年 ,我国 启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并先后确定 山东 、 浙江 、广东 、 福建 、天津作为全 国海洋 经济发展试点地 区,发挥其先行先试的作用 , 为其他沿海经济 区海洋经济的发展树立典范 、 探 索路 径 、提供 经验 。这 五个 海洋 经济 发 展试 点地区便成为当前我 国的蓝色经济区。
l 2 %以上 元
研究 与试 验发 展经 费比 重 科技 进步 贡献 率 其他 指标

山东蓝黄经济区战略概述

山东蓝黄经济区战略概述

一、蓝色经济区概述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

2009年,区内总人口3291.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

为进一步增强腹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将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规划意义: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局。

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

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海洋国土开发,提高海洋维权和国际海域开发的后勤服务能力,保障我国黄、渤海运输通道安全,维护和争取国家海洋战略权益。

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

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推动海陆统筹协调,提升海洋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密切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融合,优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总体开发格局。

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探索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提高资源利用与配置效率,维护黄、渤海生态平衡与生态安全,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巩固和提升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地位,提升黄、渤海和黄河流域的开放水平,深化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规划定会:立足山东半岛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结合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沿海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战略要求,科学确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定位,全面提升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政府确定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半岛地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

下面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进行阐述。

首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要以海洋经济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海水能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

发展渔业养殖、海洋生物药物、海洋能源等高端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山东半岛经济向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其次,发展规划要加强海洋科学技术创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加大对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海洋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在海洋产业中的应用。

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再次,发展规划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开发。

同时,要大力开展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最后,发展规划要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地方的力量,要积极推动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合力。

可以加强与沿海城市的合作交流,互利共赢,形成开放共享的发展模式。

此外,可以拓展与国内外海洋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应以海洋经济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海洋科学技术创新;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通过这些举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能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可持续发展。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作者:姜文佳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07期摘要:从21世纪初开始,海洋旅游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海洋旅游作为海洋产业链的关键构成部分,成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点。

本文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并针对该地区海洋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地区差异、海洋旅游产品单一、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即加强海洋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丰富海洋旅游产业结构;创建区域内资源互补和共享机制,从而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现如今,世界各地都在持续开发海洋旅游资源,这使得海洋旅游产业得到空前发展。

海洋旅游早已变成人们日常休闲旅游活动的最佳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可想而知,发展海洋旅游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山东半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半岛,位于中国北部,沿太平洋西海岸,三面临海,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东部与韩国隔海相望。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成为联系东亚战略利益共同體的重要桥梁,在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对外合作过程中具有难以取代的重要功能。

随着山东半岛在我国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山东半岛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也将迈入新的阶段。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业在我国具有较高地位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水平都比较高,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世界销售市场和世界资源的可持续性,基本建设蓝色经济区成为我国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与此同时,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以减轻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开放共享海洋资源,以便平稳、持续地获得海外资源。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旅游业基本情况山东半岛地区海岸线绵长,滨海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加上四季分明,因此旅游景观十分丰富,是我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

蓝色经济区:青岛产业转型模式、路径与重点

蓝色经济区:青岛产业转型模式、路径与重点

形态, 陆海一体发展不仅满足了科技、 经济与社会在转型期 的互动, 而且确立了 作为蓝色经济区产业转型的内生变量的 地位。 从发展的角度上看, 陆海一体的互为需求不仅包括
结 构优化 、 科技变 迁和 制度创 新, 还包括 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 战略 目标、 运作 机 制等之 间的配 置关 系。 这种 关系并不限于 在 自 和 社 会资源 的 约束 下进行 代 际之 间的 安排 , 是在 然 而 经济、 技与社 会的 战略层面 , 出科 技、 济与 社会在 总 科 做 经 量、 构、 结 效益 和代际兼顾 等 目 标之 间的战略配置 【 2 】 。
势互补、 互为依托, 实现共同发展 。 将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 开发和陆地科技创新支撑 、 产业结构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 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陆海一体的创新域; 依靠科技创新,
改 变靠 资源 高消耗 、 境高 污染 来换取 经济发展 的模 式 , 环 进 行 陆海 产业转 型和 结 构调 整 升级 Ⅲ 重 点 发展 先进 制 造 。 业和 现代服务业 , 构建 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 形成具 有 自 主知 识产权 的杨 争力 、 可持 续发展 的蓝色 经济转型 升级模式 ( 见图1 。 )
海洋资源优势只有在海陆经济联动中, 才能充分发挥; 陆域 经济的发展制约只有在海陆经济互补中, 才能逐步消除。 蓝
色经济 区的 形成是 一个 陆地 资源 到海洋 资源开发 利用的渐 进 发展 的过 程 。 世界上 没有一 个 国家 不是首先 实现 陆地 及 沿海地 区的工业化, 完成 原始 资本积 累, 然后才转 向海洋 资 源 的开发利 用以及 经济 空 间的扩 张和 投入 。 为基 本 战略 作
进、 调发展 的格局 。 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国加快产业转型 各

