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张 认识化学(教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节教案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社会生活与化学教学目的通过生活与化学这一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
[讲述]1.家里的塑料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3.食品中的添加剂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5.药箱里的药品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讲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些就是化学科学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习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常用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化学,去研究自然世界。
[板书]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生活处处有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探究的方法1.2 化学实验室之旅教学目的1.认识所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2.了解实验中所接触的仪器,识记名称,了解其使用范围和操作要求3.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懂得操作原理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重点难点1.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阅读]化学实验室规则[讲解]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1.试管用途: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收集少量气体。
注意: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容积的1/2,给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用试管夹夹持或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振荡时靠腕力甩动。
2.试管夹用途:夹持试管注意:从试管底部向上套或取下,不能横进横出;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手握长柄,不能按短柄,防止试管脱落;防止烧损或腐蚀。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全)ppt课件
A,数学计算 B化学实验 C逻辑推理 D经验积累
2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和世界。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香烟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
B食用经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对人体有益。
C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天然物质都无毒无害。
1B 2A 3D
3、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
头
12、“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下列不符合 此主题的是( ) 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B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车出行。 C积极开展和利用新能源。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
一.常用化学仪器:
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 温或加热时使用。 ①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②加热时, 不能用手拿,要用试管架夹持; ③加热时,不可将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④加热时, 外壁应干燥,并使其均匀受热; ⑤ 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1)构造:灯壶、灯芯管、灯帽。 (2)火焰: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
最高,焰心最低,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 精灯的外焰。
.
6、酒精灯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⑴查:使用酒精灯前: ①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
需剪去少许使其平整。 ②检查灯内有无酒精。保持灯内酒精量占酒精灯
容积的1/4 ~2/3。 ⑵添:①要用漏斗添加。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 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⑶点:
炼钢(6)提出原子—分子论(7)人工合成蛋白(8)发现元素周
期律 A(2)(4)(6)(8)
B(1)(3)(5)1(0B7) 11C 12D
C(1)(3)(4)(8) D(4)(5)(7)(8)
初三化学第一张认识化学教师
初三化学第一张认识化学教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走进化学世界一、知识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部分基本实验器具二、重、难点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疑点:物理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三、教学过程1、介绍初中化学的主要学习内容1)有大家每天都会接触的空气和水2)也有常听说的一些金属,铁、铜之类的3)还有大家可能听说过的酸和碱这些溶液4)当然除了这些具体能看见的物质,也少不了化学研究的本质部分,包括元素、原子与分子,这样抽象一些的知识了2、让大家举例生活中的与化学有关的内容、说说对目前对化学的认识1)3、结合大家所拿元素表,解释大家所举例子;再做一点补充、总结1)不少人知道,吃水果或饮服1--2两干净的食醋可以解酒。
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使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得以缓解,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杂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
2)鸡蛋+豆浆降低蛋白质吸收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2)常见的治胃病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的凝胶液或干燥凝胶,在医疗上用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
3)水瓶或者水壶里的水垢(mg盐、ca盐)4)在我国,人们习惯于把味道分成酸、甜、苦、辣、咸“五味”。
九年级化学书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书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知识点解析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探索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关于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等基础知识。
本文将以探索性的方式,为大家解析和探讨第一章的知识要点。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其性质则决定了物质的特点和行为。
为了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分类方式,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1. 原子与元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可分割粒子。
而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的种类非常丰富,例如常见的氧、氢、金属元素等。
化学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元素的分类和特性。
2. 化合物与分子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分子是指化合物中原子的组合方式和数量,一般由两个或多个原子构成。
例如,水(H2O)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3. 混合物与溶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以机械混合的方式构成的物质。
不同于化合物,混合物的组成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溶剂中均匀分散的过程,其中溶剂是溶解固体、液体或气体的介质,而被溶解的物质则称为溶质。
4. 物质的状态改变物质可以存在于三种不同的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而物质的状态改变则涉及到物质在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
例如,固体经过升温可以变为液体,而液体经过升温又可以变为气体。
5. 反应类型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和特点进行分类。
例如,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结合形成新物质的反应。
反应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而吸热反应则是反应过程中吸收了能量。
