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必考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中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生物中考必备知识一、遗传和变异1、遗传现象:亲代间的相似性变异现象:亲子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变异)2、性状:某种生物特征的总和(如人的身高)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高个子和矮个子)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两种,隐形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3、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的有效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4、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精子两种为22条+X或22条+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__(卵细胞只有一种为22条+X)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50%,取决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二、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动物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环节→节肢→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适者生存(4)遗传和变异: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把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
4、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三、传染病和免疫1、病原体:引起某种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即患者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预防措施:切断传染源(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卫生,消毒);保护易感人群(锻炼,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4、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可针对多种病原体,由第一第二道防线构成,包括皮肤,粘膜,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的,一种抗体只针对一种抗原,指人在体的第三道防线,在病原体侵入时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消灭抗原。
5、抗原一般是外来的物质,抗体是自己产生消灭抗原的。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和溶质,提供细胞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二、细胞的生长与分裂1.细胞的生长:细胞的生长与营养摄取、物质合成和分泌、废物排出等相关。
2.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维持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
三、遗传与变异1.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显性和隐性性状等。
2.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核型分析等。
3.DNA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DNA复制等。
4.基因的作用:控制个体的基本特征和变异。
5.变异的原因和分类:包括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
四、细胞的功能1.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2.物质的运输:包括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细胞间物质的运输。
3.能量的转化: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4.细胞的分化:细胞通过分化成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组织和器官。
五、生物的分类与进化1.生物的分类:包括世界生物三域分类系统和五界分类系统。
2.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物比较解剖学、生物胚胎学等。
3.进化的机制: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漂变等。
六、生物的调节与协调1.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腺的分泌、激素的作用等。
2.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3.免疫系统: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4.生物的行为:包括由内源和外源刺激引起的行为。
七、生物的运动与支持1.植物的支持和运动:包括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细胞间物质的运输等。
2.动物的骨骼和肌肉:包括不同类型的骨骼和肌肉组织。
3.动物的运动:包括运动的神经控制和运动的生理基础。
八、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适应与生存:包括形态结构的适应和行为特性的适应。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在我们上学期间,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1一、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组织的形成:细胞分化的结果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器官一般由四种组织构成,并且以某种组织为主(肌肉以肌肉组织为主)。
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
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没有系统,直接由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3.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有分裂能力,存在于根尖,形成层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导无筛有)等4.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三、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P68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1.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识记书66的图!2.观察草履虫:放棉花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草履虫有趋光性,趋氧性,会聚集在培养液表层;食物在食物泡中消化,滴入墨水后变黑的也是食物泡。
初中生物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与生物
1.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特点与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与组织器官
1.细胞的新陈代谢:物质的吸收、消化、排泄、呼吸
2.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组成多细胞体
3.特殊功能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红细胞等
4.组织器官: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三、遗传与进化
1.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染色体、遗传物质DNA
2.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性别遗传、基因突变
3.进化的基本规律: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演化论
四、生物种群与环境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与个体
2.种群与种群动态:密度、种群增长与减少、种群平衡
3.生物与环境关系:生物适应、生态位、食物链与食物网
五、人类与生物
1.人的起源与进化:人的起源、古人类、智人的起源
2.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人体的营养与代谢
3.健康与疾病:疾病的预防、常见疾病的认识与治疗
以上是初中生物中考重点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
请注意,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考试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学校教材和教师要求进行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祝你学习顺利、考试成功!。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 必考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必考一、细胞1. 细胞的结构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器和细胞器。
其中,细胞器包括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
2. 细胞的生物膜生物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选择性通透、分子识别和细胞信号传导等。
3. 基因和遗传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由DNA构成。
基因是决定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包括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等概念。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自然选择、显性和隐性等概念。
此外,还有遗传交叉、基因连锁以及基因位点等知识点。
2. 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的重要理论,包括物种起源、自然选择、生物演化等内容。
还包括地球的演化历史、化石证据和比较形态学证据等。
三、生物的多样性及其进化1. 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生物分类学涉及生物的分类体系、命名规则等内容。
系统发育关注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涉及亲缘关系、共同祖先和同源结构等知识。
2. 植物与动物的多样性包括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组织结构、植物的生活方式、植物的营养方式等内容。
动物的多样性包括动物的体节、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进食方式等。
3. 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全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四、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
2. 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圈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了解三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十分重要。
3. 生物圈的资源利用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等。
五、生物调控和协调1.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种子的萌发、光合作用、生长素的合成和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初中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一、科学探究。
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 对照实验。
- 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变量就是要探究的那个条件。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变量就是光。
- 原则: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确保实验结果是由变量引起的。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细胞的结构。
- 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的细胞有)。
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细胞的生活。
-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物质包括有机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等)和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
