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管理论文:浅谈农村学校管理
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论文
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论文浅谈农村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摘要:农村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人员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用电管理、操作管理、废弃液及事故的处置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学生分组实验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学生实验过程中涉及到水、电、的安全使用、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易燃易爆化学药品、有毒危险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处理等关系到师生人员人身安全及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特别是农村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下面从五个方面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一、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实验保管室药品器材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和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管理,无论是实验室、保管室、实验教学都有具体的规范要求。
教师在实验教学的每个步骤和环节都需要给学生灌输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教育。
实验室的管理由学校的主管领导负责,但具体的管理则是学校的实验员和实验教师,作为具体的管理者应该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并取得从事实验工作资格的人员,而且要有责任心。
在农村学校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学校类别的差距,设备设施器材药品人员的配备都有一定的差别,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部分农村学校的实验室缺乏专职人员管理,有的学校由理化生教师兼职实验管理员。
有的学校有专职的实验管理员,但任职转岗频繁,新上任的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只是理化生实验保管室的保管员,对药品、器材的使用缺乏基本知识,这种现象对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会产生影响,对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教学师生的安全造成隐患,所以在农村学校的实验教学中更应该强化管理,稳定队伍,加强培训,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作为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农村学校实验室要确保安全。
实验室、实验保管室在学校的教学区内要远离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和师生食堂。
论现代农村小学理性化管理论文
论现代农村小学理性化管理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的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和模式不能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因此,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让农村学校的管理进行理化的分析,以此加强农村小学管理机制。
关键词:农村小学;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74-01学校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和质量。
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理性化管理的过程。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对教学管理的理性化呢?笔者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围绕当前农村小学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卓有成效地提高农村小学管理理性化水平进行了探讨。
一、理性化管理对农村小学的重要性农村小学的理性化管理,就是为了达到国家和社会的预定目标,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方法,采取有效手段,对各种因素实行最佳结合的全过程,以收到最大功效。
可以实行理性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办校效益,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管理者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将有利于扩大和拓宽农村小学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水平。
二、当前农村小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小学的发展既是令人鼓舞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一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仍对农村小学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1、少数农村小学校长素质偏低,管理观念滞后一是一些校长不具备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和任职资格。
二是市场经济意识不强,自主办校意识不强,没有将市场理念引入办校机制。
不注重农村小学与社区、家长的沟通。
片面强调专业教师的作用,忽视社区和家长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2、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现行农村小学管理仍以奖惩性评价为主。
农村小学教师的每项工作都有严格的考检标准,评价制度过细、过于量化、过于机械,评价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方法、手段不健全,而且经常与晋升、奖金等奖惩性措施挂钩。
农村学校管理制度
农村学校管理制度农村学校是农村地区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农村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农村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
1. 重视教育资源的投入农村学校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村学校管理制度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政府应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确保农村学校能够满足教育需要。
2. 独特的教学模式探索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教育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农村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中,需要探索适合农村学校的独特教学模式。
比如,可以组织农村学校间的教师交流和研讨活动,促进教学经验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师资培训机制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建立健全的师资培训机制是农村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大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帮助农村学校的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村学生的需求。
4. 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能够激励和调动农村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绩效评估应注重教学质量、学生成绩、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5. 加强家校合作机制家校合作是农村学校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6. 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机制农村学校管理制度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评价制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制定差异化的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
7. 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农村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定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学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五篇
学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五篇浅谈当前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一、前言改革开放20 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和教育体制的变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受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因而,致力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思考及改革,应该是学校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当前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传统的观念认为,学校管理不外乎是一些师生吃、喝、拉、撒、睡等杂七杂八的简单的事务性工作,即使没有专业特长,任何人也都可以滥竽充数。
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观念。
事实上,学校管理工作涉及到整个学校的每个处室和每位师生,是关系全面办学质量的活动。
