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教育的路上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一)——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有缘聆听16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
“书香世界”这部分收录了作者阅读教育名着、朋友和自己的着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吾爱吾师很是为朱教授的新教育所感动,买了朱教授的一些书,可直到这个寒假才真正的捧起来认真拜读了一下,收获颇丰。
真正最能打动我的是其中一篇诗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现实现实工作中,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容易就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所谓“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等,是一种心理的内在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产工作和生活采取悲观的态度。
情绪上:情绪比较紧张,不安,易怒,易躁,动则责怪或迁怒于学生。
关于新教育实验读了这样一本书,整体收获了“新教育实验”体系主要包括:相信学生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创造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等五个主要观点;在小学六年的教学过程中贯穿“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建设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等六大行动,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因学论教、扬长补短、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为了培养儿童“看听读写说算”等基本素质,“新教育实验”在成功完成基本课程教学的同时还有多项要求。
这些要求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采用高科技教学设施,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发展学生科学、艺术、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特长,使每个学生拥有天才孩子的感觉,努力成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苦旅》、读书人。
你如何理解生活你就将拥有怎样的生活你如何理解教育你就将拥有怎样的教育你的眼里没有色彩你的生活就不会缤纷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有人面带微笑拥抱每一轮新的太阳有人心怀烦恼拒绝每一个美的希望而你,也就如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你会把每一个挫折看成是考验你会把每一种困难看成是磨练你时时刻刻都会听到花开的声音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你会把每一堂课精彩地演绎你会把每一句话精心地锻造你会把校园变成追求卓越的教育梦工场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心情的时候,我们就成熟了,人就是认识自我,成就自我的过程,因为任何改变,都是进步!任何改变都是进步改变别人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态度从改变笑脸开始改变结果从改变过程开始改变明天从今天改变开始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024年《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
2024年《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观点和想法。
我要谈的话题是“走在教育的路上”。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今,我们正在站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时代,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而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走在教育的路上,做出更好的选择和建设。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教育的内涵。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在过去,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的需求的改变,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在教育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创新和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教育的公平性。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依然面临着地域间、城乡间、贫富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首先,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能够拥有更好的师资、教材和设施。
其次,我们要改革教育评价体制,摒弃一刀切的标准化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潜力的发掘。
最后,我们要提倡开放式教育,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建,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
再次,我们需要关注教育的价值观。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成长和人格的塑造。
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教育的未来。
育人故事 行走在教育路上
育人故事行走在教育路上摘要:一、引言:行走的意义二、教育的核心:关爱与引导三、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四、教育成果:成长与收获五、教师成长:反思与提升六、结语:继续前行正文:【引言】行走在教育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使命是育人,引导学生走向美好未来。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望,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的重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教育的真谛,分享教育的喜悦和感悟。
【教育的核心:关爱与引导】教育的本质是关爱与引导。
关爱学生,意味着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
引导则是在学生迷茫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始终秉持关爱与引导的原则,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时代在发展,教育方法也在不断革新。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勇于创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教育成果:成长与收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教育路上,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取得丰收。
