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海州老城区控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山、水、田、城是规划区的四大构成要素
3、以功能与风貌为依据,老城区基本形成了 古城外围区与古城核心区两个层次
规划范围 海州老城区
海州古城 核心区
海州古城 外围区
任务解读——规划主要目的
1、寻求老城区改造动因与动力
为何改造老城、老城有无改造动力?
2、明确老城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老城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老城区?
●海州老城区现状研究 ●古城核心区现状研究 ●核心优势与问题解析
第一章 海州老城区现状研究
●整体风貌 ●现状用地 ●道路交通 ●景观资源 ●公共设施
整体风貌:
整体风貌:
城市中部建筑以低层为主,南北 两侧以新建多层为主,承“U” 型分布 老城区内低层建筑多以红色坡屋 顶为主,整体风格统一
ຫໍສະໝຸດ Baidu
整体风貌:
州湾,“淮海东来第一城”由此得名,秦统中国,增设“朐县”,立石“ 秦东门”,海州得称“东海名郡”。孔望山、石棚山、白虎山上遗址、 文物层出不穷,石刻、古墓、摩崖造像、古城址共同构成连云港城 市文化的源头。
根 ●城市建设之 ——建城史的起点:海州具有1500年的建城史,是连云港市的摇篮,秦汉时期称朐县,
利用差异与特色走向改造与复兴是海州的必然选择 ——城市东进是全市发展的既定趋势,海州古城具有鲜明的特
色与不同于其他城区的功能差异,作为城市之根的她不应 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成为遗忘的角落,利用差异与特色 需求改造与复兴的动力,是海州古城的必然选择。
新浦一体化——海州老城与新浦的发展关系
新的连云港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新浦、海州要共同形成新海城,成 为城市三极中的重要一极,海州老城区作为新浦海州两城区结合 部,应当是率先实现新海一体化的地区。
公共设施:
●医院、中、小学等设施占地规模较大、且服务范围远不止规 范中所界定的范围
第二章 古城核心区现状研究
●现状用地 ●道路交通 ●公共设施 ●开放空间 ●历史人文 ●现状建筑
现状用地:
老城中居住和沿街商业 占较大比例,功能相对 单一
道路交通:
整体交通量不高,交通比较顺畅,掩盖了目前道路系统中的问题 ●主干路结构完整,但次干路、支路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对未 来交通适应力不够 ●道路网密度过低,且布局不合理,幸福路以东地区无车行路 ●区域内机动车停车场数量很少 ●中大街、西大街等道路断面对人车分流不利 ●巷道宽度有限,以非机动交通为主
差异明显:
——古城区与东部城区: 功能、城市形态、城市印象上均存在明显差 异,但这种差异恰恰是古城区在城市东进中 存在的最大理由和老城走向复兴的根据。
特色突出:
——古城区与新浦城区 功能一致而业态有异、形态相近而特征有 别、印象相似而特色不同,具有悠久历史 、文化底蕴与山水资源的海州注定要在新 的时期彰显非常的城区特色。
城市东进——背景下的思考
在城市整体东进大趋势下的思考:
城市之根的地位不可撼动 ——城市东进是城市生产力的东进,古城仍是城市历史文
化的源头所在,海州古城永远都是连云港人心目中的 城市之根。
城市东进是挑战,更是机遇 ——城市东进造成的古城边缘化的威胁,但从城市整体发展角
度而言,也为古城一方面提出必须改造的要求,另一方面 提供了复兴的可能性。边缘化是城市发展出现的阶段性问 题,而不应当是永远的城市之痛。
汇报人:韦慧琴 班级:11城规1班 学号:11202910128
规划范围——区位与概况
海州区——连云港“老城区”
海州区是连云港市的三个城区之一,位于市区西南部。全区现辖 两镇、四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开发区,总面积158. 9平方公里, 总人口13.4万人。规划范围位于海州区西北角。
海州作为连云港先前人类聚居区已有4-5万年的历史,在长期的 建设与发展后海州目前具备以下特点:
融合——城市空间上的融合
海州老城区与新浦城区应在城市空间上进行融合,一方面 通过加强交通联系模糊城市人心里边界感,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 上进行城市空间的延续与融合。
新浦一体化——海州老城与新浦的发展关系
在新浦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对海州古城的思考:
在互补、共赢、空间一体化的前提下,海州老城必须在发展中同中求异,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山翠水绿 交通便捷 商贸发达
