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古诗诵读 《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秀教案三年级
三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优秀教案三年级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秀教案三年级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秀教案三年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信息资料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施教时间:9.8切入举偶1、诵诗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初读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刘”。
2、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赠刘景文一、导入1、出示课题: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几篇课文里,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我们认识到了秋天的美丽。
你们知道,在古代诗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秋天有关的《古诗两首》。
(相机板书)2、生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3、书写“首”字。
二、教学《赠刘景文》(一)故事铺垫,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好,竖起耳朵听哟!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书写“刘”字。
【设计意图】按照我校上学期精品研究中“随文识字”的做法去落实,使识字与学文相结合。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自由读课文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
(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2、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课件出示这两句诗)(指名说,板书:荷菊)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荷”字的教学。
小学三年级语文赠刘景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8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赠刘景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8篇)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篇一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篇二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赠刘景文篇三学习目标:1、会认菊、残、君、橙、橘、6个生字,会写首、刘、枝、记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先来一个实话实说好吗?一年四个季节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师:古代大诗人们也爱写诗赞美自己喜欢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出示诗人、题目)3、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二、读通诗文、感知诗意。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师帮助指正读中出现的问题。
(赠与景是后鼻音,擎、残、犹、橙比较难读。
)三、反复朗读、尝试理解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擎雨盖出示多媒体视频,引导学生想象荷花在夏季的样子和作用,指导观察搜集夏季荷花的图片,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教案第【1】篇〗古诗两首《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认识本首诗中出现的生字,学写“刘、枝、首、记”四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这幅图上画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是秋天的景色,从一片片的红叶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景色。
)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岸边开满了菊花。
)2.这幅图画就是诗人苏轼当年所看到的景色,于是,他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的朋友——刘景文。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卡片。
刘菊残君橙橘(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小组合作,交流记字方法。
)(3)学习书写“刘、首、枝、记”。
①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②分析字形。
③指导书写。
a.首:下半部分是“自”。
b.枝、记:左右结构,注意要写得左窄右宽。
c.刘:左右结构,“文”的第四笔写成点。
④学生描红、仿写。
2.自由读古诗,在诗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每人读一遍古诗。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一起讨论。
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1.自由读诗,说说你懂了什么,读懂了哪句就说哪句。
课件演示“擎雨盖”,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甲: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荷花已经凋谢了,连擎雨的荷叶都枯萎了。
学生乙:第二句的意思是说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不怕寒冷。
学生丙:第三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学生丁:第四句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全班一起解答。
(1)尽:没有了,在诗中指荷花凋谢了。
(2)残:是说菊花已经开败了。
(3)君须记:你一定要记住。
赠刘景文教案
赠刘景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赠刘景文》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思,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
2、难点(1)体会诗人通过写景来寄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景色。
(2)提问学生:在秋天,你们会想到什么?2、作者介绍简单介绍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他的诗歌风格。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并指导。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重点解释“荷尽”“菊残”“犹有”“傲霜枝”等词语。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体会情感(1)提问学生: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送给刘景文?(2)让学生思考:从诗歌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析手法(1)探讨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如荷花的凋零与菊花的残败形成对比。
(2)分析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景物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7、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进行比较和分析。
(2)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8、课堂小结(1)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强调学习古诗的重要性和意义。
9、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赠刘景文》。
(2)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运用诗歌中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诗歌的学习中来。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情感。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赠刘景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赠刘景⽂》是北宋⽂学家苏轼创作的⼀⾸七⾔绝句。
这⾸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的⼀⾸勉励诗。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赠刘景⽂》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赠刘景⽂》原⽂ 赠刘景⽂ 宋·苏轼 荷尽已⽆擎⾬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刘景⽂:刘季孙,字景⽂,⼯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盖:旧称⾬伞,诗中⽐喻荷叶舒展的样⼦。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的敬称,您。
须记:⼀定要记住。
正是:⼀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发黄、橘⼦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译⽂: 荷花凋谢连那擎⾬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霜。
⼀年中的景致你⼀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黄、橘⼦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篇⼆】⼩学三年级语⽂《赠刘景⽂》教案 教学⽬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2、体会诗⼈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活总有其美好的⼀⾯,我们要积极地去⾯对。
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
教学流程: ⼀、回忆导⼊,明确主题 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
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你还记得吗?(学⽣背诵相关⽚断) 2、总结⾃⼰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 3、在古代⼤诗⼈苏轼的⼼⽬中,秋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
2、读准、读通诗句。
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夏⽇荷花是什么样⼦的?(当学⽣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荷花》⽚断,板画“荷叶”理解“擎⾬盖。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对诗句的感悟。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字卡、词卡、小黑板、课件、收集其它的古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古诗《赠刘景文》教学过程:一、诵诗导入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古诗为我们呈现美的意境,让我们有美的享受。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4.两首古诗中的《赠刘景文》。
(板书古诗题目)。
齐读课题。
二、学习古诗(一)释题1.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认识“首”字理字义。
首:象形字。
甲骨文作上面是头发和头皮,下面是眼睛。
本义是头。
引申为首领。
顺:首字笔画表示啥?眼目眉毛和头发;人的头部最首要,首先首领就用它。
2.师简介诗人“苏轼”(二)看图说话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想、议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秋天,收获的季节)三、学习古诗中的生字1.找出古诗中要求写的生字,理解“枝记刘”的字理字义。
枝:形声字。
从木,支声。
本义指树木的枝条。
引申为长条形物品的量词。
