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从国际贸易向国际市场营销转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从国际贸易向国际市场营销转型(一)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marketing)是指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换而言之,国际市场营销是一种跨国界的社会和管理过程,是企业通过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以满足多国消费者的需要和获取利润的活动。

欧盟、美国与中国在纺织品贸易上的争端,使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进入了不确定甚至是危机四伏的“后配额时代”。在新的市场规则和环境下,化解中国纺织品在欧盟和美国市场中的困境,从国际贸易走向国际市场营销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新思路。但如何推进和实施这一国际市场营销战略转移,必须冷静分析。

贸易摩擦的成因

一、中国纺织品国际贸易产生的负市场效应

第一,企业与市场的隔离。目前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采用最低级的间接出口形式。生产厂家远离市场,接单生产。这种贸易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市场主导权。第二,产品的低档及其同质化导致市场的过度竞争,最后沦为价格驱动的市场。价格驱动是过度竞争的直接结果,过度竞争的前因是产品同质化。因此在一个价格驱动的市场中,目前提出限制低价产品出口的政策多半是没有成效的。

从长期来看,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使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陷入了市场负效应的循环。结果很可能是,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处境越来越糟糕,纺织品贸易的争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纺织品出口生产企业将长期被恶劣的市场环境所压迫。

二、欧盟、美国国际贸易环境的刚性

虽然中国政府与欧盟和美国政府进行了拉锯式的谈判,但目前很难看到贸易环境的变化,尽管这种谈判可能会缓和争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欧盟和美国纺织品贸易环境的刚性,通过谈判使他们改变纺织品贸易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进口国会随时根据形势设置新的诸如绿色壁垒、技术限制、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谈

判非常耗费时间,但企业的经营是耗不起的。

三、国内贸易政策对众多企业的压力

进入后配额时代,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意识到要改变纺织品出口企业的过度竞争。但采取的手段并非市场调节,而是用“看得见的手”——提高企业参加配额招标的门槛。从第一轮配额招标的结果来看,两万余家企业具有招标资格,但中标的企业只有三千来家,众多企业被挡在门槛之外。这意味着纺织品企业在国内受到政府无条件激励出口的政策优待时代已成为过去。

在刚性市场环境下,对于企业,成本较低的方法就是适应环境。顺着这一思路,企业通过经营战略和营销模式的转换——从根本上摆脱国际市场营销负效应和国内贸易政策的压力——方为上策。但这种转换不是改变做几单生意的买卖方式,是从贸易走向国际市场营销的经营战略和模式转变。这是一次需要众多企业参与的、生死攸关的长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