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素描几何体透视.
素描几何体_透视(1)
![素描几何体_透视(1)](https://img.taocdn.com/s3/m/64c5e6ec6294dd88d0d26b18.png)
• 几何形体是任何复杂形体的基础,它可以概括 所有客观物象的形体。 • 白色石膏几何体更有利于我们观察和认识形体的 基本结构和形态,明暗变化的规律以及透视变化 的规律。 • 石膏几何形体的写生训练有利于培养我们对复杂 的物象进行抽象、概括的观察与表现。
结构素描几何体中的透视现象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品欣赏Biblioteka 成角透视消失点视平 线
消失点
成角透视
为什么在
画结构素 描圆柱体 时上中下 三个结构 圆的弧度 要一个比 一个大?
为什么
画圆时 前面的 弧度要 比后面 的更实 一些。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透视基本规律:
• 近大远小 • 近实远虚
3 三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除 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消失点,因此作 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
透视定义: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 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 (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 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 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 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石膏几何形体
立方体
圆球体
圆柱体
圆锥体
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近高远低
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
近 高 远 低
透视
• • • • 1、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 3、三点透视 4、散点透视等。
平行透视: 一个立方体 只要有一个 面与画面平 行,透视线 消失于心点 的作图方法, 也称为一点 透视。
透视素描入门课件
![透视素描入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325bc0c8d376eeaeaa3141.png)
常见的几何体教材有:锥体、球体、六棱柱体、圆柱体和方体等.
1、几何体是初学绘画的必修课.因为几何体在结构上单纯,也是一切 复杂形体最基本的组成和表现形式,通过对几何体的绘画学习,不但能让初 学者掌握最基本 的形体素描表现方法,而且也可从中初步的循序渐进的掌
握素描五大调、结构以及透视的变化.
构图是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构图不能太小,否则会不饱满 2、应注意重心的平衡 3、构图不能太偏 4、应注意透视的变化及比例关系 5、构图不应有残缺 6、如果构图中人物是侧面,要注意人物眼睛所对
的一侧要稍稍多些空间,是感觉上画面不至于发赌
素描写生四步走
1、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用概括的线条大致画出物体的基 本形状、透视及比例关系。注意构图不可顶出画外或太小。
1.构图位置 2.构图时的注意点
(二) 石膏静物写生:
1.几何体练习 +写生 2. 静物临摹练习+写生
3.头像讲解+练习
水平放置的圆画法
SUCCESS
THANK YOU
2019/7/1
倾斜的圆
投影
高光:光线直射的区
域,在整个球体中最亮。
高光 灰光:光线斜射区
域,呈亮灰色,仅次于
高光。
灰光 明暗交界线:亮
一张白纸无所谓空间,一旦画上了笔触,便破坏了纸面的完整 与稳定,即出现画面构图分割现象。若是画上一个物体,纸面 就形成了空间,再画上两个以上的物体,就得考虑形体的组合 方式。绘画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大家如何把空间的物体转移到平 面的画面上,解决画面构成问题。
1、形体组合与画面切割
同属于绘画的构图问题,构图是画者根据表达的意图与 主题的需要,对画面所进行的整体布局。在形体组合这个问题 上,我们要注意:(1)不同位置的组合,(2)不同质的组合, (3)不同量的组合。
素描几何体透视的绘画技巧
![素描几何体透视的绘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41d8aa75acfa1c7ab00cc29.png)
素描几何体透视的绘画技巧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实际上并不比它们在前景的时候小,但是它们看起来却很小,这是因为物体产生了透视的关系。
在画素描前我们要对物体的透视进行分析,才能绘制出更加准确的画面效果。
这对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近大远小和近实远虚的规律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路面向远处延伸时越来越窄,道路两旁的树木越往远处变得越来越小……这便是本小节要介绍的近大远小和近实远虚的基本透视规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些基本的透视关系。
单个物体的透视单个物体的透视规律,最为明显的就是近大远小。
此效果表现起来较为简单,也比较容易掌握。
通过简单的几何体比较容易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杯子可以看作圆柱体,从图中可以看出,离视点近的顶面要比底部的面大一些,体现出了近大远小的关系。
圆柱体的两个顶面都是圆形,这两个圆形的大小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透视发生变化,靠近视点一侧的圆看起来就要比远处的圆大,即使变换了角度,近大远小的规律也是不变的。
多个物体的透视多个物体排列在一起时,不仅整体的透视发生近大远小的变化,而且单个物体自身也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
多个物体有规律地排列时,在视觉上会形成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从右图中路边路灯的排列可以看出,靠近视点的路灯大一些,远处的则越来越小。
散落在地上的物体,从外形上看,近处的要大一些,远处的要小一些。
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是指在6 0°视域中,观察正方体上下、前后及两侧六个面,不论立方体在什么位置,只要有一个面与可视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平行透视”。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物体,不管它的形状如何不同,都可以归纳在一个或数个立方体中,有上下、前后、两侧三种面,只要其中有一种面与画面平行,就叫作平行透视。