规划范围位置
海州
规划范围——区位与概况
规划区是海州目前城市建设与优势资源最为 集中的位置。紧靠新浦,北至玉带河,南至 锦屏山脚下,东至孔望山新区,西至蔷薇河
一线,规划总面积约 6.31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主要拥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浦与海州两大城区结合部
城市东进——连云港城市历史变迁
在1500多年的岁月中,城市一直在向东迁徙,在“奔海”与“追 山”之间,连云港经历了海州——新浦——东部的城市发展三步 曲,对于海州而言,每个阶段分别有着不同的城市定位与时代符 号。
第一阶段(荣耀):以海州为中心的极核发展阶段 海州古城自建城后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都是区域内政治、 文化、经济中心,统领着海、赣、沭、灌地区乃至周边更广 阔的区域。
新浦城区(成熟期): 功能发展主题词:居住、工业、商业、娱乐、办公 城市形态主题词:综合型、多种尺度、社区化 城市印象主题词:繁荣、多样化、连云港主城
海州老城区(老龄期): 功能发展主题词:居住、工业、餐饮、旅游等多种服务业
城市形态主题词:空间尺度不一0,新旧混杂
城市印象主题词:历史感、多样与特色并存、曾经的主城
海州新战略——海州古城与新城的空间关系
水之轴:以玉带河为主线,联系蔷薇河、西盐河、龙尾河、东盐
河,构成老城、新城之间的滨水景观通廊。
山之轴:白虎山、石棚山、孔望山、凤凰山,四点一线,成为老
城、新城的空间引导主线。
城之轴:在新建路牵引下,古城中心、行政中心与多个规划片区
中心一线展开,构成海州城市黄金带。
道路交通:
●使用率较低的锦屏铁路支线平添一道 对土地的分割与影响。 ●城区主干道已形成环状系统,但缺乏 交通管制,客、货、私等各类机动车与 非机动车混行现象很多。 ●城区内部缺少明确的次干道,人车混 行较为严重,支路繁多但大多路况欠佳 且不成系统。 ●步行道多为居住区内部巷道,缺乏梳 理,空间特征不强。 ●缺少交通标识,公共交通站点不足。
亟待复兴的海州城区: 城市文化高地?特色旅游、休闲社区? 还是只是城郊结合区?海州需要明确的 发展方向,而古城更需要在新的时期寻 求新的坐标。
东部城区
新浦城区 海州古城
城市东进——三大城区综合比较
东部城区(发育期): 功能发展主题词:港口、大型产业园、商务办公、居住 城市形态主题词:大空间、大尺度、现代化 城市印象主题词:繁华、快节奏、滨海城市
第二阶段(困惑):以海州、新浦、连云三点一线的分散发 展阶段。 海州古城在这一阶段则只是商贸与居住相对集中的主要城区 之一,在人口、资金、政策导向等发展要素逐步外迁之时, 海州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
第三阶段(衰落?复兴?):城市东进、一体两翼城市整体 跨越发展阶段。 各种发展要素进一步向东部积聚,海州面临城市边缘化。在 外部的压力和内部自身需要双重要求下,城区走向衰落还是 复兴?海州古城必须作出明确的选择。
初步判断——三个背景对海州古城的影响
老城区改造的动因
1、城市东进要求老城必须焕发新的活力,融入大局 2、新海一体化要求老城必须率先实现新的发展模式 3、海州新战略的提出要求老城必须塑造出城市形象之窗与文化品牌
老城区改造的动力
1、发展模式差异化 2、城区功能特色化 3、区域性互补发展 4、整体策划与形象提升
海州的定位是陇海线上重要节点,连 云港的西、南大门和后花园,重点发展 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与国际滨海城市发 展相匹配的绿色工业区、休闲旅游区
新城——古城: 为人口的疏解、工业外迁营造机会 为文物古迹、山水资源保护提供条件 为古城复兴寻求经济、政策等动力
古城——新城: 延续城市文脉、弘扬海州文化 塑造城市品牌、营造城市优良软环境 推动新兴产业、展现城市活力
新海一体化应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互补——功能业态上的互补
海州老城区与新浦区城区功能基本一致,然而在类型与服务 对象上却存在差异,只有通过两者的互补才能实现一个功能更为 完善、舒适感更强的大城区。
共赢——综合效益上的共赢
海州老城区与新浦的虽然在空间上彼此相连,但仍属于两个 行政区划范围,只有两城区在资源共享、政策与开发机制保持良 好沟通、效益共赢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仍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始称海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海、 赣、沭、灌地区乃至周边更广阔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牌 ●城市形象之 ——山水城的交辉:海州古城至今都是连云港重要的城市名片之一,周边景区枚不胜举,
