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和史学的关系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经史之学和文史之学是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学科分支。
两者相辅相成,在历史建设与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史之学是指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形成具有一定体系和特点的学科。
经学即儒家经典的研究与传承,是中国古代社会传统价值观的核心。
史学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经史之学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推崇古人的思想智慧,并通过研究经典文献和其他历史资料,形成对历史的总结和解释。
经史之学是研究历史的基础,是对过去经验和智慧的汲取,对未来深思熟虑的重要条件。
经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继承古人的思想智慧,以及对人性、道德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以及引导我们未来的走向。
经史之学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的研究可以激发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文史之学是指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研究,强调对历史文化的解读和传承。
文学即对文化作品的研究和创作,是人们对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史学则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研究,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环境的解读。
文史之学将文化和历史结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史之学是对历史文化的诠释和传承,对于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学的研究和创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读和艺术创作,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敬意和传承。
史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历史文化的脉络和规律,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环境的解读。
文史之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的力量,促进人文关怀和文化创新。
经史之学和文史之学是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学科分支。
经史之学强调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的研究和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规律。
中国史学史 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中国史学史1、经学与史学的关系(1)从学科上说,经学与史学经历了先秦时期的同源相兼、相互难辨,汉代开始分化,隋唐正式分离,宋明清各自发展成熟的过程。
从思想上说,经学与史学始终相互影响。
先秦时期“六经”亦经亦史,一方面孔子创立儒学,整理六经,后世据此为经典,训释传记,逐渐形成经学,另一方面,“六经”作为上古三代时期的“先王正典”,本身就是重要的史料,其中的《尚书》《春秋》实为先秦史籍之源。
汉代人史经不分,据《汉书·艺文志》可知,史籍依附于经书“六艺略·春秋家”下,出现“史附于经”的现象;但实际上,西汉时把儒家典籍奉为经,经学已正式产生,史学也随着《史记》《汉书》等巨著的出现暂露头角。
司马迁提出“成一家之言”,实际开始了经史分离的过程。
魏晋时期,曹魏时荀勖《中经簿》分书为甲乙丙丁四部,经在甲部,史在丙部,……隋唐,《隋书·经籍志》分书为经史子集四部,史部又分十三目,史学从经学的分离在目录学上反映出来,又出现了刘知几的《史通》和杜佑的《通典》,都是史学发展中居于创造性的成就,从学科上说,史学从经学中分离出来。
但是经学的思想或原则却作为知道思想渗透到史学当中。
宋代,经、史学并行发展,经学兴盛且义理化,史学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史学对理学发展的来讲,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观本身就是时代哲学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经学对于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史学思想的指导上。
清朝,经学和史学都很发达,却紧密结合。
(2)经学对史学的意义:保存了古代原始文献,反应历史的方面较多,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古史,但都是有限度的(3)史学对经学的意义:提供史料,提供对古文献的解释,提供整理古代文献的方法(4)经史关系密切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力图在史书中贯彻儒家经典的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另外,经学与史学有着重视传统、注重考史、经世致用的相通之处2、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史学发展的关系。
经学与史学的互涉:经史关系之反思——以《春秋》经传“召陵之会”的考辨为例
在 中国传统学术上 , 史学和经学虽然是两 门不 同 的学问 , 但两者的关 系非常密切。 就史学而言 , 其较注 重“ 事” , 经学更注重 “ 道” ( 或“ 理” ) 。 明代王守仁说: “ 以
第2 9 卷 第2 期
V0 1 . 2 9 No . 2