上图中视平线或主垂线穿过立方体时只能看到两个面,比如立方体在主垂线以上时,只能看到正面和底面或者正面和顶面。
当我们看到立方体在消失点、视平线和主垂线外面时,可以看到三个面(如左图所示)。
素描中的成角透视规律及活动设计
![素描中的成角透视规律及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de5b8c81c758f5f61f6774.png)
素描中的成角透视规律及活动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素描中的透视规律如皋市外国语学校薛建民1:正六面体的成角透视: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地面平行,其左右各竖立饿侧面与画面成角时就叫“成角透视”(它有两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左余点,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右余点。
(如右图所示)2: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在正六面体上下、前后、两側三个面中,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同时有一面与地面平行的正方面体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
正六面体作图的线段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四条边线与画面平行、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
如右图:角度与透视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漫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
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
透视的基础知识:1. 视平线:平行于视点的一条线,叫视平线。
2. 灭点(消失点):物体的纵向延伸线与视平线相交的点,叫灭点。
3.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时,画面中将表现出物体不同的面。
几何体的透视原理
![几何体的透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8338bfbceb19e8b8f6ba8b.png)
几何体的透视原理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几何体透视的画法: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于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
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
(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于现实的取舍和区别,)在素描结构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素描教程5分钟学会素描的透视关系
![素描教程5分钟学会素描的透视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2e44e7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b.png)
素描教程5分钟学会素描的透视关系透视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
· 分别介绍下这三种透视 ·
1.平行透视
又称一点透视(见上图)
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
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形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
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
消失成为一点。
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一点透视范例)
▽
2.成角透视
又称二点透视
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
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
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平行情况下,
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
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二点透视范例)
▽
3.倾斜透视
又称三点透视
当视点通过画面观察物体远近成倾斜角度的边线,
就是要产生倾斜透视变化。
圆的透视图:正圆也成了椭圆。
且里面的弧长小于外面的弧长。
外弧弯曲度大一点,里弧弯曲度小一点。
(三点透视范例)。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924be990dd88d0d233d46aa1.png)
法国 凯旋门
世博 设计效果图
通过对上面图片的分析,我们得到下面这 :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一点透视,立方体在不同视角 有着不同表现透视现象,在成角透视里面, 正方体在不同视角的成角透视如何呢?
我们来观察下面这个图:
四、成角透视的特点及其消失规律:
在成角透视中,立方体的两个竖直面,垂 直于地面的线仍保持垂直。
平行于地面,而与画面成一定角度的两组 对边则向左右两个余点消失。
其各个透视面的变化规律与平行透视基本 相同。
在成角透视中,立方体至少能见到两个面, 一般能见到三个面。
五、练习:
第三讲:成角透视
一、作业点评:
我们在绘画几何体时,画出的物体常常没 有立体感,原因是透视错误造成的,所以 我们需要了解透视,运用透视规律来画, 纠正画面中不符合透视规律的方法。今天 我们来学习第三讲: 成角透视 (一)
二、成角透视概念:以立方体为例,
如果立方体的两组直立面,都不与画面平 行而成一定的夹角时,叫做成角透视。
根据上面的透视规律,我们来画一画成角 透视中的不同物体的透视图,以达到熟悉 成角透视在生活中的运用。
• 七、成角透视的运用:下面我们来看
看成角透视在风景写生中有哪些运用?
八 步骤:下面行李箱的成角透视画法:
大家跟着这个步骤画
简单动画成角透视的运用:
九、辨析 :根据我们学习的成角透视,下
面我们来看这样几组图片,找找哪些地方 在透视是哪个出错了。
十、作业
1 根据今天学习的成角透视,画出成角透 视下正方体九个形状。
2 画出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的成角透视。 可以参考下面图片.