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实际情况中的化学现象。
除此之外,化学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九年级化学第1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1章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研究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转化过程。
九年级化学的第1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分类、物质组成以及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粒子组成的,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三大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1. 元素元素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元素可以通过其原子序数来进行分类,比如氢、氧、金等元素。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各组成部分保持各自的性质,可以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二、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是指物质由哪些基本粒子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比例。
物质的组成可以通过分子式、离子式和原子式来表示。
1. 分子式分子式表示化合物中分子的相对原子数,用化学符号表示元素,后面写上相应的下标。
例如,水的分子式为H2O,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2. 离子式离子式表示化合物中离子的相对原子数,用化学符号表示离子。
例如,氯化钠的离子式为Na+Cl-,表示每个氯化钠分子中含有1个钠离子和1个氯离子。
3. 原子式原子式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数,用化学符号表示元素。
例如,氧的原子式为O2,表示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组成。
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产物位于箭头的右侧,反应条件写在反应物和产物之间。
化学方程式示例:2H2 + O2 → 2H2O该方程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在反应过程中2个氢气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
四、其他知识点除了上述重要的知识点外,九年级化学的第1章还包括其他一些基本概念,如原子核结构、元素周期表等。
初三化学第一章第一节课教师讲义
知识点一:生活中的化学制品和现象家里的塑料制品:手机、牙刷、肥皂盒等厨房里:炊具——金属制品天然气、液化气——化工产品衣料中的化学合成纤维:特殊衣服——防寒衣、防水衣等化学与家居特点——牢固耐穿、易洗快干、安全舒适、抗皱性好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住房:钢铁、水泥、不锈钢、铝合金、玻璃、油漆等洗涤用品:洗涤剂、沐浴露、洗衣粉等化学制品例1 从自己的服饰或书包中找出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并写出名称。
答案:化纤服装、尼龙袜、棉手套、有机玻璃扣子、铅笔、课本、铅笔盒、钢笔等。
知识点二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效化肥现代交通需要新的化学材料现代医疗需要更多样的化学药品化学的作用国家安全需要特殊的新材料航天事业需要化学提供多种合成材料和高能燃料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新的化学科学技术误区警告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
但并不是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恶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得看问题,判断一种事物的优劣,应评价该事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要掌握物质的性质,更好的利用物质,发挥其优点,避免其产生危害。
例2 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含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环节了人类粮食危机知识点三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 科学探究的方法。
误区警告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不是物体。
物质是组成物体的原料,物体是具体的事物。
一种物质可以组成多种物体,如铁这种物质,可以组成铁锅、铁勺、菜刀等多种物体。
例3 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空间形式和数量的关系C. 合成新的物质D.防止环境污染*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初三化学第一章(总结完整版)模板
初三化学第一章(总结完整版)模板
1. 前言
初三化学第一章主要讲了化学基本概念,包含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化学符号的含义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等等。
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我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一章的内容吧!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元素:由于其原子数相同而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并且它们的性质不发生任何改变。
3. 化学符号和元素符号
化学符号是表示元素的一种符号,由拉丁字母或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构成。
元素符号是元素名称的缩写,使用拉丁字母的前一个或前两个字母表示。
4.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的符号组合。
化学方
程式是用符号化的方式标记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它们的相对量的方程式。
5. 总结
初三化学第一章主要讲解了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化学符号和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这些知识点是后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总结,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章内容的总结完整版,希望对同学们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
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主要涉及元素的性质、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元素的性质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通过学习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元素的几个主要性质。
首先是元素的物理性质。
元素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例如,氧气(O2)是一种气体元素,铁(Fe)是一种固体元素。
此外,元素还具有特定的熔点和沸点,不同元素的这些性质差异很大。
其次是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其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
元素可以通过氧化、还原、酸碱等反应与其他物质进行组合或分解。
例如,氢气(H2)和氧气(O2)可以反应生成水(H2O)。
二、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中常用的一些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用来表示一个元素相对于碳-12的相对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得出的。
通过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一些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即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碳-12质量的16分之一。
而相对分子质量是由分子中的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得出的。
例如,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2再加上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即2 * 1 + 16 = 18。
三、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原子数量的一种方法。
化学式的组成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确定的。