廊 坊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l a o f L a n g f a n g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但是不多 。 其 中并无微 言大义。 如果非要说《 春秋》 中 有 书法 , 那也是 太史的责任 , 是 当时的一种普 遍舆论 使然 。 实 际上 , 即使认 为 《 春秋 》 为 单纯 的史 书 ,
其 里面也有 “ 史义 ” 的存在 , 这 种“ 义” 表 现为史 官记 事 的方 法 、原 则及 隐藏 在 文 字背 后 的深 层 价值 观
但 实际上 , 两者还是有 区别 的 。就经学 而言 , 其 以儒家 经典 为准绳 , 以求 经学 之真 ; 就史 学而言 , 其 以史实为准绳 , 以求史学 之真。 既然两者所遵循 的准 绳不同, 两者所求 之真相 异 , 那么 , 经史 如何能 够 同
一
念。 这种 “ 义” , 我们可 以称之 为“ 史 义” 。
于其 中。 关于此处孔子所取之“ 义” , 如果认为《 春秋》
是经 , 此处之“ 义” 当然应指“ 经义” 。 到 了现代 , 学者 们对 《 春秋 》 的性 质提 出 了新 的 看法 , 认 为其 是鲁 国 旧史 , 作 者 是鲁 国史官 , 孔 子用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中国古代史学)【圣才出品】
第11章中国古代史学11.1复习笔记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的民族,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学家,丰富的历史典籍,完备的修史制度,优良的史学传统。
1.发展历程(1)史学的源头文字出现前,先民对历史的记忆、认识和传播,依靠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这种远古的传说是史学的源头。
(2)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出现了文字,使历史记载成为可能。
①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
a.卜辞殷、周奴隶主贵族占卜的记录,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故称甲骨文。
b.金文铸在铜器上的铭辞,因此也称为铭文、钟鼎文。
c.特点卜辞和金文的记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记载的基本因素,被看做是历史记载的萌芽。
负责记载的史官是最早的历史学家。
②《尚书》较早且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记载殷、周王朝的大事。
③《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
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④诸侯国国史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国史。
a.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春秋》。
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孔子开创私人讲学和私人撰史之风,开拓了中国史学的道路,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史学家。
b.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很大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3)秦汉时期是中国史学的成长时期,本阶段史学的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出现。
①《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群像,奠定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②《汉书》班固因《史记》而撰《汉书》,断代为史,开创皇朝史撰述的先河。
此外,荀悦的《汉记》是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4)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史书极其繁富,门类广泛,史学真正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蔚为大观。
史学独立的历史进程教学课件
2、纪传编年二体优劣之争
• 断代纪传体的确立。 ➢ 班固的《汉书》,因《史记》纪传体,而改通史为断代史。
断代纪传体则符合家天下、一朝一姓的特点。
➢ • 编年体的成熟完善。 ➢ 荀悦《汉纪》发展《春秋》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断
代的规模具备的编年体。 用连类列举法,克服编年之不 足。
• 二体优劣之争。 ➢ 编年优:干宝著书,盛誉左丘明,深抑司马迁。他说:
➢ 白寿彝《刘知几》:“他是唐代的大 史学家、大著作家”,“封建社会前期史 学的殿军”。(《中国史学史论集》
➢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史通》 “是划时代的史学批评著作”,它的问世, “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自觉 阶段,是史学思想发展和史学理论建设的 新转折。”(309页)
2、史才三长:才、学、识
➢干宝释“五志”说:“体国经野之言则书 之,用兵征伐之权则书之,忠臣烈士孝子 贞妇之节则书之,文诰专对之辞则书之, 才力技艺殊异则书之。”盖所谓“审正得 序”,而能够去史不胜史之弊。
➢蒙文通说:“邓、孙之说既亡,沈(约)、 魏(收)之书又略,于后言史例者,唯魏 澹耳。” 魏澹的说法见《隋书》及蒙文通 《中国史学史》。
➢ 《隋书·经籍志》史部既有范晔《后汉书》, 又有《后汉书赞论》4卷。隋朝魏澹著《魏书》, 除12纪、78传外,还“别为史论及例一卷” (《隋书》本传)。
➢ 由于重视史论,在集体编修的史书中,主编 者常常要亲自撰写这一部分内容。如梁武帝“又 造《通史》,躬制赞序”(《梁书》卷三《武帝 纪》)唐初官修五代史,“受诏总加撰定,多所 损益,务存简正。《隋史》序论,皆征所作, 《梁》、《陈》、《齐》各为总论,时称良史。” (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唐修《晋 书》,先后参与者达20多人,只因唐太宗为宣帝 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写了史论,所以 《晋书》就题为“御撰”。
章学诚《文史通义》