我们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成长:反思与提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以求进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结语】在教育路上,我们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让我们携手前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美好未来,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拼搏。
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蓦然回首,自己已走过11年的教育生涯。
11年里我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一直默默奉献在自己喜爱的教育岗位上。
那身后留下的一个个蹒跚脚印,或直或曲,记录了我成长的轨迹,或深或浅,积淀了我精神的财富。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无怨,因为我始终快乐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我无悔,因为我始终享受着幸福的教育人生。
11年前我带着理想满怀热情地走上三尺讲台,还记得刚走进课堂时,由于没有吃透教材教法,我的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听得不投入,我自己也没有上课成功的感觉。
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陷入了迷茫中,沉思之后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应该把课上好,不能让我的学生从小就对学习失去兴趣。
于是,我开始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揣摩自己的教学设计,时常利用休息时间翻看书报杂志,借鉴名家教育方法……多少个清晨黄昏,多少次风雨兼程,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走过。
渐渐地我的课堂显得有生气了,学生们也很喜欢在我的课堂上学习。
看着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那时的我是最快乐也是最幸福的。
然而,每一堂课难免都会留有一些遗憾,而遗憾就是继续反思、探索、提升的空间。
为了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遗憾”,我采用的方法是读书与实践。
宁静的读书积淀着我的底蕴,滋养着我的心灵,使我在解读教材时多了一些大气和底气。
不停地实践使我不断深入地思考如何将学得的理念更有效地落实到具体环节中。
因而,我的课堂教学仿佛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课堂在一次次的斟酌中亮丽起来,越来越多地激荡着学生生命的活力,充满着学生成长的气息,绽放着学生智慧的花朵。
做一个创新型的老师是我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我不断地清理自己的教学行为,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
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学生,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我还着力打造敢于实践,大胆创新,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学生队伍。
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的。
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
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江油实验学校陈福胜我一直坚信,不管我们是出于什么样的机缘加入了教师队伍,只要我们还在这个队伍中,我们就一定渴望成长,尽管在很多时候,这种渴望并没有被明确表白,而只是存留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我从未认为我是名师,但我想说,成为名师可以作为我前行的方向,但它永远不会是我的目标。
方向意味着无限,它告诉我朝哪里行走,而目标则意味着行走的终点。
对于我来说,教育的本质与意义都决定了这项工作将永远充满挑战,这条路永远只有行走的过程,而没有既定的终点,当我们不仅仅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我们就会一直走在路上。
行走的力量何处来呢?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呢?1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晏殊我是一个充满自卑的人。
同时,我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这样的矛盾体,让我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对自己对周围总充满着怀疑,充满着恐惧。
有太多的东西给我的是压力,更多的是迷惘。
这里让我最感欣慰的是,阅读给了我的方向。
在越来越长久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也越来越坚持着阅读。
我开始对经典的好书一本本地开始研读,因为好书太难读,要精读,虽我读得还很浅薄、还很粗糙,但这一本本书给了我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严格说不是震撼,而是如一股股细泉缓缓地注入我干涸地职业内心。
《教学勇气》让我明白了教师对内心的自我认同和完整认识有多重要,让我懂得了如何去克服内心的恐惧,当然,这种经典,我还远远没有读到精髓,还要重读,再读;《静悄悄地革命》让我明白了何为润泽地教室,如何做到对话与倾听;《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柱,原来教室可以这样的完美,课程可以这样的卓越;还看了许许多多的书,这些书给了我前进的方向,更关键的是给了我迷惘和专业上无助时的宁静和坚守,《中国哲学简史》《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后现代课程观》《理想课堂的三得境界》《论对话》《爱的艺术》《给教师的建议》《老师阅读地图》《新教育之梦》等等,这些让我知道的,原来在中国的教育大地还有一批这样执著的教育工作者。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_心得体会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一)——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有缘聆听听说朱永新教授的大名已经是很多年的事了,真正聆听朱教授的讲座是在2011年,朱教授莅临泰安一中的泰山大讲堂给泰安的教育同行们做的一堂精彩的讲座。
当时最大的收获是他的新教育在管理方面,最重要的铁律是“底线+榜样”。
在实验管理上,“底线+榜样”,其实就是“课题管理+榜样引领”。
想想看,如果没有榜样的言说,新教育会怎么样?新教育的发展,某种意义上不取决于研究中心出多少学术成果,而取决于新教育能够出现多少榜样,其中走得最快的榜样能达到怎样的高度?DD榜样的高度,代表了新教育在实践领域的高度,因为榜样是相对而言比较完美地实践研究成果的人或团队。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本书《走在教育的路上》一书,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
“边走边吟”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十多首教育诗。
这是作者表达教育思想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
“教育风景”部分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
同时,还收录了作者2003年南美之行期间的16篇“教育游记”,读者不但可以从中领略到异国他乡的教育风光,更可以从中体悟到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