素描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课件
![素描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25e05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a.png)
素描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素描基础》第三章第四节,详细内容为“素描几何体的基本透视”。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几何体的透视原理及其在素描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规律,提高素描表现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空间关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素描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几何体的透视变化及其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素描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画图工具、示范作品。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直尺、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在不同角度和位置下的变化,激发学生对透视知识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规律,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以及它们在素描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正方体为例,示范如何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素描创作,讲解步骤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几何体进行素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素描几何体的基本透视2. 内容:a. 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规律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b. 素描透视表现方法观察与分析构图与比例线条与明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一个几何体为主题,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素描创作。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透视表现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几何体,运用透视知识进行创作,提高素描表现力。
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透视知识进行风景、建筑等题材的素描创作。
素描几何形体起笔及透视_图文.
![素描几何形体起笔及透视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445a3a58fb770bf78a552c.png)
第一课:画素描所使用的工具及素描中线的表现方法1、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表,如: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2、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3、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4、炭精棒: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较强,可用可不用固定液.5、橡皮:画画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较软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来非常方便.6、画板和画夹:画板和画夹都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随自己的画幅而定,初学者选用590X440mm左右的为宜.画板比较坚固耐用,画夹则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7、画纸:画纸要选用纸面不太光滑且质地坚实的素描纸最佳(图画纸的质地较松软,初学者不容易掌握),素描纸的附铅性强,且质地坚实,可反复擦改不易损坏纸面.一、握笔1、画画的握笔方法是和平时写字有区别的.通常的握笔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笔(如图1,小指作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来画出线条(如图2.2、只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象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点来移动手腕完成(如图3.二、画板的摆放1、画板的摆放应和视线垂直,画者和画板之间,应保持到可伸直臂膊的距离.这样在画的过程中,始终能照顾到全局,也避免由於视角的原因造成的透视错误(如图7.2、当画板位置确定后,在画的过程中就不要再移动,以避免因角度的变化影响画儿的透视改变.三、线的种类和注意事项1、在素描中线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也非常丰富,可以用排线的方法来表现一个面,线的轻重变化形成面的虚实凸凹等复杂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学习者从练习中去体会.2、线的画法是落笔轻,中间重,收笔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形成两头虚中间实的线(如图4.这样画出的线容易衔接,在整个画的过程中也容易把握整体的效果(如图5.3、带钩的线和两头齐的线在素描当中都是忌讳的,这样的线在衔接上会造成明显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线条的杂乱(如图6.4、排线是初学画画应特别注意的.虽说画无定法,但在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讲究线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学习的循序渐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第二课:素描中的透视表现、构图及比例一、透视的类型透视有三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散点透视:二、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一些特性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於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2、近实远虚:由於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於现实的取舍和区别.)透视图特点:离视平线或中线越远,面就看得越完全。
美术几何体素描透视
![美术几何体素描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a4a461f50975f46527d3e14f.png)
2017-2018素描几何体透视教案一、透视的基本概念教学目的认识透视的概念与用途;初步了解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教学重点(结合高职特点提出重点思路):1、透视图的形成原理2、视域、画面、物体与视点的关系3、近大远小与消失4、平行透视中的消失点的变化教学难点(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1、视域、画面、物体与视点的关系2、近大远小与消失3、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及透视中几个重要关系4、平行透视中的消失点的变化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拟采用的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先让学生亲自感受,再进行边画边讲,在最后示范给学生看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程度的教学方法,且要重复讲述。
教具、图表:投影仪、计算机、黑板教学内容及设计一、导入新课透视图的形成原理"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
客观物体占据的自然空间有一定的大小比例关系,然而一旦反映到眼睛里,它们所占据的视觉空间就并非符合原来的大小比例关系了。
正如一只手与一幢高楼相比微不足道,手在远处几乎观察不到,但若将其向眼前移动,它的视觉形象就会越来越大,最后竟能遮住高楼,甚至整个蓝天,这就是常言所说一手遮天的道理。