通过九年级第一章化学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常见的化学式。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表示氢元素,O表示氧元素,后面的下标2表示氢原子的数量。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亲爱的同窗们,面对生活中罕见的一些现象,大家能否思索过:水为什么可以灭火?假设炒菜的时分油锅起火了,你会用水把它扑灭么?家外面的水壶是不是有一层白色的叫做水垢的东西?水垢是什么东西?怎样除掉它?在洗碗刷盘子的时分,是用水冲还是先用洗洁精洗再用水冲?洗洁精为什么可以用来清洗油污呢?往常吃的膨化食品的袋子为什么总是鼓鼓的?外面的枯燥剂是什么东西?馒头为什么运用了发酵粉之后蒸出来就会又松又软?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毒药〝鹤顶红〞,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大家都见过焰火,是什么东西使得焰火看起来五颜六色的?大家都听说过温室效应,那是什么惹起了温室效应?化学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献?我们从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得知,化学迷信的研讨效果曾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开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日常生活中:粮食的消费、食品的保管和添加剂的消费与运用;五彩绚丽衣料的消费〔化学纤维的消费和加工、染料的消费和纤维的染色等〕;修建资料的消费、装饰资料的加工;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消费、交通工具所用燃料的消费、公路和铁路等所用资料的消费等。
在工农业消费中: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信息工业中原资料的加工,农业消费中化肥、农药的消费和运用,航天工业中高能燃料的消费、资料的制造等。
在人类社会的开展中:资料工业中各种新型资料的制造;环境维护中环境污染的管理和环保产品的研制和消费;生命迷信中新型药物的分解、基因工程的研讨等。
图1-2裁出美丽的衣裳据研讨,塑料袋几百年都不腐朽,一节电池能污染一平方米的土地达几十年之久,这些渣滓的处置曾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
有些国度制定了严厉的法则,规则渣滓分类盛放、集中回收,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末尾这样〝管理〞渣滓。
渣滓的回收应用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渣滓的回收有利于环境维护;二是渣滓的回收能变废为宝。
究竟什么是化学呢?我们每天都要喝水〔H2O〕,那么大家知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外部又有怎样的结构呢?一些现代的字画为什么可以保管至今?可见化学这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消费联络的相当亲密。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优秀6篇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优秀6篇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常见仪器及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
2、过程与体验:通过观看幻灯片,使学生体验到实验过程,经动手操作领悟出实验技能。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探究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基本实验技能,将依据操作技能形成原理:积累原形动作知识,铺垫模范动作基础,完成整合动作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合作练习法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仪器药匙、烧杯、坩埚钳、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橡皮管、导气管、镊子、蒸发皿等<二>药品的取用1、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注意事项: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准确送到试管的底部,以防洒落或粘到试管壁上。
2、块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块状药品容易打碎仪器,取用时必须严格安要求操做,防止打碎实验仪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液体药品的'取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粗略取用;一种准确取用,粗略取用时打开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手心、瓶口相互紧靠。
准确取用时一般用量筒(或移液管),首先粗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使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齐平。
4、胶头滴管和托盘天平的使用:(1)胶头滴管使用一般专管专用,垂直滴加。
且与试管口齐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先调平,药品放置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加取,顺序是先大后小。
<三>、练习提高。
<四>小结:1、常用的实验仪器使用2、固体药品的取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4、胶头滴管的使用和托盘天平的使用。
<五>作业:配套练习:填空题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2.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5篇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1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九年级化学上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第一章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探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为我们解析世界奥秘提供了基础。
九年级化学上的第一章是我们进入化学学习的起点,本章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深入探讨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
一、物质的组成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种。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如氧气、铜、氧化铁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盐酸、酒精等。
在物质的组成中,我们还会接触到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而分子则是由若干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或形成化学键而形成的稳定结构。
二、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为了方便描述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家们创立了化学符号系统。
化学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的缩写,并通过上下标表示元素原子的数量,如H表示氢,O表示氧,Ca表示钙等。
在化学反应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其中反应物在反应前,生成物在反应后。
化学方程式通过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组合来表示,如2H2 + O2 → 2H2O。
三、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我们认识物质、区分物质的重要依据。
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导电性和燃烧性等方面的性质。
物质的颜色和气味是我们直接感知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物质。
物质的状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容积特征。
溶解性是指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程度,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则不行。
导电性是指物质在电场作用下能否传导电流,金属和电解质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燃烧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性质,指物质与氧气或其它氧化剂反应产生火焰和热的过程。
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各不相同,有些物质容易燃烧,如木材、石油,而有些则难以燃烧,如水和盐。
四、化学反应及其类型化学反应是物质组成和性质改变的过程,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化学反应的类型主要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氧化)反应四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讲义-精选教学文档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生活中的化学制品和现象化学是研究物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里,化学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
知识点2:化学的作用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效化肥、现代交通需要新的化学材料、现代医学需要更多样的化学药品......误区: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要掌握物质的性质,更好地利用物质,发挥其优点,避免产生危害。
知识点3: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知识点4:常用的化学仪器及用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1.可用于加热的仪器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等2.用于称量或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等取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等3.用于取用药品或夹持的仪器夹持:铁架台、试管夹等4.其他仪器:漏斗、集气瓶、玻璃棒等。