“书香世界”这部分收录了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吾爱吾师很是为朱教授的新教育所感动,买了朱教授的一些书,可直到这个寒假才真正的捧起来认真拜读了一下,收获颇丰。
真正最能打动我的是其中一篇诗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现实现实工作中,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容易就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所谓“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类似的话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类似的话一个教育者,如果心里充满爱,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对待孩子的一切,就等于敲开了孩子的心灵之门,触摸到了教育的灵魂。
教育是生命温暖生命、精神培植精神的事业,其效果好坏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教学设施有多先进,学校走廊上、教室里悬挂多少名言警句,教师布置了多少作业、考试得了多少分;亦不在于父母给孩子报了多少课外辅导班,家里准备了多少参考书,而在于每一位教育者以丰富的内心情感去指引和感召孩子。
很多时候,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温暖,就是最简单却最好的办法。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伴随着梦想,守望着信念,就有永远的源头活水。
也许我们无法抵达“碰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至高境界,但我们至少能做到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温暖,让每个孩子的喜悦和苦恼敲打我们的心,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孩子的成长就像身体的成长,不听话、叛逆、顶撞,其实就像偶尔小恙。
身体就像孩子,孩子就像身体,很多人想的到却难以做到。
善待、遵循孩子的天性,是教育走出迷途的必然选择。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孩子的天性也如此,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个体的差异。
而我们教育者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寻找孩子的天性,帮助他们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对于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
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再鼓励!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就去鼓励,剩下的一切则交给他自己——让孩子做自己的事。
如果我们不能包容、善待孩子,就等同于自虐狂;控制孩子自然、自由的生长,压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就等同于古代用裹脚布捆住自己的脚,导致脚的畸形。
我们每个人都有感情,孩子也不例外。
做为教育者,我们首先要打开自己的心门,然后用自己的心灵唤醒孩子的心灵,心灵之门若是关闭的,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黑暗,只有心与心想通互融,真正让孩子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心生感动,他们才能在心灵的碰撞中获得成长。
走在教育的路上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踏入教育行业的那一天起,我便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教育之路漫长而艰辛,但每当看到学生们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我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这条路上,我收获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
以下是我对教育之路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是爱的传递教育的本质是爱,是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在我教学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爱心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个叫小明的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困难,父母离异,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
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但他非常努力。
我注意到他的困境后,主动与他沟通,了解他的需求,为他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同时,我还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的成绩逐渐提高,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这件事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心。
二、教育是点燃希望的火炬教育是点燃希望的火炬,是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指路明灯。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
有一次,班上有个叫小华的学生,他性格内向,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倒数。
我发现他对音乐很感兴趣,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合唱团。
在合唱团的训练中,小华逐渐找到了自信,他的歌声也变得越来越好听。
在合唱比赛中,小华所在的合唱团获得了第一名。
这次经历让小华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挑战中成长。
三、教育是智慧的启迪教育是智慧的启迪,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三国演义》时,我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并对作品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
《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2篇)
《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做的这次演讲机会的支持和鼓励。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走在教育的路上》。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教育,也都享受着教育带来的福祉。
然而,教育并非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进步和改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回想起我们国家几十年来的教育发展,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方面看,我们走在了改革的前沿。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教育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当前,我们的教育仍然存在着注重功利性教育、应试教育的倾向。