-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2.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3.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 动物的组织: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如骨骼肌)、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如脑和脊髓中的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如骨组织、血液)。
-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如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消化腺等器官。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
一、细胞生物学
1.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产物排泄、物质运输、细胞分裂、遗传信息传递
3.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5.DNA与RNA的结构、功能和复制过程
二、遗传与进化
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的性状转移、染色体的结构及功能
2.基因工程:基因的克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3.生物进化:生物的适应性、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原理、人类的进化
4.遗传病: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三、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转化
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发生过程、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3.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和排泄:食物消化的过程、吸收与利用、肾脏的功能和排泄物的成分
四、生物的调节与保护
1.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结构、传递神经冲动、反射弧
2.激素调节:内分泌器官、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3.免疫与抗体:机体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原理和作用机制
五、生物间的关系
1.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层级分类、常见生物类群的特征
2.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生态位、生物链、食物网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环境破坏、减少污染的方法
六、生命科学的实践
1.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2.健康与生活:健康饮食、锻炼与保健、避免疾病的传播。
2024中考生物重点知识

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1、生物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
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其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2、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都有生长发育的现象∶即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现象∶生物体从外界不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生物都有繁殖的现象∶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3、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
4、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则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生物。
5、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6、显微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呈倒像。
显微镜操作时,当换用高倍镜,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如果要使视野变亮,应该选择遮光器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
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就会移到视野中央。
7、玻片标本的制作:1)、植物玻片标本的制作:擦片、滴水(清水)、取材(薄而透明)、展材、盖片、染色(根据材料:洋葱内表皮需用稀碘液染色,外表皮不需染色)2)、动物玻片标本的制作:擦片、滴水(0.9%的生理盐水)、取材(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钝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涂抹、盖片、染色(稀碘液染色)3、盖盖玻片防止产生气泡: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再轻轻放下。
7、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方面。
8、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时,除变量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
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形成对照。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重点)1、动物、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里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全国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

全国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等。
3. 细胞的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储存遗传信息,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则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2. DNA的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3. 进化论:物种不断变化,新的物种由旧的物种演化而来,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
2. 食物链与食物网: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能量,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3. 植物的繁殖: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通过种子进行,无性繁殖则不涉及种子。
五、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2. 健康的概念: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3. 营养与健康: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六、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 微生物的作用:在自然界中参与物质循环,在工业上有发酵等应用,在医学上有抗生素等药物的开发。
3. 微生物与疾病:某些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需要通过卫生习惯和疫苗接种来预防。
七、人体的生殖与发育1. 人体的生殖系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2. 生殖过程:包括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胚胎的发育,以及分娩过程。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篇一1、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人的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4、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5、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
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
馒头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
7、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繁殖)。
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9、既储存了主要的遗传信息,又对细胞的生命的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细胞核)。
10、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11、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12、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14、打吊针或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静脉)。
1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6、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17、用保鲜袋储藏新鲜蔬菜,原因是(抑制呼吸作用)。
18、受精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类型可能是(_或XY)。
19、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
20、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体植株的方法是(组织培养)。
21、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2、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
23、刷牙时牙龈常出血是患上了(坏血病),原位是(肾小球)。
24、如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部21.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25、食物保存的方法(低温,干燥,隔绝空气)。
26、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体表多被毛)。
27、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28、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基因>DNA>染色体)29、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一、细胞与遗传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3.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分子,在有细胞核的细胞中存在于染色体中。
4.细胞的有丝分裂是有细胞核的细胞繁殖的方式,主要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5.细胞的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繁殖的方式,没有明确的前期、中期和后期。
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一个自然单位。
2.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有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等。
3.生物圈是地球上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等环境总体上适宜生物生存的部分。
4.水及其污染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产生氧气、制造有机物质和能量的重要过程。
三、人体健康与生活1.高温蒸发、放射性热能、物质能和化学能等能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饮食结构的合理与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3.人体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脏、胃、肝、胆囊等,能够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4.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杀灭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
5.基因工程可以用于人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
四、生产与发展1.农业是人类解决温饱问题的方式之一,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等。
2.工业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3.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会对土壤质量造成污染和损害。