知识点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取用方法(1)固体的存放和取用①存放:存放在广口瓶中;②取用工具:药匙(可用纸槽代替)或镊子;③取用方法:把固体放进试管时,现将试管平拿,将药品放入试管底部,再慢慢竖起来。
(2)液体的存放和取用①存放:存放在细口瓶中。
②取用方法:a.倾倒法: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b.量取法:根据量取液体的体积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
先倾倒,再滴加。
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平,使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大俯小) c.滴加法:取用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
滴加时要保持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
3.给物质加热热源:酒精灯酒精灯的使用(1)使用酒精灯前检查灯芯是否烧焦,酒精少于1/4时应该用漏斗添加。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2)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3)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用于加热,焰心温度最低。
初中化学教案第一章
初中化学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3. 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4. 能够正确运用化学术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基本概念的掌握;
2. 物质分类方法的理解;
3. 化学术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物质的分类方法;
3. 化学基本概念的介绍;
4. 化学术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进行相关讨论。
3. 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介绍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4. 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并展示一些实验进行说明。
5. 教授化学术语的运用,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化学术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6. 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澄清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五、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
3. 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并能正确运
用化学术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深化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
沪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1 认识化学科学
感悟新知
误区警示:
化 内涵
学
研பைடு நூலகம்
究
的
内 容
外延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转化及应用 开发新能源 研制新材料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环境
……
知1-练
感悟新知
题型2 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知1-练
例2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如图1 中甲所示) 进行了改进。如图1 中乙所示,试管中有一张每隔2 厘
知3-练
例4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C ) A.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 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 化学的发展只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D. 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 人类粮食危机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题秘方:紧扣“化学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进行解答。
5. 化学科学在提取生物药物、研制合成药物、防治传染病、治 疗疾病、保持健康和延长寿命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3-讲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的作用:
化学可以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但如果不控
制化学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也会给人
类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感悟新知
考向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实验 结论
微观粒子在不停地运动
感悟新知
知1-讲
3. 化学可以创造出性能各异的各种新材料,满足人类 不断增长的需求。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知1-讲
探究微观粒子运动的创新实验
如图所示,滤纸条上用酚酞溶液滴了若干个“点”,
试管口的棉花滴有10滴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课时
1
授课累计
1
1.1 生活与化学
教学 目标
1.学习观察身边的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现象,能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描述(了解)。 2.初步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了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化学学习的内容 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
一、 引入新课:
学生第一次走进化学课堂,一开始心理上就会对化学产生好奇和很多疑问,这一 点对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课堂上自始至终应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并且要不断使 其强化。
可以引导由学生概括出来。板书或投影“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说明“观察、实验、探究、学会提出问题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演示“喷雾写字”等有趣实验(补充如“烧不坏的手绢”等)。指导学生如何
观性能各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吗?
2.人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由哪些面料制成的?这些面料各有什么特点?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次备课
因是什么?
5.你能列举出一些药品的名称和它们的性能吗?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6.你知道以上这些物质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7.你知道生命现象与化学有什么关系吗?
8.除了以上这些物质,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化学物质?(结合检查站),就这
些物质,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教
以上这些思考题,通过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学生能举出一些相应的例
学
过 子、性能,对“为什么?”学生不可能说清楚,这主要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强
程 化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同时为
后面的内容(化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铺垫。
阅读后,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有条件的,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适时地
投影相关的图片、展示一些实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化学世界一、知识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部分基本实验器具二、重、难点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疑点:物理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三、教学过程1、介绍初中化学的主要学习内容1)有大家每天都会接触的空气和水2)也有常听说的一些金属,铁、铜之类的3)还有大家可能听说过的酸和碱这些溶液4)当然除了这些具体能看见的物质,也少不了化学研究的本质部分,包括元素、原子与分子,这样抽象一些的知识了2、让大家举例生活中的与化学有关的内容、说说对目前对化学的认识1)3、结合大家所拿元素表,解释大家所举例子;再做一点补充、总结1)不少人知道,吃水果或饮服1--2两干净的食醋可以解酒。
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使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得以缓解,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杂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