学生们追求成绩、追求高分,而很少关注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我们需要打破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承载着培养未来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素质不高、师德不良等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机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育人意识。
只有有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第三,我们需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现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使得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最后,我们需要积极推动教育的创新和改革。
当前,我们的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中,没有与时俱进地跟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需要鼓励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例如,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拓宽教育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要积极参与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来。
走在路上做路上的教育作文
走在路上做路上的教育作文今天早晨,我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街头漫步。
天刚蒙蒙亮,街上人少得可怜。
我一边走,一边想着今天要做的事。
这时候,路边的小摊贩就像是人间的“教育家”,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我先遇到的是卖早点的大叔。
他摆了一个小摊,上面摆满了热腾腾的包子、油条和豆浆。
大叔正忙着给一个小女孩装豆浆。
看她一脸困倦的样子,我忍不住凑过去问:“小妹妹,怎么了?还没醒吗?”小女孩抬起头,眨巴着眼睛说:“大叔,我刚刚从梦里醒来,梦见了好多好多的糖!”大叔哈哈大笑:“糖果的梦是美梦,但是我们这豆浆才是真正的‘甜’!”我看了看这俩人的互动,感觉大叔真是个天生的教育家。
他用一个简单的笑话和温暖的微笑,给小女孩上了一堂关于现实与梦想的课。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一对老夫妻在路边的长椅上坐着,老头儿正拿着一把小扇子给老太太扇风。
他们聊着天,像是没什么事儿要做。
老太太忽然指着我说:“小伙子,你是不是刚才在看我们?”我尴尬地笑了笑:“其实我在看你们俩的互动,真是太有爱了!”老头儿抬起头,摆摆手:“别看我们,这些年头,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体贴。
哪怕是这么一把扇子,也能让人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不是教科书上的那些东西。
”老太太补充道。
听了他们的话,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很深的感触。
教育不一定要在教室里发生。
生活中每一个简单的瞬间,都可能成为我们学习的机会。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在路边玩泡泡水。
他兴奋地跑来跑去,手上的泡泡像是五彩斑斓的小气球,不断飘向空中。
旁边,一个年轻的妈妈在耐心地教他:“记住,泡泡要慢慢吹,这样才能更大更美。
”我忍不住问:“小朋友,你觉得这些泡泡漂亮吗?”小男孩眼睛里闪着光:“漂亮!我还想学会怎么把它们吹得更大!”妈妈笑了笑:“其实,教育就是这样,让我们学会慢慢来,把事情做好。
”这时,我才明白,生活本身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
在街头、在市场、在公园里,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教给我们许多道理。
走在教育的路上
《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路庄中学李新焕走在教育的路上,已经有25个年头了,25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在第一线,但从未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过一篇关于教育的书籍。
一天,我在校图书馆翻阅,无意间发现了朱永新的《走在教育的路上》翻看起来,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小时。
这本书虽说只是一些片段,但读起来很是耐人寻味。
《走在教育的路上》一书,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
“边走边吟”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十多首教育诗。
这是作者表达教育思想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
“教育风景”部分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
同时,还收录了作者2003年南美之行期间的16篇“教育游记”,读者不但可以从中领略到异国他乡的教育风光,更可以从中体悟到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
“书香世界”这部分收录了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现实工作中,受到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容易就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所谓“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等,是一种心理的内在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产物,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反抗而求得心理平衡的心理反应。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人内外冲突矛盾运动的结果:即渴望快乐与感受平淡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感受平凡的矛盾、渴望激情与感受平庸的矛盾,总之一句话,是内外不和谐的结果。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
最新《走在新教育的路上》读后感 读书心得
《走在新教育的路上》读后感读书心得《走在新教育的路上》读书体会对于新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有些是能用有限的知识解决的,但更多的是我们在校园中课堂上从未涉猎过的。
古有云:实践出真知。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着成长。
非常有幸拜读朱永新教授的教育大作《走在新教育路上》一书,书中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无一不有莫大的鼓舞,带给我理想以信念。
庄惠芬:一位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教书7年,自觉毫无抱负和理想,拜朱教授为师,用12年的时间实现自身的成长。
再次期间还完成了《魅力课堂》一书的创作。
说到魅力课堂,可能有些老师应该听过这段话。
《中国教育报》上,把理想的课堂教学分成了三个境界。
而庄老师,可以说是魅力课堂的代表。
大家都知道,数学是门抽象的学科,如果仅仅靠书本知识的讲授和习题解答,会非常枯燥乏味。
庄老师为了让数学变得轻松、有趣和高效,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她不断的探索与思考着。