从当前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上来看,主要内容是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在这里指的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对教师教学工作量化检查的制度,这是进行过程性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和检查的内容,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检评办法,下面分别浅析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1、在教学管理上重教学不重科研。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于是各学校便主要依靠制度管理强制推进。
这样,导致教师能动性的丧失与教研创新精神的淡化。
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极端。
一是,根本不要科研,只关注分数,只要能提高分数的,哪怕是笨重的战术,都无所不用到极致。
二是为搞科研而搞科研。
科研只立项不研究,只评比不应用,只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搞科研完全成了走过场走形式,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效果,不但没有促进教学,有时候甚至是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教师教学工作成了追求学生考试高分,参加教研活动也仅仅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而不是主观的需要。
2、在教育理念上重升学不重育人。
一是高度重视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升学率。
农村小学管理制度
农村小学管理制度农村小学是农村地区教育的基础,为了保障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农村小学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其实施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管理组织结构农村小学的管理组织结构是决策和执行教育管理的基础。
基于实际情况,可以设立学校领导班子、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
二、课程管理农村小学课程管理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增加选修课程和俱乐部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教师管理教师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因此,建立健全的教师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学校应采取有效的方式选拔、培训和评估教师,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此外,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素质。
四、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保障学生良好发展和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农村小学应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学业发展情况,并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五、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衡量学校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农村小学应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为学校和教师的职称晋升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推动教育改进和持续发展。
六、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增进家校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家长也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与学校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
七、资金管理农村小学经费的合理管理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行。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保证经费使用的公平、公正,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加强对农村小学经费的监督和审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和效益。
八、问题与挑战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小学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浅谈农村教育现状和原因分析及其改进策略姓名:马仲武学号:201012868912 专业:教育管理工作单位:出水小学摘要:义务教育如一声春雷划破了中国教育的上空。
我国在人口众多、教育水平有待完善的情况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不仅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人才,而且提高了我国整体的文化素质。
但是,目前农村教育形式还不容乐观。
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的各种缺陷依然使农村教育步履维艰。
就目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建议。
望能加深大家对农村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关注农村教育实情,积极建设农村教育,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质的飞跃。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原因改进策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已基本完成九年制普及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的任务。
人均受教育程度达9年甚至12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农村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供给城乡差距明显中国人均教育方面投入少,且偏重于城市,尤其偏向城市的重点学校。
加上资金下拨后的层层克扣,使得直接用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资金比较微薄。
政府重视城市轻农村,使我国在教育方面出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体育器材较少,课余时间只能轮流玩、没有轮到的同学只能眺望窗外。
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丰富的体育器材往往成了城市学生的专利,教育资源的供给出现了严重的城乡二分化。
2、师资结构老化,优秀教师稳不住“振兴教育靠教师”优良师资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据统计,我省中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毕业的学历很少,多数是在职提升学历。
由于农村教育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队伍老龄化,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教师严重不足。
关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制度
关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制度一、引言农村学校是指位于农村地区的学校,主要服务于当地的农村学生。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管理上的挑战。
因此,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农村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探讨农村学校的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二、现状分析1. 教师队伍不足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通常不足,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2. 教学设施落后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教学条件较差,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学生家庭教育水平低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水平一般较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4. 资金来源有限农村学校的经济状况一般较差,资金来源有限,导致学校管理上的困难。
5. 教学管理不规范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一般比较薄弱,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秩序难以维护。
以上问题是农村学校管理制度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学校管理制度改进措施1.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为了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制,持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到农村学校进行教学指导,或者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2. 加大投入改善教学设施为了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可以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可以向政府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
3. 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了提升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水平,可以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家校互动机制,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共同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4. 开展募捐活动筹集教育经费为了解决农村学校经济来源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募捐活动等渠道筹集更多的教育经费,用于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