2)鸡蛋+豆浆降低蛋白质吸收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2)常见的治胃病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的凝胶液或干燥凝胶,在医疗上用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
3)水瓶或者水壶里的水垢(mg盐、ca盐)4)在我国,人们习惯于把味道分成酸、甜、苦、辣、咸“五味”。
酸味是各种有机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所致,酸味的强弱决定于氢离子浓度的大小。
食醋中大约含有3%—5%左右的醋酸,酸菜中含有乳酸,水果、饮料或糖果中的酸味,来源于组成它的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以及维生素C等成份。
甜味是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糖类物质引起的。
制作糕点、饼干、冰棍、冰淇淋时,还常常加入适量糖精,以增加甜度。
糖精的化学名称叫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它的甜度是白糖的500倍左右,不过它没有营养价值,只能刺激人的食欲。
含有生物碱的物质多数具有苦味,像黄连、可可等。
茶叶中含有5%咖啡碱,茶水越浓,其味越苦。
辣椒含有辣椒素,大葱、大蒜中含有蒜素,生姜中含姜油酮,芥末和萝卜的辣味来自芥子油,胡椒含有胡椒碱。
谁都知道,食盐是咸的,当化合物里同时含有一价阳离子和一价酸的阴离子时都有咸味。
例如钾、钠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
对于不能食用盐的肾脏病患者,可食用也能产生咸味的苹果酸钠盐来代替。
除了这“五味”以外,味道中还一种,就是涩味,某些水果如柿子、李子中因含有鞣酸而具有涩味。
总之,味道是食物里含有物质对味觉神经的化学-物理刺激作用,而引起的不同感觉。
5)电池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
干电池:Zn+2MnO2+2NH4Cl=2MnO(OH)+Zn(NH3)2Cl2特点:价格便宜体积大,电容较小一次性,有污染。
铅蓄电池:Pb+PbO2+2H2SO4=2PbSO4+2H2O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电压叫稳,安全可靠,但是体积大,H2SO4使用不变镍铬电池:新颖的类似干电池的二次电池,与太阳能电池配套使用,作通行卫星电源Cd+Ni2O3+3H2O=Cd(OH)2+2Ni(OH)2燃料电池如:2H2+O2=2H2O特点:燃料化学能利用率70%,节约金属(大量),产生电流不平稳,要特殊催化剂,价格昂贵,用于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尖端技术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6)银氧化变黑4、通过例子,引入物理来进行比较1)研究物质的不同方面(地面、地球)2)物理:光的传递路线,玻璃的折射作用;化学:发光的原因,玻璃的组成5、通过比较,引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观察实验的方法:变化前的颜色、气味、状态,变化时发生的主要现象(如发光、发热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
6、从现象出发比较物理和化学,分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和联系:(1)本质区别:变化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2)过程现象:变化过程中是否伴随下列现象,发热、发光、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据。
)(3)与物理变化的联系:都是物质本身性质的体现。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a.镁在空气中燃烧:点燃镁和氧气氧化镁b.加热碱式碳酸铜:点燃碱式碳酸铜氧化铜 + 水 + 二氧化碳7、根据现象发掘原因,探索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热稳定性、氧化性等。
练习: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E、木棒受力折断。
8、化学基于实验,认识一些常见的基本实验器材1)试管用途: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注意: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锥形瓶用途:①加热液体。
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
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注意:使用锥形瓶时,液体容积也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
4)蒸发皿用途: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注意: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5)胶头滴管用途: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应在容器上方(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造成污染)。
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⑤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6)量筒用途: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注意:①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②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③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④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同时视线与液面的最低点也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7)托盘天平用途:称量物体的重量,一般精确到克。
注意:①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
②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
③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④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8)集气瓶(瓶口是磨毛的)用途: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9)漏斗用途: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0)试管夹用途: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注意: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试管口1/3~1/4处。
11)铁架台用途: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注意:使用试管时,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12)酒精灯注意: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若长度不够,应当更换,还要检查灯芯顶端是否已经烧焦或变黑,应适当剪去烧焦部分,并用镊子调整灯芯的高度。
②检查酒精的量是否合适,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4,也不能超过2/3(因为超过2/3时,容易因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少于1/4时,因酒精少,既容易烧焦灯芯,又容易在灯内形成酒精与空气的易爆炸混合物)。
同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③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④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⑤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⑥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⑦万一燃着的酒精灯翻到,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四、巩固练习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 )A、物质B、物体C、运动D、实验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c )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3.、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b )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4、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b )A、挑选原料B、加碱燕煮C、竹帘捞纸D、剪裁纸张5可以用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b )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6准确量取7mL水,应用( b )A、50mL量筒B、10mL量筒、滴管C、托盘天平D、50mL量筒、滴管7、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d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8、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c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9、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d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10、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以及 ,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