她创设了数学文化的“百家讲坛〞,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她在她的百家讲坛中设计了“数学与历史,数学与社会,数学与未来,数学与科技,与文化,与思维,与成就,与自然〞等八大系列,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找到了共鸣。
所以,在这位庄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不同的数学课,有??这样一位优秀的魅力教师,却有着一个非常平凡的梦想,那就是做一个能够让学生记住一辈子的老师。
这个梦想让我想到了我自己,因为我也曾有个类似的梦想。
我还想到了很多年轻老师,我始终相信能够愿意走进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两个关于教育的梦,她一定不会是一个市侩之人,我们很多人其实就像是12年前的庄惠芬,我们不是没有梦想,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
通过庄老师的故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只要不忘初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袁卫星:袁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而且他的语文教学非常有特色,他把“感悟亲情〞“善待生命〞作为最重要的话题和学生讨论。
2024年《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二篇)
2024年《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读朱永新老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时不时被他对教育独到的感受所感动,在一篇篇美文中,在一句句精辟的话语间,我倾听着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理想,感受着他的新教育实验梦想,汲取着他的教育思想精髓,体会着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
“我是一个行者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
”朱教授写道。
他为教育准备了一切,他肩负着自己对教育多年的感受行走在自己的教育路上。
书中朱教授提倡要重视人文倡导实践。
他说:“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
”我的理解是: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会成功。
何尝不是呢,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憧憬诸多而实现甚少,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超越。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我们不要太多响亮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当下的行动。
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因为我们有梦。
关于点滴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定势。
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无穷。
在书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对于日记习惯培养的提倡。
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可以锻炼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可以倾诉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可以锻炼意志,开阔心胸,净化心灵。
甚至可以说,写日记也是一种持效的“道德长跑”方式。
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让自己与自己对话,让一个自我战胜另一个自我。
总之,日记可以使自己不断得到新的感悟,学生在求善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求善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从而形成既主流又个性化的道德品质。
日记不仅为学生所受益,教师也是如此。
书中提到一位“海子”老师,她在网上为班级的学生建立起个人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点滴,积跬步镂金石,于是她写下了名叫《孩子,我看着你成长》一书,她的故事让我不禁湿润了眼眶,是感动是钦佩更是敬慕。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他是一个行者,披星戴月,走在教育的路上,计划着行程,思考着中学教育的方向。
他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而坚实,走在教育的路上,脸上常带笑容,心中充满阳光。
他是一个行者,走在教育的路上,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眼中流露出坚定的力量。
打开他的人生履历,仔细查看他留下的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我们会清晰地看到他的人生轨迹,这是一条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学生成才、追求学校发展的道路。
他永不停歇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引領师生不断走向成功。
他,就是2017年甘肃省“陇原名师”获得者陇西县第一中学校长田志刚。
1984年8月,稚气未脱的他走进了陇西县文峰中学的大门,从此开启了他人生的教育之旅,将满腔热情融入到他挚爱的教育事业之中。
2007年,由于业务能力突出,他被任命为文峰中学校长,带领着文中人,用青春和汗水,智慧和毅力,实现了文峰中学历史性的超越与嬗变:把文峰中学这所乡镇中学打造成了定西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使之成为今天陇西教育的一艘“快艇”,为陇西高考“十一连冠”增添了光彩。
2012年6月,组织任命他担任陇西县教育体育局局长,2014年,调往陇西一中担任校长工作至今。
创新教学模式,走科研兴校之路教育是一份需要用爱心来支撑的事业。
缺少了爱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
自参加工作以来,田志刚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紧握一尺教鞭,稳立方寸讲台,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立足教学,无怨无悔,辛勤耕耘在中学教育这片沃土上。
教学中,他刻苦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吸收名家之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引导自学—解疑点拨—典型训练—拓展空间—发展能力”。
“物理教学通常是以知识为线索展开的,这就容易导致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落实上,而忽视了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现阶段物理教学大多数采用一步到位教学法,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虽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的知识,但却很难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也无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篇1在教育的路上,我已经走了近9年,如今,已然是个年轻的老教师了。
这一路走来,收获了个人的成长。
在促进学生向自己前途迈进的同时,我提升了能力与自信,学会了必要的坚持和强势,更曾因班主任工作而觉得自己是个无所不能的神勇女超人。