章学诚《文史通义》导读: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清朝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
章学诚出身于读书人家庭,其父章镳,是乾隆七年进士。
章镳举进士时,章学诚只4岁。
一般情况下,读书人进士及第后即可为官,而章镳却在家乡以教书为生,整整10年。
因此,章学诚从小在其父的精心教养下,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
章学诚14岁时,其父才到湖北应城任知县,由此他亦随父到应城,并拜柯绍庚为师。
章学诚幼时并不聪明,且身体多病,14岁时《四书》尚未卒业。
至十五六岁时,读书绝呆滞,日不可三二百言,犹不能久识。
为文则虚字多不当理。
21岁以后,学识见长,纵览群书,尤好史部。
23岁始出游学,赴北京应顺天乡试,没有考中。
第三年又应顺天乡试落选,遂入国子监读书。
乾隆三十年(1765)三上京师应顺天乡试,又落第。
但他被同考官沈业富看重,被聘到家中当塾师,开始他的教学生涯。
自从他为沈家塾师,始有机会结识京师名流,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翰林院编修朱筠。
章学诚拜朱筠为师,学习古文,并与邵晋涵、周永年、任大椿、洪亮吉、汪辉祖、黄景仁等学者交游。
乾隆三十三年,他又应顺天乡试落榜。
是年因其父卒,他必须分出精力来养家糊口。
34岁时,朱筠为安徽学政,章学诚与邵晋涵、洪亮吉、黄景仁等人皆从之游。
是年他开始撰写《文史通义》。
章学诚39岁时任国子监典籍。
40岁时才中顺天乡试举人,次年成进士。
然而,他以为与时俗不合,不愿做官,故此依然寄食官宦之家做塾师,一边教学,一边著述。
乾隆四十六年他离开户部尚书梁国治家到河南谋事。
事未谋成,却中途遇盗,行李及平生著作尽失。
由此生活无着,只得暂回直隶肥乡县主讲清漳书院。
后来又移家至永平县(今河北卢龙县)主讲敬胜书院,继续撰写《文史通义》。
自此以后,他或受聘编写县志,或主讲书院,以讲学著述为业。
他先后主讲于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文正书院,后来经友人推荐入毕沅幕府。
时毕沅以湖广总督暂留任河南巡抚,对章学诚很器重。
宋代理学与史学的关系综述
宋代理学与史学的关系三例一、宋代以理论史的典范之作——《唐鉴》范祖禹之所以能够写出《唐鉴》这样的史学名著,与他的家庭氛围与师友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他的伯祖父范镇(1008~1089)曾参与《新唐书》的编修,并与《资治通鉴》主编司马光关系密切;缘此之故,长期受到范镇“抚育教诲”1的范祖禹对唐史也甚感兴趣并相当熟悉,从而得以被司马光选入《资治通鉴》局,编修《唐纪》部分。
而正是在编修《资治通鉴·唐纪》的基础上,范祖禹又深受当时新兴的理学思想的影响,“折以义理”,著成义理史学的名篇《唐鉴》。
因此,在论述范祖禹《唐鉴》之前,这里先对范镇参修《新唐书》和范祖禹与修《资治通鉴·唐纪》的情况略做叙述。
(一)范镇对《新唐书》、范祖禹对《资治通鉴·唐纪》编修的贡献《新唐书》的修撰,始于庆历五年(1045年)五月,宋仁宗诏命宋祁、王尧臣、张方平、余靖为同刊修官。
同年闰五月,又诏命“大理寺丞、馆阁校勘范镇”与曾公亮、赵师民、何中立、宋敏求、邵泌“并为编修《唐书》官”,《新唐书》书局正式成立。
皇祐元年(1049年),宋祁被任命为“刊修官”,当时编修官有王畴、范镇、吕夏卿、宋次道四人。
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欧阳修也被任命为“刊修官”。
后来,又加刘羲叟、梅圣俞为编修官。
嘉祐五年(1060年),设局编修历时17年的《新唐书》完成。
《新唐书》虽以“刊修官”欧阳修、宋祁署名,但实际上编修官范镇、王畴、吕夏卿、宋次道、刘羲叟、梅圣俞6位做了大量工作和重要贡献。
先是协助宋祁完成列传,继后又协助欧阳修完成志、纪、表。
在编修过程中,“宋祁、范镇到局各及十七年,王畴十五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并各十年以上”。
而宋祁在这17年中,曾出京为官,离开书局(但仍为刊修官);欧阳修则是至和元年到局,故自始至终参加《新唐书》修撰的编修官只有范镇一人。
范镇在编修《新唐书》中的具体分工不甚清楚,但他长期在局,勤恳修纂,贡献卓著。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与史学的互动及其特点
作者: 李传印[1,2]
作者机构: [1]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武汉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学习与探索
页码: 146-15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8期
主题词: 魏晋南北朝;经史关系;史学史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相对于汉代来说呈现衰微之势,依附于经的史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机会,逐渐离经自立。
与此同时,文史相别,子史换位,史学完成升格,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范式,并占据次于经的学术位置。
但是,传统经学及玄学化经学继续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史学的发展,使此期史学仍然充满着经学气息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经学与史学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促进了经学的革新和史学的多途发展。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历史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A、考古挖掘B、历史比较法C、田野调查D、生物统计分析2、以下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认为历史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B、强调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经济基础的变革C、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决定作用D、主张历史事件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进行的3、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年?A、1894年B、1898年C、1900年D、1905年4、题干: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学之父”?A. 埃德蒙·伯克B. 乔治·维柯C. 赫罗多特D. 查尔斯·狄更斯5、题干:以下哪个时期被称之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A. 公元前5世纪B. 公元前3世纪C. 公元5世纪D. 公元9世纪6、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发明”?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互联网7、从汉朝到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学的主要特性是()。