加快打造威海蓝色经济区

加快打造威海蓝色经济区

无酷 暑 ,一年 四季不 干燥 ,不 潮湿 ,具 有 明显 的海 洋性气 候特 征 。 整个 辖 区依 山傍海 , 自然 风光 秀丽 ,旅 游资 源 丰富 ,城 、山 、海 、
岛 、滩 、湾 、林 、温泉 等独 具 特色 。环 境保 护成 效显 著 ,城市 饮用
区位优 势独 特 。威海 拥有 占山东 省三 分之 一 的近千 公 里海
可以说 是山东半 岛蓝色 经济 的” 区” 深蓝 。中 国社 会科学 院发布2 1年 00 《 市竞 争力 蓝皮 书 》,威 海在 生 态环 境竞 争力 和环 境优 美度 竞争 城
力两 项排 名 中进入 前 十名 。分别 排 名全 国第 五 、第六 位 。近 日,中 国海关 总署所 属 《 国海关 》杂志发 布20 至2 1年 中国外 贸 10 中 09 0 0 0强 城 市及外 贸潜 力竞争力 前3强 城市 ,山东省 威海市 以7. 0 2 分位 列中 国 8 外 贸 1o 0 强城市 位列第 34 0 2。威海 市现 已发展 成为 全国最 大的 渔具 、 轮 胎 、医用 高分子 制品 、木工机械 、地毯 等生产基 地。
中 国 城 市 经 济 CHIA N URBA ECONOMY N 探 索 研 究
加快 打造威海蓝色经济 区
一 郑 强
当今世 界 ,一场 向海 洋要 食 物 、资源 、财 富 的 “ 色革 命 ”浪 蓝
潮 正席卷 全球 。 眺望 国际 ,越来 越多 的 国家把 目光 转 向海洋 ,对 海
战 略空 间地位 正 日益突 出 。党 的十七 大则 进一 步做 出 了 “ 展海 洋 发
产 业 ”的重要 部署 ,一 股强 劲 的海洋 经济 发展 势头 正在 中 国大地 掀 起 ,蓝色经 济将 成为 “ 十二 五” 国民经 济新 的增长 点 。 胡锦 涛 总书记 20 年 两次 视察 山东 时 ,做 出 了 “ 力发 展海 洋 09 大 经济 ,科 学开发 海洋 资源 ,培育海 洋优 势产 业 ,打造 山东半 岛蓝 色 经济 区” 的重要 指示 ,为 山东经济 社会 发展 带来 的重 大 历史 机遇 。 威海 既是 山东半 岛蓝 色经 济 区七个 重点 城市 之一 ,又 是胶 东半 岛 高 端产业 聚集 区 四个重 点城 市之 一 ,在 山东半 岛蓝 色经 济 区 “ 区 三 一

区外经贸局关于“蓝色经济区的建议

区外经贸局关于“蓝色经济区的建议

区外经贸局关于“蓝色经济区的建议1、依托海空两港,高起点规划蓝色经济区一是依托某某港、空港和我区兴旺的陆路交通优势,规划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全新物流产业区。

密切关注国家“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整合”、“区港联动”、“保税港区”等政策走向,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吸引跨国物流企业、船公司、船代货代公司落户,发挥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政策优势,拓展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功能,提升我区的物流运作层次和水平。

