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合集下载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与HJ/T 75-2007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规定较HJ/T 75-2007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HJ 75-2017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CEMS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HJ 75-2017规定:第4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 75-2007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2017规定:第6条监测站房要求-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7.1.1.7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a项。

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b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斜梯(高于2米)和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20米)细化。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离地高度高于5米,设置Z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d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HJ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标准差异

HJ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标准差异

H J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 J T标准差异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与HJ/T 75-2007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规定较HJ/T 75-2007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①气态污染CEMS检测项目细化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增加了技术要求中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准确度细分;②氧气CEMS增加了示值误差、系统响应时间、零漂、量漂;准确度细化;③流速CEMS精密度、准确度要求变化;④①环境条件记录;②示值误差、系统响应时间、零漂、量漂引用标准;③准确度验收引用标准;④可溯源标气;⑤?①验收技术要求新增了气态污染物、颗粒物氧气示值误差、系统响应时间、零漂、量漂项。

②气态污染物、氧气、颗粒物准确度细化。

③新增了湿度准确度要求。

对技术验收要求提高,各项技术标准细化。

HJ/T75-2007规定验收检测项目仅有准确度要求。

17、新增了监测数据应由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直传要求HJ 75-2017规定:通信及数据传输验收监测数据应由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直传。

新增了监测数据应由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直传要求。

监测数据向监控系统传输应由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直传。

系统设计要求更高。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18、现场数据比对验收精确至一位小数HJ 75-2017规定:现场数据比对验收精确至一位小数。

上位机接收数据与现场机存储数据一致性,精确至一位小数。

系统数据设置要求细化。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19、联网验收技术指标要求变更HJ 75-2017规定:联网验收技术指标要求变更。

现场机在线率95%,每日掉线次数3次内,数据传输正确性要求精确至一位小数。

关于落实在线监测新规的通知

关于落实在线监测新规的通知

关于落实在线监测新规的通知
各单位:
2017年1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T75-2017 》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76-2017》,于2018年3月1日开始实施,原HJ/75-2007和原HJ/76-2007两个文件同时废止。

经现场检查及对照新标准要求(详见附件1),现已经联网、验收在线监测设备存在问题(详见附件2),下一步工作安排如下:
1、请炼铁厂对照附件2列出的伴热管线及采样探头不满足要求问题、NO2转换器、湿度监测功能性缺失问题、UPS供电问题,按照新标准要求进行改善;
2、请能环部(发电单元)根据附件2列出的NO2转换器功能性缺失、CEMS小房与采样点距离问题,按照新标准要求进行改善;
3、请炼铁厂、能环部发电单元制定问题改善计划,在5月15日前在附件2中填写改善完成时间,反馈能源环保部。

特此联络。

附件:附件1-固定污染源
烟气(SO2、NOX、
附件2-现有在线监
测存在问题明细.xlsx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XXXX
邮箱:XXXXXX
能源环保部
2019年5月6日
发:XXXXX
拟稿:XXX 审核:XXXXX 批准:。

hj75-2017正式版 验收规范 168

hj75-2017正式版 验收规范 168

hj75-2017正式版验收规范168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5-2017与HJ/T75-2007标准差异汇总:
1标准号差异
HJ 75-2017规定较HJ/T75-2007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
HJ75-2017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CEMS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
HJ75-2017规定:第4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75-2007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
HJ75-2017规定:第6条监测站房要求-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答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HJ752017年度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设计及HJT752007规范标准差异

HJ752017年度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设计及HJT752007规范标准差异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与HJ/T 75-2007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规定较HJ/T 75-2007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HJ 75-2017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CEMS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HJ 75-2017规定:第4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 75-2007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2017规定:第6条监测站房要求-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7.1.1.7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a项。

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b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斜梯(高于2米)和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20米)细化。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离地高度高于5米,设置Z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d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 (SO2 、NOx 、颗粒物 )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 与HJ/T 75-2007 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 规定较 HJ/T 75-2007 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 (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HJ 75-2017 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 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CEMS 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 75-2007 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HJ 75-2017 规定:第 4 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 75-2007 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2017 规定:第 6 条监测站房要求 - 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 75-2007 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变化HJ 75-2017 规定:第 7 条 7.1.1.7 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a 项。