山、水、城交映生辉,在当今城市化、现代化日益加剧、而城市特 色逐步消泯的今天,海州古城无疑是连云港最为重要的城市形象品 牌之一。
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工业用地:
工业总用地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8.84%,近三分之一,其中: ●大型工业占地大、占据显要位置,大型构筑物对整体风貌有一定负面影响 ●小型工业分布散、制约整体空间发展 ●工业类型多为二类工业,对环境质量有影响
居住用地:
●总量大——占总用地的41.66% ●密度高——高密度住宅占主体 ●层数低——一、二层住宅是占地主体 ●类型多——商住楼、职工多层住宅、社区住宅、村民民居等
景观资源:
●山:锦屏山、石棚山、白虎山 ●水:蔷薇河、玉带河、内部水渠 ●城:海州古城风貌核心区 ●田:西南侧大面积苗圃、农田 ●现状景观体系 两面:锦屏山景观界面、蔷薇河景观界面 十字轴:幸福南路与中大街
公共设施:
●内密外稀,大型公共设施主要分布在古城核心区之外 ●类型较为齐全,基本涵盖所有C类用地 ●商业设施较为集中,北部商贸中心,古城内基本沿街布置
3、制定兼顾远近又切实可行的古城改造策略
怎样实现老城区的改造与复兴?
4、建构适宜老城发展的功能及空间布局
老城区未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与空间布局?
5、提出规划具体实施与管理的科学办法
怎样将规划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与建设中?
海州古城——连云港的城市符号
源 ●城市文化之 ——繁多古迹文化:古海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末年,孔子登临古朐山,东望海
新浦区:
海州老城区:
普通居住
(成熟居住社区、服务大众)
传统商业
(百货、购物、小商品、普通餐饮)
观光型旅游
(观光游览+休闲旅游)
高端化、主题式居住
(依山+畔水+海州文化深度挖掘形成新概念、新主题)
专业、特色化商业
(海州烧烤、特色工艺、专业批发市场)
体验型旅游
(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体验旅游)
工业园区
(以二类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
整体风貌:
城市背山(锦屏山)面水(玉带 河、蔷薇河) 除北侧新建多层小区外,多以低 层居住为主 碧霞寺翻修一新,但南侧为现状 工厂,景观破败
整体风貌:
整体风貌:
锦屏山山体植被覆盖率不高,但 山体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山脚零星分布多个水库,山水相 映生辉 南园小区、海州实验小学为新建 多层建筑,突显在低层建筑之中
道路交通:
道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缺失导致交通问题难以回避 ●人车混行严重,主要集中在中大街、南大街、马路口等处 ●缺少交通管制,关庙巷等步行尺度道路存在机动车交通 ●南门农贸市场,马路口等占道经商对交通影响较为严重 ●占道停车现象进一步增加交通隐患
城市、岸线推演图
城市东进——三大城区的发展方向
作为代表城市老、中、新的三大城市片区发展方向:
快速崛起的东部城区: 以港口和大型产业园相互依托,构成城 市跨越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成为城市品 质提升和实现现代化的主战场。
配套成熟的新浦城区: 产业在城区外围发展,日臻成熟的配套 设施使新浦成为居住、商业、休闲等城 市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
创意园区
( 以创意为特色,积极引进文化艺术、摄影美术、时尚设 计、影视传媒、广告策划、数字网络、动漫游戏等企业及 个人工作室,构成开放集群内企业的联系,形成创意主体 的多重交织产业链条网,显现综合融会的集群效应。 )
海州新战略——海州古城与新城发展关系
新一轮的海州区战略规划明确提出 助推东进、接轨陇海、融入大局、重振 海州的发展理念。
整体风貌:
整体风貌:
城市西南部主要为村庄构成,包 括大量农田耕地
工业区零散布置在锦屏路两侧, 未形成规模
农村住宅零散,缺少统一管理
整体风貌:
整体风貌:
城市西侧以农田及村庄为主,明 显呈城乡接合部特点,视野开阔
电厂构筑物十分突出
现状用地
功能外繁内简、用地内密外疏、布局相对于散乱,土地整体利用效率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