A、律例编纂学为主B、经学与史学相结合C、史学理论著作增多D、私人编纂历史书籍为主8、唐宋时期,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出现专门的历史学教育体系B、私家编纂历史的兴起C、编年体史书的成熟D、大量编纂地方志9、关于朱熹的历史学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张史书应当忠实于史料,反对主观臆断B、认为历史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直接从历史中寻找治理国家的法则C、强调历史记载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提出了“通变”的历史观D、提倡史学与理学的结合,认为历史变化有其内在逻辑,可以从历史中寻找规律10、【问题】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纪年方法?A. 甲子纪年法B. 公元纪年法C. 支干纪年法D. 年号纪年法11、【问题】以下哪位学者提出“春秋三传”的说法?A. 刘歆B. 皮锡瑞C. 胡适D. 康有为12、【问题】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开始瓦解?A. 春秋战国时期B. 魏晋南北朝时期C. 唐朝末年D. 宋朝初年13、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13题:中国古代史中,以下哪位皇帝被认为是“贞观之治”的代表人物?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成祖14、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14题:以下哪一部著作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之一?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资本论》第一卷D. 《国家与革命》15、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15题: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抗日战争胜利B. 解放战争胜利C.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D.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四大经典之一?(3)A、《论语》B、《史记》C、《汉书》D、《后汉书》17、哪位历史学家提出了“天下为公”这一概念?(3)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8、唐代哪位历史人物被推崇为“中国古代状元之首”?(3)A、杨素B、王维C、孙伏伽D、祖冲之19、关于“二十四史”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编年体史书B. 包括从《史记》到《明史》共计24部史书C. 每部史书都有自己的断代性质D. 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0、以下哪位学者在20世纪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A. 康德B. 海登·怀特C. 托马斯·马尔萨斯D. 戈尔 Dai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史料:以下为关于唐朝历史的一段描述:“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贞观之治’,重视文化教育,选拔贤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发展。
潍坊文化资源
引言人们认识世界,总是由近及远,由熟悉的事物到不熟悉的事物。
古今许多建树卓著的文学家、学问家,往往从对自己生活地方的风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入手,多识前言往行,师法借鉴,推广引申,触类旁通,渐进渐远,从而取得其辉煌成就,走入永恒行列的。
孔子作《春秋》,为天下后世立法,而梁启超称之为“方志之滥觞”[1];鲁迅为现代文学泰斗,而以绍兴文献自任,不仅纂《会稽郡故书杂辑》,其经典之作《祝福》、《阿Q正传》等,也取材于故里见闻。
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一生兵法权略,心术政术,得益于其同乡曾国藩及岳麓学人者,亦非鲜浅。
章学诚“地近则易核”[2],不仅适应于方志编纂者,对一般的文化工作者,也很有启发。
潍坊地处中华文明木本水源的山东中部,地兼先秦齐、鲁、杞、纪、莱等国,汉青、徐二州的北海、琅琊、齐数郡,自古贤豪辈出,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深厚博大。
要在一篇文章中全面介绍潍坊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文仅列举潍坊文化几道重要矿脉,以期举一反三,抛砖引玉。
一、经学经学是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也是秦汉以来中国学术的主要形式,是塑造中华民崇尚和谐,厚德宽容、高瞻远瞩、聪明睿智等优秀品格的最重要的思想体系。
在经历了“五四”以来矫枉过正的“西化”的冲击、解构以后,人们认识到,承续中华文化慧命,必须对经学这份伟大的遗产进行批判的继承。
潍坊地区的经学,曾在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秦、两汉之际,这一带曾是经师之堂奥,儒林之渊薮。