4.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可以生产出一些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5.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当代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正常生存发展权益的发展方式。
生物中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生物中考必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具有选择通透性。
(2)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3)细胞器:包括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2. 细胞的生物化学活动(1)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细胞的生物功能(1)细胞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氧化还原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2)细胞的分子合成:包括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等。
(3)细胞的运输:包括物质的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第二章生物遗传与变异1. 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它是决定生物遗传信息的基础。
2. 遗传的分子基础(1) DNA的结构:包括双螺旋结构和碱基对的配对规律。
(2) DNA的复制:包括半保留复制和分子机制。
3. 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单性遗传、自由组合律和分离律。
(2)遗传的连锁与交叉:包括连锁遗传和交叉互换。
4. 遗传变异与进化(1)遗传变异的产生: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突变等。
(2)进化理论:包括达尔文进化理论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结合。
第三章生物的能量转化1. 光合作用(1)光合色素的作用: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2. 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呼吸作用与能量转化:包括三磷酸腺苷和能量释放。
第四章生物体内的调节与协调1. 内分泌系统(1)谷物体器: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等。
(2)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2. 神经调节(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树突、轴突和突触等。
(2)神经传递的原理:包括神经冲动的传递和synaptic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生物种群的调查与数量变化1. 种群的数量与密度(1)种群数量的测定:包括几何方法和计数方法。
中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全

中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全一、生命的起源和进化1.生命的特征:细胞组成、新陈代谢、生物反应、生物遗传、生命繁殖。
2.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3.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和证据:化石记录、古生物学、胚胎发育比较、生物地理分布和类似结构。
二、遗传和进化1.DNA分子结构的基本单位:碱基对、脱氧核糖骨架、双螺旋结构。
2.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
3.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个体性状的形成、追溯性状遗传、基因图谱。
4.变异与进化:突变和重组对进化的影响、适应和自然选择。
5.物种形成:隔离类型、种群隔离、新物种的形成。
三、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2.细胞的呼吸和能量转化:糖的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
3.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作用部位和作用条件。
4.物质的循环和能量流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转化与循环。
四、生物调节与协调1.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节。
2.植物的生长调节:生长素、赤霉素和植物节律。
3.哺乳动物的内分泌调节:主要内分泌腺、主要激素和作用。
4.人体运动的调节与控制: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结构和调节。
五、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物群落、生物圈、生物多样性。
2.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3.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光合作用和化学能量转化,碳、氮和水循环。
4.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生态连锁和食物网、入侵物种、生态保护。
六、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人类内外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生殖周期和生殖的调节:月经周期、性周期、控制生殖的激素。
3.受精的发生和胚胎的发育:受精器官、受精的过程、胚胎的发育和妊娠。
七、人类的健康与疾病1.人体的免疫系统: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反应。
2.预防和控制疾病:疫苗接种、个人卫生、公共卫生措施。
3.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慢性病。
以上就是中考生物的总复习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提供帮助。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十大专题知识要点

初中生物十大专题核心知识★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生长发育3.繁殖4.遗传与变异5.应激性6.适应并影响环境一、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对照实验,变量唯一!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1)最重要部件:目镜和物镜★判断目镜、物镜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与物镜相反)(2)升降镜筒:粗、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3)调节光线强弱:反光镜和遮光器(使光线强:大光圈、凹面镜)(4)放大倍数=物镜×目镜2.显微镜的使用(1)步骤:对光→安放装片→观察(先低后高倍)→整理和存放★对光: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转换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遮光器,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反光镜,明亮视野★观察:注视物镜,下降镜筒,防止镜头压碎装片;注视目镜,上升镜筒,找到物像(2)低倍物镜→高倍物镜: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亮度变暗。
(3)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
物像在视野左下方,则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可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4)污点的位置判断:目镜、物镜、装片3.模拟制作临时装片:擦→滴→取→展(涂)→盖→染(1)滴:口腔上皮细胞——生理盐水;洋葱表皮细胞——清水(2)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3)染色的方法: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细胞:生物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各部分功能)※细胞内的两种能量转化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2)动植物细胞的比较:共有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细胞的分裂(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均分,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初中生物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中生物十大必考点1、细胞的结构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结构功能图示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紧贴于细胞壁内侧一层极薄的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楚)细胞质位于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具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又含有有机酸、糖类和色素等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内含染色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具有储存、复制遗传物质(DNA),与遗传有关,称为遗传信息库。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功能:与植物细胞相对应的结构相同。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相同点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
不同点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在自然界中,除病毒外(无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切生物体(包括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同时,将吸收的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里的有机物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1)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①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筒→目镜(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②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A.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反比”关系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正比”关系③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小而暗,细胞是大而少;而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大而亮,细胞是小而多。
④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大。
初中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初中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一、科学探究。
1.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 提出问题: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
例如,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提出“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如针对上述问题可作出“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的假设。
- 制定计划:包括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法步骤等。
如在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要准备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可以用盒子,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选取一定数量(如10只)健康、大小相似的鼠妇等。
- 实施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等。
在这个过程中要认真仔细,避免干扰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结论。
如果在光照和阴暗环境下鼠妇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就可以得出光照会影响鼠妇生活的结论。
- 表达和交流:将实验结果以报告、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分享。
2. 对照实验。
- 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例如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见光和不见光(遮光处理)就是一组对照,变量是光。