二是依托海某某资源优势,规划新型蓝色产业区。

开展海水淡化、潮汐发电、风能利用等新材料、新能源和洁净能源技术。

三是依托某某78公里的自然风光优势,规划现代效劳业聚集区。

集中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海某某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休闲娱乐和旅游度假胜地。

开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IT效劳外包等现代效劳业。

2、依托区内重点企业,加快蓝色经济产业开展目前我区已投产的某某工业大工程有大晃机械工程〔生产船用真空泵、油水别离器、污水处理器〕、万度力工程〔制造、维修船用发动机〕、天时石油工程〔制造海上石油钻井设备〕和乌姆哈丁工程〔生产豪华游艇〕;其它水产品加工工程有太平某某恩利食品和佳元集团等水产品企业;物流工程有中远物流、普罗斯物流;商贸娱乐工程有宝某某市广场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有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工程。

从开展某某蓝色经济的方式来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开展蓝色经济。

一是依托现有企业,壮大蓝色产业集群。

加强对我区区位优势和知名度较高的物流企业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大型物流企业落户,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中的团簇效应;以宝某某市广场等工程为平台,带动旅游业开展,并进一步推动某某旅游、度假产业开展。

二是依托现有企业,延伸蓝色产业链条。

引导水产品加工贸某某企业向研发、水产品深加工、水产品贸某某等环节转型升级。

三是招商选资,提升蓝色产业水平。

依托海某某科技大学、海某某研究院所等资源,有针对性的选择海某某生物、海某某药物、海某某衍生新材料工程,进行招商选资,开展新型海某某经济;依托某某自然风光,开展总部经济、CBD商务、研发、IT效劳外包等现代效劳业。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1. 引言山东半岛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具备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山东半岛决定打造蓝色经济区,充分发挥海洋经济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2. 蓝色经济区定义蓝色经济区是指以海洋经济为基础,以海洋资源为核心,以生态保护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的协调发展。

3. 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3.1 唯一性的海洋资源山东半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渤海湾、黄海和海河三大经济区。

这些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为山东半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独特的优势。

3.2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推动山东半岛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开发海洋产业,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实现山东半岛经济从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

3.3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将注重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4 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支持。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山东半岛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

4. 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目标和重点4.1 目标•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重点•发展海洋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海洋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海洋与陆地经济的融合发展;•实施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扩大海洋经济的开放。

5. 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5.1 政府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支持,提供政策红利,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蓝色经济的建设。

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区总体规划

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区总体规划

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年限本规划期限为 2012-2030 年,其中近期 2012-2015 年,远期到 2030 年。

•规划范围蓝色产业园区以江镜农场地域范围作为启动区,为统筹周边地区发展,将渔平高速公路以南,江阴东港以东,港头山以西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并考虑部分填海,规划面积 65.09 平方公里。

•发展定位与规模发展定位:以海洋产业为主,生态环境优美的闽台合作示范产业区。

发展规模:园区 2011 年末现状人口为 3.8 万人,规划 2015 年为 6 万人, 2030 年为 21.8 万人。

规划到 2030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56.25 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发展海洋生物产业,配套发展海洋服务产业,严格产业准入,提高综合效益,促进跨越发展,着力打造海洋新兴产业的集聚平台与科技创新平台,把园区建设成为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的产业引领基地、生态型工业园区的示范基地、涉海产业和高端人才的集聚中心。

•用地空间布局用地布局:充分考虑园区核电、高压线、机场净空的影响,结合现状,( 1 )将生活、服务功能布置在远离核电影响的西、北部,生活区结合现状村庄进行布局;( 2 )将产业物流功能布置在园区东南部核电 5-10 公里应急计划区及周边;( 3 )将可能产生高层建筑的生活商务服务区布置在远离机场净空影响的南部;( 4 )尽可能利用现状沟渠塘库,形成“水在园中,园在水中”的格局;( 5 )高压走廊与规划水系和规划路网相结合,尽可能减少高压走廊对园区的空间分割;( 6 )港口码头区靠近深水岸线;( 7 )物流区分为高速口物流区及港口物流区。