孔子的得意门生、女婿,诸城人公冶长家学心传,直接圣人,他对这一地区儒学,自有开创之功。
后来则无论齐学、鲁学,还是今文、古文,大都能在这里找到其代表人物。
传《易》者有孙虞、王同、梁丘贺、梁丘临、鲁伯、邴丹、王横、郎宗、郎顗,传鲁《诗》者有王扶;传齐《诗》者有今文经学宗主伏氏子孙(伏理、伏堪、伏黯、伏隆、伏恭、伏无忌等)、师丹、皮容。
传今文《尚书》者,有伏氏子孙、殷崇、牟融。
中国经学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经学思想史读书笔记(1)1.经学与史学对于经史关系的说法,主要有王阳明与章学诚:“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易》是包牺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
”(《传习录上》)“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文史通义)卷一《易教上》)“六经特圣人取此六种之史以垂训耳。
”(《章氏遗书》卷九《报孙渊如书》)结论:(1)六经原本是史籍;(2)六经所述内容无可置疑都有其历史的真性。
(3)经重价值判断,史重事实判断。
之所以出现经史纠结的原因是由于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创教立言,不是以“一己之心思,离事物而特著一书,以谓明道”(《文史通义》卷一《易教上》),空讲伦理道德,而是藉助先前的文献,来阐发他的价值理念。
因此,以述史而寓教,史由此上升为经。
经与史的重要区别在于:“史之贵实”,以保存历史真实为第一义;而“经之贵义”,即使是述史,其目的亦在“彰善瘅恶”。
在经学家那里,价值判断要高于事实判断。
——因此,经学的根本立场主要并不是追询历史的真实,而是追询价值的真实、意义的真实。
乾嘉学者说经主张“实事求是”、“六经皆史”,实际是以一种考古学的态度解释六经,将经学转为史学,视经文为史料,这是对传统的儒家经典的一种降格。
这种做法的特殊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经学思维方式,中断“通经致用”的传统。
它提出这样一种可能:通经不必致用,致用不必通经。
经学因此失去社会功能,使儒家经典由社会政治学的指向变而为历史博物馆的内容。
经典的生命在于意义的阐释。
乾嘉如日中天,其实正是以极端形式进行经学解构。
2.经学与政治经典作为现实政治依据具有权威性,因此,是否“依于古”便成为政权合法性基础之一,秦由于变郡县而亡被归咎于“不法古”,但郡县制又是大一统帝国势不可挡的,汉朝也面临这个问题,因此,汉朝如何运用诠释经典,改造经典则成为关键,董仲舒学说应运而生。
《汉书》中经学、史学、文学的互动
改《 史记 》中 《 禅 书 》 《 祀 志 》 首 句 为 封 为 郊 , “ 洪范 》 《 八政 , 日祀 ” 意 与上 同 。 三 ,
改《 史记 》 天 官书 》 《 《 为 天文 志》 。首段 为 : 凡天 文在 图籍 昭 昭 可知 者 , 星 常 宿 中 经 外官 凡百一 十八 名 , 数七 百八 十三 星 , 积 皆有 州 国官宫物 类之 象。其伏 见蚤 晚 , 正存 亡 , 邪 虚 实阔狭 , 五 星所行 , 及 合散 犯 守 , 陵历斗食 , 彗 孛 飞流 , 日月薄食 , 晕适 背 穴, 珥虹 娩 , 抱 迅 雷风袄 , 怪云 变气 : 皆 阴阳之 精 , 此 其本 在地 ,
中起 作用 形成作 品某 方 面 的规 范 , 互 相 制 约连 又
接 , 学思 想 是 暗 在 的 指 导 思 想 , 《 书 》 不 经 但 汉 并 以经 书标 榜 , 汉 书 》以史 学 自命 , 文 为 表 现 。 《 以
从力量 上讲 , 学 贯 穿 于 《 书》 种 体 裁 中 , 经 汉 各 各 个人 物 中 ; 史 学 的结 构定 下写 作 的格局 , 其 文学 因 素最 弱 。相 对来 讲 , 学对 史学 的影 响 , 经 比经学 对
先讲 天上 星 星 皆为 各 地 物 象 , 各地 有 失 政 处 则“ 自变 见 于 彼 ” 以彼 之 行 以 应 地 之 形 , 是 有 , 就 纹理 后 为 形 。许 慎 解 “ ” “ , 画 也 , 交 文 为 文 错 象
文 ” 解 “ ” “ , 形 也 , 乡 开 声 ” 解 乡为 。 形 为 形 象 从 ,
而 上 发 于 天 者 也 。 政 失 于此 , 变 见 于彼 , 则 犹
儒学的思想发展变化总结
儒学的思想发展变化总结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其思想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下面,我将对儒学的思想发展变化进行总结。
儒学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他提出了“仁”的概念,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孔子的思想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的塑造,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积极影响。
然而,在后来的几百年里,儒学的思想逐渐分化出了不同的流派。
在汉代,儒学开始发展成为一种官方的学术体系,形成了“经学”和“史学”两个主要流派。
经学强调经典的研究和注释,注重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守护;而史学注重历史的研究和记载,强调了对历史文化的重视。
这一时期的儒学强调对经典和传统的尊崇,注重对礼仪和仪式的恪守。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晋时期的思想家王弼提出了“性即天下”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与天地万物一体,主张通过自我实现和达观来追求自由和自在。
这一时期的儒学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思考,开始与道家、佛教等思想进行交流和融合。
到了唐代,程朱理学逐渐崛起,成为儒学的主导思想。
张载、程颐、程颢等人的思想影响了整个宋代乃至明清时期的儒学。
程朱理学强调“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一种无所不在的本体力量所驱使,人作为万物的一部分,应该与天地之道相合。
这一思想体系与前期儒学的礼制和仁义有所不同,注重对宇宙的整体观察和人的自我实现。
明清时期,王阳明提出了“心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灵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心灵的觉醒和自我反省,才能实现真正的道德修养。