- 变量:在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变量。
一般来说,一个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这个变量引起的。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显微镜的使用。
-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初中生物考试必背知识点大全归纳

初中生物考试必背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生物考试必背知识点大全归纳生物是一门生活科学,来源于自然、源于生活。
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知识就会“为我所用”。
让我们看看中考主要考哪些生物知识点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生物考试必背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来阅读。
生物中考重点知识归纳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生物所有特征的总和)4.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DNA存在于染色体的DNA分子上。
6.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宗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转基因鼠转入的是生长激素基因)7.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2. 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初中生物中考必考章节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中考必考章节知识点汇总一、细胞的组成和生命活动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营养、呼吸、排泄等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4.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环境适应性(1)植物的构造:块茎、匍匐茎、种子、叶片等(2)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水分供给、气体交换等2.动物的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关系(1)器官和生活方式的适应:适应环境的特殊器官(2)器官组织的作用:组织的分工与合作三、生物与环境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火灾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死亡、栖息地的破坏(2)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害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修复:植物对环境的修复作用(2)生物入侵: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四、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显性和隐性基因、等位基因(2)变异与遗传:突变、自然选择等2.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物种起源研究(2)推动进化的因素:自然选择、适应性放大等五、生物的调节与抵御1.动植物对温度的调节(1)动物的体温调节:冷血动物与恒温动物(2)植物的温度适应:寒冷和高温的植物2.动植物对水分的调节(1)动物的水分平衡:排泄和返吸(2)植物的水分平衡:气孔调节和根系吸水3.免疫系统与免疫力(1)免疫系统的构成: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2)免疫力的产生: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六、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1.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1)植物的改良:经济作物的转基因和育种(2)基因工程的应用:药物的生产和疾病的诊断2.健康与环境(1)疾病与健康: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环境健康问题: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除了以上必考知识点外,初中生物中考还会涉及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实验操作的训练,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积累相关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汇总(完整版)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汇总(完整版)主题一科学探究1.提出问题必须使用疑问句,以问号结尾。
2.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
3.对研究对象施加一定的外界影响的科学探究方法叫实验法。
4.不施加任何影响,用感官直接观察,如实记录研究对象的科学探究方法叫观察法。
5.人口普查的主要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_法.6.探究实验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
7.在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变量是温度。
8.除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9.在探究“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若设置甲组:阴暗、适宜温度;那么乙组的设置应为: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10.实验中设置的条件除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保持一致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11.重复、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少偶然性;收集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12.实验中设置空白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或起对照作用)。
13.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时,观察到实验现象是未见光部分不变色,见光部分变成蓝色。
(2)能升降镜筒,查找物像的是[ ① ],能使物像更清晰的是[ ② ]。
6.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主题三生物与环境1.“鱼儿离不开水”,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依赖环境)。
2.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9.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能量。
22.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细胞;场所是线粒体。
2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25.绿色植物主要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6.运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运输作用和蒸腾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移栽植株常在阴天或傍晚,并去掉部分叶片,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2)新鲜蔬菜水果贮藏久了会空心,这是因为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模块
1、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光合作用
(1)天竺葵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3)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4)原料:二氧化碳、水
(5)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
(6)场所:叶绿体
(7)条件:光
(8)实质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能量的转化: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9)意义:①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②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③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
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10)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实验:天竺葵的实验(探究光照的条件和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金鱼藻收集氧气的实验(验证氧气);清水和氢氧化钠的对照实验(验证条件有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
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能的
形式散放出去。
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6.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7.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2)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
表皮表皮细胞:外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保卫细胞(成对
的半月形,内有叶绿体):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
叶肉:细胞内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
叶脉支持作用
运输作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运送有机物
(3)场所: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散失,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根毛根、茎、叶内的导管气孔
(4)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内→叶肉细胞→大气
(5)意义:①降低植物体的温度;②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③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6)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改善气候
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2、人体几大系统(消化、呼吸、血液循环、尿液形成)物质变化
消化与吸收
(1)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能源物质:糖类(主要)、脂肪(储能)、蛋白质(机体组成物质)。
(2)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消化液的分泌和作用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位于消化道内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4)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①最长,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适于消化和吸收;
②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
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5)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淀粉(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6)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系统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的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
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4).细胞中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血液循环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人体尿液的形成
(1)排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①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②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③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3)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除
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