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一轴、四区”的空间结构。

“一核”:核心服务区与景观核心区,集商业购物、文化体育、娱乐休憩、行政办公等核心公共服务于一体;“一轴”:结合中央水系的东西向发展轴线;“四区”:由主干道和水网绿廊分隔成的 1 个生活区、 1 个服务区、 2 个产业片区。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案例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案例

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案例分析1. 产业布局优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了以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过产业布局优化,形成了以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城市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2. 创新驱动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截至2023年,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其中青岛、烟台两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超过1000家。

此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还设立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如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烟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3. 绿色低碳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体系建设全过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区域内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青岛海信家电集团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5G全场景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引领家电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4. 开放合作共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

区域内多个城市与国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

例如,青岛与德国汉堡市签署了“中德生态园”合作项目,共同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区。

5. 人才培养与引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通过设立产业人才基金、实施人才工程等措施,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蓝色经济区建设 PPT课件

蓝色经济区建设 PPT课件
• 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在视察山东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 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 岛蓝色经济区”。目前,蓝色经济区呼之欲出, 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航标”。
2020/3/30
• 官方概念——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 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 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 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基本特 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 态文明,科技先导。
12
2020/3/30
• 2011年1月4日 ,国务院 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 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 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 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 略。该规划不但为山东半 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指明了 方向,更是有志于投身蓝 色经济法律实务的律师必 须深刻解读的范本。
13
2020/3/30
基本制度框架
2020/3/30
11
经济区重要项目的进展情况
2020/3/30
• 322个重大项目:港口、机场、铁路、公路、能 源、水利、信息等
• 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德龙烟铁路、蓝烟铁路电气 化改造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 2010-2011山东半岛已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接近 400项,总投资约1.15万亿元;蓝色经济区内地 区生产总值18724.9亿元,占全省的47.5%,海 洋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蓝色 经济区内实现进出口总额1480.7亿美元,实际到 账外资58.2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78.4%和 63.5%。2011年上半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 区生产总值达到10430亿元,同比增长11.7%。
10
经济区重要项目的进展情况
• 青岛市的重点区域开发和项目建设:董家 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 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 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 业发展示范区等5个功能带动区,滨海商 务旅游度假区、港口物流聚集区、现代装 备制造业聚集区等一批蓝色经济示范园区 和产业基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范围包括山东省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以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目标,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总体布局: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原则,确定了“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即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

产业合作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渔业增殖业、现代远洋渔业、滨海特色农业等海洋第一产业,优化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现代海洋化工产业、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等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涉海金融服务业、涉海商务服务业等海洋第三产业。

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提升园区载体功能,打造海洋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平台。

重要园区:“四区”,即青岛西海岸新区、潍坊滨海新区、威海南海新区、烟台东部新区等4个海洋经济新区;“三园”,即青岛中德生态园、潍坊滨海产业园、日照国际海洋城等3个中外合作园区。

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于2014年6月成为第9个国家级新区。

营商环境:《规划》批复以来,山东省成立了蓝色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金融支持蓝色经济区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编制了海洋生物产业、集中集约用海等24个专项规划,与国家海洋局等20多个部委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落实了国家规划确定的50多项重大政策事项,成立了海洋生物、海工装备等6个海洋产业联盟,设立了每年10亿元的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总规模300亿元的蓝色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与国家开发银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了海洋产权交易中心,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知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知识

——解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基本思路,坚持科学谋划、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坚持统一规划、保护开发、立体发展,坚持海陆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以沿海七市为前沿,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努力建设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示范区,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要依据半岛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按照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组团架构、错位发展的思路,以重点港口、大型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依托,规划整合要素资源,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区,促进沿岸线、环半岛地区联动发展,形成整体优势。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陆地海岸线总长3345公里,沿岸分布有200多个海湾,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优质沙滩资源居全国前列。

此外,山东半岛还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20个,且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海洋资源类型齐全,可用于开发建设的空间广阔。

山东半岛海洋油气已探明储量23.8亿吨,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龙口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04亿吨,海底金矿资源潜力在100吨以上,地下卤水资源已查明储量1.4亿吨。