这一思想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儒学朝向更加内省和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总结起来,儒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可以概括为:孔子的仁义道德观念-汉代的经史学-魏晋的性即天下-唐代的程朱理学-明清的心学。
这一过程中,儒学的思想逐渐与其他学派进行对话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元的观点和理论体系。
儒学思想在中国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社会秩序、政治伦理和个体修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仍然在今天继续发挥着作用。
国学入门基本知识
国学入门基本知识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包括经学、史学、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国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国学入门的基本知识。
一、国学的起源和发展国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涵盖了经、史、子、集、诗、礼、乐、易、春秋等多个方面。
在宋代,国学达到了巅峰,形成了“经史子集”四大类经典,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
明清时期,国学逐渐式微,但仍有一批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传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再次受到关注和重视。
二、国学的主要内容1. 经学:经学是国学的核心,包括《五经》和《十三经》两部分。
《五经》包括《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乐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 史学:史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正史和野史。
正史是指官方编纂的历史书籍,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野史是指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3. 文学:文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词、曲、赋、文等多种文体。
其中,唐诗宋词是国学中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4. 哲学:哲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种哲学思想。
其中,儒家思想是国学中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5. 艺术:艺术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其中,京剧、昆曲、评剧等是国学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三、国学的价值和意义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国学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价值。
唐代经学的发展
唐代经学的发展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经学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得非常迅速。
唐朝的经学家主要是著名的孔颖达、韩愈、李德裕等人。
孔颖达是唐代著名的经学家,他是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贡献是整理了《周礼》等经典,使其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
同时,孔颖达还提出了“观时维新”、“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对唐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韩愈是唐代另一位著名的经学家,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经义和文学方面。
他主张重视经义的研究和实践,认为经义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同时,韩愈还特别注重文学的修养和表达,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李德裕则是唐代经学发展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经史通义”,即经学和史学应该结合起来,相互印证。
他的学说在唐代经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经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唐代经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儒家学说的发展,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清代翰林生活的课程包括
清代翰林生活的课程包括
清代翰林生活的课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文科课程,包括经义、史书、诗赋、礼记、乐律等;另一种是科技课程,涉及天文、地理、
气象、医药、农艺等。
文科课程是翰林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经学、史学和
文学。
其中,经学是重点,在考试中占有重要比例。
经学主要说的是
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还包括
经义、礼制、兵法等。
学生需要熟记经典,理解其中的含义,并能够
用自己的语言加以阐释。
史学主要是学习史书,如《史记》、《汉书》、《宋史》等。