根据这个道理,可以通过玻璃窗子,向外观察,外面的景物,或树木,或山峰,或高大建筑,或人群,都可以在很小的窗框内看到。
如果一只眼睛作固定观察,就能用笔准确地将三度空间的景物描绘到仅有二度空间的玻璃面上,这个过程就是透视过程。
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得到相对稳定的具有立体特征的画面空间,这就是"透视图”。
把这个透视图转画到纸面上就叫做写生。
从透视图中推导出的视觉形象近大远小、缩形的变化规律,就构成了绘画中特定的"透视学”。
二、讲授新课(一)、基本术语: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著视平线上的一点。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素描入门:几何透视法
![素描入门:几何透视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cd988808a1284ac850436c.png)
素描入门:几何透视法
几何透视法产成与数学原理,是把几何透视运用到绘画艺术表现之中,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技法。
它主要借助于远大近小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平行透视
当立方体的六个面中,有一个面与画者的位置呈平行状态时,画者所看到的是它面产生的透视变化。
成角透视当立方体的一个角正对画者时,立方体所有的面都产生透视变化
几何透视法包括三个要素:视平线,一般是指画者平视时与眼睛高度平行的假设线。
视平线决定被画物的透视斜度,被画物高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下斜,被画物低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上斜。
心点,是指视觉中心。
它位于画者的核心部位。
在平行透视中,一切透视线引向心点。
距点,视点至心点的距离叫距点,如果把视距移至视平线上心点的两侧,所得的点为距点。
空气透视法空气透视法是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表现绘画中空间感的方法。
它主要借助于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空间感。
其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平面变化,形的繁简变化。
第三章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第三章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82d11f204a1b0717fd5ddcb.png)
(三)倾斜透视:在透视中,组成物体的平面和基面不平行也不垂直而是形成一 定的角度,它们相互平行的的边线成为变线,消失到天点或地点上,这些平 面所产生的透视现象就是倾斜透视。如屋顶、桥面的上下引桥、斜坡等。如 图3-8所示。 1.倾斜透视的特点: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行倾斜透视、另一种是成角倾斜透视。 (1)平行倾斜透视的特点: 1)天点在心点以上,地点在心点以下。 2)方形物体的透视斜面,上斜其消失点是天点,下斜其消失点是地点。 3)正中线以左的变线向右消失,正中线以右的变线相左消失;前低后高的线向 上消失,消失到天点,前高后低的线向下消失,消失到地点。 4)和画面成同一角度的倾斜变线不管有多少条都消失到一个灭点。 5)天点地点离开斜边底迹线的天点的远近由斜边斜度的大小决定,斜度大就远, 反之,斜度小就近。 (2)成角倾斜透视的特点:
图3-3 最后的晚餐 [意] 达芬奇
后的晚餐》,就是巧妙运用透视学中平行透视原理,将消失线都集中到耶稣的头 部,而形成画面中心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1525年德国画家丢勒的 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把几何 学运用到造型艺术中去,用版画的形式介绍艺术家运用透视画几种不同对象的观 察方法,使透视学得到了理论上的发展。如图3-4所示。英国数学家泰勒
在1715年出版的 《论线透视》 一书,较完整地确立了透视绘图法 及其依据的原理。 在中国,透视学发展的历史也 源远流长,战国时《荀子解蔽》篇 中说“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 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 望木者,千仞之木若箸,而求著者 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已经认 识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南朝· 宋画家宗炳的《画山水序》 图3-4 画家画曼陀林 [德] 丢勒 中写道:“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 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回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去之稍阔,则其 见弥小。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 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遥。”概括论述了近大远小透视规律和在绘画 中的运用半透明的薄绸做透视画面的方法。
写给素描新手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透视
![写给素描新手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6a6297f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b.png)
写给素描新手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透视
很多人学画画时都被这个理论难住了,你搞明白了吗?
方形透视
方形透视分为三种: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两点透视(成角透视)、三点透视(倾斜透视)。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三点透视(倾斜透视)
圆形透视
一个圆柱体,如果是俯视它的话,它上面圆的弧度越下面越大;如果是仰视的话,它上面圆的弧度越上面越大。
圆形透视
透视简单来说就是近宽远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主要是为了让画面有空间意识和纵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视定义: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 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 (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 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 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 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石膏几何形体
立方体
圆球体
圆柱体
成角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 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 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 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成角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点
成角透视
为什么在
画结构素 描圆柱体 时上中下 三个结构 圆的弧度 要一个比 一个大?
为什么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品欣赏
画圆时 前面的 弧度要 比后面 的更实 一些。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透视基本规律:
• 近大远小 • 近实远虚
3 三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除 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消失点,因此作 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
圆锥体
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近高远低
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
近 高 远 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透视
• • • • 1、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 3、三点透视 4、散点透视等。
平行透视: 一个立方体 只要有一个 面与画面平 行,透视线 消失于心点 的作图方法, 也称为一点 透视。
平 行 透 视
消失点
视平线
这个正方体是什么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