2020年(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2020年(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

(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内容介绍概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壹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壹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围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km,陆域面积6.4万平方km;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

定位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目标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和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意义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概念定义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

基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科技先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壹体开发和城乡壹体发展的先行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你是烟台市市长如何理建设蓝色经济区
1》以科技资源配置与开发助推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
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问题探讨
1、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给烟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烟台市必须找准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烟台蓝色
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

文章最后阐述了打造烟台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思路。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重要城市,烟台市在新的历史机
遇和挑战面前,如何进行科学定位,拟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积
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自身发展,提升城市层次,增
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和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
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烟台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对烟台市发展的影响
(一)烟台市的机遇
1.为烟台市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
蓝色经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模式,鲜明特征是创新、
科技、开放、生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要求烟台市转
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由陆地向海洋扩展,从近海向深海
延伸,注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开发和保护并重,沿海和内陆发
展同步,国内和国外双向开放,各方面、各领域统筹兼顾,在海
陆统筹协调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产业
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这为烟台市的发展带来了新
的机遇。

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烟台市的发展更新思路,转变观
念,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2.为烟台市纳入国家战略,增强区域竞争力带来了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若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
分的烟台市,亦将进入国家决策层面,有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科技创新、海陆统筹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享受先行
先试政策,得到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烟台临海县市区战占省的近三
分之一,海域陆域广阔,开发潜力巨大,是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
的主阵地,将迎来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和山东
省的政策优势,放大自身的区位效应,拓展城市的腹地和开放空间,
城市的发展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城市和区域发展将面临
更大的空间,地位进一步提高,功能进一步强化,在山东省和环
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内的区域竞争力也将显著增强。

3.为烟台市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南北沿海产业带
(经济带)提供了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
海洋能源矿产、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海洋文化旅游、
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生态环保等产业领域,目前烟台市在这些领域
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产业优势或较为突出的发展潜力,部分优势产业
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产业集群。

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进一步优
化烟台市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
区域经济研究
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问题探讨
【摘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给烟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烟台市必须找准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烟台蓝色
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

文章最后阐述了打造烟台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蓝色经济;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
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增强产业的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

(二)烟台市的挑战和压力
1.青岛的挤压加剧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明确以青岛为“龙头”,与青岛相
比,烟台自身存在着很多劣势和制约因素,如蓝色经济发展环境、
海洋经济基础、海洋优势产业、科技与人才支撑等,烟台和青岛
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再次强化和
突出了青岛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由于区位、资源、产业等方
面的相似性,烟台和青岛在很多领域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在一
定程度上也挤压了烟台市的发展空间。

2 . 南北“两翼”的崛起加速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区三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黄河三角洲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带、胶东沿海高端产业带、鲁南邻港
产业带)的发展规划,是在2007 年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基础
上的继承和创新,对南北“两翼”更加重视,政策上更多地向“两
翼”倾斜,山东省南北两条产业带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强化,南北
“两翼”的中心城市东营、日照等抓住机遇迅速崛起,在山东省
的地位大大提升。

这对烟台市是一个新的挑战。

3.烟台市主体地位的相对弱化
2 0 0 4 年的“三个突破”战略,即“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
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战略,是以烟台、济南、荷泽三个城
市为战略重点。

2007 年“一体两翼”战略出台,“东部突破烟台”
逐渐淡出。

2008 年提出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潍坊市增列其
中,与之前的半岛制造业基地(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
相比,烟台市地位也相对弱化。

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区三
带”规划,烟台市尽管同时位于“一区两带”(半岛蓝色经济区、
胶东半岛沿海高端产业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带部分),但
均不在显著的主体地位,这对于烟台市而言,在政策支持、城市
影响力、区域竞争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烟台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位作用
在山东省确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九大核心区中,烟
台市独占了三个,包括一个新城即丁字湾海上新城,发展重点是海
岸整治、湿地修复、游艇产业、房地产业、海洋高新科技产业,
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两个核心产业集聚区,即“龙口湾海洋装
备制造业集聚区”:发展重点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临港化工业、
能源产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