谜:看是一支木,撑开成大树。
无它叶难长,有它树不秃。
记:形声字。
从言,己声。
本义指用“言”记录、记载。
引申为不忘、思念。
又指记载事物的书籍或文章。
三年级上册语文《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赠刘景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赠刘景文》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赞美。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赠刘景文》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赞美。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根据诗中的描述,想象出朋友的形象。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赞美。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赠刘景文》这首诗的课件或挂图。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课件或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诗中的插图和文字。
2. 教师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们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做什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好朋友的认识和经历。
Step 2:新课呈现(10分钟)1. 教师朗读《赠刘景文》,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2. 教师解释诗中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
3. 学生跟读诗歌,感受诗中的韵律和节奏。
4. 学生依次描述诗中描绘的朋友形象,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赞美。
5. 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Step 3:合作交流(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有4-5名学生。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朋友形象,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赞美。
3. 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讲述者和听众,其他成员要认真听,然后提出问题或给予建议。
4. 教师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交流和表达。
Step 4: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A组,一组为B组。
2. A组的学生向B组的学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朋友形象,B组的学生要认真听,然后提出问题或给予建议。
3. 换另一组学生进行同样的活动,A组的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
《赠刘景文》教学方案设计
《赠刘景文》教学方案设计《<赠刘景文>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和背诵《赠刘景文》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
(2)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如“荷、尽、擎、菊、残、犹、傲霜枝”等。
2、难点(1)体会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
(2)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生字词、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景色特点。
(2)提问学生:在秋天这个季节,你们会想到哪些事物?(3)引出课题《赠刘景文》,介绍诗人苏轼。
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词。
(3)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3、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最是橙黄橘绿时”: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2)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4、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赠给刘景文?(2)讨论交流,体会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鼓励他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5、朗读背诵(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诗歌,如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等。
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教案
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教案三年级古诗《赠刘景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和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让学生学习古诗中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感悟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古诗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
2、教学难点(1)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秋天景色,理解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意。
(2)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和韵味,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年有四季,你们能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它的名字叫《赠刘景文》。
(板书课题)2、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进行正音和指导。
3、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古诗中的生字新词:赠、刘、擎、菊、残、犹、傲、君。
(2)学生认读生字,教师强调读音和字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赠、擎、残”等字的书写。
4、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3)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5、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赠给刘景文?(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勉励友人要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3)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6、朗读背诵(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如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优秀教案第【1】篇〗《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二、教学重难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
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体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4、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再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1、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2、组词、读准字音:(课件出示词语)赠送姓刘擎雨盖菊花残枝犹有君子必需橙色橘子3、注音平舌音:(课件标注)赠、残(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自由读诗,读准、读通诗句。
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3、听录音,画出朗读节奏: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4、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四)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
)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
《赠刘景文》 教学设计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赠刘景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赠刘景文》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3、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的生字、生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如“荷尽”“菊残”“傲霜枝”等。
(2)体会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对友人的勉励这一写作手法。
2、难点(1)领悟诗歌所传达的深刻内涵和情感,理解诗人为何在秋冬之景中寄予对友人的鼓励。
(2)感受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和重点语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和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秋冬季节的感受。
(2)提问学生: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通常会有怎样的心情?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生词。
(3)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
3、理解诗意(1)讲解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如“赠”“刘景文”“擎雨盖”“犹有”等。
(2)结合图片和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描绘了荷花凋谢,荷叶枯萎的景象。
第二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展现了菊花虽然凋零,但枝干仍然在寒风中挺立。
第三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提醒友人要记住这一年中美好的时光。
第四句“最是橙黄橘绿时”,强调了秋冬季节橙子和橘子成熟的丰收景象。
4、体会情感(1)组织学生讨论:诗人为什么要写秋冬之景来赠给友人?(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鼓励友人在困境中要保持乐观和坚强。
三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诵读 赠刘景文-一等奖
古诗诵读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刘、擎”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课题: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几篇课文里,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我们认识到了秋天的美丽。
你们知道,在古代诗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秋天有关的诗《赠刘景文》。
2、生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二、教学展示。
(一)故事铺垫,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好,竖起耳朵听哟!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出示诗歌:1.自由读课文。
2.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
(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课件出示这两句诗)(指名说,板书:荷、菊)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①出示荷花荷叶图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重叠在荷花荷叶图上)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理解:擎雨盖。