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 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HJ 75-2017 规定:第 7 条安装要求 7.1.1.1 b 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斜梯(高于 2 米)和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 20 米)细化。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 规定离地高度高于 5 米,设置 Z 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HJ 75-2017 规定:第 7 条安装要求 7.1.1.1 d 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 7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 75-标准差异之欧阳歌谷创作

HJ 7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 75-标准差异之欧阳歌谷创作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与HJ/T 75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规定较HJ/T 75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 HJ 75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CEMS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 75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HJ 75规定:第4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 75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规定:第6条监测站房要求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 75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变化HJ 75规定:第7条7.1.1.7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a项。

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HJ 75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b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斜梯(高于2米)和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20米)细化。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规定离地高度高于5米,设置Z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HJ 75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d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规定中无此项。

8、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规则HJ 75规定:7.1.2.3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

前四后二由之前的颗粒物增加为颗粒物和流速;新增了新建排放源采样平台与排气装置同步设计、建设,及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

【每日一学】烟气含湿量和湿度的概念相同?均表示体积百分比?请看环境部回复

【每日一学】烟气含湿量和湿度的概念相同?均表示体积百分比?请看环境部回复

【每日一学】烟气含湿量和湿度的概念相同?均表示体积百分
比?请看环境部回复
关于湿度单位问题的回复
来信:
HJ_75-2017_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和HJ_76-2017_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中“烟气湿度”的提法及单位不一致,建议统一湿度的提法,并是否明确单位为体积比的百分数(vol-%、%vol或%V/V哪一个准确?)1、HJ_75-2017 P20页中Xsw的单位“%”是否应明确为体积百分比;2、HJ_75-2017 P31、34页中“Xsw-烟气含湿量”是否应明确单位为体积百分比;3、HJ_75-2017 P32页中“Xsw-烟气绝对湿度(又称水分含量)”提法是否正确,应为“烟气湿度,体积百分比,%”;4、HJ_75-2017中其它页面出现的有关湿度的提法、单位是否需要统一;5、HJ_76-2017P25 “Xsw-烟气绝对湿度(含水量),%”提法是否正确,应为“烟气湿度,体积百分比,%”;6、HJ_76-2017 P35中烟气湿度等单位为(%V/V),意思是体积百分比,在HJ_76-2017 9.1.9中提法为“烟气湿度,体积百分比%”
回复: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2017)中烟气含湿量和烟气湿度(水分含量)的概念相同,均表示烟气中水分的体积百分比,单位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自环保之家公众号。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 (SO2 、NOx 、颗粒物 )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 与HJ/T 75-2007 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 规定较 HJ/T 75-2007 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 (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HJ 75-2017 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 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 CEMS 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 75-2007 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HJ 75-2017 规定:第 4 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 75-2007 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2017 规定:第 6 条监测站房要求 - 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 75-2007 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变化HJ 75-2017 规定:第 7 条 7.1.1.7 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a 项。

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 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HJ 75-2017 规定:第 7 条安装要求 7.1.1.1 b 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斜梯(高于 2 米)和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 20 米)细化。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 规定离地高度高于 5 米,设置 Z 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HJ 75-2017 规定:第 7 条安装要求 7.1.1.1 d 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 (SO2 、NOx 、颗粒物 )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与HJ/T 75-2007 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规定较HJ/T 75-2007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 (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HJ 75-2017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 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CEMS 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HJ 75-2017规定:第4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 75-2007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2017规定:第6条监测站房要求-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7.1.1.7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a 项。

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b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斜梯(高于 2 米)和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 20 米)细化。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75-2007规定离地高度高于 5 米,设置 Z 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d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75-2007标准差异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 (SO2 、NOx 、颗粒物 )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 与HJ/T 75-2007 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 规定较 HJ/T 75-2007 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 (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HJ 75-2017 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 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CEMS 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 75-2007 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HJ 75-2017 规定:第 4 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 75-2007 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2017 规定:第 6 条监测站房要求 - 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 75-2007 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变化HJ 75-2017 规定:第 7 条 7.1.1.7 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a 项。