5. 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为了加强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农村小学管理论文
农村小学管理之我见农村学校管理其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激情、以情育人。
本人就农村小学如何加强小学管理,提出个人浅显的见解。
一、校长要有科学管理能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有人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我认为这句话,一是强调校长的管理能力;二是强调校长的务实作风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在新时期的农村小学,时代要求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做到对教育政策法规的正确理解和执行,才能因地因校制定各种校纪校规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决策的正确性,还要善于实践,深入思考,不断创新,以促进学校整体工作良性发展,以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农村小学在学校管理中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缺体、音、美、英语教师、办学条件差等问题,作为校长最重要的是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有创新意识,要有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成就动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因为志向越大动机和冲动就有多高,要树立品牌意识,要创区域名校,只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发扬务实作风在创新中谋发展,通过不懈努力总会达到既定目标。
二、校长要做到依法治教与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一要依法治教。
运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学校是现代管理的要求,校长能否正确的运用规章制度,决定其领导活动是否具有有效性。
首先,校长要致力于“立法”,即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抓好“执法”。
有了一套好的制度,还需要狠抓制度的落实,一切制度和规章,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过硬的措施和相应的奖惩作保证,都将变成一纸空文。
二要注重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情感的激励。
成功的管理一定是重视情感激励并注重与被管理者的情感沟通,相互理解,充分发挥人的情感的巨大效能的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尊重教师的情感需求,努力用真诚、尊重去激励教师,让教师形成自己的身份感,自尊心和工作热情。
管理论文农村初中学生自我管理实施和成效
管理论文农村初中学生自我管理实施和成效农村初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施和成效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教育也在逐步进入一个向“应试教育”告别,迈入“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阶段。
它的核心是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
因此,创新班级的管理方式是当前班级常规管理下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素质教育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其生源流失很严重。
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也不好,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也有很多。
以下是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实施自我管理的一些举措。
一、农村初中学生自我管理实施的举措(一)“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创设自我管理的氛围教育的起点是学生、归宿也是学生。
学校的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当今社会,管理者的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体现出学生是主人翁的地位,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主动承担责任,也即管理者做到“目中有人”。
笔者在担任班级的班主任时,首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学生。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很强的,而自我管理的理念就是要倡导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统一化,然后和学生们一起制定班级的公约。
在制定过程中,笔者向学生展示班级公约的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离不开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正确的舆论导向。
同时这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在集体中健康成长的依据。
但是它和我们所熟悉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截然不同的,它的形式更灵活,每个同学都是班级公约“立法者”。
在“如果有一天我是班主任”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们向老师提供了很多的“金点子”,管理者通过整理形成班级有特色的班级公约。
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这个过程,感受到了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在管理着自己。
然后我们每个同学在班级公约上签名,最后张贴在教室的文化一角。
班级公约是大家的约定,因此人人平等,学生们深切体会到了参与班级管理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自己是班级主人的地位,体现了学生的民主性。
农村小学的创新管理[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的创新管理随着教育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目前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变得极为重要。
作为农村学校应该努力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克服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与城区学校的距离,加速教育的和谐发展。
这对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就个人工作浅谈一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
一.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校长是关键校长既是学校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这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
一位真正好的学校校长,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识,更要具备公仆意识。
这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小学校长要懂领导,善领导,更要具备领导意识。
在学校中,人和人之间,事和事之间,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领导做好协调工作,做好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使机构和机构之间,彼此配合;人和人之间,通力合作;事和事之间,互相促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校长要真正发挥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只有在工作中重视协调,善于协调,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使全体人员在愉悦的环境中,上下一心,形成一种合力,献计献策,共同把事情做好。
二、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一份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
在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辨证统一,这是我们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
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农村学校如何才能以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论文]
浅谈农村学校如何才能以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学校要改革办学体制,创新办学理念,塑造学校灵魂,整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改善教与学,促进家校联系,从而创新驱动,努力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
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学校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求生存、谋发展、创佳绩的必由之路。
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创新乃是现代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农村学校要实现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一、建立和谐的人际情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校生命力的重要特征,是学校凝聚力的重要支点,也是一个学校发展前进的基石。
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各方信念、思想、情感产生共振,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师德建设,努力培育师德中的爱心之魂,从而创设出和谐的人际情境。