工作之余,我也不断进取,学英语,在职读研,并于上周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这一路走来,收获了满满的情谊。
学校的信任之谊,让刚大学毕业的我带两个班兼任班主任,使我迅速成长;同事的帮扶之情,入职后有幸拜李荣华老师为师、与优秀的乐于助人的同事们为伴;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之谊,使教育教学成为彼此舒心的乐事;还有真挚的友情,那年生病住院时好友送汤送水甚至熬夜陪护,令我感动至今。
这一路走来,也收获了些许荣誉,曾获评区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教学骨干等。
但当高分已然是学生、老师甚至学校优秀的代名词,当社会对教育的指摘越来越多,不由得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教育?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创的人生体验,一路同行提升着能力与素养。
教育之路,广远无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赵群筠老师的人文内涵式、赵谦翔老师的含英咀华品味文学式、吴丹青老师的诗意教学等,这些优秀教师给求索中的我指点了迷津。
带着感恩和进取,保持质疑与求索,我将一直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篇2教了20年书,但当班主任仅4年,而且还被16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等分为两段。
在自己的印象中,班主任的工作靠的就是“人治”,管理的好坏与班主任个人魅力联系在一起。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集锦五篇
《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集锦五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自我鉴定、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祝福语、美术教案、音乐教案、数学教案、语文教案、教学计划、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lf-assessment, internship reports, personal experiences, blessings, art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math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teaching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走在教育的路上》读后感集锦五篇我相信,每个在从事教育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
读后感《走在教育的路上》(2篇)
读后感《走在教育的路上》近期我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这本书主要记录了朱老师关于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从中可以听到的是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的“行者心语”。
通过学习我收获颇丰,同时也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的挚爱,他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令人感动。
其中收获最大的是朱教授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一、爱的教育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走在教育的路上》里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
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走在教育的路上》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作品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走在教育的路上》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走在教育的路上》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二、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的教学总结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的灵魂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诱惑,带着冷静的思考一步一步走下去,甘愿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起伏与跌荡,感受一次又一次挫折与磨砺,并试着将这痛苦变为一次丰富的旅行、一捧难得的财富!很喜欢冰心先生的一段话: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耕种,勤于播撒,将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之路上的行者,既点缀着风景,也创造着风景。
记得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说过“我思故我在”。
细细想来,这话的确有道理。
在任何一行中,善于思考的人都是佼佼者。
做教师更是如此,因为教育是一个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自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主动性、创造性。
回首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我始终把精心研磨的课前设计、精彩互动的课堂生成、深刻执着的课后反思作为从教的根本;期间有探索、有困惑,也有喜悦和收获。
初中毕业那一年(1983年),我不足15岁。
我的中考成绩,位列全校第一。
那一年是我省中等师范学校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的第二年!我特别喜欢数学,每天都认真做大量的数学题,我的理想是读高中,考大学,成为数学家。
可我家的家境贫寒,全家六口人,除父亲吃商品粮外,其余五人都吃的是“黑市”粮,一家人都是靠父亲每月四十多块钱的工资养活,省吃俭用,还要供四个孩子读书,每月都是东借西借勉强糊口度日。
班主任周老师教过我的母亲、哥哥,对我家的情况非常了解,就跟我的母亲说:“你们家的情况,我很了解,李文这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报考什么都没问题,让他报考师范吧,读师范,既不要学费,还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又能减轻你们的家庭经济压力。
”父母给我做工作,可我始终不同意。
于是,我的父母瞒着我给我填报了宜春师范。
我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取了宜春师范。
当我拿着录取通知书时,哭了。
躺在床上,睡了一个星期才起床。
还是拗不过父母,只好极不情愿地上了宜春师范。
这能怪谁呢?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从此,我走进了教师职业殿堂的大门。
走在教育的路上
走在教育的路上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爱是学生心灵成长的甘露,爱是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创造激情,让所有学生都抬头走路,以此造就学生完美的个性特征.苏霍姆林斯基以前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有。
学生的自尊自信、求知欲望和创作灵感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几种特殊的“爱”。
只有通过教师的“精心的爱”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首先我们教师对学生要“友爱”。
教育,是情和爱的事业。