③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小学语文鄂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诵读:赠刘景文》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chéng jú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cán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yóu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赠刘景文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赠刘景文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正确书写字母“z”;2.学习认识一些日常食品的名称;3.学习运用“什么……”问句;4.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1.正确书写字母“z”;2.认识和掌握一些日常食品的名称;3.掌握运用“什么……”问句。
教学准备本节课所需的教具和材料有:1.教材《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课件PPT;3.食品图片;4.小黑板和粉笔;5.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1.课堂启动(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一首童谣,让学生跟着节奏一起唱。
随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有哪些食品呢?”,引导学生回答。
2.字母“z”的书写(10分钟)将字母“z”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认真观察。
随后,老师可以逐笔演示字母“z”的写法,并带领学生跟着写。
老师可以在写字的过程中,不断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字形。
3.食品名称的学习(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播放PPT,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图片,并让学生猜出食品的名称,并进行加深印象和练习。
4.问句的运用(10分钟)老师可以向学生示范“什么……”问句的运用,并提供一些例子。
如:“什么食品是做甜点的?”、“什么食品是从鸟嘴里得到的?”等等。
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几个“什么……”问句,并与同桌分享。
5.课堂巩固(5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字母“z”,以及刚才学习的食品名称和问句,以检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课后复习《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熟练掌握添加字母“z”的拼写方法,加深对食品名称的记忆,并通过多次练习,熟练掌握“什么……”问句的运用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示例演示、图片展示和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正确书写字母“z”、学习认识食品名称和运用“什么……”问句的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精品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古诗诵读《赠刘景文》教案 鄂教版
古诗诵读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会认“刘、擎”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题: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几篇课文里,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我们认识到了秋天的美丽。
你们知道,在古代诗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秋天有关的诗《赠刘景文》。
2、生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二、教学展示(一)故事铺垫,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好,竖起耳朵听哟!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出示诗歌:1、自由读课文2、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
(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课件出示这两句诗)(指名说,板书:荷菊)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①出示荷花荷叶图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重叠在荷花荷叶图上)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理解:擎雨盖③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①出示菊花图。
三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教学教案
(封面)三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教学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小学三年级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重、难点1、重点是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是通过反复朗读,能领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案导案课前预习:1.把古诗读熟。
2.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识记生字并组词。
第一课时一、开启智慧窗——激趣导入1.出示苏东坡画像,了解苏东坡: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它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
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2.师:苏东坡是怎样用诗描绘这秋景呢?请自由朗读诗歌:《赠刘景文》。
二、智慧加油站——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古诗《赠刘景文》,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熟。
不会认的字借助课文下面的生字注音认读,并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三、智慧大比拼——全班交流,检测读文和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2.点名认读词语,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指名读古诗。
三、我是智多星——小组合作,理解内容1.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词义。
4.小组质疑: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之处?四、智慧大舞台——全班交流,深入读文(一)研读: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3.小组汇报: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色?4.看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后,头脑中形成了什么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诵读
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刘、擎”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3、学习古诗新唱,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多元吟诵,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几篇课文里,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多姿多彩,我们认识到了秋天的美丽。
你们知道,在古代诗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秋天有关的诗《赠刘景文》。
2、生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二、教学展示
(一)故事铺垫,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好,竖起耳朵听哟!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出示诗歌:
1、自由读课文
2、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
(出示要求把字读
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课件出示这两句诗)
(指名说,板书:荷菊)
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①出示荷花荷叶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重叠在荷花荷叶图上)
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理解:擎雨盖
③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①出示菊花图。
师: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
出示菊残图(重叠在菊花图上),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②理解“傲霜枝”。
师: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
师:那你们看看: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③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④对比朗读。
⑤书写“枝”字。
6、教学“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①师: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②出示橙黄橘绿图。
师: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书:橙橘秋之美)
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指名回答,齐读诗句。
③书写“记”字。
(三)读中悟情,多元吟诵。
师: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下面老师教你们读古诗的一个方法,好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6、指导背诵。
师:同学们,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指名背诵)
7、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师:同学们,老师在课余的时间把这首古诗配上了音乐,然而让这首诗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欣赏“古诗新唱”——“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四)拓展延伸,美在秋天。
师: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与秋天有关的诗,如:杨万里《秋凉晚步》: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赞美秋天的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课余时间也可以找找读读哟!
三、全文总结
师:亲爱的同学们,菊有菊不可替代的风韵,荷有荷无法言说的魅力,苏轼赞美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
老师把这首诗最后的一句改写了一下送给大家: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读书黄金时。
(齐读后下课)
四、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荷菊
橙:黄橘:绿
秋之美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古诗《赠刘景文》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诵友情的佳作,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
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擎雨盖”指荷叶。
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相关图片
苏轼的诗:
1.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