我校近年来就一直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以“师德八条”为主,坚持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办学体制和机制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是学校实施教育的组织载体。
传统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把活生生的人当作物来管理。
因此,我们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创新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激活学校的各类组织和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从组织上保证学校持续发展。
就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而言,我们要把组织的所有潜力和活力都发挥出来,使组织有能力、有活力,而且美。
就学校而言,能力代表学校可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可以促进和保证个体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它是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活力代表学校的精神面貌,代表学校有规律地新陈代谢,代表学校健康和青春的气息,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基本品质;美是学校所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完美结合的体现,也是学校建设的理想目标。
学校活力机制的核心,是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展现。
而一旦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什么奇迹都会发生。
以前,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往往是分离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明显地落后于学校其他工作。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安全管理论文
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安全管理[摘要]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因此全社会、各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对策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及社会各界都特别关注的事情,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幸福。
小的安全事故会对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大的安全事故会导致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学校要做到以人为防御事故为中心,确保学校安全,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
一、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现状近年来,我州通过多次的调研,全面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
这是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我校作为我州二期布局调整学校,将两镇一乡的18所学校撤并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全校共有学生两千五百多名,住校学生达到一千九百多名。
在校生中,大部分学生都离家较远,远的有四十多公里,近的也在三公里以上。
因而一些隐患也就相应的产生了。
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通过一个月的全面管理,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我校学生生源都来自边远的自然村,点多面广,村级道路路况差,无规范的客运车辆,个别的自然村一下雨道路就会中断,学生无法回家;二是很多家长安全意识单薄,住校生上学乘车大都是客货混装的农用车辆,有的家长在一辆摩托车上搭载三四个人是常有的事。
三是学生年龄小,特别是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只有七八岁,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
四是学生宿舍比较拥挤,每间宿舍住12名学生,人员过多在发生流行性疾病时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五是学校采用铁艺围墙,这种围墙不仅底,而且很容易翻越,严重影响学校的封闭式管理。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对策(一)端正安全思想,健全安全机制安全工作无论多少都不算多,无论多么严格都不算过分。
学校应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对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
农村学校怎样实施和推进教育教学规范化论文
农村学校如何实施和推进教育教学规范化【摘要】农村学校面临骨干教师流向城镇的问题,使得本来就落后的农村教育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农村学校在当今人才流失不可能避免的局面下,不应该坐等公招教师分配来换血,而更应注重本校的规范化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
本文从四个不同层面分析了如何提高农村学校规范化教育教学。
【关键词】农村教育师资教育教学规范化【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50—01中国基础教育师资的良莠不齐已经是一个历史问题。
师资整体水平及综合素质的低下,且师资队伍庞大,却又趋向老龄化等等。
于是,教师被逼或自发地进行学历的提升,寒、暑假的“充电”在20多年来推向一个个高潮,国家、地方或教师都或多或少地在此花费一定的精神和财力,却实,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这却使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青年教师”逐渐流向城镇,给当地的学校教育以沉重一击,使本来就落后的农村教育教学更是雪上加霜。
(以我校为例,1993年创校以来到2005年教师平均年龄均在27岁以下,教学整体成绩在市排名17个乡镇中3—5名;2006—2012年期间,因各种原因,25—30岁大部分教师纷纷流向县城,而6年时间中基本没有年轻教师补充,现在教师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0岁,学生更是大量流向县城,整体教学成绩已经连续排在全市倒数位置;博铺一小、二小情况更糟。
)农村教育“敢问路在何方”?是继续花费精力培养“骨干”,然后任其流走,还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说,面对人才的流失,当地的学校领导想留之有心而无力,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流向环境更好的城镇学校呢?这显然不合情理。
当然,教师业务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单一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做法,至少对农村学校来说是行不通的。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文中说,麦当劳的标准化经营和管理模式(简单的前台加工和标准化的后台管理)是世界闻名的,即是尽量减少对前台人员的能力要求,进而支持业务的快速复制;同时尽量标准化的后台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简化管理,以便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麦当劳的成功经营模式,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农村学校是不是陷入了过度依赖人才而不注重自身“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怪圈呢?“教学能手”走了,留下的教师难以胜任相应专业学科的教学任务,当地教育事业挣扎于缺少优秀专科教师的困境中。
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论文
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论文一、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将对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改革管理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管理的理念起着关键的作用。
1.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
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
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
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都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
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枷锁,形成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2.不断加强开放性的管理理念随着教育资源观念的引入,大教育观念的形成,学校增强了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
学校已不再是封闭的管理,我们的视野也从学校扩展到社会。
开放性地学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灵活动态的,学校的管理要实行“弹性模式”,除了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外,还必须有家长、社会的合力。
要架设起学校、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
开放性学校管理还要求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依赖学生、教师和学校,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摘要:留守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教育和关爱,将会对他们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艰难而重要。