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 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HJ 75-2017 规定:第 7 条安装要求 7.1.1.1 b 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斜梯(高于 2 米)和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 20 米)细化。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 规定离地高度高于 5 米,设置 Z 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HJ 75-2017 规定:第 7 条安装要求 7.1.1.1 d 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 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 75-2007标准差异

HJ 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 75-2007标准差异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与HJ/T 75-2007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规定较HJ/T 75-2007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HJ 75-2017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CEMS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HJ 75-2017规定:第4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 75-2007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2017规定:第6条监测站房要求-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7.1.1.7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a项。

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b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斜梯(高于2米)和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20米)细化。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离地高度高于5米,设置Z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d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与HJ/T 75-2007标准差异汇总: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规定较HJ/T 75-2007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

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HJ 75-2017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和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

9.3.3.1条气态污染物和氧气CEMS验收,这两项是前提条件。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HJ 75-2017规定:第4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

在现场和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和转换要求。

HJ/T 75-2007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2017规定:第6条监测站房要求-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7.1.1.7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a项。

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和安全防护。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b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斜梯(高于2米)和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20米)细化。

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离地高度高于5米,设置Z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d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8、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规则HJ 75-2017规定:7.1.2.3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

前四后二由之前的颗粒物增加为颗粒物和流速;新增了新建排放源采样平台与排气装置同步设计、建设,及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

现场仪表在CEMS采样和分析探头安装,监测断面位置是否合理做好判定。

HJ/T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9、旁路增加烟温和流量HJ 75-2017规定:7.1.2.6旁路增加烟温和流量,HJ/T 75-2007规定中仅需增加流量。

10、新增安装施工要求HJ75-2017规定:新增了7.2 安装施工要求,7.2.1-7.2.10实际施工要求细化。

CEMS安装施工要求细化,对工程施工及验收提高要求和考核指标细化。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11、CEMS技术指标调试检测变化HJ 75-2017规定:第8条CEMS技术指标调试检测附录A。

主要变化有四点:①气态污染CEMS检测项目细化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增加了技术要求中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准确度细分;②氧气CEMS增加了示值误差、系统响应时间、零漂、量漂;准确度细化;③流速CEMS精密度、准确度要求变化;④增加了湿度CEMS准确度要求。

对于现场人员来说,CEMS技术指标调试规范化,各项指标变化,要求更高。

HJ/T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12、HJ 75-2017新增了技术验收条件HJ 75-2017规定:9.2 技术验收条件d项调试检测至少稳定运行7天。

新增了技术验收条件d项调试检测至少稳定运行7天,增加了技术验收前,对调试期间内容的确定,程序延长。

13、新增了CEMS技术指标验收HJ 75-2017规定:新增了9.3.1.1-9.3.4CEMS技术指标验收。

对CEMS验收各项技术指标细化,提高了要求。

HJ/T 75-2007规定7.2条参比方法验收。

14、技术指标验收测试报告格式变化HJ 75-2017规定:9.3.6 技术指标验收测试报告格式。

:新增了:①环境条件记录;②示值误差、系统响应时间、零漂、量漂引用标准;③准确度验收引用标准;④可溯源标气;⑤三级审核签字。

验收报告更严格,数据和标准有据可查;审核和责任人更明确。

HJ/T75-2007规定7.3 参比方法验收测试报告格式。

15、对颗粒物校准要求更高HJ 75-2017规定:9.3.1.6光学法颗粒物,校准时须对实际测量光路进行全光路校准。

对颗粒物校准要求更高。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16、验收技术要求变化HJ 75-2017规定:9.3.7项①验收技术要求新增了气态污染物、颗粒物氧气示值误差、系统响应时间、零漂、量漂项。