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代政治制度、风俗习惯、人物故事等,同时也可以加强对经学的理解。
文学是一种美学,
翰林生也需要学习诗歌、赋文等,掌握一定的文学修养。
科技课程也很重要,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现代人认
为基本常识的知识。
例如,天文学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天文现象及其
规律,如日食、月食、星宿等;地理学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各地地貌、地理位置等;气象学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天气规律、预报技巧等;医
药学方面,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功效及用量;农艺学方面,学生需要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及耕种方法。
总之,清代翰林生活的课程非常丰富而繁重,需要学生们花费大
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记忆和理解文化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学与史学
作者: 刘桂生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历史系,100084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化研究
页码: 4-5页
主题词: 经学;史学;孪生兄弟;“义理”;史书体例;概念;纪传体;释道;中国哲学
摘要:大家知道,经学和史学是同出一源的两门学问,象孪生兄弟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它们又各有自己的领域,可说是“双峰对峙,两水分流”。
史学中的“义理”出自经学,“史联”源于官守,“史例”出诸“诸礼”,就是史书体例(如纪传体)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本纪”、“列传”等等,和经学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就以“列传”这个概念作例,分析其中所包涵的经学因素。
刘知己在《史通·列传》中对这个概念这样解释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学和史学的关系
通过上了一学期老师的课我了解到很多知识,现在就来谈谈“经学和史学”的关系。
把今天的《论语》解读导入到经学的传统中来并不是不可以。
但需要指出,问题首先是要区别一般历史学家对历史文献的解读,和经学对儒家经典的解读,而不是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区别。
经学之为经学首先是你得把你解读的东西看作“经”,而不是历史学家眼中的一般历史文献。
前者是有非常明确的价值立场和态度,后者只是一般知识上的了解。
即使是反对儒家的人他当然也可以去解读儒家经典。
但是,并不是说凡是用考据训诂方法解读《论语》和儒家其它经典的都是古文经学。
古文经学也不是只把《论语》和儒家其它经典当作一般历史文献来看待。
古文经学是汉代尊“六经”后考虑到典籍留传中的真伪和汉语流变的原因,一些学者发展考据训诂的方法来帮助人们理解经典意思的学问。
它追求的是理解要符合经典原意和文献真实,了解经典文献的形成及其流变,它强调考证上的依据和疏理。
当然,古文经学的考据训诂方法往往超出了经学,而对一般历史文献的了解都有意义。
但我们不能反过来说凡是运用考据训诂方法的解读都是古文经学的性质。
今文经学重视义理的阐发和“经”所具有的“为万世立法”及其教化依据的意义。
它非常公开地带有鲜明的价值立场,并传播这种价值立场。
“经”之所以为“经”,主要是在这一方面。
如果人类的生活不是需要价值和精神的意义世界,那么,把什么典籍作为“经”就毫无意义了。
也正是因为“经”对历史中的人们具有塑造和信奉其价值精神之意义世界的性质,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今文经学家对经典的意义阐释总是存在不断开掘其可能的意义空间和价值意义的努力,存在“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双向互动关系,从而使经学史呈现出一个民族心灵和思想世界的历史。
假如有人否认后者,甚至用“真”与“伪”来强调一个经典文本和人物的历史学性质,乃至公然藐视经学作为表达一个民族心灵和思想世界的意义,那么,这样的历史学研究就十分肤浅。
至少它不能看着是经学本身。
经学与史学相互为用,所结出的果实如何呢?在北宋灭亡之前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让现代人难以理解的政治文化情结就是:定都洛阳才标志着正统。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炀帝建东都、武则天建东都,从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来看,建都洛阳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甚至还要付出亡国的代价,那么这些君主为何还要建设东都。
这就和洛阳是天下之中,是正统王朝应该建都的理想地点的政治文化传统有关了。
洛阳之所以在古人心目中有如此之高的文化地位,并不是因为其自然条件,而是西周和汉朝统治者为了整合文化而大肆宣传的结果。
我们知道,我国文明的起源恐怕并不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起源于河洛地区,而是多元的。
处于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处于东南的良渚文化,处于西南的三星堆文化,处于西北的齐家文化,其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并不比同时期的河洛地带差。
这些差异很大的文化形态的并存,显然不利于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必须经过整合。
秦的历史更说明了比军事统一更为艰巨的是文化的认同。
所以,西周和西汉的统治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文化的认同。
这样,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河洛受命的地理观念就被制造并宣传,成为全体中国古人的常识。
生命科学学院
11310096
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