文中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 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措施引言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社会和家庭共同的产物,也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项新挑战。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呵护和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亲情关爱和良好的管理,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了解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背景,能更好地找出针对性策略,实现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管理这一目标。
一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现状1留守学生缺少关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未成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心理、智力和人格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把孩子带到城里教育,大多数的父母和孩子一年才能见一面,再加上农民工的工作都很辛苦,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一来,父母和孩子之间严重缺少沟通,很好的管教更是无从谈起。
长期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就淡薄了,孩子也变的没有安全感。
农村留守学生大多是由上一辈的老人照管,祖辈们容易对孩子过于溺爱,除了在生活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不以为然,对知识和学习更是没有能力照管。
而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和发达水平的限制,学校设备硬件等都相对落后,很难为留守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教育。
同时,学校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留守学生又太多,如果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根本不可能对学生面面俱到,留守学生就更没有机会感受到正常的关爱。
2教育形式单一随着外出务工大军的增多,很多农村学校里留守儿童数量占多半,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是由祖辈承担,他们中很少有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知识水平和能力上都不足以给孩子提供帮助。
同时,这种隔代教育的方法,也不能适应现在的个性化、特色化的教育形式。
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管理论文
对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思考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出国劳务,致使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特别是延边地区单亲、无亲学生比例已经超过50%,走读式学校向寄宿制学校转化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是,施行寄宿制以后却发现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师资调配难度较大。
由于大多数老师都通勤,到点坐车回家,很多老师在家里是一个人(丈夫或妻子出国)照顾孩子,确实有困难。
因此,晚上只有少数青年教师(未结婚的)在校。
他们刚刚参加工作,没有管理学生的经验,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不知该怎样处理,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搞寄宿制,给老师增加了额外负担。
本来应该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学困生补课,但因为安排老师困难,晚上只能让学生上自习,这就没办法兑现当初要利用晚上时间给学生补课的承诺。
2. 安全隐患增大。
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寄宿的是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容易冲动,情绪不稳,这样的人群聚居生活,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下午放学后到晚上开饭这段时间,老师没法管理学生,出现空缺。
3. 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
有的学生因为食堂饭菜不合自己口味就不吃,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年纪相仿的孩子住在一起,晚上常常是闲唠叨到半夜,不能保证正常睡眠,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影响听课效率。
寄宿制学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面对刚形成的寄宿制学校,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状况呢·笔者以为,最基本的是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制度要有管理成效。
如,可以实行门卫制,门卫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真正做到严格管理进出学校的全体人员,包括学生。
学生进出需凭学生证(为分清学生是否住校,可以实行住校生和非住校生两种不同颜色的学生证),管理人员可以很直观地从学生的学生证上就能分辨是否是住校生,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下午放学到晚上开饭之前的一段时间。
二、加强提高学校执行力1. 分工明确,落实到人,明确职责。
大学毕业论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摘要: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关系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在全国已普遍开展很多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较大成效,但是,在农村的一些学校里,仍然存在着一些政策落实难的多重问题以及落实后出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源于农村的素质教育受师资、教学设施、教学经费、教育观念、农村经济的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全面实施,严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剖析,对策Abstract:rural compulsory primary education is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quality,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is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link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armers,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plays a basic, guiding,overall func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ral economy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农村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策略论文
浅谈农村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策略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探索中,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营造“温馨书香、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积极协调发展各种因素,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一、二、三、四”基本策略。
一、偏移一个定位,即由“发号施令”转变成“为民服务”。
1.强化领导的“人本服务”意识,倡导全程服务,全面服务。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作为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深入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与师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中想法,为他们更好地排忧解难。
从过去的领导说了算,转变成为现在的关注“你需要什么,你想怎样做”、“你的需要就是我的服务”这样的定位,一是体现对师生人格的尊重、理解与关爱,给予人性化的指导与帮助,二是能针对师生发展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尽力满足于师生工作、学习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三是尊重教师教育教学的自主权,倡导多姿多彩的个性化教学,彰显与培养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
2.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充分调动众人的办学积极性。
教师和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多少,可以反映出学校民主管理状况及学校的领导方式。
因此应该通过建立学校制度,加大教师和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力度和深度,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民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比如通过校长信箱,教师沙龙,家校联系卡,主题活动等途径,增强大家主体参与意识。
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是确立教师职工在学校的主人地位,调动办学育人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以人为本和谐施教的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
二、处理好两个关系:师生关系的转变,德治、情治与法治的关系。
1.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一个充满互相攀比、敌意和疏远氛围的课堂只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苦恼,决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相反,在一个教师和同学相互支持的课堂里,学生可以建立自尊,增进学习的动力,并且有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潜能。