②气态污染物、氧气、颗粒物准确度细化。

③新增了湿度准确度要求。

对技术验收要求提高,各项技术标准细化。

HJ/T75-2007规定7.2.3 验收检测项目仅有准确度要求。

17、新增了监测数据应由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直传要求HJ 75-2017规定:9.4.2 通信及数据传输验收监测数据应由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直传。

新增了监测数据应由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直传要求。

监测数据向监控系统传输应由数据采集和处理子系统直传。

系统设计要求更高。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18、现场数据比对验收精确至一位小数HJ 75-2017规定:9.4.3 现场数据比对验收精确至一位小数。

上位机接收数据与现场机存储数据一致性,精确至一位小数。

系统数据设置要求细化。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19、联网验收技术指标要求变更HJ 75-2017规定:9.4.5 联网验收技术指标要求变更。

现场机在线率95%,每日掉线次数3次内,数据传输正确性要求精确至一位小数。

联网验收要求提高。

HJ/T 75-2007规定7.6 联网验收技术指标要求。

20、新增了CEMS不能满足技术指标(失控下一次缩短校准、维护、校验间隔周期)HJ 75-2017规定:11.1 一般要求CEMS不能满足技术指标失控下一次缩短校准、维护、校验间隔周期。

新增了CEMS不能满足技术指标失控下一次缩短校准、维护、校验间隔周期。

提高了日常运行质量保证要求。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21、定期校准周期变短HJ 75-2017规定:11.2 定期校准无自动校准功能颗粒物CEMS15天,无自动校准功能抽取式气态污染物CEMS7天,无自动校准功能流速CEMS30天。

定期校准周期变短。

HJ/T75-2007规定:9.1定期校准定期校准无自动校准功能颗粒物CEMS3个月,无自动校准功能抽取式气态污染物CEMS15天,无自动校准功能流速CEMS3个月。

22、定期维护内容周期变更HJ75-2017规定:11.3定期维护内容周期不做严格规定。

HJ/T75-2007规定:9.2定期维护定期清洗隔离烟气和光学探头30天,检查CEMS过滤器3个月,流速探头积灰3个月。

23、无自动校准功能测试单元校验周期变短HJ75-2017规定:11.4定期校验无自动校准功能测试单元校验3个月。

根据是否具备自动校准功能,区分校验周期。

HJ/T75-2007规定:9.3定期校验6个月。

24、故障响应排除时间变短HJ75-2017规定:11.5 常见故障分析排除(4/8/12)。

故障响应排除时间变短,对日常运维工作要求提高。

HJ/T75-2007规定:8.2 日常维护保养(24/72)。

25、校准校验周期变短,比对抽查样品数增加HJ75-2017规定:11.6 定期校准校验技术指标要求。

定期校准:颗粒物手动15/90d,抽取测量手动7/15,直接测量手动15/30,流速手动30/90,定期校验:颗粒物、气态污染物、流速3,6/6,样品数595/393。

校准校验周期变短,比对抽查样品数增加。

HJ/T75-2007规定:9.4 烟气CEMS失控数据判别。

26、明确相应时间段数据效力HJ75-2017规定:12.1 .1 CEMS数据有效时间段和无效时间段。

明确相应时间段数据效力。

直接对应相应时间段判定数据效力。

HJ/T75-2007规定:10.1.1 缺失数据时间段。

27、对CEMS停运条件、程序、停运期间数据效力补充规定HJ 75-2017规定:12.1.2 CEMS停运及停运期间数据效力。

对CEMS停运条件、程序、停运期间数据效力补充规定,对停运条件和停运期间日常巡检和维护明确要求。

第10,11章执行。

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28、失控时段数据处理及选取变更HJ 75-2017规定:12.3 表5 失控时段数据处理办法。

按季度有效数据补集率区分,对选取值最大值变更。

HJ/T 75-2007规定:10.2 表一缺失数据处理方法。

29、无效时段数据处理及选取变更HJ 75-2017规定:12.3 表6 无效时段数据处理办法。

按季度有效数据补集率区分,对选取值最大值变更。

HJ/T 75-2007规定:10.5 表二失控数据修约办法。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