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我们整天和天真活泼的孩子在一起,孩子富有情感,而且很有直觉。
当他体会到老师是真情爱他时,同样会用真情来回报你,他会更自觉地按照你指点的目标去学习,去生活。
记得我刚教高一的时候,刚入校门的孩子就像一群唧唧喳喳的“小麻雀”,总有说不完的话,止不住的笑。
我只有把自己也当成一只“大麻雀”,下课时不停的与我的“小麻雀”谈心交流,告诉他们老师愿意与他们交朋友,有秘密,有欢乐,有烦恼都能够在下课时跟老师说,上课时应该听讲,不该说笑,否则就会变成令人无法接受的“大苍蝇”。
经过我反复地“唧唧喳喳”,这个群“小麻雀”逐步地温顺了,自我约束水平大大地增强了,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升了,学习也比较轻松。
下课时与我交朋友的人越来越多,我很快地理解了所有的学生,大家都把我当成了他们的好朋友。
他们说我一点也不像老师,倒像他们的好朋友,面对学生真诚的话语,我笑了.我想:这就是爱,既是一种尊重,又是一种鞭策.即使每个学生存有着差异,有着不同的个性,但“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就理应公平、公正地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这就是我想说的教师要“博爱”。
2024年《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
2024年《走在教育的路上》演讲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站在这个讲台上,向各位展示我的演讲稿。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走在教育的路上》。
教育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教育事业的使命。
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里传递知识,它更是在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育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是知识的过载和选择的困惑。
因此,教育应该以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为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他们的专长,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教育要注重思维的培养。
学习知识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性思维,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与他人合作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求,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再次,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公民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进步。
此外,教育应该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
教育是为了服务社会,因此,教育不应该与社会脱离,而是紧密结合。
我们应该通过与社会的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加贴近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最后,教育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充满挑战和困难。
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我们应该坚守初心,坚持不懈,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我们努力不息,才能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亲爱的同学们,教育是一个无止境的事业,我们每个人都是教育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在教育的路上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爱是学生心灵成长的甘露,爱是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创造激情,让所有学生都抬头走路,以此造就学生完美的个性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学生的自尊自信、求知欲望和创作灵感就如同露珠,
需要教师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几种特殊的“爱”。
只有通过教师的“精心的爱”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主体地
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首先我们教师对学生要“友爱”。
教育,是情和爱的事业。
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我们整天和天真活泼的孩子在一起,孩子富有情感,而且很有直觉。
当他体会到老师是真情爱他时,同
样会用真情来回报你,他会更自觉地按照你指点的目标去学习,
去生活。
记得我刚教高一的时候,刚入校门的孩子就像一群唧唧
喳喳的“小麻雀”,总有说不完的话,止不住的笑。
我只有把自
己也当成一只“大麻雀”,下课时不停的与我的“小麻雀”谈心
交流,告诉他们老师愿意与他们交朋友,有秘密,有欢乐,有烦
恼都可以在下课时跟老师说,上课时应该听讲,不该说笑,否则
就会变成令人无法接受的“大苍蝇”。
经过我反复地“唧唧喳喳”,这一群“小麻雀”渐渐地温顺了,自我约束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习也比较轻松。
下课时与我交朋友的人越来越多,我很快地认识了所有的学生,
大家都把我当成了他们的好朋友。
他们说我一点也不像老师,倒像他们的好朋友,面对学生真诚的话语,我笑了.我想:这就是爱,既是一种尊重,又是一种鞭策.
尽管每个学生存在着差异,有着不同的个性,但“天生我才
必有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应当公平、公正地撒向每一个学生
的心田,这就是我想说的教师要“博爱”。
孩子是独立的人,拥
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他们已经从单纯受法律保护的对象,跃升为受到法律充分尊重的权利主体。
不管他们的家境、成绩、能力、智商如何,他们都是平等的人,他们都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他
们都是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爱抚的孩子。
那些家境平庸学习刻苦
的孩子,需要我们的爱给他以自信;那些成绩优良胆小怕事的孩子,需要我们的爱给他以勇气;那些成绩较差态度认真的孩子,
需要我们的爱给他以智慧;那些能力较强调皮捣蛋的孩子,需要我们的爱给他以约束;那些智商较高态度马虎的孩子,需要我们的爱给他以提醒;还有那些有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孩子,都需要我们的爱给他以帮助。
看来我们的爱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有不同的爱,可面对同一个班的学生
我们有时也需要“偏爱”。
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欢。
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而这正
是教师的天职。
在一个社会发展异常迅速的年代,教育遇见了许多问题: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个性的差异越来越大、社会环境越
来越复杂等等,我们的“问题学生”也多了起来。
有一些学生懒惰、自私、不认真调皮捣蛋,看起来好像最不值得爱,但恰恰是
这些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