新时期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期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之我见作为一个农村小学校长,带着对事业的追求,对教育未来的憧憬,笔者在学校管理中不断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农村教育基础教育的道路,使农村教育也可以挂帆远航,使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健康愉快地成长。
笔者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提出浅显的见解,公供参考。
一、转变观念,完善约束、激励制度。
农村学校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等、靠、要的思想工作较为突出,建立管理有序、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校长要有积极的态度。
不但要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做好”“什么心态下才能做好”更需要奋进的勇气和拼搏的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是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放任自流的管理,摸索一些新的适合于我们自己的管理方法,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时间反复磨合,需要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校长要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管理之路,缩短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让山区的教育管理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因此,学校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各种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完善业绩考核办法,使工作量化、细化、目标化;二是将考核内容全面化、办法科学化、过程公开化,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三是建立合理的内部分配机制,加大奖惩力度,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励有效劳动。
二、用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农村师资的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
农村基础教育在现有的情况下,要全面实施新课程,进行基础教育改革,首先要加强老师的培训,提高认识掌握新的教育方法。
我校地处乡镇,教师队伍不稳定,据统计三年学校就调走了18位教师,几乎是培养成骨干的老师一个就调走一个,但也不能说培训没有成效,恰恰相反,说明我们取得了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学校管理论文:浅谈农村学校管理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教育体系也在悄然变革。
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也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明显的,校园校貌得到了改观,教室由原来的平房变为了楼房,各种功能室也相应配备。
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其肩负着管理好学校的重托,学校党委教育的好坏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学校校长必须切实抓好学校管理。
如何管理好村小学校?这成为了诸多的教育工作者热衷关注的话题,下面本人浅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1、坚持依法治校,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
另外,“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
要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做学校的主人,有事要多与教师商量,听取民意,以便正确决策。
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依法行使审议建设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
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工奖惩办法等,都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
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
2、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
学永恒的主题。
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
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一是名师出高徒。
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
特别对一些持续发展有望的青年骨干教师推行“导师带教”制。
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要有切实培养计划,详细记载培养过程。
二是舞台出英雄。
千方百计创造机会,搭建大、中、小各种舞台,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大比武、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
三是氛围出人才。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合适的校园土壤,丰富的校园养分,让青年教师在优化的环境里迅速成长。
二、深入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
课堂教学犹如一
日之餐,实施素质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零食补。
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
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
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
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
如何评价一所好的学校,家长普遍认为,好的学校,必须有好的声誉,而好的声誉,首要的是孩子在学校里学得好,学得有出息,毕业时能较容易地进入声誉同样较好的高一级学校。
老百姓评价一所好学校的标准,无疑是一条比铁还硬的定则。
教育家们认为,好的学校,起码有三条:一、学生上课聚精会神,气氛活跃;二、课外活动龙腾虎跃;
三、学校管理井井有条。
校长要“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
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
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案设计与讲课要尽最大努力相符,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要经常参加学校里的教研活动,一起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商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就能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
我认为校长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典型事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同时,校长要保持教师的角色,教好一门课。
要经常带头上示范课,自加压力,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
三、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会腾飞。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
目前,成人写字水平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基础没打好。
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
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
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
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
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
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
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讲究科学,要按照规律办学,掌握和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规律。
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赶时髦,扎扎实实做好基础,为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艺术教学是学校的特色,要认真上好规范课,组织好大型活动,加强梯队建设,训练要坚持不懈,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为我校争得荣誉。
四、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学校要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来共同管理班级。
(1)要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举行家长座谈会、接待家长来访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同时,及时和家长沟通信息,了解
家长和学生的全面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将家长的各种教育条件,化为共同搞好班级工作的教育力量。
(3)要积极争取、鼓励社会各界和各方面人士、各种积极的教育因素以各种方式对学校提供支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适宜教育的场所,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以上是我在学校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还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谈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